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4-14 17:14 编辑
, C6 e* J1 v# I" r
9 j4 }1 O' J! s, d1 s2 M" j龙城医派|龙城医派渊源考之一中医药学术流派产生基础[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杜建军 [color=var(--weui-LINK)][url=]龙城医派[/url] 2024-01-23 20:02 安徽
: o0 X9 {+ @) z$ z[color=rgba(0, 0, 0, 0.9)]- j0 y9 W7 z4 S! G
龙城医派渊源考之一 ——中医药学术流派产生基础 萧县,古称萧国,秦置萧县,隋开皇六年改为龙城县,已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龙城医派发源于千年古县、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安徽萧县,该县地处安徽省北大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位于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区位交通优越,素有四省通衢之称,是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战略的重要节点。
0 T, C+ K! h+ K3 w n p% {( H龙城医派源远流长,源于一方面,该地宽松的传统医学发展环境,一直以来对民间中医药文化有相当大的宽容与理性,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民间中的传承与发展,保留了传承百年甚至数百年的中医世家10余家,另一方面,该地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浓厚的“爱中医、信中医、服中药”社会氛围,为国家、省、市培养了周宜轩、刘道清、许敬生、高振达、董三白、杨承先、李保泉、马心超、杨善栋、陈光瑞、潘明政、孙钰、朱慎永等萧籍名医60余人,素有中医之乡之称,奠定了龙城医派地方中医药学术流派的基础。中医药学术流派产生基础 中医药学术流派对于发展当地中医药事业有巨大的影响,对促进当地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一是本土中医药流派一般是建立在本土特有区域文化和民众心理结构基础上的,更渗透了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五运六气影响、饮食生活习惯等诸多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内容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辨证论治、理法方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而建立起来的经验性理论性积累就成为一种可重复性的结晶。这些经验性结晶对于促进疗效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二是中医药学和所有传统学问一样是具有传承性的,这种传承性是夹杂着血缘、亲情、文化、经济、宗法、礼仪等互相交融的一种现象,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内向型特点。有时一旦失传则具有不可复制性,如果不注重发展和传承上述经过数百年甚至更多时间积累的具有针对本土特点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的保护,则是一种巨大损失。/ ?/ X/ h) V: x+ ?1 C
三是对于本土中医药学流派的发掘和保护不仅仅对中医界的一个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作出最大贡献。当前,国家提出要全面复兴中华文化,而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成长起来的学科,儒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各家学说都对中医药学产生很大的滋养作用。而萧县源于萧国,是上古东夷九国之一,是针砭技术的发源地区之一,也是炎黄文化重要影响地区。
. |( R1 h/ b7 a* o" B! e龙城医派|龙城医派渊源考之二龙城医派产生基础[color=rgba(0, 0, 0, 0.9)][color=var(--weui-FG-2)]杜建军 [color=var(--weui-LINK)][url=]龙城医派[/url] 2024-01-24 22:30 安徽
( E" x3 l: R5 D4 Z W/ Q: ]编者按:龙城医派渊源考一文于 2023年12月 刊登在《安徽省中医药文化研究会 202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color=rgba(0, 0, 0, 0.9)]龙城医派产生基础 一是文化基础。萧县是上古蚩尤部落影响的地区之一,当时还没有萧县这个行政区划,甚至还没有东夷这个概念,但是由于蚩尤部落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较早的进入农耕社会,并且有了冶炼技术,制造各种军事用品,创制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技术,掌握了天文、地理、历法等知识,并用文化知识教育民众。应该说比中原炎黄部落在某些方面更为先进一些。蚩尤部落共有八十一个小部族或者说小联邦组成,实力雄厚,在和黄帝部落的统一战斗中已经可以通过天文预测浓雾发生的时间而运用于军事方面。蚩尤在涿鹿之战失败后南逃,其统治地区逐步发展为东夷文化区,历经虞尧舜禹夏商西周后逐步统一于华夏,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9 M9 V" R( t3 R: {# t: i. \
东夷文化是受炎黄文化影响的具有海洋和农耕特点的文化,并分为: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九个部落。夷字是一个弓一个大叠加而成,说明该地区是最早使用弓箭的地区。由于该地从事海洋捕捞和农耕为业,所以对于天文历法造诣很深。根据顾植山教授考证后羿射日的故事就是尧帝时期炎黄部落通过军事手段消灭东夷九国,取消东方九种历法的过程。任何神话都是建立在特定历史事实基础上的,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十个太阳这样的天象。但是东方九夷位于东方使用太阳作为图腾旗号是非常有可能的,同时这九个国家分别有自己的历法,有适合海洋捕捞的历法,有适合农耕的历法等等。尧把后羿封在商丘负责对东夷地区的渗透与统一战争。统一东夷地区后,为了树立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家国认同,共同的文化基础。尧通过东夷各地的巫祝萨满之类的从业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用神学的方法推广炎黄和东夷结合的新文化运动,后羿射日的神话就被构建出来了,利用某一年的旱灾恐吓使用旧历法的危害,以使用旧历法会导致十日并出的旱灾恶果为因果,劝说东夷遗民放弃旧历法。当时普通百姓的平均寿命估计约有十几岁,上层人士能有五十岁六十岁的寿命就很不错了,也就通过几十年的时间就会让人忘记原来的旧风俗旧文化而树立新风。; f$ w$ y# o- L) j+ X' i
历法是所有文化的基础,更是中医药学的基础。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学说无不以历法为其基础。所有这些都为龙城医派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另外萧县的“萧”来自于艾草的原名。夏朝末期,被后世称为"殷民六族"的东夷族嬴姓萧氏先祖孟亏获得夏王赐封,领部分东夷族人迁至于此建国,"斩其蓬藁、藜藿而处之",因其地多萧茅(即艾萧、艾草、萧艾),故国号为萧。由此艾草作为艾灸治疗的药用物质则有了开始使用的可能。《素问·异法方宜论》说: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而萧县西南部保安山一带生产优质石料适合制作砭石。县域境内花甲寺出土有上古生产工具石斧、石凿、骨针、陶纺轮、陶瓶、刮削器、砸击器、渔猎工具、网坠等。从出土器物的形状、纹饰等分析认定,该遗址属新石器晚期遗址,196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骨针显然具备针刺治疗的可能。这些都为萧县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以及上古医药学发展提供了文化和物质基础。二是地理基础。萧县位于山东丘陵向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有山岭、湖泊、平原以及古黄河冲击扇滩涂,全县地势由北向南微倾,分为丘陵、平原两大自然区,大部分为平原,东南部、龙城镇至相山一带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岭。官山海拔395米,为全县最高点。黄河故道以南有10余条季节性河流,属淮河水系,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水量811毫米,年均气温25℃,具备了生产大量的动植物药材,也具备了矿物类药材的孕育。综合考察各道地药材产地的特点都有其特殊的地理性质,比如八大怀药产地焦作,焦作的背后是太行山以及黄土高原,前面面临黄河,具备了阳气盛壮的特点。这样的地理位置生产的药材具备的药性更加体现阳气或者阴气的浑厚。中国哲学认为山脉的南面属阳,河流的北面属阳,所以焦作以前除了叫“怀庆府”之外,还叫“山阳”。3 [! e( X4 r2 { I. T4 E
其他如“洛阳”、“阜阳”、“涡阳”、“汉阳”这些城市都在河流的北面。而“淮阴”“江阴”这些城市都在河流的南面。而萧县的地理位置具备的地理特点更有其别处不曾具备的特点,县域西北、正北、东北是有个具有东西百里长,南北18里宽相对高度约5-7米的古黄河冲击滩涂高原,高原上仍有古黄河流过。县域的大部分地区背靠这个高原,河流的南面属阴,但是高原的南面属阳,这些地区生产的中药材具有阴阳兼济的特点。县域的东南部、中南部具有东北西南走向的从徐州九里山、云龙山余脉形成的一系列丘陵地带。这些丘陵地带组成了一个个小的盆地状态的平原,类似药材王国四川的地理形状。这些地理特点造就了艾草、酸枣仁、侧柏叶、侧柏仁、狼毒、刘寄奴、香茶菜、罗布麻、地榆、远志、香附、马齿苋、苍耳子、蒲公英、萧半夏、商陆、蟾蜍、地龙、全蝎、龙骨、芒硝等萧县地产中药材的特殊品质,加上萧县位于中国的东方,而东方生发之气旺,该地所产中药材,如艾草有较其他地区艾草更加浓郁的升发温阳作用。
% j2 o5 {3 u! ]: s9 m. M. B三是中医传承世系。2020年8月19日,安徽萧县将首批具有代表性的13家中医世家传承关系图对外公布,首批中医世家在临床科室上涉及中医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如毛家尤善中医内、妇、儿等科,阎氏外科、王氏骨伤、马家妇科、陈家皮肤科等等,在淮海经济区颇具影响;在世家传承代数上分别是三世1家、四世6家、五世4家、六世2家。. {7 d8 d5 B" H2 w/ Y
近年来,萧县高度重视中医药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文献之邦底蕴,翻家谱,查县志,找史料,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寻找身边的中医世家和传承佳话活动。中医世家认定对象是三代及三代以上且目前仍有传人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的家族,其条件是世代热爱中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当地享有较高声誉,有相应的佐证资料;医术世代相传,从医经历详明,目前从事中医临床的传人具备有效的行医资格;有独特的中医诊疗技术,疗效可靠;有完整的家族从医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或专著。萧县在中医世家认定上尤其注重“三重一专”即注重医德医风、注重临床实践、注重传承教育,根植临床实践,善于专业总结。目前,全县已摸底中医世医40余家,均是师徒相承,且形成了一支以中医世家传承为特色的龙城医派人才队伍。
2 x* q0 m+ ]; d9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