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王世保一系列错误观点,需要大家讨论,纠正!
曹东义 发表于:2016-11-8 09:30:3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2529
国医之殇:冷看“国医大师”的相继作古* Z. A, _, V; l) V
作者:王世保2 n, z9 H. m+ d; o
, }) F+ d; v. j- \9 F" ?6 r
自从2009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学界三十位名老中医以“国医大师”的称号之后,我就在等待,希望能够有一位名老中医像季羡林先生那样请辞官方加冕的这“大师”的虚名。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随着张镜人、王绵之、裘沛然和任继学等名老中医的相继作古,不管是逝去的还是任然健在的,我却不见有哪位“国医大师”能够主动请辞这官方加冕的名不符实的头衔。  o9 G- a& Q# \' ^
大师者,必是能在学术上开创新局面之辈也。只要我们对这30位官方评选出来的“国医大师”进行一下深入了解,再观照一下中医的现状,就不难发现他们并没有为日渐衰败的中医拓出什么新气象,他们只是名副其实的名老中医而已。与中医发展史上那些能够创新说、立新派的大师们相比,他们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事实上,大师的缺失正是中医在近现代日益走向衰亡的原因和结果。
2 n( u! C" W7 q2 c/ u' S* `随着期待的落空,我对中医的复兴也在逐渐失望。我个人认为这30位名老中医对待官方加冕的“大师”的态度具有标志性意义,即他们对待官方给予的荣誉的态度能够充分体现他们能不能对中医的现状进行深刻地反思,能不能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努力地去纠正官方发展中医的错误的现行政策。然而,他们都欣然地接受了这“大师”的虚名,这就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中医发展现状的无意识,对医政管理部门发展中医的错误政策的不作为。. G5 ?5 w4 L# I! g% |8 B
就像他们对待“国医大师”的态度具有标志性意义一样,这些名老中医安然地戴着“大师”的桂冠相继作古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那就是已经发展了五千余年的中医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戴着中国政府给予的极高荣誉在中国政府西化政策的异化之下安乐地死去。中医随着那些“国医大师”的作古正在走向异化性的消亡,这就是国医之殇,一个足以让我们后人唾骂千秋的罪过。
; H1 F6 @1 s* @君不见,虽然这些名老中医被授以“国医大师”的称号,中国政府给以国宝级的待遇;然而中医日益走向异化性消亡的现状并没有丝毫的改善,那些导致中医走向异化性消亡的政策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它们还在中 国政府以发展中医和振兴中医的名义利用强大的公共资源强化着和维护着,没有哪位政治领袖愿意砸碎禁锢在中医脖子上的绳索,让中医走上按着自身发生规律和文化特征的发展道路。
4 [. U" j) {* I4 L4 T, Y3 s因此,西化的教育仍旧,西化的科研仍旧,西化的管理体制仍旧,西化的行医模式仍旧……与原来有所区别的是:中国政府重视中医的调门比以前有所提高了,中国政府用于支持中医西化的资金比以前更多了。然而,这样的扶持可不是中医的福音,而是中医的更大灾难,所有这些支持中医的资源都在将中医向异化性消亡的死胡同里快速推进。中国政府的支持只是加剧了中医的异化性消亡,而不是回归传统的复兴。
, K3 k' r5 O' }. b* \9 a1 m名老中医们在中国政府给予的“国医大师”的桂冠安慰之下相继作古,而中医正在中国政府不断强化的西化路线中走向异化性的消亡。' g( q* C3 n" X( p7 ^+ {; p
国医之殇,我冷冷地观照着正在发生的一切!
4 e9 m( D6 q9 l6 }0 e$ G
6 ^  p+ q2 B; S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8 09:31:17 | 阅读全部
@刘世峰  中国重庆 王世保一系列错误观点,需要大家讨论,纠正,否则就会损害中医事业!!!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8 09:55:57 | 阅读全部
        善莫大于救人,国医大师治病救人一辈子,耄耋之年仍然热衷于传承中医学术,他们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传承者,是时代的骄傲,是我们敬仰的恒星。! P4 N$ s9 U" H- ^# q- _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除了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养生治病的经验,就是能够阅读、使用这些著作、经验,会看病的以名老中医为代表的中医人(实际上有学院派、民间派、江湖派之分)。国家鼓励他们这些德高望重的老中医,给他们国医大师的称号(尽管只是省劳模待遇),这是对这个中医队伍的肯定和鼓励,是保留火种,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重要举措。
+ }3 e+ _6 X, F       否定这些举措(政策),让中医回到民间“自生自灭”,在强大的西医占领整个城乡市场的条件下,就会加速中医的消亡,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而是导致消灭中医的“损招”,是张功耀、方舟子之流提倡的消灭中医、“告别中医中药”、“废医验药”的方法。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8 10:00:57 | 阅读全部
《对话朱老》
6 U" D. _& J0 K: u: ^——国医大师朱良春访谈录7 `9 j/ P! Y! R% z" [
               ( z* L7 U) G8 n8 S# F. d5 w5 X' K" ?9 }
朱良春讲述! F( d. {( L! l5 l
曹东义整理编写0 L; v9 z, v4 w- h/ T
- y% m  Q7 H' Y+ ?
目录$ Q% ^" Q  G* y! d4 y! z4 \6 L2 o
自序        2( f' x% c( m" c3 o. D9 s
1.        传奇家乡,丹徒儒里说当初        39 w( o6 B* v- n. |
2.        祖母希望,有了你就能天亮        4
* A- b/ {6 r" @3.        私塾启蒙,五年未学加减乘除        6
) q  W0 e8 m* u  u; i: K- {4.        小船悠悠,两天两夜摇向南通        7/ `. s$ [3 U. e# t
5.        患病辍学,立志学医济苍生        10
& }. f. g$ }$ d# \) {7 I6.        抄方一年,见证马太医家传        12
8 k: s' t( `! e7.        转学医校,从传统走向现代        14
, t: y2 n8 C. U, b+ I8.        天外绝响,聆听章太炎训话        16
) S& D1 U5 C# b7 {, ^+ k9.        日机轰炸,学校散伙非一家        24
4 t5 _+ q. z) D) X) ~10.        投奔上海,幸遇良师章次公        268 f! k1 L  T( {6 H* d
11.        居食无所,难民还能医难民        30
" @5 y% {+ K  E2 w12.        开业南通,舍药不仅得民心        32& ~; |( s& C8 T! ^5 W7 t
13.        治登革热,大展宏图抓良机        359 ^4 F  o/ n6 x# i$ b* H. a3 y, [
14.        办学四年,艰难培养国医人才        378 |- p* R# v# x3 E
15.        响应号召,中西医合作靠真诚        39
1 B' x; j3 p. b- _" ^" m# K16.        创办医院,撑起中医一片天        42, l6 F; q# v/ o
17.        育三枝花,不单靠一双慧眼        463 w5 ?, \7 s1 t" e, n* J/ h. A7 y
18.        探章次公,为徒当如朱良春        53$ G$ a/ `9 B: S& A
19.        不堪回首,见文革世态炎凉        58' ]# x2 J+ V' l
20.        点石成金,不仅是绍奇步先        62
/ }# h1 o! Z" H  X; Z7 N21.        办研究所,卢嘉锡欣然题词        66+ s: Z' U. t9 z$ g* \+ z
22.        术济东瀛,虹桥机场送谢金        71
3 ~4 ?5 T+ Z6 }( H8 k23.        讲学各地,技不私密育后人        73( j. ~- v, x1 L8 b: A
24.        游新加坡,海外中医接薪火        789 s7 L* e. U6 b0 B6 N3 n
25.        再次创业,风湿病医院新起步        81
- i1 h1 X: Q+ V& n26.        喜带高徒,与邓老携手走南北        866 K" g7 I- I& h3 p
27.        北濠河泮,笑迎八方优秀人才        97' n- `; I; ]9 o7 m
28.        一部大书:朱良春现象待解读        104
4 s* `2 {7 {+ C& h1 R+ O3 p29、盛名之下,国医大师求至善        109
" p7 a5 R( K5 g7 H: l8 F$ B30、章朱学派,传承中医朱家军        114; ^& w# @0 P4 {8 S+ i% x/ R
31、坚持保健,呵护生命养生粥        120. v( P2 |5 o" k5 n. o, l
后记        132, U+ g, M+ q' R' v8 P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8 09:41:01 | 阅读全部
         中医近代的衰落,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科学技术发展道路定位问题。不是一个人,一群人可以承担的责任。
/ r0 j8 q* D6 o, w中医目前整个形势很薄弱,尤其是乡以下的中医几乎要消亡殆尽了,其中有中医学术自身的原因,还有很多环境因素,政策导向问题;城里的中医院不姓中、以西养中,都是弊端。
5 s' K' y$ t! e* Y* V       这些问题,应该由谁负责?
2 _' W8 @* B8 X* D# Q王世保得出了非常错误的结论,他让国医大师们来负这个历史责任!3 T& C% I& ^( }$ }
中医久病之躯,虚弱不堪,他用虎狼之药加以攻逐,希望“起死回生”,实际上是乱投汤药,“虚虚实实”杀人不用刀,是庸医的策略,绝对不是治病的良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8 10:01:36 | 阅读全部
提要目录
& B" s4 H& O5 W9 t" N7 W" B0 L) x
8 E3 H( i( }8 B' {  L! |; l! Y# D1 o+ v) g* }1 V# X
1.        传奇家乡,丹徒儒里说当初        6 A* @( {) k5 V# k/ H/ s9 H" ^! Z
在南京是首都的时代,镇江是江苏的省会。在秦始皇的时代,丹徒是镇江的县府。秦始皇把这里当作犯人的流放地,朱熹的后人把这里叫做“儒里镇”。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就出生在这个鱼米之乡。
7 q3 ~: O- p8 e2.        祖母希望,有了你就能天亮        ' S4 i, D2 x- n: c. h! I/ y
朱良春的祖父由于年轻聪明,被当铺的老板看重,赏赐他的是吸鸦片。爷爷撒手人寰,祖母悲惨度日。朱良春的降生,寄托着祖母无限希望,因此,取名朱亮春。
0 \; M7 w* D8 I) o0 ~& ]% M3.        私塾启蒙,五年未学加减乘除        。
+ N( k0 d7 T# s0 F: B祖母把心爱的孙子送到私塾里,是怕上小学的路上会有不测。启蒙的塾师被小同学称为“老猫”,“老猫”教育的是一群“现代老鼠”,五年里却没有教过任何数学符号。
: @; X! E) S% x2 C) ~9 K* S4.        小船悠悠,两天两夜摇向南通        。9 R" r, I4 D! }6 s+ |3 I
从镇江到南通,现在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当年长江里的一叶扁舟,却需要飘荡两昼夜。13岁的朱良春,第一次离开故乡,眼望滚滚长江浪涛汹涌,耳听两岸隐约传来的鸡鸣犬吠,对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 H4 D+ _; b! J6 C1 t& `5.        患病辍学,立志学医济苍生        & n. |$ G) N- v; A& C" m" }
勤奋好学是朱良春的天性,不甘落后也是他的特色。然而,发奋读书不仅可以收获知识,过多的消耗也能带来疾病。在鲁迅被结核病困扰的同时,百里之遥的朱良春也患着同样的疾病。然而,在鲁迅误解中医的时候,朱良春却走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 W2 X/ T' L' g) M+ V
6.        抄方一年,见证马太医家传        % ~$ p& L/ \1 I: ]+ w! [
太医世家是一个令世人充满想象的神秘所在,18岁的朱良春有幸走进了马太医家的大门。跟班抄方一年,获得了许多太医家族不传之密。太医后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袖里春秋,看着迷惑,学起来更难。* o- \  C) P5 p& h( C
7.        转学医校,从传统走向现代       
+ R4 p& U3 N  d0 p$ I6 T青年人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太医家传代表着传统,而学校教育表示着现代。经过几昼夜的辗转难寐,朱良春终于逃离传统,奔向了现代。从奔牛车站,乘火车到苏州,来到苏州国医专科学校,走近章太炎身边。
; ~5 {7 G- [0 {5 Y: Z- b" {8.        天外绝响,聆听章太炎训话       
3 B% L3 v6 b% _0 c9 k章太炎不仅在苏州办着国学讲习所,而且还身兼苏州国医学校的的校长、中医研究院的院长。他的浙江话尽管许多学生听着费劲,但是学生们对于聆听章校长的训话仍然十分痴迷。朱良春就是这许多粉丝之中的一个,他远远地看着章太炎讲一句话,喝一口茶,吸一口烟,吐一口痰。6 ]# u% w) E7 ]; D( d5 ~; G
9.        日机轰炸,学校散伙非一家       
+ u  ~" i) N; A" s, L/ l7 w侵华日军的轰炸,不仅轰散了中医人辛辛苦苦办起来的学校,而且也轰散了中医学子继续深造学习的梦想。兵荒马乱,人心不宁,下一步该怎么办啊?朱良春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与整个民族一起经历着一场磨难。% Q+ W) |! s0 M
10.        投奔上海,幸遇良师章次公       
. \0 @5 A; c- }1937年的11月,上海长达三个月的淞沪大战尚未平息,朱良春来到了这个战乱中的大城市,成了名医章次公的入室弟子。借宿在赵先生家里,每天早上行走在寒冷的街头,这个冬天给朱良春留下了难于磨灭的印象。
; D+ {4 V' [- Y" S; Q! f11.        居食无所,难民还能医难民        。& ^- A+ |% v' {$ ], i1 v' l0 z
日军封锁长江,朱良春先生的父亲无法与他联系,他的经济命脉断了。恩师章次公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技术扶贫”让他到难民医院去打工。这个难民医生,不仅获得了经济来源,而且成了救民疾苦的苍生大医。
, |  P+ K8 G1 n( c; q+ F2 x  N( N12.        开业南通,舍药不仅得民心       
& L' A; w+ y* z1939年,在反中医人士汪精卫建立伪政权的时候,朱良春先生在南通开业了。他的门楣上,一边贴的是太医家传,一边是国医学院毕业,既连着传统,也通向未来。他学着章次公的样子,也是舍医赠药,再加上良好的疗效,因此深得人们喜爱。
- x! H9 ]( m2 L/ ~8 U+ d; e13.        治登革热,大展宏图抓良机       
! S) ~5 \+ B; @" I8 y+ i0 N% L登革热是一个急性病,别人一周见效,他却能三天治好,靠的是“博采众方”和自己善于化裁运用。临床疗效是一个医生最好的宣传品,朱良春的名声随着传染病的消退而日渐远扬。& Z( c/ |( }9 c7 d. B1 K. F0 d! u
14.        办学四年,艰难培养国医人才        + w2 C/ ^6 h- Y8 t4 m+ i( d
佩服朱良春的不仅是患者、同道,想跟他学习中医的青年也日渐增多。他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想到了传道、解惑、授业,南通中医专科国医学校在一座旧庙里成立了。他是最忙的人,看病、安排教师、编讲义、替课、补习、带教,一干就是四年。$ U$ p2 O# j, O9 |( E( B
15.        响应号召,中西医合作靠真诚       
: I  R; z0 V5 l7 g新中国诞生了,他与南通人民一起迎来解放,爱国卫生运动他是带头人;1952年组织起来搞联合诊所,他也是带头人。因为他业务好,人格魅力大,自然各项事业都是他带头。
+ Y) T6 G2 O! B9 p16.        创办医院,撑起中医一片天       
& A, h; o, x! d0 C: B1954年,联合诊所的病人太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此,升格为私人联合的中医院。虽然是中医院,西医的同道早就是他的合作伙伴。1956年,私立的中医院变成了公立的中医院,当然都是无偿地捐献出来的。他也理所当然地仍然是院长。
" C8 p* Y3 |4 E17.        育三枝花,不单靠一双慧眼        $ N6 Z6 D$ {1 v% f
南通市中医院里有三枝花,是很有特色的土医生转正的。说是三枝花,其实都是散在于民间的土郎中,有两位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另一位只懂得一味药。但是,在朱良春的手里,他们都成了专家,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2 P( I& y, {/ c" A, h
18.        探章次公,为徒当如朱良春        ' r, P5 Q# C. p& s
朱良春培育的三枝花走进北京参加学术会议,他自己作为农工党的中央委员也经常进京,因此可以拜见先期进京的卫生部顾问章次公。章先生两次同毛泽东彻夜长谈,或许影响了中医政策的制定。但是,章次公在反右之前就被强制学习,却是少有人知。1 f* ?1 \, o$ U$ ]2 q, @
19.        不堪回首,见文革世态炎凉       
! F! p% i' m, W2 g文革期间的世态炎凉,使朱良春先生深切体会到人情冷暖。即使是被关在火葬场的岁月里,他也没有破灭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获得解放、找回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尊严,完全靠自己一双治病救人的妙手。
, z8 z: M4 E3 R* a% R7 i20.        点石成金,不仅是绍奇步先       
% H1 R, A2 u% v朱良春先生提携后人、教育学生,不仅满腔热情,而且往往独具慧眼,其中不乏点石成金之作。何绍奇、朱步先、史载祥成为杏林翘楚,就是朱良春先生的妙手杰作。
6 J) O# _9 b8 T9 [, D3 l) t21.        办研究所,卢嘉锡欣然题词       
( r& C2 k, W  c% T' g: Q3 i* C$ e1992年75岁的朱良春先生,率子女办成中医临床研究所,传承学术,弘扬中医,终于有了自己的平台。不仅地方领导致贺,著名画家范曾书写丹青,国家领导人卢嘉锡也欣然题词勉励,这是何等的精神感召啊。8 @' N/ E) E0 Z6 _0 y, B2 u
22.        术济东瀛,虹桥机场送谢金        * c2 q) \0 j3 x' K
朱良春先生的妙手,并不仅让上海的施先生晚期胰腺癌绝处逢生,而且让日本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准备的日子里癌细胞大部消失。他高妙的医术,深奥的养生经验震撼了东瀛。在他事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东瀛回报的涌泉之水,恰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中日之间的创伤,被他医治而康复成友好。$ Q* t: d' O" n
23.        讲学各地,技不私密育后人        0 O: d# p% ^- ?+ A# `4 j% c6 \3 E
江苏南通是朱良春先生的宝地,但是他成为国著名中医专家,不仅是在南通看病救人,而是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传经送宝。他常说“技术不保守,经验不带走”。他讲的都是别人视为“不传之密”的干货,学起来兴趣盎然,用起来随手即灵。$ d1 }4 n- E/ A9 v6 o+ Y/ b* Q; ~
24.        游新加坡,海外中医接薪火       
5 q# |4 s: F0 `; R. [; S' p新加坡的学生更高明,把老师请到家里,手把手地教,一点一滴地学。朱老也希望了解海外中医发展的状况,把中华大医的真正绝活,在海外展示出来。他治疗尿毒症患者的药方,就像我们先人崇尚“海上方”一样,被新加坡的西医视为珍宝,逐一研究。6 ?  A9 l6 [# N3 J
25.        再次创业,风湿病医院新起步        / ^7 Y* Z* Z- w3 K' A
研究所的规模已经狭小了,容不下那么多病人,也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因此,朱家军里的铁娘子朱琬华,一定要办一所医院。在朱老90岁的时候,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成立了。卫生部正副部长都写来了贺信,海内同道共襄盛举。8 Q1 s1 O, B+ I: L
26.        喜带高徒,与邓老携手走南北        2 w/ ~2 m8 D8 _" e& {6 }' [, K. U
名师与高徒之间的学术传承,是中医薪火相传的特色。名师与高徒的盛会,在南通首开纪录,然后定位于广东。不同学科的中医专家聚在一起,历史经验与现实创新互相交融贯通,促使中医学术不断发展。# v7 \: I  n9 |# u
27.        北濠河泮,笑迎八方优秀人才        / y1 w" z0 q6 ~2 w6 Z& l
南通的濠河虽然不长,却连着万里奔腾的长江;北濠山庄里的朱老,关注着全国的优秀中医人才。有来访的,有来信的,也有来电话的,朱老几乎是每函必复,有问皆答。这对于一个九十多岁的著名中医专家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他却做到了。
1 M4 C0 m& y. b2 Z9 B( d28.        一部大书:朱良春现象待解读       
! k  J$ G" c5 n2 [; d- E朱良春先生是一个著名中医学家,他身上有着许多谜团。他的成功,拨动了许多患者、读者的心弦,他的人格魅力,他对事业的追求,他的养生之道,他的健康长寿,他的学术造诣,都值得一一去解读。6 ?' i9 }# i* p2 w8 b5 \4 Z& e
29、盛名之下,国医大师求至善
& B, i7 a" q  g% s7 l! t2009年朱良春先生被国家评为首届国医大师,前来看望的领导,采访的新闻记者,拜访的学者,求诊的患者,纷至沓来,因此而应接不暇;希望他出席学术会议,为学术著作写序言、书评、题词鼓励的信件来自全国各地,为了满足大家的愿望,他尽力而为。
: ?/ q. S4 F- U% U5 r1 c' i30、章朱学派,传承中医朱家军6 |3 }- r- B; G& w2 y
学派最主要的特征是传承,没有传承就不能叫学派。学派不同于医家、医著、医论。凝聚力量,培养人才,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形成过程,不是人为地捏合、撮合。尊师重道,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透露出章朱学派的显著特征。" P0 P4 p4 }* L* e( U% |! u
31、坚持保健,呵护生命养生粥) r. ]. ?; v' p& _7 T& a
生命不能创造,只能保养。善于养心,忙而不乱,形与神俱,德全不危,三代传承养生粥,伴随着朱老走过百年人生历程,精神饱满地笑迎八方来客,彰显着中医养生保健的神奇魅力。* k$ Z) w. P, ^) l. Y3 W
! V9 r0 v8 P3 b: I7 z5 p&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8 10:24:30 | 阅读全部
转发一篇文章: 【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 u; i5 y% {) z+ c1 S0 [
1 M9 h5 \0 k  J) H5 [. G+ z
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对于多数国人来说,中医等于调理,如此观念根深蒂固。然而古代治病多有一剂知两剂已,效如桴鼓,如此神奇的疗效都去哪儿去了呢?
. R) I% d" y; E4 z
& v5 {5 w8 W. j* v+ q1 j为什么院校式的中医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比不上过去自学的中医?目前中医的发展关键是外在的因素还是学术本身的原因?如何培养成精通临床的中医?
% z' h  Y+ W, K, |( u$ D$ D1 d
+ {! G0 M8 N6 E& r7 v. Y1、真正的中医,首先必须终止“中医是否科学”的探索
9 O7 T) K: }+ I6 N1 z* M. w6 q1 s
入中医院校的大学生多少都有一些解剖学知识,当学到“心主神志”、“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等概念时,第一问题考虑的是中医不科学,明明心脏是“血泵”,脑才是思维器官,而胆更是手术切了也没事,后天之本的脾胃切了也不死人,中医岂不是太落后了?
! Q* P, [0 t+ H' w, r+ ^, X( g/ P! o3 S4 s
其实西方医学传到中国也就是几百年的时间,最不科学的是当时翻译西医学的人,把“heart”翻译成“心”时,就把中医概念的内涵偷换了,再用偷换了的心肝脾肺肾的概念来衡量中医,当这些概念成为科学的标准时,中医就成为不科学的范畴。( w8 i6 y4 y+ A* f) @$ e( n# C5 D5 d

3 {# w% k+ F; {3 @6 {1 |6 T4 J第一印象是不科学,学会以后发现中医是有价值的,再抱着决心去证明他是科学的,中医学的研究发展目前就是走上了这一条路,实际是浪费了巨大的精力,走错了道路。这是院校教育与古代中医学习的差别之一。
8 H8 P$ l) M: D4 Q: T5 O: j5 e$ t9 D$ ^/ U
科学(Science)这二个字源于西方,基于西方文化体系而来的这个名词,狭义的仅指基于科学方法而来的知识。科学方法包括若干的基本准则,如依赖精确测量的数量原则;可以重复验证的机械性原则等。; m, o- D: K0 j6 G
& C# y( m  J0 k6 o: ]
中医不属于这个范围,中医理解人体和治疗疾病所使用的并不是现代定义的科学方法,如中医对人体的认识是内证式的,解剖学的精确并不能证明经络和穴位的存在,但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的针灸却在实践中证明是有效的。
' O0 n9 K* @! j" N! @& @1 W  Q( p9 g, W; l9 P
老中医蒲辅周治好了167例乙型脑炎却是用了98个不同的处方,也不符合科学的可重复性原则。
4 F9 j8 G8 O# ~  B, H( U  f1 p  o! i# T" x6 x/ n" K- X
“科学主义”错误的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在科学尚且不能解释的领域,它成为了“科学殖民者”,一切与现代科学不相兼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如以中医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都受到打压被冠以“不科学”、“伪科学”之名。
  h% V+ [+ r3 ?; D0 e: s0 d
+ K4 P4 q8 A5 p3 q, U$ N" {只有真正明确中医不是科学,是非科学,但它是“科学的”,抛开证实中医是科学的妄念,才能入中医之门。
7 e% w3 l1 z( s5 a5 f1 L
6 T$ D$ A  Y" e% w认清中医是独立于现代西方科学体系之外的一种认知体系,真正学会了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去治疗疾病,才能扎根于中医,这时再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才是正确的道路。
; r# {& f/ _0 n+ }5 ~5 O1 k8 m, b4 J5 Z/ h' n" k
2、什么是古中医学( M! a8 \8 F' n5 u! M
- E6 D; s, M: ]9 h& [: C: f
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解决人民身心健康需求,开展养生、疾病治疗、康复等活动的民族医学,就是古中医学。
/ w  s/ u" }0 {) m. o3 r8 [
5 J$ w7 b" p9 v1 q( K传统文化的内涵很广,比如“气”“阴阳”“五行”“六气”“二十四节气”“八卦”众多名词是西方没有的。$ Z6 i+ I0 @' ?% s
3 R% N& E& ]; _
对人体的认识如“形神一体观”“天人一体观”都是传统文化的内容,古中医学正是在这一朴素的唯物观的基础上认知世界,这是中医的世界观,而西方科学和西方医学的概念是不能包括这些内容的。
% z" A# w* o+ |7 ~2 j; b! G  u* B
+ _  h% e% C& K) L& e从中医角度看,人体像一个磁铁,人既有有形的铁分子,还有无形的磁场,而西方医学的角度过多的是认识有形的部分,认识不到无形(如经络、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谈不上系统的将人的情绪与人体脏腑的对应研究。- j, C- a/ Z% V
! q. y9 i0 J3 F/ I/ @) x8 j
回归古中医学,就是要全面地系统地继承,提到肝不仅是想到肝脏这一个器官,而是想到五行的木、春天、厥阴、风、东方、怒、巽卦、青色、经络循行的部位,筋,肝藏血,肝藏魂等等。
) D. M3 B1 m7 X) ]2 V% `( Q' b$ y( x2 j) ?& s
强调古中医学,有三重含义
- g7 \3 h  R+ ]6 Y7 R& n4 A0 b3 e0 s0 Q' A* x2 ^" x6 F
一是突出对经典的认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针灸甲乙经》、《易经》、《道德经》以及《伤寒论》、《诸病源候论》等隋唐以前中医经典、儒道的经典,是学好古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 }3 c: N; F& j$ c2 t
7 c0 C# Y. `& g6 J+ |! E* ~二是强调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医学的承传与发展,关键在于继承,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中医学,妄谈创新,只能毁灭中医。3 U  W6 H0 d( p9 x* Q1 N5 c

1 r8 u' ^- @0 J6 Y' ]热心于消灭中医的人,没有一个是在临床上真正的掌握中医的,以现代科学的眼光衡量中医,就像是以数学的标准衡量语文,那些意境深远的形容词,全成了不准确的典范。要走入中医之门,首先要避免去研究证明中医是一门科学,古中医学强调继承,也是要扭转这一错误方向。
1 n0 R/ e: w8 \" h. m. W% }4 ?+ n; {, ?0 x
三是不承认中西医结合归属于中医学术体系,也不承认中西医结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门学科有它建立的哲学基础,有它对世界的最根本的看法,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世界观是完全不同的,而中西医结合呢,它没有这样一个对世界的根本的认识,所以它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0 P, [9 K5 O4 X- S
) s8 O6 p; B2 ?  @1 N6 D: q; Z4 r中西医结合是有利于医学的发展的,其成果属于中医理论体系就归为中医研究,属于西方医学体系就归为西医研究,只有如此才有利于中医的发展。否则类似于把中草药提纯成为西药,也用中医的经费,中医的人,占据中医的资源,反使真正的中医研究得不到支持,中医学术的发展必然受到制约。6 X# p) B$ s7 ]. A

; H; k4 t1 G; |. G( f# V6 E0 M强调古中医学,就是要走中医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是以中医为主,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的道路,而不是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宝藏,被西医不断的挖走的局面。0 L0 Q2 x& x2 U3 _2 i
2 ], V- z. t0 C) D- F! m
3、重新认识中药8 k) H, q! A2 c9 S- l5 W, W; k

, |% n: i- N& o0 T  t中药起到治疗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是药物具有的四气五味,使它具备了调节人体状态的功能,这是中医的理,不是因为它含有什么有效成份。2 M4 q/ u) y- c# |' g1 o9 h; f" w
6 j6 F' P, p/ z% Z& J; h
另一个要明确什么是中药。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的物质。这个概念在当今很容易混淆,比如果导片、白开水、青蒿素哪一个是中药?0 V9 @4 N: |, t. z5 w& n( f- l

. [4 U2 s" T; w: ^# ?# }$ C. C有一个故事,在儿科有一小儿高烧不退,用了各种抗生素无效,请中医会诊,中医诊为阳明腑实证,应当马上急下存阴,果导片一片,大便一通高烧也就退了。在这里再问果导片是中药吗?它是不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用于治疗疾病的物质呢?是!在这里果导片就是中药。
; M8 [/ a+ d0 Y- c7 i8 P
# l1 k, G2 B: y* _, \; V8 e在《本草纲目》中,仅是水就分了十多种,有雨水、雪水、井水、露水,当然也有白开水,他们都是中药,现代医院里的生理盐水,葡萄糖水只要我们能以中医理论用于临床,它们都能变成中药。
3 Y! J6 X3 V8 e
/ d- `& Z' A  k2 x6 j" j! n: w- f青蒿素,是一些中医引为骄傲举世注目的成果,但是尽管它是中医的成果,却是西药一类药,为什么呢,它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应用于临床的,西方许多的植物药也是一样,并是不看它表面是植物就是中药,关键看是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指导的药物。
. L: K9 Y, Q; z* F( n
4 k7 f  A9 H! g有一些概念,往往受日常观念的影响,中药这个名词就是如此,中药房西药房、中药处方西药处方、中药剂型西药剂型,这些日常的概念都在影响我们对中医的学习。
* c) J5 z3 ]% {' \6 Q* s8 T1 B  h: R0 @
总之,科学的标准是就目前的水平看,仍是相对正确的,仅就众所周之的“气功、经络、穴位”问题就足以证明所谓的科学仅仅是相对而已。那么,以相对的正确的标准,霸道地要去证明别人的正确,这就是学术上的殖民统治。
3 Z2 R/ P, m* X$ N# {4 h" {  O% _1 c
传统的中华医学、就其科学性而言,也是相对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最最重要事实:中医药的理论、临床结果、是经过数千年不断由实践证明、修正发展而来的,尽管过去、现在、甚至将来,我们还将不断去这样证明、修正、发展他。$ R3 T$ [! O, |6 g2 B9 l

& m# n/ \! M' n9 \; z' l但目前也是相对而言,他是等同于所谓的科学的西医的理论实践体系,有句话叫做“时间能证明一切”,单就这点而言,中医接受检验的时间则远远地要“科学”于西医,当然我们不会用中医的标准去衡量西医是否科学。
( z. [# t* k9 B) x$ o6 a+ z" a9 }7 N' i% L* ^
但是我们也不能被“西医”强奸了,尽管他们和我们是同等的人,可悲的是,近百年来,中医确实被西医猥亵了,而且是在自己家里、在家人的众目睽睽之下被一猥亵了,炎黄子孙们,你们不痛心吗?!还要继续接受这种霸道的殖民统治吗?
5 i  Y5 D$ O1 `9 e! G6 [9 n! ?, P5 U, e2 W/ F' y4 q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英明!真正知道传统中医第一人,振兴传统中医中医第一人。企盼歪门斜道远离曹主任开辟的这个微信平台,让真正宣扬真正拯救传统中医一片净土。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8 10:25:03 | 阅读全部
中医诊脉,摸出来的绝对不是形态结构,而是气血阴阳,是脏腑之间的关系。所谓能摸出椎间盘如何,知道哪个血管有斑块,大多属于忽悠,自己猜测。即使如其所说,真正摸出来微细的形态结构,他也不出具证据,不能被采信,仍然是跟着西医爬行而已,不值得宣扬。也不是中医发展的道路!中医绝对不是在这个方向发展的。几千年中医发展道路,扁鹊、张仲景、李时珍都不是这个道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8 10:26:06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朱老您好!上次采访您已经过去了八年,现在您要出版《朱良春医学全集》,值此机会,中南大学出版社提出来要续写这八年的大事,并且提供了您的年谱资料供我参考。我读了您这几年的工作记录,实在是日理万机,十分繁忙,这种高强度工作一般年轻人也难以应对,您已近百岁高龄,做这么多事情,实在令人望尘莫及,自愧弗如。我想您一定有很多新的感慨,要告诉中医传人、杏林后辈。”
- u6 G4 g6 T4 a4 V, i- D/ F5 s朱老:“真是一言难尽!这些年的确经历了原来所不曾想的很多事情,说来话长,真不知道如何谈论才好。”: M4 \* X+ m( [. Y- W' i
曹东义:“我觉得2009年您被国家评为国医大师,在您的人生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国家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是否可以请您谈谈,国家为何要评选国医大师?您当选国医大师之后的感想是怎样的?”
) w; x" S0 F7 p: _0 T4 S' `. v. R朱老:“说起国医大师评选这件事,我知道的情况也不是很多。但是,有些线索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件事的起因应该是从2004年说起,当年有几位学者为了庆祝邓铁涛先生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召开,就编辑出版了一本传记体的书《国医大师邓铁涛》。这本书可能启发了中医学界的领导,因此第二年,在‘2005中国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会议的闭幕式上,中华中医药学会李俊德秘书长就代表学会宣布要评选国医大师。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很令人振奋,大家都说这是一个事关中医发展的大事,也是很有创意的决定。”
; U, u5 b+ ]2 o9 D  w& `4 z曹东义:“据我所知,当时的想法是评选5名国医大师,后来评选出来30名,看来变化不小。”
/ ^, y! [8 |! E7 o0 _* w7 I朱老:“评选国医大师是一件大事,社会各界都很关心,尤其是经历了2006年反中医思潮的沉渣泛起,有人起哄要国家取消中医,其意义也就更不一般了。这既是国家对中医的支持,也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中医的热爱和肯定。做好这件事情,也是很不容易的。”
' P1 q3 `( j& ^0 t曹东义:“李俊德秘书长告诉我,一开始只想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一个单位独立来做这件事,因为当时考虑这主要一个学术荣誉称号。后来经过反复征询意见,多次研究,在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报时,这一想法进一步得到了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提议将评选规格提高,由政府组织评选,而不是由学会来评选。经过多方努力,尤其是后来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国家决定这次评选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共同组织,评选出的名老中医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而且名额也由当初的5名增加到30名。不同于以往的是,这次选出的国医大师不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而且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 h& }4 B! d) u# E5 i朱老:“李俊德秘书长很有能力,他不仅组织调查摸底,还建议起草和制定出评选办法,做得很有章法。”
0 t6 E7 i6 e& f5 U6 q4 k) u曹东义:“据说,一开始推荐人选的时候,涉及推荐单位39家,计划推荐名额100个。然而,国医大师的标准如何定?我国中医药专家到底有多少人够得上国医大师?当确定开展国医大师评选后,一系列问题摆到面前。”( N! v7 h1 ^! O$ ]8 }1 }7 b; t6 y- C
朱老:“从2005年启动这项工作,到200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局医政司等部门开始起草和出台《国医大师的评选条件》,大家费了很多心血。为了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该局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名老中医的调查摸底,对各地中医药人才资源有了全面了解,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了各省区市的国医大师推荐名额,并给民族地区增加了民族医名额,另外还给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科研单位和学术组织分配了推荐名额,最后形成了推荐单位总数达到39家,推荐名额共100个。”
1 D  N8 }9 s, V$ b# v6 E" I/ }曹东义:“这样看来,国医大师的评选,是一个由学会组织发起,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的过程。有资料介绍说,为组织好国医大师评选,专门成立了首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士秋共同担任,成员有国家公务员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司领导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负责人。评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姜在旸为主任。”
& H6 m) a+ k: I& J2 p8 x% Z朱老:“最后确定的条件是要求55年工作经历,以便确保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经过评选领导小组商议,确定国医大师评选范围为全国中医药系统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及从事中药鉴别、炮制等工作的中药人员。同时还规定了破格推荐条件。”  [! @" y1 x9 E, j& z
曹东义:“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说,本次评选不仅仅注重医术造诣是否高,更注重医德以及对行业的贡献,要求55年工作经历是为了保证推荐的名医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申报条件具有很高的标准,有的省和学术组织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评选的过程之中,只推荐了86名候选人,最后选出30名。评选程序实行无记名投票,确保公平、公正。2009年3月底在北京召开了国医大师评审会。评选专家来自中医药临床、科研、教育等方面,也有行业管理人员。他们用一天时间,对报送材料进行了认真阅读。次日,由评选专家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投票。第一轮投票,从74名候选人中选出45人;第二轮投票,从45人中选出30人。人选中,年龄最大的是1913年1月出生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裘沛然,年龄最小的是1935年10月出生的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张学文。”6 C! L6 p; q0 Q% }* c
朱老:“评选结果出来后,按照评选程序,入选人员名单在《中国中医药报》和《健康报》等媒体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应该说本次评选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公示期结束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授予30位同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
* ]2 `7 i" |1 Y. l6 Y9 r: c, r曹东义:“朱老,报道说2009年6月19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办的‘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 您参加的现场的讨论,一定很热闹吧?”# x2 i8 u! |6 Z( O0 ^
朱老:“是啊。我于6月18日,与高徒吴坚、女儿琬华、敏华等去北京。这次会议是很多人期待已久的事情,遗憾的是有些老中医没有等到这一天,也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前来参加。到会出席仪式国医大师只有19位,刚过半数多一点。大家身穿中国传统服饰唐装,而来自内蒙古的苏荣扎布穿的则是蒙古族的传统服装,格外显眼。还有一些年富力强的中医传人,以及不同地区的领导代表,也来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围坐在一起,与国家局领导们一起座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部党组成员,都来参加座谈会,并听取了国医大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Y2 R7 L- C/ V/ m& w# h
曹东义:“都有哪些领导出席表彰会议啊?”- l( f) D/ J0 E& M3 V
朱老:“6月19日,上午10时19位大师着唐装坐在前排,吴仪副总理、韩启德副委员长、陈竺部长等到会祝贺、颁奖,并合影留念,盛况空前,令人激动。”
& ~2 F2 I4 Q0 N0 B% A曹东义:“座谈会是下午举行的吧?都有哪些内容啊?”6 O' \* \+ V* \8 H2 }
朱老:“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首先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国医大师们对中医药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要以国医大师评选、表彰为开端,既要加强对他们的学习和宣传,振奋行业精神,凝聚行业力量,更要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不断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医大家,推进中医药发展继承和创新。”2 I& c- ^* Y( ^9 M' ^* \+ T: f. z
曹东义:“首届30位国医大师们,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了几十年,虽然都已年逾古稀,但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至今仍坚持在临床、教学、科研的第一线。”
! A; k  n) u# M朱老:“蒙古族的苏荣扎布说‘国家很重视少数民族医学的发展,自己能够得到这个中医药界的最高荣誉,非常高兴!’来自北京的李辅仁先生也很激动,他说,在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中医药事业迎来再次辉煌。尤其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医药工作做了全方位的系统阐述和工作部署,让我们深感欣慰。我发言的时候建议,以30位大师的名义发出倡议,鼓励年轻学子学经典,重临床,整理与挖掘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不断继承创新,振兴中医药事业。5000年的中医文化传承到我们的手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好好继承,好好发扬,把这个接力棒努力传递下去,不辜负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培养与厚爱。其他的国医大师都表示,获得国医大师称号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大家希望,继续倡导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下去,培养好接班人。生命不息,我们就要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不止!大家的谈话,多次被掌声所打断,可见当时大家的心情都不平静。”* q+ L: i( b7 K% T
曹东义:“能参加这样的会议,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荣幸。人们把国医大师当成终生追求的楷模,不论是在医术还是医德等方面,他们都是后继者的表率。这次国家对国医大师的表彰,也使青年中医们深受鼓舞。有报道说,年青中医代表、北京中医院刘清泉院长、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等都说,国医大师就是当下的‘国宝’,对于他们为中医药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怎么宣传都不为过。国医大师是旗帜、是方向、是力量、是形象、是榜样,全社会都应该珍惜并利用好这宝贵的资源,共同营造一种学习国医大师、弘扬中医精神的氛围。”
, |/ e" Q4 e4 X6 ^: z朱老:“中医界、社会和大众给了国医大师很高的荣誉,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国医大师们大都年事已高,都想好好地把握这一难得的探讨机会,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因此,原计划一个半小时的座谈会,竟延长了两个半小时!会后, 6月20日上午,程开甲院士、刘燕华部长等前来宾馆,找我就诊、咨询,下午我们就乘飞机返回南通,市科技局、中医院领导到机场迎接,令人心中感动。”
. o) B1 F2 u! `6 o/ ^! Z曹东义:“国医大师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令我们深深感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朱老,自从您获得国医大师称号之后,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变化吗?”% Q( e5 C- a" o
朱老:“要说有变化,那就是更忙了,因为‘慕名前来’的人更多了。”
0 k3 L& S; @; R, ^1 E曹东义:“请您谈谈,经常接待的主要是哪些人?”
) z+ u8 U4 D( g朱老:“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因此,前来问候,邀请出席各种重要学术活动的事情很多,限于体力和精力,我尽量参加这些省内外的学术活动,也有一些不能如愿以往。前来拜访的学者也很多,有的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也有通过各种途径新认识的新同道,大家纷纷前来探望、交流,有的赠送学术著作,有的希望我题词鼓励,有的希望写书评、序言,这些事情加在一起,也真是应接不暇,难以一一顺从他们的愿望。但是,我一般都是尽力而为,不让大家满怀希望而来,带着遗憾而去。因此,也就更加繁忙了一些。”
2 W0 j1 g/ z; n9 S  H下面我们从朱良春先生年谱之中,摘录一段与学术活动有关的重要事件,以见其学术活动事务之繁忙:
: G+ b, ]/ m( C& `+ P9 ^( v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8 10:40:25 | 阅读全部
3 {: h$ l! l# g  i' N
6月23日,将浙江中医药大学建立50周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成立20周年,伟达医院成立15周年之题词,分别寄出。
) E7 l& w/ A7 n+ q! R2 Y6月24日,厦门陈墨同志来访,畅谈中医药之振兴发展。1 ^# J. n! u4 g' U& f7 u8 W- p( h
6月26日,今日《南通日报》以整版报导国医大师资料,说明党政对中医之重视也。
! x% ?5 k8 s, N( r7月3日,刘力红教授来访,对“扶阳法学术流派重点研究室”建立进行商讨。
# x6 O0 ^" n# m2 o0 T/ |' x! @+ W. z" v常宇记者所写“朱良春:神仙手眼,菩萨心肠”一文,今日发表。4 K8 l, |6 M8 l
7月14日,接到诸国本老局长新著《医林朝暮》,内容丰硕,受益良多。* ~3 l, k; b$ b7 x$ c. Y3 x
7月16日,上海龙华医院李赣副书记来访,邀约30日去该院作讲座,同意前往。
7 O1 n, ?) m5 E$ B2 h7月17日,将郭士魁先生95岁诞辰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成立之题词写好寄出。# m* ~: C: y- l  w' ]$ s* G  Z
7月21日,毛以林同志所著《步入中医之门—被遗忘的经络辨证》,很有见地。% H) w: @% H7 L1 @
7月24日,上午市卫生局召开学习国医大师座谈会,6县市中医院院长及省市名中医参加,王晓敏副局长代表蒋局长讲话,我汇报参加颁奖大会情况及感受,与会同志表示祝贺,令人感动。+ k# Y  t! i. {5 ?$ p& @- D% A
7月25日,致函刘明武同志,同意支持其搞历史天文研究,探索中医理论之源。) T, Q4 J0 I8 v& T7 `% P! A
7月29日,电悉任继学教授因肺部感染,气管已切开,其子要求给予处方,立即处理。( H: m: L  ~& h9 S9 }& A$ L) p8 W
7月30日,上午龙华医院来接,郑锦院长等在院内迎接,下午讲课,由施杞教授主持,院领导及有关医师300余人参加,学风很正,令人感动,中医前途有望也!次男幼春陪同。
$ o- l" Q2 C+ |& Z8月1日,任喜波将任老舌像及病情传来,已化热伤阴,与颜德馨兄商议处方,希能转危为安。
2 Z- z& F) N; H, A& j4 {: a8月2日,与任喜波通话,任老病情略有好转,仍未脱险,令人忧心。
8 x0 v' g: Z1 u% s% Q- l4 m) `8月6日,市中医院下午举行向国医大师学习报告会,张副书记主持,施院长致贺辞,我介绍颁奖情况及感受,同道谈体会,是继承弘扬岐黄,振兴中医事业的新起点。
* |  v. D: r4 F* ~8月10日,与颜老通话,为任老合拟新方,希望能有所逆转则幸矣。
  M! W! O1 [  |: b8月19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托良春风湿病医院承办“虫类药治疗风湿病学习班“,吴启富、杨仓良、李建生、徐凯等专家及朱胜华、朱建华、朱琬华、蒋熙等担任讲课,省市领导到会祝贺,学员120余人,历时3天,一致认为收获甚多。
! e& G0 E2 Q  o3 F0 B8月26日,近数月来诸弟子分工编写虫类药稿,先后送来,高想主任先阅修,我再详为审改,以期完善。
) f* R$ s( t9 b) I" q9月1日,任喜波来电话,任老病情有变化,他们拟请晁恩祥教授会诊,我建议不妨顺邀史载祥教授同往,心肺可以兼顾。  }3 j; b1 V! P- ~7 \: D8 b$ i
9月3日,史载祥同志来电话,谓任老心肺功能俱弱,预后堪虞,令人心忧。; h- z- |) q/ X
9月10日,常州市中医院举办“中医学术流派研讨会”,邀请讲课,我谈了学习经典和传承的重要意义及方法,建华讲了我治疗急性热病的经验与体验。
; z. G% S7 q5 m" e$ }8 t9月16日,下午去更俗剧场出席市政协建立6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热烈。; X2 p3 D& L" K9 c* B$ s4 i+ a& ^2 H
9月17日,北京御生堂柏杨馆长邀写“儒脉相传”4字,余向拙于书道,勉为涂鸦。7 Z7 q1 S, f. d% r/ \
9月18日,为河北中医学院吕志杰教授所著《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一书题词。
9 B( ]0 S) W$ n; l, L6 D9月20日,致函郑伟达、汪浩权、杨悦娅、郑锦、薄智云、尹克春、胡世云等同志。继续审阅虫类药稿件。* ^9 r0 G$ \) F% ]# A# E) [
9月24日,将广东省中医院对养生保健课题之征询计划填写寄去。
. t" Q% k+ b9 R5 ~( I; F9月26日,楼定惠同志偕王生灿主席来访,并续赠塑像,盛情令人心感。
. k1 y: R  A2 K 9月27日,市农工民主党市委会召开祝贺荣获国医大师称号座谈会,统战部张永凯部长参加,陈宋义主委致祝词,张部长语多颂奖,深受激励。
" Y! G% ?* n3 A, [ 9月28日,中医院施院长、陈书记来家慰问、畅谈。8 `6 p- G6 \, A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3下一页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