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河间金栋先生讨论经脉理论,可以参考、讨论
曹东义 发表于:2024-7-20 09:38:0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87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4-8-26 14:42 编辑 4 g6 V8 W$ x. }

3 ^' t" \- {$ I
8 n* M5 h5 h5 ^9 e5 ^【医经钩考】十二经脉不是运行气血的实体管道!(修订稿)
8 j% w/ X: F3 E6 J1 t) g6 n; x

  n: g& p- ^: f- o2 ]4 k0 p
金栋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知其所以然!是否被诟病为“中医的掘墓人”?
; p5 X2 ?& m! V5 z7 ~- i' a
1、何谓“经脉”?
大型权威性专业工具书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说:“经脉:①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是经络系统中直行的主要干线。……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大部分。”
编纂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中医经典《灵枢》《素问》《难经》认为,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如
(1)《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2)《灵枢·经水》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3)《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
(4)《难经·二十三难》曰:“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
即汉代医者认为,“经脉”乃血脉、脉管、血管——气(营气)血运行的通道。实际上,此等乃传统之误读!
亦即经证伪研究(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手足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不是血脉、不是脉管、不是血管、不是运行气血的实体管道、实体通道。

8 ?0 E6 w4 Q5 }# F( Y- X
2、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中医十二经脉(或二十八脉)气血循环流注之次序,是《灵枢·经脉》等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成熟定型后,以中焦“胃”府为中心的气血循环体系。因为气血生成与运行等生理功能的中心是“胃”府。如
(1)《灵枢·经脉》说:“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2)《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3)《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
即以中焦“胃”府为中心,“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气血的运行始于手太阴肺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灵枢·经脉》),经过六脏六腑十二经脉(二十八脉)相互衔接所构成的“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流注圈后,再回到手太阴肺脉。如下循环流注圈次序:
水谷入胃→①肺手太阴之脉(属肺、络大肠)→②大肠手阳明之脉(属大肠、络肺)→③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④脾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⑤心手少阴之脉(属心、络小肠)→⑥小肠手阳明之脉(属小肠、络心)→⑦膀胱足太阳之脉(属膀胱、络肾)→⑧肾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⑨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属心包络、络三焦)→⑩三焦手少阳之脉(属三焦、络心包)→胆足少阳之脉(属胆、络肝)→肝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肺手太阴之脉。

6 t% v- f+ S0 V% e. ~+ c
十二经脉以“胃”府为中心的气血循环体系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不是一回事,即十二经脉循环流注走向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血管的走向不相一致。所以,
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这种错误的概念持续达千年之久,直至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人们对解剖可见的脉管系有了真正的了解,才认识到血管与经脉体系不是一回事。”
究其因,“是古人对于血管未弄清楚的结果”(李申《中国科学史》)。
李申《中国科学史》说:“然而在人们企图弄清人体血管走向之前很久很久,已经用砭石进行治病。随着金属工具的发明,金属针代替了砭石。石砭和针刺,还有艾灸的效果,都是经验的总结。历史的实际应是知道穴位的位置在先,认为石砭或针刺发生作用是由于气血的运动并企图去寻找血管的走向在后,而血管的走向实际上当时又无法弄清,因而不得不迁就穴位的所在,这就造成了经络和血管的脱离。血管走向实际上又弄不清楚,实践的经验又难以否定,所以只好把穴位用线条连接起来,认为这就是经络,即理论上的气血通道。
“从马王堆帛书出现较为完整的经脉走向开始,到《黄帝内经·灵枢》,就有所发展或者纠正。最明显的是由十一条变为十二条,其走向也有区别。即在《灵枢》本身,对于经脉走向说法也有不同。至于穴位,从古到今,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宋代出现的针灸铜人以及相伴随的《铜人针灸经》,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此后出现的《针灸资生经》,又纠正了铜人穴位、包括古人穴位的错误。其纠正的根据,都不是血管的实际走向,而是经验中穴位的实际作用。纠正的结果,就是经络的走向不断变化。这不是人体的血管走向会不断变化,而是医疗经验中穴位的位置在不断变化。穴位之所以会变化,也不是因为人体果然有什么解剖学意义上的经络,而只是疾病与穴位之间有经验性的联系。这些联系,虽然许多是稳定的,但不是都一致的。新的穴位会不断发现,旧的穴位有的也可能被放弃,或者改变位置。至于穴位和疾病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作用,还应当做持续的理论探索。”
2 r6 A& v, l4 |1 k
3、气脉
如果十二经脉不是运行气血的实体管道,即不是血脉、不是脉管、不是血管,那是什么?只有一种可能,则只能是行气的气脉。
气脉,始于扁鹊脉学。如
西汉·桓宽(桑弘羊)《盐铁论·轻重》说:“ 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
在正史中给神医扁鹊立传者,始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并将西汉名医仓公淳于意合编在一起,名《扁鹊仓公列传》,并被誉为“方者”(医者)之宗师!在《扁鹊传》中只有“血脉”(诊赵简子与齐桓侯之疾)和“中经维络”(诊虢太子之疾)之词,未有“气脉”“经脉”之说;在《仓公传》则有“经脉”一词,共三见。
& v, C& b: R5 @, m. L7 v
据相关医籍史料,“经脉”一词,始见于《史记·仓公传》。如
《史记·仓公传》说:“济北王遣太医高期、王禹学,臣意教以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鑱石,定砭灸处,岁余。”
“俞所居”,俞,俞穴,《素问》亦名“气穴”“气府”。人身俞穴,皆气所居,脉气之所发也。如
(1)《素问·气穴论》说:“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游行也。”
杨上善《太素·卷十一·气穴》说:“三百六十五穴,十二经脉之气发会之处,故曰气穴也。”
(2)《素问·气府论》说:“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说:“‘气府’者,各经脉气交会之府也。……前篇论穴,故名气穴,而此论脉气所发,故名曰气府也。”
可见,《仓公传》之“经脉”,亦当为“气脉”。
7 M5 D# p3 |& X$ n" e4 X
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成都天回镇老关山汉墓出土的扁鹊学派之医竹简《天回医简·十二脉》,当时尚无“经脉”之名,只有“脉”名。此时之“脉”,“代表着循行性感觉的走行路线(刘澄中、张永贤《经脉医学》),英文表达是channel,即气的循行通道——气脉。绵阳市永兴镇出土的针灸木人(涪水经脉木人)与成都市天回镇出土的针灸木人(髹漆经脉人像),正是循行性感觉的竖行(直行、纵行)走行路线——竖行气脉,其特点是各自独立、互不衔接,并未与脏腑相连接。
“脉”前冠“经”字,谓之“经脉”,始于《史记·仓公传》,即西汉时期始有“经脉”之词。而十二经脉成为运行气血的通道,则见于其后的《灵枢》《素问》《难经》这些医学典籍中了。实际上,十二经脉是行气的气脉,“所谓‘经’,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在‘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虽有基础,但无形可见。根本原因是,‘气’是无形可见的,‘气脉’也是无形可见的。”(许进京、胡彦欣《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说:“经络系统是古代医家独创的体系,既不是血脉,也不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三阴三阳’、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位置和生理病理、气血运行规律、天体运行规律等各方面密切结合的复杂体系。”“‘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经络’本身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的。”
7 }7 w) s  g" C( m% n
气脉,《汉语大词典》说:“血气和脉息。”息,呼吸也。脉息,气脉循行与呼吸之间的关系。如
(1)《灵枢·五十营》说:“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
(2)《灵枢·营气》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气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予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此营气之行,逆顺之常也。”

4 ^& X& B& p, ?5 s
读读《素问》《灵枢》《难经》等则会发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构建,是古代医家、或方士医等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及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以“天人相应”观为理论体系,以“取象比类”为归纳方法,并结合古代哲学思想气(精气、元气等)、阴阳五行学说等,更多的是思辨推演而来,其推演的结果是或然性,即不确切,甚至不准确。然而若以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及科学方法去验证,则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或会南辕北辙。如
《灵枢·经别》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所谓‘阴阳诸经’,指十二经。所谓‘建阴阳诸经’,即创建十二经。这说明,十二经确实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因此,就回答了‘经络’的来源和出处,能够说明,‘十二经’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成的,而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创建的。……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也就是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创建的。因为,六律的核心是‘三阴三阳’。”(《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灵枢·经脉》等篇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循环流注之环型经脉体系,实则仿天体运行规律“人之合于天道”等附会推演而创建的!且《天回医简·十二脉》有“十二脉”的完整循行路线和主病,当是《灵枢·经脉》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之祖本。亦即《灵枢·经脉》等篇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之“环型经脉”体系,实源于汉墓出土的简帛医书及针灸木人的“竖行气脉”体系,由当时之医家、或方士医补充整理创建而成。
以现代而言传统中医经脉的实质,它是现代医学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管、淋巴管)等以外的一种特殊传导体系,即向心模式的“竖行(直行)气脉”体系,不是循环流注的“环型经脉”体系!
世传人身有三宝,精、气、神。试问,修道者养生修炼、导引行气、小周天、大周天循环之气,甚至后世所说的“气功”等,其修炼之“气”指什么?是否与“气脉”有关,明智者可自知矣!
8 _: s  v+ ~" d& L$ O
4、中医摸脉摸的是什么“脉”?
中医经典认为,中医摸脉摸的是手太阴肺经脉,如果十二经脉不是血脉、不是运行气血的实体管道,那么,中医摸脉摸的是什么“脉”?
; B, D# s6 \" Y( e
传统中医诊法有四诊,即望、闻、问、切。见于中医经典《难经·六十一难》曰:
“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而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 ~4 ^' z3 w! t
切脉,又名摸脉、号脉、把脉、诊脉等。目前中医临床诊脉采取的是《难经》“独取寸口”诊脉法。那么,诊脉、或摸的这个“脉”是什么“脉”?即到底是“经脉”、还是“血脉”?对此,
海南省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88岁退休中医师陈业兴(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六年制大学本科)老先生说:
“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讲虢太子病案、分析虢太子病情时,用的是向心模式的树型(竖行)气脉理论。扁鹊‘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不是切摸血脉,而是用树型气脉的‘气至病所现象’找到病所,后代谈扁鹊为切脉大师,是误解。扁鹊既然‘不待切脉……’,怎么会切摸血脉呢?
“《灵枢·经脉》中的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其络属的脏腑都是功能模型、不是实体结构,明目人都不会相信连结这些脏腑的环型经脉是行气血的实体管道。既然不是实体管道,就没有行气血功能。可见切寸口脉是切桡动脉,不会是手太阴肺经脉。手太阴肺经脉无血行功能,不会有搏动的。这些客观事实,可是谁也不敢说明,怕戴上反中医帽子、遭受人身攻击、受到打击谩骂!
“肺朝百脉是肺的动、静脉,不会有另外的行气血的手太阴肺经脉,可见我是否定环型经脉存在的。我是气脉支持者,环型经脉反对者。因为环型经脉不是实体管道,不能行气血;树型气脉有‘气至病所现象’,是指向病所的拐杖,可以实证其存在。但无固定结构,故邓良月验收名为《经络的研究》时,只能说‘经络是功能调控系统’,这就是说没有找到‘气至病所’现象的实体结构。”
诸位同道、条友们认同陈业兴老先生所说的吗?敢质疑、怀疑经典吗?敢质疑、怀疑历代中医脉学著作吗?
4 u7 A  o- w$ b7 f8 }, ?" Z
寸口,亦名气口、脉口。寸口脉,即桡动脉、血脉、血管也。如
中医高校教材《中医诊断学·第五章 脉诊》说:“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3 ]% Q  Y, }: ?
寸口脉,即桡动脉,实乃心脉之分支!如中医经典说“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心者……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心之合脉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而中医经典却认为,寸口脉乃手太阴肺经脉,实则传统之误读!如
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这种错误的概念持续达千年之久,直至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人们对解剖可见的脉管系有了真正的了解,才认识到血管与经脉体系不是一回事。”
3 h$ _& M% i2 _& [* \' L
如果认同陈业兴老先生所说的“十二经脉不是实体管道”这个客观事实,那“手太阴肺经脉无行血功能,不会有搏动”,即寸口脉非手太阴经脉!是否颠覆了中医经典之说法、之认知?如中医经典
(1)《素问·五藏别论》说:“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2)《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 |5 K* \' o. B# h' l
寸口脉是血脉,不是经脉。同道及中医后学者等认同吗?
如果手足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不是运行气血的实体管道,那
(1)“五藏六府之气味”,还能“变见于气口”吗?
(2)“独取寸口”,还能“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吗?
亦即寸口脉,还能诊断、测知五脏六腑之病情吗?故而目前有人说,现代中医摸脉也只不过是个摆设,走走样子而已。真可谓“一语中的”!所以,88岁退休中医师陈业兴老先生说“这些客观事实,可是谁也不敢说明,怕戴上反中医帽子、遭受人身攻击、受到打击谩骂”,是有道理的!但是,同道及中医后学者恐怕很难接受这个客观事实吧!

  c. a0 T' a; T4 a# x9 _
要之,中医摸脉摸得是血脉、血管,心脉之分支,即桡动脉,不是十二经脉中手太阴肺经脉。
感兴趣者,可参看相关原著。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了!

( J# t) j) }( v
附:参考书目(略)
4 S9 ~( r& Y5 I1 m2 g1 p" K, e

( G. q1 n0 \$ I( w  a8 ?
0 q* w. k2 b: c" S! D. Z" \( O6 i% @

( M8 O0 T! K4 |  |
, e" C1 U6 _0 Q$ b! a: K1 Y

; ^4 R, E$ P0 ?# P+ R& U" h: G1 w9 ]/ B, u. U3 `9 D$ E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20 09:42:2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经络是维护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不容轻易否定( W% p+ m. c$ |. i% G+ V4 b
曹东义 发表于:2024-6-12 11:48:1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阅读数:1137
' H4 Z/ S0 x5 m, {( W  d! @经络是维护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不容轻易否定- p# K, Y5 M# d, s: o/ u* v! x
曹东义: t# I# p$ Z9 g4 V6 X& e4 @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7 S2 `9 ~% p8 Z! Y& ^5 W- R' k2 U
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 N, A/ S' I! y: M, `
中医与西医是不同的学术体系,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技术,每个生命都有整体性,关于生命整体性的认识,中西医各有不同的话语体系。
2 Y+ H5 z# ?# B9 ^西医按照解剖为标准的“构成论”来说明人体的整体性,中医则按照“时空整体生成”的观点来说明人的整体性。
+ Q- j: r2 x% J9 p( R在西医的话语体系里,皮肤之内是一个整体,维护这个整体的有神经体液免疫等不同作用的组织结构形式;在中医的话语体系里,不仅皮肤之内是一个整体,而且每个生命都与周围的时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所以中医说人的整体性离不开与环境的升降出入,因此,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是维持人体整体性的基本条件,中医靠这些理论指导人们养生保健、治病调理。
2 G* p/ b5 K9 P) ^# i5 R中医首先认识了脉,然后才逐渐了解了脏腑。所以脉学最先成熟,从互不络属,到有经、有络、有腧穴,并且逐渐成为循环无端,“昼夜五十营”,并且与内在的脏腑、外在的四时阴阳融合在一起。
" x$ g! y$ t- y9 w% \+ l- H( B脏腑学说后来居上,成为主宰呼吸脉动、进食消化、产生气血精气的核心,脉学退居第二,成为脏腑与全身互相联系的主要渠道;脏腑通过经络来实现其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等的联系,如果没有经络,气血就不能循环,精气不能外达,外在的治疗比如针灸按摩等也不能影响内在的脏腑,所以,经络是中医说明生命整体性,指导中医临床诊治不可或缺的学术概念。9 p0 s: B+ h% G- v% P
经络的本质,就是中医维持生命整体性的实质,以前的研究不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进行研究,而是用西医解剖概念试图在身体上找到一条一条的不同于西医解剖概念的实体组织,因此研究不能取得正确的结论。
* |0 ?' G. C! T7 w- E4 P经络运行气血,自然离不开血循环;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自然离不开脏腑,也离不开皮脉筋骨肉。全身每个地方都有气血,全身每个地方也必然有经络。9 P( b, U$ q8 y" @" X: z+ `
耳针、口针、眼针、头针的发现与运用,虽然不是线性的与内脏相关,但是也体现生命整体性,这与“生命全息现象”是一致的,整个生命来源于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胞都带着全身的信息,在局部把信息汇集起来,与整体相关、互动,这也是必然的现象。
6 y" r) A8 w4 |没有神经系统的生命,仍然维持着整体性,这就是不争的事实;克隆技术的成功,证明了生命起源于一个细胞,也可以再生出一个完整的生命。
  r$ D6 f  J5 J) B2 D) _那种仅仅依靠生命细胞分化之后的“结构的独特性”来说明生命现象的观点,是很狭隘的机械论、还原论思维,不仅与当代生命科学不相适应,与正确认识中医学术原理就更不适应了,应该跳出西医“结构决定功能”狭隘的世界观,充分认识中医“生成论”的大智慧。' H5 Y. S; `2 N
万物复杂而有序,千年中医正年轻。( [$ m' ^! N% v! q- ^/ m; q
中医药应对新冠肺炎等病毒性传染病,具有西医不具备的优越性;中医治疗“慢性病高发难治、单靶点治疗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的世界性难题,具有大智慧,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优秀医学体系,我们应该告别“医林改错”自打耳光式的错误发展观,用理论自信促进疗效自强,用传承自觉助理体系自立。
7 o) C; R- V/ J+ f2024、6、12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20 09:54:39 | 阅读全部
河间金栋:
; r4 j2 C$ `. P9 H0 P' k6 ^- A[链接]【医经钩考】十二经脉不是运行气血的实体管道!(修订稿)
% U2 Y) i0 ~( H! B' X9 o
& r6 g$ g2 E9 h% N5 @/ N5 E' u6 V" H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0 C5 o# U" ^9 c- r5 z1 Q& t- }
谢谢
* g: \, Q% u) N& Q3 l6 _$ T
- X* B) Y* H. F6 H$ A% V; n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0 S8 Y" V! c" b1 W" ?" e7 e  T
【新提醒】曹东义:经络是维护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不容轻易否定[来自:燕赵中医]  https://www.yanzhaozhongyi.com/f ... hlight=%D5%FB%CC%E57 l# O$ |! `8 |& X! S, e9 G

0 ]6 @8 x/ l# z5 G, z/ a' O7 b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E  d+ t) l8 y" q
【新提醒】河间金栋先生讨论经脉理论,可以参考、讨论[来自:燕赵中医]  https://www.yanzhaozhongyi.com/f ... tid=3302&extra=+ B) X3 [# v6 T3 U& w
: R/ p, n" o4 G) c! D3 I
河间金栋:/ _' ]& E6 ^7 N& J" L; Z
阴阳五行十二经脉等,中医理论体系附会推演说理的工具而已!
# A  B2 r7 L  b$ N7 i8 a5 f# U8 A. A* K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E0 W  X) z/ {, |2 I
不仅仅是说理工具,还是指导理论,也是维护自身体系的钢筋。
- l' n9 [8 a6 S% X, n0 j" s' L6 y6 b/ A! G% z1 Z% i4 b
河间金栋:- B2 \* O5 A' f9 E

8 G8 V1 h2 Q, ]- a$ W; g; N! H8 p1 S$ w3 v
河间金栋:
) c" d, W( Z" ]( i  O) I+ Y谢谢了。
, _* F3 |, T- h2 P. W$ [2 E, X( i, w7 O- _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4 m- A" `# j3 {3 v3 v* v( d6 ]
如果用西医解剖的标准要求中医,就落入了王清任的错误发展方向,中医就不会有理论自洽,不自信的中医,疗效就不能提高,整个事业就会萎缩。
; Y: Y) {, i% Q2 x) M7 @1 ]# _$ |4 K5 i  y1 Z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2 m( f4 W2 x2 j: b5 h西化中医,或者用西医改造中医,就不能有中医体系的存在,只剩下一些零散经验事实,这就是废医存药的历史错误。
4 h6 U7 z" k2 E. y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20 10:29:52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20 09:548 E2 u+ ]! q7 z& @" O  ^
河间金栋:
, }( x4 b& o$ |' h# z[链接]【医经钩考】十二经脉不是运行气血的实体管道!(修订稿)

& B: g; ^1 x/ G% c+ ~/ f/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5 _# s. _, l' F9 c; h如果用西医解剖的标准要求中医,就落入了王清任的错误发展方向,中医就不会有理论自洽,不自信的中医,疗效就不能提高,整个事业就会萎缩。1 W, s+ b. w- X5 W0 L
2 `% H  w0 F, f1 q/ `4 ~0 J$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9 R2 O. l5 d. S: E0 |西化中医,或者用西医改造中医,就不能有中医体系的存在,只剩下一些零散经验事实,这就是废医存药的历史错误。% f9 @# G+ q$ i6 e6 m3 w2 f
( f  [$ f7 C1 L+ B
河间金栋:( r1 W8 S6 h, j! x5 g& M
这是这个时代所造就的!9 P, _, H( Q1 I1 H/ A
) ]& F) x3 f7 s8 |: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R& L/ d" m# B- L
这是时空整体的大智慧,经脉、经络,首先是运行气血,全身每个地方扎一下都出血,血从哪里来?没有经络运输,不可能满是都可以出血;扎哪里除了出血还都痛,这痛的感觉就是卫气,满身都有卫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遍身的气血能不循环吗?用古人可以利用的手边的、眼见的知识构筑经络学说,这的确是一个大智慧。+ ?' l+ S5 _( `0 b: J/ ~7 H
你我如果处在扁鹊的时代,我们能想出这些大道理吗?
, G. Z& a: \  c" Q6 w- i0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20 11:01:42 | 阅读全部
曹东义谈“外感热病“(46)中西医结合不走弯路,生成包容构成2 j9 i& X9 w( U* _5 [
曹东义 发表于:2016-8-9 14:32:3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阅读数:17788 f" T- k* \+ @& o3 b7 j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6-8-9 14:36 编辑
5 o* \. z* J: a
( T5 u& ~" b% x3 ~1 U" p! l. M+ h; I/ ?: G  v! [2 n
中西汇通、参西丢了自己  t' K9 |& _% z! M4 k, Y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虽然只有60年,但是,中西医知识的互相参照、渗透的历史,却已经有了100多年。, z4 r1 O8 a, G. ]5 u3 y. h5 S
根据邓铁涛先生主编的《中医近代史》的记载[1],西医向中国的传播分前期和后期,前期是明末清初,以传教士传播西医知识为主,当时康熙皇帝周围已经有了西方医生。在雍正时期的“百年教难”期间,是一个停滞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排斥期,西方生理解剖和病理解剖,被国人描绘成屠夫一样的“开膛破肚”、“剖腹挖心”,而加以嘲弄、禁止。1805年英国牛痘初入中国,这个出口转内销的技术改进措施,又开始了第二次西方医学的传入,而且经过200年的发展,西医学以更加精细的解剖知识,震撼了中医界。
0 `$ C$ X# O7 F! d" D' M王清任1830年著成《医林改错》,虽然他没有明确说受西方医学解剖的影响,但是,他在北京行医40年,康熙朝西医关于解剖知识的一些传闻,或许影响了他的思想,不然,他为何在张景岳盛赞《内经》“字字珠玑”之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头脑发热地要给古人改错?他功效卓著的几个逐瘀汤,完全根于中医气血理论,而不是源于解剖知识,而且他只是观察破尸,没有动过刀子,“解剖”一词名不副实。
7 ^$ i5 T# N! Z, d毫无疑问,中医的脏象学说建立在解剖基础之上,如果古代中医没有对于器官解剖的基本认识,就不可能有脏与腑的划分,也不会提出“五脏”“六腑”的概念,更不可推测脏腑在功能上有何异同,或者大体上把脏腑的具体功能作用说出来。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中医的解剖只能停留在肉眼可见的水平,不可能发展到组织、细胞、分子水平。+ `2 n" v0 ~* @
那么,脏腑之间的复杂功能怎样连贯起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如何建立,人体怎样进行新陈代谢,人体怎样维持健康,如何战胜疾病,等等,都要另找依据。气一元论的构成论,阴阳学说的矛盾论思想,五行学说的广泛联系、平衡制约、稳态和谐精神,都给了寻找理论解释的原始中医学以有力的理论支撑。也就是说,中医学建立之后的发展,主要依据了广泛联系的“关系论”,而不是脏器解剖的“实体论”。3 o3 y% ]# D& C. m$ M
中医的脏腑理论流传了2000年,此前的医学家一直没有人出来“纠错”,并不是中医藐视解剖,而是再精细的解剖知识,与使用辨证论治的中药治疗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西医以手术为主,要割除病灶,不解剖就无法开展手术。
0 J. w% G; B" p6 W& F) N  m0 [' q王清任为古人描述的脏腑改错,带来了对于中医知识体系的不自信。然而,脏腑一错,脏象还可信吗?中医的信仰危机,起于王清任改错。
( @# }; w) _; H' u唐宗海试图将中西医学理论互相融会贯通,他认为:“西医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与中国之医互有优劣。”以为两者理论体系和说理方法虽然不同,但根本原理是一致的。他指出,中医如要提高,就应该吸取西医的长处。倡言“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主张“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以使医学能够“善无不备,美无不臻”。
: _/ B! f) j% L: }他认为“内、难及仲景之书极为精确”,而“宋元以来尤多纰缪”,因此,在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进行注解或补正时,多以西医的解剖、生理学知识来印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他认为中医学中的经脉,与西医所称的“管”,实质是一致的;西医所说的胰液、胃液、胆汁等,在中医学中则称为“津液”;三焦就是人体腹腔内的大网膜,是气血水津的通道。在药物方面,他对中药的气味、归经、配伍等理论进行了探讨,用中药的气味和西药的实验理论解释中药的功用,指出中药的性味功能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与西药的实验研究并无根本区别。
$ e. y) o" }8 k8 U  F这些观点,都是出于对中西医的比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在器官水平上的粗浅比附,很难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 {) b$ \  k2 y0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在赴日本考察期间,得以接触日本之西洋医学书籍,并大量购归,从事翻译。翻译日文西洋医书数十种,结集为《丁氏医学丛书》。丁氏之前,中国仅译有20余种西医书,而丁先生一生译出50余种,对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世人公认,其译著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上乘”,曾先后获中国内部务、南洋劝业会、万国医生会及罗马卫生赛会的各种奖励。吴葆真评述丁氏译业,“诚空前之巨著”。
4 ]& G, N/ G# Q" i1 V( i* n# O; _/ D; L丁先生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是如何看待中医的?这是很重要的。他说:“沟通中西医,应自中医科学化始。――撷采彼长,以补吾短,适为保存国粹之唯一途径”②他在《医学补习科讲义·绪言》中说:“吾国医学四千年来,谬种流传,以迄于今日,不能生人而适以杀人。肺五叶而医者以为六叶,肝五叶而医者以为七叶,肺居中而医者以为居右,肝居右而医者以为居左,心四房而医者以为有七孔,膀胱上通输尿管而医者以为无上口,此无他,古书误之也。欲正其误,宜讲解剖学。肾为制溺之机而医者以为藏精,不知藏精之别有精囊也;心为发血之区而医者以为君主,不知神明出于脑也;肝之制造胆汁,外肾之制造精液,胰脏(旧译作甜肉)之制造胰液,而医者均不知也。此无他,古书误之也。欲正其误,宜讲生理学”。丁先生还批评中医其他方面的“错误”,认为,应当学习卫生学、病理学、内科学、药物学。不仅中医脏腑理论不是基于解剖,中药的运用也不是来于实验,“此无他,向壁虚造之本草误之也”。# t& M. _4 n( S3 U( l" n! R
丁先生每立一个西医学科,就要打爬下一个中医学问,真可谓“不破不立”。在当时最先了解西方的学者看来,中医学剩下的内容已经很有限了。丁先生“打垮了”中医传统各科之后,意犹未尽,又直指中医理论。他说:“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五脏强配五行,凡稍知物理学者,皆能知其谬也。赤入心,青入肝,黄入脾,白入肺,黑入肾,以五脏强配五色,凡稍知化学者,皆能知其谬也。吾国医学之腐败,至此以达极点矣”③。3 G& ^  A$ M& s; m5 O
中西医汇通,汇而未通,为什么?汇通应当是不同水流的交汇、共通,汇而不通必然有其不可通的原因。当然,进行汇通的人士,过去都说以中医为主,对于西医知识缺乏了解,所以汇而不通。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在中医努力汇通西医知识的同时,西医学也在主动与中医知识汇通。中医的汇通失败了,西医的汇通成功了,而且把中医“驱赶”出了其固有的知识产权之外,让中医一下子陷入了“不明脏腑”、“逻辑混乱”的泥潭。
$ O) B/ x/ t8 f+ D毫无疑问,在西医解剖知识进来之前,中医对于脏腑部位的划分,对于脏腑功能的描述,对于脏象的概括,是十分清晰而确切的。西医把它关于解剖、生理、病理的知识传入中国的时候,采取的“技术路线”就是占领和驱赶,“借巢下蛋”无偿占有中医固有名称,把中医原有的解释彻底打翻,“旧屋住新人”,中医爱上哪上哪:你原来说的都不对,所以你是玄虚妄议,另找根据去吧。血肉之“哈特”叫成了中医管神明的心脏,所以“心主神明”错了,肾藏志、肝藏魂、胆主决断、脾主思、肺藏魄都成了封建迷信,玄虚之学帽子就扣在了中医头上,“阴阳五行”等同于算命先生,五运六气被视为荒诞不经,中医安身立命的理论都被打倒了,废医存药、中医科学化成了必然的选项。
$ h' {; e9 I& v" t1 T# f0 e废医存药科学化是为归西
6 J) o0 B+ k! ^3 B; j2 v" w) g7 N1 R中医科学化是中西医汇通的继续,是在西医疾病观的压榨下提出来的,是被迫无奈的一种学术主张;是中医失去脏腑解释权利之后,另谋出路的权宜之计。中医要突围,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依据,就必须“祭起科学的旗帜”,把自己原来的学术主张忍痛放在“不科学的冷库里”冰冻起来,“偃旗息鼓”,追求“科学化”,以求得暂时生存的权利。
8 a8 U8 d! v+ b3 ^' x. c6 s翻开民国初年到解放初期的中医学家的著作,都充斥着中医科学化的说辞,把中医的理论与经验都用当时的“科学标签”装饰起来,解释一翻,猜想一翻,与后来的中西医结合“重视实验”不同,“中医科学化”大多是想当然的比附,是和西医“套近乎”。而当时的西医之所以“先进”和“科学”,就是因为有解剖学、细菌学,当时,抗生素还没有发明出来,在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上,西医很多方面还赶不上中医,但是,西医就是靠了器官解剖的实证、细菌学说的微观,把中医一把推到了“不科学的席位上”,中医成了人人可以羞辱的对象。
! s  D8 Y  s" G' r3 Y/ [4 p3 D许多文化名人敢于骂中医,敢于批判中医,并不是对于中医的治疗效果有多少了解,也不是在自己的医疗过程中没有吃过西医的亏。相反,有人被当时的西医割错了肾脏,被西医判错了病情,然后经中医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之后,竟然会说“西医即使把我治死了,我也相信它,因为它是科学的;中医即使把我治好了,我也不相信它,因为它不科学”。还有的说:“我是至死也不请教中医的,否则,对不起我所受的教育”。
* b. X" R4 j1 V/ \中医理论被暂时撂倒之后,剩下的只有零散的经验了,而且,废止中医派人士还是不依不饶,说中医“经验偶合幸中”,未必可靠,必须经过“科学验证”,才能算数。也就是检验中医经验的标准是科学,而不是实践。“科学”作为裁判员,对于传承几千年的中医学,一概不信任,肢解、抽提中药方剂,取其“有效成分”,成了颇为流行的做法,其前提就是中医理论不可靠,中药方剂是浪费药材,是良莠不分,所谓君臣佐使完全不可信。“现代废医派”甚至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煎药用的那碗水”。抽提出来的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都归了西,成了西药。它们完全脱离中医理论的“束缚和捆绑”,独立于中医的目光之外,丰富了现代医学。, N7 o# S0 f# y- D* X) j* d* y( g
当中医的扶正驱邪,被解释为提高免疫力、抗细菌病毒之后;当活血化瘀被等同于改善微循环之后,就完成了中医理论的归西过程。再把中医的辨证限制在西医的病名之下,辨证再灵活也跳不出西医的疾病名称,中医药只作为二级补充治疗措施,不谈理论不谈病,辨证论治也就无障碍地“归了西”。, J4 d$ b1 l" V/ X0 J9 g! S: p; e. l
在一个西医病名之下,划分几个证型,每个证型对应一个药方,可以进行循证观察,一盲到底,防止偏倚,有了统计学意义。再进一步拆方研究,提取有效成分,那时也不需要辨证了,只要是这个病,就用这个成分治疗,或者进一步人工合成这个成分,抛开提取复杂过程,进行大工业生产,那该是多么理想的科研成果啊。$ N4 t' B7 l9 E3 Z
可是,几十年过去,理想的成果很少,麻黄素、黄连素成了西医阵营里不受重视的二等药物,也是中医专家很少使用的“异类”,难道中西医结合已经走到了绝路上?或者,竟如一些人认为的中西医不可通约,永远也不可能结合?
/ h/ l: ^" v3 ^& a0 Y- U* D! F/ O* A. k+ R为何说中医能够包容西医  W) D7 H) B$ @* R2 T$ o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但并不是完全不可通约。
. b: `3 h  }# b: X! o* z& A4 U首先,中医与西医的疾病观不同,中医的视野大,而西医的视野窄。西医把病理病灶作为“纳入标准”,指标过硬,可重复性强,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理想的合格病人只占人群的20%,而大量的心身不适占到人群70%以上,却无法纳入进去,没有可以改造的病灶,没有可以攻击的靶点、可阻断、拮抗的受体,不可以提供给“患者”的帮助,其作用的发挥也就受到限制。
; N+ ^$ Y5 p* `' q进一步说,病灶不是最微观的疾病本质,而相对是宏观的病理改变,只是一个黑箱。更为复杂的微观变化,决定着病灶的形成与消失。
$ T. C5 m9 r) \7 ^4 S放支架、手术祛除病灶,只是暂时缓解病情,而不能彻底消除疾病。对于慢性病的“控制发展”,成了中医与西医共同面对的课题。单一化学成分的制剂,显得势单力孤、力不从心,难以应对复杂局面。进一步精细化验的结果,发现了许多高表达、低表达的复杂大分子物质,以及调控它们的基因,单一靶点难以应对复杂矛盾过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抗菌素和手术切除方式,成了孤军深入的单薄挑战,而“一揽子解决”复杂临床问题的中医药,却显出来自己的优势。3 b1 M) D6 |0 }/ f3 M# `, l2 {; K; a
中医抓住的证候,不是肤浅的东西,更不是需要抛弃之后才能认识本质的表面现象。“有诸内必形诸外”,“有诸外必根诸内”,面对内在复杂微观变化,经过高度进化的人类不是毫无察觉,不是只能表述虚假表象的主诉,而是经过高度整合,把“自我检测”的综合报告,经过高度概括,借用进化之后形成的语言、推理、判断、以一定的概念表述出来,头晕、心慌、不想吃饭、腹胀、恶寒、身痛、乏力、内热等等,都不是肤浅的表象,而是人的整体状态的形象描述,动态地、间接地反映了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效应。- E, w3 {* I( m5 b8 h  ^) b1 T3 g
只有证候,而不具备理想病灶的不健康状态,都是中医学早期可以诊断,可以干预,可以治疗的疾病。“精细化验”只是一次抽提,很多情况下只是间接的指标,并不是“直视”下的“实况转播”,更不是动态变化的记录,只有证候可以动态地反映整体变化的综合结果。8 A2 V9 Y8 H5 h% j0 J  p% \
中医的大视野,完全可以包容西医的“局部探察”似的病灶诊断;中医的复杂治疗过程,完全是单一化学合成药物和手术无可比拟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L. }5 \) Q1 ^( ], k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深入,“从头到脚”的仪器检查,可以发现很多“不正常”的检查数据。尤其是人到老年,可能从头到脚“全毛病”,在每一个专家的诊室里,都可以“很有科学根据”地开出来一大堆药;各个专家门诊看一遍,开回来的药,可能难以记数。
) r9 T- j; B2 g7 p. T8 u) p如何吃这些药?相互之间会发生哪些互相影响?没人能够说的清楚。因为,专家开的药,都是一个一个研究出来的,还没有建立互相作用的研究方法。$ Y7 [! N. U+ B2 h
西医追求的就是局部最佳,这是还原论命中注定的缺陷,只有中医的整体方法可以弥补。
" L6 W3 S4 ]: e7 X+ F" v人是整体生成的,不是分步合成的;解决人体健康与疾病互相转化的问题,也需要整体性方法。) ?- D* v: F. E3 q: h
大道从简,复杂问题最宜宏观调控,中医的理法方药都是高度概括的知识结晶。
7 W* H3 @, i; Q6 e3 T( |论中医如何吸纳西医知识3 z# k1 X6 e% a5 a4 c) C
古人追求“视病尽见五脏症结”,认为那是很高的医术境界。今天在西医的帮助下,中医不但见到了“真脏腑”,而且见到了“五脏症结”,知晓了病灶的体内情况,使自己的治疗更有依据,对于预后的判断更加准确。在“急则治标”的时候,还可以借用西医手段;在西医搭建的平台上,中医的表现就会更加优秀。中医对于西医知识的吸纳,在近代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
6 K  a& y* ?3 ]! v. f( K) v" S6 Z: O/ R但是,不能以西医的理论作为中医的指导理论,也不能用西医的方法代替中医的诊断技术,更不能用西药的思路指导使用中药。  A' z9 s8 x8 d- \* }1 b* j
用西医的理论做指导,中医就变成了邯郸学步,手足无措,动辄见咎。用西医的理论指导,事前必须做各种仪器检查,舍简就繁,舍易取难,丢了特色。用药必须防止偏倚,进行严格烦琐的“质量控制”,“一把草”换不出一张检测单,什么成分仍然说不清,永远都是一本糊涂帐。使本来十分清晰的地道药材、尊古炮制、性味归经、升降浮沉都成了“无根的学问”,不进行动物实验,就是不人道的拿人做实验,等等。“老鼠点头”成了科学的标准,许多病人说好也是没有循证依据的偶然结果。5 B; M. P, p4 d  D; a
中医必须走自己的路子,法律保障行医的权利,患者认可自己的疗效,这就是硬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必须坚持真理的标准,不能偷换成“科学是检验中医的唯一标准”。消除了证候,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实践有效性就是具有真理性的证明。, ]1 q9 v+ W- H: @# e5 ?+ h. V; A6 T. i
那么,中医就不能吸纳西医理论知识吗?% k) }9 f4 u  m: G( v
西医的理论可以作为中医有效、无效的解释工具使用,可以做事后的说明,尽管这说明是抽提元素,抽样说明,还是可以借鉴的。关木通事件,尽管有使用不当的原因,但是,可以使我们了解其原来所没有认识的“大毒之性”,而且是慢性毒性,关木通难用也,不可不知。' V, ^1 t1 {5 c/ }% V; i3 q
因此,西医、西药的提醒、监督,也是必要的,不可盲目排斥。但是,这仅仅是个别例子,不可泛化,更不能因噎废食,像现代取消中医派所主张的那样“告别中医中药”。
5 w$ ?, K, q5 d) ~  ?# Z中医与西医对待病灶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中医强调病灶的暂时性,可转化性,所以用气滞、血瘀、痰凝解释其机理,是寄希望于行气、化瘀、消痰,而不是手术切除,支架搭桥。
2 p6 a1 A2 @% \6 h2 f. [切除病灶,放支架,搭桥,并没有完全解决疾病问题,中医可以将其纳入“急则治标”的范围,围手术而治疗之。术前术后,中医大有可为。" n* j: g  Z* G% t
因此,我们看到,在医疗的舞台上,原来是中医在唱独角戏,现在换成了二人转。无论如何,两个人必须配合起来,而不能各行其是,互不帮衬,甚至互相拆台。就好象两个相声演员,各有各的词,但是,他的词你也得背熟了,否则你就无法接续。自己的词,也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念,不管不顾,自说自话,就演不好自己的角色。有时候是主角,有时候是配角,练好自己的活,而不是包打天下。
7 x5 {2 H: p3 C- \中西医结合,不仅是我国的现行政策,而且是学术互补的最佳选择,中医在最近走向了世界,被100多个国家引进,不是更好的说明吗?
5 }. g% z% ]. N( k4 _我们需要做的是,千万不要削弱了中医,降低了原创的能力,再从国外引进中医。
; B' {  m1 \: g, C5 v; ?6 W; `6 K% x2 b! m3 d$ d6 I6 O, O6 w$ M
[1]邓铁涛主编、《中医近代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9页。
6 L8 \; k5 _: n2 G* A% C9 S0 s9 c$ |; Q6 l% J; I7 U" U
② 赵洪钧著、《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9' q  b7 P! |! V4 e& d3 u& f

4 O5 H' @: s* G' L, S7 T, b③ 张效霞《回归中医》、青岛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板、11页转引自陈邦贤《中国医学史》259页。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