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葫芦考 《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伏羲考》中第五“伏羲与葫芦”之说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一,洪水造人故事中的葫芦,其二是“伏羲女娲与匏瓠的语音关系。”学者、诗人闻一多例举了四十九个兄妹配偶型的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其故事情节与葫芦发生关系的有两种形式,一是避水工具,一是造人素材,关于葫芦造人概述为六种形式,一、男女从葫芦中出;二、男女坐瓜花中,结实后,二人包在瓜中;三、造就人种,放在鼓内;四、瓜子变男、瓜瓤变女;五、切瓜成片,瓜片变人:六、播种瓜子,瓜子变人。 避水工具之说,流传在祖国西南苗人故事中的最多,其次有汉人、侗人、徭人、侬徭、夷人等。 《伏羲考》中的四十九个故事中将葫芦做为避水工具的有二十六个。葫芦是在造人故事兼并洪水故事的过程中,葫芦以它的渡船作用,巧妙的做了缀合两个故事的锁连。总之,没有造人素材的葫芦,便没有避水工具的葫芦,造人的主题比洪水更为重要。而葫芦则正做了造人故事的核心。 在河北的民间广泛流传着,古时洪水漫世,伏羲女娲兄妹幸存,乘雷公赏赐给女娲的“葫芦”,顺水漂流到河北新乐何家庄村东北的一个叫葫芦头的土岗处,停留下来。她们又在葫芦头成婚,育人的传说。 葫芦还具有生殖的意义。可证者有: 一是葫芦与婚礼有关,在《礼记·昏义》载:夫妇“共牢而食,合卺而醑。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合卺是用葫芦做成的饮酒用具。郑玄·阮湛的《三礼图》中说:“合卺,破匏为之。以线连两端,其制一匏爵。”在古时这种用葫芦做成的酒具是专门在婚礼上用来使夫妇对饮的器物。其意在于象征夫妇同享尊荣,共受卑苦的爱情生活。 其二是葫芦与夫妇的初夜相关,在《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七载:“乐府:‘碧玉破瓜时,郎有情颠倒。’破瓜字为二八,指十六岁时也。”古时的十六岁为婚姻妙令时期,结婚初夜为破瓜。今河北一代流传着男根为刀,女具为包(苞),谓新婚之夜为开包或破包。这个包即瓠瓜之意。破瓜实为女子破贞操的隐语。有一些人家在儿子的初婚之夜渡过之后的第二天,父母们都在关注着小夫妻的高兴与否。有的家庭,为新婚之夜未见破包(也俗称见红),认为该女子不守贞操,在做女儿时已经破包,而闹离婚之事。 在伏羲神话中,多有瓜或肉球出现,而且均带切破、割开、剖碎、剌开之说。这些都可视为以“刀”、“刂”开包的变异说法。河北新乐伏羲台,人祖庙的北侧,至今还有伏羲、女娲乘葫芦漂流到此地的“葫芦头”,有他们在这里合石成婚,生儿育女,剌开肉球的“剌孩草”洗浴婴儿的“浴儿池”保存完好,剌孩草在浴儿池旁茁壮的生长着。为纪念她们在这里的业绩,葫芦头上保留着 八角“浴池亭”一座,亭内有明代“重修浴池亭碑记”石碑一通,记载着伏羲女娲在新乐生活时的情景。 其三是葫芦与生育有关,因为葫芦多子,是子孙繁殖的最好象征,古时人类稀少,世俗中以“人丁兴旺”、“多子多福”为荣。 伏羲、女娲与匏瓠(葫芦)的语音关系。 在学者、诗人闻一多全集《伏羲考》中有:“伏字《易传·系辞》下作包,包匏音近古通,《易垢》九五·以杞包瓜,《释文》引《子夏传》及《正义》包并做匏·《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包亦当读为匏,可证。匏瓠《说文》互训,古书亦或通用,今语谓之葫芦。羲义一作戏。 《广雅释器》‘匏蠡 瓢也。’《一切经音义》十八引作 音羲。王念孙云, 与 同,即戏字。《集韵》虚宜切,音牺,训‘瓠瓢也’译为今语则为葫芦瓢,又有戏羲希三字,当即之别体。” 女娲之娲, 《大荒西经》注《汉书》、《古今人表注》、《列子黄帝篇》、《释文》、 《广韵》、 《集韵》皆音瓜。《路史后纪》二注引《唐文集》称女娲为“包娲”,以音求之,实即匏瓜。包戏与包娲、匏瓠与匏瓜皆一语之转(包戏转为伏希,女娲转为女希,亦可见戏娲二音有可转之道) )
" O/ d! Z4 P0 Y' ^/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