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和“毉”的由来2016-12-14 中医药文化杂志$ V! r% L6 p3 r C' k
: K' ^' _, R1 A2 r9 I7 u# E汉字“医”的繁体字是“醫”,还有一种写法是“毉”。. }' k& a: D! Z$ F( H4 C( Y
“醫”由“殹”和“酉”两大部分组成。“醫”为什么这么写呢? 一种说法是古人治病常用酒.所以用“酉”来表示“醫”。的确是这样,中医和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酿酒技术发明得很早,这为传统医学带来了可供医用的酒,可以借酒发汗、麻醉等。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常常用清酒等作药引子,大概是借助酒的发散作用吧。前些年,老年人若犯了风湿病、关节炎,也常买诸如虎骨木瓜酒等来饮服。这类药酒,自然是医文化与酒文化“联姻”的硕果。 “一曰清,二曰醫,三曰浆,四曰酏。 ——《周礼·天官·酒正》” 9 S" F% D1 K2 n
- m$ T5 _$ ]" c# }! I7 Z 另一种说法是“醫”本来就是酒的一种,根据汉代《周礼·天官·酒正》记载,酒可以分为4类:清、醫、浆、酏。其中第一种是清酒,只有酒液,没有渣滓;第二种就是醫酒,稍次于清酒,这种酒味道甘甜、少曲多米,就和我们现在的甜酒酿相类似。我们现在简化字里的“医”,本是“醫”字中表示读音的部分“匚”是袋子的形状,“矢”是箭,所以“医”本来是指装箭的袋子,强调的是藏匿、隐匿。中医里还有一个字是“瞖”,是指目中障膜——白内障。同样由“医”造的“翳”字也有遮蔽的意思。那么用“醫”来表示治疗疾病,大概是因为古人认为疾病藏匿在人体之内吧。 & s2 v. Q7 h( D- h/ i2 S% d3 p
“毉”由“殹”和“巫”两大部分组成。这个字说的是医的来源。在甲骨文中,如果多日阴雨绵绵,人们就会请求上帝治除阴晦,赐予太阳。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易日”。那么,人如果生病,也会请求上帝治除。所以甲骨文中君王牙病,巫师就会占卜说国王牙齿病了,能不能“易”?也就是能不能治疗的意思。古人疾病多看天神是否赐福以恢复,而巫师能沟通人与天、人与神,所以治病的“易”就写成了“毉”,表示巫师是治病的人。所以《离骚》、《淮南子》里多次提到巫师掌控毒药。所以,汉语里有“巫医”一词。
2 F$ e+ a$ c7 ^+ I+ W* ~4 w% C) R 可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医生和巫师慢慢地分家,医生负责采药疗疾,巫师负责卜问吉凶,“毉”字就不用了。酒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药,所以就多以“醫”字来表示医学。当然,现在就使用简化字“医”了。 ! i5 Y3 N% K+ A( h0 T0 e# H
8 n. {6 R& i0 d8 K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 《中医药文化》海外版 轻松一点 关注中医药文化资讯 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发展 # }! ` Y/ I! y" @. ?, D6 U5 {% `7 [
9 e8 W8 z ]. @5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