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343|回复: 3

怀念贾谦先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0
发表于 2017-1-9 19: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1-9 19:28 编辑 4 z! `6 s  G% Y
7 ~" O& I& p% h# ?( u# x
         今天是贾谦教授的祭日, k/ r) h* _0 ~
                       2117.1.9  V+ m& K2 {% k% t
# N2 ?: N# _$ A9 k: f
        今天是中医战略家贾谦教授,离开我们四周年的日子。相信在这四个365天里,贾谦教授的同仁、朋友、同事、学生崇拜者及光广大民间中医,谁都没有忘记他?谁都不会忘记贾老为中医所做出的一切?
, r! R- ~5 F6 r' ?! T( G2 V0 Z" X8 J
近日来,收到不少中医人特别是老中医的微信和电话,询问今年还搞不搞追思会?希望能参加贾老的纪念活动。话语间充满了对贾老的思念和深请,实实令人感慨与感动。- g6 M8 Z7 S. o% x: e/ {" f
& e% D" H+ q6 A; g
我告诉他们,按照中国人传统习俗,为寄托对逝者的尊重和缅怀,一般就搞三年追思活动,在传统的家庭里老人去世后,孝子要守孝三年,老人离世三年后就算守孝尽孝了。况且我们三年搞就了4个追思会,在这之前就和国情调研组陈其广、张南老师等商讨过这件事,今年就不组织纪念活动了。在此就不再一一向大家解释了。
, [4 q6 a: n* z/ @; X
# I& s- f+ f- i(螺旋.阳货):宰问我: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旧谷既没,新谷既生,鉆燧改火,期可已也。“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 k- N; Y& x5 f; w4 X. U2 B; A
7 i; @6 C, y( E" ]- P5 ?这段文字记录了孔子与宰我的对话,父母亡故守孝三年,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绵延至今不绝,宰我不仁,早已被人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守孝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三年之约仍然在人们心中,被世人视为大礼。孝子守孝有许多讲究,给三年丧期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这些习俗都是用来劝人恭敬父母,身教子孙,引导父慈子孝,使人伦有序,社会和谐,承载的是传统美德,虽然今天已经百无禁忌,而这些习俗依然在人们心中庄重地保留着,三年守孝的仪式虽然难以做到,而世人心中皆有三年之约。8 \0 m% Z1 p* \- N$ D+ X

3 f( c+ N9 ?7 B" T因此,我们大家尽上真心就够了,我们搞追思会只是我们对贾老寄托哀思的一种活动形式而已,把对贾老的爱和思念放在心里就够了,让逝者安息,活着的人的安心去迎接美好的明天是最重要的。相信贾老在天之灵也会为晚辈的敬意和真心诚而感到欣慰的!) v2 B1 \5 o4 U6 r0 x
          贾谦精神永世长存!1 q+ Q- \# h; j2 D2 v
          贾谦教授流芳千古!0 W$ z; R, y# o' r  Z

: U9 P0 d$ ]3 {8 r    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 A' N  F4 y. K7 q6 H& K
                         张惠云0 i/ r* M) Y7 ^' n
1 o6 T8 y8 L( ?+ @- y: k( V5 j/ q! r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0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9: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惊悉,贾谦先生于2013年1月9日因病辞世,1月15日(周二)上午10-11点,将在八宝山竹厅举行告别仪式、追悼会。
5 @$ D# Z$ E' V9 F7 I6 H( z0 q治丧委员会,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战略课题组发布消息。3 t, C/ I, A; |' I5 i" v
贾谦先生近十年来,致力于中医的自觉、自省、自立、自强,是推动中医复兴的先行者,成就巨大,影响深远。7 o* {; X" P2 H' _- }: e5 y
他的业绩,将彪炳于史册。+ _. C  ~* D! }
他的逝世,是中医界的一大损失。
7 @/ ]2 f, T% r0 O+ ^( q贾谦先生,永垂不朽,万世流芳!
6 x9 E; d2 ^# H! {这是我当时发的帖子:& A. W2 N( M6 S5 |& M5 S
http://www.zhongyiyao.net/bbs/vi ... hlight=%BC%D6%C7%AB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0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9: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幸结识贾谦,使我受益匪浅
  m& K, N& w$ F' n2 C+ x) j  G  t- g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曹东义
* \1 X& N5 m$ Y6 n2 K, K9 Y) s2013年1月9日凌晨6时,贾谦同志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2岁。洪虎、程津培、房书亭等领导亲来吊唁,邓铁涛、朱良春、梅永红、王国强等送了花圈。
) H8 ~" [' u# z- i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于2013年1月15日发表的《贾谦同志生平》指出,他1960年考入西北大学物理系。1964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事翻译、编辑等工作。1991年参与创办《高技术通讯》杂志。1987年参与软科学课题研究,1992年开始专门从事中医药领域的战略研究,并于2001年5月退休。作为主持和主要参与者,先后完成近20项国家级软科学研究课题,曾经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退休以后,依然全心倾注于中医药事业,为中医普及和人才培养,特别是为民间中医药的发展呕心沥血,得到了中医界的一致认同。* p. Q7 \+ V; @; Z9 x
2003年,在SARS流行期间,贾谦在2003年4月深入广州调查,当他了解到中医药的良好效果的时候,他立即“要求”邓老,把论文三天之内,快件寄北京,因为北京正在水深火热之中。邓老正好准备给胡总书记、吴副总理写信,所以,不谋而和,4月26日“中医发展战略课题组”主持的“中医能够解决非典问题”的研讨会上,邓老的论著、广东的经验都派上了用场。贾谦以课题组名义向国务院提交了《中医药完全可以解决非典型肺炎》的调研报告,该报告引起温家宝、吴仪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中医药介入SARS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终于引起了最高领导层的的重视,中医药终于挺进了主战场,其突出成绩,成了中国战胜SARS的亮点。引起东盟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 }6 a3 G! T6 A# b) Y$ y2004年2月,以贾谦为组长的课题组与邓铁涛等同志起草的《建议将“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科技专项列入中长期规划的呼吁书》于2月9日呈送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11日迅即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 o. K2 ^) ?# d$ U$ C
贾谦还带领课题组成员先后20多次到艾滋病重发村调研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情况,所拟调研报告得到吴仪副总理的批示。
8 K; P+ Z  I& h, |1 v" U贾谦在进行中医药战略研究的过程中,善于反思,勇于改进,集思广益,与各位同道密切合作,汇真知灼见于研究成果,在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妙手著文”,促进了国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策进程。由其主笔的《中医战略》出版后,“文起八代之衰”,成为我国软科学研究的典范,为确立中医药的重大战略地位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0 h9 T3 @$ C. n  J$ L
在近五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谦虚好学,孜孜不倦;团结同志,无私奉献;坚持真理,躬身实践;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8 _; x' X5 Y! k, w
《生平》说,贾谦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学习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的一生。贾谦同志的逝世,是科技界的一大损失。他的丰功伟绩将永垂史册!
: C0 i) ?. {, B# j/ e' v3 ^我与贾谦先生相识,是在2004年11月的广州,那是我去参加“邓铁涛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海航国际大酒店的会议室,以及会议期间的饭桌上。他对邓老的尊重与推崇,令人难忘;他对中医事业的深刻见解和坚定支持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他正主持着“中医发展战略”的科技部课题研究,我主编的《中医群英战SARS》已经基本完成,因此就萌生了请他鉴定的想法,他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并写来了他的鉴定意见。这是我们相识的开始。2 j' c. q, F3 \- X
2005年4月,贾谦先生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新时期中医发展战略和政策论坛”,我去参加这个会议,汇报和演讲的题目是《SARSA过后,中医收获了什么?》,贾谦先生认为我的发言内容很好,这个理论反思值得在会议上进行交流。
1 S: k' W2 u, g3 }会上,贾谦先生介绍了中医治疗艾滋病问题,他深入河南上蔡县“艾滋病村”,进行调查,发现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的良好效果,加以认定和呼吁。他说民间中医,由于受西化影响甚小,敢于辨证论治,疗效都非常好,7路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没有一家不及“鸡尾酒疗法”的。民间中医的良好疗效和他们的免费施治,没有为他们的治疗赢得合法地位,反而因为没有医师证而遭到有关部门驱赶,这件事曾经促使当地的艾滋病患者,带着铺盖找到县防治办去静坐、去质问:“你们为什么不给我们用好药(中药)?”因为“老鸡尾酒药物”副作用很大,没有服药之前患者已经发烧、腹泻、呕吐、全身无力了,再吃“老鸡尾酒药”,就更加不能进食了。吃药也是死,不吃药也是死,让很多因为卖血而感染艾滋病的农民很绝望。他们没有想到,民间中医的中药吃下去之后,很快就不吐了,能进食了,烧退了,有了力气了,不拉了,能参加劳动了,上能养老,下能养小。他们奔走相告:我好了!这就是中医的神奇疗效,是民间中医配出来的“好药”!生命的可贵,死亡的恐怖,使他们到县里去要这种好药:不给不走。贾谦说,既然没有批号的洋西药可以在中国试用,为什么不给中医以机会?不仅黄浦毕业的可以抗日,土八路照样可以抗日!
! [- [1 D& H2 \  d1 ~中医发展战略课题组关注禽流感防治,关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问题,关注中医科研、中医教育、中医立法,总之,关注中医一切重要的问题。关系到中医的存废的大事,更是贾谦先生所要关注的。3 f! M2 I  g1 {
由于我已经参加了河北省首届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的培养项目,按照项目的要求应该选择一位以上的中医专家为师父,进行拜师学习。在北京的这次会议上,我见到仰慕已久的邓铁涛先生和他的儿子邓中光主任,他们一起来参加会议。我了解到,蒋正华副委员长和邓老要做主题发言。, G; d5 U1 `; V! k( J  z+ A
在报到之后,晚间选择自助餐的时候,我与邓老不期而遇,互相打了招呼,我坐在一边陪着、看着邓老进餐。此后,邓老回房间休息,他老人家从广州到北京,晚上还要练气功、休息。我想拜访邓老,又不好意思单独前往打扰,就请了贾谦先生一起去。贾谦先生很高兴带我去了邓老的房间,还给我拍了两张照片,那是我在听邓老教导的时候,因此留下了珍贵的纪念。这次会议期间,我提出要拜邓老为师,老人家说自己年事已高,不打算再收徒弟了。
& n0 O2 R& L' |从北京回到石家庄之后,没过几天我接到了贾谦先生的电话,他告诉我,他推荐我成为邓老的弟子,邓老已经答应了,让我尽快与邓老联系,免得邓老事情多,再联系不方便。我立即就给邓老家里去了电话,这个号码就是贾谦先生告诉我的,此前我没有邓老的联系方式。
. p/ Y! v! f* S9 W# v2 U5 v邓老在广州的家里接听电话,他告诉我说贾谦先生推荐我做他的徒弟,并且说,“贾谦的要求,我一般都不拒绝。我答应了贾谦的请求,也就是答应了你的请求。”我非常感谢邓老,心里更感谢贾谦先生,这使我有机会接近邓老,为自己的学习进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A8 X3 M( a8 Q7 Z. M3 ]" R
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朱良春先生的时候,他一方面祝贺我,并对此前我提出拜朱老为师的要求,也很爽快地接受了。他说:“既然邓老都答应了,我也没有理由拒绝你啊。”" [8 K8 u4 @' F" ?# ]5 M/ b) _" n
能够同时拜国内两位著名中医为师,这使我非常高兴,更使我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不轻。很快我在南通参加了“2005中国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论坛”,并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工作,协助两位师父开好这次会议。1 F9 a/ }3 n4 g$ M) D, E
2006年,反中医思潮沉渣泛起,《告别中医中药》以征询意见稿的形式,首先网络里泛滥开来,中医学需要“铁杆中医”来捍卫。我从这年5月开始,参加了这个大论战,并且得到了邓老、朱老、贾谦先生的大力支持。/ I9 r8 u; {; s9 f
2006年10月20日《健康报》第7版“中医药风波”专版《中医药界理直气壮回应非议》的整版报道之中,首先就提到了贾谦先生。文章说:纵观科学昌明的21世纪,全世界的传统医学已寥寥无几。唯有我国的中医药,不仅未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基本上实现了全国县县建有中医院,并且将ZF对中医药的支持写入了《宪法》。然而,尽管中医药对中华民族5000年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至今仍在我国的卫生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仍有人对其心怀芥蒂。时下,“告别中医中药”、“取消中医的主流地位”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医又一次面对“是科学还是伪科学”的考问。鉴于张功耀等在网上对中医药的否定,我国传统医学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开始打破沉默。10月16日,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研究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副会长黄福开教授等人的倡议和组织下,一场如何弘扬中医药、应对“取消中医万人签名活动”的会议开始了。针对张功耀等人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与会者进行了一一批驳。! t) o! B9 |* F3 ~: ~- n
我在2007年出版的《捍卫中医》里,以“贾谦说我一直关注”为一节,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 z% t- a8 b# W/ \0 m
我编写的《中医群英战SAS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近现代史话》等书籍出版之后,都送给了贾谦先生,他给予我很大的鼓励。/ b/ Z/ l+ B9 R8 N2 K9 K
2007年,我为了整理民间按摩老中医闫惠民的经验,希望能得到上级的重视,就带着闫老先生和他的徒弟周爱民一起到北京,住在贾谦先生所住的科技部附近,到贾谦先生家里去拜访他。贾老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和我们一起到科技部,拿着六位老中医的推荐信,找到有关部门的领导,希望他们能够支持这个民间中医经验挖掘工作。  y5 J- @- F3 G6 L. R
此后,在北京、在沧州的很多次会议上,我和贾谦先生都有过交流,也发过电子邮件。
- z$ m4 K* C; g贾谦先生从事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关注过中医药的许多重大问题,如中医药国际化战略、中医治疗非典、中医艾滋病防治、农村医疗保障等,成绩卓著。然而,他为人谦虚,治学严谨,每当有人谈起他们的成绩的时候,他总是先说课题组曾经走过的弯路。1997年,科技部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贾谦当时参与了“中医药出口创汇的战略与政策研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等课题的研究,到了2002年,他发现这些课题并不切合实际,开始检讨其中的“导向错误”。“由于当年课题组的成员还不很懂中医,想当然地把‘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取有效成分’、‘争取三两种中药堂堂正正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等都写了进去,这其实是误导了有关研究人员,误导了中药产业,更误导了国家有关决策部门。”贾谦显得很痛心,这是具有大家风范的人才能做到的真诚,是我学习的榜样。9 n, ~" o2 t# V6 W- S- E& A/ P( [
贾谦先生与钱学森一样,是科技界正确认识中医的先驱,是鼓舞中医梦醒的第一人,因为他的《中医战略》研究是科技部立项的专项课题,影响深远而广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他吹响了中医复兴的号角。: b! Z4 }5 L9 F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0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19: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惠云女士的帖子,又一次勾起我对贾谦先生的回忆。6 J5 @" ^  H9 [& o( {; D
贾谦先生为中医复兴,鞠躬尽瘁。他是中医振兴的重要领路人,人们应该永远纪念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