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l. S7 u2 S% G中医学术界值得争议的几个问题
刘敏如
2 J8 M% f# \1 ?3 }: B3 |. ? e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理应跟上步伐,因而“中医现代化”成为又一个中医界近十几年的热门话题。“中医现代化”问题也带来了中医“科学”属性、中医量化、可重复性与国际接轨等问题,在讨论坚持中医特色优势之前,必须首先研究中医学术特点如何纳入这几个科学要求的内涵问题,简单借鉴甚至复制西医学标准,并以此评论中医现代化、量化、可重复性、国际接轨,必然实现不了“中医现代化”而潜移默化成了中医“西化”,这方面的导向失误教训不少,无法回避应该总结。
1.“中医现代化”的讨论
有人以为要发展中医药关键在加速中医药现代化。言外之意中医缺乏科学性,仅仅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而己;也有人担心亠谈现代化就把中医变成西化,中医就变质了。事实上任何科学学科都有亠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问题,不是因为不科学才需要科学化、现代化;也确有以西医型态为标淮衡量中医现代化的失误教训。各种辞书对科学的定义几乎都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或“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按照这个概念,中医的科学性根本不容置疑。我们的“中医现代化”观点是:不闭目塞听,“不失自我”;返本开新走现代化的路:
坚持中医药理论和临床优势与特色,以辨“证”为据,以辨“病”为依,方药随证化裁,釆用现代科技为研究所用,跟上时代步伐,参与世界“话语权”,将发展中的中医药走向国际,为世界人类健康服务。具体而言,中医药的现代化是用现代科技手段,按照中医药自身的特点研究与发展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的现代化,现代化了的中医药仍然是中医药。中医现代化不是中医西化;也不等于中西医结合;中药现代化是要发展符合中医理论的新中药,而非西化中药,也不等于植物药,更不可废医存药,须“以医带药”。中医中药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不可能被取代。
我们和很多同仁赞同“中医现代化”,但决不可“离开中医理论的指导,离开中医诊治的实践,离开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升降浮沉,离开与人的生命过程的相互作用,用西医动物模型、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已根本不是什么‘中医’;用西药解析方法、化学提纯所取得的‘成份’,已根本不是什么‘中药’”。如此以往,中医的科学核心与精髓将处于被淹没的危机之中。
从以下发言可了解中医现代化见解之一斑:上海中医药大学裘沛然教授说:“首先要知道几千年来无数的大医和先哲们呕心沥血的成果是什么。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到中医的现代化。对几千年的中医学术成果茫然无知,你搞什么现代化?你根本不懂啊,没资格来讲中医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含义成了“中医的西医化”。“他们不相信中医几千年来通过临床实践的结果,他们只相信小白鼠身上实验的结果”,使“中医学术陷入了错误导向的混乱之中。”只有返本才能开新,只有与五千年的传统一脉相承,在中医学规矩准绳内发展,中医的现代化才能真正开花结果,中医的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也才可能出现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教授强调,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思维汇流与交融的新世纪。现代科技(包括西医)是西方文化、思维“基因”的表达和载体,而且是东西方文化、思维汇流与交融捷足先登的领域。中医“现代派”虽倡“病证结合”,强调科研项目要以中医为出发和归宿,凡是无法回归中医学术体系的研究成果,都无法算是中医成果。然而,“现代派”至今尚未成功地建立起针对中医宏观、整体、动态、综合体系的实验研究方法,又没有得到研究复杂事物的仪器来支持,往往沿用西医的一套,导致其科研和临床容易滑向“重病轻证”,“以病代证”,甚至中医西化的误区,不可不知。包括中医、西医在内的各门类学科,随着自身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科间研究成果产生的新观点新理论相互渗透熔冶,理论架构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可从专著论文、成果鉴定和教材教案诸多具体表述充分反映出来。惟“中医现代化”怎么个“化”法,即既能坚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又实现了“中医现代化”,其具体方法和途径值得探索深究。这不是开几次会,下几道指令能够解决,看来还得在全国中医界“普遍开花”,分工合作,通过提高临床疗效,以取得的无数个实际成绩的“量”的积累,届时“瓜熟蒂落”产生“质”的飞跃,实现“中医现代化”。这个“化”永无止境,永远“与时俱进”。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杨玉辉博士:“中医学实际上是意识科学和人体科学层次的科学。事实上,从现代的角度要真正理解中医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有在意识科学和人体科学的水平才有可能,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今天显然还做不到,但我们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中医现代化“应该是对传统中医学和当代自然科学的双重超越”,必须坚持“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必须借鉴和吸收当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但又必须超越当代自然科学………必须站在未来人体科学的高度来思考和规划中医学的现代化”,“必须以中医学传统的创造性传化为根本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首先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和方法中寻找其现代的生长点—即传统中医学理论和方法中与现代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更接近、更能联系起来的因素,并以此为根,让他在现代条件下发芽结果、茁壮成长,这样以点带面,并最终带动整个中医学的发展。也就是以传统中医学中具有现代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为根基,将其作为现代中医学的生长点,并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生长点的茁壮成长中,促进中医学自然渐进地走上现代发展的道路。在这一点上,要强调的是我们时刻都要意识到中医学几千年的传统就是中医学的根,丢掉了中医学几千年的传统,中医学也就无根可依,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发展。”
“咬定青山不放松”。以继承发扬中医特色优势为已任,从始至终谨守中医理法方药一体化逻辑思维,辨证施治,西医病名诊断作为参照,断无“西化”之虞。例如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老中医蒲辅周(1888~1975),以擅治急危顽难大症著称于世,他每于应诊、会诊时遇一些现代医学检查,都要叫身边中西医学生反复讲解明白。但他向来不为西医病名所迷惑,坚持中医理法方药一体化原则,有是证用是方,如以温法(射干麻黄汤)治疗腺病毒肺炎;温阳剂附子汤加味治疗阳虚型高血压;通因通用法治痢疾,出奇制胜,俱竟全功,堪为明证。
2.中医的“量化”问题
中医的“量化”也是需要研究的,如何“量化”?“量化”的方法不是现代科学所能完全解决的,所以“无法量化不是科学”的说法并不完善。现在的循证医学、流行病学,有些方面可以借鉴评价中医“证”在疾病学中的意义,参酌有关影响“证”的形成因素,诊治疾病,是中医临床学的最主要的特点。例如“哮喘病”,一些患者素体阴虚有热,但当寒潮突袭,卒不及防,为暴寒所折,形成表寒里热的“寒包火”证,面对这样的证型,实验室检测不出阳性结果,但是,小青龙汤加石膏可以治愈。中医临床中常见的“五心烦热”亦称“虚热”,指患者胸中和手足心发热且兼烦躁,每使患者极度难受,寝食不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体温表是测不出这种“虚热”的,能说无法量化“五心烦热”体温,就不承认患者存在此症状,也就不相信中药养阴清热治虚热的疗效吗?又如中医辨证为诸如上热下寒,上实下虚,寒热夹杂,虚实并见,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等等错综复杂之证,以西医学观点殊难解释,也无法以最先进的检测仪器查出来。如此能说“无法量化就不科学”吗?
人的思维、情感用仪器仍无法即刻准确测知予以“量化”,无法因此就说《心理学》不是“科学”。近几年来国际医学界热议的诸种表现形式的“亚健康”,多无法“量化”测知,无法因此说现代医学也不是“科学”了。宇宙问题多如牛毛,就问四个:其一,宇宙究竟有多大?有无边际?其二,宇宙有多少行星、恒星?它们各自的重量是多少?其三,外星球有无如人或超人样“智慧生物”?其四,几位科学家最近推断,两亿五千万年后,地球及各种生物都将毁灭,几大板块熔成一块,这个大悲剧能否避免?怎样避免以保护人类文明?这些连当今最权威的有关科学家也难答上的问题,因无法“量化”宇宙,难道《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就无法称其为“科学”?其实中医早有量的概念,如以脉的变化(急脉、微脉、结脉、代脉、芤脉等)测病之属性、吉凶;病危时有汗、无汗、大汗、微汗以视亡阴、亡阳程度,其间则有中医的量化;更不说中药及处方有严格的量化规则(当然还当继续攻研),只不过现代手段还难测出其中量的变化,也就订不出中医的量化标准。所以目前以中医量化问题斥难中医研究成果是了事二不实际的,甚至有点故意叼难,影响了中医学术研究。科学“难题”多又多,要随时代解答。僵化科学,本身就不科学。为何总是要苛责中医无法量化、不科学?随着科学的进步,相信中医疾病学的特点是可以逐步取得量化的,没有理由认为现在无法量化的,就是不科学的!
3.中医的“可重复性”问题
“无‘可重复性’无法称科学”?众所周知,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不可能一种疾病在两个病人身上完全相同,经用中医思维指导,即使同一个疾病的两个或数个患者,以其症状、舌苔和脉象之不同,结合地理、季节、气候和秉赋体质之各异,经综合判断后的辨证、立法、遣方和用药,肯定不尽一致。但是,正是这种不一致却提高了个体的疗效,实际上中医治病大原则都是有可重复性的,比如辨证确定为风热感冒,用银翘散治疗普遍均可取得疗效,但如果又根据个体的差异给予不同的加减,疗效就更理想,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指谪中医治病“可重复性差”的说法是片面的,临床上西医用药同样出现重复性差的问题,同样受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给予同样的抗生素,有的有效,有的就无效,有的早愈,有的经久不愈,也是常见的现状,能说抗生素完全具有“可重复性”吗?何况人体是复杂的,疾病也是变化多端的,无法因强调“可重复性”而丢掉因人、因时、因地,哞降低疗效则不可取了。
中医“治病当守其大法”,“守”即“可重复性”,如属热病当清热、属寒病当温寒,亦即大法是“可重复性”的,主方是相对稳定的,再随症加减化裁以提高疗效,所以中医也讲“可重复性”. 只是切入重点不同,每个人的个体先天后天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动态的,治疗的反应也不一样,目前的科学还无法丝丝如扣地捡测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动态反应的可重复性。你侦测不出就不承认我治有效或无“可重复性”?这是典型的“科霸现象”
4.关干中医的国际接轨
近几年,中医界的启动者、支持者时兴“国际接轨”论,“紧锣密鼓”热闹了好一阵子,犹如中医再不想尽办法与“国际接轨”,国际上将不再认可中医,中医学将遭到“灭顶之灾”似的。时移势易,时过境迁,中医学依然“巍然不动”,整体上仍保持着旺盛发展势头,国外“中医热”仍方兴未艾,来华留学中医者一年多于一年。此诚如邓铁涛老前辈一针见血之语:“论中医学,最高水平在中国,论接轨是外国向我们接轨”,“因为中医药学不仅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不存在中外与宗派之争”。国外学界权威如英国帝国理工学JeremyNicholson 教授等主动前来“接轨”,他们希冀进入这个硕大渊深的科学宝库中来探取中医这个绝世珍宝,表明其睿智和前瞻。“接轨”二字很严格,两者联机一分一毫都无法有差错,否则“火车要出轨”。世界医学与中医药学是两个完全不同体系的医学,内容、形式、标准、规格都不同,是无法接轨的,除非改造一方或重新“倒模”,才有可能接轨。这简单的“接轨”二字,可能付出几个世纪才可能整合,所以在目前这个提法是不现实的,否则中医的轨道就不存在了。医学的目的是保障人类健康,不同的医学体系通过彼此“互补、磨合、渗透、结合”是符合实际的,一下子去和不同轨的接轨,“他大你小”;“他强你弱”可想而知结果。
5.关干中医特色
“要体现中医特色”,坚持自身的特色,是中医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但什么是中医特色?要认真全面定性。认识中医特色无法简单化。曾有说是“整体观+ 辨证论治”;“文革”谓之“一根针、一把草,简、便、效、廉”,也有虽未明文写出但一说抓特色就抓针灸、推拿、骨伤、民间验方,绝活绝技,卢火神、张金刀、周气功、拜师收徒,并非说这不算是特色,但不是中医学最本质的特色。中医学术博大精深,岂有如此浅浮地去认识他的精毕!我们天天喊中医特色,为什么总说不清楚,或简单理解,那么中医特色在那里?特色就是中医学整体中的具体化。他的独特就在于他发源于中毕民族文化,有着与西医学全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与实践,按中医学自身学术发展就是体现他的特色。所以认识中医学的特色、特点就要全面懂得中医。不懂中医整体,又怎能了解他的具体,找出他的特色呢! 只有全面学习深刻了解他的全貌才能懂得他的特色具体在那里,才能就问题抓特色。不可能陇统说得清他的特色,正如哲学上谈的“人”是抽象的,具体到某人才是具体的。也许有人问你们学中医了解全貌,为什么不具体说清中医特色? 是的,应该说得清的,但不是三言两语讲“派”、抓“刮砂”、诊所改为“堂”就是表现了特色,需要组织专门研究。本书在“原创中医文化历史辉煌”项作了初步概括仅供参照。
5 T2 f: y$ O: S+ F8 F' u+ D6.关于中医还在吃“政策饭”
在贯彻中医政策、扶持中医发展过程中总能听到卫生界(含中医界个别貌似“高风亮节”与“超然物外”者)和社会上时有极少数人发出不和谐音:“中医就靠吃政策饭”;“建国已经这么多年,中医怎么还在吃政策饭”?这些论调虽不是“黑字写在白纸上”,但“谬误久了便成真理”,要有一个正面认识。
政策的重要性、权威性就在于它巩固政权、保护国人、保障各项事业的发展。谁不依靠政策!谁不“吃政策饭”?若当初中央严肃处理贺、王之后,肃清其在卫生部的流毒,排除科学西化思想干扰,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医政策,让中医与西医并驾齐驱,同步发展,中西医人员比例不会从建国初期的3:2:1,惊人大逆转为2001 年的1:54 !贬损中医吃“政策饭”者,殊不知他每天照吃不误。改革开放取得了社会安定,百业兴旺,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等重大变化,正是靠陆续制定的若干法律和政策所取得的结果。对此,连那些素来对中国敌视的国外资产阶级政客,或往昔戴有色眼镜看我们的人们,也赞叹不已。没有这些法律及政策,我们的国家,可能还依旧沉浸在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怀疑一功”、“打倒一切”和“越穷越革命”里,何谈解决温饱?何谈建设国家?何谈社会和谐?至于令世界震撼的两弹一星,重返联合国,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飞船上天、嫦娥奔月和举办奥运、高速铁路等都只能是画饼充饥。“政策”,岂可须臾离开!说中医“吃政策饭”,这些人在贯策中医政策必然有偏差。20 多年前德国中医学会会长、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就当时中医遭遇发出感叹:“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对人类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承认在中国本土上的宝藏,为了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真是“旁观者清”。相当长时期,有一个无形的“重西轻中”思想启动,中医事业发展总是不尽人意,中医政策总难落在实处。别小看这少数人的贬调,常常这些调子会使落实政策打折扣。只有认真贯彻落实政策,大家吃好“政策饭”,各项事业就前进了。
7.关于“中西医结合”问题
1.“西医学习中医”与“中西医结合”
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首届全国卫生大会上,即将“团结中西医”确立为卫生工作三大方针之一。1954 年,毛泽东强调,“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习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医。””当年10 月20 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的社论,认为:“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研究中医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于是11 月23 日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提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鼓励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釆取适当的态度同中医合作,向中医学习,整理祖国的医学遗产。”1956 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此种氛围下,1956 年,卫生部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性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下称“西学中”),此后全国有计划地举办各种脱产或不脱产的“西学中”班一直持续到1976 年左右,西医学习中医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当时有关档案并未有“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后来逐渐出现“中西医结合”一词,至今,“中西医结合”究竟要如何发展,有没有形成专业队伍,专业内涵条件是否达到,学术成果应归何口子(如青篙素治疗虐疾)似乎未真正总结过。医药卫生主管部门将中医药现代化更多寄希望于“中西医结合”“队伍”,科研投入多与倾斜,批办中西结合专业,尽管如此重视,但半个世纪以来“中西医结合”却未能形成自身的学科体纟;专业课程几乎未分化级别,更难达到体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逐渐不知不觉淡化了中医内涵,引入了“中医西化”。不正视这个现象找出原因釆取对策,中西结合的实现将越走越远。所以,“中西医结合”已提出约半个世纪,今天仍在承受追问和质疑,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不甚明确,尚有争议,人们的反思似乎回到了原点:“中西医结合”究竟该如何对待!
2.来自不同旳理解半个世纪的舆论争议
宋正海研究员认定,用西医来规范中医科学性和中医现代化,重走西方近代化发展还原论的老路,如这样做就不是要中医扬长避短,而是避长就短了。这样做不是要发展中医,而是要消灭中医。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所以发展中医一是要按照中医自身的理论、规律、方法来发展。刘长林研究员从哲学概念经多年研究后认为:“无论中医研究西医,还是用西医研究中医,永远不可能从一方走到另一方”。贾谦等在《中医战略》中指出:“宏观可以统帅、包括微观;微观只能说明和解释宏观。因此中医药可以融合西医药,西医药却难以融合中医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穆大伟对《瞭望》新闻周刊说:中西医结合的出发点本是“西学中”,即用西方现代医学的方法整理、挖掘中医药学这个宝链接库,然而,半个世纪后,西医反客为主,其强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他又说:这让搞这个专业〔指“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一些人觉得尴尬”。
曾任卫生部副部长崔月犁晚年在自述中写道,“文革”前全国有371 所县以上的中医院,最后只剩余171 所,这剩余的171 所,基本上是西医掌权,里面的医疗方法也基本上全是西医,即挂着“梅兰芳的牌子,唱着朱逢博(美声唱法的音乐家)的调子”;同时,全国中医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有34 万,仅占总人口0.34%,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中低级人员,进阶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很小。他解析了中医困难的原因:“有些人在指导思想上不明确,不是在发展中医或者发展西医过程中进行中西医结合,而是直接以西医交替,嘴上承认中医是科学,实际心里还是认为中医是落后的,不知不觉把中医消灭了。”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被称为“中医司令”的吕炳奎,1981 年为《浙江中医杂志》撰写《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期并存的问题》,认为,“‘文革’前的17 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出现过一些曲折或者是大的曲折,但由于得到党的重视,中医事业得到了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文革’十年浩劫,中医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吕炳奎认为,“文革”期间,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形而上学猖獗,1985 年要创造新医药学的雏形”、“赤脚医生是中西医结合的主力军”等“耸人听闻的、严重脱离实际的口号”。结果是,“中西医结合一时成了卫生工作的中心,一切隶属于中西医结合,服从于中西医结合”,“西医发展受了影响,中医濒临被消灭的境地”。从结果上看,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西医化。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彤对“中西医结合”的评价是“一个政治口号、一种行政号召”,“既然承认中医是科学的,为什么又将中医自身的发展完善寄托在西医学术身上?为什么无法让中医按照自身规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呢?中西医结合最终结果是西医科学取代和改造中医,它对中医的伤害,比.... 更为严重”,话虽偏激一些,担忧中医命运是实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陈士奎所作的“中西医结合在中国”学术报告中,从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怎样在中国产生的? 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哪些主要研究成果? 仍然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有人至今还怀疑甚至于反对中西医结合! 提出了他的个人见解。同时也代表了主张中西医结合的正面认识,值得学习和讨论。下面我们将他的学术报告作部份摘录以供参考(若有不符合他本人的观点由本书负责解释并致歉)。陈士奎发言:“中国现有三种医学:①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发源于西方(古希腊),约于公元16 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所以也称为西方医学(西医)。这种医学已经是全世界的主流医学。②传统医学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中国固有的各民族医药的总称,包括中医药学、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维医药学、傣医药学、彝医药学、壮医药学、朝鲜族医药学,等等。③结合医学中国在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过程中,两种医学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发展,因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藏西医结合、蒙西医结合、维西医结合等研究,统称为中国的结合医学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研究,在中国起步最早(一般以中国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毕业的1958 年开始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研究最为系统、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对国内外影响最大者当属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中国目前是一个多种医药学共存,共同发展,共同承担着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国家。”因此,中西医结合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常识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该层次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也称常识性或经验性认识,如有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两法治病”;有的人认为“中药加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还有的病人把“看了西医又看中医”称为“中西医结合”等等。上述这些说法虽然属于“中西医结合”范畴,但都属于常识性经验性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现象的、直观的、片面的、非本质性的认识。
②科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科学层次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是指毛泽东1956 年所讲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或者说,“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即“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学定义)。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获得对中西医药学内在联系及中西医结合本质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追求的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只有不断深入开展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才能“促进中西医结合”,才能“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中医药条例》)。
③哲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从哲学层次认识,中西医结合是指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架构类似的知识系统(中西医药学)的辨证统一。这一哲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识。”;“中国有中医、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并存,特别是中医药学,无论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还是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药学都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重要医学。而且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疾病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如辨证论治、针灸、中药,推拿,等等。使其成为世界上从古代到现代唯一没有中断传承和应用的传统医学。中西医并存、并用、共同发展,是在中国产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认为“中西医药互补”协调发展是合乎实际的提法。“两种医学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发展”,目前尚处在“中国的结合医学研究”状态。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长期以来,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工作,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的精神,目前比较实际的提法用“中西医药互补”更为恰切,因为新学科的建立,需经过长期相关知识互补磨合方能分化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要建立中西医结合医学也不例外。所谓新医学同样要经过这个科学历程,不是一声令下可以取代的。因此半个世纪以来应该说“中西医结合”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系统的专业学科。在中、西医团结互助、取长补短所取得的学术成绩和研究成果,也不是哪支队伍的。这里不由想起三支队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旳提出,我们认为中国的医药卫生特色就在于历史性的中西医并存,目前仍然只存在中西医互相补充、协调发展旳状态,至于“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应是学术性词汇,表示某个具体学术内容。为之建立学会团体,开展学术交流,逐步推动发展,也是科学发展旳自然规律,其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学中班的人员为数巳不多,在中国,中医生西医生都可以各有侧重地釆用中西医两套方法诊治病人,提出的科研都用有现代科技手段,就连中医病历书写也要求中医下西医诊断,很难分出谁属中西医结合队伍,目前举办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医专业区别不大,很难评议其专业性质,如是过早地从行政定向办中西医结合专业、医院,“结合”的什么,说不清道不明“四不象”,我们学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历时两年编制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1 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要求中西医结合医院要坚持中西医结合
的办院方向,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突出中西医结合特点,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学习《指南》感到此是一份行政指令,主观意图很好,但与实际有距离。事实上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与现在的省级中医院有何根本区别?主要工作与中医院本质上有何不同?如果说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就在于釆用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疑难疾病疾病,但该如何去具体实践?也就是说中西医结合医生的专业型态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如何体现运用中西医结合学术而临床疗效有所提高!否则和现在的省级中医院有多大区别?因为今天中医院的中医护人员大都是现代培养出来的、病历要求中西医双重诊断的,是既能开中药又能开西药和检验的医生,也是要求按辨病辨证方式进行诊疗,这己是今天的中医常用的临床诊疗手段和形式,我们认为这也是现代中医的必然(时代产物),只要不偏离中医学木、本于中医本色、将西医知识和手段为中医所用,也就是中西医学互补(结合)的一种体现,本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这只能实用在中西医结合医院,那么中医院又该怎样的呢!是不是将耒又一声令下,中医院的现代设定全取消,中医只能日复一日埋头开方,科研学术交流就看你有多少百例、千例治某个证某个病,把中医困在一个窄胡同里,副面结果难以予测,这些问题主管部门都应仔细解析研究。总结一下曾作了多少指示、指导、指南,结果成效如何需要认真总结。
3.带倾向性的潜意识启动更多人倾向发展“中西结合”
尽管“中西医结合”的医学内涵支撑尚不足,但因有“西”字在其中,很具吸引力,成了中医现代化的旗标〔先锋〕,颇被重视,也被社会接受,六十年来有关政府官员对“中西医结合”这一提法显得颇为自信和重视,为“中西医结合”倾斜人力、物力和财力,察看对“中西结合”比之中医更热衷、更关注、更投入,因为有个西字表示现代,又是中西医两手,当然在社会上更有吸引力,近几年某些领导退休后发挥余热,热衷于中西结合学术团体,活跃于中西医国际学术会议,而中医学会主持人的能动性比之则远为不足,因而走出国门也较中西医学会较为困难,这些情况潜意识地倾向于发展“中西医结合”。负面影响在实质上淡漠了中医,也产生了一定的导向问题。尽管这样,“中西医结合”的队伍也未能茁壮发展。俗话说“不到时候硬撑是撑不起耒的,要骨硬肌丰才站得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历时两年编制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指南(2011 年版)》,确实仔细具体,实际上许多基本问题(前面己提到)是办中西医结合医院旳前题而不明确,积极出台《指南》扶持中西医结合医院,使人感到主管者的意图和倾向,难免不由人去想:“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一基本方针的贯彻落实似乎“表面化”。实质上潜意识地倾向于发展“中西医结合”。显然,中、西医学方法论和理论体系迥异,二者具有较大的不可“通约性”与“兼容性”,当前急于放言“完成”中西医结合,尚有许多难以逾越的鸿沟深涧。这是一个极其严肃深奥的问题,切忌操之过急,否则反而欲速不达,甚至偾事。基于中医学博大精深,太浩瀚、宏伟,而我们的智慧、精力和寿命有限,但为建造宏伟的中国新医药学宏伟工程不断做着加固夯实基础,以及若干繁重的准备工作,诸如初步“蓝图”的巧妙构思和精心设计,围绕此考虑和初步解决眼下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后续的诸多繁重任务,随着工作的进展,要不断地修改和充实设计蓝图,等等工作可能要历经几代逐步完成。可见中西医结合问题的舆论争议有必要客观思考,我们认为对“中西结合”的不同理解,不必挑剔是“门户之见”,目的都是从学术上关心医学事业的发展。
但是有些玌象也发人深思:近些年,中医学术会更显着地是多数标么中西结合学术讨论会,而主持学会尽然多数是中医学会主办,参加大多青年中医,论文交流多贯有中西结合治疗xx病,内容多堆砌西医理论,生搬硬夽,结合奌在那里,不知所云,看耒中西结合在中医界内部更一厢情愿。据说贯上中西结合学术讨论会耒的中医听众多,难得有一両名西医听众,或者仅有个别西学中退修前辈耒主持一埸而己。这些玌象说明了什么?有无导向问题?
综上关于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中医特色、特点与学术派别,中医带徒与全日制,国际接轨,中医量化和可重复性,复制与创新等等均涉及结合中医内涵的问题,也是学术上的难题,这些问题多年来概念膜糊,界限不清,争论不休,甚致导向失误,以至最终“中医无为无位”。还需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医事业的实际投入该多少?为何中医阵地日趋缩小?对建设中医临床、科研、教育、企业有无误导?中医院办院方向既有明文规定为何中医院无法按要求抓中医特色内涵建设?中医诊疗、中药、针灸等各项收费低廉,收入难以维持日常开支,为求“生存”,不得不贷款购置大型医疗设备、进昂贵西药,外聘西医专家做大手术等现象该如何解决?有的基层中医院将非专业人员(关系户)硬塞进中医药队伍,导致专业人员进不去,中医药学术水平低下;个体开业医生队伍杂乱,管理不善;中医药人员专业大学毕业生配置不出去,不安心或改行寻觅出路,中医工作者在医学界矮人一头等等问题根源在那里?都需要研究。
8 G6 n& {* q0 y: o) I7 G8 ~3 O. ?, M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