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玄学关乎中医的命运》一文发布以后,引起了不少人士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g4 h/ C8 z5 R5 x7 b3 H; m
第一、中医能不能称为玄学?; Y e3 b) D% f& y# g( K3 I5 Q
第二、玄学与易学之间的关系如何?& S O/ ]7 X1 t0 x8 ]7 _8 A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才能作出比较合理地回答,下面作者就结合这两个问题详细地探讨何谓玄学。
# t- _0 _( t8 f, ?$ A 一、何谓“玄”" ?6 M+ u: n8 @, N* K+ z
谈论玄学,一般都要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老子在其书的第一章中对“玄”有如下的描述:' U* R4 }' x' ~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 C& i8 t' s1 S s; Z 对这段话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该文的大致意思是:8 r6 B4 v2 _! E$ i2 o& r+ ~
天地始于无,万物生于有。我们要时常处在一种虚寂的状态,去体悟天地原始的妙处;时常处在认知的状态,去考察万物显现的变化规律。无生有,有生无,无与有共生互生,它们都是幽深难知的,而比这更加幽深难知的却是众妙之门、宇宙之本,也就是那永恒的道。
) B# s2 e( n- |* `0 [ 老子在这里把“有”与“无”同称为“玄”,也就是说无论是天地的初始还是万物的生化都是幽深难知的,因此这里的玄就是“幽深难知”的意思,而在其书的其他章节中有“玄牝”之说,用“玄”以表征“牝”的特征,因此这里的“玄”同有无之“玄”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用生殖之门象征天地万物生化的原始之处,而用“玄”来形容这种生化之门的“幽深难知”。. W8 E# U7 x# v2 x. c# j
另外在《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里也有对“玄”的描述:9 {8 s* v' x- n* T
“夫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3 z: ?" C1 V( H2 m
这里的“玄“同样有幽深之意。& V( e- ]3 P$ v4 u
到了汉代,杨雄仿照周易写了一本《太玄经》的著作,文中进一步拓宽了“玄”的内涵:% e# h+ Z. u6 Q( a, A
“夫玄也者,天之道也,地之道也,人之道也,兼三道而天名之,君臣父子夫妇之道。”1 f8 }% [" Q% K9 M5 U
这里就把“玄”的内涵拓展到天地人三才之道,也就是说玄是天地人三才演化的规律,这样“玄”就由其表征天地万物变化的特征上升为代表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 @9 X$ _, s9 r4 y; `- z0 c
扬雄对“玄”的内涵的拓展也为把描述阴阳变化规律的《易经》纳入玄学的体系之中提供了基础。5 p2 U7 H' Q7 U' b8 K. f
以上根据相关的文献讨论了“玄”字的意义,它的本意就是形容天地万物的幽深难知,又被延伸为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或者用来指称宇宙的本体“道”,同时也可以用于一组与幽深共生的意思,比如“玄武”的方位表达,“赤玄”的颜色表达等等。5 w2 Z- e- j6 E8 M
二、何谓“玄学”
% l* n4 c3 F6 V3 D 中国文化经过汉代的儒家经学演化阶段之后,开始进入魏晋玄学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人为首的一批文士摆脱儒家文化的限制,开始从道家典籍之中寻求治理国家的理论,他们把自己的政治见解建立在《道德经》、《庄子》和《周易》等道家典籍的一些本体论的论述之上,比如“无” 与“有”,就成了他们演绎现实政治理论体系的的最高依据和来源。 同时,他们也从中寻找一些空虚和幽深难知的辨题,诸如动静、本末问题等等,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这样既无内修的实证,也无外在的经验观察,只是流于一种清谈和思辨的学问,就被后人称其为“玄学”。我们必须把这种“玄学”是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道家文化有效地区别开,道家文化重在道者的亲身修正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毫无内修的空谈思辨,所以后来道家的发展就走向了形式化的宗教路线。0 j# d1 c* N6 J a R
正是基于魏晋玄学的内容和特征,后世之人就把那些谈论宇宙终极本源的学问称为玄学,直到近代又把从西方传进来的形而上学也称为玄学,于是玄学就以自己的空谈和随意的思辨而为世人所诟病。
$ V9 V6 k7 _3 K4 M 对于这样的在历史上产生的一种学问的形态,我也认为它在现代是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的。因此,既然历史已经屏弃了它,也就让它随之而没,不足为惜。; Q- o: j* ?3 \! l O! L' C3 I5 K. [0 Y
与魏晋玄学形态不同的另外一种探讨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学问,也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的诸如天文学、历学、易学(卜筮)、中医学、堪舆学和命相学诸学科在历史上也被称为玄学。这部分内容源远流长,不断地在中国人的生存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直到今天依然生命力旺盛,并且大有复兴之势。
; F* i" W+ e, |+ |+ | 阴阳五行理论并不是象魏晋玄学那样毫无实践依据地空谈思辨,它是是中国古人千万年以来通过对天体运行影响地表生物的观察总结出来的,并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广泛运用和验证过的,它是中国人高度总结的天地人三才之道,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至高自然原理和中国古人和谐生存于天地万物之间的智慧。就象《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所言:. ]( Z4 `3 {. x) ]1 d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腑也,可不通乎?”
, f. O0 k% H1 | 再根据杨雄对玄的内涵的延伸,我们不妨把那些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的诸如天文学、历学、易学(卜筮)、中医学、堪舆学和命相学诸学科就称为“玄学”。这样做没有丝毫贬低这些学问的意思,同时可以用这个名称来有效地与西方的“科学”区别开。: W B# o6 n/ y4 G% \* i9 r
事实上,在面对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学具有显著差异的情况下,无论是卜筮、命相学还是堪舆学都自然地把自己划入玄学的范围内,这些学问是与中医理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的。既然这些学科能够自动地把自己划入玄学范围内,以示自己与科学的本质区别,那么中医为何就不能主动地与西方文化中的自然学科区别开,也把自己划入玄学范围内? 3 g# \- s% r( \2 H. j* F9 ?
当我们把中医划入玄学范围内,并不是让中医走向魏晋玄学那样毫无实践依据地空谈思辨,而是继续根据自己的理论框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容。
) o; Q# [! l6 A2 P0 v 因此,把中医重新划归于另外一种不同于魏晋玄学形态的玄学文化体系,是中医找回自己文化属性和理论特征,进而走向不依靠现代科技而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唯一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