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3-17 10:45 编辑
5 o# x8 O8 R5 R" Z, a% R2 h) v- ]6 `2 x: B8 ^% `) E
秦皇岛养生启示录:健康追求永不停歇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邮编:050031 电话:0311—85363982、 作者曹东义简介:男,1958年11月出生,硕士毕业、主任中医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省第四批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国医年鉴》副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 g5 E% J8 W' u/ w, F1 }秦皇岛以秦始皇的名字而命名,这个名称的来源,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祭祀天地众神和入海求仙,也是秦始皇为巩固全国统一的一项措施。 一、秦始皇入海求仙的史事 秦得天下,与以往的改朝换代一样,也面临着在法理层面“合法性”的考验。商汤灭桀,武王伐纣,都是替天行道,讨伐有罪,“顺乎天而应乎民”。《诗经》说:“周虽旧邦,天命维新。”又说,“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夺取天下,治理天下,都要靠文治武功,文韬武略,秦始皇对此也有深刻的认识。《史记·封禅书》说:“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於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於是徵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菹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 这些史料说明,秦朝建立的初年,有人把战国时期邹衍创立的关于政权更替的“五德终始”学说献给秦始皇。秦始皇采用了这些学说,因此才认为自己的王朝是得到上天的保佑,得“水德”,颜色尚黑,把平民百姓称为“黔首、黎民”。这种貌似封建迷信的说教,对于巩固秦朝的统治,有积极意义,所以得到秦始皇的重视。 为了巩固秦对天下的统治,秦始皇巡游天下,到各地进行视察,并且祭拜神灵,刻石纪功。他到泰山去封禅的时候,受到鲁国遗民儒生们的拥戴和建议,但是,其中的说法不一致,不仅有繁文缛节的嫌疑,并且秦始皇有被摆弄的不快,“由此绌儒生”。儒生听说秦始皇在祭祀泰山的时候,“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这种思想也为日后的焚书坑儒做了某些铺垫。 秦始皇还听说,渤海里面有三神山,不仅住着长生不老的神仙,其建筑、动植物也和大陆不一样,这对于害怕死亡的秦始皇很有吸引力。《史记·封禅书》说:“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 三神山在“勃海中”,这是秦始皇来渤海湾的理由,也是秦皇岛有行宫遗址、盐山县有“千童城”的依据。 值得指出的是,“勃海”的“勃”字,是一个错讹字,它的本字是“郣”。“郣只是一个专用地名的字,很容易在传抄之中错讹成“勃”字,再进一步 古人命名一个地名,都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南海、北海、东海、西海都是因为方位的关系而命名,但是,“勃海”,或者“郣海”,不是因为方为不同而形成的名称,是因为先有“郣”这个地名,才出现了“郣海”这个名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郣,海地,从邑,孛声。一云,地之起者曰郣。”所谓海地,是海旁有高地,航海、出海的人回大陆,比较早看到的标志,被称为“海地”,是高高的凸起。吴忱《华北平原古河道研究》经过钻探,表明在渤海湾存在着“沧州隆起”,周围有凹陷区,并说:“一般凹陷区为500-600米以上,隆起区为350-450米以上,厚度相差100-150米以上。”这也是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沧州设立郣海郡的根据。 《山海经》:“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郣(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晋代郭璞说:“郣海,海岸曲崎头也。” 郣,郣海,郣海郡,都是因为先有“郣”这个地名,然后才有了“郣海”的名称,再后来才有了“郣海郡”的行政区划。 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兼并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衤复道周阁相属。” 古人认为,最成功的事业境界是“治国,平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王士。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边界到达了渤海边,设辽东郡、辽西郡,并且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朝鲜。《山海经》说:“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又说:“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阳”就是辽阳。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封泰山之后,齐国的徐福(《史记》写为“徐巿”)上书,忽悠他:“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有这样的好事,不用说秦始皇会动心,我们普通的大众也会心向往之。派人到海里去请求这些仙人,请他们赏赐一些仙药、以便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为了显示自己的真诚,派遣童男童女去“求仙人”。童男女代表着纯洁、代表着真诚,也代表着讨好神仙的意思。《西门豹治邺》之中讲述的“河伯娶妻”,虽然是一个污浊的巫蛊故事,但是,“报信”也需要童男童女。 四年之后,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二(前215)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隄防。” 燕国地理位置在神州的北部,在五行配属上属于“水德”、“黑色”、“北方”,这对于迷信的秦始皇来说,更有蛊惑的力量。卢生是一个能言善辩的燕人,秦始皇让他求的“羡门”、“高誓”都是传说之中的神仙,也是他们忽悠秦始皇的说辞。 秦始皇派遣的不止卢生一个人,一还有其他的人:“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韩终、侯公、石生都是当时得到秦始皇重用的人才,他们出海之后,秦始皇没有在这里等待最后的消息,国家很多大事情需要他去处理。秦始皇从秦皇岛出发,到北部边防去巡行,后来一路向西从上郡,到了咸阳。这个时候,一路入海求仙的卢生回到了秦皇岛,并且快马加鞭追到了咸阳,他煞有介事地向秦始皇报告说,虽然没有得到不死之药,但是得到了神仙的指点,有一个图书奏上去:“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也顾不得问他如何长生不老了,就急忙派遣著名的将领蒙恬带领30万大军,北出雁门,向匈奴一带的胡人进击,把内蒙河套以南的广大地区全部占领了。并且委派赵国境内的东垣城的赵佗等人,带领50万大军开辟南粤三郡。 事情很快就过去了3年,卢生一直陪着秦始皇住在首都咸阳城,在秦始皇三十五(前212)年,卢生游说秦始皇说:“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於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 这是一篇大忽悠,也是为自己不能获得长生不老药的开脱之词。卢生说,我们几次到海里为您寻求长生不老药,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关键是您身边有小人,有恶魔,妨碍您,让您的不到长生不老药。我有一个破解的办法,就是您必须神出鬼没,让一般人、甚至是危害您的恶鬼都找不到您的行踪,这样天上的神仙才能到来。假如您住的地方,谁都知道,乱哄哄的,神仙不喜欢,所以就来不了了。我们说的神仙,神通广大,他们跳到水里,衣服湿不了;钻进火里,身上热不了。能够腾云驾雾,独往独来,与天地一样万年不老。而如今您老人家,治理天下,非常忙碌,不能悠闲自得。因此,我们希望您住的地方,不要人宫里的人知道,这样才能获得神仙的青睐,得到长生不老的药。 秦始皇听了燕国卢生这番说辞,仔细一想,这不难办,自己的宫殿很多,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觉,是很容易的,远比到渤海之滨去容易多了。 《史记》说: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锺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於咸阳宫。 侯生、卢生一帮人忽悠秦始皇,他们知道事情败露是早晚的事情,因为他们谁也没有不死之药,更没有见过神仙。这两个本来不是一伙的人,因为共同的利害关系走在了一起,他们密谋说: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於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 他们密谋的结果,是日后不会有好果子吃。秦始皇的为人,他们逐渐有了深刻的了解,不是“以德治天下”,而是“依法治天下”,“不验,辄死”,秦国的法律不留情面,秦始皇本人每日批阅的文件使用扁担挑进来,批阅完了再挑出去;他批阅不完,谁也不能下班,夜以继日,一年365天,非常辛劳。这样的人,养生也谈不上,更别说求仙药、长生不老了。 两个人有了这样的“共识”,就达成了另一个行动计划:“於是乃亡去”,脚底下抹油——溜了。 秦始皇可不是一个随意欺骗,很好糊弄的主。 《史记》说: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益发谪徙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秦始皇的天子之怒,虽然不是“伏尸千里,血流成河”,但是,已经造成460多人被推进坑里活埋了,这就是著名的焚书之后的“坑儒事件”。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是一个很有良心,也比较善于治理天下的后备人选,他善意地建议秦始皇不要激化社会矛盾,但是气头上的秦始皇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他把自己的儿子放到边关去了,为日后扶苏被害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应该说,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反对同一,主张分裂,分封诸侯的人,是很多的。尤其是那些六国遗老遗少们,几乎是日日想,夜夜盼,希望继承祖辈的荣华富贵,因此,就不断有各种“分裂分子”制造各种事端。 《史记》说秦始皇三十六(前211)年,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秦始皇知道了这样的谣言,自然很不高兴。他多么希望“再活五百年”啊,自己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还有很多未竟的事业等着他去实施、去推动,他认为自己还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还远远没有达到“退休”的境地。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又想到了入海求仙的事情:徐福等人说的“长生不老”的事情有谱吗?难道只是一场骗局?他不甘心,他要有所作为。 《史记》说: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沈璧也。於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 秦始皇看到了某些征兆,知道长生不老几乎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但是他不甘心。他觉得自己富有四海,富有天下,只要有一点希望,他可以付出百倍、千倍,乃至一万倍的努力,去追求,去探索。因此,年过半百的秦始皇,又一次踏上了到全国各地去巡游的道路。后人知道,这是他生命里的最后一搏,但是,他自己不知道这一次出去就回不来了。假如他知道这是一条不归之路,他一定会尽早把贤惠的长子扶苏叫回来,守着他的王朝,而不至于日后被赵高等人害死在蒙古草原上。 《史记》说:秦始皇三十七(前210)年:秦始皇坐着他的专列,一路向东方进发,走过了很多地方,敬神、刻碑,把他这一生为天下做的好事都写上,写了一遍又一遍,立在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他又一次来到海滨,并且坐上大船,从江浙一带“并海上,北至琅邪。” 盘踞在齐国的入海求仙者徐福,这个时候并没有被追究责任,更不象在咸阳的那些方士儒生们受到制裁。但是,徐福也知道“该交卷了”,秦始皇对他的支持已经快十年了,各种借口、理由已经说了多少遍,这一会的“说法”还能奏效吗?徐福心里很恐慌,他没想到,“人见人怕”的秦始皇这个时候表现出来少有的耐心和宽容。也许,秦始皇知道,就是杀了徐福,解了心头之恨,也解决不了自己长生不老的问题。因此,秦始皇很耐心地听取了徐福的汇报,并且对于他显然属于欺骗的“说法”,给予最大的容忍,以及难能可贵的支持。 《史记》说: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原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徐福的这个理由,让秦始皇动了心,他把徐福留在行宫里,吃住在一起。夜间,秦始皇做了一个梦,这个梦不管有多少真实性,但是,他的这个梦,却成了徐福得救的“天意”。 《史记》说: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 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威武无比,他竟然亲自在海上,用连弩射杀了一条大鱼。这条鱼救了徐福,也让秦始皇得到某些心理上的安慰。入海求仙的事情又一次被提到了“讲政治的高度”。秦始皇来到募集童男童女的千童城,他看到了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他们为了到海上去寻求长生不老药,为了为祖国、为人民,为君王开辟这项事业而自豪,这比日后郑成功、哥伦布出海要壮观多了,这是一支充满朝气和信心的队伍,他们为受到秦始皇的接见而兴高采烈,山呼万岁,万寿无疆。 秦始皇感动了,酒也喝多了。自从得天下之后,他很少这样喝酒了。因为高兴,因为这些少年,因为希望,因为即将获得的神仙之药,他喝多了,喝病了。 《史记》说,秦始皇在回咸阳的路上,“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 秦始皇自信自己的体质很健康,不相信一场大酒就能把自己放到。他真的病了,他自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他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就要去见祖先了。但是,他还没有立太子,大秦的天下不能一日无主。因此,他找来随行的官员:赵高和李斯,这两个他最亲信的人,以及他的小儿子。他没有想到,一场针对自己的政治阴谋已经到来。 《史记》说: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 秦始皇死了,不敢死的人死了,不想死的人死了。他的长子被人陷害,他的江山,他希望万年长青的大秦天下轰然倒塌了。 对于秦始皇身后,那些入海求仙的人的下落,《史记》其他篇章也有一些记载,尽管是只言片语,仍然弥足珍贵。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说:秦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汝何求?”曰:“原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於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穀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於是百姓悲痛相思,欲为乱者十家而六。又使尉佗逾五岭,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於是百姓离心瓦解,欲为乱者十家而七。客谓高皇帝曰:‘时可矣。’高皇帝曰:‘待之,圣人当起东南间。’不一年,陈胜吴广发矣。” 著名文学家郑一民先生说,司马迁收录的这段流传于西汉景帝之前的史料,充分说明徐福欺骗秦始皇,他要的童男童女、五谷的种子、百工,是为了政治避难,或者是一次大移民,为的是“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那么,徐福到了哪里?郑一民先生《东瀛圣迹考》说,徐福的船队到了日本,现如今的日本,有很多纪念徐福的地方,有很多民间活动,来纪念徐福东渡日本,是他把炎黄文化、华夏文明,第一次大规模带到了、传播到了日本,从而改变了日本的面貌。 日本官修的“国史”只承认公元7世纪之后的历史,把此前的历史成为“史前时代”,这就把徐福东渡日本的历史“模糊化”了。但是在民间,很多人纪念徐福。 2002年6月25日下午,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在江苏省赣榆县 徐福村祭奠,并欣然挥毫题写了“日中友好始祖——徐福”八个遒劲流畅的大字。 2007年10月26日,“中国--赣榆第七届徐福节”开幕,羽田孜再次访华并多次表示,羽田家族之根来自中国,祖先是徐福。 二、秦始皇入海求仙活动寻根 严格地说,养生来源于农业文明,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古国。神农氏尝百草,有医药,后世的《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三品,也是出于养生保健的需要,上品上药,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主养命。中品养性,下品治病。 《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以及其他的很多篇章,就是阐述养生的大道理。这里不展开讲。 中华文化是一个贵生、养生的文化,也是一个重视当世的文化,有些宗教重视死后的天国,注重来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当世。善待生命,达到最高境界,长有天命,长生久视是一个古老的追求。 河图、洛书倡导的是“生成之学”: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土的成数是十,但是它在河图洛书里是隐而不显的。木火金水的成数,都是其生数加五,而五是土的生数,因此说土成万物,坤土厚德载物。 《国语·郑语》说:“土与金木水火杂而成万物”,说的也是生成论。 《易经》《老子》等,在思想方法上都是一致的,也是讲生成之学。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内经》有“五脏生成论”,没有五脏构成论;“金匮真言论”说五脏都有“数”,就是用生成包容构成。脾不主时,常以四时养四脏,也是用“隐”而不用“显”的学术理念。 阴阳五行既有年月日时的时间因素,也有东西南北中的空间因素,还有上下升降出入的含义,因此,是一个生成包容构成的学术思想。小说家也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作为一个超越时空的理想。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把生命的诞生和人体生理机能的维护,都看成是与天地、四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情。 中医把人放在天地之间进行研究,对四时五方的整体相关性看得非常重要,把人体说成是整个时空的缩影。这种时空整体观,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的诊疗活动之中,藏象学说对此论述得比较具体。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天地之间,东西南北的广大空间是统一的,也是有区别的,人体的脏腑结构、生理特性都与之相一致,因此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在养生保健方法上,古人首先强调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以保持自身的健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了不同季节的养生方法是不一样的,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阳气升腾的趋势起居,秋冬季节则必须按照阳气潜藏的原则进行活动,这样才能健康长寿:“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古人把推行养生和进行预防保健,看成是未病先防的积极措施,概括为“治未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的“治”是治理,而不是治疗,治疗是“药之”。“治未病”就是中医的健康管理学。中医管理健康也是按照时空整体进行论述的。 孔子、孟子、荀子、庄子等,先秦诸子都用养生保健的论述。于此不赘。 关于求仙的传说,也来于先秦,不是秦始皇的发明创造,只是他把这个活动做到了前无古人,成了一项“极限运动”。 渤海有三仙山的传说,来自于先秦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他们大多是邹衍的弟子。邹衍宣传《黄帝五德终始》,秦始皇相信邹衍学说,因此,把自己的王朝称为得水德,色尚黑,民曰“黎民”、曰“黔首”。入海求仙的人不是一伙,齐国以徐福(也可以写为徐巿)为主,燕国以卢生为主。 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穀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於是百姓悲痛相思,欲为乱者十家而六。 这是千童城、千童县的来历。 三、秦始皇入海求仙对后世的影响 秦始皇入海求仙活动对后世的帝王、达官贵人,有深刻的影响,汉武帝也有很多类似的活动。 秦朝灭亡,汉朝建立。刘邦说:“朕即皇帝位至今已十三年,依赖宗庙的神灵,社稷的福报,境内安定,疾疫不兴。其间连年丰收,如朕这般无德,为何能享受这样的福报?这都是上帝诸神的赐与的啊!听说古时候的王者,享受神的恩德之后,必定要报答它的功劳,所以想增加对诸神的祭祀礼数。经主管机构议定雍州五畤增加路车各一乘,连同驾车以及车上各种装具;西畤、畦畤增加(木)偶车各一乘,(木)偶马各四匹,连同驾车和车上的各种装具;河、湫、汉水的祭祀增加玉各二枚;并且所有祠庙,各增大其祭坛场地,珪币俎豆也按等级有所增加。而祝福者把这些都归福于朕,百姓得不到好处。从今以后祝官向神致礼,不得为了朕再对神有所祈求。”汉高祖刘邦连年征战,很少有闲暇的功夫去求神问仙,他的继承人逐渐把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付诸实施,到汉武帝达到了“烂祭淫祀”的程度,在《史记·封禅书》里受到司马迁嘲讽。 汉文帝二年,赵人新垣平以善望气得以朝见皇帝,说道:“长安城的东北方有神气,色呈五彩,形状与人的冠冕相同。有人说东北方是神明居住的地方;西方是神明的坟墓。今东北方出现神气,是天降的祥瑞,应该立祠庙祀上帝,以与这天降的祥瑞相应合”。于是在渭阳作五帝庙,五帝同庙而居,每帝居一殿,庙的每一面有五个门,颜色各与殿内所祭帝的五方色相同。祭祀所用以及诸仪式也都与雍城的五畤相同。 汉武帝时期,当时李少君也以祭灶、避谷、长生不老等法术见皇帝,受到皇帝的尊重。李少君原来是河北境内深泽侯的舍人,主管方术。这时他隐瞒了自己的年龄和经历,经常自称是七十岁年纪,能驱使鬼物,长生不老。他用自己的法术遍交诸侯。无妻无子。人们听说他能驱使鬼物还能长生不死,不断赠送给他一些礼物,因此金钱衣食时常有余,不知情者都以为他不从事任何生产职业反而很富裕,又不知道他的来历出身,对他更加信奉,争相尊崇他。 李少君天生好法术,善于巧发奇中。曾经随武安侯赴宴,宴席中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少君就与他谈论早先与他祖父一起游玩射猎的地方,这位老人年幼时与祖父住在一起,还能记得这些地方,宴会上所有的人都惊讶不止。少君朝见汉武帝,皇帝有一件古铜器,问少君,少君说:“这件铜器是齐桓公十年时在柏寝台上的陈设品。”过后考察铜器上的铭文,果然是齐桓公时的器物,举宫上下,尽都惊骇,以为少君是活神仙,是数百岁人了。 少君对汉武帝说:“祭灶能招致鬼物,招致来鬼物后丹砂就能炼成黄金,用变化来的黄金打造饮食器,使用后能延年益寿。益寿才能见到蓬莱山的仙人,见仙人后再行封禅礼就能长生不老了。黄帝就是一个例证。为臣曾经在海中游历,见到安期生,他正吃着一种枣,象瓜一样大。仙人安期生,往来于蓬莱山中,缘分合就与人相见,不合就隐而不见。”自此之后,汉武帝开始亲自行祭灶礼,派遣方士到海中寻找安期生等仙人,并从事于炼丹砂等药,和转化黄金的事情了。过了很久,没想到李少君本人竟然病死了。汉武帝却认为他没有死,是化去成仙了,指命黄锺县史名叫宽舒的人学习他的方术。蓬莱安期生寻找不到,而燕齐两地海上怪诞、迂腐的方士们一泼又一泼地相继来到汉武帝的身边,讲述修炼神仙的事了。 齐国有一个名叫少翁的人,说自己有与鬼神相通的法术,他来见汉武帝。汉武帝的宠妃王夫人刚死去,汉武帝悲痛不已,少翁就趁机用法术使王夫人和灶鬼的形貌在黑夜中重现,天子隔着帷幕看到了她。于是就封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他很多东西,以客礼对待他。这个文成将军进一步向汉武帝进言说:“皇帝想与神交往,宫殿居室衣服用具没有神的样子,神就不会降临。”于是汉武帝下令,制造了画着云气的车子,并且所驾车的颜色必与干支相胜的日子合,以避恶鬼。又建造甘泉宫,在宫中起高台,台上建宫室,室内画着天、地、太一等鬼神象,而且摆上祭祀用具,以此召致天神。过了一年多,文成将军的法术更加不灵了,天神总也不降临,他怕汉武帝治罪于他,于是就用帛写上字,让牛吃到肚子里,假装预先不识,就向汉武帝报告说“这头牛肚子里必有古怪”。汉武帝指示杀牛验证,结果得到帛书一件。通过验证,上面写的字,尽是怪里怪气的话。但汉武帝认识他的笔迹,经过追查,果然是假的,于是汉武帝大怒,杀了装神弄鬼的文成将军,并把这事掩盖起来。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的神仙类书籍,有一些就是这种文化的反映。 炼丹术曾经盛行一时,它的兴衰也与古人追求养生的活动,或者希望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有关系。但是,能够参与炼丹活动的人,大多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吃上丹药的人,也大多是达官贵人,甚至是一朝之君。这是便随着追求养生保健而出现一个的教训,很多人为了长生不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仔细想来,追求服食炼丹的人,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吸毒者,只不过他们大多深陷其中,死而无悔,死不瞑目罢了。这样的历史教训,值得深刻总结,也可以看出纠正一个历史错误,其自然过程是如何的曲折。
" v7 K6 c2 P" c% b- F% d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中国炼丹家乃世界“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 古人对于服食金属药物的尝试,可能很早就有探索。传说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便飞奔到月宫,成为月中仙子。我们没有确切的纪录知道古代的服药者吃甚么丹药以求长生,但若根据晋人编纂的《列仙传》,他们所服食的包括丹砂、云母、玉、代赭石、石、松子、桂等未经制炼的矿物和植物。《周礼考工记》中就已经记载了合金成份不同而性质不同的“六齐”规则。传说秦穆公的女婿萧史就在宫中炼丹,他曾经炼成“飞雪丹”给秦穆公的女儿擦在脸上(实际上是炼成的铅粉)。他也许可以算是最早的化学家。春秋末期,秦越人扁鹊曾经用阴石、阳石治病。西汉时期,淳于意曾用硝石治疗王美人的疾病。在《神农本草经》中,硫磺和硝石被作为可治病的上品药物列了出来。较早热衷于炼丹术的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他在他的宫中召致了方士千余人修炼金丹和表演特异功能,后来又编写了《淮南子》,还有《淮南万毕术》等著作,但可惜《万毕术》一书现已失传。《淮南子》曾提到汞、丹砂、雄黄等药物。 东汉时期炼丹的代表著作,流传至今的是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学者们研究指出,该书约成书于公元126~144年间。魏伯阳编写本书的目的,乃“希时平安”和“可以长存”。也就是说,他的本意是介绍健康长寿的道理和方法。“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在魏伯阳的眼里,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本规律都不仅仅是定性的而且可以定量“各如其度”,整本《参同契》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阐明客观规律的量化问题,包括阴阳,五行、干支、八卦、纳甲。黄老哲学是汉初窦太后提倡,并且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体系,以这种哲学为指导用于国家管理“御政”,则可达到“国无害道”的理想境界(《契》文第五)。如果以这套理论用于养生,则能“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契》文第六),找到养生的根本。 魏伯阳著作内容,其一是歌叙大意;其二是论述引内养性;其三是配以服食。他认为《易》理是纲,若用于“御政”,管理国家,则有“行之不繁”的妙处;如果用于指导“养性”,则有“可以长存”的威力;若用于指导“金液还丹”的冶炼和服食,则“三道合一”,就能够“安稳长生”。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韩愈、元稹、杜牧、崔元亮这些名士,他们的死因皆与服食仙丹密切相关。并且,历代因服食仙丹而中毒驾崩的皇帝也以唐代最多。 中国的炼丹术,源自远古时期人们对长生不死的向往,战国时期方术盛行。一些方士认为,只有金石之类的不朽之物,才能成就人的不死之身。因此,就金石炼丹由此肇始。东汉末年随着道教的产生,炼丹术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修炼实践相结合,日趋兴盛。炼丹服药之所以在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蔚然成风,与当时对道教的推崇密切相关,这一点广为人知。然而,有学者指出,丝绸之路的开通,对炼丹服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国内学界对此则鲜见言及。 唐之后,炼丹服食之事所以盛行,与唐朝信奉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不无关系。因此,唐代之后,随着道教的由盛转衰,而服石炼丹的活动,也逐渐退去了热潮。 炼丹的主要原料,有五金、八石、三黄之说,五金为金、银、铜、铁、锡;三黄为硫磺、雄黄、雌黄;八石各说不一,一般指朱砂、矾石、硝石、云母、石英、石钟乳、赤石脂、黄丹。此外,水银和铅也是炼丹主料。这些原料,中原大地本也富有,一直为炼丹家们所采用。但波斯货一进来,炼丹家们似乎就有点崇洋媚外了。比如石硫磺(即硫磺),《本草纲目》(卷11)记载唐李珣言:“石硫黄,生昆仑国及波斯国西方明之境,颗块莹净,不夹石者良。蜀中雅州(今四川雅安)亦出之,光腻甚好,功力不及舶上来者。”可见蜀中土产,尽管光泽甚佳,但入药后的效力仍不及进口货。在炼丹家眼中,中原的石英在品质上也无法和从波斯进口的高纯度石英(水晶)相媲美,连金银屑也以波斯所产为佳。因此,炼丹家们只要有财力,弄到品质好的进口货,一般就不用本地产品。 炼丹服食之风在唐朝最为炽热,王公贵族、文人名士纷纷以此为时尚。由于金石炼成的仙丹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热性大,毒性也极大,因此向往长生的人们,在食用了仙丹之后往往短寿。白居易诗云:“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棉。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诗中的“崔君”,就是崔元亮。 根据《北梦琐言》的记载,唐崔元亮,曾经在眉州当官,他经常在办公下班之后,穿上便衣,到道观里去朝拜太上老君,“焚修精至,不舍昼夜”。并且曾经在州衙门前,“开黄箓道场,为民祈水旱疾疫”,祈求道仙神人,为老百姓消除水灾、旱灾,为贫民百姓消除疾病、疫病流行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见,崔元亮的时代,是一个崇尚道教的时代。 现在,经过历史的沉淀,炼丹已经被气功锻炼的“意守丹田”所代替,所谓的“丹药”也已经变成了中药的一种剂型,古今许多药方都名之曰“丹”,以示灵验,如天王补心丹、至宝丹、山海丹等。这些以丹命名的方药,主要由动植物药配制而成,与本来意义上的炼丹毫不相千,只是借用“丹”名而已。这仅仅是古代炼丹术对后世深刻影响的一个侧影,由此可见炼丹活动的历史遗迹之一斑。 炼丹术,历史上又曾被称为外丹术,或叫黄白术,或称金丹术,简称“外丹”,以此来与所谓“长寿真人”丘处机的“内丹”导引术相区别。炼丹术约起于战国中期,秦汉以后开始盛行,两宋以后,由于服用外丹重金属,经常出现中毒事件,道教开始提倡修炼内丹(即气功),把人的身体比喻为炼丹的炉和鼎,把神作为炼成的丹,强调神对于形体的重要作用,或者把人的精炼成气(丹),“精化气,气摄形”,“内丹”学说风行一时,进而排斥外丹术,直到明末,外丹火炼法逐步衰落而让位给“本草学”。 气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当时的称呼不叫“气功”。历史记载中的导引、按跷、行气、吐纳、辟谷等等,都与现在的气功有关。 最早流传下来的“行气玉佩铭”,记载了战国时期的情况,是用玉石雕刻的艺术品。原刻于十二面圆柱形玉佩上。现藏天津历史博物馆。 有人说,把这个玉器当作“玉佩”其实并不恰当,此器实为一个“杖首”。玉器的基质为青玉,有灰黑色晕斑。十二面棱柱体,高5.2厘米,宽3.4厘米。中空但未穿顶,用来套在杖上,顶部为圆形平面,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抛光。在十二面中,每面自上而下阴文篆刻三字,有重文符号,共计四十五字,记述了“行气”的要领,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关气功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较早的文献记载。 铭文说:“行气,深(吞)则蓄,蓄则神(伸),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萌),明则长,长则复,复则天。天兀(机)舂(冲)在上,地兀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不同的版本的介绍材料,文字不尽相同,大体上出入不太多。那么,这段文字表达的是什么含义呢?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释其文为:“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 值得指出的是,古人把气体的吸入、呼出这种极为平常的生理现象,刻在一件玉器上,毕竟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而是为了说明一个不寻常锻炼方法。假如没有深邃的内涵,玉器的主人就不会花那么大的代价去做它。在还没有纸的战国时代,能够刻在玉器上的文章,肯定隐含着古人自认为很高深的机理。 1975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导引图》,墓主人把导引吐纳的形体动作,作为墓葬的重要随葬品,也是看重这种养生措施的一种表现。张良学在西汉王朝建立后,功成身退练习“辟谷”,也和重视导引、行气有关。因此,《行气玉佩铭》记载的内容,应该是最早的关于内气炼养的方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素问·移精变气》记载了古代气功“导引”的一些内容,《诸病原候论》记载了许多疾病的导引方法。都属于古代中医利用气功治疗疾病的一些资料。气功修炼过程之中,所说的“丹田”,据说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炼丹有关,因为内服“五石散”(寒食散)容易中毒,因此,气行过程之中体内发热的一些部位就被拟定为“内丹”。内丹兴起,外丹衰落。 建国初期,在1955年12月19日中医研究院成立典礼大会上,唐山市气功疗法小组与石家庄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小组、重庆市痔瘘医疗小组、以及治疗血吸虫病药物“腹水草”的贡献者,一起受到卫生部的表扬,并接受了卫生部颁发的奖状和奖金。可见气功治疗的功效一定非同小可。 表彰令说:“唐山气功疗法小组:唐山市气功疗法小组是由刘贵珍同志及西医师王树彬等组成,气功疗法是我国民族医学中特有的一种导引治疗方法,首先是由刘贵珍同志本身经练气功治愈胃溃疡后,乃于一九四九年就开始运用气功疗法为人治病,一九五四年经唐山市党政支持,在河北省工会联合会第二工人疗养院设立了气功疗养所,进行分期试点,对消化性溃疡、神经衰弱、及胃下垂、便秘等肠胃疾患,治疗成绩很好,肯定气功疗法在医疗预防上有很大功效。这对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及发掘民族医疗方法上,做出了新的贡献。卫生部决定一次奖给气功疗法小组人民币三千元,并对积极支持这个小组的唐山市卫生局给予奖状并通报表扬。” 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呢?表彰令里提到的刘贵珍,是怎样一个人呢?“气功”这一名词是怎样来的呢? 李春才《医用静功学》一书说:“气功这个名称,是原抗战根据地冀南区卫生局局长黄月庭先生确定的。黄先生是真正的权威人士,因此,特邀请黄老谈谈气功命名的前前后后,以晓世间。 [1]” 黄月庭先生说:“鄙人叫黄月庭,离休之后久居河北省保定市。气功界许多朋友们时常来信,认为很有必要将气功一词的原意向社会再做一次解释。‘气功’一词,目前成了群众性的普通语汇和医药卫生人员的专用术语,并已纳入《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气功学卷》,流行国外,引起各国医学界的关注。关于‘气功’这个名词的真正来由及其含义,鲜为人知,议论纷芸,溯其渊源,还得以当代气功名家刘贵珍先生学练内功治病时期谈起。话说,抗日战争的胜利,群情振奋,举国欢庆。刘贵珍先生从天津敌占区返回了老解放区自己的故乡参加了革命,在南宫县商业局任职,从而摆脱了学徒的困境,走向新生活。一九四七年冬,刘氏的胃溃疡宿疾复发,体温高烧,大口咯血,虽经当地专区人民医院抢救脱险,但根治乏术。” 刘贵珍先生的病,在那个时代是很严重的,除了手术之外,就是静养。由于当时手术条件很差,静养往往是大多数人的选择。1948年,经冀南行政公署民政处长冯英批准,刘贵珍拜民间医人刘渡舟为师,学习“内功”,以治疗自己的病。同刘先生一起前去用“内功”治疗疾病的人,还有宁南县县长李魁华,他患有肺结核。 刘渡舟是河北省威县南寺庄的农民,淳朴敦厚,寡静少言,是“内功”创始人郝湘武的第五世传人,用“内功”治疗疾病在当地很有影响,求医者蔓延冀鲁交界十几个县的农村,门庭若市。经他治疗百日之后,李、刘二人的疾病痊愈,体重增加三、四十斤,精神奕奕,无不称奇。为了进一步观察“内功”效果和总结经验,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组,对病人进行试治。组长由黄月庭兼任,冀南四专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浚川和干部疗养所所长赵景春二人分别任副组长。还配备有王湛禹、黄天民、温强州、贾朴斋、高立检等几位医生。 黄月庭老先生介绍说,“刘贵珍此时调来干疗所当秘书,做为研究组的一位成员,负责内功技术指导。患者的生活方式,按照刘渡舟传统性的老规矩,一日做五次功,吃五餐饭;每天细粮、鸡蛋、牛肉、蔬菜各1斤,满足供应,不得有误。百日期满,疗效果真显著,众无异言。但是,在为这种治疗方法命名的过程中,却是争论不休,各持己见,难以统一。” 实践是检验整理的标准,在实践之中有了很好的疗效,就有了可以推广的价值。对于它的名称问题,有所争议也是正常的。可以是追根溯源式的“遵古”命名,也可以突出“创新性”而另起一个时髦的称谓,这种做法是屡见不鲜的。把这样的自我锻炼为主的养生治病方式命名为“气功”,在那个时代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出来的“新词”。 黄老先生介绍说,有些西医认为,饮食这么好,牛肉、鸡蛋都是高蛋白,每天超出消耗量的摄取,增加了体重,增加了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完全是食物营养的作用,否定练功的效果。因此,他们主张命名为“营养疗法”,或是“食物疗法”。也有些人讽刺地说,可以叫做“填鸭育肥法”。有些中医认为,食物营养只能是辅助的作用,主要是呼吸吐纳、调理气息和培育真气,主张取用祖国医学文献中原有的名称“纳气导引”。有人根据“内功”方法中有些秘传口诀,令人难解,如其中的“自己静坐佛堂、龙盘爪、真对真、半点不差毫分”,“八卦仙衣盘龙绣、意到西天庆千秋”。他们认为似是祝由科,可命名为“祝由疗法”。也有人认为,默念词句可起精神暗示作用,应该命名为“精神疗法”,或是“心理疗法”。几次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的争论是何等激烈,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得根据,实在不好取舍。看来只有跳出争鸣,另辟蹊径,再选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称谓。 最后,黄月庭先生以研究组组长的身份做了这样的结论:“疗效大家无分歧意见;呼吸、吐纳的作用大家有共性认识。中医认为,吐纳有调补元气的作用,真气充沛,疾病自愈;西医认为,深呼吸可获取充分的氧气,体内气体交换取得改善。我认为,‘内功’与祖国医学中‘气化论’的学说相吻合,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自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可能是‘内功’起治疗作用的主要因素。‘气功’一词,概括性强,比较名正言顺。可优先考虑运用”。黄先生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融汇古今,终于起出来一个好名字,逐渐被大家接受,流传开来,成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一个充满中医特色,为世人乐于传送的名称。可以说,“气功”是此后一直到现在,很有“影响力”的“著名中医词汇”。 1949年3月,冀南区召开的卫生行政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公开而正式地使用了“气功”这个名称。在这次会议上,干部疗养所所长赵景春作了《气功治疗慢性病的总结报告》;第四专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浚川做了《气功治疗的临床观察报告》。 这次会议是黄月庭先生主持的,冯英处长也出席了会议。黄月庭以卫生局局长的身份,向大会正式宣布了“气功”这个名称。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2017、3、13 4 D1 ]; u5 r: L' O4 `( G/ D
+ }5 X# D3 I- [6 j1 \4 H2 q
0 G, q/ e( |/ n% t4 p8 q
8 c r ]" q$ K, q8 F$ J; q( X9 h1 }9 F
[1] http://www.16571.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1386
) Z8 L l% g9 o7 J/ Q
$ A6 ?' Q# a7 J9 O! Y* A9 B7 Q6 d& A7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