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传承脉学,复兴中医
曹东义 发表于:2016-7-14 11:27:4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54
传承脉学,复兴中医
——李士懋国医大师脉学成就初探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医在近代的衰落,有一百年的历史。其中原因虽然很多,但是归纳拿起来,可以概括为“重术轻道,衰落难逃”。复兴中医,也有很多方法,千头万绪,但是必须抓住根本。《诗经》说:“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也就是必须从根本上看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就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中医的“道”是什么?中医的道,就是中医原创的思维,是中医的“元神”,也就是李士懋大师所说的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为什么要“辨证论治”?这是由中医的独特世界观决定的,这个特色是由扁鹊打上的烙印。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张仲景继承了扁鹊的脉学,王叔和也继承了扁鹊的脉学,李时珍也继承了扁鹊脉学,李士懋大师传承学术,弘扬中医脉学,应用在临床上,他的成就集中的反映在他的《医学全集》之中。2015年7月,李大师把他的几百万字的全集,签名之后赠送给笔者,让我有机会学习他的学术思想,下面我谈一些学术体会,追本索源,联系历史,结合现实,展望未来,初探如下。
扁鹊脉学,历代传承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之中充满艰辛,多次被打散、被蹂躏,但是经过磨难重新整合的中华文化,一次又一次吸收和聚集了正能量,将自身提升到颠扑不破、打而不倒的高境界。中医药也是这样,历经近代坎坷,几乎被摧残到濒临灭绝的境地,却一次又一次顽强地挺立起来,以自身巨大的现实作用,意义深远的未来价值,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的民族,孔夫子兴教育,删诗书,订礼乐,学周易,弘扬老子原创的大道,为中华民族文化大业做了第一次大总结。汉唐盛世不仅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有学术集成创新的大盘点,司马迁父子掌握大量原始资料,他们先后论述“六家要旨”,把炎黄到秦皇汉武的坎坷兴衰大事,都进行了梳理和评价。
中医学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生死相依走过了千万年,在传说时代,女娲启迪其天人相关的思想,伏羲八卦三才哲学照亮其智慧,炎帝神农尝百草分毒药,轩辕黄帝说天人探医理,扁鹊四诊合参创脉学,司马迁在《史记》里郑重地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脩序弗能易也。”
司马迁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历史学家,他的《史记》被后世尊奉为“实录”,尽管他的著作也会有某些不够准确的瑕疵,但是,历史的脉络在司马迁的笔下是相当客观的。
《汉书·艺文志》记载扁鹊著有《内经》《外经》,此书虽然失传,但是《脉经》之中引用了大量的扁鹊著作,脉学内容非常丰富,通过对比研究,从中不难看出扁鹊脉学对于《素问》《灵枢》《难经》的影响。
比如,扁鹊说:“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呼吸与脉动有关系,脉动与气血运行的速度、循环的次数有关系,气血循行“昼夜五十度”,“以应四时”,巡行太快的脉动与气血,叫做“至脉”,根据不同的程度,分为五等;巡行太慢的脉动与气血,叫“损脉”,也有五等。
2 W; V' T4 y9 A7 `* w《脉经》“扁鹊曰:脉一出一入曰平,再出一入少阴,三出一入太阴,四出一入厥阴。再入一出少阳,三入一出阳明,四入一出太阳。脉出者为阳,入者为阴。故人一呼而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而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脉五动。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六寸。人十息,脉五十动,气行六尺。二十息,脉百动,为一备之气,以应四时。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昼夜漏下水百刻。一备之气,脉行丈二尺。一日一夜行于十二辰,气行尽则周遍于身,与天道相合,故曰平,平者,无病也,一阴一阳是也。脉再动为一至,再至而紧即夺气。一刻百三十五息,十刻千三百五十息,百刻万三千五百息,二刻为一度,一度气行一周身,昼夜五十度。”
- N+ j  m) b0 @- Q4 e
扁鹊关于脉动与气血巡行的思想,对于《灵枢》的“五十营”学说有很大影响: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扁鹊论损至脉,对《难经》的治损之法也有启发。《难经·十四难》说:“脉有损、至,何谓也?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何谓损?一呼一至曰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
《难经》在继承扁鹊损至脉的过程之中,有所创新,尤其是对于虚损病机的论述,引入了脏腑辨证的内容。其中说:“损脉之为病奈何?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难经》补充与创新了扁鹊损脉的治疗方法:“治损之法奈何?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难经》关于虚损的病机,已经推广到一般杂病领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之中,有“血痹虚劳脉证并治”专篇专论。
懂了仲景,不学华佗
张仲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同时代的文学家曹植,在《说疫气》中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200多人之中,因伤寒病而死的人占了大半。面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
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他希望依靠医学的力量,对上能够治疗国君和亲属的疾病;对下层的老百姓的疾苦,也能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对于自己来说,也可以靠养生保健知识,获得健康长寿的结果。
据说张仲景自幼好学深思,“博通群书,潜心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张仲景生平最佩服的古代医学家就是扁鹊,经常感叹其医疗水平高超。他也希望做一个像扁鹊那样的好医生,通过艰苦的努力,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可以说,对于后世中医的影响方面,张仲景既超过了扁鹊,也超越了华佗,原因就是他创立了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
《伤寒杂病论》虽然是论述伤寒病的著作,但是开头两节“辨脉法”与“平脉法”发在著作的最前边,“六经病篇”以及《金匮》杂病每一篇都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突出脉诊在疾病的诊断、病机、病理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李大师重视凭脉辨证
中医与西医都摸脉,摸到的东西,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西医说,摸脉只和心脏、血循环有关系,中医如果也这样说,就是没学会摸脉,或者已经丢了脉诊的精髓。
扁鹊诊脉可以“尽见五脏症结”,脉象首先反应呼吸与气血循行的关系,与四季阴阳变化,与人体脏腑经脉的联系。
李士懋大师,多年以来刻苦专研脉诊,在他的《脉学心悟》之中,主张“理通脉自明 删繁就简共商榷”,他说,很多脉学著作不能兼顾四诊合参的重要性,都讲某脉主某病、某症。“这种以脉定症的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一脉可因很多因素而形成;而一种致病因素、病机,又可出现很多症状,是很难准确地预先规定某脉必见某症的。这无疑教人按图索骥。”
李大师坚持认为,“不可将脉与症牵强、刻板地搭配、以脉定症,而应重脉象、脉理。理通,自可了解各个症状的病理意义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他说,《脉经》以前,虽提出了很多种脉,但缺乏脉象准确、严格的描述,而且名称也不统一,随意性很大。《脉经》始对脉学作了专门的、系统的整理阐述。提出24种脉,并对脉象作了较严格的界定,对后世影响深远。
如何掌握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李大师提出,“脉象千变虚实为纲”。
他认为历代医家将其分为24种脉,27种脉,34种脉等,又有很多兼脉,纷纭繁杂,的确难于掌握。如何执简驭繁、纲举目张呢?张景岳独具慧眼,提出以虚实为纲。
李士懋大师说:“脉的虚实,当以沉候有力无力为辨。因沉候为本,沉候为根,沉候的有力无力,才真正反映脉的虚实。对此,《内经》及后世医家都有明确的论述。”指出,即使临床表现为—派阳证,浮取脉亦为洪数的阳脉,但只要按之不鼓,指下无力,就是阴证、虚证。即使临床表现为一派阴证,脉见沉迟细涩等阴脉,但只要按之鼓甚,便是阳证、实证。
李大师认为“掌握脉理 动态辨脉”很重要,他说,古人对各种脉象,作了很多规定和描述,而且列举了很多形象的比喻,使后人能对各种脉象有个清晰的概念,可谓用心良苦。我们学习脉诊,不仅要了解各脉脉象的界定标准,准确地认脉,而且要掌握脉理及其所主的病证。能正确地识脉,还要能以辨证的观点动态地辨脉。各脉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有着不断的动态变化。掌握了这种动态变化的规律,就可活泼地看待各种脉象,守绳墨而废绳墨,驾驭整个疾病进程及脉象的各种变化,随心所欲不逾矩,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李大师举例说,风温初起,脉可沉而数,可用升降散、银翘散之类。随着郁热的亢盛,热郁极而伸,淫热于外,则脉由沉数变成浮数。热邪进一步亢盛,激迫气血外涌,脉由浮数变为洪数,可用白虎汤治之。热邪亢盛而伤津耗气,则脉由洪数变为芤数,可用人参白虎汤。若气被壮火严重耗伤,则脉由芤而转虚大乃至散,可用生脉散。若正气浮越而脱,则可由阳证转为阴证,脉转为沉微欲绝,可用参附汤、四逆汤回阳救逆。
由此可见,脉象的变化,是内在脏腑气血变化,邪正斗争的外在反应,不仅与心脏、血液循环有关系,而且与全身的阴阳气血的盛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中医“整体观”独特的学术理论决定的,不能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西医思维,理解中医的脉诊。
“构成论”是物质科学的法宝
中医与西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区别也有联系,在走过一百年的论争之后,有可能步入融合的结局。
构成论是研究物质结构的科学,生成论是阐述生命成长的知识。
西方研究物质科学在近代取得长足进展,奉行的是还原论,是从研究物质结构着眼的,机械论也离不开构成论,因此,可以说“构成论”是西方的“道”。
所谓西学东进,“赛先生”进中国,以及后来的四个现代化,基本上是还原论科学观(构成论)支撑的工业化。我国从废科举兴学校,到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科学技术体系,中国走过了百年曲折道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引进、消化、吸收科学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经济大步前进,国家实力和地位空前提高。
但是以还原论方法(构成论)构建的工业文明,追求物质占有,无法实现全世界的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甚至有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强权政治的弊端,不是可以全球共享的文明形态,势必会被信息、生态文明所取代。而信息、生态文明社会需要的科学观,是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不是还原论方法、机械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西方医学在还原论方法的指导下,打开人体进行解剖研究,从结构研究功能,数学、物理、化学等近代科学方法与知识,很自然地进入了西医学的体系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是中医学所不具备的。
细胞是整体生成的,不是分步合成的。按照还原论的方法进行下去,到了细胞、基因水平,就出现了行不通的问题,因为,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细胞核,也就是出现了生命结构的“同质化”,这就否定了“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
不同细胞,只是选择了整体功能的一个部分。共同的细胞核,说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变成“全能干细胞”,形成一个新的生命。
另外,生命的“结构”,还是一个“不稳定结构”。每个细胞,每时每刻都处于不停的分结合成状态,一旦周围环境发生改变,就会影响细胞的稳定性,或者出现变性坏死、细胞凋亡。
这种“不稳定的生命结构”,最适合“状态调控”,而不适合“机械修理”。以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治疗,有其清晰的作用靶点,代谢过程清晰,量效、构效关系明确,可重复性强,都是其优点。但是,化学分子在微观领域的存在是十分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分子在起决定作用,而是形成了极为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往往互相影响,彼此互相制约,需要的是调节,而不是祛除、移植某种分子。
以攻击靶点为出发点的单纯一种化学物质治疗,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很难求得生理功能的和谐平衡,对于人体自组织能力的干扰作用,可能大于治疗的帮助作用。因此,需要重新评价其远期影响,这也是循证医学崛起的一个原因。
“生成论”要求“全数据”
生命的诞生和成长,一刻也离不开环境因素。健康的维护,疾病的治疗,也离不开环境,“生成论”就是研究生命为什么能够生、何以成的道理。
大型计算机、互联网、未来科学的发展,是要把一切有关健康、疾病、康复的因素都考虑进来,把天地万物、自然、精神、社会的因素都纳入进来,这才是大数据,而不是只在身体内部找分子靶点。也就是说,生成论研究生命规律的时候,要求全数据,而不是统计学的抽样样本。
人体因为年龄的增加,或者患病日久,往往从头到脚有很多“异常”。如果按照“精细仪器检查”的结果,可以分别找到许多攻击的靶点,各科专家可以“很有科学依据”地分别开出来几种药物,把各位专家的药加在一起,就是一大堆化学药物。如何服用呢?都吃?那么,就只能吃药,而无法吃饭了;都不吃?随意吃?把各位专家的“科学依据”置于何地呢?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少老人“按单服药”,即使捡着主要的药吃,每天也要吃几种药,还需要经常“调药”。这几种十几种药,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加在一起是起协同作用,还是互相抵触?是否产生新物质?没有人说得清楚,需要经常就诊咨询,更换治疗药物。因为每一种药都是单独研究出来的。
在肚子里开西药铺,远不如在外边开中药方。因为中医的复方用药,大多“道法自然”,是天然植物,炮制使用的方法,已经反复研究、验证了几千年。
还原论方法,只追求局部最佳,认为整体的健康,都是由局部因素决定的。
中医学在脏腑解剖上,限于历史条件,是一个传神、写意的脏腑,是“时空化”的脏腑,侧重于研究人在天地万物之间,如何保持自身的整体性,如何与环境和谐相处,不再深入研究脏腑的内部结构,而是重视探索它们相互之间的互相影响,建立起来一套关系模型。
中医这套关系模型,以气、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指导,把人体放在自然环境之中进行考察,充分依据人体的“自识”和“识他”的能力,建立了一整套识别、判定、解决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的方法,是整体贯通的、即时随机的状态调整的医学方法。尽管其体系难以吸收数学、物理、化学等经典的简单科学知识,但是,新兴的控制论、信息论、黑箱理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系统论等复杂性科学的新兴学科,都可以在中医学里找到共同语言,找到依据。
中医的科学性,可以从复杂性科学取得理论支撑,可以摆脱线性理论简单科学的考问,直奔未来科学的殿堂。
病灶不是构成,是生成
中医与西医分别抓住了不同的东西,西医看重病灶,把它当做“构成”来研究。中医依据生成论来辨识证候,认为所有异常结果,都是生成的结果,而不是原始构成因素。
证候与病灶分别反映疾病的侧面,证候包容病灶,而不是病灶决定证候表现。比如,冠心病的纤维帽,看似属于很明确的“白箱病灶”,但是它是否稳定,是否发生“冠脉事件”,不仅与病灶形态有关,而且与饮食、情绪、气候、劳倦、感染、血脂、血糖等等都有关系,是一个随机发生的“黑箱控制”。
临床医生不能笼统地说,什么药是治疗冠心病的,而只能说选择的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某个受体阻滞剂、激动剂等等,需要说出分子靶点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说,在具体治疗过程之中,病理解剖的“白箱病灶”已经太粗略了,病灶既不能精确地说明过去,也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甚至不能精确地指导现在的治疗,因此说,“白箱病灶”诊断实际上只是一个笼统的黑箱。
中医的诊断尽管也是黑箱,但是,经过转化,我们看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正是紧紧抓住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综合状态,而且通过反复实践的摸索概括,以中医理论贯穿起来的中药、针灸、按摩、拔罐、饮食、气功,都可以为帮助病人由疾病向健康转化服务,是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整体医学。它往往能够解决西医所解决不了的复杂病情,取得意想不到的临床疗效。
中医生成论的精准是“状态控制”
中医不做仪器检查如何认识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状态?中医依据的是“认识论的反映论”,然后总结摸索出来一整套“整体识别系统”。
中医认为,在诊治过程之中,病人为本,医生是标。
人体生命是自生成的,并且“贵有自知之明”,每时每刻都在“自检、自测”,会形成判断,然后上升为概念,通过语言表述出来,这就是主诉,就是证候。
中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一整套发现病人信息(证候),接受病人信息(证候)的方法,就是依据中医理论的四诊;判定病人证候,处理病人证候,帮助病人消除证候的理论方法,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它们就是中医的“软技术”。
中医历来看重四诊、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施行四诊的过程,也是运用中医理论的过程,一边诊察患者的信息,一边与既往的理论认识、医疗经验相参照,不断交流,重复验证,就能得出清晰、精准的判断。当然,这种清晰、精准的判断只能是寒热虚实的清晰、精准,而不是物理化学的清晰、精准。
中医靠着这种寒热虚实的清晰、精准,就能借鉴以往的理论经验,选择合适的方药,或者参用其他外治的综合治疗措施,帮助患者从不健康状态转向健康状态。
中医的四诊、辨证论治的软技术,运用成本低,而学习过程长成本高,不是短时间可以熟练运用的。因此,有“久诊识证”,“久治知药”之说。面对同一个病人,老中医和新毕业的博士的诊治水平是不一样的。
中医学既有科学理论,也有诊疗技术,更有治病经验,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而且,虽然理论知识主要在学校里学习,而在临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还要进一步验证和更深入地学习,中医的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要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于无穷。”其间的联系一旦割断,知识就不能深化,中医的“软技术”就会退化、僵化、异化,甚至消失。
现今,许多中医人过于迷信西医的硬技术,而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软技术,已经退化为只知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或叫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几个简单的术语。既不能识证、辨证,更不能活法、巧治了,已经是异化(西化)的中医了。
中医学术的萎缩,导致治疗水平下降,与其应当达到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应该回归中医“原创思维”,坚持中医的自主意识,坚持按中医自身规律发展中医,而不是按人们的期待,或者按西医的要求、按物理化学的标准发展中医。因为,异化中医,只能导致中医的退化,而不会促进中医的发展,尽管有人称之为“现代化”。
医随国运,在新兴科学观正在崛起的时期,有的人看不到科学观、技术观的变化,看不到中医有效性的背后蕴藏着丰厚的科学原理,依然按着狭隘的科学观、技术观看中医。因此,只能看到中医不科学、不进步,其实是他们不进步,思想仍然停留在五四时期,他们反中医的理由竟然还是五四时期的陈词滥调。这充分说明现代反中医人士思想上的贫瘠是何等严重。他们用错误的方法研究中医,用错误的方法评价中医,污损了中医的社会形象,侵害了中医的权益,是非常错误的行为,甚至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他们一贯推崇西方,而西方的医疗危机难以化解;欧美国家在不断引进中医药知识和技术,美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力度,FDA也正式认同中医药是具有完整体系的医学,而不是反中医人士所说的“土医”、“另类医学”。
70年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是世界上先进医学的代表组织,健康概念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人们重视中医药在全球医疗保健之中的重要作用,几十年之前就建立了十几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很多中心分布在我国。
全球100多个国家与中国政府签定有关合作中医药的协议,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势头很猛。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医完全一致;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医药走向计界的步子更加坚定。在“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发展梦之中,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五大优势。
中医之所以代表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因为“生成”的生命有结构,因此,生成论可以包容构成论,状态可以包容形态,多元并存的治疗方法,可以包容单一靶点的还原论方法。因此,中医与西医可以在“道”的层面融合,相互包容,容易为完整的学术体系。因为,世界是一个整体,关于世界的学问也应该是一个整体,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缺陷,才分成了不同的学科(科学)。
2016、6、25

: N7 h7 c7 A9 n4 d1 R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