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吐呕哕 学习笔记 20170909 杨思远 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处涉及吐呕哕的论述。有时呕、吐、哕单用,有时呕吐、呕哕连用。历代注家对此解释不一,但呕、吐、哕是不同的病证,也有着不同的病机病理,如分辨不清,可能造成误判误治。 吐,是动词,意思是呕吐,有声音、有动作、有吐出物。即不自主地从嘴里吐出胃内容物,现一般称为呕吐。张仲景在书中讲到“吐”、“吐利”、“吐下”“吐逆”时,均与现在讲的呕吐意思相同,主要有两种含意。一是作为“汗、吐、下”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药物主动使患者吐,以清上焦之热。二是作为一种证候的描述,如“格则吐逆。”“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朝食暮吐”以及吐涎沫,吐脓血、吐蛔等。虽然都有是吐,但其病机病理病位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六经及各脏腑病都可能引起呕吐,但吐证本身在阳明,也只有在阳明的吐证才可以吐法解。 一是胃中虚冷欲吐,当温之,宜四逆辈。二是胸中有寒,胸满腹胀,心中痞硬,气上冲者,当吐之,宜瓜蒂散。三是心中虚热,气逆欲吐者,当吐之,宜栀子豉汤。四是下焦寒,吐蛔者,宜乌梅丸。除此之外,还有用橘皮竹茹汤治妇人乳中虚而欲吐,以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的方法。由此可见,吐法虽为汗吐下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在使用中张仲景十分谨慎,不仅亡血家不可吐,许多欲吐或己吐的也不用吐法,而只有在上焦有热,且有气逆上冲时,才因势利导,使用吐法。即使如此,也一再强调,得吐则止,不可复吐。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胃气主降,上则为逆。因此,在使用吐法时,应把握三点,一是热在上焦,二是气逆上冲,三是脉浮,在不得不吐时方可吐之。 呕,动词,意指恶心欲吐,而未吐。只有声音动作,未见吐出物。呕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病证,但并没有一个单独的方剂是用于治呕的。原因在于,呕作为一种证状,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一般也不是主证,出现呕证的同时,必然伴随其他病证,所以对于呕的治疗,只是在于各种方剂中,以特定的药物即生姜、半夏、醋浆水、小麦汁止呕。且有呕家有脓血不可治呕,呕而有水不可治呕,脓血尽水饮去,其呕自止。 哕(yuě,huì),动词,意为(1)打呃、打嗝。引申为欲言又止貌。(2)呕吐。亦指呕吐物。(3)唾,用力吐唾沫。从张仲景原文看,主要使用前两种含义,但以打嗝之意为主。 如: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226]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380] 这里都是指的打嗝,其病机在于胃膈虚寒导致膈肌痉挛,而出现打嗝即哕的证状。其治法应以温胃理气为主,主方为橘皮生姜汤。而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愤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之类的表述,其哕字则与呕吐意义相近,其治法亦与治呕吐相类。
/ e$ W+ `, j! ~5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