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杨思远:辨吐呕哕
曹东义 发表于:2017-9-9 14:49:1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30
辨吐呕哕
学习笔记 20170909 杨思远
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多处涉及吐呕哕的论述。有时呕、吐、哕单用,有时呕吐、呕哕连用。历代注家对此解释不一,但呕、吐、哕是不同的病证,也有着不同的病机病理,如分辨不清,可能造成误判误治。
吐,是动词,意思是呕吐,有声音、有动作、有吐出物。即不自主地从嘴里吐出胃内容物,现一般称为呕吐。张仲景在书中讲到“吐”、“吐利”、“吐下”“吐逆”时,均与现在讲的呕吐意思相同,主要有两种含意。一是作为“汗、吐、下”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药物主动使患者吐,以清上焦之热。二是作为一种证候的描述,如“格则吐逆。”“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朝食暮吐”以及吐涎沫,吐脓血、吐蛔等。虽然都有是吐,但其病机病理病位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六经及各脏腑病都可能引起呕吐,但吐证本身在阳明,也只有在阳明的吐证才可以吐法解。
一是胃中虚冷欲吐,当温之,宜四逆辈。二是胸中有寒,胸满腹胀,心中痞硬,气上冲者,当吐之,宜瓜蒂散。三是心中虚热,气逆欲吐者,当吐之,宜栀子豉汤。四是下焦寒,吐蛔者,宜乌梅丸。除此之外,还有用橘皮竹茹汤治妇人乳中虚而欲吐,以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的方法。由此可见,吐法虽为汗吐下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在使用中张仲景十分谨慎,不仅亡血家不可吐,许多欲吐或己吐的也不用吐法,而只有在上焦有热,且有气逆上冲时,才因势利导,使用吐法。即使如此,也一再强调,得吐则止,不可复吐。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胃气主降,上则为逆。因此,在使用吐法时,应把握三点,一是热在上焦,二是气逆上冲,三是脉浮,在不得不吐时方可吐之。
呕,动词,意指恶心欲吐,而未吐。只有声音动作,未见吐出物。呕虽然是一个重要的病证,但并没有一个单独的方剂是用于治呕的。原因在于,呕作为一种证状,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一般也不是主证,出现呕证的同时,必然伴随其他病证,所以对于呕的治疗,只是在于各种方剂中,以特定的药物即生姜、半夏、醋浆水、小麦汁止呕。且有呕家有脓血不可治呕,呕而有水不可治呕,脓血尽水饮去,其呕自止。
哕(yuě,huì),动词,意为(1)打呃、打嗝。引申为欲言又止貌。(2)呕吐。亦指呕吐物。(3)唾,用力吐唾沫。从张仲景原文看,主要使用前两种含义,但以打嗝之意为主。
如: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98]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194]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226]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380]
这里都是指的打嗝,其病机在于胃膈虚寒导致膈肌痉挛,而出现打嗝即哕的证状。其治法应以温胃理气为主,主方为橘皮生姜汤。而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愤愤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之类的表述,其哕字则与呕吐意义相近,其治法亦与治呕吐相类。

/ e$ W+ `, j! ~5 k;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9-15 08:33:11 | 阅读全部
怎样快速认识中药材0 F  G. m2 _! n" k
                           学习体会20170912杨思远
7 A+ F) K2 l  c! A" o% m8 y  
+ O$ K+ C2 H/ x: M' A9 [' U  中药材成份复杂,有植物、有动物、也有矿物。有补益的、泄泻的、升发的、收敛的,还有些是有毒的。中药很少单味使用,中药方剂中,无论汤、散、膏、丹、丸,多为复方制剂。中药讲究配伍,根据病情、治则和药物的性味功能,选择多种药物组成方剂。配伍中既要考虑充分发挥每种药的药性和疗效,又要考虑药物之间相助、相克关系,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更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确定宜忌。因此,处方用药,必须既能准辨证,又能全面准确地了解、正确地使用药物的性味归经和作用。
3 M: O$ R- E9 L6 V7 B" }  但是,中药种类凡多,仅《本草》经就列有360多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多达1892种。在医疗实践中,还不断有新的药物加入。种类如此繁多,要全面准确地认识并记住其性味作用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从中找出规律,找出一条便捷的方法来。) j" I: i& `  g+ q! J" k/ s
  其实,各类本草书所列药材虽多,但在医疗实践中并非全能用到。之所以列入许多,其实只是为了方便选用和替代。有时,需要用一味药,可能当时找不到,但不能因此就不治病。这时就可以寻找一些具有同样性味和功能的药材来代替。而用以替代的也不一定出自本草书。因为处方用药,用的是药材的性味归经和功能,而并不一定是用某种特定的物质。这就为认识掌握本草药物提供了一条思路,就是根据治病需要去寻找具有特定性味归经和功能的物质,而不一定是特定的药材。据此,就可以更好地认识、了解和运用药材。+ `& P. s  n# o
  基本思路:
3 t# V& x1 t2 K( P3 r1 @  一是根据物质生存环境寻找和判断可用的药材, N3 b4 {& Q4 x* C. G/ D+ u
  二是根据形状、颜色、气味寻找和判断可用的药材* K6 w5 W6 f: M, z7 L3 ]
  学中医的都知道,中医讲究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或叫天人合一。中国有句古话,也是俗话,叫人同此心,物同此理。因为万事万物都是生长在这个世界上,同样的物质必有同样的属性,反之亦然,同样的属性也必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样貌。还有一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方土地养一方人。也就是说,在同样的环境中存在的物质必须相同的属性,相同的属性也必存在于相同的环境中。据此,就可以去寻找和辨别可用的药材了。这就象地质堪探一样,找油找煤找金属,不是盲目地去挖掘,而是要从地形地貌和环境分析入手。' n# v! d3 t4 ^0 r: Y6 Q5 S& Z4 Q
  一般说来,生活在水中或水边泥沼之中的物质,必具有利湿排水的能力,否则它就无法存在。当需要利湿排水的药物时,就可以去水边找。在那里可以找到泽泻、苇茎、芦根、鲤鱼、白鱼、半夏等。7 m" Z* ~( C5 o4 s
  而存在于阴凉潮湿环境中的物质,必具有助阳补阳固阳的能力,否则它也无法存在。当要采附子、找硫磺的时候,就需要到山谷中去走走。& g( s! L* g6 F8 @( }
  存在于干旱阳光充沛环境的物质,必具有涵养储存水分的能力,否则它就要被干死、旱死。在那里可能找到沙参、沙棘、西瓜、甜瓜、哈密瓜等。- n, Z; m7 e) Y' A/ Y5 p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随时随地采撷药材。
: o, g: Q& g* ^  L4 s  同时根据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脾主长夏和同气相求,同理相应的道理,可以在不同季节去不同地方采撷不同颜色气味的药材。比如要找夏枯草、半夏,就只能在夏季才能找到。. G( b; X' u8 O# L2 K
  同样,还可以根据物质的形态、生长的位置及物质的不同部位辩别药材。比如,核桃仁形状如脑如肾,可补脑强肾,腰果豆类五倍子,形如肾如扁桃体,可用于肾和扁桃体病,藤类药物状如筋脉亦可通筋脉,且其依靠一根藤蔓既可为长在高处的枝头供应养份,自可依其性作为引水上升之药,瓜蒌剖面如心脏剖面,可治心脏病等。同一物质的不同部位也有不同的作用,如治上焦之病多用植物的枝、芽、叶、花,治中焦之病多用植物的茎,治下焦之病多用植物的根。动物的角和尾巴,一在督脉之首,一在督脉之尾,也都是治疗督脉病证的良药。8 K, S: M( ]+ I% E2 h9 y
  同样,我们知道质重主降,质轻主升,味厚入血分,味薄入气分。在寻找和使用药材时,自能根据药物属性灵活运用。如在需要提升气血津液时就不可能用代赭石、生铁落,在需要泻下时不会用升麻麻黄。
8 I% t" |" j+ h  还有,植物的种子都是用于繁植物的,在药用中都具有补精的作用,如兔丝籽、覆盆子、车前子等。最为神奇的莫过于用鸡子黃的经方,取其中间悬浮之性,而留心中一滴血。其对物性之理解和应用之灵活,足可作为认识和使用中药的典范。
$ |# \7 J; Y4 y1 r. {  总之,中医用药是用中药之性(寒、热、凉、温、平)、之味(酸、苦、甘、辛、咸、厚、薄)、之质(轻升重降)等,这些既决定了药物的归经,也决定了其功能。而酸主收敛、入肝经,苦主降能坚、入心经,甘主缓能补、入脾经、咸能软坚、入肾经,酸苦涌泄、甘淡渗利、辛甘发散等理论,都是认识和使用中药的根本依据,充分理解,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就不会被本草的繁杂困扰,就能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随手采撷,药到病除、造福人类。0 j0 }$ f6 u# n; }4 x" ~4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