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赵武灵王补笔有凭证 《史记.扁鹊传》记载的扁鹊诊治赵简子的历史事件出自于《赵世家》,《赵世家》中记载的这则史料的记载扑朔迷离,在上一讲中我们说到了赵简子的儿子赵襄子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杜撰了赵襄子见霍泰山神“受三神之令”“三月丙戌灭智伯”的政治谣言。在《赵世家》的记载中还涉及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胡服骑射”,这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赵襄子在公元前425年去世,公元前424年,赵献子立,在中牟建立治所。赵桓子不服,逐献子而自立于代。桓子卒后,赵献子复国。公元前409年献子卒后,其子赵烈子即位。公元前403年,魏、韩皆自立为侯,赵烈子也自立为侯,并追认赵献子为赵献侯。公元前386年赵敬侯立,迁都邯郸,公元前376年与韩魏共同灭晋。公元前374年赵成侯立,公元前349年赵肃侯立,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立。 也就是说,从赵襄子到赵武灵王,经过赵桓子、赵献子,再到赵烈侯三年(公元前403年)才获得诸侯的封号,又经过赵武公、赵敬侯、赵成侯、赵肃侯,才到了赵武灵王(前325-298年),赵武灵王在即位之初还是诸侯,到登基后三年才改称“赵王”。 赵襄子为了“三月丙戌灭智伯”,不得已编造“神命”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赵武灵王的事情,更不会预料到他能“左衽界乘”,“南伐晋别,北灭黑姑。”因此,我们结合郎需才先生、李伯聪先生等做出的推断,可以认定赵简子、赵襄子编造的两个政治谣言之中,凡是有关赵武灵王的事情,都是“赵武灵王及其史官捏造、增补出来的”,都是事后补记的内容。司马迁在撰写《史记·赵世家》的时候,把这些“百纳版”的历史文献,原封不动照录下来。这就是扬雄在《法言》之中所说“赵世多神”的原因。 也就是说,在公元前497年,赵简子和董安于编造政治谣言,以及公元前455年,赵襄子编造神命的时候,不可能“准确预言”身后200年至150年的事情,其七孙赵武灵王根据自的需要而补充历史记载,这是可以推定的事实。这个具体文字的编造者虽然历史没有留下名字,但是通过考证不难发现,他应该就是“受益者”赵武灵王以及他的史官。 赵武灵王在废长立幼和推行胡服骑射的过程之中,遇到了空前的阻力,因此,就有了篡改、编造历史的需要。但是,他的困难没有赵简子和赵襄子大,因此,他不需要单独编造一个量身定制的神话,只要在历史原始记录上,补添几笔对自己有利的记载就可以了。这和当年赵简子在战前占卜战争吉凶时,龟甲被烤焦了一样,神命、帝命都是一个辅助措施,而不起主要作用。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列国“各派锐师万人”,说是来参加葬礼,实际上是来示威游行,施加压力。因为赵肃侯生前英雄一世,与魏、楚、秦、燕、齐等国连年恶战而不处下风,赵国俨然是北方的新霸主。魏惠王后期,赵肃侯听从苏秦之言,连续发动合纵攻势,打击魏国,使魏国的百年霸业再次受到严重削弱,不足以阻挡赵国的南进,为赵国向中原发展扫除了最强大的一个敌人。赵肃侯死后,魏惠王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赵国新君年幼之际,俟机图赵。 这件国际大事,对于新即位的十五岁少年赵武灵王来说是个挑战,父亲的葬礼实在是存在风险的时刻,搞不好赵国就会被五国联军灭掉。在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赵武灵王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应对措施、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 赵武灵王命令来会葬的五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边境,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魏、秦、齐见赵国重兵待客,戒备森严,而且赵、韩、宋联盟已成,不得不打消了要占赵国便宜的念头。五国使者入赵后,见赵国精锐云集邯郸,战争一触即发,不敢有任何的差错,在与赵武灵王厚葬赵肃侯后,便匆匆离去。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被赵武灵王挫败了。年少的赵武灵王初涉君位就经受住了如此严峻的考验。 《史记·赵世家》说,赵武灵王在位的第十八年(公元前308年),发生了“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的事件,赵武灵王借机干预秦国政治,取得了中原大国的资格,也萌发了进一步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计划: 《史记.赵世家》记载:十八年,秦武王和孟说举龙纹赤鼎,折断膝盖骨死去。赵王派代相赵固到燕国接来秦公子稷,送他回国,立为秦王,这就是秦昭王。0 x+ P% d$ ~2 F1 B
武灵王十九年春天正月,在信宫举行盛大朝会。召见肥义同他议论天下大事,谈了五天才结束。武灵王到北边巡视中山国的地界,到了房子县,又去代地,北到无穷,西到黄河,登上黄华山顶。然后召见楼缓商议说:“我们先王趁着世事的变化,做了南边领地的君长,连接了漳水、滏(fǔ,府)水的险阻,修筑长城,又夺取了蔺城、郭狼,在荏地打败了林胡人,可是功业尚未完成。如今中山国在我们腹心,北面是燕国,东面是东胡,西面是林胡、楼烦、秦国、韩国的边界,然而没有强大兵力的救援,这样下去国家要灭亡,怎么办呢?要取得高出世人的功名,必定要受到背离习俗的牵累。我要穿起胡人服装。”楼缓说:“很好。”可是群臣都不愿意。
% y8 E* u% X/ _ l5 J9 G9 D* V! }8 c! Z$ A
# t/ ~$ @% l- K6 C!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