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3594|回复: 7

蒋健:某些科学家宁可无药也反对用中医药,是何逻辑?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2
发表于 2020-5-29 10: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0-6-9 16:50 编辑 ; L# A% G& p" f0 X2 b! S

- R& v. R+ S: [: M: {蒋健:某些科学家宁可无药也反对用中医药,是何逻辑?观察者网 ; s3 s- v. O" F8 }: f( L6 p: }, h
(采访 观察者网/武守哲)
观察者网:很高兴有这样一个采访您的机会。您在提案中着重提到,疫情之后应及时总结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肺炎临证经验,作为历史性学术著作保存流传下来,希望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织一流专家成立一个编撰委员会。您觉得这个编撰委员会应该如何面对“中医存在不同流派的多种诊疗方案”,采取何种编撰方法,才能“形成相对比较统一的权威认识”?
蒋健: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有不少关于大瘟疫流行之后产生的学术著作,多由医家学者个人总结当时经验独立完成的,如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清朝的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等,为后世抗疫及传染病诊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宝贵的学术遗产。
《温病条辨》,清朝吴鞠通著
2003年中医药抗击SARS病毒的成功经验,很遗憾当时并没有得到及时地总结汇总,时间一久,将渐渐被遗忘。把对瘟疫诊疗的过程记录下来,是中医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的重要证明,这对中医药的继承和发扬都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时,编纂成书的内容完全可以作为现在中医院校的教科书。至于中医流派问题,自古以来就有,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但毕竟还是有主流、有分支的区别,比如此次抗疫,有“国家队”也有“地方队”,不同的省份比如说在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甘肃省等等,地方中医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存在一些大同小异的治疗方法,我认为可以兼收并蓄。
我们中医有个说法叫“三因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即同样一个病,但因为性别年龄不同,因为体质不同,甚至因为地方气候不同,所以具体的治疗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同为新冠病毒肺炎疾病,武汉患者可能偏于湿重,在广州可能偏于热重,治疗用方用药会有所不同。在编纂中医药抗击新冠病毒肺炎诊疗书籍的时候,基于这个“三因制宜”,除了介绍“国家队”的诊疗方法外,也可以介绍地方上的经验;治疗方法可以是传统中药汤剂,也可以是不同剂型的中成药,还可以包括针灸推拿康复方面的内容,都可以写进去。
中医的诊疗方案和西医是不一样的。西医是千人一面的,而中医则会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症状开出药方。比如同样感染新冠状病毒的患者,有的人便秘,有的人腹泻,所以治疗方案当然是不一样的。当然你也许可以说,中医没有统一的方子是一个弊端,其实相反,这未必不是中医的一种优势。所以,主流和一些“非主流”的方法都编写进去,百花齐放,没什么不好,可以提供后人去实践、去证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中医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观察者网:您指出,在非疫情期间“构建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研发体系架构”尤为重要,需要一个“由国家和各地防控指挥部及体系内的常设机构”,那么这个常设机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关系应该怎样协调?
蒋健:湖北武汉是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第一个重度爆发区,后来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流行病。我们看到,无论是核酸和抗体检测试剂的研究开发以及疫苗的研发等等,美国都非常快,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我们要承认他们的科研实力还是很强的、反应是很快的。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是否也应该利用我们国家举国体制的优势,举全国之力搞集中而快速的研发?我国一些研究院所机构平常大多各自分散各自为政的,如果设一个或数个常设研究机构,平时和P3、P4实验室以及和CDC有关传染病的研究室、研究基地加强合作,是否能够更快地出科技成果?这是我所热切期待的。
2003年SARS疫情过后,有关研究就差不多也就停顿了下来,应该汲取此教训。有关传染病常设研究机构应该和院校的有关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平时人才储备、仪器设备采购,科研经费俱应充足,密切跟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新发突发传染病,进行及时跟踪研究。科技部对此要有一个优先考量。
2月14日,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这是武汉首个以中医为主的方舱医院
把“战时”和“非战时”的情况结合起来,以便一旦有大规模的疫情爆发,使我们不仅能在社会体制上占优势、而且在科研上也同样能够快速的作出反应。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何况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的大事。创新药物的研发也是这样。
不能平时对传染病不重视,一旦出现了突发性疫情,缺乏一支能打歼灭战的科技队伍,既缺人才,也缺相应的科学研究的硬件,这种情况一定要加以改变和扭转。
观察者网: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成为民众广泛热议的话题。您敏锐地关注到了“加强我国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这一议题。灵长类动物到目前为止没有列入农畜系列,在《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法》的条规中,灵长类动物的养殖、运输经常性地处在一个模糊地带,您对灵长类动物的临床科研和相关措施的配套有没有具体的建议?
蒋健:我觉得在法律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提出来今后要禁止吃野生动物。现在我要讲的是用于医药学研究用的动物实验,除了大白鼠、小白鼠、兔子等外,我们有时需要灵长类试验动物,如猴子和猩猩。涉及病毒入侵机理研究及疫苗的研发有时需要这类高级别灵长类动物模型,是低级别动物所不能替代的。
目前我们国内灵长类动物研究所也是有的,但灵长类动物的数量、质量以及平时的管理都是不够的,能够进行灵长类动物实验的研究院所也是不够的。灵长类动物的饲养条件与管理是十分苛刻的,其居住环境、温度湿度、饮食的要求甚至比人的要求还要高。
1986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出品的电影《变蝇人》,科学家男主角在拿狒狒做试验
另外再谈谈动物伦理学问题。用灵长类动物来做实验,这是全世界都在做的。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别说灵长类动物,哪怕是一个小白鼠,我们做实验的时候都会要求不能让它发出痛苦的声音,就这个问题,我们肯定要按照相关动物伦理法规定来进行。
这就又回到我们的研究硬件和CDC关系的问题上去了,还涉及到动物的来源和饲养条件硬件是否达标。灵长类动物需要能够在应急的情况之下供医学、药学研究所用,这一块我们确实还存在欠缺。
观察者网:我看到的一些资料显示,咱们国内养殖的灵长类动物的数量、存栏率还是可以的,但有一大部分卖到了国外。
蒋健:我们总是把很多好的东西都卖到国外去了,当然背后可能有出口创汇因素。总的来说,我们确实要储备足够有质量的灵长类动物,用来做临床研究,而不要老是从经济上考虑,这样是没出息的。
2014年之后,美国用于科学实验的猴子需求量猛增(图中红色曲线)
观察者网:根据西方媒体多家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大规模爆发之后,美国各地的中草药馆、中医馆的草药受到美国普通民众的认可和追捧,您是否认为,此次新冠疫情会加快中医走向全世界的步伐?
蒋健:面对这样一个新突发传染病,几乎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有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瑞德西韦也好,羟氯喹也好,目前还没有经过循证医学证明确凿有效,因为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病毒,在我们国内的方舱医院,采用了我们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疗法以后,重症化率和死亡率都有显著下降,充分证明中医药是有用的、有效的。
国内外医学界的一些科学家,他们认为判断药物是否有效,必须要经过随机、双盲、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验证,这是没错的。但是,类似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作为新发突发传染病,根本来不及让你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随机、双盲、大样本的临床试验。
这次湖北武汉疫情爆发之后,我们国家大概有数百个中西药物同时进行临床试验,结果收治不到那么多的病人,许多试验无果而终。有些科学家抱着宁肯无药治疗也反对运用中医药进行治疗的态度,认为那不科学,结果在等待科学还结果出来之前,很多病人除了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吸氧以外,没有别的治疗药物,岂非白白等死?
中医药临床效果不错,为什么不让使用?再说了,一边运用中医药治疗,一边该进行支持疗法就进行支持疗法,该吸氧就吸氧,也不影响你西医治疗,我真搞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还反对运用中医治疗?武汉方舱医院及其他医院结合中医药治疗以后,重症化率和死亡率都减少了,那些懂得随机、双盲、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科学家当然也懂得“大数据”及“真实世界”的研究观察方法也能够证明药物的有效性,却故意对此闭口不谈。
西方留学经验造成了部分科学家的民族虚无主义,作为研究药物的科技人员,自主研发不出创新西药,过了专利期的仿制药有时还做不出生物等效性来,还出来拼命反对中医中药,不知道按的是哪套逻辑?
我作为中医,我认为中医确实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或增强抵抗力,能够改变机体的微环境,能够改善喘憋、咳嗽、发热、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等症状,至于这种机体微环境的改变或症状的改善对于祛除病毒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机理,实话实说,还不是很清楚。自然界有许多现象还不是很清楚,人类不也在地球上生存得好好的吗?你就是明白了年级大了黑发会变成白发的机理所在,你不还是从黑发变成了白发吗?
中医不能包治百病,也有一些中医因为水平不够治不好病,但是决不等于说中医药不能治病。方舱医院的中医药实践就是个“大数据”“真实世界”,全国各地中医医院门诊的中医药实践也是个“大数据”“真实世界”。在上海,外国留学生来学中医药的为最多。中医中药在欧美这次疫情中受到欢迎,难道他们都是上当受骗了?
但中草药是否能够借这次疫情进到欧美的主流,这个不好说。作为一个药物进入另一个国家,需要走一整套严格程序。比如在美国,就需要FDA(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定批准,欧盟也有相应的机构来批准认定,才能以药物的身份上市。现在的情况是,不管外国政府是否批准准许,中医中药包括针灸在国外民间都有一定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
此次疫情会对中医药的推广能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但如果就此下结论说中医药就可以走向世界的话,恐怕还为时过早。
观察者网:新冠肺炎流行性病学还带来了“供血安全”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血浆疗法”这一利用康复者血浆中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以迅速识别并捕捉病毒,激活体内的补体系统清除病毒这一疗法?
蒋健:有两个概念,一个血浆疗法;血浆疗法是利用了已经得过新冠肺炎的患者的血浆(患者已经属于恢复期的痊愈了),其中有抗体,在疫苗一时研发不出来的情况下,可以把血浆当做一个治疗的药物来看待。
血浆疗法的运用到现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就是利用已经恢复的患者血液中的抗体,注射到刚刚患病的身体里面去,起到一个辅助治疗的作用。
输血安全是另一回事。健康的人把自己的血献出来,给那些需要输血的人。献血的人需要查肝肾功能以及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等,以保证用血安全。
3月4号下午,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为三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开展了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
现在凭空出来了一个新冠病毒,其中有一些人群属于隐性感染者,他表面上没有得过病,但说不定他身体里面携带了阳性的病毒,但没有发病症状。
感染过新冠肺炎病毒的人所产生的抗体也分两种,一种是IgG的,一种是IgM的。IgM通常表示新近受到感染,IgG抗体是表示既往受到感染。
过去我们献血的时候,要查肝肾功能和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现在面对一个新冠肺炎病毒,其血液抗体阳性是否可以献血?这个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与观察。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有一种病叫输血型肝炎,就是因为当时大家对那种病毒还没有分离出来,对它的本质还没有看得很清楚,导致受血者出现了丙型肝炎,在国外叫C型肝炎。
后来我们弄明白了,C型肝炎是能够通过血液传播的。所以现在我建议那些新冠病毒的痊愈者,或者隐性携带者去献血时,不仅要检测其IgG和IgM抗体,还要搞清楚这些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不能光凭经验就判断哪一种血是肯定安全的,还需要作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才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主要是考虑到献血的安全性问题。
观察者网:蒋教授,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可否谈谈您对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前景的展望?西方国家也在加快研发步伐,目前已经形成了疫苗国际“军备竞赛”的势头,有些政治化了。
蒋健:这个病毒什么时候能完全消失我们还不太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疫苗研发出来。据我目前所知,在疫苗研发方面,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属于第一梯队,起步早,研发水平相对来说也比较高。您说这相当于“军备竞赛”也不为过,这不仅涉及到经济上的因素,也展现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和面对新发传染病的应对能力。
研发疫苗讲究速度。RNA病毒疫苗相对来说比较难研发,因为它会发生变异,不太稳定。病毒一旦变异了以后,疫苗就不一定完全匹配管用。所以,疫苗的研发速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涉及到巨大的经济利益;第二,代表国家科研实力;第三,趁着病毒还没有变异之前投入预防使用,要快。研发疫苗是最要紧的事情,可以省却很多的医疗资源。所谓传染病的“防治”,有了疫苗,就可以控制在“防”的阶段而非治疗的阶段。
所以这依然涉及到了我们国家突发性公共卫生研发体系这一根本性问题,这就又回到了刚才提到的老问题上了。
观察者网: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 \' p: Y  C/ z. r0 k
收藏/ x4 C% l/ `6 Z, [3 z( X5 `
举报( ~5 {8 Y0 J: b0 E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与传播,是互相联系的不同阶段。* {' n7 \  P; [* U6 U# [
非典过去之后,人们就“好了伤疤忘了痛”,不重视研究了。( ^9 q3 G6 K) U4 `# q- s5 @
我主持过相关课题,也有研究报告,但是,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5-29 11:10: z5 X0 y. @7 P6 H* K6 J: a8 q
研究与传播,是互相联系的不同阶段。( D9 v/ Z  v/ @8 r
非典过去之后,人们就“好了伤疤忘了痛”,不重视研究了。
+ t9 e) d. d* K3 n- O我主持过 ...
1 p- F& @9 u) X3 N* U* Q+ d
《中医群英战SARS》
, M8 O& m$ N  v" b# m# [* |9 |% j
) O" a& r; C1 t* ~" s$ T# c——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8 e$ P) {* H- ^! I9 w( M6 U
7 P+ E" ], _9 p8 ]
曹东义主编、
9 x1 v+ ]; S7 X. E* T* P* r7 s' c200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 D# ^" F1 s, Q- D, A' N' x3 }6 ~0 k( {- I8 S/ A7 g# l
序        33 |- a4 B# ~0 p8 h: _
名家点评        4# y" i8 O; A9 G% [/ q7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5-29 11:12
' K( y+ |/ O8 z1 u' J/ ]《中医群英战SARS》: I4 l4 l9 y8 p/ U% x- J9 Y) C
, J. g5 a' f0 W
——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

1 D5 B4 q3 P  s名家点评
8 U' h& J9 J0 n5 n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点评意见:3 H3 t8 K! f% G  U
中医药为中国防治SARS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这一段史实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d& W  g1 c* b) A$ V" l
本项研究分“史实篇”和“思考篇”,根据大量资料,完整地勾勒出SARS疫情的经过以及中医药在防治SARS中发挥的作用。“思考篇”则汇集了各地中医防治SARS的理论和经验。这些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知识,经过系统整理后对中医药学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1 F  ]- E/ @+ I! t* Z$ _# r研究者又结合外感热病史的演变,对SARS的中医认识提出了有意义的见解,建议将伤寒、瘟疫、温病融合为外感热病学,这一设想十分可取。
/ Y: A; o/ L9 W3 E无论是在史实整理,还是在对中医SARS治疗认识的综合整理方面,本研究到目前为止都是最全面详尽的,就此引出的思考也很有见地。研究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应予通过鉴定,并建议申报奖励。
+ t4 f- i  O: a6 a9 J南通朱良春教授点评意见:
+ V% T, d% m, {  k曹东义教授主编之《中医群英战SARS》书稿,是一部展现中医参与抗击SARS完整、全面的记录,也是通过实践融汇综合形成的《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奠基之作。书中搜集了大量客观、生动的资料,以具体的事实来证实中医药不但是能治疗急性热病,而且疗效是卓著的。有力地为中医扬威,为国争光,让中医药更顺利地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3 u& c) k! X: h3 u# k+ t
书中对中医热病的源流、病因、论治等方面的论述,是中肯的、客观的,并且具有前瞻性的,为提高中医外感热病诊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对中医药剂型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9 ]  n* V; F& ~1 d此书之出版,将对新的《外感热病学》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为弘扬中医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之贡献!1 k9 E) L4 o, h2 j, B5 P1 H; ~
长春中医学院任继学教授点评意见:3 y1 o# C, u+ V5 I
本课题设计是以“史实篇”和“思考篇”两部分。“史实篇”从中医的历史发展陈述了中医歧黄学术是活人之术,从《内经》到《难经》,从解剖到理论,阐述了中医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反思篇”展示了中医既能治疗传染病,又能治疗疑难杂症的能力,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评价。历史证明中医学术继承发扬光大,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的事实。, r& d- B- N, z  ^5 [7 |
该课题研究资料丰富,史料真实,论证可信。传承中医治疗未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急救方药,使中医代代相传,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 ^5 t9 s3 o( Z) l- x建议要有系统性,完整性、有些史实要进一步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有些政策的把握要进一步准确。有些观点还应进一步研究确定,如“某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这种提法似不恰当,缺少原则性。应当把**党员的形象写实、写准。* I/ f9 ^' ]/ K2 j1 v$ w! D8 V
科技部中医发展战略课题组长贾谦研究员点评意见:/ I) w9 l1 f! D
由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持的科研课题“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课题(课题编号:0398)的总结报告《中医群英战SARS——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分“史实篇”与“思考篇”两部分内容,共计40万字左右,“史实篇”客观记述了SARS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对广东省中医界如何采用中医外感热病理论指导临床防治SARS,进行了经验介绍。在此基础上,“思考篇”从中医药发展战略的高度,揭示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现实意义,以及中医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G, a" I* V: ?
本项研究选题针对性强,研究目标明确,资料丰富,数据可靠,研究成果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在国内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对我国SARS防治,以及中医诊治规范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结论和较新观点,为国家及相关部门汲取SARS防治的历史经验、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与依据,特别是为国家将中医药纳入重大突发疾病应急系统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一份难得的有实际价值的研究报告。可以说,这项课题完成得相当好,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4 `/ b2 H! P# Y  K' P& r( K+ l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专家李经纬研究员的鉴定意见:* x2 }7 x" I% P$ z& K2 i2 i7 N4 g! u
SARSA于2003年春突袭,以病因不明,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在人群中迅即形成一股恐惧心理。特别在初期,中国医疗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一时还难以发挥作用,使治愈率与并发症均不能令人满意。在中西医结合、中医较广泛参与后,上述情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治愈率提高了,并发症降低了,从而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一致好评。
1 i) l6 F/ y% }( j0 o《中医群英战SARS》之研究,忠实调查研究,客观分析综合,求实总结经验,认真反思教训,对SARS流行,被控制,以“史实篇”和“思考篇”,两大部分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论述。资料翔实,分析研究客观,给我们当代乃至后世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资料与有价值的借鉴。他们对SARS的研究,是很有见地的,成功的,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3 ^. X) Y) ~% H) {2 p4 u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专家余瀛鳌研究员的鉴定意见:
' H7 F) u9 k. j& p由曹东义主撰之《中医群英战SARS——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堪称是与时俱进之现代疫病专著。它体现了中医药学重视学术源流变化,突出临床疗效,阐析当前所客观存在的学验思辨概况。而全书的主旋律,又是以论析SARS等病证的规范研究。作者表述了历代对有关疫病的证治特色及优势,复能结合当前现实应用、需求与发展。应予肯定的是,撰论符合史实。作者能站得高、看得远,从总体构思进行分析、讨论。
4 h5 R$ @& q2 p- }  e* Q书中面对SARS的病证所属和中医对SARS在辨证结合辨病的认识,对“寒温统一论”,和伤寒、温病、温疫的病证特色和区别要点进行了阐介。尤为重要的是,全书将中医学术思想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故在学术性、规范性、实践性和传承发展与实际应用方面,均堪称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申报奖励的优越条件。. A% C7 m+ I6 L! l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李浩教授点评意见:
- I& @$ g/ b' O; s人类与SARS的艰苦斗争虽然告一段落,然而尘埃落定之后人们仍然没有完全看清瘟神的真面目,还有许多待解的难题等着人们去攻克。禽流感、艾滋病的猖獗蔓延,也证明瘟神并没有走远。在中华大地上苦苦探索、奋斗了几千年的中医学,在SARS瘟疫的考验面前表现如何,值得学术界认真总结和深思。& c9 H+ o9 h8 O3 s+ |7 m
曹东义教授承担的这一课题和课题的总结报告《中医群英战SARS——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以大量的事实记录了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再现了那不平凡的艰难岁月。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能站在全国、全世界的大棋面前,从战略的高度,深刻思考中医学的历史价值,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局部的技术的得失问题,思其所以得,也思其所以失,着重阐述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作者把自己对历史与现实思考的体会奉献出来,供后来的人们继续研究,不断总结、反思,以有利于形成新的见解、理论,有利于将来更有效地防治SARS、禽流感等新旧瘟疫。6 m+ [( p6 B2 D4 L6 E2 T
综上所述,这不仅是一部回顾性的研究,也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填补了有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并申报科研成果。' i, K, h9 G6 U2 N# }% U4 q7 z
河北医科大学李恩教授点评意见:. b+ C+ t1 P. x' U& f/ a( ~
曹东义主编的《中医群英战SARS》,是在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研究”课题立项之基础上,总结撰写的一部创新之作。全书分《史实篇》和《反思篇》,用辨证的唯物史观记述和总结了2003年在我国发生的SARS历史以及中医药学在这场与SARS斗争中显示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全书具有详实的史料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D" y/ x( p2 B- L% T& q( j
《史实篇》回顾了中医在与瘟疫病斗争的历史,在此次与SARS斗争中谱写的新篇,使医学界和社会上认识到中医在新的历史情况下,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了中医学,也显示了中西医结合互补的优势,提高了中医药学的地位。: t" S7 A- \/ l- v* T8 K9 p# F
中医药学是以传统文化为母体,其生存和发展带有很强的政策性,在此次与SARS斗争中,也不可避免地提出来了,该书做了客观的反映。9 a/ V7 ~" f5 G& `1 t* o. c
该书科学地总结了中医药在防治SARS斗争中的宝贵经验,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神统一”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治疗观的特点。对于当今整体医学的发展将起到示范作用。
; x5 _% x+ V& t$ r) u8 Y全书从科学发展观将传统的广义伤寒、瘟疫、温病的内在联系加以融合,提出“中医外感热病学”,在医学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中医将会再现一次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5-29 11:13
) f9 y2 M, n$ i' ?8 U+ g  U1 T名家点评
, P6 Y6 R4 y7 {$ q. ^* |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点评意见:
/ I9 y4 b2 t# ~! X. G" \; v中医药为中国防治SARS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这一段史实进 ...
$ k" ?' _2 ]- d; Z  H" r
7 E- c& o+ s" `  V- i& u) |4 z
序        3- O- f. V; g+ j) B$ R
名家点评        4
/ n; T8 f8 L$ k- V# ~  X引   言        10
* k( k+ s6 K7 G0 D史实篇        12
1 a- H5 [0 h! }7 c4 o0 x序幕:瘟神与人类的战争        13$ I' j/ U1 h6 D+ _# D- t; K/ v1 ~" u1 @
第一章:瘟神偷袭广东        18
" t. Q: ^% M: I# w瘟神发难十面埋伏起烽烟        18* p# L+ Z; Y5 K9 g
吕玉波说最难忘怀属当初        261 j* ]0 S7 W8 i
广东经验促成中医介入        31
8 k: C, Z. h8 l  B4 d第二章:高高挺立的中医        39' ^9 _& p. S" r# j6 h, C& |8 z7 e! ^
中医的一段屈辱历史        40
3 T9 ^9 O: I) M3 N" g2 b7 D禁用词语大笔一挥救中医        46! s- A! s0 V  m$ v
邓铁涛论正确看待中医        52  J* C6 f& I, M" G% ^+ p+ o
为中医完整体系而守侯        58
) w; h1 b6 @% |; |9 u向中央为中医参与请战        62/ b/ a; I( m; R- x2 B
可资借鉴的石家庄经验        70
1 o$ U3 r+ S' b& g: g第三章:燎原北上        76
, a/ F& N6 y+ w疫情如火考验疾控能力        76# u! d' ^& n/ U4 i* b5 e) {
张文康根据什么断疫情        93
, ]4 E' _. r( B8 n7 z新一届政府的快速反应        113
2 B- n; k; i6 t8 x0 Q) t第四章:奋起反击        1231 z  E, J; S6 G) g. O2 h
中医药进军主战场        1230 X+ d& f* v9 k
紧急启动中医科研        132
, Y9 Q' x* H) @! @* V( g1 N& C4 r$ E7 X中医群英献方献策        144( k% k: x; d& V' z7 Y
挺起胸膛保卫心脏        215
8 ?8 d, V- o; C% j: G: m; B' G第五章:胜利会师        222
. b1 X2 d$ P$ E, z. t# B# K三军会战小汤山        222/ G, @9 z% }: n+ l; V+ i
流调与出师香港        230
2 n4 u9 b$ K0 R1 q8 o中医会师京东宾馆        239
3 N/ S  u9 t: c: v% o7 |4 J: G收获香山科学会议        268
8 G! }9 V* z: u反思篇        2774 W" u: m3 w% p4 Q2 t8 U5 [
第一章:SARS过去,中医收获了什么        2775 {' j9 O; L: _9 j! n' \0 |, H
展示了中医界群英荟萃时代形象        278; z% C# F. z! f0 l/ V
再次突显中医热病辨证治疗特色        280
& C6 c% \3 t1 t+ A0 d4 W5 B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科学精神        282
, x" g  ~  t. ~2 e, q蕴育外感热病理论寒温统一的突破        287
1 D3 O$ Q/ N7 Z/ O# b第二章:SARS促使伤寒温病统一        290- h+ q8 J% A  P. M6 f6 s0 A( s
《素问》热病是最古雅的名称        291, |9 ~/ N1 Y# f8 I# T5 U9 h
广义伤寒学说的历史价值        292
) f0 }9 Q4 r5 b1 B# G; Z' F温病概念广义狭义的演变        2931 C( V2 w8 x! p  n  z0 E
寒温论争的关键在于解表        294
% O8 A7 Y' |0 \3 d  V) p统一热病学说是我们的任务        295
, t" R7 C+ u7 f* ]! Q+ ^第三章:SARS的中医病因如何求        297
8 a6 Q& w% T% a) y/ u; C0 N' @$ L# R3 [疫气只说明热病的流行性        297
) J* T0 d) X5 e. q伤于寒只是热病的诱因        298$ H: M! B$ G' p
温热邪气说源于辛温方难用        2993 f6 `2 W0 a3 g  B
毒疫之气共同构成热病病因        301
- W- w" G2 x; v8 D第四章:SARS按什么规律传变        303
" U0 A2 e9 `. E8 J2 K6 @4 J张仲景六经分证及其演变        303; h+ D2 W% @$ x' d1 t: d
后世论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        305
% x& R# K* q4 t0 H, A( ]明代吴又可论疫有九种传变        306
  C. o6 K* g. L& r& _1 h温病学派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307. W# n( O3 k  K9 I3 [+ Y' s3 E
第五章:阳郁为热是热病的共同病机        310
- [: j* a" F/ V$ F1 H. Y' n0 j外感热病包含的病种多而复杂        310
- |/ ~/ T9 s7 B, t* u伤寒与温病是病种还是证候之差        311
3 r- ?6 E! f9 ^( B6 `& W' @8 ?郁阳为热是伤寒温病的共同病机        313# P# @7 I4 M/ ~( t$ L+ J" V
炎症反应是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        314
! b) l1 Y+ t* f8 X9 m0 g中医治疗热病主要靠宣泻郁热        315. o) N. D; B6 S8 n  @$ [
第六章:SARS应如何辨证        316
% T% D0 E8 K8 m万友生八纲统寒温        316
8 j$ A' |, P/ z/ E8 A杨麦青以伤寒统温病        317" O, M: g# B1 e+ O9 {( q& c- @
邓铁涛寒温统一辨证        318
' {- F6 }3 m0 x! E  F试说五级病证诊治体系        320
+ O+ G+ M/ x: b4 [第七章:SARS应如何治疗        324  }  {  f+ E2 K, n" K7 ]3 C9 M% a
《素问》汗泄两法治热病        325
. S, ~5 L! S+ d0 u! J# g. ~华佗“六部三法”治伤寒        3254 H! L, }+ M+ F9 ?. S2 K' g
仲景未谋辛凉解表面        3268 C* c4 C& K( T5 @2 i. o1 l
历代都说辛温解表难用        327
0 v. n+ p, u. [4 V6 O7 J达原饮试图直达膜原        328+ \, g8 H. M. v0 y; i4 j* B- S+ p
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3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5-29 11:148 N, o" p. w* j2 `4 `  `, A) T# O4 m
序        3
9 d' p( o# N. u2 d  r' r名家点评        4
: |6 `& {: c6 G  }  q+ r8 y引   言        10

2 T: T; D6 }3 J* A期待着这个研究报告引起大家的重视,
' Y" T8 I! l' ^1 U5 A5 A5 m/ V4 j不重视,受损失的不是作者,而是中医、是大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6: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5-29 11:15
) ^& U( G1 I- Y) j9 l% F期待着这个研究报告引起大家的重视,( H8 r6 D# Q8 Z" y9 R7 i1 b
不重视,受损失的不是作者,而是中医、是大众。
% K5 b. y! Q7 ?  V$ h
国医大师路志正:重温石家庄乙脑疫情,定位中医治疫新角色 ; S% ^* O% W0 J. z2 j! n* _5 Q: `
2020-05-17 15:56
" A& q' ]$ F+ A* I  G•195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暴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死亡率很高。老中医郭可明和其所在的七人小组,在中医温病学理论指导下用中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6 _8 O  M7 ?; `3 j- c& H2 V, f  h& S* @
•卫生部派遣调查组三下石家庄,确认了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显著疗效,并做出决定:凡是有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的地区的卫生部门及医院必须学习和推行这种疗法。
( q" m3 g- \4 w$ k: x% x* q# L/ S5 \* O; `1 e, d% Z
•重温20世纪50年代抗击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的历史,对我们重新理解中西医协作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并为正确认识中医在疫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打开另一扇窗子。5 K# d! `, B5 c% w5 z  Q

3 \( `$ X) P1 J+ J5 E% Q2 t4 U) p1 H20世纪50年代,河北省石家庄市暴发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疫情流行,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同流行性乙型脑炎斗争的胜利。这次来之不易的胜利,既是中西医合作与瘟疫在对决中取得的瞩目成绩,也是中医界拿到的一份“治疗有效”的证明书。当今,在举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之际,重温那段历史,必然对我们重新理解中西医协作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并为正确认识中医在疫情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打开另一扇窗子。4 T1 j" z4 s& {+ O* a. B. u

7 I0 m7 d( k, h; b9 ~
+ p. b) I1 h- p. S3 x! q- A! A- y: l9 c9 G' |+ r  C
1956年,所有参与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受奖人员合影。; L. t& t1 J6 G. e1 w
3 N$ E! G$ y" N( V6 C
治疗乙型脑炎 西医遭遇临床困境
4 m  p' D4 W' t$ c0 g% [& g$ Z+ j! n( S8 J8 W8 M: r, H3 o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当叮咬过病人或病畜的蚊虫再叮咬健康人时,会将一种嗜神经性病毒带入人体内,使大脑神经系统受到侵害,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一般病程10天左右,轻者向愈,重者丧生,存活者中将有7%~20%的人留下精神失常、痴呆、偏瘫、智力减退等严重后遗症。& U5 U8 G! N# b! I+ m
& W7 \- K  ~' i" \4 R
1954年,由于石家庄地区洪水泛滥,水灾过后,乙脑疫情呈现出暴发流行的态势,死亡率很高。当时西医对于乙脑的治疗没有特效疗法,临床效果不能令人满意。比如,中央人民医院(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西医专家高崇基同志曾说:“西医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没有针对病原的特效药物,只是面对这种严重的病状施用一般的对症疗法。高热就用冰枕,头部敷冰袋,温水或酒精擦澡,冰水灌肠,发汗药或退烧药物,但是这些处置对脑炎的高热,并不能使之有效地降低;抽风就给镇静药物,严重的病人也不能终止发作;对脑炎病人的昏迷,根本无办法解救,只能针对呼吸和循环衰竭给予输氧和兴奋呼吸或循环之药物;防止并发症可给予抗生素药物,以及安装胃管,鼻饲输入饮食、水分和服药,其他则是护理方面防止褥疮,尿便处理等等。总之,单纯以西医治疗乙型脑炎,不是主动的根本治疗,而是侧面的治标的方法,并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很多的重病人,仍不免遭到死亡的侵袭。血浆疗法及免疫血清疗法,虽可降低一些病死率,但从治疗观点上仍难使人满意。”
) R! V6 w7 o! K7 I" ^7 ^+ S8 u. `$ v* ^+ V
鉴于当时西医的临床困境和疫情播散的严峻形势,石家庄市卫生局紧急组织在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工作的老中医郭可明和其所在的七人小组,在医院和卫生局领导的支持下,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以解毒、清热、养阴为法,忌用发汗、泻下、利尿以及辛燥等药物,并忌用冰袋冷敷。方用白虎汤和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等,重用生石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般患者服药后都能在短期内退烧,1~2周痊愈出院,很少留下后遗症。1954年,治疗小组收治的34例乙脑患者,竟然全部获愈,无一死亡。1955年的治疗也获得了90%以上的治愈率,其中甚至包括极重型乙脑患者。$ ^* r9 U- ^; ^+ s0 S2 u! k$ ^
' h3 o. g9 q5 p- z5 v/ b
调查组三下石家庄确定中医疗效7 Y$ q. X. R, c2 Y
/ c" P! U! i8 P$ q+ g+ n; Y
当时,我在刚刚成立的卫生部中医司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振奋。因为,这则消息在乙脑死亡率高达30%~50%的当时,对于整个医学界犹如一声春雷!卫生部对这则消息也显示了十分的重视,在看到上报的纸质材料之后,卫生部马上就组成了一个3人调查组,到石家庄市去调查。这个调查组,有我,还有朱颜和汪思益两位同志。朱颜同志原来是中医,后来改学了西医,毕业之后到协和医院工作,研究药理很有成绩。汪思益同志是西医,当时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外科研究所任所长。$ q, o% r- O. y: ~; b
  P- u$ |% @" Y  d1 B
当时的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占地面积不大,医院的条件不是很好,在一个院子里,只有6张病床,而能提供的乙脑患者的病历记录,则是既不完整,书写亦非规范,这些病历记录中有纯用中医治疗者,也有纯用西医治疗者,还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者,三者错杂有之。这就为我们调查工作留下了很多疑问:如何界定这次治疗乙脑的突出成绩,是中医的,还是西医的?4 c5 j; G3 C! [3 ?$ W$ q

. s: v$ ]# p, G5 ^. S1 i- v* O4 b1 v因为我本是做中医临床出身,多年的中医学习和临床实践使我认识到: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几千年来一直是历代中医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热病”“伤寒”到“瘟疫”“温病”等,其中都包含了多种急性传染病,虽然古籍未曾明言“乙脑”其病,但诸多古籍中关于“暑温”“暑风”“暑厥”等疾病的描述,与乙脑在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上极为相近,虽然不能肯定就是乙脑,但至少应包括在其中,而中医众多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此次乙脑的临床治疗,肯定颇有可资借鉴之处。例如老中医郭可明使用的主要方剂白虎汤,就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著名经方,用这个方剂加减治疗高热,历代均有记载,而我也有过类似的临床治疗经验。另外,结合现场调查的资料记载,有的患者用了青霉素,我当时学习过西医知识,知道虽然用了青霉素,但对于乙脑病毒是没有疗效的。所以我认定,当时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治疗乙脑,一开始死亡率很高,后来就降下来了,这是中医的治疗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后来,回到北京,当时的卫生部部长助理郭子化告诉我说,其实早在1952年8月,山东省立医院就曾有6例乙脑患者全部由中医治愈,只是当时并未得到各方面的注意,亦未引起卫生部的足够重视。5 K% y0 ~2 S4 N/ I" A4 _: ]
; m" A0 P: |  p$ I8 i7 M2 R( z. |
在这个调查认定过程中,因为对石家庄具体治疗情况的认识不同,我们三个人的意见并未统一。分析原因,我认为和每一个人是否有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相关经验有关。就这样,三人中,我对中医药持支持认同态度;朱颜同志的态度模棱两可,认为我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肯定;汪思益同志则认为,病死率的降低,主要是西医治疗措施的改进,而不是中医参与治疗的结果。这样,调查组三个人三种不同意见,这个报告就很难写了。& @: g; t: P( ]2 \" X

$ e; E6 m+ F! ~9 f1 D回到北京后,我们到了卫生部中医司,见到薛和舫司长,就把三个人的不同意见进行了汇报。薛司长听后,觉得我这个“少数人见解”很有价值,不能轻易放弃。因此,就又派了一个调查组再次前去调查。当时卫生部中医司对于中医工作是很认真的,没有简单地采取否定或者肯定的态度,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仍旧十分可贵。第二个调查组到了石家庄传染病医院调查之后,反映的情况就如我们汇报的那样。回来之后,大家继续讨论,可仍然不能得出最后结论。& C7 U; ^! ]( K3 b2 i

+ E$ j2 b8 W2 E/ m  }; j) |5 F1955年8月,迫于当时形势,卫生部决定再次派遣调查组三下石家庄,调查组由负责中医工作的卫生部部长助理郭子化负责,并从中央人民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市儿童医院及卫生部抽调数名中医和西医,事先还研究制定了调研方案,要求当地卫生部门重新整理资料,把只用中药而未经西药治疗的病例专门整理出来,进行系统整理和客观分析,以判定中医治疗是否有效。
, g; g- b4 C0 ?2 ?1 T4 g. D% r. H" Z
调查组于8月17日抵达石家庄,我们通过座谈、访问、听汇报、临床观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考察。后来调查组成员、中央人民医院西医专家高崇基同志在汇报中说:“我们翻阅了1955年度中医治疗的病案(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并在临床观察了10例病人,访问了医院的工作人员及病人家属,以及治疗脑炎短期训练班学员们的座谈,我们有根据地说,在临床诊断上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确定的,中医治愈率的统计结果也是肯定的。首先石家庄是乙型脑炎的流行区,发病季节又与乙型脑炎相符合,年龄性别上又不专限于某些个别情况,症状表现及身体检查神经系统症状都和乙型脑炎相同;化验检查方面,血液、脑脊液检查及血清学检查,也不例外地都证实了乙型脑炎的诊断。”汇报中还说:“截至8月22日,1955年度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中医治疗的20例乙型脑炎中,治愈17例(包括重型和极重型者9例,轻型者7例),死亡3例(一例因并发中耳炎败血症,一例因治疗过晚,一例死因未明)。总结1954年34例、1955年20例乙脑病人,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0%以上,中医这样卓越的疗效,在近代医学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效果上,无出其右者。”
1 J1 O6 o8 t# B. d; K* ?7 R# U& [4 c8 q
功绩当属中国特色的中西医合作
# A9 z" V! _! \( `/ n* H- S! ^$ v8 \2 V% B7 u
1955年9月2日,卫生部召开了扩大部务会议,听取调查组关于石家庄中医治疗乙脑疗效的视察工作汇报。被邀请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专家、在京的中西医学专家和北京各医院的负责人等。“会议确认了中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显著疗效,并做出决定:卫生部责成凡是有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的地区的卫生部门及医院必须学习和推行这种疗法。”同年12月19日,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典礼大会上,石家庄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小组还受到卫生部的表扬,接受了卫生部颁发的奖状和奖金。而老中医郭可明则在1956年,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6 z0 u) k$ Y* N) {
( W$ Y, |6 D$ y& ]0 v: m% j# [3 w/ i7 a4 g, j

! C8 ]- ^8 L4 N3 W8 s1956年,郭可明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
0 ?( n1 q2 c8 _; ~
% ?) ?& ~6 U& u. [9 A* x《周易》云:眇能视,跛能履。我国在历史上 是一个多疫病流行的国家,忧劳可以兴国,多难可以兴邦,中医在数千年与疫病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理论和经验,这可以说是中医贡献给全世界最靓丽的成果之一。不论是1954年的乙脑,还是2003年的SARS,在中医参与下取得的“中国疗效”都是举世瞩目的,这一成绩首先是中国抗疫斗争中制度优势的成绩。但也同样是中医在数千年积淀中厚积薄发所取得的成绩。这些成绩,是中医传统治疗在西医密切辅助和科学护理配合下取得的,更是由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西医合作所取得的!应当指出,如果没有中医进入现代化的医院工作,没有患者被收进专门机构隔离治疗,即使传统散在的开业中医有机会对乙脑辨证施治,也很难单独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
9 Q2 g7 o! i7 n6 B6 {0 ]: o% R& I2 n3 [# ]6 B. q$ X# K# ?4 P
古人云:“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回首往昔,如历历在目。近年来,我年齿渐长,而阅事滋多,每与人言,辄询实时事务;每读书史,多求至理深道,逐渐明白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至深幽义。当今,我们刚刚取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知往鉴今,以启未来,希望我们能合理认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延展未来中西医合作发展的视角和潜力,打好铺垫!意之所致,信笔成书,特为此小文,殆所谓眇之能视,不足以有明;跛之能履,不足以与行也。7 J3 v% F7 t0 {" U1 c
, l2 N) ?1 n, [0 ~, [  Z4 W
文丨国医大师 路志正
' Q/ o3 G* z" e! e
2 z0 @2 g" Z" Q! @: Y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2 _( C% ~% z6 V3 b+ a

3 D* n/ n* P! C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4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8
发表于 2020-5-29 17:59: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很好,转发了!世人都应该明白资本医学一手遮天严重的耽误了这次疫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