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2-12-16 09:56 编辑
, T: s z, g/ n/ `- j, d' i3 B# T; }7 s; b% J7 J
编者按:% C2 P7 z9 V; K. B+ p2 ]
专家论“防疫共识”(见下面的文章),其实还有不信中医(缺乏文化自信),中药储备不足的潜在风险。这种“重西轻中”,找不到中国医药文化自信,盲目跟着欧美落后的“单纯对付病毒,只靠疫 苗遮羞”的错误路线,走得很辛苦,也代价巨大。中医药与瘟疫斗争了几千年,中医药的大智慧视而不见,让人不胜叹息。
# P5 u) P$ `' l5 b7 A/ b/ F$ i, W
. P. r1 M. n. q- F 防疫共识被撕裂,警惕巨大潜在风险
& S/ ?- J0 C; X9 e z
* w" f: [7 O' |( P0 D8 |0 s0 H 1)防疫的根本目的,是在保护民众健康和生命的同时,将防疫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当前的最大挑战是,我们在保护民众健康和生命方面,几乎做到了全世界最好,但防疫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则越来越大。当前的一个显著风险是,社会中关于防疫的共识正在动摇,部分民众对防疫的理解度、配合度、支持度出现下降,原因很复杂:/ d8 B0 h5 z T' ~/ W7 h6 w* W
, |+ W1 u8 Y# D/ L7 v
——疫情延续三年,很多人心理疲惫感、焦虑感上升;
7 Y" ^ N+ R- D1 Y& W1 A7 Q
6 I6 a4 o ~. ]$ V ——国内外各种关于“奥密克戎危害性不大”的观点甚嚣尘上,很多人认为,对于一个“类似流感”的病毒,不值得付出如此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进行防控;0 R+ G9 j- T# M2 F6 J% A
/ q4 L) v( P7 g- ?7 T/ z4 P, j
——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纷纷放开,刺激了国内民众的神经,卡塔尔世界杯带来了进一步的刺激;
# I# ?' {5 N" ^4 L7 A3 ^ l6 O/ T3 }* T
——有些地方“层层加码”、“一刀切”,如搞超长时间封控(最长三四个月);滥用锁门、锁单元门出口、锁小区大门等不当措施;少数基层防疫工作人员态度粗暴、野蛮,与民众发生冲突;少数防疫人员在实施管控措施时,不主动亮明身份,不依法出示封控、管控的法律依据等。这些因素激化了部分民众与防疫政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疫情之下,潜在群体事件、暴力事件、极端事件、恶性事件的风险正在上升,防疫带来的次生灾害和风险不容忽视;
( h5 k7 A v. h3 P# n7 h
: Q& q/ V6 G, E4 d' t ——长时间、多频次的管控措施,对灵活就业人员、个体户、中小企业主及相关民众的收入带来了较大冲击,部分民众确实面临收入下降、负担加重、生计困难的问题;
9 N8 `7 W& ~/ I$ D8 a5 S/ B# l9 h8 I; _
- v3 P, T- Q+ r1 l, m ——防疫的最大受益者,包括老人、儿童等在内的脆弱人群话语权很小,防疫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大量健康人群,话语权很大,客观上形成了日渐增强的反对防疫的声音。
- e R% ^+ L* p; B i
: b8 T5 V* |1 H9 G+ V1 e+ c 2)当前防疫工作的重点依然是不断优化防疫政策,减少防疫带来的次生灾害,化解防疫带来的潜在社会风险。二十条出台,就是防疫政策优化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此后,有关如何划定高风险区、如何实施核酸检测等又出台了明确要求。昨天,再次明确,只有县级以上政府才能采取封控措施,高风险区必须划定到单元和楼栋,严禁封闭消防通道,对“层层加码”、“一刀切”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现在,一些地方在防疫问题上还存在两种错误思想,要么觉得“防不住”,不尽全力,应付差事,要么“动作过大、变形”,一味蛮干。对于两种错误行为带来严重后果的,都要依法依规严惩,这样才能树立明确的导向。2 v. B6 l' j9 S, L3 m
% i! c* a8 z) P0 A8 I, t5 X7 f
3)从底线思维出发,化解防疫带来的社会风险,关键在于减少防疫带来的次生灾害:/ e9 H( {8 [1 s8 z/ |9 u# B3 R
+ A8 H% m; q- L; C: x- {8 b ——解决好特殊人群的就医、用药问题,严禁打着防疫的名义,僵化执行政策,延误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就医,酿成恶性事件。这类事件经过网络发酵、放大,对社会稳定的冲击性和破坏性非常大。对于酿成此类恶性事件的责任人,尤其是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应该严惩;
/ e& D4 U8 b* W( J6 D! f3 u* y$ G* e# G4 d2 C& O) A
——解决好封控区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任何时候不能出现民众因为防疫出现缺粮缺菜、缺基本生活用品的情况;
& O& E F8 A8 J9 r$ d
/ \9 @# e3 Q7 ~( @ ——高度警惕疫情之下的火灾、踩踏、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8 B0 ~7 I. o W6 T) e" [
2 f9 H' u& |" N3 k ——严惩野蛮防疫、非法防疫酿成严重社会冲突的责任人;* O! B( @0 r. r" l% E' {8 J
+ l9 B. }9 {( Z0 z ——严惩防疫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包括核酸检测中的腐败行为、保供当中的腐败行为等;
S( a$ B1 w3 j; {4 {( h& I% d y; V( f' }" U4 b9 m- ^9 M# \0 ]
——关于民众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压力疏导。
5 l4 L$ Y, i$ F: D, M/ _. H
i4 b1 V' I I& [1 Q( w! c 4)做好困难人群的托底、救济、帮扶。疫情三年,确实有大量灵活就业人员、中小企业主、个体户、中低收入者、弱势群体等,面临较大的生活和生存压力。有必要对这类群体进行统计、摸底,精准纾困。中国不太可能像美国那样大规模给民众“发钱”,但对于困难人群的帮扶确实不能少。这部分人群承担了防疫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成本,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又比较差,对于他们的帮扶,可以减轻疫情之下的社会对抗情绪,也体现了“有难同当、共克时艰”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 c, s x' w" a, ?* r4 X
2 T3 E( W. b2 U. l+ K 5)鉴于奥密克戎的超强传染性,以及对绝大部分健康人群的直接伤害较小(奥密克戎的主要伤害对象是存在基础疾病、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等脆弱群体,以及疫情失控后医疗体系崩溃带来的次生灾害),防疫的重点适时转向对脆弱人群的保护。要抓紧分析、研究和借鉴新加坡、香港等地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经验和教训,大大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疫苗接种率。现在大量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果按照疫苗接种的说明,严格来说,他们确实不具备接种条件。一线医护人员也不敢贸然做主,建议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接种。基层政府部门也不能强制让老年人接种,否则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会是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基于科学,对老年人接种做出更有可执行性的说明,不能追求“零风险”,只要老年人接种带来的收益大于潜在副作用带来的风险,就应该应接尽接。除了呼吁、建议、规劝,必要时也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和一定的间接强制措施。# }# x0 D! `7 Q
9 S" j8 V9 q" W; @3 U 6)在保护好脆弱人群的基础上,防疫的重点应该是避免医疗体系崩溃,首要任务是做好各类医疗资源分类、储备,按照“好钢用在刀刃上”上的原则,确保疫情之下,危重病人可以及时得到救治。各地都需要增加普通病床和ICU病床建设,对于超大城市,可能有必要借鉴武汉疫情初期,“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建设的经验,加大医疗资源储备。方舱医院可以适时升级,在疫情大面积爆发时,应主要用于救治中症以上且暂时不会转化为危重症的患者,并打通危重病人从方舱医院到正规医院的转运通道。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伴随新冠的患者和一般疾病患者,要分类处置,分类建设医疗救护资源。' g1 Y0 @2 ^ t5 Y- ^& d0 d* n2 V
1 g/ R5 V d- j2 K9 P5 L! O 7)需要有关专家尽快研判,根据疫情发展,是否可以适时考虑密接人员居家隔离,甚至无症状感染者、轻症、中症人员,只要没有可能转化为危重情况的潜在因素,也可以考虑居家隔离、治疗。一定要避免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耗,尤其是要避免大量轻症、中症患者冲击医疗体系,造成医疗挤兑。' m) D/ W* r7 S1 C9 ^! U
, m8 ~1 j1 Q4 {/ w: D+ F& N( Z
8)为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利用接下来宝贵的“窗口期”,为轻症、中症人员,提供明确的家庭新冠治疗药物包(自费和免费相结合)。经过三年与新冠的斗争,中国已经基于中西药,形成了对于轻症、中症患者的完善治疗方案,有关专家可以就轻症、中症人员居家、自我用药、自我痊愈,提出明确的药物储备和药物使用建议。
! V/ P6 P3 f: E3 K& M, d: J" I$ M" d: w6 ^, \& @
9)适时调整、优化核酸检测方案,大力推广居家检测、复工前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检测,减轻对国家集中建设核酸检测能力的依赖。# v* p- B. b1 d* k
/ h$ a. v1 o. R- T 10)根据科研进度,适时公布第二代疫苗、新一代新冠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度,缓解民众的焦虑,让民众看到疫情终结的大概时间表。现在很多人非常焦虑,关键是看不到疫情结束的希望,不知道要熬到何年何月才是个头。
" W2 h8 T- k4 w- I- y! P) c* {; ?* _/ w" M% w
P.S. 疫情就是和平年代的战争,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医疗资源低于发达国家。我们取得今天的防疫成果,已经非常不容易。与此同时,也要跟民众解释清楚,当前国家在防疫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巨大挑战,管理好民众的预期,尤其是不能让民众形成“政府大包大揽”、“政府万能、政府全能”的印象。" p! C3 ]. U# ?9 B, Q! z" T
* t; L$ t* d% B3 O3 l
随着疫情之下社会群体事件,以及各种灾害、事故不断增加,要高度警惕此前一度被压制的“恨国党”、“公知”群体再次死灰复燃,煽动民众不满情绪,造成社会对抗与撕裂。美国目前正在对伊朗“下手”,主要手段还是“颜色革命”那一套。中国整体上抵御美国“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的能力非常强,但依然要警惕疫情之下,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乌鲁木齐大火这样的灾害事件借题发挥,冲击中国的政治、社会和大局稳定。
+ j; ^2 L' @( h) g. q. V/ }, r; y# y/ Q+ C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_7 p5 T2 ]" S'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