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549|回复: 0

李士懋大师论中医的出路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4

主题

69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38
发表于 2016-10-4 08: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的出路何在?写给每个心系中医的人!2016-09-27 李士懋,田淑霄 [url=]悦读中医[/url]
3 v, y# U  q6 K' N4 P! F$ f
& x7 v) ]6 D8 R( p7 J" p) O
导读

中医的出路何在?这个问题,乍一看,或许略显沉重,却值得每个心系中医的人深思。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很多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实践,夯实基础外,更是要认真思考中医的出路到底何在?今天听听国医大师李士懋的看法!

% p, R- p: T, e" M. J& E3 }/ A: K
1.正本澄源

通过大讨论、大总结,正本澄源,纠正工作导向的偏差。2 A0 Y* ~% g2 Q! d& R# d! Q. H

欲纠其偏,不是卫生部门一家的事,涉及科技、教育、医药、人事等诸多部门。首先要对中医再认识、再评价、摆脱科学一元论和唯西方科学的偏见,真正承认中医这一独特的科学体系,深刻认识中医理论体系蕴涵的诸多超前的科学内涵,方能健康地继承发展。


7 y; b/ y; ?, g( N3 {% I  q
2.中医要走自己的路
按中医固有理论体系能否继续发展?历史上中医的三次大发展,已是凿凿事实。近代是否停滞了呢?非也。王清任的血瘀论及气虚中风论;晚清民初三张气血上菀的中风论,凡脱皆脱在肝及大气下陷论等,都丰富了中医理论宝库,并得到普遍公认和广泛应用。《内经》是中医理论渊源,真正悟透了《内经》的某一观点,就可能创立一个伟大的医药学派,补土派、温病派等,莫不如此。倘后人能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博采众长,亦大有可为。遗憾的是,目前中医队伍的中医根基太差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虽是“文革”前的中医大学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无法专心钻研学问。
) g8 H  @* P; s

肯定会有人诘问,按中医固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成果,符合现代科学吗,能量化吗,等等。殊不知,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科学体系,不存在通约性,不同的科学体系,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中医判断外感高热的疗效标准是正汗,而不是体温、血象;判断正气强弱的标准是神、脉、胃气;判断吉凶顺逆的重要标准是脉象。为什么中医的成就一定要拿西方科学的尺子来量呢。当然,中医的标准或隐或显,还较散乱,须整理研究,建立中医完善的标准体系。

或问,这样的中医成果人家能承认吗?我想,关键是中医要拿出令人信服的卓越疗效。老百姓最讲实际,他们关心的是健康,谁能治好病,谁能令其健康,他就相信谁。外国人不仅会找你中医看病,而且会学你中医的技术,学你中医的理论。石国璧等所著之《中医在美国》就是极好例证,即使中医未经现代科学语言的诠释,人家也会原原本本地学。要想拿出中医疗效,不提高中医素质,岂不是空想,中医要走自己的路,不下大气力,亦难矣哉。


& H& }1 Z2 J0 E3 U) l8 F
3.要制定配套的相关政策、方法
我不反对中医的一系列化,而是举双手赞成,中医亦应与时俱进,关键是怎么去化。若能遵循中医理论的特点、规律去化,化的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若削足适履地化,只怕适得其反,化没了。当然具体的方法、政策、衡量标准等也须逐步摸索、总结,有些尚待科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更高层次、更新的视角去融合。对中医这样独特、复杂、庞大的体系,绝非现有的西医方法搬来硬套所能解决的问题。' p" V" e" {+ n1 S0 c5 s

实际上,我国是中医发祥地,最有资格、最具权威制定中医科研成果、临床标准的。拿出我们的尺子来,让国际接我们的轨,而不是本末倒置、削足适履地接人家的轨。针灸学制定的许多标准,实质是中医针灸标准,已成为世界标准,全世界都须接这个轨,这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应推而广之。

另一点,这种唯西方科学的导向,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改造、诠释中医的吃香,可桂冠满头,名利双收;按中医固有规律继承发展中医学的遭冷遇,一文不名。长此以往,谁还去学经典,谁还去继承中医学?这就导致了中医学术萎缩,改造中医之风盛行,势将湮没、摧毁中医。取缔中医行不通,但改造中医却着实令人可怕,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

# e+ i7 Y* Z& x$ Q
4.多元化发展
科学是多元化的,毫无疑问,发展道路也应是多元的。西医可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发展,中医当然也应该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发展,问题在于中西医间应如何结合。英·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第一卷·总论》中曰:“中医和西医在技术上结合比较容易,但要使两种医学哲学取得统一,恐怕是极为困难的。”0 k* n3 n- e$ s. L8 r& i

此言确有道理,60年的结合史,证实了这一论断。

在理论体系方面,不同科学体系不存在通约性,以西医的线性关系、分析还原方法来诠释中医是行不通的,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跳出还原分析的体系后,亦可与中医理论趋同。

在技术层面上的结合,存在着广阔的空间,如药物的化学成分、理化检测的方法,病理机制、治疗手段的互补。这些成果,只是相互借鉴、并存,还远非相互融合。不可否认,西医在这方面占有优势地位。

中西医结合,可从临床疗效入手,先选择一些西医难治而中医又有明显优势的病种,共同诊断,共同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由确有临床功底的名中医,按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方法去治,以证为核心,处方可以变化,可以加减,从多中心、大样本、大事件和终极结果,分析总结其规律、建立符合中医理论的判断标准。由疗效出发,进而探讨其机制。这里关键是中医要拿出疗效来。一定要选确有中医功底的中医,不要那些名声赫赫徒有虚名者。

中医学有其长也有其短,其短处之一是理论体系相当特殊,属于象科学体系,难与现代科学体系衔接,难以吸纳现代科学的成就,致使中医发展缓慢、滞后。

短处之二是不能从微观层次阐明生理、病理及其治疗机制,这是由于科学体系的不同,不是用还原分析、线性关系来研究人体,不可能阐明其微观的机制。

短处之三是太不系统、规范。中医是个体脑力劳动,长期家传师授,因历史原因又缺乏沟通交流,因而派别林立,门户各异。若使整个中医界学术标准化、规范化,亦非易事。

由于中医本身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当然须要提高,须与时俱进,倘能借助西医知识丰富自己,将大有裨益。但这种汲取、提高,须遵从中医固有规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随着学术的发展,将水到渠成,而不揠苗助长,更不能削足适履去扭曲。


8 w5 G/ Z0 e9 S; |' R5 t5 v' W
新媒体编辑:王丹
温馨提示:想要得到《平脉辨证仲景脉学》?点文末阅读原文,直接领走!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平脉辨证仲景脉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李士懋,田淑霄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整理发表,封面图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3 V# t3 d* y$ E2 w% K( N
[url=]阅读原文[/url]阅读 4990
; u8 e& F, l" r2 w! y) D3 t$ B  N50[url=]投诉[/url]

; n- o- K# H# ]1 V0 d2 T! M

& _: W9 x; h( [7 v6 }) K0 d" E
7 A, W8 o/ l3 f% S8 F8 p
精选留言

+ L: X+ X; r; @
  • 14

    ! Z6 F1 a% B% B: S- W$ M中國中醫中藥一一续断
    : ~7 C+ x# T* z* J中医太博大了,标准化不可能,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有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同一问题理解程度不一样,没人能啥病都能治,但是病中医都能医,就看能否找到人,最后希望患者能与医者都有一颗坚持的心,病未愈切勿停药治疗,现在金钱和患者的心理影响着很多疾病的治疗,及经验总结. T: t( x8 T% a+ R# y  z0 E8 k

    ' I: r8 z: K6 z4 Q
    9月27日
  • 12

    - _. t% }. Z2 ^XSH! [& L/ f4 s( E. K- y; U
    中医并不只是一门简单的看病和治病的学科,它还包含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自然、生命、阴阳协调等一系列极具原创性的思考、表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它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不断探索和获得的智慧结晶,是带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一门系统性学科,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且不容忽略的遗产;在当下这个向西看的时代,中医的式微和埋没,无疑充满着一种失落的落寞,但我更相信中医延续数千年薪火相传的生命力,必将找到与这个时代同步发展的契合点,更好的光大和发扬!
    9 }5 s' _, Q, p9 K' F% J' N

    0 T8 H; L6 j$ l" r
    9月27日
  • 10

    , c6 Y7 ~9 N8 E' W医者仁心
    " U, q) f+ e. F4 B& C. ?( X中国是一门深奥的生命科学、也是一门完整的宇宙科学,视人体为宇宙的整体观、阴阳平衡、天地人合一,充分证明了中医是一个伟大而深奥的学科!
    6 D! t1 E( C1 p( t
    4 t( a' ?' O2 G6 T( \
    9月27日
    作者回复) c) p" ~3 ]. z0 P! F9 V  \
    更正:中医是一门深奥的生命科学、也是一门完整的宇宙科学!! L6 W: O  `3 K/ D6 B. w7 T/ `

    9 L0 ]3 z" H7 \; t1 d7 M
    9月27日

    2 g* T. V" B( Y" \0 O# _! O
  • 7

    6 ]; R. v! i; D4 o, R7 U中国截医堂-医学(中西)进入误区3 `! `  L0 o# N! w7 T2 {
    中医的出路在于更好的治病指导理论。
    8 M" A2 X1 D* T) u& t

    0 b; U  g, Q- t. L+ f# U
    9月27日
  • 7
    6 Y# Z) b! L0 d+ \# V/ Q
    ( ^. E0 i- ?* F& _9 Z  Q
    说得好:3 i4 K( A! I- Y. \
    5 ~) A7 ?9 r  e1 j9 v
    9月27日
  • 6

    " F4 V: @4 \( f( b; Nxsf% V9 l' u* @. u$ R
    在疗效。0 y+ j4 ~$ q8 S% g, J- ?( c  x

    ! u: c$ [; W: `1 _) R
    9月27日
  • 5

    " d( B6 h: @1 P8 p; a青釭剑8 S" L5 z9 R: K  ~  P$ H. P
    医可为而又不可为,必读万卷书而后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 L2 v6 ]( {' C  k

    - k1 c, S2 t4 W% B/ J5 X
    6天前
  • 5

    1 E' t3 @! c6 @7 Y6 Z1 x( K甄如明& d* _% U- N" N" ~- H. D9 U3 _
    政府要重视,政策多配套,学中医者需扎实理论基本功,要有仁爱之心,一点一滴,扎实认真,注重实效,中医之路必定越走越宽。. @- d( M1 f/ K# \  r% n

    - I# y$ z6 p% P1 Z. b: M: Y7 G
    9月27日
    ; l3 }8 E( ]8 c6 x
5 a3 a  _# o. z& H, s% Z

# A( }  W: X$ C. d1 [6 t
$ s$ M! E$ S  G5 ~
' A5 e4 j: h0 N( o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