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肝而能语,医师色如土。3 E# H: B6 |4 |* p
葬师:选择葬地,相墓穴凶吉的人。山川假如能发言,葬师的饭碗要砸掉;肺肝假如能讲话,庸医也会吓得面色如土。意谓这些人弄的都是骗人之术,经不起揭发。古人有这种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语见明·杨慎《古今谚》引《相冢书》。
" x! i2 @! ?4 N$ s$ X( @ p0 u$ T! y( \- ~8 m' h* n9 `* Q
& B2 o0 k* C( [% |# E# P敦煌写本P·4930《相冢书》中的六对八将试释7 ^$ u* d# q# e7 \! D( y
敦煌写本葬书P.4930《相冢书》中的六对八将的概念,其实是形法相地的理气相法。六对八将是五音三十八将中的六对八将,专用于占断五音五姓宅或墓外的山冈形势,以山冈形势的高低、绵延连接等占断五姓宅或墓的吉凶。: g2 h) X7 }& {6 }9 H
2 Z- T& R: a& o8 d2 \; T
5 V' v' \. Y: h0 W+ s# g% K/ ^
* z% R6 L" d' w5 l8 O7 D7 \: B: p& `3 c. B; q: P
/ `/ j6 l7 T# }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6 U4 K7 m" h2 S8 |4 }/ `! Y
Q/ [; E. _, m( G
) ] F" ?2 v- G8 ?杨慎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出居庸关时上疏抗谏。明世宗继位,复任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9 s- [4 w! ~. R) i6 s
$ b: W2 j0 `9 r) m
3 |$ n( R( v" o5 F
杨慎一生著述宏富,诗文词曲都有很高的成就。其著作广杂,尤以诗词、小说为最。著作收录在《升庵集》中。据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所编《亚洲研究丛书》所载《升庵集校刊》,有明刻本十种、清刻本八种、《四库全书》本十一种;又郑振铎先生藏有明天顺间刻本十三种,《涵芬楼秘笈》著录四种,《宝颜堂秘笈》著录三种。加上散见于诸书丛抄达数十种的零篇单句,总计当在三百种以上。% T" Q. A C- o v5 x5 s
2 E7 |1 {, v; Y+ g, s, U" y5 h, G! X: ]9 d0 S
6 q u5 {, I1 J; u) K6 q* ^, r
杨慎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具有卓越的成就。他学识渊博,涉猎广泛,不仅在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领域有深厚的造诣,还在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 ^5 E! ?+ E' e7 G; \7 p% W3 }% ]! E1 k% s8 S4 b. W
8 w p p' y, i" ^6 V' u9 ?
- r7 Q* A2 Q+ p) D+ y% G+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