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914|回复: 10

李景新先生讨论西学中、中西医结合,扶持中医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发表于 2022-6-26 11: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淺談西學中與扶植中醫】
1 J& `4 [' w* h5 z3 A4 |! f
3 {$ v: N! M  v  c2 ?# |8 k李景新 西學中醫師9 b2 }! G1 ]: k3 l- E; J& U
(美國洛杉磯); A( k3 t, k, j- [

  H4 t1 O8 T8 L首先,不可諱言的是,目前現實存在著的中西醫巨大差異問題,實則是有如兩顆枝葉繁茂的千百年森林古木大樹,高聳入天;它們先後來自先天各自不同的文化土壤,與後天各自環境養分的差異條件下,所各自已然根深蒂固和盤根錯節的生命呈現,在我們社會中的各個領域,已無所不在。若是硬要嘗試著將這兩棵源頭不同與性格各異的樹木,進行人工培育,試圖以插枝接軌法,進行雜交出國人們所都殷切期待著潛在巨大效益的新品種來,這事確實是非常棘手,也真的是不太好搞!如非出於醫療專業當事人所認同之下的個人自願行為,就算是出於國家政策性支持的明令執行,也怕是頗有強人所難之嫌,而有事倍功半之憂!$ r" R+ l- F) _- K3 E% y6 N4 @7 c

. f$ f- n5 `4 k4 O6 i就算是眼下政府及業界有心人士們有心想大刀闊斧,進行醫療改革創新,實施給予中醫利多的政令方案,建議以現有西醫市場人才資源,以西學中,進而試圖藉此扶植中醫,與抬高中醫社會地位,也只怕會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恐就如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尤有甚者,也有可能適得其反,後果令人殊難逆料。如因此而再度呈現出中西醫在學習思維的結合碰撞過程中所必不可免的衝突矛盾,和反彈性地朝兩極化意識發展,而又再形成了水火不容之勢,則此舉將未必是福!( E. j/ Z8 f4 n0 {7 K: V

+ h5 O6 `2 T' i% V+ v另外,我也在許多中醫專家群組中,看到了和聽到了許多相關的負面反應和不同的評價說法,也是對此並不看好!
5 r5 a6 C, ~3 j% T* ^2 x9 x) ~8 o1 Z( p2 v, l+ N/ H
或許西學中的政令執行,可以具體獎勵性與誘導性的鼓勵做法,讓西醫人士們自動自發之下,願意接受既有思想觀念上的嘗試開放和意識形態上的加強改造;以對於中醫理論根據推敲和臨床療效語境上,也進一步優化提升,做出現代化的中醫現象探索及科學補充說明,而因此有所增益己西醫之不足,並補強中醫之缺陷,則可據此踏出各自為政的一步,求取中西醫的共同交集之處,而得以據理服人心!& E' C! T9 o$ {1 E# e- Y7 I

" L( a6 {- D% f* B而傳統中醫的全面提高與有效加強,可以通過各種現代化科技管理方法的應用,進行大規模的臨床案例蒐集整編工作。除了必須追溯與還原它既有的古籍經典依據,與理論源頭本身之外,以其原貌真實呈現出它所應不受約束干擾與不被打了折扣的原汁原味來,也是至關重要!並且在多方驗證之下而取得古人與今人之各項臨床成功證實依據,以作為有系統之下的數據歸納整理,和相關的教學應用材料收納,以建立成為傳統中醫的當今萬用智庫,使後學之人有所查訪參考與學習應用的臨床指導和輔助工具。% C7 s- r: R; w  {

: {7 M7 i& v1 G! f/ U) N5 m再者,凡天下事都是事在人為。傳統中醫之所以普及東方各國多年,是因自古以來在即是無所不在於民間生活習俗之中。政府部門若是真欲振興中醫,提倡中醫,和扶植中醫,就應當大力實施全民健康的中醫普及教育,而所有工作從小時候就該培養。並且在醫療的最高行政部門專責上,使中西醫成員平起平坐。而旗下的行政制度則採取中西醫各自雙軌雙運的共同人事架構整頓重組;使西醫人士只管理西醫專業,而由中醫人士負責管理中醫專業。" L: Z( O! q; P  }4 f

5 M- E0 `  B& i1 C9 p. P- ]6 B' H至於所有中西醫學校的中西醫學養成教育科目中,必須主次分明,以各自有別!西醫學校除了西醫本職工作的教育培訓之外,也應該加強補充修習中醫的相關部分基礎科目,免得西醫學生們對於自己祖國的傳統中醫一無所知;而中醫學校則應充分增加和補強傳統中醫部分的所有相關經典教學,與打好中醫臨床教育根基,而於西醫教學科目部分不必著墨過多,也只需要些許基礎性西醫知識教育即可,更無需進行大量時間消耗的西醫臨床分科實習教育,以因此而免本末倒置,名不正而言不順,則事不成!2 x; m) f4 {/ }: C7 b) e6 a7 f( e
2 ?& f) m! l  i% o: w
而對於社會從事醫療專業的中醫工作人員,工作待遇應予以大幅合理性提高;而與西醫疾病醫療上建立同樣的業務等價和職稱分級措施。相信一旦中醫業者收入分配公平合理,在社會上的地位就得以穩定提高,則不愁日後沒有中醫繼承大統的諸多後進優良人才,不斷進入中醫的業務領域之中。而既有的民間中醫從業人員,在證照取得上,也應從寬處理,只要是經過與法有據的驗證考核與後繼審核通過,應該予以獎勵支持!
1 b1 c( L- ]+ d6 R; H! Q" A' b' t7 L% G" P- L
如果在以上如此多方設想下的多項政策藍圖出台,以改革行動具體推動中西醫在共同主次雙向區分的雙管齊下,應該在未來不久的十年內,就可以看到改革發展的初步成果!或許這才是國家決意扶植傳統中醫傳承發展,在目前的各項現實條件下,可以行之有效的具體工作,和最高戰略指導目標方向!4 j" J. F3 P. G3 n6 d

( u: j$ I- q4 @" n' K) y4 _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1: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西医结合”这个问题很复杂,历史过程有很多曲折,一开始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中医求生存”,也是我们大家没有深刻认识中医药的本质造成的。* H! z& m5 U2 m7 l7 I

" A0 k  V# O1 `8 z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医传承的困难,西医市场医学弊端的暴露,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以及中华民族复兴的到来,“中西医结合”这个求生存的词语,似乎有些落伍了。. l$ T# k' e0 y2 X! V$ L3 m

; D+ T  X- r# j  m毛的时代不存在这个问题,那时基本上都是学术交流,没有利益和地盘的问题。6 X6 a. w) O4 Y. u. I+ z

! O, C; X" W1 ^7 Q  |6 U- m. T& \现在,理论上西化中医进行不下去了,造成了实践之中基层中医药严重不足。/ e$ u" v+ K" }
因此需要换一个思路,来发展中医,也就是“守正创新”的问题。7 m/ Y5 P( V3 d* K- o  J
需要新的理论,新的口号,不能再用这个“中西医结合”来“引领潮流”了。
4 {* ^# _) ]( m8 ]% @4 j5 L# G( J
6 y4 O1 T. s- x  x" R我提出来的“西医中国化,中医世界化”,我认为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很长,不是马上就到了这个境界。/ B  f6 b& F/ m6 q% F
这样做靠的是“中医是生成论的医学,西医是构成论的医学。生成的生命有结构,生成可以包容构成。”" P- D  t* m1 s8 n5 J2 N
我认为,7 w, u$ B* _+ d! @0 r+ U! E
“没有西医中国化,健康中国做不强”;8 p4 i+ V- S2 d
“没有中医世界化,中医事业做不大。”. A. n, P5 [* v0 n# M% ^8 B" F
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
4 E; u- t1 k( p* r" m* \以上浅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E& t& O2 |& W: d7 \, }! f! a
曹东义
& n2 Y' M9 s, z2020-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1: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26 11:22
/ c4 f* N! k' [( @“中西医结合”这个问题很复杂,历史过程有很多曲折,一开始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中医求生存”,也是我们 ...
1 l8 @. I1 u6 p$ h6 n! k# B
把脉中医现状,有四大弊病,积重难返,复兴中医任重道远。
2 b8 n- D, Z  P2 e6 J# B8 j% a* j- M  T, P, A7 V* j
理论不自信," j+ V8 P$ `- b! k3 N4 K
疗效不自强,
; w. w- y6 B7 C3 e/ {% R  c8 N& i0 R传承不自觉,
' n, s# T$ Z9 Q  J% A体系不自立。2 d+ A& S7 g* I
2 _0 p- V7 c  g
仅仅只是“勉强并存,远非并重。距离人民需要,国家期望的目标,非常遥远。”
' v$ K7 R: y8 K
/ d; a6 {1 F0 b3 y1 L7 J6 O仍然是“废医存药”和“废医验药”的时代,是中医“末法时期”,复兴中医的时代,尚未正式开始。. f: t# E0 L" j
. i  d. h4 q- R2 c
病根没看清,没有共识,看不出未来的方向。大多数中医人不关心中医命运,只满足“衣食医”的水平,距离“传道医”非常遥远。
2 i% l4 u9 i: I0 s4 {/ N2 F2 ~& y) x9 V' c. E0 ~
医随国运,复兴中医是必然的。这是因为西方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医学”,存在巨大弊端,看不到生命结构的“细胞核同质化”,以及结构不稳定的暂时性,“全身全部”靶点对抗的灾难性后果。% D% Z) g8 E* k4 y
只看明物质之“有”,看不到天地万物有生于“无”。
( w! c- p, c0 [- q8 V- k: s3 m$ g7 Y5 {8 m2 R+ u
东方医学“以无为本”,重视“有无相生”,研究明物质与暗物质,研究生成(包容构成),关系(包容结构),状态(包容形态),多元(包容单一),转化(包容对抗),稳态(包容极限),向内求(包容拯救),治疗手段崇尚自然“杂合以治”“心身同调”等优秀特质,需要“重新认识”,进行“中医先进性教育”,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才能拿到“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健康中国,造福世界,贡献力量。+ t9 R* J/ ]3 t( c4 D
+ i# V. l, L3 T8 C; ^) ?% k4 H
只有认清形势和存在问题,有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才能逐渐走向复兴。否则,只是空谈而已。(曹东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4: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26 11:235 L3 c" H: |! }
把脉中医现状,有四大弊病,积重难返,复兴中医任重道远。
0 U" {- c/ F% d9 h: a) V# }1 C2 c* w& W$ {
理论不自信,

) c, U) Z6 z$ M' T2 c- W'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8 _3 Q+ ]- ?' F1 U% h" ?8 V雖然此舉立意甚好,但是如果只從目前表面情況下進行局部和標上的治理,而不從醫療體制本身的諸多根本問題上著手全面改革創新,並且在沒有任何具體操作準則之下的考核鑑定指標依據,只怕又是曲高和寡,和有心無力,一切再度流於形式主義下的交相虛應故事,和名存實亡了!9 Q% D* J: U! Z$ I

; C3 l( _! _2 f( g! J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A4 W: Q0 |) G# B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 Z, M3 a' a8 s  W# v' W; |  d0 ~0 Y. f% M1 C( @3 B- d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y- P# {' u( i! m
[图片]# K# r$ M3 v( f; u0 ?  J

2 C) d( }/ [/ ?" J% z5 o$ M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8 m& `3 X# m( b/ E5 s. @
7 E& L: I- v  ^国内的中医已经够弱了,专业学院派毕业的都看不好病,更何况让西医去略懂中医,治疗效果可想可知,会让老百姓越来越不信中医的!
3 T9 w. u) O1 R4 P4 v6 q2 i6 l& ]) E; W! U& ~  t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O$ V+ m% ~/ r2 u0 r4 F
這就是所謂的,代代相傳,一代不如一代!如果讓中醫這樣子未來發展下去,就會像是當今的新冠病毒一樣,繼續不斷變異下去,而與原來的物種,已是大異其趣,甚至是面目全非了!+ h& O9 _  N0 @
4 S7 |' F, X- S0 ~. ?* p& V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c( C- S$ D" g/ M体制内的中医,治病用药受很多制约,不是怎么好怎么用,而是医保规定怎么用,核算需要怎么用,排在第一、第二位,第三位才是中医特色。
- H7 Y. G" M  P; S.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4: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26 14:112 J% h* S9 s% ~: V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G4 e  J" r4 x: h, }. p# {
雖然此舉立意甚好,但是如果只從目前表面情況下進行局部和標上的治理,而 ...
2 a: F. b6 v+ [' \/ z
医保有很多规定,
, S/ G+ |( U4 k! n& s4 ~& L医疗也有很多规定,! n9 T, L1 w- m* }
很多好的治疗措施进不来,属于“违规技术”、“违规方药”。
; h: Z/ d* N) [( V! V" D中医的裹脚布,越来越多,不是越来越少。
. ]  p" @" J# y3 H( m) r9 U6 U+ n对于中医生活空间的挤压,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4: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26 14:14, o4 M  F* b! `* _3 p. ?: t
医保有很多规定,9 y$ @& K2 d. q- L
医疗也有很多规定,
+ @/ B4 M* k6 n2 Z很多好的治疗措施进不来,属于“违规技术”、“违规方药”。

( [& r) d" Q% M4 m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X, r1 ^& r) Y# w, H& z$ Q$ j
資本運作利益最大化!9 C8 O( E9 J$ P5 S; F$ x9 t. g
  ~3 A, x) q2 A# b/ c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k" s( ^9 N6 `; t" r! n
中医不能给资本带来越来越多的利益,所以不受欢迎,尽量不采用。
5 X6 Y3 I8 k0 ^9 Z4 Z$ ?: ?0 _" h2 W2 C+ z: v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H  ^4 U$ R( A3 f- t+ x9 c
您覺得,如果中國政府採取施行醫療保健的全民公醫化制度,是否就能夠將這種西醫過度醫療氾濫現象,以及各種因之而起的社會歪風邪氣情況,就可因此杜絕與防範?使目前醫療資本運作以利益最大化為營運目標,卻並不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如果政策措施向社會主義方向轉彎,是否就可以有利於中醫的未來發展,和因此而節省下西醫醫療的巨大財政開支?如此是否可行?
2 S. j& v- X# J, o6 I. g7 q0 ?/ G- [) {# w1 q/ O/ s3 R/ e  Z: z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 h9 J& n0 G/ T2 d& ?/ h2 ~# j至少經過一番整治行動之後,中西醫的生態環境產生此起彼落下的互為消長,而可以最終有助於中醫發展,以及有利於國家財經支出,與社會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1 B. q: G& T( i; |! t& X9 X

4 @& r2 D6 r7 y6 ?; X. l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 v& d  n  |5 U以積極養生代替消極防病,以防病代替治病,以中醫小錢治病,勝於西醫花大錢治病!: h- i& u, O3 N! U' t6 t7 q+ E0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5: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26 14:48% i& r2 K. _" P9 |/ y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f* @1 c& A; o+ P2 i3 `
資本運作利益最大化!

& ~- B1 x( N6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1 X9 k- h" L1 o2 c/ I; w, J3 W7 n
以積極養生代替消極防病,以防病代替治病,以中醫小錢治病,勝於西醫花大錢治病!8 d- |+ ~- |8 c; {

, _. B  ~) l% Y# _" n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Q. {7 V# O; h8 Y1 P! p% Y
看看這篇有關中西醫結合的論述。. l9 @# W& ~; i  t4 l- A* |) E( k# m2 _

  f1 P( h  m" r2 S" C7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 g/ X' q( a/ h$ e9 c# G0 _
[链接]中西医“结合”称谓之我见6 h- o/ C( u+ J& h* C
中西医“结合”称谓之我见
( p9 C( K) m7 p& N* ~" O( m5 `! ^原创 陈家功 功非当代 2022-03-27 16:38
! v8 b+ K$ A  I9 |1 g! v图片5 p( I; D9 ~4 X6 V1 P' U
0 }( E: J7 n4 B. ?8 F
中西医“结合”称谓,缺乏内涵定义,没有取得学术共识,一直存在歧义和争议,造成“不同业界不同立场存在不同的理解”。' }7 x; R" P. `9 |1 h+ L  S
中医与西医,首先都是“医”。医,本义是治病“工”,即治病之人,引申意义,治病所依据的医学理论技能,以及治病功效。这样,医的称谓包含三个基本义项,治病之人、医学理论技能和治病功效;治病功效由治病之人体现出来,医学理论是医的“事实”义项,治病功效是医的“价值”义项。8 B6 M- x2 y- f
中西医结合,是西方文化话语权产物,是百年历史文化产物,是非医学专业人士,首先从医学社会价值出发,倡导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作用,期待两种医学服务社会效益最大化,提出来的政治号召,“结合”主要含义是中西医工作者“团结”的意思。进而演变成以“价值”替代“事实”作判断,企图创建中西医理论合二为一的新医学学科。
" P; a' t" c/ l# v0 d其中一个历史细节值得思考与考证: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提出的“西学中”,主要动机是培养以西医学研究中医学、释义中医学人才,并非要培养“守正”“传承”中医学人才。  u' u. s; U! r) `# E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医学学科,需要具备起码的医学学科基本结构和特征。医学学科基本结构特征包括三项内容:“医学生命观,医学对象,医学适用范围”。中医学:生命观是“心物一元”、对象是“身–心”关系、适用范围是“身–心”疾病;西医学:生命观是“实体”(身)、对象是单纯之“身”、适用范围是“躯体”疾病。
- U9 ?5 Y: j3 n- z( }/ t2 O$ j以“生命观,医学对象,适用范围”三者,考察论证“中西医结合”作为独立的一门医学学科是否成立,答案不言而喻,是不成立的。或者说,中西医结合论坚守者,如果能给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生命观,医学对象,适用范围”,那么,中西医结合学科就能够建立,否则,中西医结合学科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乌托邦,是一个历史性、集体性笑话。5 ?; ]2 O% H! x, k# j, |
生活中,中医或西医的称谓,有的是指“事实”义项,有的是指“价值”义项,或者二者兼有,有的是医本义,即理论技能依存的主体。医的多义性,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表述或理解,时常出现以“价值”义项替换“事实”义项的现象。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清楚自己所使用的词汇真实含义是什么,这个现象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包括“中西医结合”称谓。5 o: k1 t' r# A4 E7 Q& q2 }
结合,指的是人或事物发生紧密联系,“结合”的各部分合成整体,是相互融合的。中西医结合,在没有论证确定中西医理论“事实”能否合二为一的情况下,便开展了“如何结合”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和应用;中西医结合目的,消弥中西医之“异”,创建新医学理论。60年过去,迄今为止也没有取得共识性有价值成果。但是,某一部分人将中医与西医各自服务社会“联合”作用,所体现出来的功效价值,张冠李戴称为“中西医结合”,这是以“价值”替代“事实”作判断的结论,逻辑上偷换概念 。5 e" x8 Q  f8 C' y% k
其实,中西医结合论,被质疑、驳斥从未停止过。中西医结合论者,非但没有接受批评,而且不断推出“融合”“创新”等名称换汤不换药。; M; C- s$ f7 {3 a' s
中西医理论“事实”合二为一,理论与实践都是不可能的,至少一定时期内还不具备实现的条件。表述中医与西医共同服务社会所体现出来的综合“价值”,使用“联合”一词可能比较符合实际。联合,是二元的,而“结合”的结果则是一元的,与实际不符合。因此,中医与西医共同抗击新冠疫情,实际上是中西医“联合”,而非中西医“结合”,充其量是“协同”或“协作”。5 j. c: A3 P& R& G7 p+ ^1 L
面对中医与西医两种不同的理论技能体系,人类理性与智慧的态度是“并重,并存,并行”,实施中医药与西医药分业管理,这样,才可能发挥中医与西医社会“价值”效益最大化,实现两种医学皆为人类所用。( ]6 d' {# d, L+ Z6 \3 R# n
中西医结合论——追求两种医学理论合二为一,目的与方法,则是以西医理论释义中医理论同化中医理论,其结果中医理论丧失独立性而消亡。
9 q1 Z/ Q% }% J+ _+ R. o" O讨论“中西医结合”称谓,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涉及到中医药存亡,涉及到中华民族健康安全。
  \7 W1 H: q8 L7 X
% u6 a5 V5 G) w- @2 B2 t2 q附言:/ r  I, D' w; S/ S; L# o2 A( P" M2 F+ E; x
陈其广老师指导意见:“中西医结合"本来就是从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治要求演变为革命胜利后领袖人物对医药学创新的理想。中西二者的哲学基点丶世界观丶生命观丶健康观丶疾病观和方法论丶技术路线都不一样,百年过去了,既没有建成学科知识理论体系,更没有形成应用操作规范。唯有让二者各自发挥特色和优势,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才是正道。中西医药实行分业管理是必要而且合理的体制机制设置原则。现在已经有多种渠道向上表达了要求中西医药分业平行管理和运作的建议,让我们谨慎乐观的期待早日得以实现!+ e6 x, s" t$ ?! l" R
6 D; _+ [4 ^/ e: |
图片3 F  |4 K( v4 x

2 |9 Z& b$ P! S3 W# V4 R6 X( R8 Q  Q2 E2 S
阅读 1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5: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6-26 15:13
" T' O4 i/ y, P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2 A/ U: O; E7 U2 U9 R( R
以積極養生代替消極防病,以防病代替治病,以中醫小錢治病,勝於西醫花大 ...

* `* ~1 M% w, F/ X3 W. B' D' b, F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 o# c0 I, T7 `# C1 p% }看看這篇有關中西醫結合的論述。( P) _4 F5 w8 S. q# V

6 u. Y: k) h5 }9 n; l, Q& Z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7 g4 R. g" {3 @  y8 `0 |( P[链接]中西医“结合”称谓之我见
4 U7 e( K: Y* u. t: I2 q% S2 A- V9 o2 u/ K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B2 ]: I) u+ h2 P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目前的看法不统一,也许是所利用的观察方法、研究方法有局限性。
) x% _9 ^7 A3 P9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6 17: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1 Q6 X( Q) k; s* [
在此同時,也要做出一個反思而反躬自問!即使中西文化各方面都存在著各自不同的一定差異,但是縱觀當今現代多元文化社會的中西合璧情況,也已是屢見不鮮,和層出不窮!甚至是在很多的領域進行合作中,而也都能取得了由新世紀中西文化元素結合創作之下的許多巨大成功,而令世人驚嘆不已!從藝術上的音樂、譜曲、交響樂、畫作、文學、舞蹈、工藝品等等,中西各自雖然都有其純正的文化素材源頭,但中西合璧之下的新創作,又有何不可呢?《黃河》與《梁祝》這兩首無人不知和無人不曉,而堪稱經典的現代中國音樂作品,即可為明證!以餐飲行業在中西合璧下的材料多元化與口味上的變化,也都作為改良其表現形式入菜推出的新作品;中餐裏當今已是普遍被使用入菜的土豆、洋芋、洋蔥、西紅柿等,也均可為明證!甚至是連中西文化完全不同的人類種族和民族,也都有中西基因組合之下的普及通婚情事,因而產生了中西混血兒的優生優育下一代,和其所呈現出的驚人卓越表現;奧運冠軍中西混血兒谷愛凌,不就是一例範例明證?!那麼中西醫結合,為何就要被中醫和西醫雙方都給強烈排斥,被視為異己,而不能見容於大雅之堂?
9 A! I& k5 O$ d5 e- b# x+ ]8 V0 |' k% p2 k! m/ ]  C
(李景新)
2 {; D( _( ^( t( [% R7 c% {, \; i* m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a* R# W/ g; K/ X; g% e- s
排除國際政治因素和經濟利益問題,以及醫者本身的道德素質,以及醫療臨床技藝表現的良莠不齊不算,也不去說這些混雜了其他各自不同的元素條件之外,若是單純從西方醫學文明發展本身,值得我們學習和採納應用的東西而言,還是很多很多!我說這話的意思和目的,只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完全否認現代醫學發明所曾經有過許多對人類社會的巨大貢獻!它的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問題,更並不完美!但是也並不要因為曾經的失敗案例,就全然否定了它的存在和可取之處,以及中西文化合璧與中西醫結合重組與針對不同類型進行組裝搭配的可能性!西醫已經在嘗試接受中醫臨床的一些成功經驗與方法,例如針灸止痛與太極拳養生保健,就在歐美國家納入西醫的醫療系統,都已經大行其道了,但是他們另有一套假設理論,來支持臨床療效的科學合理認證機制根據,也並不認同傳統中醫理論與全面接受這套抽象的哲學說辭。這和傳統中醫完全不能接受西醫的臨床具象醫學中抽絲剝繭的鑽牛角尖,是一樣的立場和處境!所以,衷中參西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開放,只吸取值得吸取的經驗教訓,和補強傳統中醫的文明短板!
2 ~2 ], _  d! n2 l. R' |8 \$ Y8 L
(李景新)/ |/ `0 T: j$ O# m3 F. d.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4 17: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 L! h/ l, R  P1 t我是一名早年就接受過西方現代醫學基礎教育的人,於1974年間就讀於台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也是180名的同期同學中榮獲前10名的高材生,所以對於人體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等相關醫學基礎知識,自然是不在話下。尤其是後來在藥學的專業教育上,當時為了附和家人的改轅易轍,打算全家赴美移民和在美重新讀醫,所以不惜半途輟學,而在辦理移民手續之前,轉為先攻四年的藥學,以便為後續赴美學醫的壯志和坦途,提前鋪路,與做好準備。而後我是在1980年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和在50多年前就具有藥學士學位,並且在台灣知名的榮民總醫院工作,在藥局擔任了一年的執照臨床藥劑師,對於基礎醫學如解剖學,微生物學,生理學的複習,和在藥物領域的藥理學,藥化學,藥劑學,生藥學等科目的了解,更是具有專業的水平。我也在西方現代醫學領域中,得益於許多相關專業知識與臨床驗證心得,作為我在醫學道路的求學階段中,其中攝取的知識營養,大大豐富了我在日後窮其一生探索生命醫療健康真理與真知上的眼界和視角。
. ]8 A" b2 `! ?( D; k7 D. y* ^3 J. D7 X) b; L* _
(李景新 醫師)
9 j5 {$ g1 O4 {2 R) D& q/ ]" L$ \/ F! J, K9 T) a6 J' j6 A7 C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P$ K) ]! ^9 G: g
谢谢) ^/ D1 ?+ A6 V- Y* d
7 L, F% N5 {! |4 W! d) ]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9 ^9 |- M# @8 D. Z
其實,當今社會一般老年人健康狀況的最大問題和隱憂,是普遍性存在的"營養不良"。由於在現代西方醫學"倒果為因" 的治病原則,和臨床"圍堵防弊"的戰略思想與指導,以及"逆勢對抗"的戰術戰鬥目標之下,多實施以各項化學藥物防止老化現象發生的操作治療方法,常年與長期控制被其認為是患者出現 "生理狀態"異狀之下的各項臨床生理表徵,包括呼吸,脈搏,心跳,血壓,血氧,疼痛,發炎,發燒等等的"症狀",以及相關各項臨床檢測指標,包括血糖,血脂,血球,血容,肝腎功能等等的"異常"。即使是在人體因機體生理功能暫時出現的病變初起之下的自癒過程,或是在逐漸自然衰老退化之下而出現各項功能表徵的指標變化,仍然試圖繼續以維持在"人均"生理功能標準"正常值"為其訴求目標。然而,這種誤以"自癒為病"的不夠善解"疾病成因"與"來去變化",和誤以"老化為病" 的不夠究竟"生命常態" 與"健康基礎",而就兀自進行的相關診治標準訂定,殊不知因此而在"患者"於自癒過程當中的自然機制卻遭受到了人為用藥時的無情壓抑,以及"患者"與一般老年人在其常規飲食上受到的嚴格控管限制,以致他們在食物營養均衡攝取上遭受到的干預破壞,卻因此更導致了機體在長期營養不良的情況之下,造成人體健康功能的更為"急劇退化",和日常三餐取代"以藥為食"的荒謬現象。
7 K8 u, R+ K  w8 L, y5 P! E. B3 J# Q7 u( {! d, x
(李景新 中醫師)) o+ w9 R+ k, R- u* T
4 {% [, I) h* x) F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L' n2 M+ \/ f% o* M
[视频号]白水融媒法治在线的动态
( g; b+ r2 [& O6 U/ |/ T
! ^1 ?& L  I, `  L7 f; I2 G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7 f& ~6 C: A  \, w" r7 D谢谢分享!- c5 f5 a3 ~  e
: T% h! z, j5 c
李景新中醫師 美國加州洛杉磯:# z# S3 l+ a" a5 M& l" A3 ~9 N6 _
傳統中醫是具有高度邏輯性,多元全息性,與豐富時空性的,一門"生命自然醫學"。傳統中醫注重自然界大環境,和人體自身小環境,在人體身心健康上的關聯性,乃至於人體周身氣血調和的同步性,精氣神狀態的整體性,疾病生成的因果性,健康變化的階段性。傳統中醫並且很科學性地,在面對複雜多變的生命現象上,能夠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很系統性地,歸納整理出了一套簡易而實用的,臨床醫學診療體系和應用方法,即是包括了"望聞問切"的 "四診",與"陰陽寒熱表裏虛實"的"八綱"證型分類,對應於臨證系統化的精準鑑別,而進行的 "辨證施治"。
' A9 D9 `7 O: i1 \) d7 T! F
9 J, s. u7 E! S; N# G9 ~(李景新 中醫師), p3 _! o/ W) q  S;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