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8-4-28 18:32 编辑 ' [2 Q: c" l u6 \$ V: c( C
0 b2 r, _4 i D& [- F$ n) L y第13班于3月20日举办,已经结束了。第14期培训,原定于4月24-28举办,由于大家一起参加禹州会议。因此,改期为5月15-19日举办。% t# g, c9 `2 H
有缘才能学到真东西。
& z& s1 _: Z3 \" ]3 x; k+++++++++++++
0 f; X% i3 T! b: q4 t曹东义逐渐了解了一些传承脉络,也就是圈疗的创立者刘俊岑先生已经逝世,他的徒弟和助手刘淑香也到了高龄,马文毅作为第三代传承人来申报项目,她应该是刘峻岑的徒孙辈。 曹东义被心直口快的马文毅说的动了心,就让她坐下来,慢慢叙说其中的传承关系,以及可能的佐证材料,以便帮助她们顺利申报项目。 马文毅就从提包里拿出来一个发黄的文件,这是刘俊岑先生2002年给刘淑香女士写的《证明书》: “余所创新的内病外治理论,摆脱临床固有的授药方式,透皮吸收为途径,这种授药方式至今尚有无法理解之谜。药物圈疗法问世五十余年,已得到无数病患者赞叹,但医界对这一独特疗法不重视,至今没有第二人进行研究。同时毕业医学大中院校所分配时,不愿来学此疗法,因为这疗法的大夫须亲自给患者涂药较苦,所以不愿来学。在1973年间,刘淑香因自身有病,吃药打针无效,来求医,勿药而愈,从那时起潜心热学这一门医术,为人类健康事业尽一分力量。她有不怕苦和累的精神,跟随我对圈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研究,辨证施圈达到了治疗的高水平。还同我的大女儿一同研究经络,提高疗效,今后圈疗传授问题,依靠她二人。特此(证明)。圈疗发明人刘俊岑 2002年4月份” 曹东义接过这个《证明书》来一看,这其实就是一个授权书,它就像一份遗嘱,其中透露出刘先生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药物圈疗法问世五十余年,已得到无数病患者赞叹”,反映了他对圈疗经验的坚定信念和深刻思考;“但医界对这一独特疗法不重视,至今没有第二人进行研究”,反映出刘俊岑先生内心很多的无奈与辛酸,一种“报国无门”的遗憾,让人唏嘘不已。“今后圈疗传授问题,依靠她二人”,刘俊岑先生看重和依靠这两个女人,当时都已经63周岁了,她们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医学背景,但是,毕竟她们接触过这些是技术,是热心于这个技术的人员,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之中,刘淑香“有不怕苦和累的精神,跟随我对圈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研究,辨证施圈达到了治疗的高水平”;刘淑香与大女儿刘淑端“一同研究经络,提高疗效”。自古以来,师徒之间,找到合适的“衣钵传人”很不容易,刘俊岑先生在晚年想到了“今后圈疗传授问题”。思来想去,也只能“依靠她二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奋斗了一世,辉煌与坎坷了一生的刘俊岑先生,还有很多期盼与愿望。他希望自己身后,一定要把这个中医药的瑰宝传承下去,并能发扬光大,否则就会遗憾终身、死不瞑目。 这份遗嘱式的《证明书》,让曹东义感到内心的震撼,《黄帝内经》所说的古代传承方式,竟然在当今社会,又一次得到再现: “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道术并重,是中医学术的特征,“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远”,恩师朱良春国医大师的话语,再一次回响在曹东义的耳边。 为了弄清这个圈疗项目的起源,《证明书》的来历,曹东义走访了时年76周岁的刘淑香女士,以及她64岁的妹妹刘梅香。相差十几岁的姐妹两人,都和刘峻岑先生熟悉,并且是相识了几十年的朋友,这是那个时代特殊的医患朋友,是很难得的传承脉络“知情人”。 曹东义认为,2002年4月,已经满了82周岁的刘俊岑先生,虽然身怀绝技,一心希望把圈疗贡献出来,为了大众的健康,为博大精深的中医事业增砖添瓦。但是,回顾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圈疗历程,他觉得要想发扬光大这项事业,绝非易事,一种人生的沧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悲凉,升腾在自己的心头。他掰着指头,回顾那些曾经辉煌与坎坷的经历,他觉得能够传承这项事业的“衣钵传人”,除了自己同事和学生刘淑香、女儿刘淑端之外,再找出一个合适的人来,眼下是困难的,一种“后继乏人”的悲凉,由衷而生。 这个圈疗,它的发明过程,是多么不容易啊!
, `% X' |+ Q)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