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0.25]卫健委发文:西医不准开中成药,需上两年中医% b/ j% B3 |. p8 X
培训班
1 C+ b" A4 [* E: c% R [size=0.12]AI财经社 2019-07-04[size=0.12]查看全文
9 H7 [1 [- r; u s* M( y9 E
/ N+ Z( k! N& }& U( B4 c# Y- u/ p! X% i2 D
4 v5 f# V; m0 t0 t4 w" O2 w[size=0.19]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陈广晶
% N1 Q: d/ v; C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王小楠
; \/ D- _' c6 E+ n本文来源于AI财经社旗下医疗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T# U" i/ r3 H) `3 ~7 F% G! T
中药市场遭遇致命打击。
2 Z* K8 i4 K# a% m1 J- \6 U4 u进入7月以来,整个医药行业已经被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7月1日发布的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刷屏。
7 f) F* E% q, q w2 E/ t同时,业界也注意到,尽管首批目录中并没有涉及中药品种,但,上述两部委对西医开具中成药、中药饮片资格的限制,无疑将对相关产品市场形成巨大冲击。
' a+ B# S& ]4 r# G事实上,关于西医能否开中成药的争论已经延续多年。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西医已经成了中成药处方的主力,中医认为中成药与中药存在差异,反而很少开。0 K$ R4 @) G# ?( L
2 m8 ~1 L( ]5 Z! S
# l& C+ v+ L8 X" Y+ U; C
0 J5 x2 L6 ~* u+ N( H
8 s8 u! Y# H1 I数据显示,综合医院至少60%的中成药处方由西医开具,部分医院甚至高达90%以上。
) `4 y: M, W4 ~+ i.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真的按着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局此次要求执行——西医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才能开具中药处方,则几乎所有的西医都不能再开中成药处方了。% M/ ?/ ?4 \) r. M( U
据国家卫健委公开数据,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在所有医师中占比不足20%,也就是说,处方权受限医师占比可达到80%,甚至更多。 |6 E! B1 D% c( ?+ P
这对我国中成药约千家中药企业,数千亿市场无疑是一记重击。而未来随着中药、中成药类重点监控目录的发布,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洗牌。
- x# t6 ?/ M; F2 k. U9 H/ d官方下令,八成医师不能开中药处方$ d0 r' _8 `. F. u: n7 R
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在《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中对中药处方的开具提出要求。
: S' ]4 I& [% {3 S; R中医类别医师应当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药处方。& h, i/ N, E) S# v$ d% s: S C0 H* |
其他类别医生开具中药处方需要符合一定条件。+ z, I2 `; O6 G* ]9 u- w
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
7 t) y5 X9 V' Q% g- {符合三种情形之一的,既可以开中成药处方,也可以开中药饮片处方7 M; V" C& X3 ~' v0 V" i8 I3 c: S
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学专业学历或学位的。
" }! X( u+ [$ V参加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的。7 M1 W3 w# s; f. l e* G7 \
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
8 f+ M3 U) s: i( @: I; s- w& J# s业内人士指出,上述规定已经把几乎所有的西医师排除在外。: a1 q% [0 `* `! t }
根据国家卫健委前不久发布的《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71.5万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7.5万人,占到医师总数的16%。6 T- y" I+ U1 T/ L( u% Q
从医疗机构角度看,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总数60738家,占到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6%。" B+ W8 R. p1 v6 B" d
这就是说,全国90%以上的非中医医疗机构和80%以上的非中医类医师,在开具中药处方方面将受到限制。
! c" C I. t! _* X8 _! B" d ' G2 ^) P/ o7 ?8 t
# P/ t5 p: {( G1 h. i8 G* b0 b0 T Z, ]
# X; D8 I. Y, x而早在几年前,很多医药领域专家已经在呼吁这种限制。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保健部主任张洪春就曾提出,西医开中药必须经过培训考核。8 M# f% o) e1 z- g) }; X( O& u7 r
张洪春认为,开出中药处方,必须考虑到辨证施治、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性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等理论,但这些理论大部分西医搞不懂,而且对中药的作用机制、疗效、不良反应等也知之甚少。
9 C' I0 v* D7 v以此为基础开出的处方,不仅造成了四成以上的用药安全问题,还会对医保基金造成浪费,甚至影响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V: H+ H: A3 \- f. H8 m7 a$ [在医保基金吃紧的前提下,业界分析,遏制中药野蛮生长,继化药生物制品领域的仿制药替代原研药之后,已经成为相关部门新的工作重点。
& r/ g7 v h" r) P$ N$ Z, R连环打击,千亿中药市场大洗牌来了) E0 N. [8 Q; |: F8 @
在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发布上述通知之前,全国第二大医药市场北京市,已经向中药市场开刀了。
. `# p* y l y- Q1 w: t8 }: c: a5月31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在其发起的“改善服务、提升质量、控制费用”三联动行动中,即加入了严格控制中药饮片大处方,以及强化单方中成药数量限制等内容。' p$ c% y. ?4 ?4 T( H% _" ~
业界分析,以此次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发文为契机,北京市针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的控费行动,或将在全国范围迅速铺开。中药市场将迎来巨大冲击。
: t& R7 a3 I; A8 @0 n, i事实上,中医药因其“简便廉验”的特征,长期以来,都是国家政策支持的对象。! \, ~8 F8 H. b) k* o
2014年,将中医药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路已经得到了国务院相关领导的认可。2016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已经对中医药十五年的发展做出战略部署。2017年1月正式实施的《中医药法》,更是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撑。' o4 a1 Q9 r0 Y: Z. C8 k' S
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特别是中药产业已经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c4 h9 X- M5 W0 r6 ]& m! l
据行业统计,我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经从1996年的200多亿元,迅速发展到了2017年的接近9000亿元。' r% o, J: J8 v) e% n d
在流通领域,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全国31个省市超2万亿元的医药销售总额中,中成药占比达到14.97%,中药材占比为3.05%。也就是说,整个中药产业销售总额达到3600亿元。中成药市场规模2994亿元。
/ K% M5 y! o9 c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企业自身发展模式却十分野蛮。
# t% c- I8 r& H6 q0 r
4 r) T0 o9 Y* a8 I
8 T! x; ^& ?' }1 F- `1 s
" \" f4 f9 l$ ]$ ^, D. x T% p7 [
5 ]) l- w) } R8 AWind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71家中药上市公司中,超两成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例超过50%,而超过90%的企业研发投入不足8%。很多知名药企,如同仁堂、白云山、太极集团等,其研发支出甚至不足1.5%。此前因销售费用畸高引起各界“讨伐”的步长制药,其研发投入约为4.2%。/ v' R" y/ F8 n' o# ]: a' K8 a+ P8 ]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数据对比背后,不仅有中药产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隐忧,更加存在大量带金销售、灰色利益输送链条。在国家已经将鼓励医药创新、消灭带金销售、斩断灰色利益输送链条,列入工作重点的背景下,向中药领域“开刀”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5 |- x2 P7 v; j) U0 z _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发布的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还仅仅是化药和生物制品,显而易见,不久还会有大批中药、中成药品种被列入重点监控范围。届时,中药市场的洗牌速度只会越来越快,大批小、散、乱中药企业将遭淘汰。行业预计,淘汰比例将达到2/3。
: z! H# d, H# ]' F5 z! k3 O/ K$ L
免责声明3 k" z7 ~2 \* I, q' C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1 R e/ ~$ b: Y% v' x$ ^
- e& M4 s; z. ?. V. F" e. M+ D( ]5 ^! ~! Z
" U" b& k0 x; B7 q' s8 a$ M+ H2 E) z
- [/ E2 X4 m4 e' _& G/ u1 I9 o
% K5 c2 _; K9 H a- F2 B. g; ^9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