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民专述:太极拳优化生命质量的奥秘
) r) r& T* I& _( X/ z" R8 X太极疗07-24 18:01
2 Y m" k( s- a5 U关注
# q) c! K, C9 i& I9 i7 p c疗金句
, G5 O: O- B7 [- e( G1 |' \- L; F- ~; c. ^$ W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2 G( X& w) h! U
" ~( G& M: B, k& P8 k& D——《老老恒言》
9 Q* C" K% \+ j8 h8 G# A7 N' {$ X2 c }) W; r* k6 `; _7 \
5 U$ y) w) q( O! u* I3 [引言:7月14日,90岁高龄的原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曹一民老先生受邀来太极疗接受专访。来访中,曹老特意带来他早年对太极拳科学论证的论文作品,小编整理其中一篇文章供大家研究探讨。, `, b; }' ^# {6 E7 T
3 ?% V1 Y- K3 \. @
来源:办公自动化杂志5 g3 |+ ~. p; C2 }7 H) G! P
4 b# P- n4 _6 l+ g, E
作者:曹一民 高丹阳(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
: P$ N" M& o) f8 U1 q7 w, g5 Z, P8 a8 W8 ^, E# y
原文如下:
% b) h7 E+ `7 f4 U% R0 B
1 z) f4 x$ G: a0 h: U! p% }2 c太极拳优化生命质量的奥秘
6 x% k3 X0 L* A
) m$ m3 w- z9 u+ P! q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健身瑰宝,蕴涵丰富哲理、实践效果显著,享誉海内外。2 x: W- O, n) V7 p. T. s4 ?
: z8 g# R4 e: ]/ ]. j5 A' v本文从科学健身,通过心电、脑电,血脂、微循环、植物神经、生理、心理等因素,说明太极拳具有:挑战人类的”头号杀手"一一心血管病;调动“第二心脏”一一微循环;増强“脑电α波”一一清醒波;提升“一对神经”一一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激发“两个大脑"一一颅脑和腹脑;促进“身心调适”等健身作用。
8 }# ^+ X# ]# J" G
( m! s6 ^: W" r& L9 R% U结合科学测试,得出太极拳锻炼对心脑机能状态得到改善;显著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调节人体微循环;促进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谢;平衡经络;改进情绪、睡眠、性格、记忆力与动作稳定性;提升植物神经系统,増进内脏功能;増强大脑清醒波、激发“β-内啡呔”;启动腹部神经系统等等功能,充分显示“太极拳好”!
: R7 R; K, p5 F, S1 f: ^5 B( T/ M2 g5 G1 w
内容提要:
7 D- c& h; R& T3 H& W s2 t/ [6 k H! L: f. @0 C$ X4 f8 B
一、前言:科学健身
% d7 S( K3 M4 ?1 w# W; }% [$ d* g7 \4 J, H( i5 a
二、挑战“头号杀手
; v& o# `) s+ I4 |1 K3 h) o1 Z N; C) j; q K# y
三、提升“一对神经”, o; S) |1 c# t
3 C/ i9 S: Q& V, |四、调动“第二心脏”
. P- k% r! H: F4 u- u
2 l2 t6 d9 U3 j4 o五、激发“两个大脑”; ` D5 k+ ~: K4 S1 I: F H% U
- d+ z# E: k3 Y6 {六、增强“脑电α波”
# ~' L2 Z( c/ \6 j3 q# c7 q; U) F% d! ?/ L3 E* J1 [5 P; E
七、促进“身心调适”0 v) c1 i, `2 b' _# O% o* B$ o9 R
3 j y- O7 }4 D
八、结论:“太极拳好”. Y8 X4 V, v6 J4 U, S
8 w/ J' M/ \7 a- X) u$ \% t一
- ~) N) j8 S9 k6 z8 A7 B& o
6 ]4 r, h5 Y- `前言:科学健身
! K8 T& @5 Z& S. S/ j! P1 u: y+ r3 X' s- P) V) I$ Q
太极拳文化是中华传统的科学哲理和健身瑰宝,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深入而蓬勃发展,已驰名世界。在中关村科学城,太极拳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每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中关村从1975年开始建站,1985年成立武术协会,曾被全国总工会和国家体委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为国争光"的称号,学员达四万人次,并发挥科学城的科技优势,对太极拳练习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测试和探索,多次在国际武术节、老年学会和东方健身术国际研讨会上作有关论文报告,曾享誉中外。2000年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武术院为表彰在武术科研工作所作出突出成绩特授予“全国武术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称号。3 b r4 C: c+ g) a
$ P$ a; s V( X' ]5 Z S3 p1 `1 b$ Q% N" M' A* @- ?6 @( B2 J
图1:这是中国科学院武术协会太极拳群众场面
, M; X3 e- h1 z8 y K, g
5 M! B! ?0 T K: ~- f( w时间: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9 ] o3 ]4 l* }4 h6 |9 R% K" }+ @
5 Z4 G3 R. W% j& x0 }7 k
地点:北京天坛祁年殿前 人数:500多人
! j. Y7 ]% H/ c+ ]+ K' `* t2 j1 ?
为揭开生命科学之迷,弄清楚太极拳抗衰老的作用和机理,我们系统地对人体心电、血脂、微循环、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脑电、液态智能、心理、经络等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和研究,并对人体微量元素、内分泌、松果体、免疫系统、人体冷光等继续进行探索,用现代科学实验阐明东方古老的文化哲理,揭开生命的奥秘,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1 Q# Q5 |1 f5 C" Z3 ?: B9 @) z5 E6 H9 G v6 C( V
太极拳运动之所以能吸引如此众多的知识分子参加是有其深刻原因的。我国知识分子,身负社会和家庭重担,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之中,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运动不足,营养过剩,免疫力下降,产生代谢障碍,使之未老先衰,难以担负社会栋梁的重任,英年早逝,悲剧不断发生。% S/ R7 |# R4 m
. W+ n c3 q9 R3 v1 p6 P5 k7 R5 v
据1983-1986年对知识分子1万多人的调査,发现:(1)、在职的病患人数占61%;(2)、平均寿命为58岁,比当时我国的平均寿命低10岁左右;而90年代中期所做的几次抽样调査,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进一步下降为53岁,而同期我国人均寿命为73岁,差距拉得更大了。! V e0 M6 ]8 h9 _0 ~& m
# r- i& c3 H' e& L# U$ |* J( U
“生命在于自身节律的调节平衡”,太极拳要求“松、静、柔、匀”,它调节精神,增强体质,解除疾病、恢复健康,且效果显著,符合知识分子和中老年人的健身需要。
5 J& g H7 {. ?6 `7 M2 u: [
6 C) z6 ?) O0 S$ O3 s9 [# M" f二" ], c& }+ I/ K3 g
: {7 ~# m5 }( S, p |- Y h挑战头号杀手
# U+ i) j6 X2 A' G7 {0 [% b( ]/ v% S d/ [' S% O2 {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肆虑人类:
! P. m O7 Q4 J# H/ G0 O0 ?2 R: l X% V2 C/ X& T8 {
1、心血管病每年夺走1,250万人的生命。占世界人口总死亡的1/4,居各种死因首位,成为人类生命头号杀手。( T$ c1 o. S Y0 z5 a# Q' o
" ~& X3 j6 M! z' ?2 Y2、中国高血压患者达1.2亿,每年新増人数超过300万人。成为当前最主要、最常见的心血管病。) c' m( c9 \ ?8 ]
, J8 Q/ l4 J9 u* T
3、我国现有600万脑卒中者,75%丧失劳动力,40%重度致残。9 ~ J; k" t( _
. a+ p8 s8 b/ l/ V
4、我国冠心病患者1,000万人,心肌梗塞达200万人。
" |* q4 j; s* O* s) F1 S' H- n/ e- ?* \
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正一次次将人类宝贵的生命损于掌股之间,一次次将越来越多的健康美梦撕成碎片。不仅让我们经受失去亲人的悲痛,整个社会也为此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带来无限的苦难。
9 p" e' {9 R: k5 r( E! P
/ I5 [4 _) b9 Z( l+ T- H, i高血脂、冠心病、血管粥样硬化是造成心、脑血管的三大基础病因。' E4 x) g9 ?; u" {, n# F* h
' g `+ J8 e9 M0 Q- J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等。高血脂症是人体脂肪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高血脂,即血液中总胆固醇浓度升高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
& W0 @% ?; O6 p+ |
+ n; z8 v$ a) S2 k高血压是指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血压升高与冠心病,肾功能障碍,高血压心脏病及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 h7 f6 [( Z! C
& q& V3 N8 h0 }8 a; L: V/ A6 E通过人体心电测试研究得出:练太级拳30分钟后心脏机动改进有效率达86.6%,长期坚持的效果显著。初学练拳者也有改善,达62.5%。此外,练太极拳对功能性病变、传导功能、供血及代偿功能、心律都有改进;对器质性病变有心脏损伤史的也有好转,供血明显改进,心脏功能、功率谱得到改进,具体表现为呼吸深匀,心跳平稳,毛细血管血液流量增加,微循环改进。
8 d. O' B" f& ]7 z9 S% ]. R; h6 t# b6 Q) c/ J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症患者也越来越多,引发脑血栓和心肌梗塞。通过有关调查,我国科技人员中高血脂症的占69.9%,高于其他人员的平均水平48.4%;而练太级拳的科技人员中有高血脂症的仅占25%。这是由于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大脑经常进入觉醒状态,容易消除精神紧张状态,直接影响血液中有关激素水平的改变,并且控制在正常水平,使血脂水平降低,减缓了低密度脂蛋自在动脉壁上的沉积,防止了动脉粥样硬化。) O* B) P" q) F; o( U0 e
. \6 x; R2 @9 i: K# _
三
; U) A1 p# M- e
1 M% |% N) f$ A7 G! S$ I8 M& \提升“一对神经”4 W0 e6 _+ `" p1 b6 |; h' P
2 P: ]0 \7 e4 R1 l$ P/ Z- q一对神经,指的是人体植物神经即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不同于手脚运动,心脏的跳动、肺的呼吸、肝及胃的活动不受人主观因素控制,服从于植物神经系统的指挥。内脏器官的工作节律是这一系统负责的,它专门控制着人体心率、血压和呼吸的功能,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又叫迷走神经)其作用与分工是:
4 z& }. I* n3 X0 W6 A- ^5 [/ n1 J
这个系统共同指挥着人体内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1 ?+ ]) H, _6 u! C2 Z& w: u* J2 N7 J: C1 G C' ~; N
按照常人在静态状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的下降,LF/HF也相应发生变化,对应中国人的情况,得出统计数值如下:
& }4 _! y, l7 q. b9 ~" o3 z* R( q5 p9 f! w7 ^8 V, i
青年人 LF/HF在0.2-0.4: g0 Q! x2 I) M- v, a. d
; Y& h; P; [$ d' l9 a中年人 LF/HF在0.5-0.7
" h/ M5 P( ^) w4 h7 X9 a
! y1 Y, m$ j, I6 }9 T7 V2 R老年人 LF/HF在0.8-1.09 X1 } B6 K1 c8 E; \5 l {
. J. T) [, W8 {! t. J. K. ~/ E# a通过初步科学测试,武术太极拳锻炼者,其心律变异(体现上述两个系统功能运作的比值)较一般其他运动者得到良好比值,甚至达到“七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显然,这与太极拳“意、气、神”的锻炼密不可分,也与医学上的“情致”攸然有关。紧张、焦虑、抑郁、恐惧这些不良情绪持续发展,就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形成紊乱,最终失调;功能的改变,导致严重疾病,引发甲亢、糖尿糖、神经性皮炎、溃疡等不同症状。1 @/ D# Y" @. K4 Z" l; ]
0 t. D1 G( e2 U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生命结构中相辅相成而又相克相生的“阴”和“阳”,太极拳“阴平阳秘”的锻炼要领既强化了交感神经、第一心脏的主循环,也调动了迷走神经,致使肢体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每个细胞营养丰富、排泄顺畅、气血调和、生态旺盛,使生命生生不息、頤养天年。
$ `) [# H# v0 \2 H, o
% I3 @# O b; U' z四 P! I/ o% [: E: D6 T* ^
; @0 a, ]9 O$ j j( @% I调动“第二心脏”. k c7 ^" u1 G
% y* P" [/ n( }. a* A* V
人体是一个复杂又奇妙的机体,我们知道血液遍布全身是从心脏通过舒张、收缩到动脉中去,然后再从静脉回流到心脏,这就叫主循环。可是怎么从动脉过渡到静脉,而又如何使血液将养料和氧气带到每个细胞,并将CO2和废料带出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微循环了。所谓微循环也就是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体液(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循环,它实现着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一方面给细胞运送氧气和养料;另一方面排出废物,这也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内环境,是生命机体最基本的保证,因此被誉为生命的源泉。
9 u0 y0 d) _4 c- q4 C- D) v3 {) }* @4 u
' T9 j: j5 F8 x' H3 B+ l. v0 k% b" t9 T) g! |$ P; R
为了保证微循环实现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8 a9 F1 L' M" a: C7 R7 `6 |( k" `! b( ^' y5 l
1、体液的流动;
. j# R7 H- J. `/ M) Q# `! ?: {/ t1 I) |5 \6 i: C
2、微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对交换物质的通透性;8 d1 m$ i7 q) d# K. ]
3 o8 |+ X$ g7 c, v% Q3、微血管的数量和管径。4 N$ D, E# ~7 w9 z- G. M, d
9 j& N. \. B7 W& @, j( i
全身微血管长度达96,555公里,足可以绕地球一周半,仅靠心脏的收缩力难以将血液输送到每个细胞组织,还必须靠微血管自身的节律运动。这种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起到了第二项调节供血的辅助作用,成为“第二心脏”。7 z/ C' i! _0 x$ y
V+ ]& e6 W( g4 j) H6 c5 P9 m5 f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微循环功能良好的人就健康长寿。微循环功能如果发生障碍,就难以满足组织氧化代谢的需要,造成组织器官功能的不全或衰竭,这是许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证明,人体的衰老、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密切关系。微循环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
% q. C9 Q5 l" R/ u+ }2 \) O; C
; Q5 l- N2 v/ @3 c从临床观察中有许多部位、多系列的测试办法,其中常用的是甲襞微循环观察法和多点温度测量法,手指甲襞是观察微循环的良好部位,通过40~100倍的显微镜,观测从微血管形态、血流动态及血管周围状态三方面进行。
; T, t: ]5 J: z. o; V8 C( c. a6 {4 H" b+ R0 n( L8 g
以下是对两位太级拳锻炼者的甲襞微循环的检査情况:其中一位是练拳20年的老者,他的甲襞微循环(积分值≤1)竟相当于年轻人水平;其图形清晰各参数均属正常范围;管绊个数/每平方毫米比较多;管绊直而长,没有畸形;管绊排列有序,序头平直;而另一位学练太级拳时间不长的人,其图形不清晰、畸形化、无序化、管绊短而乱。另外,通过对练拳20年的老者进行太极拳练习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的情况检査,发现,练前:流态为粒线流;练后:流态为线粒流,回流速度明显增快,即甲襞部分参数有明显的变化。/ r& T- O8 q$ ?0 j* ]; |8 S7 w
5 I. q6 g; t# {7 X' }
2 n" ]/ ?2 B5 A体温是人体重要指标,反映整体的机能状态以及细动脉供血状态与静脉流出量,通过改变微循环状态而引起局部组织脏器乃至全身温度变化。我们采用无名指端及印堂穴的温度表征测定太极拳锻炼对人体末端微循环的影响效果。
, q! D- @" L8 x. {+ ?' L+ K. ~" ^" g: |6 ]' N
研究的结果表示:太极拳的短期(30分钟)运动,对人体甲襞指标有明显的近期影响,无名指端的温度平均升高7℃,比平常人高出4℃。9 t7 I9 _2 Q8 B g& l9 Q& j1 z
7 k* [7 U7 x. u; h4 Q对于老年太极拳习练者(55岁以上)不同种类的太极拳的短期锻炼,对甲襞指标有明显的近期改善效果;$ y/ H* \5 X0 V+ `
7 L1 i: V# O/ N/ z o
长期太极拳锻炼,有效地改善人体末端微循环状态,提高人体对于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 X4 X% J( ~% k; m' S% v# J6 ~; Y1 Y w1 i' |. Z
正确应用和把握太极拳运动中的意念,才能有效地改善人体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状态,以致于影响到人体主要的生理指标;
1 F7 q% m, U" g# q+ u
8 i* S" r& J8 P; i2 B. V太极拳演练的熟练、放松和安定对于健身效果有重要影响,所谓“松静平和”、“意念导引气血”起到了调动微循环的作用。! G* s) Z* [- X4 k1 U: T
2 V3 _" i+ C3 q五- Z5 G4 ?8 G6 ?7 k2 m
5 i& z; Y% y, \" k7 N+ x3 _激发“两个大脑”5 H% ~# B+ {6 b( T
5 o: E: h! p) n( h0 b7 v
人体有两个大脑:一个在颅内,另一个却在肚子里,又被称为“腹部神经系统”,是原始的神经系统的直接产物,只在物种进行的最初阶段出现过,但腹部神经系统并没有消失,留存在某些哺乳动物体内,以帮助母体中胚胎的发育,在某一发育阶段,胚胎中会出现两个脑。起初,两者的发育是完全独立的,到后来它们通过独特的缆索一一迷走神经相连。观察到两个脑子在节奏上存在相似之处,一个出了毛病,另一个就受到影响,也跟着出现问题,成相互因果。对于两神经系统间相互关联的研究,促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神经元胃肠学科”的产生,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当头部大脑遇到危急时,迅速分泌激素,使人体作好应战或回避的准备,胃部的敏感神经也随着兴奋起来,神经与肠道之间存在特殊的联系,因而有时食不甘味,惊吓过度或激动万分时,腹部容易产生痉挛,这个内在联系即两个脑子在节奏上存在相似而且相互联系、相互因果,就像一对连体婴儿。
5 ]; q& p: |8 @1 e& M( b. p
; P) d# i3 V/ p3 e0 t武术太极拳锻炼和传统医学中所说的上丹田(在胪内)和下丹田(在腹内),即“神"与“气"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因果关系。拳论上有"气沉丹田”、“气宜鼓荡“、“尾闾中正神贯顶”、“腹内松净气腾然”,对头部和腹部的要求,为两个脑子的沟通与反馈创造了条件,使大脑对腹脑产生了有效的调节;腹脑也对大脑起到一种功能的反馈,消除了逆向效果:即肠胃部位的不适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减弱和影响睡眠,使大脑处于更加发挥优勢的地位。可以设想,通过传统医学的脏腑学说、经络理论和武术太极挙意、精、气、神的锻炼,培养脑的思维能力,使之人类具有两套思维器官,产生第二智慧,“肚子一鼓,计上心来”,将是对人类智慧的重大突破和飞跃,使中华民族领先进人一个高度智能的新时代。2 `- p) d" } t. Y
: P+ M' U( B' T8 k: U8 Y+ o
六
+ X; _# W1 C0 z; }
2 n- `$ G- W4 [+ B) B增强“脑电α波”& O g5 Y3 K" Q
1 N$ P& U0 y. @1 V5 O7 H$ U
人脑活动时产生脑电被,脑电波有四类,即:清醒波(a波,8-13Hz);睡眠波(δ波,1-3.5Hz);兴奋波(β波,14-30Hz)和抑制波(θ波,4-7Hz)。各波段代表四种不同的功能状态。
4 Z8 j/ H; b K/ E0 U0 ~! n
: Y: o4 m/ y& v5 v! c) T9 S F神经生理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表明,舒松愉悦的心境能使脑波a频谱能量增大,而当处于a波优势时,则能促进脑内啡呔等神经介质的分泌,其结果使身心更加和谐,增大抵抗疾病、保持健康的能力。相反,衰老、疾病、疲劳以及紧张,抑制的心境会增大患病机率。太极拳讲究松、静、柔、匀、阴阳转化,虚实分明,将身心置于安宁、舒适状态,身体放松,心旷神怡。
1 X. ?8 h" E n1 |" H8 k+ f0 u' z+ R {
众所周知,正确的健身锻炼,其要领是松柔运动,是有氧的有效运动。心理健康促成了生理健康,大脑会产生一种持久快乐的“内啡呔”物质,即脑内吗啡样物质,其有效的物质即 β一内啡呔,即可使人脑进入a波状态。/ `- } \6 n/ @* f* U
! {7 b# o4 x! p/ Q+ m+ V7 Q6 D+ y
0 g5 i5 @ x5 T
5 J( q; Q* e6 t* i我们已从长期坚持太极拳者测出:其脑电波中清醒波(a波)占明显主导地位,α波频率增加,主峰突出,波幅增宽,α波进入同步、有序化状态,功率谱增大1-2倍,甚至高至20倍,幅值增宽40-150%,大脑进入良好觉醒状态。$ ]/ j6 B* U0 @, U9 i+ [
3 v& S# i W' @6 U这种大脑的生理状态与受试者的自我感觉的“恬静舒适”“神志清晰”“精神集中”“记忆力有所恢复和增强”是相对应的。从现代医学观点来说,这种状态将极大地调节增强人体内脏功能及免疫功能,中和活性氧毒素,促成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强肌肉,消除脂肪,增进身心健康的生理作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动作,即所谓“神为主帅”“意动身随”,只有达到这种要求,人体脑波活动才有可能进入以a波为主导的同步、有序化状态,能有效地解除人体因高节奏工作所引起的紧张情绪和生理无序状态,体内代谢的各种激素会大量分泌,血流量增多,新陈代谢的渗透更旺盛,皮肤营养更加改善,更具弹性、红润和光泽,更富气质和魅力。
* ~, N1 |" d3 [5 A1 {
& ]* k2 N5 x9 s2 v( {5 Q人脑有运行逻辑思维的左脑和发展形象思维的右脑,近年来,右脑功能的研究有力匡正了左脑优势的传统观念,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不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开始受到老年学研究的关注。并且也已意识到经常使用右脑的人比较长寿。太极拳的练功,反复出现的形象教育训练,脑子里描绘着有条不紊的判断处理的全过程,开发右脑产生B-内啡呔的荷尔蒙,可以说,决定脑细胞生死存亡的是脑内吗啡,“征服脑内吗啡的人就能征服人生”看来此言并不为过。
& r# R4 T3 d0 m2 V, Y4 A& G7 n! e. W5 D8 b7 X
太极拳轻、柔、圆、匀的运动,突出意识引导,追求“虚”、“无”意境,长时间地一边保持正常舒畅的呼吸一一腹式呼吸,一边轻松愉快地运动,氧气充足,脂肪不断消耗,炎症消除,NK( NATURAL KILLER)自然杀伤细胞是著名的抗癌细胞,脑内吗啡接触这种细胞,使其变得年轻具有活力,“还老返童”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止老化,产生自然治愈力。
- L* j/ F' q9 b8 O. M: h2 x X
0 }5 T& H, K0 c1 Q' p七
$ M( c+ `$ e% k( q8 [% V ]. L u
& T* X t! ?8 ?; ?9 N促进“身心调适”
" u7 P. k6 C2 v6 e4 s9 K' i
4 c1 `/ w) {+ |( t' f太极拳锻炼,从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健康要素看,符合科学概念,改善“亚健康”状态,从而调适身心,延缓衰老。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1995~2020年全球由5.4亿增至10亿,到2050年全球将达20亿。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从10%增至20%。
/ K4 ~' [. ~$ Z" \$ D6 ?/ ]
8 X9 Q* [& I# F人口老龄化引发世界经济陷入困境,《全球人口老龄化危机》美国外交双月刊称:“这种经济危机将使最近在亚洲和俄罗斯发生的灾难显得微不足道。”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重大负担。慢性非传染病成为主要病因和死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老年痴呆(我国痴呆老人600万以上)骨质疏松症(我国老年骨质发生率6.3-24.4%尤以高龄女性为甚)成为人生晚年的凶神恶煞。
{3 Q. {. Z1 ]9 ], z; M( G
- ^4 Z% n, p0 m# R, |; k老,并不可怕,老是自然规律,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不老药方”吗?历代帝王都梦想“万岁”,通过求方士,上仙岛寻求灵丹妙药以长生不老,结果绝对没有成功的。不老药其实来自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身心调适!$ q+ U( x, V. M+ y& k) f
& t1 h+ Q% J1 {% U$ p `6 x; `1 c现代医学认为:人们要活到九十甚至百岁,并不是梦想,事实上科学家推算出人的自然寿命应是120-150岁,60岁不过是人生的开始,而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活到自然寿命,最主要原因是"过早衰老",有些人甚至到了中年就患上多种慢性疾病,其实只要在生理和心理上做好防备,人人都活过百岁。
2 [% H' o8 O4 \4 _0 ~$ l
) b; b2 Z `3 D1、从生理上讲,目前医学界最受关注的老化理论是“自由基理论”,认为人体摄取过多热量,因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自由基会不断攻击细胞导致细胞损伤,长久下去,细胞无法修复,就会出现老化现象,看来过多地吸收营养不是一个好办法。7 V7 r# s) n7 O6 J5 e
2 T) r$ [3 D+ F2 c5 b人过中年,体内制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功能逐新减低,体内活性氧的弊害日益明显增大,于是运动过量比不运动的反而老得快,原因是剧烈运动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中和不了,而与脂肪结合生成衰老物质一一过氧化脂质,影响微循环作用,使血压升高。正常情况下,抗氧化海(SOD)和抗氧化剂能消除自由基。当人体SOD和抗氧化剂减少或活性降低时,机体内的自由基便导致细胞衰老,组织器官损伤,还使基因突变致畸,形成致癌的重要原因,也与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有密切关系。因此,寻求适宜有效的身体锻炼模式最有利于中年保健,使得成年人能保持充沛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外界压力,预防各种疾病发生,从而延缓推退中年人的衰老过程,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这里可以看重提出的是,太极拳动作柔和心率在120-160之间,属于有氧运动,不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不失为一项绝妙的锻炼项目。* h5 z- [( A. ~: o$ s$ {0 _, g
- F0 V) t( ^* J& h) L
2、从心理说,要延缓和对抗老化,除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运动健身外,还应从自身节律的调节平衡关注身心调适。
# M* H) @7 x7 B' x! P6 z1 p/ |/ r( _/ ^4 t' p6 f4 o$ R
现代医学认为情绪能通过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神经中枢的活动引起身体各器官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消极情绪容易致病,积极情绪能防病延年。尤其年过40,由于生理上的退化,社会地位和交往的改变,经济的得失,以及心理机能的衰退面产生消极情绪(冷落感、孤独感、抑郁感等)睡眠时间缩短,入睡困难,易醒,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对心理功能影响很大,对负性情绪的产生也有一定作用,而A型行为类型的负性情绪(急燥、心烦、好发脾气、容易激动等)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关,成为这类人员的常见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年龄增加动作稳定性也渐差,知觉运动和认知过程也有减慢倾向。
4 ^% y0 [3 D! \- m- Y
2 [5 T( Y1 S' K由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疾病发展迅速,世界上有4亿人患各种精神和神经性疾病。下面是一些不寒而栗数字:世界上每年100万人自杀,4500万人精神分裂;5000万人患癫痫;3000万人痴呆症,1.4亿人酒精麻痹自己;3.4亿人患忧郁症。专家认为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第二大疾病。故WHO决定将它定为2002年世界卫生运动的中心议题。7 U9 |) v4 {4 Q
3 v! {4 G Y+ X/ U
从我们对心理的研究测试揭示:太极拳对年过四十、走向衰老的人,其情绪的改变,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明显效果,从而延缓生理、心理的衰老速度,改变精神质这一维度的性格特征有良好作用,并随着练拳年限增长而有显著差异,即长期练习太极拳对性格中的不良方面有较好的改变作用,这无疑对增进健康能起到积极作用。
7 c: e( p6 r$ o( h# P0 W' C
6 |# j% ?, o$ u* u [从心理测试得知:( l1 D* g4 b" C* q) {, r( A# \
$ d1 t( E# l: [ U3 m' x
, s/ I* F& A* t1 N5 ~
随着增龄记忆和脑内信息加工速度下降,注意力衰退,神经系统机能也逐渐减退,导致动作稳定性下降,试验证明:太极拳对延缓记忆力、注意力的衰退,改善信息加工速度,调节运动抑制,提高稳定性有良好影响,起到保持和促进作用。4 Z4 R0 b* U. m
8 r/ z$ |4 h6 J- C3 ^0 B
太极拳讲究“舍己从人”忘记自我,考虑他人,凡事从客观事物出发,去掉个人意识,实事求是,心平气和,柔化矛盾。对知识分子的心理测定充分说明:
S0 Z. m8 T, G! H/ E, ]1 U C5 ]; \
通过大脑皮层及皮层神经中枢的活动,引起身体各器官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4 @% o( P1 \3 [! l6 C, o1 C
4 [% k; Q* ^8 ~! p* n" l此外,由实验得知:有抱负、有成就的科学家,太极拳的锻炼对发挥正面A型性格(积极进取,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等)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明显效果。更使事业有成而心理健康;积极进取而情绪稳定,充分考虑和照顾周围人群意愿和环境因素,谦逊随和,加之太极拳运动群体身心调试的相互作用,从而延缓生理、心理的衰老速度,改善人际关系,使社会安定。
/ B9 n. r2 m0 g" L0 F/ x m6 p; M8 D& R/ l; y- {0 `# P
% W3 ^3 x; W1 ]/ [$ T* a负面情绪:急燥、心烦、好发脾气、容易激动、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关。成为此类人员的常见病和主要死因。
" n5 [ g# \; N' _# S" `' }$ I) [
: U) ^: g8 u l. ]% R八
}: e! N" h% H* U# U% F+ u4 U# i; v( p/ E0 x$ v; |1 A* A
结论:太极拳好
3 z( N# C2 F, a' d0 A3 \- M
3 ^" h) u5 p' H& ]7 U* h从一系列的科学测试得出结果:$ M0 I3 x) F$ w# G4 j# y
, l5 u) r, Y9 @3 l2 u. ?
1、太极拳锻炼对心脑机能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 e/ ^/ d9 C8 K |
2 m ~! M1 R1 N( h
2、显著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2 v3 A% U) L1 E4 F4 L- j
* y$ \; Q+ P6 J" g- A6 ]/ T7 J+ G
3、对人体末端微循环得到改善;8 D! K0 g1 h1 X5 k( a9 G' |
* x8 `& Y- G7 ~4 M) I4、促进心肺功能及能量代谢、平衡经络;, u( A. | j3 V \9 m( p5 L1 H
% B8 [1 L W3 N& O; I( c5、改善老年情绪、睡眠、性格、记忆力与动作稳定性;
( p. ]: U- j6 C/ I l3 i; x6 V* R' Z$ ^1 V" Z
6、提升植物神经系统,增进人体内脏功能;
# j. S% {- C. | _! t g: o- x$ O0 Y! l% M0 i6 w) u
7、激发大脑清醒波,增进“B-内啡呔”,启动腹部神经系统。
1 w5 C% Q x7 f& Z/ @% d; Q
8 ~5 _- t5 n) [$ R2 ]( s# S+ v与不锻炼人群相比,坚持太极拳锻炼具有显著的抗衰老效果。运用阴阳运化,承盾对立的统一;主循环与微循环,(使肢体每个细胞营养丰富、排泄顺畅、生态旺盛)清醒波与睡眠波(极大地调节、增强人体内脏功能和免疫功能)。A型性格的正、负情绪(调整心理因素)等等,均为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生命结构中相辅相成而又相克相生的,太极拳强调意识指导形态运动,促使各器官协调配合,以求达到导引经络,通畅气血。所谓“以意领络”、“气贯全身”、“心静体舒”。有意识地能动地控制、调节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种种练拳要领的综合作用,解除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这种“神舒体静”、“气血通畅”、"阴平阳秘”的良好平衡机能状态,即“太极态”。这种状态的持续长期、多次的积累,促进了人体各系统的器官机能开始由量变到质变,最终达到健身祛病、抗衰老的效果。2 I8 E4 ]/ Y) Y$ L. A
' A! P/ w9 x) |- L
太极拳论:"恬淡虚无,正气从之,精神内收,病从安来,活百岁乃去”。防病于未然,立足于全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面向21世纪解决人类一大困境,以少资金、少费劲,出大成果,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
9 F& T, A) }( ]1 C& _
$ B- ?1 n1 V s' [( h% E6 F为了人们能够健康、长寿和幸福地活着,为社会建设多作贡献,为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愿更多的人们积极投人太极拳运动。愿太极拳更大地造福大众,并走向世界,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