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0-3-13 08:40 编辑
1 u2 G* U( e8 y+ Z4 W- g1 n# C; X( ?
) u3 [0 E. {! O5 T/ ? 附件: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曹东义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和抗击疫情的意见建议 一、最新研究成果 1、发表系列研究论文,主要在网络,有的投了杂志 科技部下发红头文件称,“各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要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在疾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将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 曹东义发表的论文主要有: 1. 1月20日《历史经验告诉大家,病毒流感中医应首选必选》 2. 1月21日《中医治疗发烧、瘟疫的智慧》 3.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学习邓铁涛先生为战胜新瘟疫奉献力量》 4. 1月25日(正月初一),《充分发挥中医作用,迅速控制新瘟疫的建议》 5. 1月26日(正月初二)《新瘟疫当前,大家不要说“提高免疫力”!》 6. 1月28日(初四),《香港医管局,当年为何请中医帮助治非典?》 7. 1月30日(初六)《疫情当前,需要发扬挺胸保卫的“河北精神”》 8. 1月31日(初七)《难忘2003年非典那些事,应该医患和谐战瘟神》 9. 2月2日《“西医中国化”很有必要》 10. 2月3日,《大瘟疫当前,能救火是英雄,能防火是神仙!》 11. 2月5日,《庚子灾年闹瘟疫,中医作用不一般》 12. 2月7日《中华民族历史上为何不惧怕流感》 13. 2月8日《中医,世界欠你一声“谢谢!”》 14. 2月9日《辛温解表“本质”是“除热”,而非“散寒”》 15. 《新冠肺炎勿忘“突变虚寒转为内伤”》 16. 《张仲景的“温病”概念,与明清不同》 17. 《伤寒温病之因是求出来的,病因已成既往,推求未必恰当》 18. 2020年2月19日《应对新冠肺炎瘟疫,“路径研究”很重要》 19. 2月21日《疫情如火考验救治能力,民间中医各显神通不犹豫》 20. 2月23日,《扁舟一叶渡沧海,时代方舱济众多》 21. 《华佗无奈小虫何,仲景来了办法多》 22. 2月26日《瘟疫过后,中医面对的是复兴,还是继续沉沦?》 23. 2月28日《肺炎病毒,病人自造;化药杀毒,也可加重病情》 24. 《“中医黑”服中药,“你的理论我不懂!”》 25. 2月29日,《揭开中医神药“清肺排毒汤”的神秘面纱》 26. 3月2日,《走马看伤寒,“西化不了”的中医临床医学》 27. 3月3日《中医乱在表面,西医乱在内里》 28. 3月4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充分发挥三方面作用》 29. 3月5日,《善待民间中医,应该学习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 30. 3月6日,《假如请朱良春先生考核,认定“确有专长”会有困难吗?》 31. 这一天,还有一篇《瘟疫论译注再版序言》 32. 3月7日《有人质疑李跃华:你兴中医?姓西?还是姓中西?》 33. 3月8日《三八妇女节,梦醒新冠肺炎,敲钟人曹丽蓉》 34. 3月8日,还有一篇《有人问张胜兵:你得罪了哪路神仙?》 35. 3月9日《“西医中国化”不是选择题,更不是“西医化中国”》 36. 2020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刊登了我指导的研究生张相鹏等撰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新瘟疫倒逼中医理论创新——“河舟码头学说”与病证结合分层诊疗》,2020年28(4)1-3页 除了36这一篇论文,其他文章,都发表在燕赵中医网-中医同道-互动交流的栏目了 2、有机构邀请参与申报课题、专利、研制中药制剂。 3、指导研究生、高徒进行有关“中医热病诊疗路径研究”。 二、相关研究进展 《瘟疫论译注》再版中医古籍出版社签了合同 新著《疫情之后反思》正在审稿 《路径与通治方研究》正在申报课题 制剂批号正在申请 专利申报正在准备 三、对抗击疫情的意见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突出应急预案的“中西医协作机制”,其中的关键点,是病毒性流行病、新瘟疫,应该中医药“首选、必用”,而不是“备选”之一; 2、开展“中医治疗传染病、热病临床路径”培训,统一中医内部对于伤寒、温病、瘟疫的看法,打通它们之间的阻碍,用“热病统寒温,病证结合,分层诊疗”,避免每次面临瘟疫的时候,大家慌乱一团,莫衷一是。 3、大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知识培训,让“西医中国化”,在临床救治的时候,即使是西医也可以执行中医治疗方案,避免不懂中医,不能使用中药。 4、举办学术活动,向世界介绍中医独特的学术理念,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贡献,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贡献。 5、努力开拓中医宣传渠道,向大众传播正确的健康养生理念,让“中医就在身边”成为现实,储备好基层的中医力量。基层强才是真正强,避免一有疫情就蜂拥到医院,避免“武汉拥堵现象”再次发生,绝不出现“一床难求”,不是要建立多少大医院、方舱急救,而是化解在基层,突出中医特色,这就是习总书记指示治理长江的精神。 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主席说:“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这要作为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先手棋。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出发,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做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对母亲河做一次大体检。要针对查找到的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研究提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然后分类施策、重点突破,通过祛风驱寒、舒筋活血和调理脏腑、通络经脉,力求药到病除。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空间管控单元,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做到‘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中医药复兴,需要系统工程,也应该“分类施策、重点突破”,永葆活力,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202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