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4112|回复: 2

张洪春与刘峻杰等人,接受人民政协网采访谈中医作用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8
发表于 2020-5-23 15: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0-6-9 16:43 编辑 ; Q  ]0 f0 K: z* z7 t! y$ E# K
' d/ h" v/ X1 B) h$ Z( H0 Q
健康与免疫力,一个都不能少人民政协网 王慧文6 Z- W( P) w( a% j& f& o5 U6 O( R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让公众对健康观念的意识上升到一个“新高点”。疫情影响下,中医药重要性得以提升,大健康产业进入“全民需求时代”,健康养生的观念早已不再停留于“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简单疗养……' C' ^; Z0 D+ J1 p9 w& ~7 W, A! X7 e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张洪春,中医药文化大会执行主席刘峻杰,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命雄做客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委员会客厅》,就“发展大健康产业 提高自身免疫力”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出现正气不足,就会出现阴阳失调,进而引发疾病。”张洪春解释道,免疫力其实就是中医所讲的正气,而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正气密切相关。免疫力低下,抵抗力随之下降,各种细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就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外,气血运行不畅,造成血瘀内生,同样是致病因素。

刘峻杰表示,正气充足,能保持身体健康;气血运转,是生命力所在。他介绍,中医所讲的病分两种,一类是“虚”,由元气虚弱,造成人体器官系统性改变;另一类是“淤”,由淤堵或痰湿存在于人体某个部位,导致局部发病。

“免疫力不单是医学问题,更依赖于生活方式。” 薛命雄补充道,临床医学表明,营养失衡引起的营养不良,或肥胖引发的高血脂、高血糖、胰岛抵抗等,都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这次疫情发生后,很多老年人,尤其是具有一定基础疾病的人成为易感人群,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机会较高,这与免疫力低有很大关系。张洪春认为,免疫力低首先带来易感问题,感染后继而发生变化,“如炎症介质作用更严重,导致病情发展迅速,最后发展成为重症。”

“临床数据显示,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医对患者的有效率在93%以上,这一成绩让中医药界都感到振奋。” 刘峻杰表示,在中医药治疗方案中少不了扶正的药物,扶正驱邪的中医理论再一次得到验证。

如何利用中医药提高人体免疫力? “据中医理论来讲,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像太子参、黄精、黄芪、枸杞、白术等补益类的药物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但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的药物就具有抑制免疫力的作用,比如丹皮、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等。”张洪春强调,免疫力是调整出来的,不是补出来的,要因人而异,分清体质。“上火就需泻火,有虚才能补,只有阴阳平衡才是正气存内的状态,食疗、药疗只是一方面。”

刘峻杰则认为,疫情让健康生物医药技术也得以大发展,国家在医药卫生方面的投入逐步增大。“注重提高我国健康产业活力,需要企业有更多作为,聚焦中医药科研及生物制品研发。”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可以通过食用大健康产品提高自身免疫力。”薛命雄表示,北海生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生产、研究螺旋藻和小球藻等微藻领域已有15年。疫情暴发后,为武汉先后三次共计捐助100多万元的小球藻产品,助力抗疫一线工作者的健康保障。“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的食物,也是地球上的早期生命体之一,距今已有20亿年历史,其优质蛋白质含量在55%以上,有助于保持免疫系统功能的强大。”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还需与地方特色相结合。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一起发展。”张洪春呼吁,建设健康中国,要加强科普宣传,重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完)


) y% G1 N$ b, U6 [( y; {8 e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8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14: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发展道路之争,必然在未来有所显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8
 楼主| 发表于 2020-5-31 14: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0-5-31 14:44  L7 j( E  f" M, d
中医发展道路之争,必然在未来有所显现。

0 F; x0 U" `1 ]9 M/ ]9 t收到总书记回信!三位中医院士说,对中医药科技发展有了新期许# ]' i3 V, D% y; Z$ B! e
徐婧、黄蓓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今天& |) b, s" V8 f9 t: H0 Z
" M( ^4 U' c8 k( X  \6 c' f0 \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0 l2 ^& E8 L( I; R4 M. X7 d+ H6 A

8 ~) `& V( p0 d5 T% i! q9 e/ A- u' g
8 {# H2 q* U" w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中医药界的三位科技工作者收到回信后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
* P9 L9 S2 ?  ?" R' e$ [, ^2 n1 j7 Z; c8 d

# J3 E% f! o, Z! U* Y3 Z/ D7 ^* x: f: k- e; W  g0 v
. {- q7 l! W5 W3 x
, z# g4 h/ P5 x0 I& p
5月29日,一封充满暖意的回信送到了25位科技工作者的手中。这封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满载着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诚挚问候和殷切期待。1 b' z  Q6 D/ N$ A1 o

: @' u% e1 k7 x
. @( U6 a6 z8 k0 ^4 a9 U" p/ f8 l
$ [$ {" {. J6 z6 t% ?8 ?- @在这25位科技工作者中,有三位中医药界的科技工作者的名字因为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为百姓熟知。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仝小林。
2 f4 ]4 p; A: Y( i8 D" e: x" v6 ~) [# z

8 M* k: w0 w# X1 O2 ^: T- I7 A) ]/ {% ~1 Q  p
作为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收到总书记的回信,三位院士备感激动,同时也感到重任在肩。
. F$ ]: Z3 l! @) G& d) L
. l6 f' {4 V6 p; R( r) z- y( l& a- o7 |1 J

! X% e' _; Q9 K% f# Z
+ R; L6 f0 }: N% G* m1 g5 |“收到总书记回信深受鼓舞”
# g' P9 l6 W6 q3 G1 e! l
6 s8 j3 G6 X- u6 z  q$ B: Z3 b" r+ h

( y% X/ I: V$ `* L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肯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的贡献。三位院士对此深有感触。
4 m; U8 e, {0 [" U/ N
  k& @7 ?, N( X: q4 |6 k) A% I/ M1 _9 p+ I
9 _  C# p$ B# l: ]; k
在武汉抗疫一线,他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挽救了许多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在疫情大考中检验了中医药的疗效,也让世界看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 P/ j1 k" D# t( p0 S2 J8 ?
/ D8 G6 b+ x1 p3 R0 N+ `$ C0 Q% S3 n2 m  u7 f$ L* U; |
/ h* L; J' r) |
谈及收到总书记回信的心情,三位院士表示十分激动并且深受鼓舞。
% {2 ]3 Z, P+ x0 }4 D' S7 f, I- A4 o4 J1 Q
  z; \) C$ G6 P* @4 W, ^/ o; T7 q
' D; p! ^! l7 y2 ^6 e0 M7 L' f
“十几天前,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和我等25位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我们对创新创造的思考和实践,并十分荣幸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回信中对科技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提出了殷殷嘱托,我们备感振奋、备受鼓舞。”张伯礼说,总书记特别提到要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因此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要弘扬中医药学精华,大胆吸收多学科人才,交流融合,守正创新,为健康产业发展,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中医药智慧。
$ z8 B% p* Q2 y3 D! Y- r
/ j! y) R3 Q4 x7 M# ]. c0 ^1 j, ?2 l
; V9 I$ Z1 V/ F7 F& |" a) e# f
黄璐琦说:“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创新创造的紧迫性,只有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可能应对未来的重大挑战。振兴发展中医药,要传承精华,更要守正创新。”他表示,中国中医科学院也将继续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扎实推进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蒿素研究中心、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分院、中医药防治流感技术体系建设,加快筹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提升传承创新能力。. X3 P* ^" ~7 c* E7 U2 p( U/ m2 J0 J

+ M3 t$ H" g; q  x. f0 \( P7 b9 E. h+ r1 x7 j% L6 m4 p
  B& g7 h1 S: X* }% l' b" p* l
仝小林表示,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很激动,总书记对科技战胜疫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对未来科技给中华民族、给我们国家、给百姓福祉将带来的巨大影响,给予了充分的估计和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医在这次新冠战役中打了胜仗,展示了中医的威力、魅力,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各级领导、全国人民的高度肯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 t! G% t% a# T% r
4 |. r( c4 h' G, m
* @( Q3 c" R2 M
! w7 J- x' Z3 X* _+ a* r/ P) Y; v- Y6 l& O* F) Z1 o! C'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G- }: A4 F' ^/ T

& V# [+ s% _1 D. J
2 L1 p- a" H. P! ?& l
) k, z' `/ G8 O8 v“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科技工作者提出希望,勉励他们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也极大鼓舞了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士气。
* Z8 G. ]; w3 m) G$ X  h. S8 E# {% V3 C4 U
1 `' o& h+ b8 V; }( @/ O$ E

4 f( c" k2 a. e1 ?, s在科技工作者们看来,科学技术作为强国的命脉,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这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总结。
7 }9 _. c* X9 _) k, d4 X- g( D4 M$ k  c  l4 V) v: T1 q
- \+ q+ C. T& a8 T
, z8 M% s, U% }' A  T6 O, g. e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经过全体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中医药科技从填平补齐向体系建设转变,从单一模式向多学科协同转变,从主动接轨向主体发展转变,从广泛培育向重点突破转变,科技实力持续攀升,创新平台跨越发展,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重大成果不断涌现,转化应用进程加快,创新人才快速成长,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国际影响日益增强。# ?  [2 V* [0 d" @# R
8 h2 v7 `; p% E
4 |7 G; K; p+ W8 y
  T( ?/ N( c& [! K4 c7 v
作为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代表,三位院士对于未来的中医药科技发展也有自己的期许。
" s8 c7 p# p/ ^* Z6 R% d; r/ b4 w- ]- ~7 [, J( s7 y1 Y+ O

4 T" |0 |/ ]/ h0 V2 L5 e
2 ?& C6 U, y9 H( @# Z; {8 \张伯礼表示,通过此次抗疫实践,深刻体会到科技攻关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中医药科学内涵、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传承中医药基础理论,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开放包容,融合多学科人才,开拓进取,努力开展原创性研究,丰富发展生命科学研究,为解决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做出新的贡献。”张伯礼说。
0 K- P( Q2 c4 H* L: e2 \8 m+ i/ ]( A, T8 M' \, K' u

# K. o% \; E; O2 `# q  u
& B- O/ e/ Q" }) K8 _“中医药作为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能不能为未来的六大类疾病(老年病、慢病、代谢性疾病、心理性疾病、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等)的防治,做出世纪性、世界性的贡献?能不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能不能简便效廉地服务于百姓、改善民生、增加百姓福祉?”仝小林认为,这需要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充分汲取现代科技的营养,充分借用多学科的力量,在传承中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成果,重新构建中医的诊疗体系,弥补传统中医自身的短板;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现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让中医更多更广地服务于民众,使中医防病治病的优势变成人民群众健康的福祉。" `, F" o' |& r- Z
4 T8 S  I- b$ Y. [+ z

2 S. D/ L, B5 v- d7 r5 R& p% e
  e8 g+ y4 N2 X# ^黄璐琦表示,自己将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全体职工一道,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与全面做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部署的各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谋划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战略,努力把中医药原创优势转化为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在“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发挥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行业“国家队”的作用,在新的征程中铸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