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伏羲会长卞伟光先生撰写。
& z& L5 H1 j0 B【核心提要】必须纠正我们过去对“易经就是巫占之术”的错误认识。在连山、归藏、周易这“三易”中,文王卦的“周易”是巫占之术固然不假,主要用来算命。但伏羲发明最早的“连山易”,是用来推演生男生女时空象数转换的历法工具,晚至商代出现的“归藏(子孙绳)”是用来记录生男生女时空象数转换的方法。伏羲发明“连山”目的不是用来算命,而是用来推算和记录家族传宗接代的甲子纪历。易医同源,医道即易道。因此,“连山”和“归藏”的破译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标准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5 c! \9 D7 ~$ @8 i T' F; A' V【提 示】 淳化县石桥镇出土的连山易11组卦形中:
1、首卦为祈祷天父(上帝)保佑家族(部落)人丁兴旺之卦。故11组除去天命卦实为10卦。1卦管6天,10卦管60天,即60个甲子日。
2、“人”代表生男,“八”代表生女。“乂”即古数字五,代表女亡,“十”即古数字“七”,代表男亡。按这种方法,即可推算出大约1万年前的史前村落(大家族)的生育率、男女比例和人口数量。
3、也就是说,刨去死掉的3个的不算,在60天(60个甲子日)里,这个大家族(村落)新出生了9男13女总数22个婴儿。按6乘60个甲子日等于360甲子日闰五天算,这个大家族一年可添丁百十号人口。
4、按平均寿命30岁推算,这个史前村落(家族)总人口数量应该在3000人至5000人之间。
5、陕西省凤雏村出土的牛甲骨上连山易的卦形“人人十人人八”卦,讲得是六天中有4个男婴和1个女婴出生,但第三天不幸有一位男婴死亡。
6、“归藏易”即“绳结数字卦”,俗称“子孙绳”。也就是将记录何时生男生女的“连山卦”,转换为纯数字的“绳结”卦。东北满族至今仍保存着新生儿出生后系五彩“子孙绳”的习俗,此即活化石“归藏易”绳结卦在现实中的文化遗风。
: a# q8 _& m4 L一、概论
人类有两大既相互交集、又相对独立的有效知识体系:即中国的易学知识体系和西方的科学知识体系。
6 j4 ^$ r6 n+ k \% q' M$ h 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之根。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均属于易学知识体系,且不在西方的科学知识体系框架之内。尽管二者互有交叉,互有影响,但中医和西医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并且拥有相互对立,但却同样有效的价值体系和衡量标准。
0 U6 t! Q9 s+ _# p0 t) k1 |/ q 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即中医知识体系的归属和中医标准的设立两大问题,西医便失去了领导中医的资格,中医便成为完全独立的医学知识体系,亦可为中西医百年之争,孰优孰劣之问,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1 b0 q( m, t) Y! r4 V' i二、诸概念的界定:1 Y8 Q* q# X/ N4 p4 g
1.中医是以时空为座标,以象数转换(四诊八纲)为诊断方法,以传统草药(四气五味)治疗为主,配合以针灸、按摩、调理为辅的纯天然疗法。
0 G, F1 Q0 v; `* G- E# [ 2.中医高明在治未病,绝己病,力争将重症消灭在萌芽状态,固本祛邪,尽早使患者恢复健康,并摆脱患者对药物的依赖。
; f2 N9 x* K2 l: a% \ 3.西医笨拙在只治己病,不会治未病,结果将轻症拖成重症。不仅如此,西医治标不治本,患者得须终生依靠药物维持生命。
8 Z+ j/ y% _. k 4.中医属于主动疗法,西医属于被动疗法。中医未病已病兼治,西医只治已病。
5.中医属有道医学,西医属无道医学,是典型的以术乱道的被动医学。
6. 究天人之际,中医实为天地人一体化,可实现全时空象数转换的定向自然疗法,亦可称之为全世界唯一的可以不变应付万变的祖传易医绝学;但西医不行,西医属被动疗法,故西医只能以万变应付万变。! G4 l* ^& w# _
7.如遇到象新冠肺炎这样从未见过的疾病,由于无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西医便会感到束手无策,无法象中医那样从容应对。
8.中医遇到新冠肺炎,一副旧方改良草药便可克敌致胜,解决问题。而西医手忙脚乱,毫无章法。由于当下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结果只能被动的让全体国民实施风险极大的畜群免疫。
9.因此,西方医学(西医)实为逆反自然和没有时空概念和方向概念的人工生化疗法,而且抗生素和激素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很大。
10. 《瞭望》记者近期调研发现,长江流域抗生素浓度偏高,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更令人担忧的是,相关调查显示,长三角约40%孕妇尿液中检出抗生素,近80%儿童尿液中检出兽用抗生素,部分检出抗生素已在临床中禁用,有可能严重损害人体免疫力。
# J6 ~/ w4 B/ ~三、中医象数基础理论的突破口不在《黄帝内经》而在古易连山:+ W6 d" H6 r% |. {1 e
中医象数时空转换的秘密在古易连山,时空转换公式亦可由古易连山导出:
★【一周天二阴阳三维四时五运六气干支月时空象数转换联动公式】:
1x2‖3x4‖5x6=30天/1个月‖12时辰/24小时/1天‖2个半天/昼夜+ u4 E( X- X' P" ?4 H4 r; l
★【出处说明】:
本公式以伏羲古易连山五爻六数时空转换卦式算法导出,古易连山五爻实为昼夜时空转换干支代数字。必须纠正我们过去对“易经就是巫占之术”的错误认识。在连山、归藏、周易这“三易”中,最晚出现的“周易”是巫占之术不假,主要用来算命。但最早出现的“连山”是推演时空象数转换的工具,次早出现的“归藏”是用来推演时空象数转换的方法,其目的不是用来算命,而是用来推演甲子纪历。
T5 D0 a8 B9 [% J s5 O: ?, a
★【概念界定】:. w; k5 H( w' h; [3 v
阴阳:指白天黑夜,日代表白天,月代表黑夜。
3 Q3 S& q( Q7 H* E6 Y) ^( E# C天干:一天的阴阳十分法为干,即昼阳五+夜阴五等于十天干。* B9 T0 |& i. V7 \. \& I
地支:一天的阴阳十二分法为支,即昼阳十二点+夜阴十二点=一天二十四小时。
3 H+ p: n5 F5 T* J# |4 e
$ w; [ F! ]# L, o★【公式说明】:& u8 c. W J! o
一周天即十二时辰二十四小时
0 G7 [2 ]: [6 m* @+ v* W3 u7 ?阴阳即黑夜白天时间之二分法: W d, G& p1 E: k4 h* c6 c- T
三维即天地人空间之三分法
, |6 [. w# `6 |' A. e7 W四时即春夏秋冬气候之四分法
$ ?5 L/ x% O; o- G9 S) v. C# y五运即(阴阳)二分天干
5 p8 c( y' C1 |- a4 {- m六气即(阴阳)二分十二地支! E' U1 d8 K, a) U: Z4 M
公式中:
2 Y+ s/ U K/ d3 z# {: P5x6=30Ⅹ2(阴阳)=60甲子% n$ k8 `5 L e2 ~8 F; Q% R& ?
3x4=12(地支)x2(阴阳)=24节气
4 |$ x: ] G% A0 W# o7 j1x2=2(阴阳)白天+黑夜=一天干1 }% @" t& L& |7 U
干即完,尽。支即止,尾。" s5 X6 F1 F; A8 h5 b2 I
★【古易连山五爻与五运六气、十二经络、子午流柱对照表】中:/ M4 g, Q3 G( h7 _, t% G8 `8 W
五爻中的“一”为木爻,“乂”为火爻,“十”为土爻,“∧”为金爻,“八”为水爻。对应古数字分别为一、五、六、七、八。
★隐数二和变数三、四均以五运六气、十二经络的干支代数字出现在运算过程中,以及子午流柱的治病应用中。
★五行实为十天干之阴阳合数,即一二为木,三四为火,五六为土,七八为金,九十为水五组。
★古易连山以一、Ⅹ、∧、十、八.五个古数字替代五爻,故五爻即五行,五行即五组合数。
★五行生克实为异性合数相生,同性合数相克。如一二合相生,二四合相克,四五合相生,五七合相克,七八合相生,八十合相克。
3 k. t8 p4 r2 a6 A2 c2 r ★用在四气配伍上,四气即寒、凉、热、温四种药性。四气中寒和热,凉和温对偶异性相生,合则对其症:寒对热,凉对温——谓之中和,过犹不及,欠则未济。反之同性相克:寒对凉,温对热——如火上浇油,寒上加冰,适得其反。
4 A- o8 j9 P9 |* o* x★用在五味配伍上,辛为金、酸为木、甘为土、苦为火、咸为水,互为生克 。对症下药时,五味各负其责:辛管散,酸管收,甘管缓,苦管坚,咸管软——五味分兵把关,各司其职。
+ Q+ [& D# i# Z* l" i* r
★四气五味的数字模式为‖4X5=20候‖1日=4候,5日=20候。过去说四气对应春夏秋冬四季是不全对的,因为一天也有温、热、凉、寒四种气候或温度变化。
3 W2 {; _, u* U9 n★古文中一字多音,一言多义是普遍现象,这完全是由于口传历史为早,书传(文字)历史为晚造成的。
% O% [( Z Z. T- H. D" ^0 w
★众所周知,《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神农本草》成书于东汉。但毫无疑问,文字出现之前的口传“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肯定要早于西汉、东汉,甚至早于传说中苍颉造字的黄帝时代,即真正的伏羲之子的神农氏时代。
" o7 s# v" Z* s- ~
★从易学思维的角度上讲,“四气五味”除了提示注意“四气五味”之药性之外,还提示中医大夫开药方时,一个方子的药量计算应该以五天为一个疗程,即一个阴阳五行轮值周期才是合理的。
5 s( Q. v* g5 D5 z0 O/ v6 ]★易医同源,易道不二。象数绝学为医道之根本,故有生无灭。科学也罢,理论也罢,主义也罢,不过是身藏其后的象数转换瞬间定格之显化,稍纵即逝,有生有灭。
. t3 y& ?5 m( O; k: a
★古易连山是能吞噬一切信息的搅肉机、粉碎机和再造机,是能吸入一切的宇宙生命(大脑)时空象数转换黑洞,是无所不包的全息象数处理器,是人类顶级智商和神传智慧的极品结晶。
, a9 z4 O7 u' P# J★发明象数绝学的祖师是创造太极八卦的伏羲,故中医非属科学,而属象数之绝学。科学即分科而学,与老祖宗勿须分科的千古绝学不可同日而语。横渠四句第三句“为往圣继绝学”继得不是科学,而是绝学。科学遍地都是,绝学即易学,中华独此一份!
★“科学”是日式汉语,为日本大思想家、教育家,日本侵华战略总设计师福泽谕吉有意为征服中国文化所为之(详见拙作《论五四文化后遗症》一文)。
2 [3 \1 I% ~( i' i$ Y/ L5 m★维新变法,五四前后,康有为、梁启超、胡适之、钱玄同、傅斯年、陈独秀、李大钊为贬低中国文化,为强化西洋东洋文化,在翻译日文“科学”一词时,特将日式汉语“科学”一词赋于“正确”的含义。
. R2 b( a7 j; B$ ?4 [! l
★实际英语中科学一词没有“正确”的含义,只是分科而学之义。但中文“科学”一词中却增加了“正确”的含义,此即五四文化后遗症百年流毒之贻害。 故称中医是一门科学是降低了中医,而非抬高了中医。
★正由于如此,完全无时空概念和方向感的西医没有资格指导中医,西医标准亦不适合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参照模板。
( D* K4 Y, s6 e |
★凡无象数转换数字模式和计算公式的所谓绝学,大都是玩空手道的多,有真功夫的少。故中医诊断的标准化,首先是象数转换基础理论的标准化,然后才能实现四诊八纲分兵把关的标准化。
9 p6 b# N, z5 l% w7 F9 X: ~$ N+ t u★中药配伍的标准化,首先是诊断疾病的标准化,然后才能实现“举国制”作战优势中的君臣佐使和分兵把关的标准化。
& R9 _+ M( ?# l2 [. N★与善长举国体制作战的中医药相比,西医西药只善长单打独斗,但累得不行。故西医得不停的在变,其药品也得不停的变,不变就会被淘汰。
" X* N7 k( k' e8 H" E: t3 l& L; Q5 C
★科学即分科别类,单兵作战的方法;易学是分工负责、团队作战的典范。以象数绝学为硬核的中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故此,象数绝学能函盖一切科学、超越一切科学和高于一切科学。
2 [1 Z5 ]' v1 j, x+ m
★中医须自强,人扶扶不强。中医须强化,必在标准化。中医须强大,就得数字化。
5 L& g1 h. ^3 J5 L9 M) h; [★没标准化便没有话语权,标准化的目的是拿到话语权,而并非在临床治疗方法时一刀切。只须粗线条的框架原则就行,在治疗方法上给大夫一定的量度选择空间。
b t/ L c! E" u( I★也许有人说,汉代张仲景的方法,在今天治疗新冠肺炎时仍然有效。那时候,他提标准化和数字化了吗?其实汉代的张仲景用得就是象数转换的方法,不过是显象隐数罢了。一挨清肺排毒汤的象数转换数字模式建构出来,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无论怎么做,临床诊断和基础理论必须一致,无标准就等于庸医无法管。这样做反倒坏了中医名声,不利于中医解发展。
6 ~& a1 C0 k& ?( ]★有人担心,只要有某医疗企业搞出一个标准,其它中医人士治疗的效果比他强一百倍,甚至被惩罚,这样的行为不是为了发展中医,是在消灭中医。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真中医从来不怕竞争,假中医才怕竞争。防止庸医浑水摸鱼的最好办法就是制定合理的行业标准,标准本身就是为了阻止庸医浑水摸鱼。否则,由于中医无标准,那么中医就得被迫服从西医制订的医师行业标准,你愿意吗?
6 ?; Y1 V5 a$ a0 q$ O3 q0 y, k9 B★如果坚持中医无标准就等于乱来,谁都有权冒充中医去治病,治死人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小病一针下去把人扎死了怎么办?
0 w/ i# u) O2 E5 y+ _6 ]9 Y) E★关于标准化,有了数字模式才能实现标准化,即象与数之间的任意转换。例如27种脉象可转换成27组数字模式(软件可做到),号脉便可实现仪器号脉了。
7 O. b8 m$ @( L, `
★西医的标准化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能尽量避免技术上的失误和医疗事故的免责。举例:针灸,九补六泻,就是标准化。但是,感冒扎哪个穴位,就没有标准化。所谓标准化,是存在于易经当中的理法,必须遵守。而具体应用的时候,就可以按照理法变通。标准化既可以是逻辑的标准化,也可以是范围的标准化,程式的标准化化,而非具体数值的标准化。
, U+ a, t* O8 f3 \6 S5 X9 c+ n★第一步是基础理论标准化,这个不难。第二步是诊断方法标准化,这个稍难,但有仪器帮肋也不难。第三步才是药方的标准化,将药性数字化后,就可实现。这得一步一步走,习惯了就好了!
- w8 O* D1 [0 ~( J( m; _
★山医命相卜,玄门五术。药圣孙思邈曰“不知易,不可以言太医!”连山、归藏、周易分别演天道、地道、人道。中华经典,就是天地人合一的宇宙大道!
《汤液经法》数字模式是五卦六(五运六),此乃典型的连山标准数字模式
4 B' v! t$ j {/ Z% C/ G★如何在中医药领域引入标准化和数字化的概念,也许能建立起一个体系,体系内客观化,标准化,全部依照四大经典,以脉为纲,建立完毕。可以做到,患者不须讲话,几个医生通过摸脉,选择穴位或者经方,达到一致。疗效满意。
2 L/ V4 n2 Z% L
★疗效就是标准,就带来一个问题,治死人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西医就很聪明,手术之前都让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签字,这就是医生的免责协议。但中医为是么不能利用逻辑合理来享有免责权?其原因就在于中医药没有实现标准化建设。实现了,也可以一样享有免责权。
( e7 y& |& h% v2 V
★中医为什么不自信,不可能指导西医?关键是没有建立自已的行业标准,亦没有自己的话语权体系!中医一旦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体系,就等于拿到话语权。游戏规则完全就可以量体裁衣,由自已制定。进退自如,增减有度。唯有无所不用,才可无所不能。
) {% d* T6 R% K% ?% i9 F% m- R★目前国内已有先见之明者,打着中医标准化的幌子行西医标准化之实,打中医药的主意己非常明显。你不去做,别人就会做,结果假李逵打败了真李逵。
5 w, ~' N: O6 J/ ?. I8 m& Z
★即便是国家以后很可能走中西医结合之路,鼓励西医学点中医也不怕。上合政策,下应民意,中医焕发生机。西医学习中医,我看不是坏实,反而是件好事。
$ C3 A% @( h# ^9 c
★中医标准化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西医,而是来自中医本身,即中医基础理论的残缺和不完善,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古易连山的精髓是象数合一的动态整体平衡论,故永远不要停止在一个点上,唯象、唯数,唯物、唯心均错误。古代中医唯象无数,现代医学唯数无象。大家说怎么办?
) R) |% H- q+ _/ q- j3 r; N& e★由于连山、归藏(子孙绳)、周易三易中只有连山易是象数合一的,而归藏和周易都是象数分离的。现在仅剩下今之周易,故造成古郎中唯象无数,不仅对数字化不认可,随之也带来对中医的标准化的不认可。
! @/ n! p( y: D; J) N. `★中医四大经典不是不好,而是重治病而轻易理,易理不清是中医界的普遍现象,故造成中医之易理难圆其说。易理不清,象数不和。象数不和,自然会坚决反对中医数字化与标准化,故对此必须加以警惕。一般说来,凡反对中医走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大多对易理之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产生原理和数字模式无任何概念。
E k! l; v8 G$ v( H) f" v
★据吾所知,就连中医院士和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对易理之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产生原理和数字模式也不甚了了,就更别说普通中医大夫和民间郎中了。
: U2 E1 Y' q8 c- L x
★众所周知,从毛主席到习大大都支持中医,国家如此重视中医,中医为什么在自家门口干不过西医?自己为什么不反思?
" c3 M: S8 O9 G★只会吃老本,不思进取,可能是中医自身最大的问题。但老本究竟能吃到什么时候?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4 Q2 {4 r4 u" E' b8 |) B
& H. n& [* T9 W! Z3 @. h J
★中医面临的不仅是中西医结合的难题,而且还有古今易理如何结合的难题。如果中西医结合走得是改良主义路线,那么,激活源头活水,制订自己的行业标准,就是中医自身革命的创新!而标准的创新才是中医生命力的源头活水!才能让中医生机勃勃,返老还童,充满活力和竞争力!
& E. v' ~/ D6 B3 S4 E, ~" z
★因此,连山易的破译,有可能改变中医的这种固有认知。因为只有连山易的标准数字模型和计算公式,能说清楚阴阳五行、四气五味、五运六气、十二经络、子午流注的来龙去脉。因此,连山标准就是中医易理的标准。
★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标准化一旦完成,便意味着中国文化自身的标准化工程可以启动了。这样,离我们夺回自五四之后失去的国家文化主权和话语权的日子就不远了。
2 k- H+ W2 N- O( c* c4 O7 l8 ~) a- y4 P. X! h7 u1 u
四、古易连山图解与象数转换原理& j* s, D) W& o. P
★【中医象数时空转换图解】:
注:图表天爻中涂黑的“二”实为与天根对应的天坑,亦即古易象数转换黑洞。
5 M5 u6 ~$ e8 }0 ?2 ^2018年9月25日作者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原主任、博士生导师刘文龙教授以交流团首席专家的身份,随中国道教协会李光富会长为团长的中国武当道文化交流团访问加拿大,并参加了在多伦多举办的“首届加中道文化节”。
4 ^6 L$ s+ L/ K" Z9 r' [开幕式上作者作了《大易经:为中国道医文化寻根》的学术报告,向全世界公开了他破解古易连山的重大发现:
7 H' E, v8 D* R2 [0 n
; v( P- Q& D9 o5 U7 R$ ~
必须纠正我们过去对“易经就是巫占之术”的错误认识。在连山、归藏、周易这“三易”中,文王卦的“周易”是巫占之术固然不假,主要用来算命。但最初伏羲发明的“连山易”是用来推演时空象数转换的历法工具,次早的“归藏”是用来记录时空象数转换的方法。伏羲发明“连山”目的不是用来算命,而是用来推演甲子纪历。易医同源,医道即易道。因此,“连山”的发现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标准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R: ~0 s3 l" b. X/ L
解构陕西淳化县石桥镇出土的西周陶罐上古易“连山”的十一组卦形:
这十一种“连山”卦形的结构分别是:
4 D! _' l* Q* |+ E/ y% \( e4 t2 F【提 示】 淳化县石桥镇出土的连山易11组卦形中:
1、首卦为祈祷天父(上帝)保佑家族(部落)人丁兴旺之卦。故11组除去天命卦不算,实为10卦。1卦管6天,10卦管60天,即60个甲子日。6大卦(60乘6)管360个甲子日闰五天,也就是一年。
2、“人”代表生男,“八”代表生女,“乂”即古数字五,代表女亡。
“十”即古数字“七”,代表男亡,“一七”即死期。
3 ?; s% R! P8 o. L" @3、也就是说,刨去死掉(夭折)的3个婴儿不算,在60天(60个甲子日)里,这个大家族(部落)新出生了9男13女总数22个婴儿。按这种方法,即可推算出大约1万年前的史前村落(大家族)的生育率、男女比例和人口数量。
9 V1 g* p u5 {4 C; R1 T$ d4、也就是说,刨去死掉的3个的不算,在60天(60个甲子日)里,这个大家族(村落)新出生了9男13女总数22个婴儿。按6乘60个甲子日等于360甲子日闰五天算,这个大家族一年可添丁百十号人口。
. W8 B1 D( r" H% R- `- @
5、按平均寿命30岁推算,这个史前村落(家族)总人口数量应该在3000人至5000人之间。
- S q7 l+ t- H# P' ~5 o& p6、陕西省凤雏村出土的牛甲骨上连山易的卦形“人人十人人八”卦,讲得是天中有4个男婴和1个女婴出生,但第三天不幸有男婴死亡。
# j$ H% S0 c8 L& \/ Q! ^9 W
. e8 t0 L2 M4 v% _ `; j; j将上图西周陶罐上的古爻符号归类划分后,其实只有五种古爻符号,分别为“一”、“乂”、“人”、“十”、“八”这五个符号,吾称其为“伏羲五爻六数”。“伏羲五爻”是在“伏羲古六爻”的基础上简化而成,如下图所示:
9 A ~" f3 h5 u5 k& y A9 w很显然,“伏羲古六爻”最初是天地人三分阴阳成双成对的,故才能成为古六爻。但天爻中的阴爻“二”实为“一”的重爻,竖排时“一”“二”不分,说“一”不“二”后,舍去“二”不用。于是在古易连山中,“伏羲古六爻”在使用时为了易于识别,最终被简化为“伏羲五爻”:即“一”为木爻,“乂”为火爻,“十”为土爻,“人”为金爻,“八”为水爻这五个符号。
中国文明起源于伏羲画卦,但伏羲画得什么卦?是周朝才有的文王卦?还是夏朝之前的无字天书连山卦?正确的答案是夏代之前的无字天书连山卦,也就是卞伟光先生于2015年11月22日成功破解陕西省淳化县石桥镇西周陶罐上的11组古易连山卦形。
据古文字专家考证,周易八卦的卦名的出现至少是商末周初的事,也就是周文王演卦以后,在已发现的5000多个商代甲骨文中没有乾卦的“乾”字就是明证,故后人说连山以艮卦起定是伪说。因为自夏代之后没人见过古易连山的卦形,更无人破解过古易连山的卦形。
" k+ a# s( g: n3 r. W
五、归藏易就是绳结卦的“子孙绳”
左上方为吾在加拿大讲左上方为吾在加拿大讲座展示的“归藏易”之实物绳结卦,与右侧的牛胛骨归藏卦对应。讲座展示的“归藏易”之实物绳结卦,与右侧的牛胛骨归藏卦对应。
5 s( K- D% l8 Y% c9 A& S1、将上图牛胛骨“连山易”的卦形转换成数字
$ j/ ~! s8 H1 w
人(六)
人(六)
十(七)
人(六)
人(六)
八(八)
上图陕西凤雏村出土的刻有“连山易”卦形的牛胛骨,上刻有西周初期即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所谓的“数字卦”。“数字卦”实则为将“连山易”转化成为“数字”的样子,那时有图无字,有数无字,故从本质上讲其应是“数据卦”。其目的仅是为了将取得的“数据”再转换为“六组绳结”一根的“绳结卦”而已。如果在一根绳子上按数字“六六七六六八”的顺序,依次打为六组绳结,此即为“结绳记卦”的“归藏易”的卦形——
以下图为例,从左到右将淳化西周陶罐上“连山易”的十一组卦形,转换成“归藏易”的“绳结卦”,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4 p1 B" r, Y6 q! r* [
我在《连山归藏演周易》中说过,“经前易”的的卦数字是一体的。古易“连山”与“归藏”中的“卦数字”是一体的,不分的;有卦无名,有数无字。直到周初“经后易”的出现,即文字已十分成熟的《周易》出现时,才产生了“卦”、“数”、“字”的分离,既有卦名卦辞,又有数名数字。
但是直到战国中晚期,多个数字组成的古卦开始简化成“>”和“|”两种今卦符号,并且只用这两种符号书写卦,但这仍然不是今爻一长横与两短横的形式。
( }' O1 Y3 U: D1 ]7 J8 J" Y8 g
3 y9 _0 \' x* w7 }六、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理揭秘
图解天地人同时性原理
+ {6 s8 _9 s% R 易医为什么相通?中医为什么要以易经为其理论基础?6500年前的神农本草时代并没有周易,但却有连山易,后来又有了归藏易和周易。三易一体,易出于天。如果将易经比作一棵参天大树,连山是树根,归藏是树干,周易是树冠,但由于连山与归藏的失传,现在只剩下树冠,但却没了根和干。没有根的易经便成了空中楼阁,造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残缺不全。又因周易在本质上是占卜之术,中医便有了巫占的恶名,被西医斥之为迷信和不科学。但无人知晓:“连山易”最初并非占卜之术,而是看天养生和医补为一体的产物。“连山易”与“神农本草经”的诞生有关,“占卜术”只不过是其衍生品而已。虽然“占卜术”依据的也是“连山易”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理,但“占卜术”产生的较晚,到商时才最为兴盛。
3、古人认为,观天而知命,易出于天,知天才能知命,按时令养生才能长寿。在古人看来,每个人的生命周期和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对症方能下药。因此,西医的标准化治疗体系并不适合于中医。
4、五运六气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经》中占比重较大的重要内容。五运六气又简称"运气"。"运"指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 "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
5、我国中医从业者多需深入学习和钻研古典医著《内经》。从历史上来看,但凡对中医有所贡献者,多得力于《内经》,而学习《内经》难度最大和耗时耗力的莫过于有关五运六气这部分内容。三皇五帝是华夏民族的源头,伏羲画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上古三皇中伏羲号天皇,女娲号地皇,神农号人皇。伏羲画卦创连山易,人皇神农出于对天皇伏羲画卦的感恩,亦自称自己为“连山氏”。神农历经万难,含辛茹苦尝百草的行为,不惜用“连山易”以身试法,方集“神农百草经”之大成也!
6、因此,中医理论基础是内经,内经的理论基础是连山易,中药的理论基础是本草经。很显然,神农尝百草成“本草经”时还没有“周易“,而只有“连山易”。周易形成于“周”,晚了神农氏至少在6500年以上。故“周易“与”连山“相比,“周易”不是古易,而是今易。由于周易在本质上是占卜之术,中医便有了巫占的恶名,被西医斥之为迷信和不科学。但无人知晓,连山易最初不是占卜之术,而是集养生和医术为一体的天道之易。易出于天,知天才能知命,按时令养生医补才能长寿,是连山易首创五运六气和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理。很显然,每个人的生命周期和身体条件各不相同,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对症方能下药。因此,西医的标准化治疗体系并不适合于中医。
7、但人们有所不知,五运六气始于连山易,而非周易,是连山易首创五运六气说和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性原理。但由于“连山”的丢失,五运六气在《内经》中的出处不详。数千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只能用周易模式去解读五运六气,但用周易模式去解释内经又极为复杂麻烦,大道不能至简,故造成中医基础理论不易被人掌握并很难普及。因此,用周易模式去解释内经不是不行,而是太复杂太繁琐,缺乏实际可操作性。
8、“五运六气”、子午流注”和“十二经络”是中医十二经络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内经》“五运六气”中衍生出来的十分重要的内容。
9、五运六气又简称"运气"。"运"指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 "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
10、“子午流注”是按“五运六气”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配的关系,预测出某脏腑经络的气血在某个时辰的盛或衰,环环相扣,按照气血的盛或衰来进行治病养生,使治病养生都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很显然,这是中医学上第一次把生命与时间有机结合起来的治病养生观念,这是中医不同于西医的地方。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13、从中医的观点来看,自然界日夜更迭和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是息息相关的。能够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进行身体调养,才能让养生效果事半功倍。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有人称此为“生物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8 m, `, h2 u& M C$ F1 H
子午流注图的数字模式为中分阴阳成四乘六等于二十四
& W* R. [; i3 h! x$ _$ ]
14、从字面看,“子午流注”是由“子午”和“流注”组成的,“子”和“午”是时间的两个极点,它们分别表示两种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范畴或概念,是我国古代用来纪时、标位以及记述事物生长化收藏等运动变化过程或状态的符号。
15、子:为十二地支的第一个序数,若配月份而言,为农历十一月,若配二十四节气而言,为冬至节所在之时,若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而言,冬至阴至阳生,冬至之后,逐渐夜短昼长,若配时辰而言,为二十三点至一点。
16、午:为十二地支的第七个序数,若配以月份而言,为农历的五月,若配以二十四节气而言,为夏至节所在之时,若以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而言,夏至阳至阴生,夏至之后,逐渐夜长昼短,若配以时辰而言,为十一点至十三点。
17、“流”、“注”两字,乃表示运动变化的概念,“流注”从狭义来说,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诗经》:“如川之流,丰水东注”即为此意。这里借用“流注”是指人体经络中气血的流行灌注。
18、子午流注将人体气血运行比拟为水流,从子时到午时,再从午时到子时,随着具体地说,子午是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也是阴阳转化的起点和界线。
19、“子”时间先后不同,人体阴阳盛衰,营卫运行,经脉流注,时穴开阖,都与自然界同样具有节律变化。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
20、气血盈时而至为盛,过时而去为衰,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定时开穴,方可有效地调和阴阳、纠正机体偏盛偏衰。子午流注就是时空和运动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论在传统生命科学上的体现。
22、子午流注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针灸大成•论子午流注》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
23、流者,往也。注者,住也。”所以说,子代表阳生,为阳气之首,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生,午为阴气之初,注代表阴藏的过程。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运动规律。
24、一日十二个时辰,人体气血一个时辰流经一条经脉。流行次序是:子时胆经——丑时肝经——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最后再流入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25、具体讲天干与五脏六腑相配: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地支与五脏六腑相配: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26、我国中医从业者多需深入学习和钻研古典医著《内经》。从历史上来看,但凡对中医有所贡献者,多得力于《内经》,而学习《内经》难度最大和耗时耗力的莫过于有关五运六气这部分内容。一但掌握了“五运六气”的原理,再学习“子午流注”和“十二经络”就容易多了。
6 B% y8 x1 |& y+ H' ]& h+ x6 ~. q9月26日《加拿大和世界报道》记者张进在开幕式结束后,对卞伟光先生作了三个专题采访和7个半小时的全程讲座录像,并将卞伟光发现和破解连山易和归藏易作为特大新闻刊登上《加拿大和世界报道》,并为加拿大多家华文媒体、国际艺术网,以及腾讯、搜狐等多家媒体转载而广为传播。
" R1 R* k9 T `0 K0 y/ l
) |/ _8 r0 j$ M1 j& F X+ g/ I! d《加拿大和世界报道》记者张进
`; b* h- {! Y2 {7 `6 M: J) X# `% A* K: v0 p0 r8 [3 b
4 q, q& _1 }4 K2 h( Z3 i: |, e七、古易连山和归藏易的发现和破解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健全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 R% c) b7 G8 `- N$ O: V
古易连山和归藏易的发现和破解,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健全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古易连山不仅是中国医道文化的根,而且也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和文明原点。
综上所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即中医知识体系的归属和中医标准的设立两大问题,以及中药配伍君臣佐使的原理和中医四诊八纲象数转换的数字模式,中医药实现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变便成为可能。西医也就失去了领导中医的资格,中医便成为完全独立的医学知识体系,亦可为中西医百年之争,孰优孰劣之问,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0 @. M: ~& d5 h! C, f9 m
连山易演五运六气研究成果于2016年12月31日由大昆仑公众号发布.
中医标准化建设和中医药数字化改造意味着中国文化+中国标准+中国话语权。
从理论上讲,任何逻辑的自洽都能实现标准化——犹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其数字模式一旦建立,标准化便无可避免地成为可能。尽管当时有100多名世界著名科学家联名反对,但无济于事。
; j6 `) X' A6 U& I6 I# \$ o八、关于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实践理论建设之吾见
& j8 Z4 M& ]# g4 {十六字方针:不等不靠,先立后破。立字当头,破在其中。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实践理论的建设,吾建议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建设中医基础理论,即编辑和出版《中医基础理论标准教材》;第二步建设中医实践理论,即编辑和出版《中医实践理论标准教材》。然后是推广和办学,大力培养新的中医后继人才。
中医药的标准化过程也同样如此,一但中医药象数转换的数字模式和计算公式出来以后,中医的标准化建设便无可避免地成为可能。数字化软件的开发工作可交给软件公司去做,由中医院士和民间老中医组成的评审团验证通过,经国家批准后,正式大规模分步实施。
% {- J) y% ]% K, [/ X3 |1 N K1 C/ ?" G1 D( x0 ?
4 {- h" R3 i$ e0 V1 ~: k九、关于中医药市场的开发初步考虑可分四步走
8 C. s- h6 L# Q0 Q% [" r# n& n" D
一、象数转换的数字模式和计算公式出来以后,数字化软件的开发工作可交给软件公司去做。
二、软件开发出来以后,由中医院士和民间老中医组成的评审团验证通过,国家批准即可。
三、分片普及示范,直至修正完善,最后正式大规模投入实施。
四、中国文化+中国标准+中国话语权,最终目的是让数字化的中医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正常情况下,须先将金钱变成知识(科研),然后再将知识变成金钱(创新)。因此,科研和创新是两回事,科研是将金钱变成知识的过程,创新是将知识变成金钱的过程。
六、山寨定律:凡没有自主创新核心知识产权的知识,除了山寨和模彷别人之外,无法产生巨大的合法经济效益。
七、但中医标准的创新不一样:连山标准的最大优势是我们拥有完整的自主创新核心知识产权,勿须投入巨大的科研经费和浪费大量时间,便可直接将知识变成金钱。
# A) @' f+ X# j
十、天赋医权:中华人权十大标准
% Y t# G1 b) i: m \" m吾力挺向主席“天赋医权,医权也是人权”的观点,并将其范畴扩大引申为:
1.天赋中华民族享有中华家国情怀,拒绝出卖祖国和人民利益的权利;% E( G8 D+ J Z2 d# X+ \7 u- E. u& w
2.天赋中华民族享有中华始祖教育,拒绝外来宗教和文化洗脑的权利;
( B% e, d1 T0 J- l9 ?3.天赋中华民族享有个人生命自由,拒绝接受异族或他人奴役的权利;
+ [7 u6 e' x9 ^5 Z- S; }- Z6 }' z4.天赋中华民族享有个人劳动自由,建设社会和家庭幸福生活的权利;
6 ?9 F' u# Z8 [8 G# M& _5.天赋中华民族享有天然生态食物,拒绝接受一切转基因食品的权力;# ` w0 L" ^) R \0 C3 V
6.天赋中华民族享有健康生活,拒绝接受西药利益联盟过度治疗权利;6 V7 C7 f: ^" S. H2 K) q& z
7.天赋中华民族享有中医中药,拒绝滥用抗生素和转基因疫苗的权利;! k3 }% j- g" J8 M- ^' }7 E
8.天赋中华民族享有整体价值观,造福于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权利; H+ Y2 ] J& T: Y/ ^& X
9.天赋中华民族享有宇宙生命观,善待地球生态环境和所有生命的权利;+ f: J7 u$ |& e
10.天赋中华民族与国际社会和平共处,反对为谋得霸权发动战争和杀戮的权利。
卞伟光2020.5.27终定稿
; A! s2 C$ V4 N$ v5 r& M. m" B( @# u) J8 H8 b: O# M# Q
新书简介:
3 n8 l1 k' p4 s( M( `5 i. U9 x·中国文化标准化建设智库丛书·
·发现昆仑·发现连山·发现归藏·发现医道象数密码
) G% U, d2 k4 V, r6 k- l4 _易道昆仑:连山归藏演周易
6 o9 Y0 O0 j, _1 |. c% t
卞伟光 卞 翔 合著
1 X( L! _! r3 a( Z) f
大昆仑出版社
8 M$ {0 j" B+ f% b3 @& E0 X' T r
1 T6 X5 h! _! X( W目 录
代序 国学之根:如何使易学上升为道术合一的实用之学
1 X9 v! y2 M. B9 c
一、导 论
1、大灾难:人类正向死亡和自我毁灭狂奔
2、文明的竞争: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优势
3、中国文明是全世界唯一只靠同化而不是靠侵略发展至今的文明
4、2017中华伏羲实证学派宣言
5、连山五爻卦与文王两爻卦的区别是什么?
/ E4 l1 F5 n4 i( U6、大易经:连山归藏演周易
7、“连山易”的破译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标准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8、“连山易”三进制卦式算法的破译可引发第二次计算机技术革命
L& n# m" i. U
二、医道救世:武汉战疫与中医药的崛起
1、中医会成为武汉战疫的明星吗
2、抵制中医:西药跨国利益联盟在行动
3、中西医疗效比较鉴定结果
4、中医是如何被洛克菲勒财团干掉的
5、大疫大考:中国是优等生,欧美是差生
' P; _# n5 U3 l2 `9 T/ ~8 A. i三、发现昆仑/发现连山/发现归藏/发现医道象数密码
1、文化探源:你有整体逻辑思辨能力吗
2、如何用连山易推演五运六气
3、易出于天
4、河图洛书的起源及其天文学背景
5、十分钟读懂八卦图史
6、数论革命:发现卦式进位制数字模式
7、关于当易学研究之吾见
8、大风水:从三元九运看后30年国运
9、易经与荣格的深度心理医学
10、系统文化工程:如何让经前易走进大中小学教材
# c, [/ S& _: V6 l1 M
四、从易学角度解读史前文化刻画符号
1、甘肃大地湾遗址二期文化刻画符号解读
2、河南具茨山上的梅花窝易图和九宫格易图解读
8 F n0 p: `0 _( _, r' b
五、移花接木:河图洛书传奇
1、移花接木:揭开河图洛书的真相连载1
2、移花接木:揭开河图洛书的真相连载2
3、移花接木:揭开河图洛书的真相连载3
" K$ |9 }5 l% w9 d: C
六、老子《道德经》考辨
1、老子与开派隐仙尹喜
2、道德经传奇:老子与孔子的恩怨
3、玄版《道德经》与三个真假老子
4、瞒天过海:玄本道德经误导国人1500年
5、郭店楚简《老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H3 g2 s; d) k" Z% n5 B2 d4 \4 ]七、灾难聚合说:大洪水与民族命运共同体
1、大洪水:《山海经》与昆仑文明
2、细解三皇大系
3、最强文明古国四大标准
4、连山问道:论修行的十一个层次
( O, r" `. E3 e) e2 }6 V0 y1 s
八、世界大同的合题时代即将到来
1、文化自信:世界大同的合题时代即将到来
2、让伏羲回家:打造伏羲号文化航母基地
3、联合宣言:伏羲号文化航母盛大起航
6 v# z) y+ R5 H9 p) ~8 e& u
九、思考与建议
1、关于组建国家易经智库的思考
2、呼吁创建中华文化大学和道文化博物馆
3、中国文化标准化建设智库研究院简介
作者小传:三易知天下,感恩终南山
9 u" x! a; n) q* Q9 f2019最新版中华伏羲论坛论文汇编(大十六开350页共30篇顶尖学者论文)
* y- K5 y* } X! H; e. H: K" ~/ U9 {' c. S) P- y
F- n5 D8 I, X* R《大易经》讲堂橫空出世!!!
) O; M H7 O7 D$ Y; {; _ `初级班
1、 大易经体系的基本概念
2、 九九八十一步推磨补天法
3、 古爻演变史与实物易图
4、 古代天文学及八卦的起源
5、 连山归藏演周易
: Z( S* b3 H3 T. J% P) q" D$ M
- x* K# j$ g6 Y4 u) Y
中级班
1、 龙手易生天干地支
2、 龙手易生古六爻
3、 龙手易生五行
4、 龙手易与五星
4、 龙手易与大昆仑山五大龙脉
5、 五爻生汉字
6 龙手易生五运六气
7、 龙手易与五藏六腑
8、 龙手易生八格九宫
9、 五指连山生连山易
10、龙手易生归藏易
11、均数法与预测原理
: A' b J* `' ]8 d
0 G: r' G) J7 ~% K高级班
基础部分
1、什么是完整的易学观
2、什么是支离破碎的易学观
3、揭开预测的神秘面纱:天地人同时性原理
4、道术合一:道与术的关系
5、道德合一:道与德的关系
6、万变不离其宗:易经预测手段解析
7、低级的算卦方法仅为基础,掌握一两种就足够了
8、全息卦只断不算:最高的断卦方法是全息卦:
9、 具备合格预测师的道德修养问题
10、灵感与通神:心法的修炼与天眼的开启
+ F( a5 |& f+ l. T) b实战部分
1、信息的收集与筛选:天罗地网
2、各类信息的浮选方法和判断标准
3、传统预测方法的优缺点
4、基础预测方法是不会淘汰的
5、避开嘈杂环境:子时开卦的优势
6、通灵时刻:纯思与纯判
7、梦醒时分:瞬间激发出来的灵感
8、经典全息卦分解案例
9、掌握全息卦的八大要点
10、传承与拜师
1 V+ K" ^4 v9 |+ D* U7 N3 S9 C) [$ E! r0 [& F
' F$ h! h1 b9 Q' g
g# z4 g: v6 U }2 [. S超存在哲学/超级思维方式的秘密
(讲座简介)
0 _9 l/ V- |- S, P" C( N哲学是研究思维方式的科学,思维方式大致分两种:第一种是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西方哲学属纯粹理性思维方式,即存在之内的哲学,也就是一元纯粹逻辑思维模式;
第二种是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属超理性的思维方式,即是一种既在存在之内,又在存在之外的哲学,也就是二元混合理性思维模式。
超存在哲学属中国哲学的升级换代版,将中国传统哲学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属于中西合璧的双向思维模式。虽然其产生于中国传统哲学,但却超越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故超存在哲学属于超级思维方式的科学。
开天眼/超级思维方式的五大特点:全息性、快捷性、穿透性、
包容性、神通性。
开灵机/超级思维方式的五大优势:模块化、透视化、优选化、
通用化、组合化。
4 q5 B) h8 X) D/ d6 o/ L! j* K
A、两种存在/物的存在与人类意识之超存在
B、中西思维方式对比列表说明
; l" ~0 q( U5 w" s
一、上善若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水性思维方式
1、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来的?/从“道”的基本概念说起
2、无处不在的道/从中国人的红包文化说起
3、绕着走的水性思维方式/从中国人在美国打官司说起
结论:中国人是专为破坏规则而生,再好的规则对中国人都没用。
. F% l1 \" }! e6 M: u二、简单可靠/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机器思维方式
1、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来的?/从“理”的基本概念说起
2、逻辑理性/从无条件退货谈起
3、简单可靠的机器思维方式/从德国人的一丝不苟说起
结论:德国人是为了设计规则而生,制定了规则就必须遵守。
/ w4 U' p$ m) H+ [. f/ i
三、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优缺点
1、优点/从中国人的人情文化说起
2、缺点/从中国人没有契约精神说起
3、染缸效应/从中国文化的同化能力说起
结论:严防紧盯/从世界上公务员最多的国家说起
6 ~8 J$ M2 ?: d" Z四、如何突破传统的“羊群”式思维模式
1、传统思维模式的固化/从儒家文化说起
2、模仿与超越/从“自主品牌”说起
3、逆反思维/从股神索罗斯说起
结论:模仿有余,创新乏力。
$ E: b6 \' ?0 k5 G) f五、超常思维/双向思维的秘密
1、非选择性思维/从基督教的忏悔制度说 起
2、选择性思维/从汉语的人治语法关系说起
3、双向思维/从中国的混合经济说起
结论:因人而异,最适合的制度便是最好的制度
- m3 S2 U$ s; v% v2 I" ~0 Z
六、超常思维方式的实践和运用
1、单信息思维/从分科制的逻辑思维说起
2、全信息思维/从混科制的通识教育说起
3、预警性思维/从全息经济学的预警能力说起
结论:未来是全息理论科学的天下
4 B% Q9 o! e4 W4 J9 l' W9 L* Q& d七、机械思维模式的进化
1、纯经验思维/从实用理性说起
2、大数据思维/从统计学说起
3、机器人思维/从电脑战胜人脑说起
结论:人类将沦为电脑的奴隶
1 R* I; E7 D* | B八、人类救星/超级思维方式的发展前景
1、教育模式的突破
2、科学模式的突破
3、宇宙量子意识宣言
结论:超级思维将战胜机器思维,主动思维将战胜被动思维。
5 y% W+ N9 D3 N j, y$ E* X九、超级天道思维方式/超级天道思维方式出自伏羲
1、八卦九宫与伏羲女娲九九八十一步炼石推磨补天法
2、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3、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与天地人生命周期同时同步原理
结论:超级天道思维方式能预测8000年的过去和预警不久即将到来的人类危机,并且能以不变应付万变。
2 X/ l( {' l; [
十、超存在哲学的使命:凡存在的都是暂时的,唯有超存在才能永恒。
* i7 L6 R7 _; e+ R0 Z
超存在主义座佑铭:思维方式的较量不是比科技比钱多,比谁活得劳累与辛苦;而是比智慧比健康,比谁活得愉快且久长。
主讲人简介
# Y. f6 ^" Y& M6 C! q2 u5 L卞伟光 中国超存在哲学之父、全息历史文化哲学创始人、中西思维方式研究专家,语言文字专家。全球顶尖的史前易学研究专家、卦字一体化专家、儒释道易一体化专家。主要著作有《超存在哲学概论/中国文化的母型特征及其发展前景》(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12)、《中国文明起源与文化复兴之路》(大昆仑出版社.2015.12),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哲学、语言文字学、易学论文以及小说、评论多篇。2016年6月21日香港《大公报》新闻中心(电子版)全文转载《中国文明起源与文化复兴之路》前言,其研究成果已被百度收入“史前易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