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4210|回复: 5

卞伟光先生新作:《易道昆仑:中国文化的道术思想体系》问世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发表于 2021-4-2 15: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1-4-12 17:19 编辑
9 |  r5 J4 G. P, q- c: R4 ~9 }  P* }/ P& T' w6 {9 y4 W, Y
中国需要一次破除异治文化枷锁的新文化运动[color=rgba(0, 0, 0, 0.298)]
0 L+ O0 W. m4 {( _+ R
      中国需要一次破除异治文化枷锁的新文化运动
8 m. A4 a$ Z& }8 ]" V/ W

. U" Y/ ~9 P, ?6 f
& L8 X8 _/ z0 X2 ~7 K) V6 C
【核心提要】破除异治文化枷锁,是指我们从此不再仰慕西方经济、不再跪舔西方文化,不再认可西方普世价值观,重新构建中华意识形态。
: N" S: b% H* N/ R1 {, ^4 h
一、中国需要一次破除异治文化枷锁的新文化运动
% i" ]1 h" ?) _. `
2016年初,当吾40万字的《中国文明与中国文化复兴之路》新书出版后不久,曾为推广新书作过一个讲座题纲——
& i) h# F  K, i$ {0 ]
第一讲  话说昆仑:“河出昆仑”与大昆仑山

- m: R" U  F4 M: W
第二讲  昆仑神话:西王母与龙的传人
! |, m5 k) p  j8 Z% X8 I7 |
第三讲  昆仑史诗:羌戎联盟与炎黄共治
0 T0 C+ k/ q; @- b
第四讲  昆仑文化:伏羲画卦与苍颉造字
( Z7 ^7 A2 t& s8 d
第五讲  昆仑帝都:天人合一与上帝帝都
: a. ^7 N( U4 A+ d
第六讲  昆仑帝国: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宋
/ P3 E; r) [$ x+ N
第七讲  昆仑悲歌:共治的悲剧与异治的恶梦
# K# A' z& R  H% V. J0 k7 ~
第八讲  昆仑沦陷: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
) F% Q- W1 O/ u' f7 u
第九讲  昆仑英雄:知耻而后勇,毛泽东与新中国的诞生
0 S4 }# {, @: M' [, Y
第十讲  昆仑崛起:拨乱反正,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 G3 l" c; e6 Y- l2 E+ T  g3 x* t
第十一讲 昆论颂:   继往开来,习近平与中国文化全面复兴

7 F& V5 [& Y& V7 x- H# \' k0 V  Z
第十二讲  中国文化全面复兴的希望,在于全面结束异制文化传统,在于全面收回文化主权与回归国家信仰

4 n0 D' Z. b2 {$ ~! S1 j
3 g8 f& V& [+ j. V' _
      本书前言开篇便说: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从根文化即伏羲文化做起,而不能从非根文化的儒释道开始。否则,中国2500年多年屡次被异族奴役的“异制文化传统”仍会继续下去。所以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从根文化即伏羲连山易的复兴做起。
4 v. A2 G! G6 r; N0 Q
易学为百经之首,是中国文化的魂与根。但易学又分为三易: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易》,三曰《周易》;《连山易》与《归藏易》属经前易学,《周易》属经后易学。2 ^" l7 P# J2 m) R; V1 ?, q1 ^+ c

+ ^" F% K4 Q' k5 e9 E
但人们有所不知,《周易》不是易学的根,而只是易学的果;“失传”了的《连山易》与《归藏易》才是易学象数的魂与根。故《周易》不是中国文化的起源,《连山易》与《归藏易》才是中国文化的真正起源。
: _& o( ?: [& s( ~  d# ?
如果将中国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连山易”就是中国文化的总根子,“归藏易”就是中国文化这棵大树的主干,“周易”则是生长在主干上端的树枝,历代各种浩如烟海的易学典籍就是这棵大树上繁茂的树叶;而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中医中药、天文历法,宗教信仰、国家学说、伦理道德等均是这棵大树结出的累累硕果。

1 }( Q/ T7 h5 n+ _! R. \) i
中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为人所熟知,文王演卦的二爻卦和《周易》的六十四卦,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易经基础。一阴,一阳的二进位数字模式,已成为现代计算机的0(阴)、1(阳)二进制为基础的算法语言。

  J, ?* o, V) u. z& O; {2 N  @% K
科学家发现与太极阴阳双螺旋64卦同步的64种氨基酸编码的DNA,就可以满足目前人类认知的包罗万象的自然界变化及规律。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神奇的数字对应关系。但这完美的64种数字模式最早不是出自周易,而是出自于伏羲先天连山易!
; B0 h$ h6 h* v
三易中夏曰《连山易》,商曰《归藏易》,周曰《周易》。但《周易》是两爻卦,而《归藏易 》以及再久远的夏代《连山易 》是五爻卦。中国最早的文字便是从 《 连山易 》五爻符号演变而来。

2 ]$ L0 C: I' _( g. M
从目前最新的考古成果中发现,早至连山易的五爻卦诞生之时,这个时期的中华文化距今已有9千年--1.2万年左右。这时虽无文字,但却有用《归藏易 》 结绳计事的习俗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用绳结记事就是用绳结记卦,记录占卜的结果。所以不仅成就了古老的结绳记事,而且也成就了中国汉字。这是多么的伟大和神奇呵!
+ u- b2 N" }' H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地说,“三易”是中华意识形态的总根和基础,中国文化不过是其上层建筑或成果而已!
9 A, f8 h! u7 O! K/ p5 b# n/ a
2016年4月《香港大公报》全文转载《中国文明起源与文化复兴之路》前言,并加了编者按。故新书发行时促成轰动效应,卖得很好。
/ O2 F" Z+ z7 a1 h" e  u
吾在本书前言中写道:“今天,所有的人都在呼唤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国学界也在为实现这个宏大目标努力奋斗。但大家想过没有,中华文化复兴之路到底从哪里开始?”
+ F. S3 F0 w8 ~7 H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我问过许多人,包括国内国外的著名学者,除了空谈儒释道这些没用的话之外,直到目前为止,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6 F2 N$ e8 F" n' w. Q- T
所以,我认定是在方法论上出现了问题:即中华文化复兴之路的出发点究竟在哪里?从只有两千年历史的儒释道开始?

- J8 G& ^0 y" _* J% v4 P0 _, W
那么,我们号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岂不是缺少了源头的前半截?没有前一半,只有后一半的“中华文明史”算什么东西?拿出来不怕别人笑话吗?
# v0 [7 Y5 I* }# A* r/ ~4 {
现在,我们推出了《中国文明起源与文化复兴之路》一书来回答这一问题: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既不能从儒释道开始,也不能从马列开始,更不能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开始;而是应该从中国文化起源开始,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始!
: [  ^+ O' P: b  O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大家仔细回想一下,除了诸子百家时代取得成功之外,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改革和文化复兴,无论当初是多么的轰轰烈烈,雷霆万钧。波澜壮阔,风光无限。但很遗憾,最后莫不是以失败告终,令人扼腕叹息。
. {$ p0 Y- S" D9 S% e+ w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复兴始于西周末年;春秋五霸,群雄竞起。诸子百家,竞相争鸣。那是一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知识分子人格独立的时代,中华意识形态的雏型已经出现。

1 p0 @* U- I1 B# B. f
由于周天子徒有虚名,实权又尽在诸侯手中,而当时的知识分子享有人格自由和思想自由,这是思想创新的前题。
7 h1 e  w0 k7 L
所以,诸子百家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的复兴才能成功。虽然儒家的劣根性依然存在,但丝毫也不影响诸子百家的辉煌成就。

9 \* |4 S/ B  O- f
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诸六艺之科,孔学之外,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之后,国人被剥夺了思想自由和文化主权;没有了思想自由,没有了言论自由,也就没有了独立的人格,没有了文化主权。
+ B+ B& m! q( }- A- U- V
自此后的两千多年,儒家等级森严的奴化教育模式,为历代的统治者所利用,并被捧上了天。最终统治者又把儒学上升为政教合一的“孔教”,将“孔教”的精神枷锁死死地套在国人的头上。
  H! M& `7 b# ^
毛泽东曾告诫过我们,共产党如果尊孔(孔教),就离灭亡不远了!当然,反“孔教”不等于反对“儒学”,必须将“儒学”与“孔教”区别对待,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 F+ A7 B! G* K1 R' J) k
儒学作为一家之言,对中国以农耕文明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社会,对社会道德伦理的约束,以及对长达两千年农耕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故其积极的一面不能抹杀。
- a6 J3 B2 h3 C; d! E* j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变法改革,都与打破“孔教”的统治地位有关,都与破除“孔教”所建立起的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有关。
# r$ y9 t3 Q+ C
从秦朝商鞅变法,东汉王莽新政,北宋王安石变法、晚清的康梁变法,再到民国孙文的三民主义的兴起,此后又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昙花一现、以及毛泽东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等,这些都与打破孔教的统治地位有关,都与挑战孔教所建立的社会秩序,以及对原有秩序的破旧立新有关。
* b& C- B1 f( s2 ^. S
遗憾地是,对这些旧有秩序的挑战都失败了,“孔教”死灰复燃。最后,凡主张变法和主张改革的下场都很惨。

  w9 [% [, s2 @; z2 O" z" e+ l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就出在中国文化的复兴没有从起源开始,没有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始。
! L8 x/ c( R7 E  j. ?# w9 P
现今的改革开放,搞了30多年了,时间不可谓不久,力度不可谓不强,决心不可谓不大,按说应该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了吧?

( X$ N, y) Y* A& e2 n+ j
但是没有!看见我们的文化冲出国门了吗?没有!看到我们的价值观得了世人的认可了吗?没有!看见贪官们不敢再贪了么?没有!看到社会上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没有!看到社会道德整体滑坡的情况得以扭转了吗?也没有!

  v3 N/ ?4 v2 E5 A" E+ E
全面深化也好,全面改革也罢,除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外,我们似乎还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曙光。那么,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道德底线为代价的GDP我们不要!
* B( Y0 ~  \+ y$ X# F' p8 g$ i- j( Z" O
所以,改革不能走错路,走错路就必然招致失败!因此,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必须从起源开始,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始;否则,既使我们把办法想尽,无论多么好的变法和改革都不会成功,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 }7 `& H0 _3 D# @9 G
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文明,必定在其文明的源头活水里,有着最优秀并充满生命活力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也只有这些文化基因,才是我们民族最值得传承和最值得骄傲的东西,也只有这些文化基因,才是我们的文化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和宝藏!

+ S; ]8 v3 e& j8 a4 r% E$ C
另外,从中国近代史上看,中国人有文化主权吗?很遗憾,鸦片战争的屈辱,使得我们将一切罪过归咎为民族文化的落后。

: a2 n0 \! [2 Z0 B% t
二、开拓创新:百年大党根植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 V9 @" q) |- z1 V9 w; v2 I# |1 w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被界定为塑造中国道路的重要因素。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文化传承、历史命运对中国道路的决定作用。

& R* X: H* m2 f3 b$ z
他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一论述十分清楚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
1 T3 f* a8 e5 E3 g1 n. }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q6 U8 N9 ]# h
这充分肯定了中华根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中的渊源地位。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4 W8 N. K: {2 n2 Q8 j5 r
这表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当下,我们党的文化视野从党史上溯到了近代史,进一步接续上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这一文化视野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更为重要的是,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个动态、连续、有机的发展与更新过程。

: y- t- x! Y) B) Y8 L9 V; B
一方面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性地位,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性意义。这充分体现了一个百年大党充沛的文化自信与博大的文化胸襟,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 ~+ d& V/ R7 R3 ~9 U6 |/ Z! Y
三、接续古今:什么是中华优秀的根文化的复
% ~; Y' n4 k/ m5 @% |, R+ A
伏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鼻祖,是根文化,故可兼融和整合所有文明和所有文化;

9 p; U# x/ ~$ r; C1 s
伏羲是万教之祖,故可兼融和整合世界所有宗教,并可使万教臣服和万教归一,伏羲出山万法寂;
3 d9 l5 k+ o) C6 h8 v, q
伏羲八卦的数字模式和卦式算法不仅是现代计算机二进制数字模式的基础,而且也是量子计算机“不确定性算法”的基础。卦式算法的不断革命会导致计算机技术的连续升级。因其卦式算法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更易为国人所掌握,而西方人要想学会和掌握易学原理,就必须从头补课,故最大的受益人是中国人,而非西方人。

0 t& X5 U6 y, g4 n1 v+ y* I; L* k
经过卞伟光先生的多年努力,找回并破解了中华根文化中最重要的失而复得的连山易(见附件:卞伟光《陕西淳化西周陶罐连山数字卦研究》)。道术合一的连山易五爻思维模式不仅是医典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十二经络、子午流柱的源头。
; j6 h; T+ q2 W
而且连山易也是药典神农本草经四气五味的理论基础,故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突破口在连山易,而非文王之后的周易。三易连山为体,归藏为干,周易为用。周易实为占卜算命之术,而巫占之术非大道也。
) Z$ T1 |% a  m1 q$ l# T
中国书法及水墨画是世界绘画的源头,中国书法及水墨画基础理论和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画派的理论基础都可用连山易五爻易学思维模式解构。这便意味着二者同源同根,前者为源,后者为流。前者为根,后者为果;
# y9 P3 ]  P, U* Z1 ^5 v1 N1 P$ S3 Y
河图洛书不仅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及甲子历法的源头,而且也是西方现代天文学和公历的源头,其逻辑主线均可一一实证;
; G" [+ t3 U2 l7 S$ t8 J* F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缓慢,应归咎于连山易和归藏易的失传,而直接借用西学思维模式发展科技又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代。如果中国全盘西化,那么中国文化的根就有可能永远找不回来了。国人最终因此而找不到北,全体十四亿国民会沦为西方文化的跟班。最后我们的年轻一代,只知道庆祝耶稣的诞辰,将基督徒的圣诞节当作中华民族的狂欢节,连自的老祖宗是伏羲都不知道了;
伏羲的和合文化和世界大同主义是中国的普世价值观,河图洛书的中央八向黄金均数分割法是中国古代和现代中央集权制政体的理论基础,故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而不同,二者之间只有互补性,但绝无替代性;

" A( Q* H- V1 p" i' K2 G
仅有2500年历史的儒释道不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具有 万年历史的伏羲文化才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伏羲文化是根,儒释道文化是果。前者是源,后者是流。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就会走弯路或走错路;

( u. f! R7 W) o, E
伏羲文化的复兴是中华优秀的根文化的复兴,而非枝文化的复兴。故中国文化的复兴不能从儒释道开始,而应从伏羲根文化的复兴开始。毫无疑问,文化复兴战略的终极目标是将对伏羲文化的弘杨上升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信仰的高度上去认识。

$ x! F% t/ _- v* V! `* H
四、返本开新:打造一支有志于中华根文伟大复兴的专家队伍

$ D+ y; j& e' |& O4 M: @+ a" E# ^
目标和任务;有鉴于本课题选题的前期理论基础工作,以及田野调查、古籍考据、资料整理,很多老同志多年来做了大量的较为扎实的工作。只要经费充沛,人员精干,预计用三年时间完成本课题的决心不会动摇。
( Q& b. k( K+ C
A项目机构设置(学术研究);1.考古及古文字工作组2.古星宿学及考据学工作组3.易经发展史及伏羲文化工作组4.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根文化一体化研究工作组5.中国书法及水墨画基础理论工作祖6.财务及后勤保证工作组
" ^! F: F' H, G$ r% Z: y+ |$ C
B项目机构设置(产业布局):1.秦陇巴蜀伏羲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长廓及爱国爱党旅游教学基地项目工作组2.秦陇巴蜀中华根文化/红色文化青少年教育/西安游学示范基地工作组3.秦陇巴蜀生态旅居康养终老一体化项目工作组4.秦陇巴蜀中药材种植加工一体化项目工作组5. 财务及后勤保证工作组

! X# \3 H! i6 \, U" n( M( P0 n
【说明】新增加的B项条款,是由本建议起草人之一、陕西大昆仑文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卞翔提供。B项作为本提案的补充条款,如有不妥之处,在报批国家前可省略不要。
/ p2 o3 V% j, R6 \2 i. |

: e( U) j& Z& O4 c$ r. q. E& M
五、战略机遇:国家形势有利于本课题的立项以及顺利开展
4 c" s/ M- l" Q8 h3 d
我们党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深刻表明了党高度的文化自觉。

/ U% L1 y4 ]+ k0 d! o* `
不过,这一次的文化自觉,有别于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迫选择,而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上,提出的广阔而深邃的时代命题。
4 l$ r6 S- z! T; X6 H# y
它不仅是对我们党所开拓的文化道路的延续,同时也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对我们党扎根传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文化使命与历史担当的高扬。

1 ^! n& c9 ?# J4 l+ w% \
其根本宗旨在于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自信,从而在新的历史阶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揭示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价值对于世界的普遍性意义。

' y" T$ o4 \0 o% P
与此同时,它还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的文化身份、历史使命、思想传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定位——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是一个扎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与我们的人民、与我们的传统血肉相连的政党。

9 X- Z, W! g  s5 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文化基因,它奠定并且标识了我们的民族特色、我们的文化认同。如果在中国道路背后没有一整套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做支撑,这条“道路”就缺乏中华民族广泛认同的文化之“道”。如果没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就无以谈中国特色。

/ n1 o) H' _! M6 C0 M
习近平总书记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历史契机,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
# D* l3 M" b/ e6 b) G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展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以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不断铸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辉煌。
  j  x1 C2 X2 C
唯有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基础性的力量,才能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同层面,进行有效的组织动员与价值整合。也唯有如此,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中华根文化选题筹备小组提供2013.3.28)
, C- [5 @' e4 a2 \/ @/ e$ x
结束语:
经常有友人对吾讲,卞公啊,就算是你对。中国这么大的一口锅,单凭你一人之力,何时才能烧开这一大锅凉水?吾笑着说: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烧开!
8 a' v+ N* I2 @1 X8 H$ O

7 ~3 q6 T* ~  ]4 s3 @0 k# e
附:陕西淳化西周陶罐连山数字卦研究
                                                   
摘  要:连山、归藏、周易这“三易”中,文王卦的“周易”是巫占之术,主要用来占卜。但最早的“连山易”是用来推演生男生女时空象数转换的历法工具,是用来推算和记录家族传宗接代的甲子纪历工具。                  关键词:连山,归藏,数字卦,文王卦,生男生女,男亡女亡,时空象数转换,甲子纪历工具。
% O. C5 d- Z# ]% y5 l首先,必须纠正我们过去对“易经就是巫占之术”的错误认识。在连山、归藏、周易这“三易”中,文王卦的“周易”是巫占之术固然不假,主要用来占卜。但最初伏羲发明的“连山易”是用来推演时空象数转换的历法工具,次早的“归藏”是用来记录时空象数转换的方法。伏羲发明“连山”目的不是用来占卜,而是用来推演甲子纪历。
# |0 ^; T# l$ [$ W$ U
一、西周陶罐上11组连山卦形分解:

5 b! o* O) ?0 G8 w. v9 d% I* \2 M- g; N" J# D

' Q& q1 C0 P" B' o2 U! ~6 l
解构陕西淳化县石桥镇出土的西周陶罐上古易“连山”的十一组卦形:
这十一种“连山”卦形的结构分别是:
& R! B- e4 H, K3 U$ ^

6 p  E: m" V4 R) P: X/ @( E
        将上图西周陶罐上的古爻符号归类划分后,其实只有五种古爻符号,分别为“一”、“乂”、“人”、“十”、“八”这五个符号,吾称其为“伏羲五爻六数”。“伏羲五爻”是在“伏羲古六爻”的基础上简化而成,如下图所示:

* K$ W# [# o- h1 T" G+ t( B
注:图表天爻中涂黑的“二”实为动爻,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与天根对应的天坑,吾称之为象数转换黑洞。
- {' \. k0 B# n
二、 西周陶罐上连山易11组卦形释义
1、首卦(天命卦)为祈祷天父(上帝)保佑家族(部落)人丁兴旺之卦。故11组除去天命卦不算,实为10卦。1卦管6天,10卦管60天,即60个甲子日。6大卦(60乘6)管360个甲子日闰五天,也就是一年。2、“一”表示这天无婴儿出生,“人”代表生男,“八”代表生女,“乂”即古数字五,代表女亡。“十”即古数字“七”,代表男亡,“一七”即死期。3、也就是说,刨去死掉(夭折)的3个女婴儿不算,在60天(60个甲子日)里,这个大家族(部落)新出生了 9男13女总数22个婴儿。5.按这种方法,即可推算出大约1万年前的史前村落(大家族)的生育率、男女比例和人口数量。6、很显然,如果算上夭折的3个女婴,在60天(60个甲子日)里,这个大家族(村落)新出生了13男12女总数25个婴儿。7、按6乘60个甲子日等于360甲子日闰五天算,这个大家族一年可添丁百十号人口。按平均寿命30岁推算,这个史前村落(家族)总人口数量应该在3000人至5000人之间。6、 上世纪末,各地出土文物中连续发现了完整的连山易卦形,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学勤、张政烺等学者比对周易卦形和卦名后,认为是一种数字卦,但并未讲清楚其具体筮法和用途。7、吾个人认为,周易两符六行卦是文王用连山五符六行卦中的“一”“八”阳阴两爻残卦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故李学勤研究员与张政烺研究员比对周易卦形和卦名解读“数字卦”的作法是错误的。2 r  e# r. ^3 |) f
很显然,“古六爻”最初是天地人三分阴阳成双成对的,故才能成为古六爻。但天爻中的阴爻“二”实为“一”的重爻,竖排时“一”“二”不分,说“一”不“二”后,舍去“二”不用。于是在古易连山中,“古六爻”在使用时为了易于识别,最终被简化为“连山五爻”:即“一”为木爻,“乂”为火爻,“十”为土爻,“人”为金爻,“八”为水爻这五个符号。( d$ e( V* I3 k* t- w# r0 x) Y7 r
三、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基本概念:, [' N8 T! d' J8 E; q# d! y
        阴阳:指白天黑夜,日代表白天,月代表黑夜。
& l8 Y2 A3 z: r4 Z, G        天干:一天的阴阳十分法为干,即昼阳五+夜阴五等于十天干。: w, _: [# Y' J. t. h" \
        地支:一天的阴阳十二分法为支,即昼阳十二点+夜阴十二点=一天二十四小时。# \: \6 V0 B* {- n- Z4 H9 M
  v; H8 r+ l5 U  N9 s
四、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数字模式: D" g# f3 x6 x3 t( f7 {
一周天即十二时辰二十四小时$ l0 b, }7 a% N) [/ K8 H& ]
阴阳即黑夜白天时间之二分法/ F! i  ?+ d0 v0 D
三维即天地人空间之三分法
6 U: C- f$ [! I* d8 _2 _四时即春夏秋冬气候之四分法
+ B. X" A& ?! \# w* [& D五运即(阴阳)二分天干: p# B! O6 `+ n" D$ J1 Q
六气即(阴阳)二分十二地支
" g( g% t; o* A* `# J在上述数字模式中:, R6 x) u3 T. n
5x6=30Ⅹ2(阴阳)=60甲子3 G/ E$ T8 x* M% [
3x4=12(地支)x2(阴阳)=24节气
# w$ Z. j0 g: ?% E6 w. a1x2=2(阴阳)白天+黑夜=一天干* T. {$ m. _# ?: k+ [+ @) z
干即完,尽。支即止,尾。
2 e' i' F1 H# d6 b! X7 W/ E
五、古易连山于中医治病的应用
0 s7 a$ b# q1 C" _/ m
# b; G. Z; a# v* G. P3 d★【古易连山五爻与五运六气、十二经络、子午流柱对照表】中:
* S. l% M4 f; i4 V        五爻中的“一”为木爻,“乂”为火爻,“十”为土爻,“∧”为金爻,“八”为水爻。对应古数字分别为一、五、六、七、八。
) N6 O* B' A: _" a! D. V. |
★隐数二和变数三、四与中医的五运六气、十二经络的干支代数字相对应:
- l: H% Y+ q9 t

4 o/ X- ?/ g7 Y# v$ E- h' F$ P7 _
六、五行生克产生于连山五爻

  Z2 K7 r# x/ s4 f# m
& q3 `0 ]/ m/ Z2 M
★五行实为十天干之阴阳合数,即一二为木,三四为火,五六为土,七八为金,九十为水五组。
- p5 F7 F$ l, @& h  u★古易连山以一、Ⅹ、∧、十、八.五个古数字替代五爻,故五爻即五行,五行即五组合数。. M* e  h/ A9 E% z: o3 c0 o
★五行生克实为异性合数相生,同性合数相克。如一二合相生,二四合相克,四五合相生,五七合相克,七八合相生,八十合相克。
★古易连山数字模式对中华易经发展史和中医基础理论的标准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9 ^- k* e0 \7 K, W8 i" C
        中国文明起源于伏羲画卦,但伏羲画得什么卦?是周朝才有的文王卦?还是夏朝之前的无字天书连山卦?正确的答案是夏代之前早已存在的无字天书连山卦。
        据古文字专家考证,周易八卦的卦名的出现至少是商末周初的事,也就是周文王演卦以后,在已发现的5000多个商代甲骨文中没有乾卦的“乾”字就是明证,故后人说连山以艮卦起定是伪说。因为自夏代之后没人见过古易连山的卦形,更无人破解过古易连山的卦形。

) A3 @8 M' u9 X# H8 o3 U
【作者简介】卞伟光,独立学者,著有《超存在哲学概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12,《中国文明起源与文化复兴之路》大昆仑出版社2015.12。2018年曾以首席专家的身份随中国道教协会李光富会长为团长的中国武当道文化交流团访问加拿大,并参加了2018年9月25日在多伦多举办的“首届加中道文化节”。9月25日的开幕式上作了《大易经:为中国道医文化寻根》的学术报告,向世界公开了其破解古易连山的重大发现。

2 \, o7 ]$ o4 e7 H" O- B6 S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6: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
( F% Y0 w( w9 W& _乾卦叫“键”,不叫乾,& Q% N4 `) @  g! ]0 ^
坤卦叫“川”,不叫坤。
1 X. y) X4 Q. K7 }, \1 d“象”叫马,不叫象。
5 Y- v' D9 K. c. O古代的名字有变化,这个变化与很多历史文化有关。
6 Z/ L: M, s/ L" H9 Z详见邓秋柏《帛书周易校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6: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4-2 16:386 I) t! Y" A5 U/ l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9 W  x3 z" h; E  \
乾卦叫“键”,不叫乾,
5 Z* L. I9 e, _9 q. |, m坤卦叫“川”,不叫坤。
% i8 D% y- A: V8 H7 h* }
《帛书周易校释》选登6 X9 ^: F/ b) {  B
邓球柏  9 c% n; R) R/ g; ]" J" o
【摘要】:正 (键下键上,帛书第一卦,键宫第一卦。通行本第一卦,乾下乾上。京房八纯卦象天。)键元亨,利贞。〔乾元亨,利贞。〕校○键,通行本作乾。键,疑一本作(扌乾),(扌乾)即建字。《集韵》:“建、(扌乾),覆也。或作(扌乾)。”乾,疑是(扌乾)之省写。《乐记》“建(?)”,《注》;“建读为键字之误也。”先儒有以为“元亨”上面古《易》无卦名“乾”字,但有卦画(?),费直《易》亦然,郑玄开始于卦画下加“乾下乾上”、于“元亨”上加卦名“乾”字。据帛书,知郑玄加卦名“乾”字之说未安。至于是不是郑玄改卦名“键”字为“乾”字、于卦画下加“乾下乾上”,限于资料,无法判定。但据帛书,知“乾下乾上”字为后人注文。○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7: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4-2 16:40
' o, c1 H2 T* k+ \2 v5 N1 t《帛书周易校释》选登
( K  v" f0 k, N! l" {0 B9 j邓球柏  
; O" _& u/ F1 a0 Y% a【摘要】:正 (键下键上,帛书第一卦,键宫第一卦。通行本第一卦,乾下乾 ...

2 t3 q: H* J; P6 r/ m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6个+ P4 a! w% c9 W1 W2 A
《帛书周易校释》(增订版).pdf - 学术研究 - 教育资料 - ...# o4 q: L# I; k: Y2 f0 f/ Z: Q
《帛书周易校释》(增订版).pdf(pdf文档,16.93MB) 下载信息载入中... 下载说明: 1、推荐使用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2、本站上所有资源均为网友收集上传...: y$ I9 F" b( `; ]2 J0 Y# A* Q" t
www.ishare5.com/11160483/
; {' h0 F% h( G5 E5 o?! E5 g. p" y0 T2 _$ ^
百度快照% |$ ^, }4 E7 `) m& O
《帛书周易校释》(增订版).pdf - 微盘下载 - 小不点搜索. F" W3 L" Q1 @$ H
[目录路径] 共享资料文件夹 / 甲骨碎 / 《帛书周易校释》(增订版).pdf [文件说明] 甲骨碎 [文件大小] 16.94 MB文档资源下载 以下为资源“《帛书周易校释》(增订版)”在线...
0 z& o8 n; `+ U5 Z) Z8 cwww.xiaoso.net/t/470...+ B3 i* n8 @5 c- S  r% @& k
?' |) N' S  `7 _' [* U0 U# `
百度快照
! p  S7 O* Y9 x《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2 y; P( U; G& F
# G$ N5 G0 {, j, K3 N湘潭大学邓球柏同志的《帛书周易校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版),是对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系统探讨的第一部专著。由于这十几年来一直在参加帛书的整理工作,《校释》的问世自然引...
; e4 y! C1 P; i9 y& N6 Ybook.jd.com/102093...html+ k. ]! r! w% e( |& U. \
?0 Q5 ]( G0 N$ \( O& X; O
百度快照
. G  ]" Z7 ]$ ^! S2 _+ m( z5 V《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与《帛书周易注译》张善文_谦谦乙...
# z& R! S! e5 X' N+ o2010年5月27日 两者均为对帛书周易的校释,各有特点。 1、邓立足于帛书出现的字,依字进行解释,所以其相关解释均与通行本周易有所不同,这是因字不同造成的。 2、张的特...$ U$ [$ h  `0 E: }; \( |
新浪博客( ~. l( n2 t7 K
?
# N, o# \9 ~# A5 }4 O' g+ ^6 M1 R: r百度快照. n$ D; ^' O7 ?: ?+ _
《帛书周易校释——学海一牛鸣》(邓球柏 著)【简介_书评_...
8 G' a; c* j' B/ B6 t+ Y0 G) t6 w2002年5月31日 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帛书周易校释——学海一牛鸣》,作者:邓球柏 著,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最新《帛书周易校释——学海一牛鸣》简介、书评...9 p, ?- \5 E& b
product.dangdang.com/86090...html1 `7 p6 K! Z) b% f  U/ {
?
- X% ^  j: C% |8 i) ?百度快照0 m6 w* c* }5 W5 ]6 n& L
帛书周易校释_邓球柏_孔夫子旧书网( l" e9 C- h* B6 h1 Y7 X- Z
2016年8月11日 作者:邓球柏 出版社:湖南人民 出版时间:2002 开本:32开 页数:655 装订:平装 ,购买帛书周易校释等文学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 [# [. ~2 f! j$ c9 }8 A
孔夫子旧书网7 y( T, l) l4 w/ I5 |
?3 w: E4 D. d0 E0 X5 ~' H
百度快照
3 d/ h/ G9 `: k- [5 M: U《帛书周易校释》评介-维普期刊 中文期刊服务平台/ O9 n& [$ g' K/ g
摘要 邓球柏同志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将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卦爻辞进行全面系统的校勘、注释和翻译,历时三年,五易其稿,著成《帛书周易校释》一书,于1987年公...
6 Z1 c; u) e8 i" I1 U. ]. d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 r  C' V# ]1 i8 I4 H
?$ w1 O6 h; j  N+ j% J% h3 Y
百度快照
* ?% k: c) V& Q: S6 X- T帛书《周易》研习二十三年——我与拙著《帛书周易校释》 -...
& `5 e2 s- {; [# l6 J?1页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12日
2 V% t) [, @4 H$ M4 V
+ }% a% ^7 |) Z9 F8 ~4 b! h! `帛书《周易》研习二十三年——我与拙著《帛书周易校释》 邓球柏 【期刊名称】《船山学刊》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本文回顾了作者研究帛书《周易》、撰写出...2 i; m# S/ R- e1 O
百度文库2 h5 F* x: X8 E3 f
?7 G3 m: Z2 a' u, W
百度快照
4 _) R- ~/ C& y8 i" r! Y: O- p《帛书周易校释》选登--《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j9 A: k! M% ]8 n《帛书周易校释》选登 邓球柏 【摘要】:正(键下键上,帛书第一卦,键宫第一卦。通行本第一卦,乾下乾上。京房八纯卦象天。)键元亨,利贞。〔乾元亨,利贞。〕校○键,通行本作...
( m% m+ r- Y! V3 z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
, B4 V/ J- p' K3 {?
' _0 a" P% M  R; ~4 e百度快照
- u1 a/ |3 D" x; r& l7 T. X帛书周易校释(增订本) 【邓球柏签赠本】_邓球柏_孔夫子旧...
0 }2 x. ]; a: k作者:邓球柏 出版社:湖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7-00-00 开本:32开 印刷时间:1996-00-00 页数:552 ,购买帛书周易校释(增订本) 【邓球柏签赠本】等社会文化相关商品,欢迎您到..., U# [' `( q! E, ^0 \( S6 l! S
孔夫子旧书网
) Q, m$ {' O3 d7 [; a" V  x7 h?
) ]* h9 s' n  |7 [百度快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7: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4-2 17:18
1 J7 W+ m& e# G& |$ e1 m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6个
2 g5 g; e7 ]: k. ]3 M5 I6 E' Q《帛书周易校释》(增订版).pdf - 学术研究 - 教育资料 - ...3 M5 I# K5 j9 r* G% P# y2 P9 N; \
《帛书周易校 ...

1 G. I6 f, p+ x: S《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与《帛书周易注译》张善文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0-05-27 12:43:54)转载▼
6 {! p" P; o" ^! i1 Q& d* X( ^8 \8 T标签: 帛书 周易 文化        分类: 易书简评& s0 `- J0 I( d+ W) |
《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与《帛书周易注译》张善文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与《帛书周易注译》张善文张善文* H6 O( [5 I, J& [) \$ ~3 v: U

& B: `! t. O% h. H( S
5 {# k6 P5 i/ q* b. H; n9 H, ^  T
两者均为对帛书周易的校释,各有特点。
4 f* H: I% }9 i7 R+ A# G. \5 E3 q. i) Z5 ?; l4 R+ e; U/ M
1、邓立足于帛书出现的字,依字进行解释,所以其相关解释均与通行本周易有所不同,这是因字不同造成的。
! h9 q+ k6 _9 M" f
) o! p! V, X/ L* }) N7 I2、张的特点是将帛书出现的字,通过不停搜索证据,以音同、义同而字互通的方法,先来证明帛书的字、通行本的字两者是同一个字,然后围绕通行本的字进行解释其意思,显然是想协调帛书、传统易儒们两者,但同时也导致帛书的字成为无意义的版本了。
/ p3 ?9 C. l$ F/ v% y! S3、在解释上:邓是以个爻只讲个爻,爻爻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因此其释义均为一孤立的环境,以本爻的字来试图解释本爻意思,显然因为参考其他爻比较少,会使其释义显得支离、无旁证。而张的解释虽然也是以爻爻之间联系不大,但总体思想上,还是试图将一卦视为一个整体,所以在每卦最终,有一卦的总体释义,试图将各爻之间的无关联建立起联系。6 g; q3 y- E) Z8 }4 l$ ]' P0 O( U

* J) j& `4 L2 T. E4、邓书包括了帛易**、二三子、要、缪和、昭力、易之义等传文;而张书仅有经的释义,不涉及传。& ^3 \$ |: {/ u, B# K0 _0 q" T
$ N& d( D9 r+ ^2 j2 {
5、两人在释经过程中,都带着明显的时代特色,就是以唯物、探源的方式来寻找易经爻辞中的本义,脱去了历代易儒们的哲学发挥、谶纬神秘色彩。
' i! ]0 t+ u& |" [) z( ?
( x: W: P' b+ O+ Q7 n8 p如果对帛书周易感兴趣,两书可参看。当然张书中常引用于豪亮的帛易校释,似乎于书也是很有功底的,希望可以有机会拜读。  d- W7 W, k/ V: s! l

) h4 |5 U2 F( Y, @8 q另:闲话一句,对我来说两书的成本相差太大,邓书是在旧书店以半价十来元购得的新书,而张是通过当当以约40元购得的新书。
; x8 @0 L* Y+ {; T( d" w%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61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1-4-2 17:22+ g) u, g. ^( f+ F: b! g
《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与《帛书周易注译》张善文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0-05-27 12:43:54)转载▼
0 P1 ?% Z2 g/ T5 m" A8 J0 B$ `标签:  ...
1 B8 u0 v- x. I; ^7 G2 `
周易古经——三《易》之一5 |  u- o: V# b  T$ E- I; ?0 T9 N
2013-05-14 | 来源:国学堂 | 所属栏目:周易入门 | 点击: 次; c* a9 k! N1 Q. _' Z9 T3 t3 L. n

1 y  f; p0 }% `2 I7 L* }5 m: h9 `. P周易古经——三《易》之一
7 V2 x7 T0 o4 J/ d9 V& R4 d, c& T
9 y2 U4 A6 n  a8 W* `. E据《周礼•春官•宗伯•太卜》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 r7 v: {" Y$ H8 w
3 |" V, t  B( M% c3 w9 m
连山易,是夏易,以艮卦(象征山)为六十四卦之首,“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所以叫“连山”。, @. L* d7 {% P6 H

1 E, F! w% ]  |3 S# K# v1 j' c. t" h2 I) a) g归藏易,是殷易,以坤卦(象征地)为六十四卦之首。“万物莫不归于其中”,所以叫“归藏”,又名“坤乾”。这可能是母系社会那种“殷道亲亲”的道德规范的反映。- L* ?) [  P0 \5 ]

* Y$ F# m& r% Q" e: j  q+ J《周易古经》成书于周初。《系辞下传》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又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按:指文王时代)乎?作《易》者,其有优患乎?”这是个可靠的佐证。《周易古经》以乾卦(象征天)为六十四卦之首,这可能是父系社会那种“周道尊尊”的道德规范的反映。由连山易到归藏易再到周易,显示了人类活动和认知范围由山扩展到大地再扩展到天地的进步,也显示了由母系社会转化为父系社会的进步。《连山》和《归藏》两易早亡,《周易>却至今保存完好。这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筮法比卜法简易;二是《周易》反映“周道尊尊”符合历史潮流;三是孔子为《周易》作《传》。; {8 ]/ `6 E+ p

) z% D- m# i/ X( N/ ~: J+ K+ u《周易古经》是一部筮书,而不是卜书。“卜”是一个形声字,象征灼烧龟甲的声响和纹路。孔颖达说:“卜之用龟,灼以出兆,是龟以金木水火土之象而告人。”(《周易正义》)据《周礼•龟人》记载,选择龟甲十分费事,龟卜非常繁琐。这才导致发展到比较简易的筮占。筮,就是用竹签或蓍草占卦。正如《周礼•曲礼》所说:“龟为卜,策为筮。”其中,策为推算用的瞢草的根数。《周易大传•系辞上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tt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妫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意思是说,天数属奇属阳,地数属偶属阴;天数总和为1+3+5+7+9=25,地数总和为2+彳+6+8+10=30,天地之数总和为25+30=55。这就是大演之数。据三国姚信、蓳遇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其六以象六画之数,故减之而用四十九”,抽出六根蓍草(即六策)充当六个爻位,还剩四十九策。这象征天地未分之时宇宙浑然一体的“太极”,作为演算的起点。
6 O5 }6 M8 @; W' i1 z. w( @1 n+ v2 T% ~
周易的传统演算筮法如下:$ Z% e0 i+ J/ p; ^2 O

8 G2 P. k* ?; j! ~' v四营成一变,三变成一爻,十八变成一卦。
) u9 Z5 P/ _5 K/ U4 ^& Q; b
9 A1 ^; N9 ?: v" ~7 Y第一变:2 y" s( v3 b5 h+ Z7 E4 s& ?) q( z

+ `: y5 N: Z$ u1 `  P4 m! }' a第一营:——“分二”:把四十九根蕃草随意分成左右两簇。这叫“分而为二以象两”,即象征“太极生两仪”,造分了天地。4 ~) z( M6 I4 a5 l- C! e

$ n* d; g9 h) ^2 s' t2 r" W第二营:——“挂一”:从左簇取出一根蓍草,挂在左手的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这叫“挂一以象三”,即象征天地人三才,意指造分天地之后又产生了人。
) `% X. B, W+ e! e) n4 ^9 j( H$ d# k
第三营:——“揲四”:将左右两簇薈草分别以四根为一组地数。这叫“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即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在此是数的意思)。
/ ?& i' D# a" J* y* F7 i" Y/ x% Q6 ]: n( E
第四营:——“归奇”:数的结果,左余一,右必余三I左余二,右必余二;左余三,右必余一;左余四,右必余四。余数称为“奇”。左“奇”勒在左手的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右“奇”勒在左手的中指和食指之间。左右“奇”即总余数或四或八。这叫“归奇于以象闰,五岁再闰”。(在此是勒的意思)。
. O0 f( ?. b  g0 P- H
; H, i' g* q) x: q% U经过四个步骤而完成第一变,这叫“四营而成易”。剩下四十四策或四十策。0 E# u( u' D# c- Y/ ^
, P' W5 j9 x2 m" M' Z, B6 n
第二变:将四十四或四十策加上“挂一”的那一策,又经过“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营完成第二变,剩下数为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 [- O4 J- Z5 u* C
8 _# I' e* ]7 @: r" A& J
第三变:将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策加上“挂一”的那一策,又经过四营完成第三变,剩下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或二十八策,或二十四策。
7 n& `  W1 Z2 V: R
$ n% i( z$ G4 w( {  L# ]" I5 L将第三变剩下的策数除以四,其商为:或九,或八,或七,或六。其中,七、九是奇数,属阳,定为阳爻(—)。七叫少阳,为不变交,九叫老阳,为变爻;六、八是偶数,属阴,定为阴交(--)。八叫少阴,为不变爻,六叫老阴,为变爻。每三变而画一爻。由下往上画,积十八变而画六爻以成一卦。
- A) [# }6 O+ _/ j/ |- d5 a6 N6 P! h* l
由此可见,《周易》筮法的程序是:蓍—数—爻—卦—辞—占。这正是“筮,数也。”即利用数的奇偶对立统一法则及其分合运算关系而构成的一幅世界模式图。其目的在于预知事物的变化而占断吉凶。
: c# b( z+ n% `4 s, _- A3 P# `8 z/ F! c  v/ U1 E
《周易》筮占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和《国语》之中,共有二十三例。占筮大致分为遇卦——之卦——释卦三步。其中第二步“之卦”,只限于一爻变或不发生爻变。现举一爻变的一个例子如下:! a( y" q" t1 C  Q9 t
5 F/ q) V7 @( Z  s
《左传•闵公元年》:“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公侯之卦也……”意思是说,毕万想到晋国去做官,不知仕途如何,于是用周易占了一卦。结果得到屯卦,因初爻动,变成比卦#辛廖纯以卦象推断其为吉。根据一般规则,没有动爻时,以卦象来断卦;有一个动爻时,则以该爻辞来断卦。现若用初爻爻辞来断也是吉,“初九:盘桓,利居贞,利達侯。”断其有才华,但目前仍受阻,好比树桓被大盘石压抑着,处于建立公侯伟业的草创时期,将来肯定会大有作为。
9 v1 d  I* t5 E( }$ V  }& l  p$ `
《周易古经》,一般指历代流传的通行本,分上下两经,上经三十卦(乾坤—坎离>,下经三十四卦(咸恒—既济未济)。一九八四年发掘有帛书本。邓球柏先生认为通行本是在帛书本的基础上改写成的。(《帛书周易校释》第6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我们学习《周易》,当以通行本为蓝本,可适当参考帛书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