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戴口罩,应急喝汤药,有时测核酸,选择打疫苗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目前,我国各种新冠疫苗接种已经达到了14亿剂次以上,这是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换来的结果,当然,也为中国疫苗出口,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数据支持。 中国与世界各地防控新冠肺炎不一样,应该是世界向中国学习,而不是中国学习欧美。 欧美很多人拒绝戴口罩,认为没病的人戴口罩是侵犯人权,所以需要协商、批准之后,下达“戴口罩令”;摘口罩,也需要发布命令。 目前,欧美又一波疫情大面积爆发,就是因为:“不愿戴口罩,没有喝汤药,有限测核酸,盲目信疫苗”造成的。 中国不会有口罩令,也不需要口罩令。到高风险的地方,或进社区、进商场、高铁、机场,不戴口罩是过不去的,也没有人说这样的规定不人道、侵犯人权。进入人员密集的地方自觉戴口罩,这是大家的共识,没人反对,并且可以互相监督,蔚然成风,是一个值得世界东西方普遍学习的新风尚、好习惯。 “应急喝汤药”是经过流血牺牲换来的经验教训,吹哨的李文亮不喝汤药,只会吹哨,结果他走了,走得很让人伤心;原来非典时期的英雄护士叶欣,她的任务虽然很多,但是有一项是监督医护人员喝西药罗红霉素,据说非典型肺炎吃了这样的西药就能治好,所以她虽然在中医院工作,但是到死,也没有喝过中药,很遗憾。 经过石家庄、吉林、黑龙江、瑞丽、广州、广东的疫情反扑与防控,大家都知道了,有了疫情,第一时间喝汤药,就可以减少发病,得病后也不容易变成重症。没有重症,就没有死亡。因此,笔者认为“喝中药大水漫灌,可以把高风险区变成耐火材料”;《应对变异,中医药才是永恒的“疫苗”》,发过有关文章提醒大家。因此,很多从国外回来的“境外输入病例”,也都人人喝汤药,所以,很少有死亡。 当然,核酸检测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它的作用就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中药有效,西药目前不知道哪个有效)。 因此,“ 平时戴口罩,应急喝汤药,有时测核酸,选择打疫苗。”是中国抗击疫情的独特经验。 现在很多人不了解这些特点,只说疫苗,不提其他,跟在欧美后边,大肆鼓吹“群体免疫”。这是一种误导。
& k+ |4 A: s% u' X# q1 Z但是,目前,有些人仍然到处宣扬所谓“群体免疫”,把因为测核酸(早期发现)、喝汤药(有效预防和治疗)的“中国经验”错误地嫁接到“打了疫苗”身上,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抢功邀赏,惑乱民心,打算用“经常打疫苗”来严重损耗国家利益。 “戴口罩”的大功劳,被有些人遗忘了; “汤药”的历史贡献,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闭口不谈。 测核酸,防新冠,这也是不得已的措施,尽管,“假阴性”、“假阳性”很难避免,毕竟还是很重要的措施,不容忽视。 打疫苗,本来就是预防的措施之一,现在几乎成了“唯一”的代名词。 需要提醒大家:; o- n8 a+ o5 C, S& I# O5 K4 L# U: q
疫苗不是“保险药”,它是否有效?如何起效?效果有多大?安全性有哪些问题?9 a. W) x5 V. N$ X
这些还不太清楚,需要“秋后算账”,看远期的总结。6 d% d( X7 ^! y+ d* V( C
因此,疫苗充其量就是一个试验阶段的防疫措施之一。
7 ^, u8 _0 g' ]9 ?5 \9 C" D% T: E" P$ n" M9 H4 c+ G
疫苗不能取代口罩,
; a' u$ K6 l+ p它不能代替测核酸,6 P& s3 i, x* b* l! z
更不能代替喝汤药。
' n0 K/ R2 G0 @* v3 w0 @' X: ]& B8 m8 Z7 X6 E } n
何况,目前疫苗的情况很混乱,美国的疫苗需要零下七十度保存,属于“转基因”原理,让接种的人自身制造病毒的蛋白,再“自我”产生抗体,它未来的风险很难评估。% L$ n7 B0 a+ [# G+ E
病毒变异时刻在发生,到底“原始新冠病毒”的疫苗,是否可以应对变异病毒,也是未知数。
) p" [2 q2 V9 E9 ~* L( J产生的抗体,保护期有多长?这也是未知数。0 \& V% v) J; [: U6 q( x4 ^
西安打了两次疫苗的医护人员感染了,这说明,打疫苗也不可能完全防护。
7 o. }; `; q1 ], g7 ?8 y) r) C R! V/ A- Z2 ]2 B( N
我国到目前,已经注射了14亿多剂次的疫苗,数字足够大,属于世界第一,实验的样本已经足够大了。
% e0 v1 ~& n" L7 b t但是,由于没有大规模疫情,在目前情况下,疫苗的保护性,不好评估。& J) n E3 v7 }& |/ B. }3 Q
) k2 p1 V" x: i: t
有人说,今后需要经常打疫苗,以便应对变异病毒。# ~4 q9 [) j1 D. w! \/ O
“终身服药”的弊端,这个西药的坏毛病,在疫苗身上有一次显露出来。
; W6 H6 ~/ S: k/ A0 B, R
- o1 `# U/ w) Z( [$ K% y' I在这些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之中,大力推广打疫苗,甚至当成“政治任务”,不断拔高疫苗的作用,就很不恰当了。; c$ K$ Y. V9 v/ O( ~
+ E% V+ \0 \& R% s- F! Q
孩子不会说,不能准确告诉人们疫苗的不良反应,他们正在处于长身体阶段,很多人仍然是“独生子女”,把不确定的东西推给孩子,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 Z( W& Y* u; X9 s4 V老人本身体质弱,还有的人有很多慢性病,更增加了接种疫苗的复杂性。
- f/ ?- O" }. g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不要老人和孩子打疫苗,这是对孩子的爱护,对老人的保护。
# [1 p i7 T! w3 E- P2 k V* [9 N# W% d7 P% P' R( ?' z
Y+ d. P6 O8 p% p# ]* x8 i
被当做“人民的希望”的瑞德西韦,成了“人们的失望”;不要把疫苗也弄成这样。
/ }% ?* [) ~: }9 ~# s+ L1 b
; W* ^. ?2 i( A" i3 q$ n7 p2 b有些人不了解情况,甚至有了“疫苗歧视”:6 f4 ~; N" f3 f! f4 Y1 U! I7 |& R
. T( B# A, }/ \2 e# S7 f进小区,先问你:“打疫苗了吗?”/ t' V7 W( R4 Y
如果没打疫苗,就会被追问“为什么不打疫苗?!”
0 o+ V2 F( y% B' r- ?* r再进一步,就让人登记下来,
7 R0 R% b- q7 K- }再后来,就有人打电话、做工作。: [( d, z# j/ a9 n1 [9 Y# z
上纲上线,不打不饶!
+ |+ U e: c/ o/ s" c( D& u' g
# B/ k5 t2 _* g; i9 f* \% ^2 K. I是可忍孰不可忍?!
4 q) Z4 c4 c8 a8 f, S
- w1 ]9 q! i$ ?7 T, M) G& j8 @ g一个不确定的“科学实验药品”,为什么这样急不可待推广?, K* V, `. a% O. s( t0 L
为什么那么好的中医药,有些人故意“避而不谈”?!
6 O8 O2 U8 ^5 S5 M% K; U% n# g" y* R6 e r) F3 F2 H
防疫措施之中的疫苗属于排行“老四”,老四,疫苗只是老四的历史地位,不要被人、被利益集团捧得太高,损害了它的声誉。
0 P( s9 s6 w* j- Z3 T- s) X6 b( y- v+ ]秋后算账的日子还在后头,需要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