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3785|回复: 10

中医靠什么走向复兴?与祝世讷先生讨论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发表于 2022-5-29 11: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2-25 14:21 编辑
9 H$ v% g: {: P- g$ g0 N
8 }/ r, W3 u4 h, _  B) n' p祝世讷 男,1940年12月生,山东省青州市人,山东中医药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主任,教授。兼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山东中医多学科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呀知系统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3 ]. h* J' }) U
; z  M( B' t" k
《中医学原理探究》

$ \0 S: S- B! a
祝世讷著
6 W2 y8 F! E# N% T' E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k5 k* o  S9 u6 \
2019年8月第一版

: @" o- u& _+ n5 w0 M
自 序

; b* m2 @% m8 s9 n
2001 年开始的,不仅是一个新世纪,更是一个新千年,是个千年一轮的划时代转折。, t1 Z2 Z9 D: T( O6 ^" e
这个转折所带动的,是东方睡狮醒来,中华文明的复兴起潮主势。在拍岸而来的大潮中,深
/ x8 a1 X" P5 {2 V处涌着一股劲流——中医复兴。中医是中华民族关于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的智慧,3 f" W* e4 l, w  T4 C
其能量蓄积已几千年,像压抑太久的巨大火山,欲从高耸的山巅冲天喷发。
) C. j( [9 @1 r0 J中医复兴,已成定势,无可阻挡。这是在非常之时出现的非常之势,也提出了非常的问
# C& ^: u' _* }, m题——中医为何复兴,复兴什么,复兴成为什么?
% d' J2 x0 g8 z) O: \1 g% t
% G# b# C6 b) b5 `0 [0 L" T
从2021年3月19日开始,王红霞主任硕士导师讲述他的著作,至今一年多了5 j, W; u4 ~: x% G% d$ e
【新提醒】祝世讷先生阐述中医原理,鸿篇巨制发人深省,真知灼见传道久远[来自:燕赵中医]  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D7%A3%CA%C0%DA%AB3 f" w7 l" r* N: G
6 w( E7 T  r, u. O8 A2 D
2022、5、29' I2 t6 W6 _) S. r
今周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学原理探究》一书,本书是关于中医学基本原理及其复兴的学术专著,本作者是祝世讷先生。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第十一章复兴为人类新医学的主旋律,第三节开创中医第六个辉煌千年,祥情我们一起期待!1 k! `, N7 _, b: }8 p2 K9 W
# R3 o( X$ ^' w# @) ]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祝世讷先生的《中医学原理探究》第十一章复兴为人类新医学的主旋律,第三节开创中医第六个辉煌千年的有关内容。: M6 @0 K8 G4 i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也是未来发展的梦想。
3 p" q8 b$ G4 A; Y& r: e" X% U靠什么再次复兴千年不倒?
0 U( v  b1 j" H祝世讷先生说靠中医的系统科学、以人为本、超解剖原理、辨证论治、生态中医药,生态调理技术。
- g5 F, {  Y1 x1 m  p这很好,他甚至说了阴阳与西方还原论的区别。4 ^8 R7 x1 F9 C
我认为,中西医的根本区别是生成论与构成论的区别,在哲学上是有无相生,中医“以无为本”,西医、西方“以有为本”。
, a( y" S- U) v) x! }无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包含了暗物质、暗能量的,但是看到不到、摸不着。
' _0 T1 j* H3 m: d: m( R5 h$ Y构成论从有出发,只从有结构的名物质,研究它的功能。这种局限于结构、名物质的哲学,显然是视野太狭隘的学术,必然会被中医学所包容或取代。
$ Y( o1 o2 f, L. r# c8 r  ^不能被新版本所兼容的旧版本,只好被淘汰。当然,生成论是“肯定之肯定”,构成论属于“否定之否定”,也是不一样的。
+ p+ X0 c/ c6 Z' E/ R% W8 J中医可以包容西医,而西医难以包容中医。7 m4 F$ `9 R& {8 L% }

) Z( U8 h) J+ Z# _2 j- J& n5 f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I0 B" C. z' w
7 X0 C6 i, M" j" A% b( j

( d! Z* a  K; {$ y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5: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5-29 11:582 V; ^+ K4 @7 t
祝世讷先生说:2 A- O, _3 }. T- c
本书的主旨,就是思考和讨论这一非常问题。( P0 y/ M% K8 `$ R$ N) G- p
首先,中医为何复兴。

2 n. e3 w7 S9 O金老师:2 A/ L: `. b9 Q0 [$ n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复兴"口号是很消极的提法,可否考虑更新的提法?
2 }3 N! r6 ]; @, c' x. |; H4 L$ i0 K7 N5 u1 P! K( g& M! V( b" m
夫子:! X* K9 ~( ]; ~1 W% j4 c0 U2 u
不彻底批判“猫论”,救不了下一代。
4 Y4 _5 ]4 {' [$ Z2 K! C$ g3 L0 @
4 m8 ]& j6 @! x: Y; S3 Z8 p广州-马道君:
1 M( L8 d( i" N6 B纯中医看新闻 :
$ ^1 w1 C5 u9 L4 a3 f        幼稚!难道只有医保资金是唐僧肉吗?即使不用医保资金,各地疫苗核酸也是照样进行。难道地方政府的钱就不是唐僧肉?哪个贪官是只赚医保的钱,不赚地方财政的钱了?所以最根本的是停止核酸,而不是停止医保支付,否则还是治标不治本。
7 M9 q8 H2 T/ l* u- Y3 ^8 P
9 r* x$ ~+ i( N$ m3 H3 P: L9 o8 A广州-马道君:
% j- i! T. G2 Y$ e5 [8 V# T; Z; i[链接]罗竖一:勿使医保基金成为各色资本的唐僧肉3 n7 W# C1 e5 q, u% U2 D# g

  W# y0 x4 t! B, e2 W5 Q$ @夫子:7 z: Z: h& I0 }" K* K
不彻底批判“猫论”,救不了下一代。% |8 [" t7 W" H% h* @6 V1 @

) g" t3 Z& s( T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u6 Q9 ~2 ^0 d8 a7 o, m
中医一百年,一直在被怀疑、质疑、否定,衰落很明显,复兴的历史使命很急迫2 Q2 h) g4 a9 @/ m! h  ^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世讷先生说:! l2 E8 s: K4 f
本书的主旨,就是思考和讨论这一非常问题。
* H% J. L1 K' O" g$ ^& @8 q首先,中医为何复兴。
/ S' V# Z+ S' v& x3 b% j6 y中医复兴,当然需要客观条件,如时代背景、社会基础、文化孕育、科学支持。但本研
+ @7 `' J. M& V8 L% F8 P究认为,更为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中医自身的复兴潜力和动能,其要者有三。一是& C- v# _9 W& O9 B
中医的科学价值。中医是中国自然国学第一学,是中国第一大科技发现与发明,其发现度、
3 [; x; M- p$ R- p: {  ?发明度、贡献度都远远超过已知的“四大发明”,将全面地贡献给人类。这是中医必定复兴
  G% w2 C$ U' H9 N2 T2 ], E之根。二是中医的复兴潜力。中医 5000 年发展创造了四大奇迹,即在多元起源的医学中唯
/ Y/ j0 E' |3 N0 D一不中断地连续发展至今,两千年前确立的理法方药体系至今主导临床,在中国多门自然国0 t5 ~  a1 j/ m4 E( I: J
学中唯一不与西学融合,是系统地研究世界复杂性的先驱学科。这是中医必定复兴之本。三
$ n* F4 K5 ~, z+ k: @( h; }: Z3 Q是中医复兴的动能。中医在 20 世纪进行的三大实践,暴露的深刻矛盾撬动中医复兴。进行  K3 L+ i/ Y: X; v. z( ]
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证明中医的基本原理与西医不可通约,撬动了中医“超西医视野”的研究;
# ^6 g+ o: H" c进行的中医现代化研究证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现代科学解释不了,撬动了中医“超现代科学/ p( G5 D! k5 s3 g
视野”的研究;进行的中医走向现代世界的实践证明中医西进无轨可接,撬动了中医“超西, ^$ c6 i( z# Q2 k8 i
方之轨”的研究。这些深刻矛盾及其撬动的新研究,是中医必定复兴之力。. _+ O4 O# `. w' P* N% D. [( P( u
其次,中医复兴什么。
9 o. ]# @; v4 X; n( \+ _中医可复兴的东西甚多,有道、学、术、技等层次。但本研究认为,中医复兴的关键在
0 O. @) {; p' ^7 _$ u7 x学术,学术复兴的关键在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复兴的关键在突破和创新。故本研究聚焦于中/ w9 P' c4 y0 n% s$ K6 Z  q2 E) E
医基本原理及其复兴。3 @9 @; i! J' T5 [  Y  R
中医基本原理是对医学基本问题的中医解答,是从中华文明对医学的基元性事实和规律+ H+ x. l+ Q5 u
的认识和驾驭,是中华文明贯彻于医学的科学结晶,其核心是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
8 Y' i3 x. ?5 J" ], J4 Y6 q的特性和规律,它是中医学术的硬核。中医复兴之关键的关键,就在复兴基本原理。, ?/ z' h0 l1 \( U1 o1 P2 }7 \1 _/ y
1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0 \; n7 p3 b1 r2 q) s5 z/ g
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中医基本原理是全部
! ]$ [9 f/ E* Q& V. x& z- c; _学术的真理内核,它像黄金一样重,一直沉于河底很难被人发现。本研究就是这样一种努力
  u5 U+ A0 E2 M4 A! u——把沉于河底的中医真理挖掘出来,清理干净亮出其黄金本色。当然,这种努力面临不少
/ B7 D' q, `7 _1 |& Y8 H困难,本研究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冲破。一是中医自身的。中医基本原理已经形成和遵循几千
1 q  f5 `5 @4 X8 a6 r年,就贯彻在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中,也有不少医家曾论及,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正式作为
& k$ |- r* s3 j& ~, s基本原理来总结和强调,本研究实际上是首次正式的理论总结。因此,许多探究不得不“连
) }" v$ F1 m( _2 G' h根拨起”地从头开始考察和证明,并尽可能地做出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论证和阐明。二是中医
: h; I4 t& m+ T$ M" Y之外的。因为中医基本原理与西医相悖,多年来屡遭排斥和否定,许多重要内容被扭曲、改4 y, ?: \6 o  a+ s6 X5 C
造、阉割、异化,造成众多混乱和错误。因此,本研究不得不从拨乱反正入手,先正本清源,
" w7 C* J5 H5 J# [1 \. }- Z6 R回到纯正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从中揭示基本原理的本义,再从现代科学和哲学来论证这些原
# D& C: e  {5 T' y' J. e理的科学性,及其在新世纪新千年复兴的价值。. `+ {" D0 @$ e3 j+ A
本研究认为,中医基本原理是中华文明的医学结晶,是中华民族关于人的生命运动及其, j! `# o6 T3 l7 P* O% i
健康与疾病的智慧。其主要原理是,与西医的还原论思维相悖的系统论思维,与西医的人体& }4 n" s# ?' R
为本原理相悖的以人为本原理,与西医的解剖原理相悖的超解剖原理,与西医的器质性病变/ B0 t! l2 ?$ O
原理相悖的辨证论治原理,与西医的对抗治疗原理相悖的生态调理原理,与西药的特异功效7 T# @8 I, P7 P
原理相悖的中药方剂原理,完全超出西医视野的阴阳原理等。当然,中医基本原理不止这几
8 h6 m- T& r" [$ F2 K5 |条,可能还有更加深刻和重要的,但限于时间和精力,本书暂且讨论这几条,因为这些是无2 N$ g. D6 c1 D% G8 N4 {9 i5 u9 W& z
论如何不可或缺的,希望这种有限的讨论不妨碍后续的更深更高研究。5 ~& D8 [) y6 T9 s4 G/ r
本研究清醒地意识到,对于此非常之时的非常之势所提出的非常问题,无法不非常地进& t+ D( h( L7 w5 |% U* }+ V
行探究。探究所向,不能不冲破中医研究的老传统,特别是就中医论中医、以经解经、对经# H3 g- }0 ^! q: x- c% X5 u
典理论作诠释等老做法;不能不冲破“以西解中”的新传统,特别是那种回避中西医的差异,
4 ~5 C! q" K, |鄙中媚西地致力于以中补西的做法;不能不冲破拿中医赶时髦的营销模式,特别是那种抛弃3 L# h+ b/ _  ]4 h0 g, K1 w* O
基本原理只为“应时上市”而打造贴签的市侩做法。坚决地从头开始,从根上开始,回到中
  `3 i! c& N1 q2 ~- c医五千年最基本的理论和实践,回到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正宗地正统地认识和理解中医基
7 S( H+ y2 D" R' A* B& V本原理的本义;着重于剖析中医基本原理与西医的相悖性,揭示其原理性地超越西医的特性
7 ?: _3 ?* B+ J/ ^/ Q和本质,阐明中医基本原理的原创和独到;着重从现代科学在 21 世纪的最新发展,特别是+ N- K% R! E9 c, p
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来论证和阐明中医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先驱性、超前性,及其巨大
) G2 B% I- ?" {; S" X的复兴发展潜力。
8 B6 N0 g; Q0 v5 o* s1 n: ^. R这样一来,探究所得的基本认识和论断,几乎大都难寻前鉴,有些见解对于某些信条可- A# T! V6 a* f5 C1 M& ~
2能带有颠覆性。例如,提出中医是中国第一大科技发现与发明,5000 年创造了 4 大奇迹,! I! M& K; w( @3 n8 l- w# x
20 世纪的三大实践撬动中医复兴,中医研究的焦点不是人体而是人的生命运动,不是人体
* G- Y) H5 f( S4 V的解剖形态而是“超解剖”的结构与功能,不是人体的器质性病变而是人的生命运动的“病  Y) V  g) ~8 B# b9 B" t2 X& d
机-病证-病候”病变系统,对疾病的防治不是化学对抗而是生态调理,药物开发方向不是药' U# t( J- O% j- Y, H2 M, d
物性效的特异化而是中药方剂式的药物性效复杂化,等等。探究和阐明这些新认识,是本研
+ a8 G4 z# f8 Y; k6 E; K究切入最深也着力最大的地方,也可算是突破和创新所在。
0 [5 ~& k1 {5 W3 l* R& \, a6 E  `; A再次,中医复兴成为什么。
4 ?  U$ u9 F" h2 C' x4 n新世纪新千年医学的新发展,人们看到 3 个可选方向:一是西医延续;二是中西医结合;
% I% h) r8 b  {三是中医复兴。本研究认为,前两个方向早已遇到困难,正面临着转折,只有第三选项,即% R3 d' |7 M8 d( {& \- q# f
中医复兴,才真正代表和引领医学新的发展方向。中医复兴的关键不在复,而在兴,兴字当; n) {" b8 B' @' e* t, D8 L
头,复在兴中。复兴的本质是突破和创新,将由中医基本原理的新研究新发展导致系列突破+ y" X+ j+ l6 a
和创新,引领和推动一场新的医学革命。上次医学革命从 1543 年开始,是欧洲文艺复兴和
: {  C3 V3 W& O/ d工业文明的产物,其主要成就是今天所见的西方医学。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m3 p" k: w* g: X1 H3 v' S1 o, O0 x
医学的新转折和新变革将发生在新世纪新千年,它以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为基础,所要进行
2 E3 b1 k8 V  `' w的革命性转变主要是,医学的思想方式从还原论转向系统论,医学的“底盘”从人体为本转
5 \1 u2 R# l$ P向以人为本,对健康与疾病的研究从解剖视野转向超解剖视野,认识疾病的焦点从形态结构
" C) {% j) ?: U: y8 e: z0 ^的器质性病变转向人的生命运动的失常,对疾病的防治从化学对抗转向生态调理,药物开发/ }4 _( i" w( L# q
的方向从特异功效转向药性和药效的复杂化,向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的复杂性进行
' t! `' [! h9 m( h& B% @1 q9 H全新开拓。其结果,是中医基本原理复兴为新医学的主旋律。
5 u, v+ ^% g: {3 z  y& u中医复兴不是孤立的,它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一个方面,其发展将形成钱学森所预言的东& k2 a( ?8 y$ b$ G- F! b1 A, c& ?
方式文艺复兴。钱学森讲:“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我们真正理解了、总结了以后,要改造现: b8 e3 j8 q2 t
在的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① “结果就是新的科学革命和新的文化革命。那是不是
. M$ B) l: D+ [: @" Z* |- q; \又一次的文艺复兴?这不是简单的问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再一次的出现跟文艺复兴一样的
$ P3 G+ z3 t- o8 c大事。” ② 上一次文艺复兴发生在欧洲,这次文艺复兴是从中华文明的复兴开始,其主导方! L+ ]- F8 C- P7 Q
向不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工业化,而是人类自身生产的文明化。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对人的! H6 L* h! u; S
生命运动的科学调理和增强,特别是其潜能的挖掘、调养、发挥,使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水平
5 K- x# j$ k. [大大提高,健康长寿高能成为社会文明的主题,人类成员大批成为《黄帝内经》所说的真人、7 F. M# F- e- C
至人、圣人、贤人那样的“超人”,那将再一次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及其生活的基本面貌。$ C, P/ P" Z1 s* w8 u/ I7 A( J5 O2 w
本书的性质是学术探究。探究就是探究,虽然尽其所能地冲破了诸多局限,探究到前人
( i9 O# m* J2 L/ L$ p- D4 [7 Z9 W未及或少及的一些层次和领域,提出了一些别人未提的见解,是本研究力求的突破和创新所+ D; o* s6 f9 A) h
向。但是,由于这一课题的非常性,所作探究的非常性,因而探究的不易也非常。时代的局
9 v$ J, G" N: N% ?/ B限自不必说,而自身的基础、能力、水平与这一课题的需要也难适应,只能在有限条件下进
0 d. \2 Y( |8 V9 D- ^& P0 c行有限探究,所得认识不能不有限,不足和偏颇难免。好在,出于对伟大中华文明的无限热+ S( O4 [" l% K7 z. l( s7 F
爱,我就中医基本原理及其复兴的探究做了无保留的投入,开拓、前进、创新的努力已凝于$ r* K& }% m. C8 m0 s' `, a7 B4 h
书中。希望它吸引的不只是读者,而是立志复兴中医的奋斗者,一起来进行新的探究,特别
( j  ]5 Y8 U+ M; l是从我探究之不逮进行的新研究,为实现中医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9 _/ w. Z5 ?! F% J8 p# U0 p祝世讷' K" Z* T: X9 y$ f) n
2018-07-25 于山东中医药大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5: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5-29 15:33) }+ K+ @6 C; s% H- Q  J1 @
金老师:
2 Z" ]1 u" o7 r7 ?) @: d@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复兴"口号是很消极的提法,可否考虑 ...
6 Y' u2 [0 W3 h
乐融:& b8 V" o; ~0 c, k6 b8 ~
传统文化复兴才行@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m$ m9 y$ p0 p5 I0 f; Z
# m* p; K5 r# H  L乐融:5 \, ?7 {& l* u; t
[链接]穿衣打扮跟中医也有挂钩?
4 ~5 g5 ~; D/ z7 p: @+ f  q! M: }, l' `3 O* P
廣結善緣:
$ M! H* ]* H8 a中医首先靠政策和过硬临良好职业操守走向复兴
6 S4 n8 g% Y5 g: Z3 D9 d- f; d/ b  C; b1 J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b( z: @$ p6 A- n8 W复兴需要理论先行,文化是土壤,是环境。+ ], f$ u# p, ^5 P! B- ?'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5: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5-29 15:35
( R& V% X; y# A8 b. c% g1 Z乐融:7 n: p2 w  w4 P8 O" ?
传统文化复兴才行@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R  v/ s3 B. b- Y- ~. W' a
杨双霖:
# ^$ M. [+ Q" j@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受教了 曹老    5 |. z" }6 l9 r1 ^$ v. y4 O

& D% S6 o. J- w. r& ?2 ~2 ^杨双霖:
! H7 x2 W) G3 e6 I) ^中医复兴的关键不在复,而在兴,兴字当头,复在兴中。复兴的本质是突破和创新,将由中医基本原理的新研究新发展导致系列突破和创新,引领和推动一场新的医学革命。这段话道出了精髓~~~~
5 M" K4 }% ~7 g. d
) J/ Q" G$ P) g# L# ~( V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2 W8 n& j$ s( O- d/ P- x
谢谢您鼓励,大家一起交流,形成共识,看准方向,用对力量,才能不断接近目标。
4 b" d) f! |9 ^1 }* y, A;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6: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5-29 15:350 ]) n  X4 k; N; I& \7 E
乐融:+ i$ p& ~9 w: }% `
传统文化复兴才行@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M: S/ k3 Q  R

+ v/ P+ |- X9 Z5 f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M3 W6 D7 f( j: _[链接]中医靠什么走向复兴?与祝世讷先生讨论[来自:燕赵中医]* R8 b+ Q7 K3 y7 `; N5 u2 q% x
3 m4 ?0 Z; p+ Y4 e8 W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x- A# H& @4 G' O( v7 {
https://zjszyyxh-weclass.techbri ... 887685&isLive=3: r6 [- H3 J# Q+ R; ~& n

" ^+ v3 ?0 d* b/ V8 `陈明显教授,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6 ^' b9 a: R5 M2 ]; T$ h
[图片]) S9 ]' A& `' T. f+ f% N
4 l8 a( d: ?" o3 M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D' {. B. E1 f, z7 x+ x+ C, \电脑点开,有浙江中医药学会这两天的学术讲座
8 V3 O$ B$ J6 o( U3 V6 s
& f2 @3 B/ f1 Y  N2 A$ h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1 P. Z0 z9 d7 U3 p; o
[图片]
. u8 P/ R& s! ?- T
5 E. P1 n0 x" h!姚亮,徒弟:: B# r1 o- o7 Z! j: |
收到谢谢师父,
2 C0 C. q1 l  ~. y1 v4 {5 }5 F- F) d3 E6 `  I6 C$ z5 r/ o
王春先魅力:# l2 y9 K3 Y' @0 X1 y
师父讲得更精彩!
" n( s7 m8 A3 `, c" Z5 f9 @) e0 m
8 U" w0 |# _! }9 b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B  f- i6 `3 ]7 O* \" {4 o- w3 _
@陈明显 
4 P1 p) S$ N% ]9 [6 J- v3 s谢谢您鼓励!9 z7 R5 u4 Z/ g

+ s. D& ^, U9 g3 I陈明显教授,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V: }' L; e9 \( N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感谢曹院长对我们浙派中医的支持!也感谢您为中医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 U6 g% f1 u  D# W- g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7: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5-29 16:08- ^/ h5 i* {' @! m6 {3 L* M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7 L/ o! S* O# |8 i8 J[链接]中医靠什么走向复兴?与祝世讷先生讨论[来自:燕赵中医]
3 Z$ w6 q( Y% x- V/ e& z
贾宗亢中医主任医师AD、PD专科:4 I9 O8 z: q! H* o" s
@金老师 @夫子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百年来中医老是受到压抑,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中医师要有热情,还要有知慧
0 Z0 H( T4 N1 H9 f" K7 S/ E" F; o( ]- b- |  m' D7 T
窦文,博爱,问五行灸:
7 Z3 }' Y# H' t( Z7 r. a" N5 U@编剧赵华    
! v& N/ j& G& l( I
3 T; v# J$ t: `8 R0 v7 h李道政,来省中带教砭石:
' ?! w" H2 L0 {& d; f  b, f现在重点对象是老人,六十岁要家属陪去,六十五岁以上要子女陪去苗,小区苗还是不强制。8 Z1 u/ \+ M: T" G2 |2 `: V5 b6 v
7 T4 M' E9 s# M
赵华:$ G, V& G$ H; \2 u& z0 o
[聊天记录]) z& b3 H/ s" `' Q# X* n/ ^+ S

/ q& |  ]1 L2 ^3 u: |9 W赵华:' k" D7 u, W- a0 R/ I
狗官放狗屁; ?0 g2 N8 i% n

# o! f$ \3 ]5 R9 i# r9 q9 t乾朗坤靖 晁中坡 太行樵夫:
# n% T* {6 L. l6 ?! D6 M8 t( T% \道家版:不一样的黄帝内经!
) ~/ x, T- U$ O7 l* i2 z4 F" t
乾朗坤靖 晁中坡 太行樵夫:+ y$ s; \7 o8 X6 W4 X3 ~+ m
[链接]道家版《黄帝内经》第十七 脈要精微論篇
. [( S/ }% e* v$ K/ r" ^1 ?
4 {4 _; G! K& D) O6 [7 x6 P8 v李跃华,武汉?:
' z$ H# t2 x7 P  o5 u[视频]
5 n# i, B. v% Y5 n8 v7 c
* a7 y6 k( K. T$ X- c乾朗坤靖 晁中坡 太行樵夫:7 a+ J- H% |- H3 n; C4 E
[链接]中医纪录片《黄帝内经》第13集:仙风道骨 下
: |; p1 X: D) d+ }$ ~6 C3 p6 m: G* k- z" F( |! T5 t
窦文,博爱,问五行灸:
: h) {6 v) l. @( b8 }) K3 ]@李跃華 我去
% D$ Q1 d/ V: \& k* g
3 d- h7 r; u9 v7 S9 {1 N/ a) c李道政,来省中带教砭石:
' \* Q" I/ P6 f8 x6 E( ]) A[聊天记录]
: x5 S5 B: f8 h0 B8 U
( E* ]9 V+ v) L' C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J3 i' V+ z3 P% P) p8 T6 `中医可以包容西医,这是因为“生成的生命有结构”,因此生成可以包容构成。, _/ M5 B4 a# a: C& o( ~

" a: y) o( d1 Y7 {6 _+ v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5 n# }% Q5 Y# \/ q# f4 X西方长期受《创世纪》的影响,不能研究万物从哪里来,所以只好从现有结构出发,研究现有结构的功能。4 g* `$ n: ~7 s7 g) W9 Z
因此,西方文化是“构成论”的文化;8 D& H1 ^3 K* |  ]* D7 ]
东方“有无相生”的文化根深蒂固,所以东方文化擅长研究“生成”,是一个“生成论”的文化。
" v, k/ E6 V) h6 g& t2 S& L2 D生成的万物有结构,# n; R6 @2 s/ n- k
生成可以包容构成。
4 C% t0 f: C8 V: L& ]* e/ Y% j* D( Y
% b1 Q6 s1 X1 H' V  ~- a这个根本问题弄清楚了,
+ Q0 k! y1 A: }; Z8 T" X) M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 n. Z% x( w, ~% H$ f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M# b0 G: Q/ J3 B) L/ Z
(曹东义), n- }. K  h7 f1 Q9 V4 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7: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5-29 17:080 y( m! R" V& G( }1 ]9 y
贾宗亢中医主任医师AD、PD专科:; r% ?! V7 c, w5 T$ M
@金老师 @夫子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百 ...

; U# Q" L7 Y) |! _9 R. r. R9 ^有人说“暗物质,暗能量肯定有。但中医用不上。”
+ A0 j4 I& y* h6 L- s. c& o$ `0 i曹东义说:
; g$ v; ^' m! D/ c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2 g5 Y2 x; h% M# L1 y( k/ ]) r这样说就不准确了,无能生有,有必然变为无。中医能把握“无”,也就包括把握了暗物质、暗能量。0 Y7 k: E% E/ i( Y6 o5 V
只是用的名词不一样而已。老子《道德经》对此,有很深的认识和论述。
) y0 C; [1 j9 x# j1 n2 ?& @/ a9 O  R6 O% K  t- a! V' I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M+ \. L* w(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 m4 b$ a; o3 X8 c* A; X; z+ n/ O  |( A/ t
“无名天地之始”
' n5 ]  Y5 D, D* H' ~- e( {4 b& s% ?. b+ F0 H% T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y* p. g2 O. \& A! @( D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q7 h$ _; o7 ]: w/ b9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29 17: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 发表于 2022-5-29 17:24
1 Z7 f$ Y0 l) @+ e% t有人说“暗物质,暗能量肯定有。但中医用不上。”1 j3 x$ e7 o" B, v
曹东义说:
- B  b$ N# ~& i# Z0 r) d3 r- P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4 O6 @8 g6 a% U
元真安和:
) W* H3 f# I4 z有最终会变成无,百年以后群里的人最终变为无。" m8 [3 h" j1 M( |0 A7 U

4 y, l$ L. I% a7 G元真安和:- F! f# D5 v+ _! E. h7 r7 _0 K
没人知道关心我们今天聊了什么。9 a5 E" c( V( N
' x9 Y/ m9 c8 b/ ^* G) n) [2 z* w' C
元真安和:
! ?8 Y( x2 J! P7 D若若干年后,太阳系也将归于无。
/ I2 t  T0 h( ^2 S# J: [+ ?/ F, P
# g& t* Y, Y. M( h元真安和:
; T% q2 W" G/ m* [# u9 X中西医看病得研究有。: P# W+ F/ u( t8 a- L: O
! m5 H9 |- B0 _  j* k& F
元真安和:7 U: T* W2 @5 _% w# ?: @' O7 m
血糖不高,西医硬说是糖尿病,哪是个什么啊!
8 R2 n  `9 E9 C3 b# N! O0 T8 `$ m" W! ]* O9 q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0 I* D9 |% c3 N- ]% V
把有病,转变成无病,这是医生的责任。- D1 M1 c# `9 n  l. ?
否则,这个医生不合格。$ d3 y; [1 v4 Q! T: L

; k: k* d7 V- p+ ^元真安和:, A, M* o1 t* {* [# T
头晕,血压不高,中医不说血压高,说脑供血不足。9 Z$ E# t$ b+ t  ~3 i/ j0 l

$ L0 [- g" t: U7 f, U' ]元真安和:
* k+ a9 O5 C$ R  B8 F" w" Z2 _我们得研究有,从有到无中医真管不了哪么多。4 [2 K4 g2 [" f* Y

, m9 ~, k! [1 t1 }# f" ^元真安和:
4 o& c' c1 [2 V* N  }没有证,就没法开方子。2 q8 v4 C5 H$ V2 M- A% m  K
7 w* n5 N! g+ Y: W+ |8 B
元真安和:
& Q7 T8 n6 N: [# l5 s暗物质,暗能量肯定有。& i8 x* F! b8 P  }
" Z0 f  ?/ w: S8 V: F4 [" I, t% P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e! o0 _0 h. W7 U* C3 j
中医说的病,就是痛苦,可以是症状,也可以是体征、化验指标等。/ Q' u9 Q% B% s. p: d0 X( a
中医“立病”,就是为“破除”“消除”这个病。+ x3 R: a, S  \$ K  p1 I7 f
因此,中医以无为本。) V+ D1 H" i' [( {* I
: S0 |" C7 N8 R* `, I3 o
元真安和:( y/ O" F4 w" N# f6 G* G
辨证咱也用不上吧( c+ J8 A( }, ?
; t8 Q/ w) `1 C9 b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9 V& w2 Q6 \5 a- l! _; z
辩证是抓住“有”,为的是变成“无”。
5 m, j( L* O. r' A! N
  C$ E) _8 p) c9 ]0 @, I- B&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F. D: @# E4 \
这就是中医的大智慧3 d4 P0 @6 J6 j6 t
0 z6 k, V8 D, ~  z; Z
元真安和:# J) B3 U) _9 \0 s
就这过程& T$ {3 P7 w2 f6 `: l
; Q3 L0 R9 W6 F- w) J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F& X! V' X, W1 U& @, Y+ G( B看不到这一点,说明对中医理解还不深。8 w( t2 i: i9 ?) U" V3 z7 m' r2 \

8 B  I- m# @8 b# Y. b- p+ O7 s元真安和:$ w( t: t4 l0 U3 h% o
无病无灾病人不找你的。) H" c5 M) _% B8 A9 u  P
$ J+ q7 t+ N) y* {2 K
元真安和:0 k7 ^# |2 l; H4 N  D; Y5 e
辨证的核心就是找有。
, x! e" ?0 R9 Q: t2 W7 ^, }# q- k8 ?8 C" F( k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0 x2 q, S! R% @) i* t7 f  J扁鹊说“人之病病疾多,医之病病道少”。
7 w' f' x" _- E# r1 R9 G0 S5 W& t9 m病人的病,需要中医的道,变成“无病”。1 U9 ~) `; m( G8 v+ @1 ^
这是医学的责任。' Z3 v! A: v: i9 W+ q" W' o

: b8 @9 `; m" P元真安和:
% K. f9 R1 l: o4 e# E/ U" ]发热、干咳、咽痛、腹泻、乏力。
. x8 |/ [4 _+ E" Q) b* v+ u% {/ c# ?
7 E1 u* r2 t, w( {! \, T+ [  E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n; r+ \8 C. j: R0 `2 v+ M所有这些“有”,都需要变成无。
* A( C6 h6 k- R+ [  M$ g, ^" L
  y# v- |7 U. I2 H+ n/ U1 t# i" K芸芸众生,孰不爱生!:
( ~. Q( b" r$ A! M把患者感觉或者感受有的,医者怎么把它变无,这应该就是为医者该做的吧
& |# R( x' V1 v# M! p  ~9 p) h, v- {- [& z& \+ C9 a- A5 K- U6 b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q5 K3 G# \% X. o" w" D
变不成无,是因为医学、医术还不成熟。
# ^1 ?8 s4 @. a* i! P- g7 p
1 [; }% O9 G7 c: w7 t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J+ A1 c" b* l% D0 F说得对。. B% T- n% A& E9 s
8 K7 y6 @  ~" |" C6 I
元真安和:
, z. v2 U; i  u2 H. z8 H这几个有,得用学过的,用过的经验经典理论解释过去,才会有把握把这几个有变成无。" q3 i) q: R  g4 B/ t# ?
* g6 H) e, i' U6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C5 Y/ r5 D& c. D$ k1 M
@潘云 
8 O: u) v9 d/ {& p$ [" K" {你说得对。
: l+ ~0 P/ Z) Y; T; R6 M8 `+ l$ m8 }
元真安和:0 g) m+ ?+ P6 E7 r
咽喉痛,温病有,伤寒也有。' C: _: @& j. x) S3 C, V3 O
7 o4 ?$ x8 j8 n& J: A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 m9 P! Y& @; e7 t2 r9 }( X
谢谢曹老师认可
2 J9 ^7 ^- X7 o) s$ {5 x
% F% h) c9 H% z9 K3 l( F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5 E4 ]6 W' b4 [- J( ?: }, @
@纯中医~苏祥云 6 E5 z( r6 a2 v: P
因此,医之所病病道少。
# r: W9 W- p& `; O( z# h% g: p8 j3 X6 q6 A. ~6 _
元真安和:
" Q4 _1 F$ B! ]9 X4 w9 c温病的咽喉痛红肿热痛。新冠病人没有$ R- t  v4 p1 Q3 y! c# P( X

8 C1 N+ e& N! a7 x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3 ?5 a( A; ^6 T' B( q0 j+ H@潘云 ' Y( B. C3 w# T
学如积薪,后来居上。$ |6 e# Y& T- j* Q0 a% l: X
, z: S- ]$ ?5 r; ^& g
元真安和:# M8 ?4 t& P1 a/ l
没有就不是温病。
, M& l4 Y; y) q4 r& Y) _" V* l. G5 q4 X$ [3 K$ O- F
元真安和:
4 P3 n" P+ h' g7 `9 _: `( N只有确确实实的解决病人的问题,病人才会信中医。" [2 T  w/ s( o$ M8 F5 p% t' N
" F- N( `( \& c5 A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
! i- Q; e! R+ I1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感谢鼓励!我会跟李源李老师好好学习的!
+ d8 T, j; a3 X2 }* |( b9 [&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8 i. F; S8 Y* D0 P: |" W瘟病概念,古今不同。
$ `5 ?' e3 M8 r不可泛泛而言。
' x. H* G/ l1 `; |) {& L" M*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34

主题

6835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320
 楼主| 发表于 2023-2-20 17: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世讷:中医复兴要完成六个转变2 p, ?5 k% T7 F

* n3 }  C: o; P+ R# i/ G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_) Z  O" [' B, ]
) A9 a' z1 J0 n2023-02-19 21:50
5 U0 I" n" _* R5 F) H6 Y6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o. b( E4 z6 X, {4 f& Q& \$ e关注" z1 \( J; l( `+ T6 f3 @
祝世讷,男,1940年12月1日生,山东青州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政治系。1978年任山东中医药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究室主任,教授。他开创中医学与系统科学交叉研究——系统中医学,为该学科学术带头人。出版学术专著《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中医学原理探究》等12部。# `6 _& C2 P: z6 S( i! x

) M; g% k, R4 Q; f) }中西医结合涉及中医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问题。我既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作为旁观者,我谈一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一些认识和理解。分三个问题来讲,第一个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60年经验;第二个问题是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与西医的差异;第三个问题是根本方向是中医复兴。$ N  [- J; y# \
. o: c6 ~3 j  R6 |% L6 _, Y6 D1 }# F
6 j' W' k! L/ F- q

% t& e) x3 W8 g8 W2 D2 z- `8 [
' k" H. p3 {4 _8 Z: x  G9 F$ [# X
. s5 q  u7 p7 |) [0 w/ F8 B中医学创造了五大奇迹
5 a9 |  [6 j6 e( p! _3 ]9 L/ l/ q/ S# ]0 K  W$ |8 N
$ k' _; B1 V) G- t% j
1 R: l, p6 B: k2 x4 u: O
过去几千年来,中医学创造了五大奇迹。3 J5 C! ^  Y. S2 G! m7 {, _0 F- F
/ c6 o, t; @4 ~5 A9 n
第一大奇迹:连续几千年掌握着世界上最大的临床样本,这是不可争辩的。* ~# r# U' F6 m2 l

1 x! N7 {( m& e4 O第二大奇迹:在世界多元起源的医学中,唯一不中断地连续发展至今。. [1 i, e' M" Q* l7 M: f! g* L# r, V

3 f  _) ^$ I0 K& ?( u第三大奇迹:不与西学融合,这是李约瑟研究的一个结果。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有一千多年领先于世界,当然领先于欧洲。到16世纪之后,也就是文艺复兴开始,欧洲开始科学技术革命。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逐步地发展起来,赶超了中国。然后,中国的这些学科知识跟欧洲的这些学科知识逐渐融合了。但是,李约瑟发现唯有医学找不到能融合的希望。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融合?他的结论是X,未知数。
$ y% w' T- T) ]+ {9 v+ |* n5 g7 U% K: w$ W, v. B% Y+ ^% [' _* b
第四个奇迹:中医学在两千多年前确立的理、法、方、药,至今主导临床。除了中医学之外,没有任何一门医学有这个情况。
4 V9 m2 M6 B0 Z) `5 q6 P- k
: j/ l2 M; [0 I1 s7 }! T+ e第五个奇迹:中医是复杂性研究的先驱。复杂性科学、系统科学是对世界复杂性的研究,是20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新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前沿领域。研究发现,人是最典型的复杂对象。对这个对象研究最早的是中医。
" q/ G' u# R; j, V% l9 t7 e1 K5 T
2 n, G$ u& N6 a0 l% f' w
( n* N: T7 X3 z' U  V
* K6 }8 w: J2 h2 a: _) @* N4 J9 n$ D9 n- F$ R" f' X/ [9 t  l; R

- }" G! y. A! m9 z中医基本原理与西医不可通约
  l: c. D8 {9 _' a3 ^/ e. S. W4 _  V/ M  a$ \
' {1 O& P- W$ P( t# r8 J4 s
' t" @0 }! e/ n2 g. M
但是,不是认识到西医与中医之间的差异,需要弄清楚什么基本原理,哪些基本原理与西医不可通约,我们着重谈谈这个问题。
. ~! j! B) x5 e% \( @+ M/ q
' [) r' k+ ^) g% d* r7 }1 }% {7 d这里首先讲一讲什么是中医、什么是西医?现有的西医,不是完整的西方医学,而是其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发展时期。西方医学的历史有2000多年:从古希腊开始,中间存在着转折和中断,中世纪的1000年,西方医学发展完全中断了。从1543年开始,西方医学走上了全新的发展道路,这个路子把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成果拿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基本问题,又把自然科学革命中形成的还原论思维拿来,对人进行研究,一个是解剖,一个是分解还原,从大体解剖一直还原到细胞水平。现有的西医学是从16世纪开始重新建立起来的,在其教科书里找不到一个字是古希腊或者古罗马的。它的解剖学这么发达,在现有的解剖学当中没有一个字是盖伦的,盖伦是古罗马的解剖学鼻祖。现在的西医学确实是现代化的,新的,但它是割断了前面的两段历史的。它的思想文化,是近代以来16世纪以来的,是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物,特别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它的医院的工厂化,医疗设备的机械化,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所以现有的西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特定背景下发展出来的一种特定形态,可称为还原论医学,并非是完整地代表了西方2000多年医学发展的完整形态。那么中西医结合是要中医跟这种医学去结合,能不能结合?这就存在问题了。它是那么一种特定形态的医学,若要中医与其结合,则需看看中医是什么样子的医学。
( y9 ^& u; R  o# d+ L1 ~. L3 t! ]
& W  F- U8 y4 l; ^中医学是起源和发展于中国的医学。它是中华民族关于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的智慧。首先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是整个民族努力共同创造的。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首先是关于人的生命运动的,特别是要读《黄帝内经》《难经》和先秦医学,那个时期医学更多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运动。一部《黄帝内经》的主题就是生命运动问题,然后才是健康与疾病,是人生命运动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仅是疾病的防治问题。关于疾病防治的学问和技术就不那么简单,是一种智慧,绝不仅仅是临床上那点东西,是一种有高深的思想,高深的对世界及生命的深刻理解,包括了哲学和科学的,是道、学、方、术统一的。不能把中医简单化,抽掉思想、抽掉灵魂,仅仅看理法方药和治疗方法,那就把中医的灵魂抽掉了。中医学是中华文明的医学精华。并且中医学的发展是不曾中断地、一脉相承地连续发展了几千年。
0 Z* r4 t5 ]1 P6 G0 A% ~  P/ k
8 ]. [# ^2 a0 v3 J! g那么,这样的中医学跟那样的西医学能不能结合?这需要大量的思考、大量的研究。从这里中医和西医的不可通约性暴露出来,就发现两个医学的学术视野是分立的。原来以为中医和西医的学术视野是大圆套小圆,就是中医的视野在西医的视野之内(如图1),中医学的问题几乎全部可以从西医学那里得到研究和解释。结果后来的事实证明,两个视野差别太大了。中医和西医的视野是分离的(如图2),而且中医的视野不但不比西医小,而且更远更深,远远地超出西医。
( ]0 N) t( H0 S( a) ^
' y* a. p& w6 c$ }图片8 t( e% B) _; Y5 R0 C  k
图1
& z. l0 Y5 l$ u$ ]
' T. g1 {1 h( `$ E2 ?图片
$ _; w2 ?' g( h" v- z4 m" K图2
) e+ ?0 ^6 `- Q5 ]% t, U/ S; T& Z7 i4 v, X0 r
+ i% F4 ?9 m! V3 g6 g
, T, }8 l- [$ M7 t. F  e
中西医的这种差异,非常像几何学上的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欧氏几何的第五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由这个公理推论出结论是: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世界并不这么简单,后来发展了非欧几何。有两家:一个是罗巴切夫斯基的罗氏几何,它的公理就是过直线外一点,至少可以做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得出的推论是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非欧几何的另一家是黎曼几何,它的公理是讲过直线外一点,不能引任何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得出的推论是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大于180度。我们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讲,三角形的三内角之和究竟是等于180度,还是大于180度,还是小于180度?都有理。能不能通约?不能通约。它反映的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是空间曲率不同,分别反映了不同的事实和规律,就是空间曲率之别。欧氏几何反映的是空间曲率等于0的情况;而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反映的是空间曲率小于零的特性和规律;黎曼几何是空间曲率大于零的特性和规律。都是真理,都是对事实和规律的如实反映。因为,空间曲率本来就是有小于0的、有等于0的、有大于0的,所以这些理论都是对的,都有真理性,但就是不可通约。中医和西医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类型。那么我们来看中医学和西医学有哪些不可通约。! Y* x6 t+ v, [3 {5 e% i
$ g' I  Q) u5 p: P. d+ H% `

4 k1 o* g) R7 _" N( F% o$ Z
, z6 L) M6 L2 ^( T8 ?6 s思维方式不可通约
! Q: [' r, b6 _, D6 Z9 w
4 D/ q! b3 B/ V6 J- q- u8 x& \7 F) I2 @: ~- h) F2 \
: L: }. |- Q8 O9 y1 D( \/ u4 y! j
首先是思维方式不可通约,我们前两天讲了,中医是系统思维,西医是还原思维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认识的事实和规律就不一样,造成了视野上的差别。
. T7 e9 d+ R* V( l; K! c5 M1 @1 z" n: J3 I- V( i
% f& H$ `# Y% J. F& {
, I2 g( v) [# j; M6 p: ^# H
以人为本与以人体为本
9 n2 c7 @) Y: U2 ?, h% q% A6 ]: m  n* o& K# W
, F0 i. u$ n2 Y% R
; j$ f# x% S5 o& V9 A
中医学是以人为本,西医学是以人体为本。现行的西医学是16世纪以后重新建立起来的,是按照还原论思维,以解剖学为基础,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还原性知识来研究的产物。它形成和遵循的是以人体为本,强调的是人体。它的各种理论、观点、核心性的关键词都是人体。对于健康的定义是:指人体各种器官系统发育良好等等。疾病也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怎么着,关键词是人体。中医研究了人体,但并不以人体为本,健康和疾病之本本于哪里?它的根、落脚点是在哪里?研究了人体,但是认为最根本的根不在人体这里,而是在人中医学的理解是非常正确的。不是从生物学来说人,而是把人理解为宇宙演化的一种产物。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的生生之气与天相通,生气通天,把人如实地理解为宇宙演化的一种产物,这完全是符合现代科学认识的结果的。  ?+ ~( D% u0 o' A. H/ r
+ q. m0 D" T: y5 N/ [; C
宇宙演化,到近35亿年前产生了地球上的生命现象。生命现象跟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我们现在讲了,是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的特性。非生命的现象,没有这些特性,生命是这三种特性的统一。这种物质运动,我们人类在科学上把它称为生命运动,简称为生命。生命经过35亿年的演化,演化到今天我们看到的黑头发,黑眼睛,两条腿,两个胳膊等等这样的形态,在生物分类学上把它称之为人类,是宇宙物质演化到今天,形成了这样一种被演化产生的生物,我们把它称之为人类,或者称之为人,是作为宇宙产物来理解的,是宇宙之人,不是生物学的分类学上的人。所以这样中医非常注重和强调人是宇宙之子,强调人与宇宙的母子关系。因着这种人与天的关系,天人相应,所以研究五运六气,研究人与外环境的正邪关系是很自然、也很符合实际的。而且比较强调了人的本质是生命之气,有了生气、生生之气这样的概念,《黄帝内经》的主题就是讨论人的生命运动及其健康与疾病的。所以中医学的学术核心是人的生命运动问题,以及生命运动的健康与疾病。核心是生命运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的生命运动为本。所以在中医这里不是孤立的病,而是人,是人病。病在人身上,是人发生的病,调理的对象是病人,不是孤立地把人丢掉的那种病。
9 u# ?' V8 R' A5 N" X/ y% {
  I, L7 L$ k1 @' A/ C/ }& \
% c! f* b  H; T9 [- e
) b* \( j+ N; s8 j2 ]# g, z解剖研究与超解剖研究
  V1 O  n( q5 i+ p8 p
0 ?, v7 K2 o4 t9 M5 [( B! I$ q* r0 V5 s) c2 y1 {# C

8 ~3 j. ~( `7 {4 c1 [. A西医遵循的是解剖原理,中医遵循的是超解剖原理。西医解剖研究是比较发达的,这是人体为本的必然,人体为本,就是要通过解剖研究来进行。而且它认为,所谓人的结构就是人的解剖形态。西医的解剖研究有几个阶段:最早的是罗马时代,公元129年和199年,这是盖伦的生卒年代。盖伦是西医解剖学的鼻祖,经常以盖伦为骄傲,在罗马时代就发展的解剖研究。但盖伦只解剖过动物,没有解剖过人体。中世纪解剖学被严格禁止,一直到1543年,维萨里《人体的构造》才重新开辟了解剖研究的新纪元。特别后来到了1761年,莫干尼《疾病的位置与病因》,建立了病理解剖学,这才把病变跟解剖形态直接联系起来,建立了疾病的局部定位理论,要通过解剖形态的根据找到局部定位,形成了病灶的概念。近代以来发展的解剖研究是西医取得重大进展的决定性条件之一。那么解剖研究的特点,就是把疾病的认识落脚于解剖形态,发展了针对器质性疾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
2 i/ }* _8 l4 ^# ?2 Y, ~. H5 U- h3 E
+ N1 X6 w: r) R中医的解剖研究,曾经被不断地污蔑和贬低,说中医没有解剖研究等等,是中医落后的表现之一。这是一种胡说八道,这需要历史查证。中医的解剖研究,需要注意几个情况:第一,就解剖研究本身而言,在古代远远先进于西方,比盖伦早得多、先进得多。我们都知道在《难经》、《内经》、特别是《灵枢》中都有系统的记载,尺寸、分量、形状都记载得非常清楚。那个时代是对人体真实形态结构的记载,而那时盖伦尚未出生。汉代以后解剖学有了继续发展,后来一直发展到1830年王清任的《医林改错》,都未中断。但是解剖研究的高峰是在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发展的水平更高。有正史记载的解剖研究,是《汉书·王莽传》,记载了王莽处决一个叛徒的一项事实。4 [0 X) o4 r8 K$ g6 G: K& K1 A

# I$ }8 `& n" j0 L. G$ P王莽是公元前46年到公元后23年,比盖伦早了接近200年。他的反将王孙庆被带回来以后进行刳(kū)剥,汉书上是这么记载的:“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这是正史记载的一次真实的活体解剖。派了太医、尚方、巧屠,这三种人共同对王孙庆进行解剖、量度五脏。这是正史上记载的,那么野史上,别的学科史上记载的可能更多。这个记载非常重大,它表明了中医的、中国的解剖研究在东汉这个时期王莽时代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平。中医的人体解剖研究比西医久远得多。
( E: c7 O  N& s0 _$ U- ^8 w. ~! M+ |1 v6 \
更重要的是,中医发展了超解剖研究。人的疾病不仅仅是人体发生的,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运动发生异常。生命运动发生的异常靠人体解剖的研究是寻找不到问题的,如同电脑软件死机,靠从硬件来寻找,也找不到问题一样。中医以临床研究为基础,面对的病人并不都是形态结构上发生器质性病变,许多病变是人的生命运动发生病变,不能仅仅依靠解剖研究。所以中医发展了解剖研究,同时又根据需要发展了非解剖的、超解剖的针对人的生命运动的超解剖研究,认识了不具有解剖形态的事实和规律。经络是最有代表性的,很多人研究经络,认为经络的发现,以解剖研究为基础,是在没有根据地乱说,找不到事实根据,各种材料都没有这方面的事实。五运六气、阴阳、藏象、证候这些内容中医学的基本内容,都不是靠解剖研究认识的,现在也没法从解剖形态找到根据来验证它,它不是形态结构的。1 r7 X+ G9 k, D  e' |  w
0 E9 r7 ~# x- ?& _) x
张仲景与盖伦分道扬镳,这是张仲景的一项重大贡献。张仲景跟盖伦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人。在张仲景之前的《黄帝内经》时代,中医还是辨病与辨证同时都有的,辨病有些是形态结构的,是人体的病变,张仲景开辟了辨证论治的时代,他把中医学对疾病的研究从辨病辨证同时进行,从既重视人体病,又重视人的生命运动病,转向了重点研究人的生命运动之病。张仲景的研究完全是超解剖研究的一个典范,标志着中医关注的焦点从病证同治转向强调辨证论治,本质上是对疾病研究认识的重点从人体的形态结构病变转向了注重人的生命运动的里面,这是个重大的转变和深化,是中医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
" x0 o) X0 n! m
2 c" g5 T0 j. n* j5 b
  q$ U0 h/ y/ u$ X: {) B+ l3 ~) U8 C& U& X: J2 L. k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 u% J1 B' ^8 ?" N( J3 _
2 O7 Z/ R6 _* ?+ m# n: r5 Y
- z0 ^5 |9 G9 E+ M$ t" M- S7 _

5 E% v0 Q0 ~& h; w- t. w西医学辨病重点或核心是人体的形态结构发生的器质性病变,它的关键词是病因、病理、病灶;而中医学自张仲景之后,重点转向了辨证论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运动的病变,被称作“证”,研究的重点关键词是病机、病证、病候。我认为,应当把病机、病证、病候称为一个病变系统,就是不同于人的形态结构病变,而专属于人的生命运动病变特有的病变系统。从病机开始,发展到病证,病证表现为临床的病候。
7 k  i) A) s) Y- j2 C3 c( N. \
% I' X" M$ z  |2 A& f3 j/ n
' m4 C" U7 p0 [$ p; k! @- _6 P5 g% u
" L' z, q. q# k' U2 m1 G生态调理与对抗治疗
9 P1 d: G  Y; d' q4 ]3 d7 y0 W. q$ X

3 ]# |! |5 ?# j- O5 C- I2 M( c/ R6 ]1 q' j6 u
西医学是对抗性治疗,而中医学是生态调理。生态调理的含义就是说,中医学所认识的病变,是生命运动的变,是认识到生命运动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呈现为一种态,态在不断地变化,有正常态有失常态,失常态就是病态,可称为病变的态。是什么东西引起了生命运动态发生这种失常?是生命运动的矛盾关系发生失调。中医讲的病机,是运动的矛盾关系失调。失调的结果,就是生命运动之态不正常了,成为病证了,表现的是寒热虚实等。
3 f: ?" f# \' `" @0 a6 E* h
! [* Y2 K: _2 e% u4 L8 c所以病变的本质,证的病变本质是生态性的异常,而不是器质性的异常,中医的理论很清楚。这种病变怎么治疗?中医理论是讲调理,调理就是对生态机制、生态矛盾、生态过程进行调理,调理的方法最有代表性,不是对抗治疗的方法,而是生态调理。汗、和、下、消、吐、清、温、补等这些治法,都是生态性的调理,调理的对象是生态失常。药物的性味,也是生态性的,四气五味,以及表现出的药性,都是生态性的。中医用的就是这种生态性的作用。
$ q) r0 C- W8 N
- E. `/ w, ]* K0 I0 x
4 x4 l' c' s# J3 ]$ [
( a4 t. b1 d+ }0 S/ i8 _: Z中药方剂与化学药物
: \, w( z- a0 {/ l) D. a3 q$ k% D7 s. ?. K

6 Q# p1 D5 c4 ~( C' q7 G% n, ~4 M/ x4 z) V( Y/ E( y" x
西药是化学药物,而中药是中医化的自然药。中药和自然药是“白马非马”的关系。中医是把自然药物中医化,变成了中医之药,具有了中医属性,成为中医专属专用的药物。那么怎样中医化的,有3条途径。& [7 X- e6 c7 c! d
% g; R/ z) O5 n, n
第一是性味中医化,是药证对应的。神农尝百草不是找它的化学成分,而是找对于证候有调理作用的性味。所以中医从自然药物开发的是中医所需要的性味,我们四气五味一讲就明白了,是药证对应的。
6 Q/ \3 P, V) T0 z9 c6 w7 o
# Q; V2 z* M4 o: r第二是功效中医化,是依法奏效的,以治疗的法则来使用中药,把中药的性味转化为中医需要的治疗功效。为什么必须掌握八法这些治法,那些法是把中药的性味转化为功效的杠杆或者是通道,离开法,中药的性味是不能发挥出中医所要的那种功效的。把中药不按中医的治法使用,它的功效是乱七八糟。2 c/ E! {; R: z! ^

3 ~2 M1 t6 u1 @: Z5 W第三是用法中医化,也就是组方配伍。中医使用中药的主导方式是方剂,方剂是通过君臣佐使、七情等相互作用关系,把药的性味进行了相互作用,形成了方剂的整体功效。方剂的整体功效不等于各药单独作用的相加和,这是中药用药方式的中医化。
  j& }9 l3 ^" K) i
. n" A  Q$ p+ f- ]- z* r" y. M) s+ R2 }* L& p& N5 X8 Z
- d) X. ?2 Q9 O
$ F4 A8 @) }" N# O( l' K: W# C

8 f8 X9 p, B8 K1 t  C6 c, i, G2 F9 P

  Y: j2 B( }8 W1 U9 S* e中医复兴定会实现
$ D; [$ \2 @7 S$ P
/ O2 [+ {' U) t# f' U5 [" ~, c. E- S3 Q+ O+ N
6 R: m1 h; \9 i& [# \
中医的复兴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中医基本原理的复兴,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代表和引领新的医学革命的战略性方向,不是具体的技术细节,而是战略性方向。中医学不可能取代西医学,也不可能“包打天下”,但是它的基本原理迟早要成为未来新医学的主旋律。8 M2 ^2 x0 `0 r1 m

: B$ c9 A" W. _( ?* Z' y9 z中医复兴要完成几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思维方式,从还原论思维转向系统论思维。第二个转变是医学研究的主导性的内容,从人体转向人的生命,从以人体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第三个转变是要从解剖研究转向超解剖研究。第四个转变是防治疾病的内容,从治人体病转向治人的生命运动病。第五个转变是从对抗性治疗转向生态调理。第六个转变是药物的开发从追求特异性药效的简单化开发,转向生态性药性和以方剂为代表的复杂性开发。
% |3 w0 f! F1 h3 ?8 _1 g1 G; s
- |  H/ g0 z( q, J) `% w中医的复兴,关键在学术。学术的复兴关键在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复兴的关键在创新,这需要把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弄清楚,然后用现代条件加以发展,发展到21世纪甚至25世纪的新水平。用现代科学的东西解释清楚,提高到现代科学的水平。中医复兴将是一场革命。, P+ \( t9 p0 `1 s5 F+ A$ s# z* Y, _
2 J- t( D% E! R2 u5 m6 E; T( Q
首先是中医自身的革命。中医复兴对于中医来说本身要有一场革命,一个是对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的认识和掌握。现在看,对中医学的基本原理的认识,在深度上,在价值上,认识上仍存在不足,有的甚至还自我抹杀。对于中医基本原理的这些重大成果,重大的原理性的东西,在认识上要从自发上升到自觉,用现代科学来研究和解释清楚,实现中医真正的现代化。从经典中医学发展为现代中医学,这是一种划时代的变革。6 w, Y9 }$ ~) v! a+ y! r' H8 k

  q" l. Y; B$ }" R) F+ M1 r1 W- H- s其次,对于整个医学来讲也是一场革命。因为中医学的基本原理是超越西医的,研究和解释清楚中医学基本原理,从解剖研究到超解剖研究,从对抗治疗到生态调理,这种转变是革命性的转变,对于整个医学,要通过这种革命性的变革和发展,发展上升为新世纪新千年的人类的新医学,将从根本上改变医学的面貌。4 ]  S  R" ?3 K. P
& F) s2 J0 F1 Z$ v. O% M$ C
同时,还有一种革命,是会引发新的科学革命,因为中医学的基本原理是人的生命运动,核心是人的生命运动的复杂性问题,研究和解释复杂性是现代科学的最新前沿,世界复杂性的典型,研究清楚人的复杂性,或者说研究清楚人的生命运动的复杂性,对于整个现代科学都是重大贡献。中医基本原理的复兴将是人的复杂性研究的突破,以此为导火索,会引发复杂性科学的新突破,带来科学的革命性变革。! g5 j  l$ N  \$ b! b) m1 L

* p* ?4 l2 A; `中医的复兴定会实现,“风物长宜放眼量”。6 X  a; A) b/ \

. ]' x5 N3 \: |3 w5 Y3 K" I9 n7 |4 R5 _7 E

6 _* R) ?2 t* M+ ~& g" z+ A  x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