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1382|回复: 3

张家山汉简《脉书》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0
发表于 2023-10-29 07: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3-10-29 08:14 编辑 + Y9 z/ R, l6 J5 p, Z  n2 k; t7 a
! a* ?$ u0 q( f8 |1 h" }- P
《脉书》是有关古代针灸方面的内容,该竹简共66枚,内容分两部分:(1)依照从头到足的顺序记载60余种疾病的名称。(2)人体经脉走向及所主治病症等。
  继1973年湖南马王堆汉墓之后,1984年又一座古墓的出现,打破了湖北荆州市张家山一个江陵砖瓦厂往日的平静。从此,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频繁地见诸报端、杂志,一跃成为人们瞩目的对象。自1985年《文物》第一期刊载《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以来,该墓部分简文内容被陆续报道,一直吸引着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据考证,该墓所葬年代应当在西汉吕后二年(公元前186)或稍后,墓主人是一名基层官吏。
  全部竹简计1236枚。由于出土时竹简保存完好,可知这些简书原来是各自成卷堆放在一起的。竹简内容相当明确,有《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遣策》。除《遣策》另置它处,其余竹简均存放在一个竹笥中。
  其中,《脉书》是有关古代针灸方面的内容,该竹简共66枚,内容分两部分:(1)依照从头到足的顺序记载60余种疾病的名称。(2)人体经脉走向及所主治病症等。《脉书》中有关疾病的记载是按照从头到足的顺序排列的,其中不少病名可以在《五十二病方》中找到。而关于十一脉及其死候的内容,又可以在《灵枢·经脉》中找到相应的段落,由此可见这些古文献之间有着相互传承的迹象。
  如果没有《脉书》的出土,或许学者们以为马王堆汉墓帛书出土的针灸文献有四种,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和《阴阳脉死候》。但是,在张家山汉简《脉书》出土以后,将其与马王堆汉墓帛书一对照就发现,《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和《阴阳脉死候》与上述《脉书》的第二部分内容大体相同,并且可以互相校勘而补充缺文,所以,据此可以推测马王堆出土的针灸书只是两种。另外,在马王堆出土帛书中《阴阳十一脉灸经》也有两种,内容相同,而这篇文献的全文又见于张家山汉简《脉书》。因此,可以认为张家山汉简《脉书》是《阴阳十一脉》的传本之一。
  张家山汉简《脉书》是继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十一脉灸经》以后又一种反映汉代针灸医学发展水平的珍贵出土文物,它们两者相得益彰,为针灸史学界许多疑难问题的解答提供了很多难得的线索。
. ?$ x" Q' d: P6 W2 \
张家山汉简《脉书》校释 - 道客巴巴  http://www.doc88.com/p-8416874948959.html

( Q( ^/ X5 g  C# @; s

8 u/ I1 s, O$ ^& ?- W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06: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出土钱币等信息,老官山汉墓的年代被确定在约西汉景帝、武帝时期。而考古人员又根据一号墓出土的“景氏”铭文漆耳杯,将老官山汉墓与曾经的楚国三大望族之一“景氏”联系了起来,这正好和楚地以膏泥保护墓葬的风俗相扣合——马王堆女尸千年不腐,部分就是拜膏泥所赐。
# e9 f2 r2 O& d. \' X3 l再根据三峡考古发现的重要文物景云碑等提供的线索可知,因西汉初年中央朝廷削弱地方势力,景氏家族曾被迁至关中一带,后景氏一支又徙至梓潼,与其他来自关中的豪族一道成为蜀地“拟于人君”的名门。
7 \( R7 i, U8 Q# x3 N- q8 Z由此说来,可能出自同一家族的老官山汉墓,即见证了两千多年前逐步成为天府之国的四川,达官显贵们曾经拥有的富足而精致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1 07: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
3 a: }# P9 a) Y' A- E' d9 h, D6 r% }& q5 b
在文物清理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刻着"妾辛追"几个字,说明墓主人的名字叫辛追。另外在一些随葬器物上,印有"轪侯家丞"和"轪侯家"的字样。根据史书记载,轪侯是西汉初年的一个侯爵,曾在长沙国担任丞相。由此基本确定墓葬的年代属于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
1 \. r7 L2 x7 G. `, Q+ p" a6 \% O! d8 |% N4 s' P$ }
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及一号墓发现的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和墓内又出"妾辛追"骨质印章,推断墓主为利苍之妻;二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苍" 3颗印章,表明该利苍墓的墓主为本人;三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是利苍之子。0 W7 r5 L5 Q) z- T

# y0 L- [$ ^( G4 ~; J5 G1 K
& ?5 \$ }$ d/ m' q( @% E+ C* n折叠墓葬时间3 \- l3 E# |, H2 }" v/ x7 `
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在构建时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的封土,则其年代应再晚些。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约20多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