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359|回复: 3

中医药研学基地封龙山,品药膳,访古贤!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4

主题

69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41
发表于 2024-4-1 07: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学基地封龙山,品药膳,访古贤!
* \4 p* K; ^% |+ @1 ~8 _几大景点:门口中医馆,张角聚义厅;药王打卡地,老子隐居洞;山顶白草寺,远望新长城;满山都有药,放飞好心情!各位领导和新老朋友,大家好,春天来了,2023年河北省健康养生文化产业促进会,在封龙山授牌,建立了中医药研学基地,2024年3月30日建一个群,和大家一起讨论如何推动,做好。这里主要讨论张良、张角、张仲景的不同命运;孙思邈、李东垣、元好问的情怀,以及中医药当代传承,健康养生的方法等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使命。请不要乱发广告,依法依规做好有关事情。在石家庄市,有旅游2路公交车可以直达景区,国内外朋友只要有时间,可以前来考察,指导,旅游。希望大家参与封龙山中医药文化建设。如有打扰,可以自由退群。" t1 H4 C1 l/ P  z" n& e& a  p8 R

, j' S" g' F' }8 G  z1 C( W3 H
: Q6 e! m0 h. n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 U0 x5 m3 N7 v- Q/ y! I
很抱歉,打扰大家了,有些事情我在这里做一说明:2024年4月19-21日,即将在河北会堂召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委会的国际传统医学千人盛会,有俄罗斯等海内外很多来宾到石家庄来参加会议。他们到“这么近,那么美”的河北省会来,除了参加会议之外,很多人希望了解这个城市,或者住几天,到处看看,除了西柏坡、赵州桥、柏林禅寺、正定古城之外,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就是封龙山景区,这里有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比如“龙文化”、漢碑、书院等,都在风景秀丽的封龙山,这里还有去年命名的“河北省健康养生文化产业促进会的中医药研学基地”,虽然是郊区的山里,但是有旅游2路车可以直达景区,这里能住宿、有餐饮服务,有可以观赏的人文与历史文化,是一个可以待客、留客的好地方。因此,建立本群,可以介绍大家、帮助大家了解有关情况。
1 N8 Q/ B) J$ c% K7 W  U/ R1 S很多石家庄“原住民”、“现住民”,都不了解封龙山,来宾问他们,估计会很失望。
" b' A# A0 K: V6 }, \4 D- L9 x我们这个群,不是旅游群,而是探索中医药文化、历史脉络的群。
0 l7 P2 Y% Q3 E$ M为什么谈“张良、张角、张仲景”?是因为张良帮助刘邦建立了大汉朝,东汉末年的张角打散了东汉王朝,这个政治变化的天空,改变了一代名医华佗、张仲景的命运,也改变了《汤液经》的传承,逼得张仲景坐堂行医,“大隐隐于朝”;张仲景虽然历史上没有他的传记,不如华佗那样显赫,但是他对后世的影响远超华佗。
3 Q7 l; [5 T. R/ {5 A这是为什么?是东汉末年的政治风云影响,张仲景明对“命运抓弄”,他没有学习张角的张扬做派,而是学习了张良的善于隐藏。3 R; p* |& s! J( P+ @
张角与张仲景一样,也曾经是一个中医人,不是一开始就是官吏;他的黄巾军起义不同于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张角不是“官逼民反”,而是过得太好了,打算把大汉江山“取而代之”。但是他一哄而起的“苍天已死立黄天”的美梦因为自己的不善运筹而暴病身亡,轰轰烈烈的改朝换代运动失败了,但是,他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这些事情,都与封龙山有关系,这种改天换地的事情就发生在封龙山附近。这个政治变化对于中医学的影响,今天应该揭开历史谜团了,到了“巨龙腾飞”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封龙山的历史文化意义,值得大家重新认识。! T: P5 h9 d1 u* [' G
基于如上思考,建立本群进行研究和探索。
9 P' b$ I* \; v6 y6 u" ]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i% H( l; T: R& Z3 O
曹东义敬礼. ~, C9 D9 J( O8 s; I9 z

  t6 X* l4 X; Z1 B4 y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4

主题

69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4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1: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良(?—前186),宇子房,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同被称为汉初三杰,被封留侯,谥文成侯。 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三百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曾从圯上老人学《太公兵法》。, Z4 q& ^5 F( R2 ]; N/ S

- k  M! r; a8 m+ `) m) ?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此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制订作战方略,并在政治上、策略上提出许多重要建议。这些建议对刘邦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和建立西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刘邦进据咸阳时,看到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很想留居宫中;张良说刚入秦就想贪图安乐,这是“助桀为虐”。刘邦听了,立即还军霸上,因此得到秦民的拥护。项羽进入关中后,刘、项之间关系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汉二年(前205),刘邦在彭城一战中遭到惨败,张良又建议刘邦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起兵反楚,从而奠定了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的基础。, Q! h/ \/ S$ Z

% Z" X2 W3 Q! s& T) O  k1 n3 P  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刘邦为了摆脱困境,曾一度想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复立六国之后,以牵制项羽。张良力陈其弊。刘邦顿时改变主意,这对楚汉战争以及此后的形势有重大影响。刘邦即帝位后,封张良为留侯。他劝说刘邦封旧有怨隙的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力主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等。这些建议有助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惠帝六年病卒。谥号文成侯。  
' P1 g2 r: Y. v, S' Q+ J& ]' E* f9 Y* h' }, _9 I2 ~8 [
  张良先人是韩国人,其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时期的相国,其父张平是韩厘王、韩悼惠王时期的相国。当秦灭韩之后,他遣散三百家僮,弟亡不葬,分散所有家产来收买刺客,为韩报仇。     张良曾经在淮阳(今河南淮阳)学习礼制,到东方会见了当时的一位贤者仓海君。寻找到了一位大力士,给他特意制造了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始皇巡游东方,张良和这个大力士暗中埋伏,在博浪沙(古地名、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袭击秦始皇,可惜误中了随行车辆。秦始皇大为震怒,命令全国各地大举搜捕,捉拿刺客。为此,张良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藏起来。
% J3 [  j8 `# x& D8 {& C9 d
; P  H% I' W$ E0 g; b1 z  张良隐藏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北)时,曾经到下邳的桥上随意散步,遇到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者,走到张良面前,故意让鞋子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感到惊讶,想揍他一顿,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忍住气,把鞋子拾起来。老者又说:“履我 !”张良更是气愤,但想到既已给他拾来了鞋子,便跪下给他穿鞋,老者以足受之,含笑而去。分开后张良特别惊讶,随著老者的去向注视他。老者离开约莫一里路光景,又返回,说道:“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很感惊异,跪下怔怔地答应了个“是”。     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就去了。老者已经先在那里,生气地说:“与老人期,后,何也?”便离开,并说:“后五日早会。”(《史记·留侯世家》)又过了五天,鸡刚刚叫,张良就去了,老者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后,何也?”离开时嘱他:“后五日复早来。”(《史记·留侯世家》)过了五天,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老者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这样。”随即拿出一编书,说道:“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史记·留侯世家》)于是一言不发而去。从此张良再也没见到这位老人。天亮后看那编书,是《太公兵法》,张良因为觉得它不寻常,便经常读诵。     十三年后,张良随高帝经过济北,果然得到谷城山下的黄石,当做宝物供奉。等到张良死后,与黄石并葬。     数百年后,李白经下邳,作诗以记其事云: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 w& v6 }1 N6 E2 |3 ~
+ @0 l2 @+ y4 s6 E6 D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d* \, y# ^( v$ M
) Z) B; \+ G# ^- p2 H* ]: c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震动。8 ^( G6 s: p( V% e3 S* x
" \$ K# x  Q" x, G+ m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t; n- J, ]& `% v2 t+ L/ w1 O5 C: _6 s
  我来祀桥上,怀古钦英风。
/ q7 @6 C, \* C  T) u. M
' P) b9 R, B% t  `1 s9 d  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4 I( l$ j' Z& t' }( }' h

: R' U& @3 q7 k9 h) m  叹息此人去,萧条淮泗空!     张良住在下邳时,以抑强扶弱为己任,后来项伯曾经杀人,跟随张良一起藏匿。     十后年,陈胜、吴广起义,张良也聚集百余青年起事,当时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张良想投靠他,却在下邳西面与已被推为沛公的刘邦相遇,便归附了他。刘邦攻下下邳后,拜良良为厩将。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的道理向刘邦献策,刘邦很赏识,常采用他的计策,而张良对别人讲《太公兵法》,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殆天授。”从此便一直跟随刘邦。
& o1 p' z, U3 s! B- m! m2 Z! u4 w- Y% z7 Q4 r1 y
  刘邦在薛邑(今山东滕县南)与项梁会见时,项梁拥立楚怀王,张良趁机劝说项梁立韩国公子横阳君韩成为韩王,张良作韩国司徒,随韩王率领一千多人游击于颍川(治阳翟,今河南禹州)地区。     刘邦、项羽奉楚怀王之命分兵南北两路进军关中。刘邦从雒阳(河南洛阳)南出圜辕,张良率兵跟随刘邦,攻下韩国十余城,击杨熊军。于是刘邦令韩王成留守阳翟,自己与张良南下攻宛(河南南阳),西入武关。刘邦想用两万兵力进击秦蛲关(今陕西省商县西北)下的军队,张良献计说:“秦军尚强,不可轻视。我听说那里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这种市哙之人,很容易用钱财打动他,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营垒,派人先行一步,给五万人准备粮食,并多多张挂旗帜于各个山头上,作为疑兵,同时派郦食其携带贵重财宝收买秦将。”秦将果然背叛秦朝,愿意跟刘邦联合一道进击咸阳。刘邦打算听从秦将的要求。张良说:“现在只是秦将想要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不一定服从,士卒不服从必然给我们带来危害,不如乘著敌人麻痹时袭击他们。”刘邦于是率军攻击,大败秦军,追到蓝田,再次交战,秦军崩溃,沛公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     刘邦进入秦的宫廷,看到宫室,帷帐、狗马以及贵重宝物,美色宫女以千计,他“好酒及色”的老毛病又犯了,想留下。樊哙进谏,刘邦不听。张良又说:“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史记·留侯世家》)沛公这才领军队回到霸上。     刘邦顺利入关的时候,项羽正与秦将章邯的军队在巨鹿作战,等到项羽消灭秦军主力要入关时,刘邦已经派人距守函谷关,项羽闻之大怒,即派英布等攻打关口,很快破关进至戏西(今陕西临潼县东),又听刘邦叛将曹无伤报告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史记·项羽本纪》),更大为震怒,决定第二天一早就犒赏士卒,奋全力攻击刘邦军。     这时,项羽的叔父,楚左尹项伯为报张良之恩,连夜奔往沛公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想把张良拉走,不让他别跟刘邦一起死。张良心向刘邦,认为现在事有急难,自己就这样偷偷逃走是不义气的,于是便把项伯的话仔仔细细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后大惊,问张良该怎么办。张良问:“您果真想背叛项羽吗?”刘邦说:“短小愚陋教我把守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来,说这样可以在关中称王,所以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张良问:“您自己估量能有力量抵挡项羽吗?”刘邦沉默良久,说道:“本来就不能够,如今该怎么办?”张良知道这时项羽有兵四十万,而刘邦不过十万,力量对比悬殊,就出主意让他采取以屈求伸的策略,说:“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是不敢背叛项王的。”于是张良坚决邀请项伯会见刘邦,刘邦把项伯当兄长接待,举酒向项伯祝福,又攀结婚姻,让项伯在项羽面前详细地说明沛公不敢背叛他,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项伯嘱沛公“明天早些来亲自对项王道歉。”等到刘邦到鸿门会见项羽,婉言卑辞对项羽表示臣服,表示忠心,项羽设宴招待,范增授意项庄舞剑,想趁机杀掉刘邦,也赖项伯“以身翼蔽”脱险。     汉王元年(前206年),项王主持分封,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属巴、蜀、汉中地区。赏赐张良金百溢,珠二斗,张良把这些都给了项伯。在汉王要到封国去的时候,张良送到褒中,刘邦让张良返回韩国。张良劝告刘邦说烧掉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您没有东返的意图,用以稳定项王,免去他的疑心。刘邦乃依计而行,一边行进一边就把所经过的栈道统统烧掉了。     张良到了韩国,韩王成因为张良跟随汉王缘故,项王不派韩成到封国去,让他跟自己一道东归。张良告诉项王:“汉王烧绝了栈道,已经没有东归的心意了。”张良又把齐王田荣反叛的文告报告给项王,项王由此没有担忧西边汉王之心,而起兵北上攻击齐国。正是因此,刘邦才得以乘隙回夺三秦(即关中地区,因项羽三分秦故地给章邯、司马欣、董翳,故名。)。项王终竟不肯派韩王成到封国去,改封成为侯,又把他杀死在彭城。张良逃走,抄小路投奔汉王,刘邦这时已经派韩信平定三秦了。
4 d; b9 Z" C+ b. a1 e6 O) }, z1 o& E4 s
  张良归汉后,刘邦封张良为成信侯,让他跟随自己东进攻打楚国。到了彭城,被项羽打得大败而回,行至下邑(今安徽砀山县),刘邦下马靠著马鞍问道:“我愿意舍弃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作为封赏,看谁可以与我共建功业?”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蜔;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史记·留侯世家》)刘邦于是派隋何游说英布,派另外的人去联合彭越。等到魏王豹反汉,汉王便派韩信带兵去攻打魏王,乘势攻占了燕、代、齐、赵之地。这样,张良实际上就为汉王制定了取天下的基本方略。而汉最后打败楚国,正是靠了英布、彭越、韩信这三个人的力量。     汉王三年(前204年),刘邦把汉王紧紧地包围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刘邦忧恐,和郦食其一起谋画削弱楚国力量的办法。郦食其献计说:“从前商汤讨伐夏桀,封夏朝的子孙于杞国;周武王伐商纣,封商朝的子孙于宋国。如今秦丧失德性,抛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灭掉六国之后,使他们的后代没有立锥之地。陛下如果能够重新立起六国后代,使他们都接受陛下的印信,各国的君臣百姓一定会感戴陛下的恩德,钦慕陛下的德义,而甘愿做陛下的臣民。随著德义的施行,陛下就可以南面而称霸天下,楚王也会毕恭毕敬地前来朝拜的。”刘邦听了很高兴,说:“好极了,赶快去刻印,先生就可以带著它们出发了。”     郦食其还没起程,恰好张良从外面回来拜见汉王,刘邦正在吃饭,招呼说:“子房!你靠前边点来。有个客人为我出了个削弱楚国力量的主意。”接著把郦食其的话全告诉了张良,然后问:“子房,你看怎样?”张良说:“谁替您筹画这个计策的?您的大事完了!”汉王问:“为什么?”张良说:“我请借您面前的筷子,替您筹算这件事。”张良其说出八条不可的理由。“臣请借前箸以筹之。昔汤、武伐桀、纣封其后者,度能制其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死命乎?其不可一矣。武王入殷,表商容闾,式箕子门,封比干墓,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二矣。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同赐贫穷,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三矣。殷事以毕,偃革为轩,倒载干戈,示不复用,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四矣。休马华山之阳,示无所为,今陛下能乎?其不可五矣。息牛桃林之野,天下不复输积,今陛下能乎?其不可六矣。且夫天下游士,离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者,但日夜望咫尺之地。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游士各归事其主,从亲戚,反故旧,陛下谁与取天下乎?其不可七矣。且楚唯毋强,六国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矣。诚用此谋,陛下事去矣。”(《汉书·张良传》)刘邦饭也不吃了,吐出嘴里的食物,骂道:“这个书呆子,几乎坏了老子的大事!”立即销毁那些刻好的印信。张良这一筹计,使刘邦避免了授人以柄,踏人复辟老路的危险。     汉王四年(前203年),韩信降服和平定了整个齐国,派人向汉王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覆无常的国家,南边又靠近楚国,如果不设立一个代理国王来治理它,那局势就不会稳定,我希望代理齐王,这会对形势有利。”当时,楚军正把汉王重重包围在荥阳,韩信的使节来了,刘邦打开书信,大发雷霆,骂道:“我被围困在这里,日夜盼望你来辅助我,你竟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忙暗中踩汉王的脚,凑近他的耳朵说:“汉军正处在不利的形势,怎么能够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立他为王,好好对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这样,就可能发生变乱。”刘邦也醒悟过来,转口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干什么做代理国王!”于是派张良前去齐国,带著齐王的印信,就地封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部队前去攻打楚军。由此,战胜项羽,取得天下的大局得以稳定下来。     楚汉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之后,项羽引兵解而东归,以为可以太太平平当他的霸王了。刘邦也想西行回国,张良、陈平建议说:“汉国已经有了大半个天下,诸侯又都归附。楚军兵疲粮尽,这是上天灭亡楚国的绝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应当趁此机会径直夺取楚地。如今放走项羽不攻,这就叫‘养虎自遣患’!”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汉王五年(前202年)冬,刘邦追击项王到达阳夏(今河南太康)把军队驻扎下来,和韩信、彭越约期合击楚军。到达固陵(村落名,在今河南太康县南),而韩信、彭越的军队没来会合。刘邦对张良说:“诸侯不遵守约言,怎么办呢?”张良回答说:“楚军将被粉碎,而韩信、彭越没有确定的领地,他们不来是当然的。君王如果能够与他们共分天下,现在立即可以把他们招来。如果不能,事态就难以预料了。君王如果能够把陈县以东直到海滨的地区全给韩信,把从睢阳以北到毂城的地区给彭越,让他们各为自己的利益而战,那楚国就容易打败了。”刘邦依计而行,韩信、彭越等诸侯兵很快地会师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经过垓下之战,全歼楚军,结束了楚汉战争,取得了争天下的最终胜利。. m9 x2 W# l5 P& E4 b5 Z, W9 A

+ l# d: G3 {6 _. X+ o  汉王六年(前201年),刘邦大封功臣。因张良没有作战之功,刘邦说:“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汉书·张良传》)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
" q  x0 C* F& E# ^& `- ]
" y5 k% r5 T3 z0 J  @" m! m  已经封过二十多位大功臣之后,其余日夜争功不决。许多将领常三三两两坐在沙地议论。因为依军吏计算,整个天下的地盘不够全部封赏,因而他们担心皇帝不能够给每一个有功的人都封赏。高帝问张良该怎么办?张良建议刘邦把他平生所憎恨,君臣也都知道的雍齿先行封为什方侯。这一来担心的人们高兴了。说:“雍齿尚且封侯,我们这些人不必担忧了。”* @* J  o: `4 E# q: w! A

4 W6 I2 y# P! x! o9 g9 f" @  天下统一后,刘邦与大臣商议国都应建在何处。刘敬建议建都在关中。而跟随高帝的左有大臣都是山东人,多数劝皇上都洛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肴、黾,背河乡雒,其固亦足恃。”(《汉书·张良传》)刘邦犹豫不决。张良说:“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说是也。”于是刘邦当天动身,往西定都关中(长安)。" M) |* f2 @1 V/ R7 ], ?
: l$ U1 f$ ~5 w6 p
  刘邦称帝后,一直觉得吕后所生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惠帝)生性懦弱,不像自己,而喜爱戚姬所生赵王如意,因此屡次想废掉太子刘盈而立如意为太子。在封建社会太子韵废立往往关系政权的稳定,所以当时的大臣叔孙通、周昌等都犯颜强谏,但都没得到高帝的肯定。吕后很恐惶,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见效,最后逼张良给出主意。张良认为,这不是以口舌争所能解决的问题,建议让太子刘盈“卑辞安车”去迎请高帝很想招致但总也没请到的四位很有名望的贤人,须发皆白的四位老者——四皓,让他们跟随太子入朝,使高帝见到,表明太子刘盈得到民众拥护。这一著果然见效,高帝见到四皓跟随太子,看到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就放弃了废立的主意。
' @1 n+ V. o/ R3 M/ R1 z! f/ i7 c" w9 h# z; l. \
  此后张良多数时间称病不出,自言:“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汉书·张良传》)于是学道,不问政事。刘邦去逝后,吕后感激张良,令其强食其邑,并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汉书·张良传》)张良不得已,强食其邑。
7 f% l# k: E- w" R7 a6 m
, ~; y# e1 M, I( _6 R  六年后张良去逝。谥文成侯。其子张不疑嗣侯。4 u8 |* s) R$ f( W2 f; X. _  Y
. U$ q4 I/ ^" H; O
  据正史记载,他曾经与韩信一同整理了春秋战国以来182家军事著作,还根据实际需要删定35家,开创了日后兵书整理注释的先河。
3 O0 r! O6 k- l
) l3 O5 ^* h: Q' n) N0 c; ?0 q2 f$ Z  由于张良的晚年活动鲜为人知,以至被人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而张良死后究竟葬于何处,也成为千古之谜。 
8 N) g" y: \0 I8 H/ w. L% H+ D2 b8 k8 f5 z# j
  关于张良的墓地,人们曾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兰考县城西南六公里的三义寨乡曹辛庄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确有一座张良墓,墓冢高10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周围古柏环绕,郁郁葱葱,似有一定来历。又据传说,刘邦死后,吕氏专权,张良便托病隐居于东昏县(今河南兰考)西南的白云山,死后就葬于该地。后世的戏曲、小说也有相似描写,说张良纳还冠盖,辞朝学道,刘邦追至白云山,张良幻化而去,从此不知下落。可见这种看法是有所依据的。
  v# `2 Y$ L/ K% d! f/ z% r
7 N9 v6 o$ p9 J- R! [  建国以后,张良墓侧尚存张良庙,有山门3间,大殿3间,东西厢房各4间,呈四合院布局。庙内外共有石碑6通,墓区内有柏树209棵,杨树16棵。在“文革“期间,庙宇被拆除,石碑全被砸。三棵杨树被砍伐做在桌椅。后来拆除庙宇的建筑材料在三义建了一所中学。1978年在修筑陇海铁路复线时又占去墓北边茔地400平方米,砍伐柏树12棵,今剩有柏树197棵,杨树13棵。据对最大的柏树年轮考察,树龄约有230年左右。5 h/ U2 N( X6 D" \( X4 A( d

' E& Z8 H8 G  X3 i8 u  也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徐州沛县。据唐代《括地志》记载:“汉张良墓在徐州沛县东六十五里,与留城相近也。”又载:“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当初刘邦封侯的时候,曾许诺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但张良以在留城与刘邦首次相见为理由,要求封给他留。既然封地在留,死后葬于留城附近,应属合情合理的事情。这一看法以唐代文献为依据,且与史实较接近,也有一定说服力。 ! p' H& s0 N4 w  \; Z0 E  Y
( R) A1 n0 R7 `% m
  还有人认为,张良墓地在今湖南张家界的青岩山。当地山水奇丽、林木清幽,是著名的风景区。据《仙释志》记载:“张良,相传从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时隐时现。”《陵墓志》也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核以史实,张良确实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刘邦作了“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的表白。综合上述记载,说他晚年前往景色秀美酌青岩山,隐居学道,死后即葬于该地,并不是不可能的。 
! Y' H/ [" ?2 {( C4 n3 E  {
3 j8 t  U* r, e! x. l7 b4 N; {. q  此外,位于微山县微山岛西南部微山南麓也有张良墓,在微子墓南1.5公里处。墓下方上圆,红黄粘土加鹅卵石块筑成,夯土层次清晰,高15米,长宽各100米。墓前有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石碑,题“汉留侯张良墓”,高1.7米,宽0.9米,厚0.16米。墓东侧原有张良祠,“文化大革命”中拆除。. H' W! F/ b, N! W  C

3 k2 g% l0 S2 e  与张良墓一样,张良庙也是为纪念张良而建。据说,最早的张良庙是由张良的10世玄孙汉中王张鲁所建,历经1700年,原址已无从考察。而今的张良庙位于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距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相传张良激流勇退后,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风格,在此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称“张良庙”。2 g( ]) q0 a" V8 k" |1 u$ f
8 u* R# i' A% X4 Z/ Y* ?9 R
  张良庙有6大院,150余间殿宇,总面积14200余平方米,为陕西大型祠庙之一。总的布局是院院相连,亭阁星罗。庙内现存摩崖石碑100多块,木匾50多面,木、石刻对联30多副。 张良庙傍山依水,古朴典雅,终年云霭缭绕,颇有仙家灵气,它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现在已是陕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 b3 e+ L5 I/ Y) d4 ?; _
$ v4 |9 s% G1 k! G  e. R
  来到山前,青砖砌成为山门,可见上方横刻"汉张留侯视"5个朱红大字,大门左右刻著一幅对联:
8 g" E" O& N! _+ d( p
& e8 C4 I7 u# E: E8 c- b/ ~+ ]  博浪一声震天地,
% j& G( y2 y  M1 ?9 z( K+ z
0 g* b- a3 j  m  圮桥三进升云霞。
; `1 G8 J8 I! K9 ]# [3 L
  k" X; i, D; J; r( k: `% a5 {  入山门,便踏上一木桥,名曰"进履桥",取张良在圮桥为黄石公捡鞋穿鞋一事。桥上有栏杆和靠椅,桥下流水潺潺。越过木桥,便是高大的保安观,入门后,左右有钟、鼓楼,院中央几立著"灵霄殿",但见八角飞檐,琉璃瓦饰顶,彩绘拱斗屋檐,颇为壮观。殿侧分列"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
7 u4 C7 ?- ~, F+ Y) A8 f
0 r1 C. K; }0 R  从殿侧北面经过庭,便进入大殿所在院落。大殿雄伟庄严,上县"明哲风高"、 # F* g8 J2 z0 y: k. J
9 z. K* I* `$ l% p) G( ^  n5 q
  "帝王之师",殿门有对联:"毕生彪炳功勋启自授书始;历代崇丰烟祀端由辟谷开?quot;殿内原有张良塑像,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掉,现有歌颂德条幅多幅。大殿前有拜殿,左右厢房对称而立。院内清幽、古雅。殿堂门楣遍布称颂的匾额,如 $ ?4 O  e7 j# x" H0 V, y

* v& w; i6 q! @" ~5 X+ ?1 d  Q  "急流勇退"、"机谏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饰有众多对联,如:"秦世无双国士;汉廷第一名臣,"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
4 ^  i" Y3 X2 m; \/ J( P' t" _) R$ m1 r+ z# L  r: ]
  从北花园西南出去,地势升高,游客登上层层石阶,可见阶旁的摩崖石刻,石刻上留有明代赵文渊、清代林则徐,以及后来冯玉祥、杨虎城将军的诗文。登上山顶,就是紫柏山的中峰。山顶上的亭子叫"授书楼",取黄石山向张良授书之意.这座重檐飞角的亭子是用大理石和南阳玉砌筑而成,高离地面100米,显得高雅别致。登楼远眺,峰峦起伏,林海苍茫。! Y* W2 U( x; N) `0 H  N4 V( n% O
, o; k1 c' X  [) [
  点评:张良因多病,“未尝特将也”(没单独统帅过部队),而是“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刘邦称其:“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起著比将帅更有力地统帅军队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4

主题

69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4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 17: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漏洞---张角
! `0 H* A/ a+ m' S* k& H原创 超级土拨鼠 超级土拨鼠 2022-08-20 12:03 广东
. L/ |! [) {& H5 e6 y/ v. c3 x% }% O5 \9 c, p2 U7 s/ z

% Q6 k% I! Y! A+ q8 p公开谋反,多次预警,朝廷为何置若罔闻?叛徒告密,民变实锤,汉灵帝为何不当个事?一起来看历史的漏洞---张角!) a9 b( v: `7 s

4 u7 h; p) L1 V0 \: g' o- b$ Z& B% o9 C
% q* A  ^! U% j; o6 \
4 c( i  z2 E! ?, ?# h

: h+ b8 q& W7 \01    把 谋 反 写 在 脸 上3 [+ W2 _/ ^9 M

  E: l% V' ~: j1 }, L2 ]/ l5 C) V
; J7 c6 e  R6 h+ g0 d- _0 D1 h% ]7 ]( l. R) I1 t. s
东汉末年,一位道长飞起一脚,差点没把汉朝这栋破屋子踹散了架,他就是黄巾起义的领导人、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
3 G1 T2 B* a( e% ^. T+ z+ l
$ r; Q) `4 \/ z+ [- F5 z$ n6 p* [7 ?, k+ ~+ Q* ~

' X' F9 k/ C1 z9 ~在起事之前,张角为了造势,打出了那句著名的谶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可谶语是一种“预言”,不是起事之后喊出来的,而是在起事之前就要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造势用的。连起事的时间都清楚的告诉你了:“甲子”。更夸张的是,起事前夕,黄巾党人还在首都和各地政府大门上都用白土写上“甲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要搞事情了。* P( K+ ]7 I7 w; X: M
, M; d2 c1 i( \& ^$ k
) t" ?8 d# u9 r- j; ?& {: p: {
% H# W( b5 q+ K' v& z. M' `
图片, ?- z5 `8 @' I1 D* `( A* W) C
! E; V2 T: \. _; d  i9 M2 o
5 f# `* q" W5 ]3 b. _/ L

4 _5 G, k. R9 s( X% U8 u这种行为就好比,几个蒙面歹徒大摇大摆的在大街上喊着“周五我们要抢银行了啊!”然后觉得这样还不够刺激,又在那家银行的玻璃大门上写上“周五!”两个大字,这你说……
! l& q* \6 P6 r9 E
' S  d- l/ U8 w; A1 k
& y3 z, C- K, `$ u
$ c0 |: Z6 h4 ^2 h黄巾军这么整,算是哪门子的“密谋”?都不需要叛徒举报,应该早就被官府抓起来了才对吧?这简直就是个天大的Bug啊!
9 [# Y% c  F% ]$ n9 \4 ?+ ^. k) d! O7 {- X3 h; v

# ?; i  |' n  s0 n& d7 S  a7 ]" U
3 k( ]9 {2 D9 C( r别急,还有更夸张的!
* O& w8 {$ n4 g; ^& o" i+ ~( c
" |/ y. n& s6 |1 t# z* y, u; c! O  z( `/ |4 i& b- q1 n3 Z

4 X; M+ c9 z  @其实早在黄巾民变的三年前,汉灵帝刘宏就对黄巾军的动态一清二楚!, j8 u/ a$ _6 X7 K* _' A
9 ~$ g# S. b( E- p  o. i) K5 O& ~) ?
1 r3 K! E" x, {% g1 V- X! K
$ L& C4 M. K9 Z. Y0 K. Y  @1 u9 M
公元181年,时任司徒的杨赐给刘宏上书说,有个叫张角的道士整出个叫太平道的组织,信徒太多,扩张太快,已经到了如果命令州、郡进行镇压就会逼反的地步,然后杨赐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解决方案:1 ^- K  ?, Q$ r% v
- f2 ?' i, {0 i0 w0 R
$ c. ~" O2 l( K. W7 W- c
$ `+ S) G* ~) {/ F. R- \; L/ n+ [. y* L
先让各地刺史和郡守调查当地百姓的籍贯,把外地人都送回原籍去,这样黄巾党人就不能聚众集会了,然后再秘密逮捕张角,把他给弄死,就完事了。
6 X0 `' y! F' ~( [, r9 I
8 L; Z( v3 G: ]% D# l8 v(简别流民,各护归本郡,以孤弱其党,然后诛其渠帅,可不劳而定)
6 L: `+ G! M2 P' J! R9 x4 r4 x6 y4 o4 {% j8 R% N

0 Z: n+ T! H& {9 N
3 p  l+ s; `4 n/ R8 B# r5 B8 K5 e这个方案看上去挺靠谱,先釜底抽薪,再擒贼擒王,只要刘宏点个头,很可能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黄巾民变了,随后类似的报告被几次三番的提出,直到黄巾起事的前一年都还有,但是刘宏全部没有理睬。不光刘宏没有理睬,大多数政府官员也都一样。
6 d- p6 T; G9 [8 e0 W' Q! p+ L+ U4 A  m9 f0 A3 r. O6 ^0 d

6 y, y. e7 P' F' P5 x, S: I
1 d0 ^* e) A! A; E/ i图片1 G7 r7 Q: B6 U6 l
0 u- O# l8 b8 y, f1 u! P- U
$ N( q1 _: C. g; a& \( i% g
. n; ^1 }/ t; M+ Y, P
张角搞社会活动,目的是收罗信众,所以他的活动是公开的,地方官都知道。但是很少有官员认为黄巾集会是件危险的事。有些官员天真的认为,张角给人看病,劝人向善,这是好事嘛;有些官员甚至和太平道交往,替道徒掩盖一些小罪行,还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等黄巾事变后,这些官员都被牵连受到严惩。
: s) f) P" T( L1 f$ `  X% }! f- R- b8 k" _9 a7 T

, s! Q  p, Z" w! Z* L3 T9 d8 T% j; B) d. r# R8 v; X8 u& U" T
今天咱们开启上帝视角来看,这些官员随意结交乱党,政治水平实在太幼稚了。张角的活动已经这么明显了,为啥上到皇帝,下到群臣,整个汉帝国都没几个人对黄巾军产生警惕呢?
: ]* y7 }. j6 E. c! J  H# I9 w  N. C+ @6 J

: `. i7 m$ q3 [* w3 I/ U( `$ ~+ d7 E$ r
莫非古人比较笨?
9 n- g3 f% F, F' W& d2 n7 Q: o7 b) J1 s' D; i  N

1 U2 J2 R9 R4 @3 ^% k+ h& E& z( k2 J+ a* l1 G
千万别这么想!因为人性亘古不变,我们今天见到的人间百态和古人见到的没啥不同,所以古人为人处世的经验,和我们也没啥不同。而且古代的权贵和官僚大多都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精英,他们对人性的见解比大多数现代人都更高一筹。既然如此,那为什么面对黄巾军的时候,全国除了极少数官员外,大多都表现的极为幼稚呢?
0 F5 G( x' p/ Q# _1 B7 ~; X) z4 \% @- V$ K. X
+ t- r5 ]. ~4 j% H
4 F' @* Z2 M8 Y/ P: H5 x- r
! {9 N9 R' b, g" t: c2 T* E

4 c( u, e" n* N$ u0 ?' f) A
: v2 G9 n! N! n7 z. F9 B* v  _: M5 x! b/ _7 k
02    搞 组 织 是 个 技 术 活
$ ]' Q) f# R6 o5 v- z$ q- ^5 _* F0 \

8 Y$ @! r+ Y0 t) a3 i7 S% \! N  g/ f) S$ r  T( l+ x3 }

# d& g0 s8 \) Z  P6 d: m. s* H+ e6 f9 y% l3 f
要整明白这个问题,要从另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说起:6 i) A$ q1 X' D# m$ Q
7 z7 p: s  Q  F! A1 r) w  L% A
0 M$ p! b2 p8 m
" @( f+ t$ V4 p. s* [3 G% d, ~
古代的农民军领袖如何征募民众、组织军队?" G! N: a% N6 o9 l4 [4 B

: _, H" V: n- `/ H- |5 {& e" F& `9 T6 C. q7 b6 ]. C9 H% h8 L5 ~

8 j. R) t" R4 P* g课本里一般都是简单的说当时灾民遍地,所以战乱四起。我们想象一下那画面,大概是:农民军领袖站在人群中振臂一呼!喊一喊振奋的口号,然后背后旌旗招展,应者如云。
) Q& l) j/ |* Q& h; t$ L6 P7 O/ |1 G/ K3 O% j$ V
* `& H4 t/ _  T# R5 ^' I6 y

: h7 U1 ?: b7 q. k: t图片
; }) ~1 y) d- ~# C9 x* l( n! x3 V
, N: C9 {3 b6 q2 s  m1 Y1 T+ _& s& @6 o

; a1 g3 s  C7 ~" t, [/ Q% J7 Q但是这是不可能的。5 N- |* H# ]" L. [- E# z

9 d3 H6 Q- P- m) X- |' J2 {3 D. x, H
1 M: R% g! l5 i# ^( f$ M6 K
- p9 j2 m) e  F4 m% o# Y8 Y& e. U+ {在古代,农业人口是兵源的主要来源,但是农民都是散布在广袤的田野中的。东汉人口有多稀疏呢?6 o/ A6 z% T; ]: a
0 s1 |1 }5 R' ?; L. o

. s1 |* ^! }6 Q# E3 @' A; ?) v9 R0 S! A. m
黄巾起义的中心,张角的老家巨鹿在当时算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根据复旦教授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和史学家梁方仲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的统计论述,就在黄巾起义的40年前,巨鹿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约72个人。这是啥概念?相当于一所中学那么大的面积里,平均只有一个半人。请注意,这72人是所有人口,包括老幼妇孺,而且还包括了城市人口,农村人口会更少。另外朝廷还要向每户人家征调壮丁去服兵役和劳役,这样一来平时村子里的壮丁就更少了。: c3 ~2 V5 W+ B+ c

) [$ e9 e8 H% T  k! a
. m8 e) o2 ~1 b0 i
1 V/ ]# M* e& r3 u# ^这时一个农民军领袖振臂一呼!扯着脖子使劲喊,这一嗓子能有10个壮丁听见就不得了了,愿意跟着他去拼命的就更少了。* g  J! y: s5 S0 ~  B, }4 ~: v
2 V& c' \% H! U# Z& E" Y* o$ u9 x( _

& ?6 A1 ^2 K& ^6 B/ A! N* b
: U1 p! Z, n" F8 N不仅人口稀疏,交通和通讯技术也很差,商贩也比较少,农民很难知道几十里地以外的事情,所以不要想农民领袖在这一号召,附近几个村子的农民就主动出来当兵。即使主动深入村庄,古代又没有平坦的公路,牲畜也宝贵,在茫茫大地上走一天,又能访问几个村庄?
$ N) v7 v5 k% h. ]# v1 S- }& Q
9 ^4 Q# i8 |' E! e+ s1 l1 k4 J' R5 |' j1 O* L0 l
2 R! @0 Q1 O, k  G4 @* L
那你就得问了,既然这样,政府又是怎么征兵的呢?朝廷和地方距离十万八千里,交通和通讯都不方便,怎样防止地方官瞒报征收的壮丁和赋税呢?
, }1 }' q$ B) s8 o+ L- \7 b: I+ N! e" y" i+ Y( K) a$ D- E

% K7 m% S5 K8 I* D2 x+ Y8 q% A. x2 }9 Z
唯一的办法,就是朝廷亲手掌握所有纳税人的信息。+ p- `4 J% {: b

7 Q/ ~) A* Q7 [( M" B8 ?5 O
5 S& K% J+ N- {3 M! @, ^6 f6 T7 x3 K+ o0 T- P, E+ g) w
从秦朝开始,中国就实行了遍及全国的户籍制度,全国每一户居民的人口、年龄、土地等赋税信息,都在政府登记造册,地方官还要负责每年更新户籍资料。政府征兵和征税,就按照户籍记录来征。
3 @! t0 H! Q4 Z& Z0 s& O, b2 R) y" f2 k- F$ m

! B- U2 J1 P2 U+ }) {9 P& m  d4 q( {+ h
这套方法需要大量的调查和文案工作,东汉帝国从朝廷到州、郡、县、乡、里,养了几万名官吏,才能完成这套繁重的工作。要这么多部门同时工作,还要配备一套庞大的管理系统。4 \" U5 S- v$ Q7 U
, t6 G( {) T; E9 N; y/ C

4 W, j4 Y' |' [0 I+ i+ j) G; A0 l7 H) O# m
除此之外,为了在政府之间传递政令,还需要打造一套昂贵的通讯系统。这套系统需要在国家的主要干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处传递文书用的驿站,驿站要准备食水、马匹,要常驻员工,还要一定数量的士兵负责周边治安。这套系统耗资巨大,不是短时间能建成的。
% a5 r" p4 E- s" R7 ?' `& V" y( \; j$ Q% Z; t$ K% V- m
! ?( {2 _" C- N2 Z
' V5 z) N. W6 k) [% T: {: P
只有拥有以下这些条件:庞大的文官集团、成熟的管理制度、完善的通讯系统,一个古代政权才能组织起大规模的军队。3 z2 y3 v1 U1 A4 Z  _: k4 o1 M

: j1 u5 F# q% j. m. q8 ~: W+ x
. |, L; L9 f/ t0 K
+ n; p5 i+ F2 \. {然而,这些东西农民军一样都没有。9 b) W+ B0 L4 k" y

& I8 _2 \( v' F/ _* ?: U
9 @" K6 [/ t7 k, o2 Q3 |
* h/ A% Z3 j* L图片8 ~- q: z9 _, N! J9 |
3 S; M+ p7 h( R1 f& U, _% x
* J& ~. f, D. ?
! U: u7 X& f/ B$ c; O" S
农民军唯一的快速召集军队的机会,就是在出现大规模流民的时候。但即便是流民也要受制于交通不便,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古代农民军往往带有“席卷”性质,在一个地区收集完流民和钱粮后,迅速奔赴下一个地区,经过不断奔袭才能越滚越大。
4 B  ~* ~: Y$ `7 Q# N, n# x) ^+ ?/ }
1 b& m4 y! Z4 G8 Q6 f$ Y
3 }- p( C, R" I, l4 h2 ~& t9 ?- V
秦末的陈胜吴广,王莽年间的绿林赤眉,这些农民军刚起事的时候都不过几百人上千人,经过成年累月的积累才发展壮大。而开局就拥有大规模武装的队伍,无一例外都是那些驾驭文官系统多年的士族们组织的。说白了,在汉朝,王侯贵族、刺史太守的叛乱最可怕,一开局就能组织上万甚至上十万的叛军,而农民军造反,开局不过几百人千把人,根本不叫个事儿。2 g9 k# V% Q1 A  C6 F+ Z1 }4 k/ D
$ X4 h! l$ M" x" F
- D* e; i+ [# H6 X6 ^8 r

) D9 ?% F& f( h; h$ |所以,我们就能够理解东汉的官员们对于黄巾军的“幼稚”反应了。他们按照以往的历史经验,只会警惕士族的叛乱,农民军那几百几千人的,临时剿灭也来得及。
  d, a, t" ?7 s1 |! q$ b! |# C0 B; u4 T7 X4 G  {
, H- [! O1 k& x. }9 l2 Q5 z
2 G; y# X; B; A6 V
图片! Q3 J: n0 }, P7 [9 h3 H. H4 ]

$ a, P0 F& \( |! x$ R. `6 e$ p* x2 m  d* S
. \6 w# B# J! Z- o  y
实际上,在黄巾起事之前,东汉朝廷正在忙着抓捕“党人”的行动,史称“党锢之祸”。所谓“党人”,都是士族出身,有大家族背景的知识分子、帝国的政治精英,他们才是朝廷警惕的对象。和这项大任务相比,关于张角的报告就不值一提了。另一件事可以证明这个结论。
( j( _4 w. z- k9 c5 K) Z( F0 k8 Z" z5 [# a

/ d  a* s: n! [- H; r, |
7 D2 }4 `1 J9 n7 x0 q起事当年的二月中旬,张角手下一名叫唐周的弟子提前告密,供出了联络南北的高级干部马元义,马元义在河内被逮捕车裂。随后朝廷终于开始抓捕黄巾党人。按照《后汉书》的记载,朝廷的行动是这样的:4 b1 \* X* n5 v3 _" U7 h7 G/ n! p9 b
9 X, Y( W9 m! @) {5 |

, z$ v: U! y  O3 _5 T4 F9 ], ^6 T" ?
汉灵帝命令三公、司隶(总理和首都警备司令)去抓捕黄巾党,但是这些人没有自己去干这个事,而是派钩盾令(园林局局长)周斌带领三府掾属(政府警卫),在皇宫、政府机关以及民间搜捕黄巾党人,杀了一千多人,又到张角的老家河北去抓捕张角。% K4 }! D/ b8 }
6 C8 `, c9 D4 r2 O  d4 Y1 e! w+ @/ h

  h3 b- N) b% G# q9 J8 g
9 x% x. Q3 G4 l! R( V6 |2 R5 c4 I看明白了吧?朝廷最后是派了个在京城管理园林的小官,带着负责警卫的非正规军,在京城附近搜捕黄巾军,一共才抓了一千多人。而在八年前,抓捕政治精英“党人”的行动中,皇帝的反应是“诏州郡”,下诏到全国所有的州、郡进行搜捕。
/ D& A  |. t4 o$ }6 o
# K' a  E% I7 a7 _9 r  j7 l
$ q5 M1 R" E% w" J
5 {1 \3 r" q+ v( u( r两件事一比,就看出朝廷并非对张角视而不见,而是对民间叛乱根本就不重视,就算叛乱时间都写在政府大门上了,就算参与者都实名举报了,朝廷还是认为这是地区性的小事件,抓一抓皇宫和京城的乱党,别让皇帝本人有危险就完事了。跨州连郡,全国性的叛乱?朝廷恐怕想都没有想过。
& ~4 D0 C4 ~& R) U2 Y3 k, c9 o  V) m1 {8 @; A3 X- M
. J4 T3 r( l# n; i

* {& B; i8 f! V; |8 e5 [  O1 U图片
/ \/ O+ S3 v; Y. O% m7 @  H
: }1 a) c0 v8 B
* p, ^; }& f( I, I! i
. ]2 ?% H7 H; H  ~8 |然而,朝廷这一把错的离谱了。8 m/ Q5 M. j- _2 m; h9 s# k
9 F2 [" _8 @2 C8 V2 y
4 D, n, }/ h, \) I+ F  n& W& M& ^

3 t+ ]  x( }# `) C: M由于事发突然,张教主决定提前一个月发难,星夜通知各方立刻起义!所有太平道弟子头绑黄巾,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两个弟弟张梁、张宝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爆发了!
, F- t1 {/ e9 m( d+ }7 S5 b$ ?
0 Y: ^, u0 L0 }0 K7 p  L
& k# A4 N6 A) f+ z  Q- {1 s0 \/ w- e( h  H# _
张教主振臂一呼,八州二十八郡同时暴走,各地黄巾军势如破竹,失州陷郡,洛阳震动。据估算,黄巾起义的规模达到了30~40万人,编为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这个规模和陈胜吴广、绿林赤眉开局时的几百上千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G, J5 ^- {8 m
4 D2 |6 c- P: S* N' z8 f

& M; v5 {: L6 z4 h& T3 A4 b: q* A  x7 K* R. b3 Y# j
图片1 k' O1 D3 L" q- a( L& s# h

* M& O9 P9 M" a7 s+ W
- }+ h: S+ `& t2 |, n. d% e. c- I
  f) y$ n4 T7 A3 ?6 \  G0 j: q6 W5 o
张角的组织能力惊诧四方!这么庞大的叛军不是在起事后靠战争、收买、掳掠逐渐聚拢起来的,而是一起蛰伏在和平年代,几十万人愿意为领袖保密、冒险,自觉服从号令,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 F' t8 _. y- D# a) |: `; k
) p4 x: Y8 s, k1 [
9 Q* m- Z* z0 M& V& C
7 [" v4 X. g9 j4 V( _1 j可是,为什么前人没能做到的事情张角做到了?为什么张角之前的农民军都是几百上千人的规模开局,张角却能一次性组织起几十万人的大军?在没有现代化通讯设备的情况下,张角是靠什么穿越中华大地,把几百万平方公里内的几十万百姓聚拢到同一面旗帜下?
, c5 ^0 l5 u- P$ [) O, u+ c
! W- l+ \- L) R6 i) o, {9 C. b4 @

6 d5 w+ s$ N- p9 n- V0 `; k  J! {; y- n# b* t* [* |8 r

3 v% M1 U# `7 a/ X; O. W1 ?) P2 \! t& V  D5 t6 B  t9 p: J

9 p  f/ ~- E2 y  c03    “ 宗 教 ” 的 力 量7 L! n! `; x9 [4 }# x- _+ {

  x0 R' P4 {3 ]( }$ a
, S) F, y: _; W. s1 a7 u- W1 ^/ r# L# T% Q& G5 ~
答案就是:宗教。
- Y1 Q/ u5 d/ h6 S
* o$ A' N, o) Y6 z* f
, m, c! C1 x) w; C+ Q# s( [
  U' i7 e/ y; J& M' G5 d黄巾军不是普通的农民组织,而是叫“太平道”的宗教组织,宗教这个社会群体自带三重Buff:
3 U! o! e3 w$ _3 f. r
0 l# l$ t" `, s" n! R
" y% L0 w  l" t/ j, }$ E# V7 m1 r0 ~* W% z: i0 Q5 _
1、运营成本极低。
. y; T7 f2 F2 U0 D
. q% f( x; `4 b5 q# M7 N1 Q
" D; y) R# b% l1 f$ W
4 X! R* B" t8 M7 s& c2、人力与融资来源极强。% w/ [% t: T% K9 z6 P: F1 A

9 e( C; C& A1 r. Q, Y8 N9 ]& |; U, l. F) \  t
' m  {6 a6 y4 ~" i; \1 J
3、行动力与执行力极高。
$ l. o6 P2 i. W# ]% `; H" o  C- N/ B. O* T- O, P

2 M; @  B) [, w+ O& `( N6 _- |& K0 ~# e6 X
张角利用了宗教的特性,对外号称自己会各种法术,尤其擅长给老百姓治病。古代通讯和交通不便,百姓资讯贫乏,信息来源主要靠和过路人的聊天吹牛,在口口相传中,张教主的法术很容易越传越神,遥远的距离无限放大了张教主的形象。因此,张角靠着宗教的威信、神力的诱惑使信徒崇拜,这和世俗政府的组织方式完全不同。( M2 R" ?9 S; S+ a" K- T8 o: ?
# n+ d* O6 t! x4 X
5 W( M, }. F" E2 p! W  N$ h8 ~

9 v, o8 }% A6 @$ Q& T/ p* r" D$ a+ Z图片
; e) z- g% P' _' n+ v+ V
- `% S3 z, ?! |( I
4 o; J( A1 N- s' \+ p! e
& S* h2 W0 Z9 C* b2 \但是这儿还有一个问题:$ Y! ~. q: d  n' ~2 S
: a* b# K& j+ J3 b2 S* R: @

3 d# Y4 z* J) W3 ^$ F6 Z- J- x8 F& Q: [3 g' H& o) ^
为什么前人没做到的事张角做到了?为什么只有张角利用了宗教,在他之前为什么没人想到呢?
$ X$ G7 L# q& F7 t- j) N' I+ B- Z
5 u2 f( a4 o/ L! b: S% D6 `+ E" P( @. z( ^! L  y6 L, g

2 g' T/ Z/ U$ e' W4 t) }* `也许你会说,凡事总有第一个吧,俺家角角凭啥不能当第一个?  j( a2 \6 W3 Z" p& a9 _* x

4 `6 o5 `$ K4 F; I( e
$ B1 x2 A" q" D+ R
9 D; u" C' b0 Z+ }+ @; q问题是,张角厉害的有点离谱了!同样是宗教,佛教用了500年时间,才发展到数万人的规模;基督教成规模也至少用了100年时间。你太平道才发展了多少年?它的前身是什么?张角的师承是谁?
0 |, e6 j* g9 L$ G. A. L5 _' R. K6 z9 q$ w1 n) @4 x

2 R+ |2 o) H' _. {
/ n7 D6 a( E7 d$ t5 \& S太平道没有前身,张角也没有老师,张角自己创立了太平道,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就发展出几十万教众。  ~+ X& B* T1 u1 Y

+ D- l. ]' {$ P9 V/ T, W* v8 P' `0 ~& i* d7 \4 F0 g& h: G
) D, |: A% o  ]1 S( {: Y2 h$ F3 C
这么说张角岂不是比释迦摩尼和耶稣还厉害的教主?这简直可成为世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案了。按照唯物史观来说,世界几大宗教都有创始人:佛教有释迦摩尼,基督教有耶稣,伊斯兰教有穆罕默德。
. ?2 E% l6 K2 `- }4 [8 G, T+ C0 [1 `/ }. \/ C
7 F7 u( Y1 A7 A3 W# a

( }( f4 x: G. M9 f9 ?8 L4 n4 k; ]那道教的创始人是谁呢?. I/ t) F4 c- G+ t2 \
! v  O3 l: k" G9 f5 }
4 O0 X; R4 z! ~0 h( E' s# K1 a

- Y# q6 a1 ^& b( t& N图片0 p! i4 c% s4 a( d3 d
7 f, L# N2 Q& g) c. I0 u6 H7 M
$ `6 d: f3 w$ E

( f3 L2 o% V  m$ W3 a1 X6 o& z3 Q老子可不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从来没说要建立一个宗教,也没说自己是神仙,他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学者,是道教事后硬要把他封为祖师的。从道教的真实历史来看,最早的道教组织就是张角的太平道,以及同一时期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张角就是道教的第一批创始人!
: n, J) b/ G; `4 s+ H1 z$ C
" Q2 v# I: U1 J1 V
  `+ w! e3 Y/ o! \9 z  X
* s# M3 z3 X: Z; ]' ]而张角在组织规模上,创造了释迦摩尼和耶稣都望尘莫及的神奇业绩。那么张角为啥没有成为道教的最大偶像呢?张角在宗教界为啥没能和释迦摩尼、耶稣齐名呢?
- X1 i% G. Q) s$ P0 q8 J2 G8 _& R0 C7 P

; x& b  Y" e( [, `
2 Q& [8 ]/ y& i, q1 t' B0 H因为张角在这场“宗教创始人大赛”中作弊了!他被计零分了!
5 ~2 `! f/ a  |% V# f% b
5 a( V7 i' a+ a& O8 J& Z. a
) x) R# |; T% Q& K, u) t3 A8 {7 t2 [9 g9 L' A4 ~% q5 b" f- M
我们用一句“宗教“来解释张角的成功有些过于潦草,仅仅是宗教崇拜,并不能说明太平道是如何取代汉政府庞大的文官机构。
5 X3 \- E1 J+ ~! |6 G& o
! y3 {- Z  ~' n1 T# q$ h- a
9 ?) L; V$ e9 g* Y' o0 [6 ~! [8 T9 K9 ?( n# r7 J  B5 r4 O
这是一套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1 n0 G$ c3 c) D
; a) g7 }+ C  d; [2 N' s
+ D* {. o. h* m  J% X, [  s' q

; U3 v2 ]/ S# x$ Y* Q# ?首先,教会要有符合民众诉求的教义,有直白的口号,有言之凿凿的神迹,有鼓励传教的政策,有定时的宗教活动,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严格易行的教规和有效的管理系统。" G: Z% _" r; [( K6 Y% r
" @8 x6 A- s+ w
) j; [7 ~& J# \+ L
) @1 V/ k5 G' }" q* l% d
而佛教和基督教的这套系统,都并非一两个人发明。% F6 z, E; |1 @; w9 ]1 t
) s1 Q& @8 y  j5 J, m) E5 j

  i3 e6 [8 U9 ]5 m
, L8 F7 }* i7 C4 q& ^释迦摩尼和耶稣本人只是专心于传播教义,并没有为宗教组织制定详细的规程。具体如何组织、宣传和维护宗教等技术问题,都是后来的教徒们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累积完善的。" o" r, M( O1 J* L
( V0 W3 @1 A( m6 v
2 q* x$ f. L# m; T  X

% g1 ~8 B$ [0 X, ^9 V2 G1 p# I张角当然不可能自己想出这么完善的宗教系统,他抄袭了!
9 ]7 K' }4 C% r
" r, b- ]+ Z/ Y2 h
" `! _5 V6 v( J
- m+ E6 J0 I: [8 w9 h, \在太平道成立前不久,东汉开始陆续出现佛教僧团,这些僧团使用的是佛教在印度已经发展600多年的成熟制度,上述口号、戒律、组织结构一应俱全。张角把这一套系统稍做修改,用在了太平道上,之所以张角之前的农民军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佛教僧团在东汉末年才刚刚出现。
! u+ A! N  K; D6 S
5 x/ |: f* Q, {: }4 M- N8 X5 x. T4 r) s9 v
: [- O( _; s, L5 S% C% X# \+ I- D
同时期张道陵的五斗米道,无论主张、形式都和太平道类似,也是几乎一夜之间突然出现,这当然不是巧合,是因为张道陵和张角都是第一批模仿佛教僧团的人。$ Q; Y& J, Y: p2 N: e
0 W/ I. A( D, y$ x1 k
+ P; s% r" Q' |5 ^$ l

# Q% V$ |% {5 _3 j( O/ G  f% Y现在我们重新梳理一下事情的因果关系:传承自印度的佛教僧团刚刚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其先进的宗教系统被张角和张道陵这样的聪明人发现并模仿,因此太平道直接跳过了佛教600年的发展过程,十几年前东汉还毫无宗教的影子,十几年后突然冒出来近40万人的太平道!因为太平道跳跃式的发展,所以东汉朝廷上至皇帝、下至官员才会毫无经验,对明目张胆的黄巾军反应极为迟钝。% A7 O/ R7 l% S8 G3 \
7 i' B8 r$ |; ]; V( ]7 v+ _
4 R2 Q5 S; I* n% j0 `# f5 N7 j6 Y

, Z  N: @5 @9 U) s0 }- p6 u, X  x" y$ A因此也可以说,汉末这次倾覆帝国的宗教战争,其根本原因不是来自道教,而是印度佛教带给东汉帝国的惊讶!
  e! a9 |* E# j" V4 c
1 e+ |$ f% @7 C( Q. H3 e8 F- G( m" n5 ~& h9 ]- y

, K3 v! e# x* g1 X- M* W# C7 }; i4 Q图片& t4 ?* p4 k* }+ ~$ [3 W1 \+ P  `
- a1 M7 R7 ]% Q5 N6 y3 a

. w8 s  ^- h  P9 A6 K( I; {, s4 f& i  l1 P1 {4 m

& g0 v  w& S4 ~, k" |  T* f8 o
" _8 L9 ]& ^$ g5 ~6 J2 P
3 _  i0 S8 R) K: j8 e+ |. W
6 }  c& n( v' v04    尾      声
7 B! {7 h- ~. v$ S. G8 U# H7 R/ s9 d' |
6 n- N- z# l2 G# q: g6 F
7 U2 i, p! Y- Z9 K+ \5 p0 O
巨大的叛乱给予了东汉帝国沉重的打击,朝廷为了防止士族势力与叛军联合,迅速解除了”党锢“的禁令,大赦天下党人允许再度入仕,已经流放的党人可以重返故乡,各地迅速招兵平叛剿贼。2 i$ E$ l3 G! b, {9 H8 O8 p

* g  j* |! f- H5 _0 j  y  u5 E/ y* R
% q4 T  m5 A* ?2 G; {9 I
) h+ f/ G4 w% I, A3 z1 z4 Q) ~这些政策也使得像曹操、袁绍、董卓、孙坚、刘备等三国时代的大量重要人物出现在历史舞台。各阶层的官员、士族、地方豪强等各种势力全部加入了这场平叛大潮。
; x8 i7 ~: a: Z9 d) t$ {/ V' J( l7 J6 T. i1 J/ ^+ @
1 U# P/ M  B5 c! ^2 n$ l

3 ~0 G/ J- ?$ V5 W9 ?" W在朝廷正规军和地方士族的联合打压下,不久后张角病死,黄巾三巨头伏法,历时九个月的黄巾之乱,就此平息。
) e% _& c. g4 [8 \4 E. z7 F) T9 G. g0 j' a5 Q4 t3 ~& R, j+ B2 @. m

4 e1 W" o7 L9 F2 D$ i/ P0 c9 D
; B9 _( d9 F3 {! w; a然而黄巾之乱的影响并未消失,它催生出了为三国时代奠定基础的制度---州牧。由于平叛的需要,汉灵帝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将一个州的军、政、财三项大权集于一人之手,以便加强地方沟通,杜绝推诿扯皮,有效剿灭叛军。
; @! V& v7 r* o2 P$ u1 K
! M/ V# ]! d* t6 K8 P! l7 M
; [0 Q- @  H/ C) }! f6 b1 V0 X/ H2 j. {. Q; e* X5 T4 F
至此,皇帝只需要问责每个州的州牧,州里的事情还请诸位不要再来烦我!于是,集三权于一手的州牧们下界后纷纷变成了土皇帝。
( j7 L9 B3 o. ^: [* P
" e- D- R% X1 t3 e) P
4 X/ J& Z/ |  X4 `, X: k
' T: u+ c- h; X群雄割据的时代就此开启……
' t4 \8 C* u% `, ~0 o( w/ {
1 D3 M+ m( C* }) e/ n% R2 F* `7 y( E7 l3 E( p7 C2 W8 @
8 [7 `, i: y% ^- U
全文完                                            有话想说-留言板2 o  y0 H# A1 @8 c1 C- v

, P( S$ m' [7 I6 C: l. a5 U0 F$ \
. a4 @3 C0 L1 ~! j1 A- N$ \3 U, y4 V5 @: h

* r: g! }+ \# m6 D+ h( R$ H/ l! y# U& s+ V0 ?
& F  ~6 ]6 X7 r4 z' c

# }9 N1 ~4 N) \) z0 g9 z7 j3 @# q/ B8 L; U, @

4 D. A+ h0 b# ]9 I- ^1 {: S1 |% g6 @+ y2 d: v- |2 B
+ }+ J% i7 M: [+ N+ v

0 o4 |1 e7 r* e7 K5 F! @2 g- x% D) Y4 D
9 f5 X* v8 d2 f$ Z: |) q
: n6 G0 t' a7 [% s3 d

) e4 }; u% s/ C% ^9 _/ f6 y& s; u
: B2 E, A3 p; ^8 O4 R! B) _
: e$ V5 |3 O* }9 \) O
  Z3 |3 r5 L" j- L, D, W. o

" Y( [5 Y9 Q% f+ M0 h+ |( a: x# E9 Q8 o1 [
) m# i$ L- }0 z- g* h7 y0 s0 ?

7 v2 e6 C, A: `' G9 g; ]; s  _0 }9 P" @8 d
( {% {: D% s! v# ~9 K2 a1 t1 ]
" E+ k9 ~4 }, |  E! Q% K3 ^6 d

1 e1 M8 L* Z! G  ~/ o; r; B) U( @/ b6 o; N; ~$ r

/ g9 }9 \1 f' E! E
( l2 ^6 \4 R1 J/ d8 ^% t/ I9 m& P* h! o
0 B/ g% ]+ d6 w2 F' q. h2 d+ A
# I* z# R- q: F) Y3 r

+ l$ A/ ~& F' I0 L# }# h' A* E- C
) d0 ~& T  C" J# {6 ], |
: U1 C6 W" x: }- l& K6 o# Q) H
# x! g- ~/ _4 x/ ^# B4 n$ S3 G: v& F- G% o* z& T
5 i$ r, F, q% G6 ~6 S

. x6 D9 z2 Z& H! _) M" r
+ _: A+ ^- |; t$ [6 N
) O' m) B  w4 ~; J
6 Z! |  C1 C& s2 f; l$ Y- o. |" f; z, g, |; v" H0 Q" r

, O' d- \3 D7 N8 n1 p- A3 y
. P3 W% I2 A7 f% Z
, y  n0 T$ K2 P0 |5 X) {
6 @0 q5 C/ L* X1 V. A# W
- A% G" o) |' b9 T$ n( h' }( C) ^. h' S1 q! S3 t" q* h* h8 C' U. m" q
( H/ f3 G/ _; p9 F7 |  m! ~
! ^( n+ z: D4 v$ D  _2 n8 i
- ?4 B* M+ v# B

+ l/ o- b) S; B$ h! n
7 B( R2 G8 N( W. \, c/ T" m& _/ y& N* x9 V

) y* K8 ?+ [/ s! |9 Q) C
3 D: Q1 N/ [) V1 H
& l  d% l% G5 f5 |- j
! L. J3 E* I. J7 F9 U, v3 R! T7 [# g1 I# @4 Q% q
# R! s: j  p( E# y# x; j. I
8 u& C: [: z5 H, L5 H: |: _9 @

1 Q: Z+ e! g; R8 h
' r# h& w0 u. h! i) v" y$ u/ Z1 ]  [* T2 Y$ B5 S5 z3 i  `/ S2 f
9 Q- g$ ~4 X: H$ [

! |, E& g- w7 u) j- F, j% Q8 }3 B  k% ~  f3 {) c

& C$ L) ^0 |# ?, a  V! Y& b- M0 E1 ^$ U! @9 P/ q
# A/ E/ C; F' N) @+ o% Z) X
, S4 ]  s' b( z  X  M5 S. F1 J4 _

" q0 d# t$ ~6 A
  h0 r! k' \4 P; ~
9 N! G/ y/ _, M8 C6 \: A* ?
& e' F+ L& p4 |8 [8 i" F4 b( i* ^% ^3 k* f1 @

3 [* s) d/ s: {5 ]+ k% ?# a- N, q9 W( Q) P7 k
4 f' u0 M' \( I1 B

( S$ ^2 U8 C! u: F* J* @2 l
2 P$ H- S3 w. X, ]8 Z+ S, h6 u, R/ q& z) j8 ?+ T; _
2 Y* M) q& k  Q

+ |, k" i; ^- a0 m6 O" i; ^$ f
/ g# g. }+ p; A" V/ j8 l% {! E4 g& U0 B

( v) X  {+ ~: T
; Y3 @. r+ g5 R% y
. I" O4 M" z- {8 ?4 k, F; t# }' t3 S

$ G/ a1 q5 t& J& N7 S4 Q* a$ f
! O# ^( f' }* b" F" z9 d8 Y, T, m* B1 X! _& a' L

. b9 I/ Q) Y9 a# f* O& I# ^' w6 j! B, a

- i$ b- U" b! d8 ?' N. H" X- {5 C( O' U' B7 d  r6 _. F5 g

3 l2 h. I1 t4 C0 @: j4 E9 Q
4 i  x( T. f+ R, q" A' z8 v, i& b$ z; A* k( ]: N
6 u, I5 i5 `# N# E
' |+ S0 g4 Q" v( n+ A2 u
- U) ~) _3 ^/ a; h

- _8 _# G( ]7 c6 q' M% q6 ?; I! c" G( j
: h9 o  B: s0 l
, Y3 O5 N5 u& \- n0 k/ n0 T4 ~
- Q$ V& c' n  Q2 x( o2 |

2 I8 q- B, h/ {& \9 M4 G) @( w& ~
0 }. u! U4 c2 W% P- j0 F/ \

2 A, J- C% X2 L* D& c
. p% M, A8 Z( i1 p: Z6 c# C/ q  t! N
/ d$ P' g0 j2 H# D6 [% U
' O3 \' b# b; X; `

* ^: ]; H3 K: Z& |9 `: I0 O阅读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