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0-17 17: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大中医》10月18日录制4 N8 x2 L: B. a r
第一期 四诊合参照古今 扁鹊脉学为起源
# ~; }# P4 q8 L9 G9 T5 R& U# M【站】
6 ]* ^1 Y7 \$ {7 Z: h主持人:中医有道,非常有方,这里是河北广播电视台农民频道正在播出的非常大中医,我是主持人梦伟。' A. ^; o! }% |* h
“一部中医史,半部燕赵人”。燕赵自古人杰地灵,名医荟萃,大医辈出,燕赵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学术流派精彩纷呈,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是中医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学术主张或独到临床诊疗技艺。为了深入挖掘并弘扬这份宝贵的中医药文化,传承燕赵医学的精髓,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河北广播电视台共同推出了“我从经典中来”第三季特别策划系列节目。这将是一次寻脉之旅,带您走进燕赵大地的名医学术流派,一同领略燕赵医学的博大精深,共同弘扬中医文化精华。
! s3 B- X S; Q
i) |. ^9 l& b/ ~1 F# h# t/ K- V【燕赵医学流派小片】8 G4 M6 B+ e8 a" x; V
配音:燕赵医学流派是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医七大学术流派中医经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中西汇通学派等四大学 术流派皆源于燕赵大地。千百年来,燕赵大地涌现了许多著名医家,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医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先秦时期,著名医家扁鹊即为燕赵医家,其所著《难经》是医经学派代表性著作之一。河间学派是以金元四大家刘完素的“火热论”为中心思想的学术流派。易水学派由金代易州医家张元素创立,是以脏腑虚损病机理论为核心的学术流派。中西汇通学派开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先河,其代表性医家张锡纯提出的“衷中参西” 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他们为中医学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突显了燕赵医学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 x, P4 R9 i$ t) D* p$ b
- j) Z+ o, b/ B) E
【坐】% b+ u% U" w" Y* v# X% Z( o
主持人:燕赵自古多名医,鄚州扁鹊开其端,医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先秦时期著名医家扁鹊,司马迁称扁鹊是脉学的创始人,内妇儿科的奠基者,“名闻天下”“为方者宗”,对祖国医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医学开宗明文的大师。本期节目邀请到了河北省名中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曹东义,以及弟子来到了演播室,为我们讲解医家扁鹊以及医经学派。: {9 ~+ V( i/ t, ]
首先,欢迎曹院长来到演播室。
2 A6 e8 Q% C6 Z' S6 A, v( ~曹院长:主持人好,大家好!
# j0 {7 H0 }# p" T. ]( {主持人:欢迎现场在座的曹院长的学生。. D. q2 n2 R& }. i
2 F6 v2 ~' F. b8 x; k. Q
主持人:作为一位“中医寻脉人”,我追随着扁鹊的足迹,踏入了他当年行医的圣地——内丘县,这里不仅承载着扁鹊的传奇故事,更孕育了他深邃的医学智慧。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扁鹊的医学奥秘,从他那流传千古的“四诊合参”说起。
0 t8 `+ R8 W) I( |5 m, h【小片:扁鹊见蔡桓公 开创四诊合参】- g B- `/ ^. j# I, J
% w. j1 u7 P* x, i1 ?& r
主持人:在中医的璀璨星河中,扁鹊以其精湛的医术和深邃的医学理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见蔡桓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相病之法”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他通过“视色、听声、摸脉”的四诊合参诊病法。《难经》中提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这四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医四诊的精髓。那么,中医的四诊合参究竟有哪些独特的理论特点呢?
/ _4 W4 S+ x$ B1 M+ m3 p: ?# Z曹院长:整体观、动态观、相互联系、动态平衡,从不同的维度了解不同的信息。(举例说明)) K5 t3 u' U* ?. b# c1 _- \
5 |9 V8 V" @. T, ]) i# E
主持人: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当扁鹊第一次看到蔡桓公的时候,扁鹊便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这种通过观察患者的外在表现来洞察内在健康状况的方法,一直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尽管我脸上带着妆容,但曹院长将结合大屏幕上我素颜的照片,为我进行望诊,发现哪些健康信息吧。- E$ Q& v7 f' t4 m1 k8 |
【图片:素颜照】
) L6 W5 j# _3 S9 V4 O" K: a w曹院长:给主持人望诊,透露哪些健康信息, R" W: ?6 y. i& b! a
9 O/ Z* _3 i! _) p- m* l
主持人:在我们忙碌而充实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对身体细微变化的观察。其实,我们的身体状况常常能通过一些简单的自我观察来初步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日常居家的望诊小技巧。通过观察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我们或许能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9 v% W' R/ ~" x3 t学生王亚欣:【日常居家的望诊小技巧,如照镜子、观察舌苔】
; }) b9 S' x; K$ v6 b' t# K9 r; U) c7 h$ D {0 C
(广告口), q( P+ U; z4 v# A1 \0 r# ~
主持人:切脉,作为中医四诊合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载着丰富的医学信息。通过指尖轻触脉搏的跳动,中医医生能够捕捉到关于我们身体的诸多信号。那么,这看似简单的切脉,究竟能传递出哪些关于人体健康的深层信息呢?它在中医诊断中又扮演着怎样的关键角色?/ i5 _, l# O5 y2 i" a( V
曹院长:脉诊的信息量,可以举例临床说明
+ {- }! N, P$ z' U) |+ ?4 P: @. P" m/ N* T5 [: a, t5 W
【门诊小片】-----脉诊之神奇,与检查报告相对应' s4 _( r: m& @; e2 m) _$ ~
. b6 M, g: y/ {$ d) v* @9 A
主持人:在坐的几位都是跟曹院长学习的学生,你们在学习中医过程中,觉得最难的是什么?在学习脉诊遇到哪些困难?4 p; a2 }4 O; a3 l, t' C* ^% f" @6 o' L
学生张培红:【学生分享】——讲故事分享学习脉诊的难(朱老在日本、笛子的故事)
& G# j7 m8 g! ^" q$ z! N5 w5 f X- }) E& E/ b6 F3 ~
主持人:曹院长,您作为一位拥有四十余年丰富经验的中医专家,您的双手已经为无数患者把过脉,在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切脉这一诊断方式一定给您带来了许多独特的感悟和感受。您在通过脉搏的跳动感知患者健康状况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经验想要和我们分享呢?! \0 C% B: I5 s/ w9 b' F
曹院长:1)分享——学习脉诊十年磨一剑(《沙家浜》的故事)
/ `( g9 S3 Y/ m9 K% i2)学生年代如何练习切脉?摸酸奶的浓稠度 水的温度 器具辅助练习* G! h9 L( K( j6 t- D4 ^
) x3 G. O I/ h5 y. m$ o" F8 P
主持人:扁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的鼻祖,而扁鹊更是脉学的开创者,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赞誉他为脉学的开创者,用“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来肯定他在脉学上的至高地位。曹院长,对于扁鹊在脉学有哪些特点?! K" N) G- n; I) D2 n& c7 _* R W" R
曹院长:扁鹊“相病之法”脉有五脏 E- z7 Q ]# K
诊脉见五脏 独特的世界观
5 F* E0 e8 P4 W. U! D, g中医诊脉与西医诊脉的区别和独特之处; g. _4 W6 t# R' g
1 P- ?- [; P% o主持人:脉象,即医生通过手指感知的脉搏特性,包括深浅、快慢、力度和节律等。身体出现疾病,脉象会有不同特征,我国古代医家对脉象的研究极为细致,那么曹院长,在中医典籍中,对于脉象的记载都有哪些呢?
5 [9 ]: Y8 a4 u+ v- F! r曹院长:“取象比类”。。。。
7 b6 Z/ E' C! u. M
1 l1 M- ]) ^- Y( c/ ^主持人:中医脉诊都有哪些手法呢?
* O& h, v& e+ q2 R" u% W5 ~曹院长:【演示】讲解脉诊的手法----寸关尺、 “三部九侯” 浮中沉三个力度5 H1 q" t e0 c
扁鹊独创“寸口三部九候”5 x/ N- P8 _4 N ?* X
为什么平时诊脉要左右手想换. j" K$ U) q% ^/ Q3 m" L( Y
6 W& Y, x' r- y, X4 j1 O2 o主持人:扁鹊脉诊现在依旧应用的有哪些?有哪些失传?
; n- a3 Y3 O" K% V曹院长:5 W2 i- K6 D( Q/ g: ~6 W
. F4 M6 e! a: W. f主持人:中医经典中对脉象的描述极为细致,如“浮”、“沉”、“迟”、“数”等,甚至还有详尽的脉象图。这不仅展现了古代医家在缺乏现代科技辅助的情况下所具有的非凡洞察力,而且他们仅凭手指的触感和直觉,就能精准地描绘出各种脉象。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利用我们中医脉诊的智慧,结合现代科学,来进一步提升脉诊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呢?
# {5 w+ I5 D7 e" _1 Z曹院长: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来辅助脉诊……(探讨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提升脉诊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同时,我们也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医脉诊的智慧和精髓……(强调传承和发扬中医脉诊的重要性)。
& l* E. b: b, X! u& M! j5 g* x5 I
' n# d3 C$ v( s0 Q1 ^/ B1 c; {2 Y& S/ N. d+ E" z7 v
- v/ W) I3 b/ A, M- J
/ u$ z+ T( p+ J0 o1 q* j5 F2 p( v5 s! M, D9 M3 H
第二期 燕赵自古多名医 鄚州扁鹊开启端3 F+ C( e; f7 F9 z, j( C0 G
主持人:中医有道,非常有方,这里是河北广播电视台农民频道正在播出的非常大中医,我是主持人梦伟。
" r6 G. u3 E: u; V+ f2 u: g2 p【小片播放:曹院长古今对话小片,展现其对扁鹊文化的研究心路】/ O0 O% Y I/ H- n. l8 d, B
主持人:扁鹊之名,如雷贯耳,他的医术医德随着足迹传颂四方。曹院长,您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是什么契机让您踏上了研究扁鹊及其文化的道路?在这条充满挑战的历史文献研究之路上,又是什么力量让您坚持不懈,持续探索扁鹊医学的奥秘呢?
% Z9 I6 K6 S7 Q4 I) {曹院长:(分享研究扁鹊文化的起因和动力)讲故事、讲情感6 J, d, j; u4 D4 B7 O' e
主持人:从曹院长的故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扁鹊的影子。作为学生,你们在跟随曹院长学习的过程中,哪些品质让你们印象深刻,激励着你们不断前行呢?
: B4 m" b. j8 Y学生:(两位学生分享对曹院长的印象)$ L6 }- D+ K; K! Y. }3 J( b
主持人:扁鹊他的医术医德深受百姓爱戴。他不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在理论上为后世中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他创立的“四诊法”——望、闻、问、切。曹院长,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扁鹊这位医宗吗?
2 X- T5 p0 o8 W8 ~; r曹院长:(介绍扁鹊医宗地位)5 Y. C, v9 _- ?; i( s9 g- X' o U" ], N
【小片播放:扁鹊小传】7 I8 ~4 q2 c% f( ]
主持人:作为“中医寻脉人”,我追寻着扁鹊的足迹,来到了他当年的行医地——内丘县,探寻扁鹊医术与医德的根源。今天,我首先探访的是位于邢台市内丘县的“神头村”,这里曾是扁鹊的行医故里,地名背后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百姓对扁鹊的敬仰。司马迁在《史记》中赞誉扁鹊“名闻天下”,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层面去理解这份荣耀呢?
9 i! f" W+ K" u5 z5 t' n7 }" H曹院长:(解读“古代120”的概念,讲述扁鹊救治虢太子的故事,展现其医德医术)) u% e5 s/ B/ m: ]2 f/ X
(广告口播)" Z3 W5 q' w& H3 O% ^* |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的寻脉之旅将前往一个与虢太子密切相关的地方——且停寺。这座寺庙见证了虢太子为报答扁鹊救命之恩而立志学医的感恩之心。
- Z* Z; S( f H% D【小片:且停寺】
, x( _# b+ m. f$ ^( b9 z- |$ O主持人:那么,扁鹊究竟是如何救治虢太子的呢?
: s3 C+ y- B- q |3 d4 o曹院长(讲述扁鹊救治虢太子的过程,以及古代急诊之术的奥秘)- v/ O& u$ C. w8 p; w
1)扁鹊救治虢太子过程;“古代120”的故事印证8 M/ h2 Z. u& ]5 D+ S2 q7 F) h
2)古代急诊之术
; U; z: b" }1 X( b& N针:外三阳五会
7 N) a/ m+ J+ I% k& I灸熨术:五分之熨 八减之剂+ S0 k- s- e) `& B5 \; ~1 ~% }( |# x
汤药20天! R& p6 f' a7 N
主持人:扁鹊的“起死回生”故事不仅是对古代中医急诊能力的有力证明,更为现代中医急诊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哪些中医急诊手段仍被沿用?我们又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中医急诊术呢?% f5 a0 ]5 G" S& ~# F
学生李秀娟、李东辉:(分享中医急诊术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 T' ~3 e; w! `
主持人:我们日常可以应用的中医急诊术的办法。* k4 Z0 z: j0 _0 ]2 a3 i8 |
学生李秀娟、李东辉:【日常应用教授】6 I5 F3 H. o! J1 E, x! M; C5 t
- B0 w) c9 N, v
(广告口播)
]6 k9 ?+ D9 l( d- g, l- A% |5 Z主持人:追寻虢太子的历史足迹,我们不难发现中医对于传承的重视。通过拜师仪式,确立师承关系,是中医文化的重要传统。曹院长,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现代中医拜师仪式的程序和意义吗?这一传统又是如何起源的呢?
. o3 w- t+ Q# o5 k, j8 M曹院长(分享自己拜师和收徒的仪式,以及中医师承传统的起源和发展)' V) V- Y( M6 g4 D: c3 z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扁鹊庙,看看那九龙柏和鸟柏遥相呼应的景象,它们又象征着什么呢?
+ |6 v" C2 ` k& e8 M2 q5 Z【小片:扁鹊庙的九龙柏和鸟柏遥相呼应】7 Y& e. C; I7 B
曹院长(解读九龙柏和鸟柏的象征意义,讲述中医师带徒的传统和中医经典的流传)0 V& S* Y2 f, b% J" ~
象征着医学师徒问对0 I# z0 r1 X8 q3 B3 F2 ? X
最早的中医师带徒! P9 X# R- [% {3 }! O* i& h/ \ z* _
中医经典典籍“问对”的形式 - I/ b) ]' n3 O& K* {) l4 W) V
中医经典得以流传" b1 Y X, x1 ~0 {6 k: I
后世中医经典的影响4 B m$ B7 ]& j5 [& a- `
- i# D0 s6 d, Z- P) N主持人: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在四川的考古发现——《天回医简》,证实了扁鹊医书的存在,为扁鹊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证据。曹院长,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天回医简》与扁鹊的关系吗?
' C4 g1 a0 C" @; ]曹院长(讲述《天回医简》与扁鹊的关联,及其对中医发展的重要意义)
5 F. k8 y# R3 b* B& P7 p" C7 g主持人:感谢曹院长精彩分享,也感谢观众朋友们的陪伴。让我们继续关注《非常大中医》,探寻更多中医文化的奥秘。下期节目再见!& z$ ]8 i3 F! y5 j9 h$ p
5 O5 _0 O3 h$ G* K/ y2 H4 K3 w7 W3 w: z- d
5 Q6 _2 ~4 Q ?' `- r2 V& _+ u0 o; S
第三期 未病先防 健康“无疾”
3 P- O! P9 }9 N, O& k0 l4 R主持人:中医有道,非常有方,这里是河北广播电视台农民频道正在播出的非常大中医,我是主持人梦伟。
5 }1 ]) U. H- A/ y: V' f0 O! ]9 t: k8 t! Y- e
主持人: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上工治未病”,意思是高明的医生,不是等到疾病已经形成之后才开始治疗,而是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进行保健预防。本期《非常大中医》将带领大家走进中医治未病,这个延续数千年的中医智慧——未病先防。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河北省名中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曹东义,曹院长,您好!' I, \. H/ W/ g- v! u1 C4 o
曹院长: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 u1 ]0 O1 r G3 c9 Z& e) k }# C+ ^# V$ m
主持人:曹院长,究竟什么是中医治未病,治未病的源头又在哪里呢?5 C& I! G6 y) V- @8 |; I7 z, C, N8 s# n
曹院长:治未病的哲学思想& Z/ O" f& A& ?) o( L: @
《黄帝内经》的深刻论述
" }* D# R: b. f3 A+ w* C扁鹊三兄弟比医术的寓言故事
( ?5 D1 b! U2 P0 \% G! L
. H) E; y4 b1 J1 {5 t; ?$ h主持人:中医治未病与我们传统文化中“未雨绸缪”有不谋而合的,凝聚了先人的伟大智慧。在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中,我们是否也能捕捉到中医治未病的影子呢?7 l. o: c& @* N$ e6 D
曹院长:(分享扁鹊见蔡桓公中治未病的体现)/ b9 Z1 x! w2 w4 X4 q
8 W. k$ L) v0 c& W& H r5 |+ }$ ~* o
主持人:原来如此,那么,“未病”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是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没有生病就是“未病”呢?
4 ?4 _0 i0 W( \8 q7 |3 w$ V曹院长:“未病”一种临界状态。。。。
1 y: ]$ r; o$ t' R, b( r0 c; n9 ^9 j [6 N6 y8 x+ J2 _
主持人:在您的门诊中,像这样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多吗?这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1 |7 t' _! E- d( y/ ^; V, m曹院长:是的,这样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相当普遍,与快节奏的生活、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慢性病的日益增多息息相关。
5 H8 u0 }4 l4 t& E9 Q+ e# w9 q6 ]8 z. t; B
主持人:面对这种广泛存在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如何利用中医这一古老的智慧,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呢?
: I* C/ C, f' ~: |, f; `. I/ Z% B曹院长: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深入探讨的。接下来,我将介绍三种中医治未病的方法,并有请我的学生们逐一为大家分享。
5 G, J* }4 Z: O8 d& L: L9 H3 Y
- a: y9 w+ t& a5 ^【针灸环节】) e# k5 f: l- e! r* N2 \- {
学生(张培红)1:大家好,我带来的是针灸这一古老而神奇的疗法。# O6 B& J+ M9 |- L1 J; t
主持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人如何借助针灸这些简单的手法,来预防疾病呢?9 o E" o# E8 @1 l* [# S1 N
学生(张培红)1:(演示具体动作,讲解注意事项)
0 n; i) E7 b0 r* r7 g2 |$ q* m$ U! z! n' ~3 ?$ q' D9 ~% y$ x
主持人:针灸作为防病治病的方法,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久呢?0 |% O- E+ J+ B
曹院长:
( a! V5 t* T1 _( @' c8 H3 p' a! b2 n% K2 b) c! S3 O" v, D6 Q
主持人:提到针灸,就不能不提扁鹊神针。在扁鹊救治虢太子的故事中,他就运用了针刺的手法。当时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2 i* `6 a n& A6 y: w
曹院长:(讲述扁鹊救治虢太子的故事及针刺手法的应用)! r; o% X, S4 h
; e8 m2 B4 r: V3 ~6 s4 |5 m' {- |& ]主持人:扁鹊的针法历经千年,至今仍被广泛应用。那么,哪些针法是从扁鹊时代沿用至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呢?
* H/ T+ _) _# e/ q) _( B曹院长:(介绍扁鹊针法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P% x4 x+ I+ V1 x3 _7 e
4 m" M0 b4 u$ \ O- w% I- v& R: ](广告口)
" t: |% L% Y5 i8 W+ [4 \( k$ W【药食同源】
8 j9 S( Q" ]" ~6 J8 `! O; Q学生(张海涛)2:接下来,我带来的是是一杯茶饮,叫做“三豆饮”,由。。。组成* A5 r' ~+ }1 `% }: M) a0 c0 B6 B" H
# Z5 o; s# i# R! f
主持人:每一种豆子在药食同源中,有什么功效呢?又是在哪个时节饮用最为适宜呢?! `; p0 S) |# Y K
学生2:(回答关于三豆饮的功效、各豆子的药食同源功效及适宜时节)
% _) M9 V8 @7 A/ _% A7 c @( Y
. P* P# _) ?5 O5 m5 S0 Z主持人:听您这么一介绍,这“三豆饮”真可谓是集自然之精华,汇健康于一杯啊!那么,如此神奇的茶饮,它的具体制作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 E6 k1 \: a4 W m. F* \! X$ S学生2:(教授三豆饮的具体制作方法)7 f9 z3 E5 v$ Q
2 A) W- P3 o) }0 Q3 K主持人:真是简单易学,又充满智慧!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三豆饮”益处多多,但它是否适合所有人群饮用呢?
+ N K' b% r: g2 @ B- ]: g学生2:(回答关于三豆饮的适宜人群,并强调药膳养生需因人制宜的原则)
9 E+ ?% Q6 L& y1 g( |7 w; T+ d* S7 S( W) _
主持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食医”这一职业,专门负责宫廷的饮食健康,说明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人研究饮食和营养。说到这“三豆饮”的历史渊源,它不仅仅是一杯茶饮,更是中医食疗养生智慧的结晶,对吧 曹院长+ ]! O6 h1 n6 }, `& z) c- C4 C
曹院长:(讲述“三豆饮”与扁鹊的关系,中医经典中的记载,以及最初的治疗用途)7 h. E( D; O. J7 `, G1 a
1 q3 a g" G% ~7 q3 l8 h& a
主持人:让我们在品味这杯茶饮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医食疗养生的独特魅力吧!
: q _; F6 L& Z9 N% C1 n& x
3 L, h' x3 `4 }* y; D6 b) w& V$ u' S* J: A: ^
【导引术】
' w! z. `3 A: i4 n5 G【小片】7 m2 N0 }6 B( Z0 W5 s/ K. a p: X
学生(李秀娟)3:我带来的中医传统导引术——华佗五禽戏
' {1 k0 S7 o% p. y8 Z: H( L& B+ E( m6 j3 L! a6 Y: }$ `! h
主持人:五禽戏与我们中医养生中的“治未病”理念,究竟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呢?
1 ^4 h6 d% g3 o# c学生3:" Q; i# A0 Y- Q9 C
2 U; ~! x% Y. K' ?主持人:原来如此,五禽戏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方法,更是中医养生智慧的体现。那么,说到五禽戏的历史渊源,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位传奇人物——华佗。曹院长,您能为我们详细讲述一下五禽戏的起源吗?
H( ^9 S1 K. Z+ k0 I r0 V曹院长:关于华佗的五禽戏的起源可上溯至先秦的《庄子·刻意》文中有这样一句描述“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以已矣。”其中“熊经鸟伸”就是对那时候的人们模仿动物的动作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华佗根据前人的经验,创新总结,创编了“五禽戏”,并且把它传授给普通百姓,让大家都了解这套强身健体的方法。6 I1 A/ ~9 H( f W5 Y' ~
9 U) X, ^ j2 m. ]6 A
主持人:结尾
# d' ?" f9 A- B- j6 _+ t5 K
% ]9 R% C5 m( g" p! H6 C! w- N7 p1 y& ?% z1 x
/ h5 O3 T4 i9 F n* N1 q
2 B# U3 Z+ g8 `+ }2 p, u2 Z0 t& Z' y- w' F. Y1 s1 N
4 q; l1 F" E R+ e% h4 S, z, \1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