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22 12: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中国民间中医药协会陈珞珈会长的视频. T. d* t0 [1 F' y, t
这是由网友“儒医铃串”威县中医院吴媛媛硕士用语音软件做的文字转换稿件,曹东义编辑转发。
$ l" f6 |* C: |, n录像发表于2017、1、19日
8 X4 a4 i2 {# ]. S文字稿发表于2017、1、22
1 Z2 M, F+ k0 ^2 I7 C# w" n# h
) g k$ V4 E2 w9 Z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好的一门传统医学,中医药法也是世界传统医学里面,一部最重要的法律。$ k( T0 g) F0 ?+ A& M, D8 F
这个法,经历了风风雨雨的31年,我是中医药立法的第一个人。 N7 B- o/ L0 K" X2 P
1985年,我国著名的老中医,也是院士,董建华教授,提出来中医要立一个法,得到了当时卫生部部长崔月犁的全力支持。几位老中医上书国务院,提出中医要立个法,保护中医,长治久安的发展。
1 _2 H5 n$ ^2 c2 a2 ]3 v5 o卫生部的崔月犁部长和胡熙明副部长(兼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采纳了专家们的意见,组织了五个处级干部,来起草中医法。
) w3 @# s5 [ |( M卫生部中医司医疗处的处长张洪国同志来负责,我从湖北省卫生厅,调到卫生部,然后从全国借调了三位处级干部:一位是河北省卫生厅中医处的处长王其飞处长,一位是哈尔滨市卫生局中医处的处长沈霍夫(音),还有一位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办公室主任何仲明。
6 Y2 n, u/ B, Y% p1 g! ~我们五个处长里面,有老同志有中年同志,我最年轻,当时是31岁。我们写了一年半,结果在卫生部“汇签”时,在有关部委汇签的时候,很多内容,其它部门他不给签。所以,我们当时就没有能够报到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7 N5 p. I2 S2 T+ h, T0 E; }后来几任的部长和中医局的局长,都做了很多努力。
& R: H, S) h* a e6 _7 }$ p$ t2 c因为多种原因,我们立法,一直是一个梦想。
& c- C8 Z3 K# ~2 w" P直到今天,我们的中医梦,才跟中国梦一起“梦想成真”。
7 Q0 j: n" H+ X! p; }我说了一句,应该说是很客观的话。
% Z! f3 q1 E7 f* y7 B我们当年五个处长,写中医法,现在死了三个,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我也从31岁的小伙子黑发人,现在成了64岁的白发人。我们终于盼到,中医法律的出台,这很不容易,很难得。
* x9 F! S- U1 d+ }, |# @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觉得这个法几年就行了,我们中医法经历了31年的历程。
& f, J0 i) y0 h6 h4 s) W+ B. h( M应该说是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最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我们终于梦圆。今天的《中医药法》和当年我们起草的“中医法”,在有些方面是不太一样:
5 L' c( S5 ~- I: C# I% v我们当年就叫中医法,没有叫中医药法。中药(的内容)只写了一段,不像现在比较重视,中医和中药并重,这是一大区别;
/ C2 |0 E1 C1 L3 i* R第二个呢,在立法思路上,我们当时很强调怎么样来保护中医发展,而今天的中医药法呢,它是把发展和规范并列起来,既要发展中医,对一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一些药材市场的混乱,也要规范和监督,这是第二种。# ~# ~0 ~ l9 F0 k5 M
第三个区别的,当时我们只是从中国卫生部门的角度,来定义这个法,今天中医药法他站在国家的层面,把中医药,纳入了国家发展的战略,政府和各级党委都来重视扶持这个中医药事业,在这几个方面和我们当年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应该说,比当年有进步,站的层次要高,视野要宽。
) H3 ]8 S6 j2 w我觉得王国强部长,评价的“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比较客观和准确。- i" w4 `0 d# \8 P1 F5 \8 b" t! i
传统医学在全球只有中国保存得最好,中国的传统医药在13亿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实现小康社会,也是功不可没。
3 S7 h9 \0 l9 M1 }9 t' u+ D5 G2015年中国的中医药提供的门诊人次17个亿,出院病人3200万,我们的门诊量比欧洲,英国,法国,门诊量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这就是中国传统医药的贡献,但是这么重要的医学科学,也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充分肯定,也在全世界推行的一门传统医学,没有一个法,很不应该。
8 L4 v/ a( n5 A5 ?) o' L3 [* j所以这次立法,对于中国的传统医学,对于在全世界,卫生资源的享有和发展理念,我觉得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0 A4 G' l* U3 E它的另外一个意义呢,就是把中国政府,我们的执政党六十几年来,很多的中医的政策,方针,把它固定下来,把它上升成国家意志,国家法律。用法律的强制力,去实施,推广我们党的中医政策,它的约束力更大。
& D9 `5 _( {$ s/ G/ i* \. x所以,它有三大作用:
; x, x6 B, k$ T第一个,它能够保护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医药;& s" p9 d& H& c7 W. ^
第二个,它能够改变过去在传统医药管理上的“人治”现象,不是这个部长重视中医,他要发展中医;那个部长歧视中医,他就消灭中医。# T8 q0 S* N* q& }4 T. B# P1 c! Y
第三个,也使中医本身,走在法制化的道路上,向前发展,而不是一种自由的,无序的发展。
* a5 P6 L( o5 G7 ]* {所以,它有这么三个很重要的意义。9 s* x. n! v# Z9 [& O# ?
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在它的民族文化背景、现代科学的基础和它们本身这个思路、方法上,都是不一样的。西医药学,是在现代物理化学,实验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医学科学;中医药学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医学。
$ A6 y( r( G+ T. o" T3 v/ ^现代医学强调了实证,强调实验;中医学强调整体的观念,它有时候自己并不是致力于某一个发病的局部,它是整体机能调整好了以后,就把你那个局部就治好了。
7 r2 h2 I o. f6 l, p在中国的医师制度管理上,我觉得就和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样,一定要尊重它的特点。3 W4 Q' K$ @+ I. A# X& W m5 E
以前,我们的执业医师法规定,不管是西医和中医,都必须医学院校毕业,或者是中医院校毕业的,才能参加执业医师考试,我认为这个是有一些偏颇的。中医来自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它广泛地吸纳了民间很多医药方面的精粹。9 h+ |& w; v4 }" {4 {4 i
那么,这次在中医法里面,它的途径,规定为两种。一种,你还是要参加中医药大学的学习,毕业以后你才能去参加执业中医医师的考试,这是跟现代的教育制度接轨了;另外规定,在民间的有两种人,规范的师带徒的高徒,第二个在民间确有一技之长,身怀绝技的,(比如)人家就治疗一个脉管炎,就治一个痔疮,就治疗一个妇科病,这种人,经过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去考试考核以后,合格的,准许执业。你开诊所也行,你到中医院里面当大夫也行。" d- f3 I$ d0 S) @9 g
我觉得,这就是还历史一个公正,还民间中医的一个公道。
! ]+ ~) l9 A% k所以我觉得,这一次中医法在这个问题上是实事求是的。所以它也得到了,不管是院校派还是学术派,大家的承认和拥护,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和回归。$ e# e! U$ z7 N* `) u
关于(这类)中医,里面提出来了“要有两个中医医师推荐”,我觉得这个是合理的。一个呢,可能会有偏颇;两个呢,那老百姓有句话叫“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相对公允些。但是,实质不在这个地方,实质上是说两个人、100个人推荐你,最后要到省级中医管理部门去考核!2 q- a, C$ P3 }) k
这个考核,我认为,不是很简单,很容易的。
_* k8 k! X' F1 w8 z6 H$ W你也确实要有真才实学,身怀绝技,而且你真看得好病,你才会合格。有些江湖医生,他肯定通不过的。' q: ?7 `) D; ~3 n, q% f
我觉得就是把保护发展,和规范监管的结合起来,所以能不能让这种人当中医,关键的是省这一级的考核,你能不能通过。
4 \! G! o$ i5 D) N我认为这种考试考核和我们执业医师的考试一定要有所区别。3 B2 ^* t- e) s
你既然在法律上,认为自己是中国民间的中医,这就是它的特点。他来自民间,你又不考英语,我们的执业医师考试要考英语,还要有考医古文;中医要考中医的内科,还要考内科外科妇科,这样考下来的。对西医怎么考,对中医也这么考。
' Z7 ] [' q, z& H对民间中医,第一个,你不要考外语,第二个不要考医古文。: N6 S8 K" N4 V5 f. f' D
古代汉语也是很深的呀,不亚于外语的难度,因为我也考过医古文。2 i5 ], |% Q0 ]% O B: f
不要考医学综合,就是综合和中医的综合,内外妇儿基础诊断方剂学你都去考,这种人,他考不过的。
! W; `" c+ h. \6 Y你就考他这个病,这个病的基础,尤其这个病的临床,除了要有题目、纸质的考试;更主要的是要拿病人来,考核他治疗前后,诊断清不清楚,疗效确不确切,他的这个方子和这个药物,是不是有特点。
3 k5 k" O3 D$ ~, i2 J. L! A' Q( Q' v如果他这个能做得很好,就让他做一个很好的中医。& c; d1 }9 }! C) }: g4 H
这也是把我们中医的几千年的精华,把血脉保存下来。
8 r- h9 _$ s; ?6 w你不这么做的呀,很多好的东西真的就失传了,淹没了,再也没有了。
7 M, W8 W+ K3 v3 S: [就像我们现在,我们民族文化里面的,国画呀京剧呀,烹饪啦,好东西都失传了,中医也是这样的,中医好多精华是从民间来的,是新中国他们才进的医院。
" f2 g" E* N9 C: m4 W我们云南白药曲焕章,现在云南药业集团那么大的上市公司,他就是个民间中医发明的云南白药;我们的片仔癀,东南亚全世界都在销售,是吧,他也是个民间中医发明的;纪德镇蛇药,全世界都解决不了这个毒蛇咬伤的问题啊;包括同仁堂的很多药,都是从民间来的。如果我们再不治理(出台)这条政策,把我们的血脉,这是几千年传下来的家传的,世代相传的好东西保存下来,我们就成了历史的罪人!7 W9 O z/ I0 j
我觉得,这次这个政策真的挺好,他也不会放开口子让他们进来,但是他又把这些东西留了一条路,让他们进来,非常好。
' E' Q6 P7 t8 e中医行业的评价体系啊,分好几类:有医疗的评价体系,教育的评价体系和科技的评价体系,管理的评价体系。
2 a/ R8 p- e4 [, j我举个例子,医疗的评价体系里面,有对医院的门诊部,诊所的评价,有对执业中医师的评价,以执业中医师的评价体系来说。2 m% a' h: r2 ?2 N9 d3 J
我觉得在这是立法以后,一定要改革,要开放,比如说过去,中医师要评审,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一个一定考英语,为什么非要考英语?中医浩如烟海的古书他都没有很好的去看,你说你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所以呢,我说考医古文就行了。第二个,现在中医的主任医师、教授,副教授和博士毕业的话,一定要有sci的论文。, A3 F3 T7 z- }! b* F& S
sci是美国国家文献中心出版的一种杂志,我们为什么把它当成中国传统医学的圣经,而且要发英文的?!3 w! U6 p& p3 ~! v
为什么不让他好好在中医方面,发表中医论文?
H% y1 U" t- I0 U3 |6 I过去要求评审主任医师或者博士毕业要有几篇,国家核心期刊的杂志发表的论文,我觉得这个已经可以了。5 U0 @3 x; D/ W" N7 x0 ~
为什么非要在sci上发这个?人家只认现代医学! g6 e3 L4 e6 U- i! h
你传统医学根本发不了,我们中医博士毕不了业,我觉得就是中医为什么要考那个。
: l; W. b0 A/ s: T' X第三个,基层的中医,同样两个中医大学毕业的,一个是在城市的三甲医院,他能够评主任医师;但是在乡镇卫生院,他干到了58岁了,国家规定乡镇卫生院最多、最多只能评到副主任医师。谁还愿意到基层?
1 s6 \1 T5 ~% P所以我们的医务人员,不愿去基层农村。 ~! Z) C9 f6 t8 Y, ]9 o* t
所以我的观点,第一,对中医不要考英语,第二不要苛求sci的论文,第三对基层的中医一定要实事求是,政策要引导他到基层到农村去,然后对医生的考核,强调论文,还要评选课题,还要有国家级的科技成果,我觉得这些都要淡化。
% }: Q% d0 C3 c5 J3 c医生的考核,第一个,考核他的诊疗水平,看病的本事;
" V' X" v$ ?. D& v/ j8 E, ^第二个考核他医疗的工作量,他一年看了多少门诊病人,他如果管床的话,他出了多少个住院病人;
3 W1 G4 G. G$ x4 W7 \第三个考核他的医德医风;+ C% F: O5 A# `8 I7 H- a* L W
然后,论文,科研课题和成果,需要的,但是应该放在其次的地位。& T; i2 O6 j0 a5 p' \9 d& z- u' {, y
我们部门的(现行政策)本末倒置。
/ p7 N$ ^* J V4 G' e$ u医生第一个就是看病的水平,疗效,他看病的工作量,第三个他的医德医风好不好,这是中医最要命的三个主要素质。
. L/ e6 y4 J7 H( x- V# ?/ ^& [所以论文科研课题的成果,需要的,但是要放在后面,过去把它颠倒过来了,我觉得这就不是实事求是了。
* A1 a, i: f- [" j ^. O这个指挥棒引导的医生不去好好看病,不去好好钻研临床疗效,天天在那里写文章,做课题。
1 j. L3 r. ]: K" Q& F _3 E*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