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26 21:47:36 | 阅读全部
         本周三(2019年12月25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老热病研究》的第30讲: 战胜传染病的理论与经验9 \3 Y5 Q1 i3 t; h! T
         邓铁涛先生说:“西医以微生物为靶子,千方百计寻找杀灭细菌、病毒的药物,或研制预防疫苗。自抗生素发明以来近50年,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强,尤其是病菌的抗药性比新抗生素的研制更快,不少有识之士十分担心,将来会出现无药可治的细菌性疾病!若论病毒性疾病,近半个世纪以来一再证明如乙脑、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中医治疗远胜于西医。新瘟疫SARS之战则众所周知,优势有目共睹不必说了。疫苗之研制则是西医的优势。但中医的防治也是优势。中医对传染病治疗的优势,不仅在于有多少张方,更关键在于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0 J: o! J8 J4 L* J- n- D0 j! l9 @         让我们共同期待武宁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dttrbyj1 M  z, W  d2 v. d7 \. Y. {3 p
         祝贺武宁讲述书稿《邓老热病研究》的第30讲成功!
( U" S8 v, ?$ n* L9 O& \9 b        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论述中医 战胜传染病的理论与经验的有关内容。! t0 L4 f& n. C8 w& r- Q. o+ |  J

6 L5 v+ l  Q0 |         中医与西医是不同的学术体系,中医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又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不依靠杀灭微生物为主要方法,而是充分发挥人体抗病能力,千方百计寻找维护正气,扶正祛邪的方法。
! H! {' Q% C) P+ x& E0 Y
3 Y% I1 Z& n1 k+ F          中医在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过程之中,探索出来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向人类贡献了“免疫思想和可以操作的免疫技术”。
) q* V, V) V2 f8 f. B& U1 T/ }, O" U, j3 Q6 e- J
         这些“原创”的思想和技术传到西方,就像四大发明那样,影响了世界,改变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局面,最终消灭了天花,也控制住了大部分传染病的流行。而且,将来在心脑血管病、风湿病和癌症等领域,还有很多重要作用。
* x# O/ G/ t$ V; }6 U0 D8 p9 h
9 Y2 |3 Y. y; z) K) u         中医原创的免疫思想和技术很重要,西方医学的引进再创新也很难得。
& C' r, I# ~2 M5 N- Q! m+ Y
$ _0 |' D1 E7 {# ~3 n        东西方医学的交流和碰撞,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针灸和中药正在走向世界,轻易放弃和否认它们,是不明智的,反对东西方医学的进一步沟通,也是很有害的。- `  h$ ~/ H0 K$ Q7 y

3 ?4 `' W/ ?' ]+ G/ ^7 P         我们需要破除的是长期盛行于西方的市场医学的唯利是图(中国也引进了这些不好的模式),以及专利保护的技术壁垒,需要借鉴古人智慧,造福人类社会。
$ R9 r$ D5 f5 z" a
- \$ j7 a+ Q3 H7 ^5 {- o( M        “依靠内外卫生资源,远离药片和医院”的中医大智慧,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0 C1 f" O" N8 C6 L+ S+ c* x# w  G  B3 \( n3 }! [/ l7 r
          让人不得病的医学,才是最好的医学。不是依靠大仪器,出一摞报告单的医学才是最好的医学。
# V# u0 t4 f0 U3 z/ ^% [7 g& `% g; z/ m" {5 {

" \  T1 f" z1 R  D6 P       中医道术并重,走向世界,就能做出成就,造福人类,3 C0 H  Y" I# L; q- Z0 e+ D/ J1 D
5 ~% Y* h8 R; p# s
/ l/ V0 L' A/ _  ]! h6 I/ |2 u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26 21:50:48 | 阅读全部
             本周四晚上(2019年12月26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临证指南跟师录》之“庞维新教授治疗肿瘤的五步同治法”的内容。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增加了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当今,癌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被视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通常采用的手术,放疗,化疗,这三种方法,虽然可以对肿瘤部分切除,或者杀伤癌细胞,或者是肿瘤部分缩小、消失,但是癌细胞随时都可能迅速增殖,转移,所以这三种方法,没有一种能够起到根治的作用,并且化疗和放疗使得人体正常的细胞和癌细胞同时损害,而正常维持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细胞修复速度,赶不上癌细胞的再生速度,进而引起病症的突然恶化,同时化疗也有很大的毒副作用,会导致骨髓造血系统抑制,引起白细胞大量降低,使人体丧失应有的免疫功能,因此国际医学界,把抗癌消瘤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国的中医中药上,目前治疗癌症的抗癌理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是以疾病为核心,最大限度的杀伤肿瘤;现在是以病人为核心,谋求最好生活质量的人性化治疗。我国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医宗金鉴》中,,痈疽,肿疡包括肿瘤,癌,岩,石疽等,认为本病是由于气、血、痰、食的郁结积聚所致,其中气血郁结是主要原因,其次是痰、食、积、聚,四者之间互相作用,相兼为病。我们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注重既要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利用中药,具有整体性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采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和以毒攻毒的五步同治法,综合治疗间接抑杀癌细胞,增强免疫功能,拮抗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蔓延,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 _8 l! s* T% w, K2 [! e6 a( C8 K/ n           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9 U, Q* P& r# W0 a       祝贺刘敬章讲述《临证指南跟师录》之“庞维新教授治疗肿瘤的五步同治法”成功。
) _% F$ N$ ?  `$ p4 B3 f6 L2 ^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环境改变,老龄社会到来等,出现了癌症高发的现象。西医主要从切除病灶、杀灭癌细胞的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系列技术,有特点,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针对的属于“结果”,而不能消除导致癌症的病因,因此,即使是“早发现、早治疗”,甚至是做了“根治术”、“标准根治术”、“扩大根治术”之后,仍然不能根治,又出现的复发、转移。
! {. l6 d1 a& J       因此,善于挖掘人体内在抗病能力的中医学术,就突显出独特的作用。
& r) x0 Q; v' Y4 O0 h. R       中医治疗癌症,有很多都属于“辨证论治”,内服汤药的名医、名方很多,大约多从“以毒攻毒”、“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入手,开具不同的方药。+ L" F- v. v3 z" B8 |  a2 M# N
当然,也有很多人通过练气功、心理治疗,获得缓解,或者消除了癌症的威胁。# p! b: i( q) u8 J* N
我们从民间圈疗治疗癌症的“八大疗法”,可以看到从民间逐渐走向大雅之堂,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被评为“中医高新适宜技术”,这需要长时间的不断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接力奋斗,才能逐渐完成,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 r3 r& d0 O2 {8 P/ U: B7 V
当然,也有一些民间中医的治疗癌症的好经验,比如倪海清先生“即使是把全中国的癌症都治好了”,也不可能被有关部门认可,他因为一些理由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审判10年,2审获刑期6年);$ r- h+ q" P/ }7 x, h% z. A
高唱着“天下无癌”的潘德孚先生,至死也没有获得医师资格(其实,在毛泽东的时代,他当厂医多年,还有多部重要著作刊行)。4 g+ @$ P- _# I3 t0 r3 G4 K
云南的陈欣先生,食疗治疗癌症,也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 Q' [, O3 o: t0 b& C
中医治疗癌症的法宝,很多都是“和氏璧”,给当事人带来的可能是“砍了左脚之后,再砍右脚”,而未必受到重视。* e+ d: O0 s% G7 x' J% _# R
; E; d+ r1 @0 W/ x
; R8 L9 `6 ^( M% h3 S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28 20:28:11 | 阅读全部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 n# n+ l. y; Q5 _        大家好!本周五晚(2019年12月27日)由雷宝淳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理论著作《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 S9 v  m" \. G% S% b4 L3 z
! R1 w6 G, R) @0 N
     今天主要讲解“从性命双修到第四医学”。- m4 W3 x+ Z# E5 \8 b

) W7 M, i0 i7 H  R      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修了性功,明白了“道”,也就能更好地练命功,达到命功的更高成就,这就是气功中的“性命双修”。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性命双修”就是要不断提高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并努力掌握其规律,使练功者的意识达到高度智慧,对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理解,都知道如何处理,从而免去一切“应激反应”,而且“心宽天地广”,也就使练功者能顺利地调整人体功能状态,达到最优。我们也要看到,当人体功能状态优化了,物质基础更好了,大脑活动的条件改善了,人的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也就是练气功可以益智,这是许多实验研究证实了的。因此,可以说“性命双修”就是意识与身体双双达到最优功能状态;这也就是从人体科学的观点来看“性命双修”。
  O2 }7 v  a/ T9 }; q2 S4 |. W" E9 n) A. ?# f3 Z+ f7 T
     让我们一起期待雷宝淳的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lrtkx
. `) W, u. ^  n8 J4 O' a8 m6 Z# A     祝贺雷宝淳讲述钱学森先生《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从性命双修到第四医学”的有关内容。* ]+ q0 X" q4 \2 C

0 w" W$ ?- r3 N/ V& A: Y: u! \      《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 X* F. h0 n* w% r- p: }$ S孔颖达 疏:"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天寿之属也。" # L2 t6 r* V5 S& Q
朱熹 本义:"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
7 R. \! w, p* a《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L4 v3 \! M( P+ u! v8 R- [9 ?《神农本草经》365味中药“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9 Q- J) Z( @' N$ L4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
  u/ ~$ `: ?8 y3 v9 w“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p: I8 V3 i; A4 v. M8 T3 W6 |
综合上述文献资料,是文字方面的含义。
7 z9 p, s, F$ Y1 D1 V+ J/ w在道教之中,“性命双修”,也有独特的内容。' i4 \' Z5 q* J
性命双修是道教的重要思想与教义,也是内丹学术语。4 t: ^$ x# g$ I4 W8 h
性命双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炼。黄老列庄、远游、参同契、悟真篇等书都有关于道家"性命双修"的论述。《性命圭旨》说:"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又说:"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陈撄宁大师说:"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可谓既深刻,又生动。( S) m; l. o$ z: x
    既然命是指人的生命,性是指人的精神意识,那么很显然,对人的生存来说,两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命与性的统一。一方面,人必须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一旦没有了生命,人就变成一具死尸,人也就随之死亡;另一方面,人也不能离开精神意识,没有精神意识,人就变成一种纯粹的生命存在,其生活最多像动物一样,当然也谈不上作为人的存在。而且人的生命和精神意识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道教看来,作为人,不仅要有形气所表现的生命,而且要有精神意识所表现的性,他是生命与精神意识即命与性的统一体,这就像人不仅要有形、气、神,而且是形、气、神的统一体一样。' ~- Q$ L- }5 t/ e) ?) J9 V' O
3 d7 I; S* L/ L: F4 F+ S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29 10:05:45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19年12月2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这本书的内容:
% ~" A7 |8 \5 j5 K4 g5 q
, a- U* m5 ]6 {6 m1 U4 |       第四章薪火相传:
% b# I9 l7 F4 {0 d7 y$ s3 D' [; B7 ~" S- `
       第三节益肾蠲痹丸治疗顽痹的观察方法病案举例讨论结果
+ k8 I! ~, {% p9 j. \2 O6 J/ e) F& I& Q' l' o. C7 m1 f
        第四节辨证论治纵横谈:一首先应该明确的几个问题(一)学习辨证法掌握客观规律、(二)练好基本功把握辩证方法。$ p: c: s( b/ H# o3 H. I- U* B
: b. x" I5 U6 }+ u- D/ s5 i
( 三)区别症与证、进行综合分析 。
- B4 @; K/ h. O$ y/ |) W
3 d# @" {7 l5 Y+ a+ h9 z    二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一)以四诊为手段全面了解病情、(二)进行归纳分析抓住主要矛盾、(三)注意辨明真伪、权衡轻重缓急。
2 X, u) ^4 o9 `& z7 l4 {/ d! H& B* m" ?: b
       三辨证论治与现代临床:(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二)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可以提高医疗效果。
9 T1 q9 u/ x$ a6 r! K; b5 q
% ~+ n; H! S1 a9 O5 [, a  c5 y         第五节:拓开动物药临床应用之新径:(一)动物药有特殊的优势、(二)拓开动物药应用之新径。5 D1 E0 ^: W5 r: d
- G% z! ~' k, I+ x
  敬请期待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gydszlc' M# j( N7 c  o( |4 u

+ {: w& b' V7 h3 x8 K1 D  r& b; M       祝贺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关于肾蠲痹丸治疗顽痹的有关内容、以及关于辨证论治特色的论述。$ Z. N2 ]* n5 v. a! i6 M5 I* `
, X. i' p; Y' f/ N6 _' K  `* R
       朱良春先生对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西医的“辨病论治”相结合的论述,最早刊登于1961年7月号《江苏中医》上,后来进一步补充完善,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作为一项原则,发表于1962年的《中医杂志》第3期上。这也是中医界最早的有关学术论文,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g/ w) M/ |! Y' {* G

, V' s9 @$ i' B9 t         朱老在文章里说,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各个部分以及整体的主要功能状态与病理活动,给予综合性的评定,提出恰当的处理。也就是从病情出发,运用四诊八纲,结合病因,加以归纳、分析,区别证候的属性,辨识邪正的盛衰,推测疾病的转归,从而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疗措施。西医的“辨病论治”则是在寻找病源,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针对病源用药的。当时认为证候是疾病反映的现象,疾病是证候产生的根源,因此,“证”和“病”是一种因果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因此,否定或肯定病和证的任何一方面,都是片面的、不完善的,而两者结合,则是创造新医药学派的重要途径。
7 o& m6 e: X: v) @0 O6 M/ y
# R% i* }) p% r# }        辨证论治的优点,在于不论对如何复杂的病情,都可依据症状,从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中,运用四诊八纲的方法归纳分析,提出综合治疗的措施,但缺点则是对疾病产生的具体机制、肯定的诊断,缺少现代科学依据。例如西医对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诊断,除了有关的主要症状外,还必须具有肝肿大、压痛以及肝功能异常等的检查指标。而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则可有肝脾不调、肝郁气滞、阴虚肝旺、肝肾两亏、脾虚湿阻、血瘀癖积等的不同证候归类,而这些不同证候也可同时出现在其他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这种中西医之间在诊断上所存在的客观差别,如果不经综合参考分析,有可能导致医疗上的严重失误。例如直肠癌早期症状易与慢性痢疾混淆,如果不经运用西医学方法早期确诊,中西医结合,严密观察,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就很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癌肿转移,甚至不治。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目前西医学对许多疾病的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透彻,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未能被完全阐明,如果单纯采取西医学“辨病论治”的方法治疗,有时临床疗效也不理想。如能“辨证”与“辨病”密切结合,研究疾病与证候的关系,探索临床诊治的规律,则相得益彰,对于今后医学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e' |4 Y8 P$ ~5 y( E& c/ u/ h7 V1 ^% d7 g& I
        朱老说,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逐渐由自发走向自觉,形成了一种模式,在反复强化之后,作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法则被提到了人们的面前,起到了积极推动中医学术发展的意义。因此,我所提倡与强调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精神,不仅是“合于时务”的务实之举,也是先师章次公先生“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双重诊断,一重治疗”学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P0 K: n5 _! W: e: U! Z" v
5 D% s" x9 n6 j5 `; }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而且中医与西医毕竟属于不同的学术体系,中医学在充分了解了西医学的长处之后,也充分认识到了西医学的局限。尤其是疾病谱的变化,西医学在还原认识方法上的缺陷,以及化学合成药对人体毒副作用的日益严重,使西方国家也开始进行反思,并逐渐认识到了中医学的优秀本质。
- ?1 q8 Y, ~$ a
/ i* ?5 y) V) R& |2006年,朱良春先生为出版《朱良春医集》,对于这篇发表于44年之前的文章,进行了重订和修改。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学术观点,应当说起过不小的积极作用,至今仍然是进行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但是,在具体理解、具体运用这一方法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评价它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这才是认真负责的做法,也必将对于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  G8 B6 ~9 k2 N7 x1 b
0 U( T' E. q( R, p' B       在发生了这样明显变化的今天,如果仍然强调在西医的病名之下再行辨证,中医学术的独立地位就会受到影响。更有甚者,不少人把传统中医的灵活辨证,改造成了辨证型,人为地把患者分成几个证型,每一个证型对应一个处方,只要主证加次证等于某种证型,就机械地始终使用一个处方治疗,不许随证变化药味。为追求统计学意义,削足适履,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坚持中医的特色,把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治病活法”,庸俗化、机械化,变成僵死的教条。背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势必会失去中医的特色与优势,造成学术萎缩。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防止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引入歧途。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29 21:54:43 | 阅读全部
       周日晚上(2019年12月2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周村绿芸堂中医医院的姬领会讲述中药学的有关内容,今晚八点半,他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中药功效的来源问题。  y  Y5 J. z- _2 X3 S

" Z* Y* v7 n$ e- c  O8 r. p0 `2 e/ }       中药功效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1 n& h! G, j" {: F8 [

' a. p; t  ?/ ^' p/ M* s: n       古今中药功效有无差异?2 J( f7 s. e' n) X

( B( ?/ i9 e' E" F* ?$ D6 M       我们记住的中药功效是古时候中药之功效还是现在中药之功效?
6 N. G+ l2 Q# r& W# D
1 z1 O% j/ J6 C3 W  b       如何认识现在中药之功效?
* N, c# v" I( I+ l0 Y- j- x0 }  l6 F9 m2 b
       如何让中药更好的达病位?  F6 ^: `7 B1 n+ w& y7 Y. ?

) r, R7 l. @, ~& d; _' s: k4 \% R       详情,我们一起期待姬领会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
4 Y8 t5 i$ `4 V8 W1 q$ Q" W' O! E! _$ V
         祝贺山东淄博周村绿芸堂中医医院的姬领会院长讲述中药学的有关内容成功!/ ~8 X0 S& p' O# A# O4 D# Q

: Y* Z) g2 j4 z2 P        他首先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中药功效的来源问题。+ e& A4 |' K+ |# b1 F7 L
0 {& |- u, c/ ?5 s- O7 \
中药功效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 Q3 a, d- A. U3 G
: ~  y3 x9 G" y3 I  ~/ M
        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主要是太久远了,中医发明中药的时代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很多偶然发现的过程失传了,更多的“反复验证过程”也不见了,仿佛一夜之间中医发明了很多中药。
5 E' Z2 ^6 v9 y" K0 T. x" z8 h4 V* x3 }& l) z" M! t% e
         古人相信“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当然,这个“神农不是一个人”,他是很多中医共同探索的化身。
8 ~! S" Z/ Y' ?5 ?
7 s1 J1 r# p+ ~( {" B5 v! p# {  @) V         有一点很明确,就是中药大都取源于自然,不是化学合成的;' q% a! z5 d2 ]' {3 n  F

' j# c; R+ J; s9 h        中医使用中药,不是按照化学成分用药。中医经常是“开方”,不是开药。
7 p* c3 G* w$ ~* ~: R
0 {7 u4 m/ w; e( F5 Z' K        方,有经方和时方的区别,每个中医都在行医的过程中创立了或多或少的方剂。由于慎重怕说不准确,或者格外珍惜自己的经验,不肯轻易传授,也丢失了很多他(她)曾经很看重,很珍惜的方子。
% v! ~$ X8 c# g* P- `: g" I0 s5 I$ W' R4 K3 h4 i+ g7 H
        西方古代也有一些使用植物药的记载,后来不用这些方法了,是因为纺织业开创了合成化学染料的“法门”,在紧急的情况下,有人“有病乱投医”,“死马当活马医”,用染料当药物试验,竟然“撞上了”,,取得了成功!后来积少成多,逐渐发明了很多化学药。2 B' j9 \, W3 M( f8 Y, F
0 r  f+ ~* T3 k6 I
         由于化学制药,大部分都是大自然的异物,也是身体的异物,为了安全起见就发明了动物实验。
) h; s$ [" }& K/ P- p2 T) Z% `2 X* B0 A
         中药不是这样的过程,而是“天地精华聚成药,四气五味入脏腑”,是自然生成的药物,加工或不加工,组合起来的方剂,通过煎服,或者吞服,进入自然进化而来的生命体,是不同自然力的相互影响。 % U4 B1 ^! Z% E5 B# v+ f

7 U5 L! m; n0 {' m. A. B' _        有利,就是药;
$ K$ M- f3 N) b
) `6 c: }. Y. q+ V* d/ v( q$ A% ~         有害,就是毒。
! n, k" g6 X, B! j6 s' F5 e* j2 `) R( {+ a) N2 v
! K: J  J! d5 j9 V$ m

4 I7 r! {  }% N( g因此,古人经常把“毒”与“药”放在一起说。% q+ @$ p5 F% x5 g+ N, P

8 a: D/ u  j+ W8 A2 Z3 ]$ {0 S+ {4 i7 L) t/ e

/ a. [% I  D; t* ^; D+ P
6 M! P9 r) W6 U) X& h2 l+ U0 P; g. p  I8 g
正因为古人心里不忘毒与药可以互相转化,甚至说“是药三分毒”,小心对待用药,因此,才做到了安全有效用药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31 21:18:23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19年12月30日)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辨证录》。
; Z) `4 X6 j7 H# q3 a- u% O1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辨证录·痹症门》。《痹症门》有十一个病症,我们今天学习五个病症。8 k+ H; I' r% F# E( H
      76,人有两足牵连作痛,腹又微溏,人不能寐,卧倒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者,人以为寒湿之成痹也,谁知是风寒湿同结于大肠乎?
# N8 B1 c$ X5 c4 }$ S/ j      77,人有呕吐不宁,胸膈饱闷,吞酸作痛,因而两足亦痛者,人以为胃口之寒也,谁知是风寒湿结于胃而成痹乎。
7 G4 Z4 S! g9 b, T      78,人有心下畏寒作痛,惕惕善惊,懒于饮食,以手按之,如有水声,人以为水停心下也,谁知是风寒湿结于心包络乎!5 y9 b8 }6 V: M9 r" i
      79,人有小便艰涩,道涩如淋,而下体生疼,时而升上有如疝气,人以为疝,或以为淋,而不知非也。盖风寒湿入于小肠之间,而成痹耳。
& i5 L! p  c* w      80,人有一身上下尽行作痛,有时而止,痰气不清,欲嗽不能,咽喉气闷,胸膈饱胀,二便艰涩,人以为肺气之不行也,谁知是风寒湿之犯于三焦乎。
* b( a0 A7 w: }      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bzl
) o0 v! u1 ?% y5 Z9 \4 ~          祝贺马京雪讲述陈士铎《辨证录》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个痹症的病例。- p/ Q2 T/ c! Q6 v0 ~
         中医的经典《内经》中,有“痹论”,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是站在外因致病的角度来看问题。
: J( Y  z* F; y4 ?3 ^! D        其实,风寒湿邪 之所以这样能够侵入人体,主要是因为脏腑正气虚弱,不能抵御邪气的攻击。因此,后边的部分,《内经》的作者就说痹有“五体痹”,有“五脏痹”的不同。! x9 j6 ~5 h; Q  B/ }9 e
         治疗痹症,可以从祛除外邪入手,也可以从辅助正气入手,也可以扶正祛邪并用。4 i) C! O7 T' {, j  }  \' z2 [
        治疗 方法可以使用药物,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外治疗法。$ @0 y9 B% {5 F3 q" Z0 w
        陈士铎的五个病例,都强调辨证论治首要的内容是顾护人体的正气,以扶正为主,根据需要适当驱邪。
7 H( F/ S1 D1 \: A& V         他的治疗方剂,即使是成功的病例,也一定要提供“另一个方剂”,不说我的治疗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是别人“不可超越的”。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我们当今的医学名家应该学习的。# q+ W: W' [+ B2 k- B  R& s: m0 D

* S2 o" F' K' a0 Y% q7 R;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31 21:22:33 | 阅读全部
@所有人4 V) b* @+ F3 }% s9 A8 c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19年12月31日(周二),即将辞旧迎新,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11讲。 ' }* K$ C* j1 [0 Q

& x/ ~& B% R) n/ ?' d5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q& O" o, O" u' _5 j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内经》的范围:9 r* [' C  F  h.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 @# H! v4 r! `* a黄帝问焉: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 _0 w% m' C8 }3 F* `/ j+ |3 S. U) e8 ?& Y9 }0 E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 n2 {' G9 v$ n& ^/ b
' o8 r+ H1 x9 \3 ^9 a0 x% l" d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6 \9 P! {+ l( ^: E6 q

. A% C( u/ g$ u- H4 h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 B1 E3 ?: u" R5 a; c, k: T' \* X
' \7 \% Z- O; f) }  V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 m) J# O, i; V3 i5 S0 @# p  f. T/ g9 L# Q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 f. r7 V+ s; t
& ?+ n7 B8 W# V) D/ _& y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 `! A) u/ q3 ^; n: s3 A  F7 g7 O9 L* n. J) o. [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X- c. }4 j, R! @8 w8 z7 Y) a

! T6 x  `- E' i3 I. g$ t7 m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7 A' s5 b4 R+ U! H& ]1 f. _

& }2 r+ u' ]. V2 K4 V! T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8 Y. N/ w' l# ?! V  |# h
% w& u" @! D: D  C# {) F, d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c; G- \! p- X6 J) B* J

/ P. c/ M) S* O6 C" U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 s* Q  j2 o/ K$ ~5 D) h1 ]# j7 [
* P# Q" a6 m, L& a% }- d/ L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 Y' V$ o4 P8 J$ i! r* S) s! x5 T) Y1 q- |# ^
  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 ^. T0 B% n% h
5 a5 K6 k8 Q; ?8 k4 `- M8 V: G  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 g6 ?1 I& Z+ V+ F1 G. f" o6 D& d+ l5 b" R4 v1 ~2 e6 L3 h5 j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 T) O: ^" [% C$ Q5 p+ h
: \6 |8 @( k+ c# j  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0 @/ C7 M+ R) f6 }4 [
4 n8 L* N4 q3 G9 a2 k) `
  帝曰:藏象何如?7 b! W6 r" |7 P3 I+ t

4 h% n& Y2 w1 ^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6 d- }/ @$ @- x& o0 [" F) I' O
3 d; x6 f. O- ^  ?0 g# x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9 u3 L4 a: _: ^( V3 ^1 g. W  Y" n: Q- P2 B0 T# y# \) ?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5 D  K* M) k6 [6 y' P- x7 W3 F1 z
+ u; M9 R6 m7 _. R" F0 \7 u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 K: {" E( h5 I5 b4 J8 k& P& }5 F, N1 A; f+ T4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31 21:44:54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12月31日)由朱胜君为大家讲述《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现场实录》。) R. s2 r' z8 I$ X. m' x. G  V
. b) V. s9 m, |1 c) m3 T* K/ Q1 w
      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糖尿病疑难病症经方运用心悟。
  l& y7 k5 i6 S+ u1 X4 B
5 O6 ]/ ]4 @5 y' E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jfjxb( x5 M3 d. Q% @, N1 N
: y' [# o+ `, ]
         祝贺朱胜君为大家讲述《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现场实录》成功!。
: o* p% c4 A$ C) W, c( x7 h0 w1 e& ]& o, r9 D% j
        她今天 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糖尿病疑难病症经方运用心悟。
/ `6 ^# N; w  k8 x+ o, h* j
( @2 F" M  K, F7 b& x5 J4 I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过去是因为尿里有糖而得此名称,由于希望早发现,早治疗,不再把尿糖作为硬指标,而是规定某个血糖数值为界限,其中的利弊难说清。
0 e$ ]. Z* v6 l" a$ m/ M( L. [) y9 J9 L* j
         用血糖数值代替尿糖,并且大力降低“诊断标准”,虽然有利于“早期预防”,但是很多人误以为超过“正常值”就很危险,所以,开始“终身服药”,或者使用胰岛素。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大量医药资源(尽管有利于制药和买卖药的企业集团),增加了社会和人民的负担,还有一些人因为长期服用降糖药而带来很多副作用和“医源性疾病”,也有一些人过量使用降糖药而丧失了生命!
  ]" X. H+ W. _: B) Z+ q1 a
: Z4 E1 s* z) ^4 K& c        中医所说的消渴,与糖尿病的主要表现或特征完全一样,因此中医可以治疗糖尿病,历代名医都有案可查。
5 a, p8 {$ E2 U; n; j) U$ G! x) G5 U( Z/ l+ `
        西医说的血糖高,不见的有消渴的表现,因此,血糖高如何解决?这需要研究,也需要辨证论治,还可以发挥中医“杂合以治活法巧治”的独特原理,“不药而愈”。
- p7 V3 \7 ?5 G7 C7 J8 y0 r+ w7 S
0 e) d7 [% {5 k" c2 N; @         中医是低碳环保的国医,是道术并重的学术体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可轻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2 19:54:26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20年1月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老热病研究》的第31讲:中医诊治传染病的展望。邓铁涛先生在讲述了中医诊治传染病的历史成就,中医对于病因的认识,以及中医如何驾驭中药,如何强调邪正斗争的作用等问题之后,展望未来中医诊治传染病的发展趋势。他说:“(一)扫除歧视中医之障碍:1、中医没有细菌学说不能参与传染病的防治。2、以统计学为准绳抹杀中医之疗效。例如1956年蒲辅周一人成功治疗乙脑167人,卫生部却以其使用了98组处方,不具统计学意义,不承认其疗效。3、中医不能重复,怀疑中医药的科学性。不懂中医辨证论治,只照西医的辨病,如何重复?(二)培养‘铁杆中医’为当务之急。由于社会上重西轻中已成风气,中医教育之偏差,按西医学的观点,认为《伤寒论》与《温病学》乃几百年至一千年前的著作,在20世纪时代已落后了,乃将这两门经典课降低为选修课。致使后之学者,只知道细菌病毒之感染与抗生素之应用,而把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精粹丢掉了!这种情况从全国中医院治疗发热来看,已是普遍之现象了!因此大温课,并深研四大经典,以培养真正能用中医药治病救人的‘铁杆中医’。实为当务之急也。(三)中药剂型改革,发展中药针剂。血管给药,是西药的一大优点。中药注射剂的研制,这是提高中医治疗效率的一大途径。二、三十年来,这方面已有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仍很不够。如果在这方面下大力气,下工夫,抗菌消炎领域,中药针剂将成为一支主力军。我校与药业集团已经开始合作,正在起步。希望会有惊人的成就。(四)我十四年前对于温病的展望,至今仍然值得参考。8 j6 k0 b5 v1 ^5 l% ]1 ~
# G7 }+ u- T  |
已故中医李阳波说:“西医要研究一味药,需要经过长期的试验和一系列严格的鉴定,耗费大量的资金,可是中国的医师们不同”。“我们加上一些中医的思维方法,加上一些中医的特点,那么,我们就是一个随时随地的药物制造公司(”。此言深有见地,优秀的中医随手就是一个制药厂!他们随时随地制造的丰富药物,是许多高级药物化学家一生都难于分析清楚,更难于制造出来的。当然,隔行如隔山,化学家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优秀的中医随时都在做。他们以优秀的中医理论,驾驭着不可思议的“植物化学集团”。笔者主张“不能用管理西药的方法管理中药”。  L* b: x6 @3 B/ U, O* e- E

$ \) T3 e! r2 {中医药在经过一次一次现代科学的验证、考验、试验、实验之后,并没有被揭密,也没有被同化、取消,中医依然还是中医。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中医与西医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理法方药的传统,安全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一旦失去了的传统,中医就将陷于很尴尬的境地,甚至必须跟着老鼠跑,走先实验室后临床的道路。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ttrbyj9 Q0 G. l" V' \/ f; v' `0 B
9 h& C! L- \$ S- a
       祝贺刘敬章讲述书稿《邓老热病学研究》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关于中医诊治传染病未来展望的有关内容。
; Y9 y, y/ O" O+ [' x
- v1 e' p: }, O1 s( w) {9 T         传染病曾经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最大威胁,远远超过了战争的伤害。人类依靠中医发明的免疫思想和可以应用的免疫技术,逐渐积累经验,扩大疫苗防疫的范围,消灭了天花也控制了大多数传染病的流行。尽管有些民族虚无主义的人看不到,也不相信中医的伟大贡献,但是,2003年前后突然爆发的非典,再次凸显了中医药的独特贡献和巨大的潜在价值。
5 Z" {; S0 t7 R5 ~. `9 x; H2 H0 M( u4 a- m$ d7 M: i+ U
         邓铁涛先生以深厚的中医素养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看到了中医药在未来的巨大价值,对于中医将来发挥作用充满期待,然而,中医药未来的价值,要看未来的中医人是否还有中医思维?中医人还会再用古人智慧吗?如果跟着西医跑,从实验室出来再上临床验证,再慢慢申报药品,再逐渐推进,恐怕就只能畏畏缩缩,难有作为了。
. ~" j6 `, @% a1 Y* L
# i+ X6 e6 L& X2 ]" K7 g
* x6 x1 g2 K* x9 g
1 C) |! }# ?% a8 F; h$ h3 D十几年前,曹东义在《中国中药报》上发表了一篇,几篇文章《背弃传统,中医就只能跟着老鼠跑!》《在西医病名下边辨证,中医容易失去自我》《冲出西医病名围城,中医才能卓然自立》《把中医的裹脚布去掉》《冲出中医的末法时期》等等,这些观点得到邓老的鼓励,如今他老人家离开大家已经一年了,我们需要继续说,接着说,说得更好,更准确。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2 21:22:15 | 阅读全部
        本周四晚上(2020年1月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临证指南跟师录》之庞维新教授谈预防癌症的五驾马车的内容。古训:“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所以癌症的预防和康复成为当前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据国家公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全国大约每分钟就有六例新发癌症患者出现,每个大家庭几乎都会受到肿瘤的侵袭,传统的西医手术、化疗和放疗三大疗法明显的出现了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是高昂的治疗费用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患者忍受着身心和经济双重的巨大创伤,对家庭对社会 都已经造成了灾难性的负担。如何科学抗癌,综合抗癌,尽量多的绿色抗癌,从源头上防癌控癌,已经迫不及待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lzzngsl$ N2 i# D' h7 x  U& `9 k
祝贺刘敬章讲述《临证指南跟师录》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庞维新教授谈预防癌症的五驾马车的有关内容。        
/ ^3 \+ M8 [0 Z% A  F: ]' s' ~' K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情况每个人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新细胞,其中就有一定数量的恶变细胞,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发展为癌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100种“致癌基因活跃起来”或者50种“抑癌基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会出现癌症,只要大家的年龄不断积累,到120岁的时候,可以说所有人的体内都有了癌症。* ~, c7 C& X5 n# C
        因此,得癌症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几率,不得癌症是很特殊的。+ `5 U# w1 l% T- J3 Y7 _6 a
        得癌症以后如何治疗?
9 ~+ R8 q1 A/ }$ U  \) c0 w8 h5 C         这个问题很复杂。
& m6 ?3 v* Q2 U9 e  h" S0 B) a主要的原则,是“扶正祛邪”。
1 n* `/ c, |. d# ]) y# R3 P         手术,放疗,化疗,都是驱邪,未必如愿。+ n+ l, B. F8 F5 W4 j: V" d5 Y
        中医扶正的方法很多,自身锻炼很重要,精神与形体相比更重要。) C" o* j! Z$ o+ j
        是否有效?关键是个人有信心,家属支持,治疗得当,缺一不可。+ P. S9 v$ Y- J" t, J
         比如,食道癌只要被确诊,都超过了“原位癌”的时候了,“原位癌”是仅仅在粘膜层,包块都跨越粘膜层。再小也是上万个细胞聚集的结果。
7 M2 r- l9 |7 [* H        假如是食道中段的病变,西医按“除邪务尽”要求切除病变以上和以下各5厘米以上,以便达到安全区域“根治”,其实很多人做了“加强根治术”,也没有根治。
) X: q9 W2 Z# u) X8 }/ U         开胸手术,创伤很大,可能出现断口愈合不好,或者形成瘘管,或者狭窄。当然,迷醉意外,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的大血管和心肺脏气,都难以避免。做手术的事情,肺叶需要压缩,术后再膨胀起来,因此,有很大风险,不是“手到擒来非常轻松”,并且手术后的牵扯疼痛也很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Y! @' g) H7 k, s( p: h        中医治疗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自身的体质能量,这是不可否定的。即使是选择西医的某些方法也属于“急则治标”,关键在今后如何安排继续“扶正祛邪”,急需鼓舞心情和信心,否则就是开倒车,帮倒忙了。
6 b6 B, u7 t) I1 X, ]/ \        中医擅长“杂合以治活法巧治”,当然还有很多内病外治,不是只有辨证论治,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尽管其中很多都是个案,不是统计学处理的数据。" H0 w2 }# O9 I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病情,因此需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不一定是符合统计学才是最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