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4 2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20-9-5 10:59 编辑 . U8 H, S* L# |! y3 v

5 O. w) ]* Y6 F) R: y8 w  F本周四(9月3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易水学派研究》之《李中梓一一易水学派“脾肾学说的完善者”1》。
* q; e& R* k6 ^2 ?8 a/ _
9 [+ g5 s: \; M9 ?( l
' g) g. i. w, V, h- K/ s2 a7 r8 f7 A) Y! W3 a/ k
今天我们学习明末清初的医家李中梓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学习他的生平、著作及学术渊源。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
$ a1 i/ N  J  t/ k8 `1 x
; I6 w. M; r$ E+ c2 f+ k* Z
( R* }, j% Y% v5 V1 I- R* t  U4 f- F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newsDetail?id=11965 {' G4 z; m. s3 H; ^$ |2 h% A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易水学派研究》李中梓的有关人生事迹、著作及学术渊源等内容。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又号荩凡居士。出身官   宦之家。华亭(今上海市)人。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伯父尚雅字伯安,号鹤汇,负异才,供弟尚兖读书。父尚兖,字补之,号震瀛,1589年中进士,曾任职兵部和吏部。兄中立,字士强,又字正宇,号念山,曾任浙江按察,四川主考,大理寺卿右评事。兄中植,号念曾,系著名学者,兼通医药。侄延,原名彦贞,字我生,后改辰山。又字期叔,亦曰寒村,号漫庵。师事中梓,着有《补撰药品化议》(一作《辨药指南》)14卷、《医学口诀》、《脉诀汇辨》10卷、《痘疹全书》。, J: D( j8 \0 x5 L! E6 {# I% U) R
李氏青年时曾应科举,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著有《内经知要》、《药性解》6卷、《医宗必读》10卷、《伤寒括要》2卷、《本草通玄》2卷、《病机沙篆》2卷、《诊家正眼》2卷、《删补颐生微论》4卷、《李中梓医案》等。《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豪》三书,1667年汇刊在一起,署曰《士材三书》。
3 Q- q3 r+ X3 D李氏弟子有沈朗仲、尤乘、华藻等。沈朗仲传马元仪,马元仪传尤在泾。! L4 L! d' W+ @- i6 X6 D# X

2 z, @+ H% `  q4 A8 l( S( L$ i9 `6 W4 E- G9 t8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5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0年9月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大智慧》这本书的内容:% o$ \  }. u$ U4 h3 U
+ A4 o1 x9 L4 S' y% L
        第二十节学黄老养生保健有思想。% N6 u8 ?9 }6 `5 O

, I  J) M: F. R& [6 c       汉朝初年,盛行黄老之学,这种风气的形成,与汉文帝的妻子窦漪房有着密切关系。
5 O/ G% y- Q. k5 s' A6 {' O, F$ R+ K( J( |- }
          窦太后是最早推崇黄老(黄帝、老子)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按刘邦时期定下的“予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自她之后,再也没有一位统治者能像她那样重视黄老思想了。4 P% S1 Z; m, `+ Q7 K. d

5 t+ T0 p7 [9 ]- \3 N- p6 U      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是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而服务的,所以在说到新儒学核心之时,更多的是侧重于其政治上的大一统。“天人感应”学说则应该属于董仲舒新儒学的一个内容,都可以归结到董仲舒“大一统”学说。
& v7 d; o* f% o, B6 e
: g2 R* [8 {) V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ydzh3 j! P% u8 L% w2 g

3 t9 O* G! j# g( c& h             祝贺衡水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中医大智慧》之“学黄老养生保健有思想”的有关内容。: [* n! e3 B$ T6 `5 o# T7 g

# J3 ~" V. w) g$ J: a" L3 ]! Z; z! u      在汉初的政治争论中,牵扯了很多人政治生命,也影响了很多人的思想,《淮南子》的作者刘安也深受窦太后提倡黄老之学的影响。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病危,死前天上出现彗星。刘安认为这种天象预兆着“兵当大起”,天下将要大乱。于是“治军械,积金钱”,准备武装起事。于此可见当时政局之险恶矣!& u' n! c( I  D: {8 o  A3 a
5 C8 x$ T- I& R4 l3 y: O# S* s3 ]% ~3 r
      历史中的人文学术难以完全超离于政治。但是,后人已超越了这场历史斗争。今人谈论汉初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常称叹称羡。然而,若不参照汉初及建元年间之大形势,汉初儒道两个学派这场大论争就不能真正被理解。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精卫填海”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8 l- @* p; J& U( ?* ~% n& N
* k. }: z% C- p! J" r5 Z- _) b
《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以及与托名黄帝的其他医学著作的出现,都与汉初黄老之学的盛行有关。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在《淮南子》一书里,有很多思想都与《黄帝内经》是一致的。0 ^. o7 t  V  a& ~

. x) x( l7 K  ^* R7 _5 i       汉朝建立初期,由于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政策,窦太后只重视黄老之学,轻视儒家思想,使古代儒家的典籍散乱殆尽,河间献王首先出来收集古籍,进行整理和阐发,对于儒学的存续的继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_% W/ v% w+ x+ M5 p- s& c

- W' P. J! v! c% D学者们根据《汉书》等文献记载,认为献王刘德在封地河间的王国里,高举儒学大旗,与窦太后倡导黄老之学恰成对照。他但对于儒学不仅倡导,而且身体力行,言行举止都遵循儒家的礼仪法度,并推行儒家的仁政,以民为本,“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 p3 H: b, q4 n& m; Z" ]
- Y. {0 U5 ^5 G5 y! J
河间献王以重金求购天下遗书,并抄写好的副本给原主,自己留下真本。因此,“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一个诸侯王的藏书与国家的藏书几乎等量齐观,尤其是古文先秦旧书几乎都被网罗。9 o2 |) p/ N8 d$ y4 L( {1 w$ E0 ?

4 |1 x2 d3 B" d0 x  I7 V7 T$ Q( P       董仲舒(前179一前104) 汉广川郡(今河北省枣强、景县一带)人。
( H, b! h! x- ?; }
, s9 ~  A; W  ^* L# [7 |+ J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因此而被称为汉代的“群儒首”(《汉书·萤仲舒传》),“儒者宗”(《汉书·五行志))).- ]1 }; l& a, z$ D% |
7 h, e9 P( K1 H  k) @( ^
他在承继孔孟以来儒家传统的基础上,能够推陈出新,通过对天人之间辨证关系的系统建构,建立了一套以“天”为核心,以“天人感应”为目的的儒学体系,开创了汉代儒学的新局面,把传统儒学推上了一个新高度。徐复观在《两汉思想史》中,把董仲舒的哲学称为“天”的哲学,并认为“天”的哲学的完成标志着新儒学的诞生。这一论断是有根据的,董仲舒哲学以神学形态的“天”为形上依托,为儒家提供了系统的宇宙论的根源。& Q8 }! n- C* z0 b4 D6 C
  ^8 x+ k/ a6 m; _
           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4 t& l! p: O* ]( X0 P! w0 N0 y" r+ m: k. D
0 N4 E; d! J  D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是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而服务的,所以在说到新儒学核心之时,更多的是侧重于其政治上的大一统。“天人感应”学说则应该属于董仲舒新儒学的一个内容,都可以归结到董仲舒“大一统”学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6 22: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周日晚上(2020年9月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情绪心理学》西方情绪心理学发展之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情绪理论、认知心理学关于情绪的研究及情绪的发生发展和分化等部分内容!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qxxlx
5 Q: C8 c0 G* Y. c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 了《中医情绪心理学》之西方情绪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t9 u5 b' |; W
       西方擅长二元思维,长期把人看作是神的奴仆,神学甚为发达,把的精神归教堂管理,文艺复兴的兴起,开始重视“人文”、“人本”,以人为本,就拜托了神的统治。
: x3 s3 U5 R" \$ N3 ~; T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J6 {3 {& ]! Q+ ~3 y0 \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9 w8 }5 e- f! H% P( a9 x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极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 X6 N6 ?- w7 X6 u! B' v+ E- P. S" B8 i# m" Y/ c3 `* W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4 T6 S  `  g% }; Y; [% _( V

. ]1 J) ^$ {) Z# k( z5 Z5 v5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7 21: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晚上(2020年9月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辨证录·关格门》。
5 Z: z" `+ V8 Q; B* m  b      本周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x7 u0 J3 g; h7 j      1,人有病关格者,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红赤,目珠暴露,两胁胀满,气逆拂抑,求一通气而不可得,世以为胃气之太盛,而不知乃肝气之过郁耳。! i  B; `5 e# L  {# U8 H' Q
       2,人有无故而忽然上不能食、下不能出者,胸中胀急,烦闷不安,大小便窘迫之极,人以为关格之症也,谁知是少阳之气不通乎。- k! l# E' y3 f! U
       3,人有吐逆不得饮食,又不得大小便,此五志厥阳之火太盛,不能营于阴,遏抑于心胞之内,头上有汗,乃心之液外亡,自焚于中也。
! T, N. Y0 v" i! @( {8 i" _  t      4,人有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人以为此寒极而阴阳易位,其脉必涩而伏也。夫胃气之所以不开,与大小肠、膀胱之所以闭结者,由于肾气之衰也。
$ o- J6 y' \4 a% R* K! h  `      5,人有一时关格,大小便闭结不通,渴饮凉水,少顷即吐,又饮之又吐,面赤唇焦,粒米不能下胃,饮一杯吐出杯半,脉亦沉伏,人以为脉绝也,谁知是格阳不宣,肾经寒邪太盛之故乎。/ o: F) F$ P' L! m. {
      敬请期待马京雪医师的分享,我们一起道术并重,复兴中医。http://www.ynjkcy.com/bzl* O5 D/ T6 J9 k+ f( t
       祝贺宁晋中医马京雪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辨证录·关格门》的五个病例。
3 v7 E+ @6 G% s; u9 m0 Y- d     :
& e& Z7 ]- d- C- A9 o' V* |      1,人有病关格者,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红赤,目珠暴露,两胁胀满,气逆拂抑,求一通气而不可得,世以为胃气之太盛,而不知乃肝气之过郁耳。6 m6 Q8 ~0 a+ V6 A: |+ v! s
     陈士铎说,方用开门散∶: ?3 ?# E) m0 V0 D4 g
白芍(五钱) 白术(五钱) 茯苓(三钱) 陈皮(一钱) 当归(五钱) 柴胡(三钱) 苏叶(一钱)牛膝(三钱) 车前子(三钱) 炒栀子(三钱) 天花粉(三钱) 水煎一碗,缓缓呷之,一剂而受矣。一受而上关开,再剂而下格亦通。
, [! K0 E2 w7 U6 q: x" _此方直走肝经以解郁,郁解而关格自痊,所谓扼要争奇也。倘用香燥之药,以耗胃气,适足以坚其关门而动其格据矣。7 m1 r" ]' o$ ^' `3 r/ q
此症用通关散亦效。
( ]5 d" d& ?7 @6 l8 h; d白芍(五钱) 茯苓(三钱) 甘草 枳壳 神曲(各三分) 白豆蔻(一枚) 川芎(二钱) 生姜汁(半合) 柴胡(一钱) 水煎服。一剂即开,二剂愈。愈后须用补肾之剂。7 @- h' V# y& `8 I, Y* g, G( d

% l- S' s2 y1 j$ Q  2,人有无故而忽然上不能食、下不能出者,胸中胀急,烦闷不安,大小便窘迫之极,人以为关格之症也,谁知是少阳之气不通乎。- e1 T7 w+ a1 B/ F: [6 p9 i
        陈士铎说,方用和解汤∶- g' o) l6 j! H7 a1 ]
柴胡(一钱) 白芍(三钱) 甘草(一钱) 枳壳(五分) 薄荷(一钱) 茯神(三钱) 丹皮(二钱)当归(三钱)水煎服。缓缓服之,三剂则可以开关矣。上关一开,而下格自愈。
! h/ E! ]- |. C, U( \# U0 d此方乃逍遥散之变方也。逍遥散有白术、陈皮,未尝不可开关。余改用薄荷、枳壳、丹皮者,直入肝经之药,取其尤易于开郁也。此方全不开关,而关自开者,正以其善于解郁也。
$ ?& h+ r1 }# w* P# L* D- K此症用宽缓汤亦妙。
$ a  m2 ^$ {; [$ g+ z, z; u/ b柴胡 茯苓(各二钱) 当归(三钱) 白芍(五钱) 甘草 苏叶 黄芩(各一钱) 竹叶(三十片)水煎服。二剂愈。3 O/ c% V- `( Y9 r( q
) b& L" X3 Z1 V
       3,人有吐逆不得饮食,又不得大小便,此五志厥阳之火太盛,不能营于阴,遏抑于心胞之内,头上有汗,乃心之液外亡,自焚于中也。; x- ^: @9 Z+ J& T
     陈士铎说,方用和中启关散∶
6 r! m# I. s6 y) V9 l( F% x+ \麦冬(五钱) 人参(五分) 甘草(五分) 柏子仁(三钱) 滑石(敲碎,一钱) 黄连(一钱)白芍(五钱) 桂枝(三分) 天花粉(一钱五分) 水煎服。一剂而上吐止,再剂而下闭通矣。
* |% D  E# W6 F* X此方解散中焦之火,更能舒肝以平木,木气既平,而火热自减。内中最妙者,用黄连与桂枝也。一安心以交于肾,一和肾而交于心,心肾两交,则营卫阴阳之气,无不各相和好,阴阳既和,而上下二焦安能坚闭乎,此和解之善于开关也。& z+ B$ D1 E0 s7 n' c
此症用黄连启心汤亦效。
( Z; r+ x/ y0 c& c人参(一钱) 白术 丹皮(各三钱) 黄连 玄参(各二钱) 甘草(一钱) 桂枝(三分)半夏(五分) 柴胡(三分) 水煎服。二剂愈。. i  k5 o/ L. N4 A, a$ Z, L

6 i" X, a; N4 Z* P# C1 a4 f      4,人有上吐下结,气逆不顺,饮食不得入,溲溺不得出,腹中作疼,手按之少可,人以为此寒极而阴阳易位,其脉必涩而伏也。夫胃气之所以不开,与大小肠、膀胱之所以闭结者,由于肾气之衰也。. K) c* [6 h' O  x8 M+ ?
    陈士铎说,方用水火两补汤∶
* i9 B+ D, V$ ], h" y熟地(一两) 山茱(四钱) 茯神(五钱) 车前子(三钱) 人参(二钱) 麦冬(一两) 五味子(五分)肉桂(一钱) 白术(五钱) 牛膝(三钱) 水煎服。连服二剂,上吐止而下结亦开矣,再服四剂全愈。" d, G1 _$ [3 Q4 g$ O: y
此方补肾中之水火,而又能通肾中之气。气足而上自达于胃,下自达于膀胱、大小肠矣。倘用香燥之药以救胃,则胃气愈伤;倘用攻利之药以救膀胱、大小肠,则膀胱、大小肠愈损,何日是开关解格之日哉。: o( L9 J3 @! s* ]( V0 ]2 ?
此症用化肾汤亦神效。
, a7 }) Y) `( C. ~9 O3 H熟地(二两) 肉桂(二钱) 水煎服。一剂即通,二剂全愈。
9 Z' C* h8 L4 V; F
: r3 }* w: P' Q" z, |5 t      5,人有一时关格,大小便闭结不通,渴饮凉水,少顷即吐,又饮之又吐,面赤唇焦,粒米不能下胃,饮一杯吐出杯半,脉亦沉伏,人以为脉绝也,谁知是格阳不宣,肾经寒邪太盛之故乎。
* I: X) d; Y3 W# s% ?     陈士铎说,方用白通汤治之。. y4 J4 F* c' ^0 @3 j6 x7 s
方中原是大热之味,得人尿、猪胆以乱之,则下咽觉寒,而入腹正热,阳可重回,而阴可立散,自然脉通而关启矣。然后以大剂八味汤投之,永不至关再闭而吐再发也。
1 I% `' u/ z+ Y+ s* q此症用加味术桂汤亦神效。9 H1 H: [6 p( c; `
白术(一两) 肉桂(一钱) 甘草(一分) 人参(二钱) 丁香(一钱) 水煎,加人尿半碗,探冷服之,一剂即安。: ~8 Z( k8 P! I2 Y7 [
+ G8 C% t7 I$ e, n
      感谢马京雪医师的分享,我们一起道术并重,复兴中医。
% \; r0 [, ?) l, y+ G" t3 m$ [( g9 p)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10 18: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0年9月8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朱胜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良春大师的文章<中医事业的现状与前景>6 o4 K. D6 S) y# O7 c
( ]$ e' a$ Q4 M" e8 }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lcqj
* T* U5 |8 s) y/ M& s0 z! ^  V: H1 V5 a# H$ R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良春大师论<中医事业的现状与前景>的有关内容。; U  E4 d1 P# @% i/ x' W( A

$ y7 y5 R% Q. j% l' ^( o+ C) D' t        朱良春先生,当年指出,前人在长期实践中留给我们的珍贵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但是我们真正继承下来,并加以运用发展的太少了。我从医近60年,自己深感惭愧,所知者仅是沧海一粟,无数的宝贵经验被湮没,真太可惜了。古人说:“脏腑如能语,医者面如土。”有许多好的卓效药,甚至是特效药,好的辨证识病的方法,好的理论,沉埋千百年,未能被发掘者,不知凡几。我认为当前许多疑难杂症,特别是癌症等,我们有时是望病兴叹,徒呼奈何,事实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药。”先师章次公先生也曾说过:“用百病之方,治百人之病,方称得是良医。”例如陈士铎《石室秘录》所载的“四神煎”(黄芪120克,远志90克,怀牛膝、川石斛各10克)治疗鹤膝风,屡试不爽,堪称奇效,近贤岳美中先生亦盛赞之,这是专病专方的例子。
4 [6 O. l6 @  J8 ^& Z
. d# O  T+ i8 H& Q. W3 L+ }辨证水平和医疗质量有所下降
1 I& w, D; \! e! D. ~7 d% e* Q9 B& c% U5 Z% c7 `
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是四诊八纲。而要辨证,首先认症,四诊就是认症识病的重要手段;望、闻、问、切四者不可缺一,古人云:“四诊合参,庶可万全”。四诊是中医的基本功,是医者认症识病的水平体现。但是现在有些医生只用问诊和生化物理检查了,望、闻、切仅是点缀而已,试问这样的话,辨证水平如何提高,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不容忽视。中医的生命和前途在于疗效,而疗效决定于辨证,只有正确全面的辨证,通过八纲的分析,才能提出完善的论治,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由于辨证的粗忽,论治的失当,医疗质量的下降,是必然的后果。试问医疗质量下降,疗效不高,还有谁来求诊呢?这个方面,必须引起重视。狠抓基本功的提高,突出中医特色,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中医振兴才有希望。7 P& r3 t  t" ?# D, n3 _; B1 J

* L# A4 o  ~" _& ?滥用西药,中医急症的阵地萎缩了. @; y2 H6 c( H* E

3 f. e- N5 ^+ a! f! }; z中医师学习一点西医基本知识和抢救技术,我认为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丢掉中医的辨证论治,忽视了中医的特色。不能一见高热,或是炎症,就用抗生素,中药仅是陪衬而已。滥用西药的风气目前似乎还带有普遍性,因而中医急症的阵地萎缩了,中医好像只能看一些慢性病,调理调理,这样下去,中医的前途是可虑的。现在中医院的病房,为了保险安全,或者病员要求,不少是中西药并用,这不是中西医结合,而是西药加中药罢了。中医治疗热病,或是部分急症,是有丰富经验的,我们要抓紧中医基本功的锻炼,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当然某些急、重、危之病员,中西两法并用,协力抢救,还是必要的。
" ~' B4 d+ @5 {: r# U. _- w( ~8 V+ U/ _) l
药材不道地,炮制不如法
; y6 F1 J2 U6 o- [+ D& Z
3 j, N$ ]" {9 o中药是中医战胜疾病的主要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马虎不得的,一定要抓好中药的质量监控工作,加强中药材市场的管理。中药是特殊商品,不应该唯利是图,要讲究商业道德,对此要大声疾呼。现在广告效应、名人效应很害人,要加强药品广告的严格审核。对老药工在中药鉴别和炮制方面的经验,要抢救继承,否则就要失传了。
) b0 Q9 g% k6 E2 Y* V! J) p# u
. M# U6 ?2 E/ s( a9 s/ U  d" ]中医院经费严重不足
& X) B3 G- R. U8 Q* ]
6 k7 ^- O* p; L3 }8 F+ o5 R中医院的经费严重不足,而收益又较低,设备简陋,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们除了呼吁政府增加中医机构经费的投入外,要自强、自信、自尊,奋力拼搏,力图体制的改革,争取自给有余,自我发展。力求“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以告慰党和人民的期望。  j7 |- u$ J  X- H  K% T
2 \( J. H+ ^* j, Z1 X5 `& e
朱老认为,中医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
/ Q/ y# ?# J0 k; u. P( a6 n  S! n, N5 j) u/ Y! R
中医药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历久弥新的一门技术,不仅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而且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也颇为青睐,我们责无旁贷,一定要作好“承接岐黄薪火,继承中医衣钵”的工作,为振兴中医药事业而不懈奋进。! ~' I/ ?" M( h3 K8 q% ?& [
& w. I% a# Y+ h: w

/ V' _$ h$ g: Y4 M- Q8 ^: R; [2 {3 V* \6 v
感谢朱胜君的讲述与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10 18: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三(2020年9月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邓铁涛邓老作为顾问委员编纂的第六版《方剂学》。里热证有外感六淫,入里化热和内伤七情,五志化火之分。病邪传变、病情变化,多不相同,且患者体质各异,因此清热剂可分为清热泻火剂(含清气分实热剂及清脏腑热剂)、清热燥湿剂、气血两清剂、清营凉血剂、清热解毒剂(含拔毒提脓、去腐蚀腐外用剂)、清解暑热剂、清退虚热剂7类,广泛用治外感温病,热入气分,高热烦渴,脏腑诸热证;湿温暑温初起及湿蒸热蕴诸证;温邪入营,气血两燔证;热入营血,斑疹吐衄;火毒疮疡,痈疽疖疔,肺痈肠痈,瘰疬流痰,痔漏,癌肿,耳、鼻、喉、眼火毒为患;暑热烦渴,暑湿吐泻;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                                              这一讲我们主要学习清虚热剂,清虚热剂,适用于阴虚发热证中以虚热内扰为主要病机者,气虚、阳虚、血虚所致发热,不属本类方剂的治疗范围,用时当注意鉴别。清热剂的应用原则,一般是在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若邪热在表,应当解表;里热已成腑实,则宜攻下;表邪未解,热已入里,又宜表里双解。敬请王秀民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fjx/ s  a' n; I, V  M/ R5 ]
      张海涛:祝贺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方剂学·清热剂》之清虚热剂。清虚热剂主要适用于阴虚发热证中以虚热内扰为主要病机者,清热剂的应用原则,一般是在表证已解,热已入里,或里热已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若邪热在表,应当解表;里热已成腑实,则宜攻下;表邪未解,热已入里,又宜表里双解。里实热、气虚、阳虚引起的发热不在此例,临证之时当详加鉴别。, u) c  H0 T' H$ L( ~5 d
    曹东义先生: 祝贺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邓铁涛先生主编《方剂学》中清虚热剂,清虚热剂的有关内容。
) e5 N. q& b' x& V( d% x, T     发热分虚实不同情况,这是中医的特色。) r6 u- b$ u7 V! E
     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有虚热病证,就有治疗虚热的方药。
8 G$ T8 z' @5 @; }9 @    感谢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10 23: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四(9月10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易水学派研究》之《李中梓一一易水学派“脾肾学说的完善者”2》。
2 _% M9 `5 v, ^+ M. D: N) R+ l# p8 F0 z% h: F: |3 ?

6 k% B% r' n8 ^8 m  S$ E" b; m& c* t) O/ V) ?0 g: X( P
今天我们学习明末清初的医家李中梓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学习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探索灵素由博返约,创立脾肾先后天根本论等,以及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8 T- I6 U" v& f

; @$ b3 P1 Y( Y( R
/ C5 o% j; H  N3 S* U
4 v0 q: f1 V& z$ e2 f5 Y& B% I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ysyj  {9 }" `! _% ?2 j! `

# N# K. p" G- [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易水学派研究》之李中梓学术成就的有关内容。. c) H. S1 f6 P* S/ B
  T8 D; ]$ j' @% K8 Z% [1 j

+ w" m* Y) x4 n* U! F
0 ?; ^1 g- n" ?* j6 i/ _        李中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继承,有创新,受理学启发,由博返约,创立脾肾先后天根本论等,这与外感伤寒病证的六经辨证不同,在李东垣重视脾胃,赵献可重视命门以后,深入研究,集成创新,开辟内伤杂病诊治新思路,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2 [: {! R. n/ Y- D6 z
! Z6 c6 Y% v1 \$ G3 z! h9 H! W
+ A: L) u! i& y& f# z' U) b1 ~0 P8 N/ w% S4 y: ~" y/ R8 j/ W
感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与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12 09: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五晚上(2020年9月11日)的空中课堂我们一起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的第九讲:扁鹊诊赵简子,医生参与大事件。司马迁记载扁鹊为赵简子治病,其资料来源于赵国的史书,事件的前因后果可考可证,只是要说清楚这件事情颇费周折,因为其牵扯的事件很复杂,是一个大背景下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历史由春秋步入战国的起因。把扁鹊诊赵简子的历史事件挖掘出来,让《史记》的记载拂去历史的尘埃,把开创医学历史的宗师扁鹊还原为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把中医学之中的先秦医学史弄清楚,为探索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事实依据,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bqwh
$ {' u' o$ f0 L! S) W         祝贺孟村回族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的有关问题:扁鹊诊赵简子,医生参与大事件。4 I* H9 r* h0 h0 q9 P  {
( {* ~9 D2 ]( n6 k( m
         历史学家司马迁,经过考证,引用《赵史》等记载,论述扁鹊为赵简子治病,其资料来源可靠,事件的前因后果可考可证,《左传》说,记载这件事的当事人董安于在公元前496年被迫自杀,因此可以确定扁鹊诊赵简子这件事情,发生于公元前497年。这时,孔子,老子,还都健在。
1 b9 W* w% R0 `( m: q4 I: T1 H5 L( s& I: j
也就是说,扁鹊完全有可能与老子论道,与孔子谈仁。
- R4 X9 n3 T, d5 `9 F  V6 t1 w+ V, p9 p1 i* p

5 R% O6 }4 v; ]) X3 P" L3 b- w) a2 a2 a8 Y
因为其牵扯的事件很复杂,是一个大背景下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历史由春秋步入战国的起因。把扁鹊诊赵简子的历史事件挖掘出来,让《史记》的记载拂去历史的尘埃,把开创医学历史的宗师扁鹊还原为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把中医学之中的先秦医学史弄清楚,为探索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事实依据,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P) F& ]' m. h! V5 a' T

0 ]; C! s) O5 E! m
6 z9 w1 j$ w% r. A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12 22: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0年9月1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大智慧》这本书的内容:
3 F2 F# l* L4 e2 P        第二十一节:淳于意传承中医名声大。
, E6 N" h9 N, ~  F7 O) O. j4 [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长达几百年的战火动荡,又经历了短暂的秦帝国和楚汉相争,诞生了大一统的汉王朝,重新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 以司马迁父子为代表的史学家,对此前历史上的学术流派,进行过全面的总结。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脩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作《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z: ^0 V' X8 s" D/ D7 H( q
        从战国末期到西汉年间,仓公淳于意师徒传承着中医,代表了西汉年间的中医水平。
6 z& H3 V8 h/ v! y3 ?         师徒传承为中医学的发展,曾经起过关键的作用。寻寻觅觅几千年,师父找传人找得苦,徒弟求真经求得也很艰难!把这个过程挖掘出来,就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历史故事。9 E% c5 Q* T/ \" v
        这一节由于内容较多,下节内容少一些,我们分成两个时段学习。
6 K0 @, K- X' R- @* [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ydzh
: ?6 h4 G8 J/ v7 X: t3 C         祝贺衡水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中医大智慧》关于淳于意传承中医的有关内容。8 k/ }/ f/ T" \! @& b( S; B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养育了独特的中医药医学体系,在甲骨文中就有丰富的医学内容。
: v3 g" b. H6 ~( _2 b8 }5 b          春秋时期扁鹊成为集大成的医学宗师,与儒家,道家,兵家等并立于中华文化繁荣绽放的时代。7 l2 I. S6 r: B% }$ B- y% q
        春去秋来,岁月穿梭,经历了战国时期的动荡,又经历了战国末期到西汉年间的新纪元,中医药的传承,在仓公淳于意师徒之间传承着中医,代表了西汉年间的中医水平,内容很多,十分丰富!& q9 H- u2 }1 t/ l% K4 {' U. V) _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9-14 2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20年9月1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辨证录·中满门》。
! S! L- s- B$ Y5 s4 m. L( ]4 v8 [8 ^7 w& C7 _+ n. N
      本周学习的主要内容是:5 E4 f4 m) f* x& [  R, {

% b4 Q% K# t4 P! _7 Y0 m      1,人有饮食之后,胸中倒饱,人以为多食而不能消,用香砂枳实等丸消导之,似觉少快,已而又饱,又用前药,久久不已,遂成中满之症。
1 @3 o7 u7 j$ e: a% x( L& R: @; L* z
      2,人有未见饮食则思,既见饮食则厌,乃勉强进用,饱塞于上脘之间,微微胀闷,此不止胃气之虚。而心包之火正衰也。
3 }% N' O0 w' h. @# G# R1 \3 `0 I! X0 i. A  E$ `  Z* i
      3,人有中心郁郁不舒,久则两胁饱满,饮食下喉,即便填胀,不能消化,人以为臌胀之渐也,而不知皆气滞之故。
4 x1 `7 C! l, R5 x) I  z9 J# h7 V; U+ a3 Y, ]
      4,人有患中满之病,饮食知味,但多食则饱闷不消,人以为脾气之虚,谁知是肾气之虚乎。, a( r" o$ V1 G: d" a& g5 V9 W
! J! h2 G. ~5 ~& Z9 O
      敬请期待马京雪医师的分享,我们一起道术并重,复兴中医。http://www.ynjkcy.com/bzl
  M/ l" W5 H* ]! E7 A% p8 _3 I" w' O9 D, Y! v2 f1 ]
      祝贺宁晋中医马京雪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辨证录·中满门》,讨论了4个病例。
$ j1 t4 f/ h" r
; m; ]/ S: s8 R( v( j3 e      - R3 H2 r% K) p& S

3 E: g! k% Y) S7 Q7 {$ m: u+ o      1,人有饮食之后,胸中倒饱,人以为多食而不能消,用香砂枳实等丸消导之,似觉少快,已而又饱,又用前药,久久不已,遂成中满之症。# {1 [3 e+ a4 f( }
( ?5 i3 l8 _: w. \2 I3 F! Q
       陈士铎说,方用温土汤∶
3 @  k8 @) u1 ]0 I$ g
# \" C/ d' p  G+ |9 M人参(一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萝卜子(一钱) 薏仁(三钱) 芡实(五钱)山药(五钱) 肉桂(三分) 谷芽(三钱) 水煎服。一剂而觉少饱,二剂而觉少宽矣,数剂之后,中满自除。
# X, a/ k, Y) k) a0 B( j2 g
7 b5 [  _( X, H- T# p  G   又说,此症用术苓加桂汤∶: f9 A( H5 {) T/ W6 Q
! p1 q- o% v+ r% m4 P7 E( g$ h
白术(一两) 茯苓(五钱) 肉桂(一钱) 水煎服。' f3 X, t, W0 p1 D4 X

4 R$ q  j, R7 E2 O5 n) M+ m6 [
! o6 a# B- ], w) n* }: ]8 b1 L- Q5 L1 M$ \0 Q9 w  h1 t
      2,人有未见饮食则思,既见饮食则厌,乃勉强进用,饱塞于上脘之间,微微胀闷,此不止胃气之虚。而心包之火正衰也。
% c6 Q+ J4 s- X8 K$ r- L
% I/ e' `3 ~+ k' }" D) ^       陈士铎说,方用生胃进食汤∶* `- {. W& e$ G
$ q# m2 r; d/ R% z- W
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炒枣仁(五钱) 远志(八分) 山药(三钱) 茯苓(三钱) 神曲(五分)良姜(五分) 萝卜子(一钱) 枳壳(五分) 干姜(炒黑,一钱) 水煎服。
2 L+ ]! K% Q6 G! u6 q4 ?! s+ A0 C/ M* @
此方治胃,无非治心包也。心包与胃,原是子母,何必分治之乎?不治中满而中满自除,此补火之胜于补土也。# @- Q5 A1 H! \5 j7 `) }$ A
- C) R- K2 K) N7 |/ ?8 `# C6 W, F
此症用调饥散亦妙。
+ x1 V5 `6 x. w5 g  [
2 M% @% G) h. e* }人参(五分) 山药(一两) 白芍(三钱) 甘草(五分) 肉桂(一钱) 菖蒲(五分) 肉豆蔻(一枚) 炒枣仁(三钱) 水煎服。十剂愈。
3 @& j& w2 U) a6 d, k- B. v. A) m
6 W8 E! J, U/ [+ z

+ A; k& e1 X3 b      3,人有中心郁郁不舒,久则两胁饱满,饮食下喉,即便填胀,不能消化,人以为臌胀之渐也,而不知皆气滞之故。
/ m( f7 X. i. p, s, \2 Y  o! V+ t- \5 s2 }* w
        陈士铎说,方用快膈汤∶
4 x. ^; _3 Z2 B
0 k& K+ _/ j0 Z" O; O人参(一钱) 茯神(五钱) 白芍(三钱) 白芥子(二钱) 萝卜子(五分) 槟榔(三分) 神曲(五分) 枳壳(三分) 柴胡(五分) 薏仁(三钱) 浓朴(三分) 水煎服。一、二剂轻,四剂全愈。0 t, a& i8 x0 Q6 x$ M

+ f- [( v5 V% u; z5 c4 D此方解郁而无刻削之忧,消胀而无壅塞之苦,攻补兼施,自易收功也。, n& t" a, ]. ?5 ^( `- I8 E

# j6 k% K! S+ l# N& f* f) K此症用抒胀汤亦妙。: V) f" n4 Z' k

% T6 @2 O" y8 @+ t* ]: {# k神曲(三钱) 柴胡(五分) 白芍(三钱) 茯苓 萝卜子(各一钱) 浓朴 人参(各五分)白豆蔻(三枚) 苏叶(八分) 白芥子(二钱) 水煎服。十剂愈。
+ G; A3 r+ `1 u) L6 J" F, e( |. n. T7 B" k8 I- b

' O. W7 D( j6 d0 n
1 o/ L3 I7 I( J      4,人有患中满之病,饮食知味,但多食则饱闷不消,人以为脾气之虚,谁知是肾气之虚乎。$ W) s1 {5 j; l" B

0 a3 S- Y# `/ h       陈士铎说,方用金匮肾气丸∶6 O$ q  C2 |; U3 F/ }! ]

' I# _- c) a; X茯苓(六两) 附子(一枚) 牛膝(一两) 肉桂(一两) 泽泻(二两) 车前子(一两五钱) 山茱萸(二两) 山药(四两) 牡丹皮(一两) 熟地(三两)各为末,蜜为丸。每日早晚白滚水送一两。初服少胀,久服胀除而满亦尽消。
2 Z5 J; |% ]  Y& |  i% s  v" u( w/ g' ~+ ]' J' c; Z9 F, q) O7 N$ q7 g
补火之圣药也。群药之内,利水健脾之味多于补阴补火者,虽意偏于补火,而要实重于救脾,补火者正补脾也。故补阴不妨轻,而补脾不可不重耳。
: D2 T9 }5 y0 O9 M% H* h6 G& v. E0 Y/ U0 Y+ b
此症用熏脾汤亦佳。7 p# W$ Z( u; N5 V1 R6 A

  R% s4 p9 u! H, h+ G1 q熟地 白术(各五钱) 山茱萸(四钱) 破故纸(一钱) 杜仲(三钱) 附子(五分)水煎服。二剂而饱闷除,十剂全愈。
& f/ U6 U$ r0 C* |( |, z9 `2 ]
5 m1 \/ o( D/ q' y
/ `# q3 [) J: d1 @; C+ L+ a  P  f( u1 p4 R/ Q
      感谢马京雪医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