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17 20:53:54 | 阅读全部
今晚(11月17日周二)8点,《燕赵中医名家讲堂》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56讲——《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1 D) k" T! g) F: M3 E! k! l- y7 p1 }" Z. f- y
      学习方法: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直播课堂进入。4 m6 h' e# w6 c+ M7 u7 _
" M, v) J9 K, L* E1 A# |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X& {8 Q0 {/ p, v
" D0 o5 Y1 B+ B
今日讲座内容1 ^" d1 h# A$ V$ v
& }/ q' [, X5 r, _1 t7 [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y9 k: T/ j$ [  G  E- g- S; G, }) J, c+ w
% b7 E) S! [1 {+ k* ?. u/ ^1 H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w, O+ v2 _& c& I, X& }8 U
2 c' |) e+ R% V# O% `2 b2 ^$ f3 N5 x
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5 ?) Z$ y3 k( u
9 f: o  [# [/ D3 U* d8 s
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2 o6 S& v2 T# k5 x! e% H5 `( D0 x) [- j2 U9 H1 a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3 c5 M$ ?5 e. n( `( v% b& h

/ r4 `: ^5 J! I0 m& A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5 o# ^0 i4 L7 m2 j9 Z" \& ]& s2 f6 s' ]( [/ v) K! L  m2 C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s% ]0 @" `' W; ?
3 x) [, R2 s5 L- t( R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0 w  W* @* T/ O/ v* A
/ w- k* y; p; O3 X8 E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 H' E8 M) s7 d9 t! k" n: G

1 X2 X- d, h0 C5 V% u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3 K' c6 r/ o6 F) |  L

" B0 q* j0 E7 C刺郗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l# l6 d$ A) ~& ?

, q& N# z9 K1 s5 h1 c* t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 H/ i8 m8 v) w
+ \9 t3 i8 _- `/ x
刺脊间中髓为伛。3 H8 v1 e! l$ i7 @3 u  {9 n. A

9 E8 ^* m1 T/ w3 y) L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8 i3 P. f# s( s: x# H5 B& C4 W0 m% N* @5 t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 w+ D( w; e$ n2 n1 n: Z( r: \) F1 B$ p* H3 ~. n( f" i
刺手鱼腹内陷为肿。7 ?8 [  \; L0 W" c3 {: h) F

- W6 f2 Y3 Y% h' j( |) d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v0 |% b3 _8 v" Q/ [
& d. s* h9 q# C2 V0 }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 z# u! U* x% X" N! v2 n& ?+ I& i1 q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 R6 {9 N  U9 C2 C& ?5 a$ w# o) c7 [( ?. D
刺膝膑出液为跛。' K$ D: L7 s3 U2 _+ Y. L' h7 B

0 p& C" f2 t" G4 A( j1 O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4 e" f% I0 D3 p" {% R7 c4 n' Z/ h6 J
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T1 K% e: ]  q' O1 B8 h, z+ o
/ l5 o; R& r: V) V& ~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6 c* d9 Z' G2 X4 z! @

, q! m8 S! D; G* m0 N7 a2 X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之不屈伸。
3 n* p2 |, {+ B: l0 k0 f9 R' Q1 L$ e6 i% h/ }; C/ P' S1 R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6 @* U8 w) b; X0 f4 V" p' B) X1 d9 d$ \/ z5 H! p) N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5 K# Y& i% |4 V  \" V, b4 H

) b# I, s, Q- O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 Y6 F% F: V. m, V! u

- Y# `$ y( y- l3 C% t刺腨肠内陷,为肿。/ m8 T& ?0 K; m% K: X2 X
) N6 I# v! Z( t
刺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9 i6 ]% W" Z% q% t/ O+ }7 d
# C0 ^: e; e6 B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17 21:56:53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0年11月17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步先教授整理、朱良春大师评按的<问斋医案>之‘痰饮’‘癃闭’病案赏析和选按。1 A: ?! m3 I/ X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lcqj
, z7 v8 `  F- d- ^0 I' p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对<问斋医案>之‘痰饮’‘癃闭’病案的分析与评论。
4 T6 Q" d# j% t. \       《问斋医案》是蒋宝素(1795年-1873年)先生所著,蒋先生是江苏省丹徒人,与朱良春先生同里,是晚清著名中医学家,经史学者。家境清贫,年十四始学识字。继承父亲椿田之学,复师从同里名医王九峰,尽得其传。其父在苏北沙沟镇(今属兴化)、仙女镇(今江都市区)一带行医,声望卓著,位列“淮扬九仙”。其父著有《椿田医话》,蒋宝素著有《医略》(13卷)、《问斋医案》(5卷)。一、痰饮* ?" G: j. u  F9 U/ ]/ V

# D! B% t4 g3 F. A: w9 @0 D0 L% z    (一)剿抚互用  治有专方0 b; l+ |# {, P" e+ B
痰饮乃人身水湿津液所化,以质之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饮停既久则生痰,故痰饮往往并称。考《内经》有饮积之说,无痰证之名。《素问·至真要大沦》云:“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又云:“太阴之复,……饮发于中”,专责脾之为病。诚以“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始能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脾病则升降失其常度,津液不归正化,聚为痰饮。痰生于脾,变幻多端,饮聚于胃,泛滥无常。蒋氏云;“前哲有言,痰为百病之母,奇病异疾,多属于痰。痰之变幻不测,胸喉气哽,浑如怪石交撑,口角流涎,竟似惊涛乱泻,时觉身中之气运,若荡舟于逆水,夜多妄梦,其极至迷。”“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入心则烦惑,莫能自主;入肝则恚怒,意不存人:入肺则悲哀不解;入脾则无故多思;入肾则恐惧,如人将捕。”“入于厥少二经,绕咽循喉,渍于咽喉之间,如梅核之状,咯不能出,咽不能下;流注阳明之络,则肩背牵疼。”种种症状,难以尽述。$ E4 t' ~. ~$ Z9 R  K5 e$ n6 O  U
对痰饮的治法,蒋氏汲取了前人有益的经验,矫其偏颇,指出:“痰本津液精血之所化,必使血液各守其乡,方为治痰大法,若但攻痰,旋攻旋化,势必攻尽血液脂膏而后已。”这就不是见痰治痰,而是见病治源。
0 x- B- G9 t) S- Q3 |8 D(二)随证化裁  通权达变3 m% C3 m$ w0 ~; ?5 O
《金匮》分痰饮为四饮,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又有留饮、伏饮之名。《医宗金鉴》指出:“四饮亦不外乎留饮、伏饮之里,但因其水流之处,特分之为四耳。”蒋氏治痰饮,知常达变,他深明仲景“温药和之”之义,熟谙汗、和、下诸法,对治痰饮之苓桂术甘汤,治支饮之葶苈大枣汤,治溢饮之大、小青龙汤,治悬饮之十枣汤,治留饮之甘遂半夏汤悉多采用,极尽化裁之妙,往往配合桃花丸而奏功。痰饮久踞,若见痰瘀互阻、痰火内结等证,则随证化裁,泛应曲当。如他治一例痰饮胃痛,“经闭半载,带下频仍,血色不华,饮食减少”,用丹溪白螺蛳丸加减,以白螺蛳壳配合五灵脂、当归、川芎、没药等化痰行瘀,就很有巧思。$ u$ K. m. B+ {- _+ N
(三)探本求源  重视脾肾$ f  K& D0 I& I- ]% }
蒋氏云:“《内经》有饮症,无痰字,盖痰因病生,非病因痰致。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痰自清。若但从事于痰,任行攻击,恐违实实虚虚之旨。”痰饮是病理产物,见痰休治痰,治病必求其本。虽然肺之宣发肃降、脾之健运、肾之开合失职,均可导致痰饮之产生,然而人之气化,原一以贯之。先生精辟地指出:“五液皆属于肾,化生于胃,当以脾肾为生痰之源,肺胃乃贮痰之器。”他尤重肾气。肾处下焦,为真阴真阳之寓所,生生之本也,气化之动力,源于阴阳—气之消息,补肾以激发气化,既可排泄蓄积之水液,又可防饮症之复萌。桂附八味丸,最为赏用,推其起源,殆本仲景治“短气有微饮”用肾气丸之微旨,先生经验,应用此方,若桂无佳品,则温阳力弱,常须加用鹿茸之属,其效始宏;若阴液受戕而阳亦虚者,则舍桂、附之刚愎,加龟版、鹿角霜等血肉有情之品燮理阴阳;若肾阴虚者,则用六味丸。以脾虚为主者,常用六君子汤加理气化痰药。若脾肾两虚则当扶脾固肾,六味、六君合方作丸利,刚柔相济,不失为守常调治之良法。所以他说:“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土为物母,水为物源,水土调平,脾肾强健,又何痰饮之有?”9 k' p# y7 P+ ]
调补脾肾是探本穷源之治,盖病为因,痰为果。但痰饮停聚,又可幻生诸病,所谓倒果为因,未尝不有先宜蠲饮化痰之例。识得标本缓急,临证庶不致手忙脚乱。
( u* }- p1 _* k7 u5 ?% p4 _     另外,癃,指小便屡出而短少;秘,指小便涓滴而难行。临床常将小便不通统称癃秘。《素问·宣明五气论》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然而膀胱仅藏溺也,其利与不利,又与肾气的运行、肝气的疏泄、肺气的通调、三焦的气化、督脉经气的灌注息息相关。故膀胱常为受病之所,而非生病之源。若肺热气壅,清肃不行,小便不利者,徒予分利无益,必须廓其上游,始克奏功。# l) [( i: i/ V2 F% y/ i# J/ q

( t& w" b4 p; U5 i7 ~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1 P/ w/ A5 S2 J( w. b  u- O; H
7 `5 {% d# f5 {/ r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0 11:56:06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三(2020年11月1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邓铁涛邓老作为顾问委员编纂的第六版《方剂学》的的第六版《方剂学》的安神剂。安神剂指的是以滋养心神、金石贝类重镇药为主组成的具有安神作用的一类方剂。安神剂主要治疗因气血不足、痰热内扰等引起的心神不安,虚烦失眠,心悸怔忡,健忘,或惊狂癫痫,躁扰不宁等证。根据作用不同,安神剂可分为滋养安神剂、祛痰安神剂、重镇安神剂。重镇安神剂中多为金石类药物 ,质重碍胃,故脾胃虚弱者宜慎用,而且有的药,有一定毒性,只宜暂服,不可久用。使用安神剂服药期间忌服茶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饮食宜清淡。安神剂分为镇心安神剂和养血安神剂二类。养血安神剂:本品适于虚症,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多因忧思过度,耗伤心血,以致心神失养;肝阴不足,虚火内生。宜滋养安神。以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为主组成的制剂,配以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养血药。代表的中成药有酸枣安神颗粒,养血安神丸,脑乐静(甘麦大枣汤),罗布麻茶等罗布麻茶等。镇心安神剂:本品适于实症,症见心神不宁,惊悸不眠,烦躁易怒,以及惊痫,癫狂等,多因外受惊恐或肝郁化火,内扰心神。宜用重镇安神,多以朱砂,磁石,龙骨,珍珠母,琥珀为主组成的制剂。如有阴血亏损,配以生志,熟地,当归等滋阴养血药;若伴心火偏旺,配黄连以泻心火。代表方药有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琥珀多寐丸等。敬请王秀民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fjx8 J2 {/ l8 M6 L4 @; B8 C: n
   祝贺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邓铁涛先生主编《方剂学》安神剂的有关内容。# y# p& H/ d" l% h' x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神安定,需要“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这样才能安然入睡。当然,脾虚血不养心,肝火扰动,痰湿内阻,都可以心神不宁。安神剂的使用,需要辨证论治,才能很好地针对心神不安,虚烦失眠,心悸怔忡,健忘,或惊狂癫痫,躁扰不宁等证。
; A: ?0 {* j0 q' c* s       感谢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0 11:57:22 | 阅读全部
本周四(11月19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易水学派研究》之《归经学说探讨》。
5 K( R) M8 c4 D0 d2 m1 A' X: G, D" \
' v9 V8 a  \3 w. ^2 J2 M
% L& t. w" S7 M1 o& b: z- Y) _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药物归经学说的概述、历史渊源,和易水学派对归经学说的贡献等内容。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
8 Y8 ]7 r, |2 B4 i% C; j+ V! g* d% H" X; G# Z

9 Z: m, J, p3 j5 G; w' K. E2 F! `' B
: S* W7 n) a0 q' }0 D% X& J4 l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ysyj: D) s) \8 K4 U+ s* R

$ m& B2 F* n" I% `' o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易水学派研究》之“归经学说探讨”的有关内容。
( f$ V$ {1 q9 l: z! A/ B
5 s, e+ G- F6 @- P
) i2 j0 \* K, `4 |# K8 K. a5 b2 n
' D  ]# c) H0 r) [' ?5 m3 F张元素发明的归经报使说,开拓了经典药学和前代主流本草未能较多触及的领域。数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并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之一。元代医家李东垣、王好古承袭其说,对归经的内容逐渐充实而各有发挥。孪氏的《脾胃论》中不少章节,即根据脏腑的不同病证,依药物的不同属性、归经等,阐述了用药之法,如“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当归入厥阴肝经,益气血而实其外窍也。“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细辛内联少阴,外达太阳,少阴经血虚感寒,循太阳经气上攻于头,故头痛甚苦,所以加细辛引经止痛。其所创制的甘温除热之剂补中益气汤,由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橘皮、柴胡、升麻等组成,立法之由,乃“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故“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薄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阴慮火旺者,“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内外伤辨惑论》)东垣的这一立法,反映了脾胃虚弱,营气不升,谷气下流的病理改变,谷气下流,则下焦阴火被扰,反上乘阳位,自害脾胃,故尔,李氏既注重了以甘温之益气健脾,又为加强主治的作用,使药力易达病所,而加入引经之品升麻、柴胡等,来提高全方效力的主攻方向。救肾水泻阴火用黄柏,补肾水降心火用生地,虽同为治肾之药,然黄柏主入肾经泻肾火,生地主入肾而兼入心,滋肾阴而降心火,主治不同,故用法有异。这种依病之所在而遣药组方,实为元素之学的继承和补充。赵州学士王好古,也归纳和总结了脏腑的主治药物,但与元素之论颇多相似,实为一家之言明清时代,诸医家对归经的研究风气更为盛行。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中,采录了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以及李东垣、王好古的归经用药法,并加以增订使之系统化,不仅归纳了十二经各有引经药,而且各脏腑在气在血,为火为热、亦各有相应药物,如引入手少阴心经用黄连,引入足少阴肾经用肉桂、知母,引入手太阴肺经用桔梗、葱白…… 等;再如补心气用茯神,补心血用生地,补脾气用人参,补脾血用白芍,补肺气用黄芪,补肺血用阿胶,补肾气用杜仲,补肾血用熟地,补肝气用川芎,补肝血用当归等,使药物的主治范围更加明确,而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清代,对归经的内容研究较多,如清人姚澜的《本草分经》和严西宁等的《得配本草》,不但专列了前人没有涉及的奇经八脉药类,而且还分别考订了奇经八脉的药物,发展了归经的性味类别。归经理论原以单味药物为主体,至明末清初渐渐产生了方剂归经的整体认识。此论在《傅青主女科》中有所阐述。《医方集解》则全面提出了方剂归经的见解,在全书除急救方外的 376 方中 97.9%的方剂,有归属某经(或脏腑)的叙述。方剂归经不是组方各药归经的简单组合,而是各种药性的综合分析。清代药性理论是承袭前述综合药性的发展,同时又接受张介宾药阵的思想,以归经为纲,综合性味功能等,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以猛将、次将和温凉补泻等综合概括,这一理论先后见于《医医偶录》、《笔花医镜》、《药性摘要》等。总之,清代对归经的研究确实不少,其进行综合研究而提及归经者,还有陈士铎的《本草新编》,张璐的《本经逢源》等;重点研究中药归经的有贾学的《药品化义》,赵观澜的《医学指归》等。凡此,都是在元素归经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前所论,张元素在祖国医学学术上的种种创建,为“易水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元素之学,就没有脏腑辨证的系统理论,也就没有药性、归经理论的逐步完善;脾胃、肾命等诸学说也不可能深入发展,所谓的“补土派”、“温补派”也不可能形成。故此,可以认为,张氏的学术成就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1 P& Y/ s: C* V1 r& s& U5 h/ R5 ^- J, |- F3 w

6 w' |" K/ ]4 G) V$ w; H5 E
0 J; w1 z( ^9 n, t% x, n$ g. t1 j感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2 09:29:23 | 阅读全部
      本周五晚上(2020年11月20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的第十一讲:扁鹊与众弟子一起抢救,各显其能。扁鹊一边给虢国的国君解释病情,一边教育随行的徒弟。他说,虢太子还没有真正的死亡,这是尸厥病。五脏气机逆乱都有发生厥证的可能,不是哪一个脏腑所独有,它可以影响全身的血脉,使阴阳失调,气血不能顺接,因而出现四肢冰冷、意识丧失,像尸体一样躺在那里,所以叫做尸厥。 病人处于一种昏迷状态,这种情况即使发生在现在,也是十分危重的病情,在春秋时期,医疗技术低下,救治条件落后,那就是更加危险。扁鹊带领子同、子明、子游、子仪、子越五位弟子,一起来到了太子的病榻旁边,经过简单的诊查,立即取出治病的工具,大家一起忙了起来,是一个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治疗过程:扁鹊师徒采取的救治方案是综合治疗,而且是先外治救急,后服汤药善后。外治的方法呢很多,这是中医急救的特色。中医急救的综合疗法,是根源于其独特的阴阳表里、脏腑经络理论、通气血、调阴阳、和脏腑。只有这样的理论支撑,才能有这样的治疗方法。《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假如没有这样的理论作为依据,这些针刺、艾灸、砭刺、按摩、热熨等治疗就会成为乱治,还不如巫术,因为巫术有的时候能起到安慰的作用,而乱治会严重干扰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就是百姓所说的“庸医杀人不用刀”。中医讲求整体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本身也是一个整体,精神与肉体也是一个整体,表里如一,内外相关。中医的内病外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经过了反复验证,其中深刻的道理也是中医与西医明显不同的地方。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bqwh. X; {% ?- a+ h; v4 S; m1 V
       祝贺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扁鹊师徒一起救治虢太子尸厥的有关内容。
' ]4 l9 B' d2 p3 D' t  P       虢太子危重的尸厥病情经过扁鹊师徒救治,得到了康复,扁鹊师徒准备告辞远行,太子留恋不舍,称其为恩人、再生父母,一定要跟随扁鹊学医治病。
8 }! [2 r4 M3 K7 I众人挽留,依依不舍,都称扁鹊能“生死人”,也就是能够让死去的人活过来。“起死回生”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t( L4 s5 ]/ h, @9 v
扁鹊面对众人的赞誉,坦荡而真诚地说:“我秦越人不能让死人复生!只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虢太子本来就是能够恢复的病例,我不过尽了一个医生应当尽的责任,让他重新站起来而已!话说回来,如果再耽搁得久一些,病情再加重一些,就将‘不可救药’,我也就无能为力了。有病还是要早些治疗,才能抓住时机,取得良好的效果啊!”: R3 _3 a& H7 _, m  L
扁鹊的这些话,也是他多年行医治病的经验之谈,他一定见过很多类似的病人,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是有感而发的。他通过望诊,断定桓侯生死的故事,就富含着这样的道理。1 W5 }1 ~+ B; O4 p
         根据地方志,以及现实的民间传说:河北省内丘县有且停寺遗址、神头扁鹊庙、虢太子岩、虢太子采药处、虢太子忧心处等,一直口碑相传。+ W4 `+ V) p9 x9 l; z5 S" r
如何解释这些历史遗迹、民间传说?我们只能根据历史做出猜想和推测,这是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任务。
4 W& W: Z& V' ?
; ]- D9 i8 K% ~6 G6 d& T" X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2 09:31:03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0年11月2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大智慧》这本书的内容:
6 i2 ~4 a1 n1 W  L       第三十四节:孙思邈重视伤寒学术传承。
  @$ d- i! @# f3 K) i        孙思邈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非常显著的地位,《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有《孙思邈传》。《孙思邈传》称他生活于周至唐高宗年间,“年百余岁”。他能“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孙思邈是一个学问非常渊博的医学家。8 ~: B& v" Z% W" V& X7 R6 c
         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唐代就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王焘《外台秘要》之中就引用了大量的《千金方》的方剂。《千金方》是孙思邈的早期作品,《千金翼方》为其晚年所作。
+ a. x  g( @# `" C# `& Z       曹东义教授认为孙思邈在写作《千金方》时,应当已经见到了仲景的《伤寒论》。有以下几点理由:
; V4 o9 ^; |6 \8 O, ~       首先是《备急千金方》的序言中,引用了仲景《伤寒杂病论》序言的内容。$ C( E- T# w2 B$ ]2 X
    其次孙思邈在“大医习业”中指出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等诸部经方。在这里指出张仲景,应当是仲景《伤寒论》。因为大力提倡“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的孙思邈,绝对不会在自己还没有见到仲景《伤寒论》时就去号召别人学习"张仲景”。
. g2 I! d# P7 q) L- i) D- G        第三《千金方》中确实引用了不少仲景《伤寒论》的方剂。; I: j5 N* p+ A9 i
        第四《千金方》以两卷的篇幅论述伤寒病的证治,占其全书1/15的内容。从孙思邈《千金方》论述伤寒病症的特点来看,也是注重于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和王叔和《脉经》相似。
; X, J, Z, {4 a" Y; t8 Q/ b      另外孙思邈《千金方》还保留了一些仲景著作的佚文。
7 |. ^$ G) g  h* a6 x
( ^) P3 _& H, A9 N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ydzh
) c4 j+ ?5 a# t/ S. W/ ^       祝贺衡水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曹东义《中医大智慧》之“孙思邈重视伤寒学术传承”。
2 R3 C% C+ p( ^        孙思邈的《千金方》确实是一部集大成的医学著作,广征博引,有论有方,保留了大量唐代以前的医学精华,也收集了许多唐代之前的外感热病学说的珍贵资料。比如《千金方》引述了华佗、王叔和、陈延之《小品方》、张苗等关于伤寒的学说,不仅被《外台秘要》等医籍反复引用,而且当华佗、王叔和的有关著作、陈延之《小品方》失传之后,《千金方》中的引文仍为我们保留了极为珍贵的早期文献,使我们还能借此了解到伤寒学说在晋唐时期的情况。( c9 D+ Y1 a# _! r* G  o' i* U
《千金方》是孙思邈的早期作品,《千金翼方》为其晚年所作。由于《千金方》中有“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的记述,再加上书中引用仲景《伤寒论》的原文比较少,因此有人提出孙思邈在写作《千金方》时,还没有见到仲景《伤寒论》,而在晚年著作《千金翼方》时才看到了仲景的著作,所以在《千金翼方》中几乎照抄了《伤寒论》的全文。$ h6 b$ V8 r: }  l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之中是这样分篇的:“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57证方5首),太阳病用麻黄汤法第二(16证方4首),太阳病用青龙汤法第三(4证方2首),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15证方7首),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9证方4首),太阳病用陷胸汤法第六(31证方16首),太阳病杂疗法第七(21证方13首),阳明病状第八(75证方11首),少阳病状第九(9证),太阴病状第十(8证方2首),少阴病状第十一(45证方16首),厥阴病状第十二(56证方7首),伤寒宜忌第十三(15证),发汗吐下后病状第十四(30证方15首),霍乱病状第十五(10证方3首),阴易病已后劳复第十六(7证方4首、附方6首)。”' ]& c5 e3 Q% ]4 P5 \
孙思邈“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与后世“以方类证”有所不同。孙思邈虽然“方证同条”,以方统证,但是在方之上还冠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等六经病名,即以六经统方,再以方统证。而后世只有以方统证,并不细分其所属之经。因为在六经所统病证的划分上,历代医家的意见并不相同,尤其是在“六经提纲证”提出之后,其与孙思邈的划分显然不同。孙思邈将柴胡汤、承气汤、陷胸汤与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一起,划入太阳病之中,显然不是十分妥当。因为孙思邈这样划分的结果,使“少阳病”有证无方,“阳明病”之白虎汤、承气汤也尽入于“太阳病”之中。后世于此不能无说。
7 w2 o- R. k: H* ^" k! {$ @8 f% `  t0 ^6 C5 e! d3 z, Y8 Y
* X. S* {  N+ O
        感谢王群才的讲座与分享。
5 [  ?' y, N/ M& G7 {" y& v: d; |& y+ i  n+ ], l0 n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5 17:28:14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0年11月2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有曹传龙继续讲《温病学》。他将讲讲温病的病因及其相关内容http://www.ynjkcy.com/wbx
% t* o8 h9 u9 {/ a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讲了《温病学》关于温病的病因及其相关的内容。- h6 k6 r' x. q. A. q
      人们发热之时,往往可以追溯到近期感受寒邪的情况,而且在发热的初期常可见到“恶寒”的表现,很容易认识到发热的诱因是伤于寒。对于那些既不是处于寒冷季节、又没有恶寒症状的发热病人,古人也推测是与伤寒有关,只是把伤于寒的时间大大地向前推移到冬季,称其为“伏气伤寒”,或叫温病、暑病。故《伤寒例》云:冬季“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此足以说明寒邪致病的严重性和广泛性。" Q6 z( J8 j. G: J$ m1 |3 H
秋冬季节,寒凉之气当令,人们触冒寒凉之气,产生以发热为主证的热病是很常见的,也容易被人们理解。但是在春夏季节,温热之气适合万物生长,这种“生而无杀”的主气怎么能使人患热病呢?冬季有非时之暖,使人毛孔开泄,易于伤风受寒,此理人们易于接受;而冬天的温气直接使人致病,也难于让人理解。因此冬温、春温,气候异常,其始动因素虽然是温热,而真正给人体造成伤害的直接因素还是风寒。不然,很难解释外感热病初期,为什么会有恶寒症状。- @. `3 p& q, O$ T- o
《素问》认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说明古代的温病都局限于春季,而不是散见于四季。仲景《伤寒论》说温病的症状主要是“发热而渴,不恶寒”,《伤寒例》云:“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可见此时的温病属于里热外发型的热病,初期没有表证,因此治疗上也就不会使用麻黄汤、桂枝汤来发汗解表。因为仲景以前温病属于广义伤寒,仅发于春季,属于伏气的里热外发,与一般的广义伤寒由表起病不同,治疗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故立伤寒与温病两个不同的病名。
5 d  L" t$ K2 n9 q( B南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既继承了《伤寒例》的“伏寒温病”说,又将春时新感风寒温气和春季的时行疫气引起的病证命名为温病,从而将温病分为三种不同病因,突破了传统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伏气温病”学说,与清代温病学观点一致。因此,也可以说郭雍发展了温病学说。他在《仲景伤寒补亡论》中说:“医家论温病多误者,盖以温病为别一种。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常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有不同也。”他认为春时自感风寒温气的新感温病,病情最轻。时行疫气之温病稍重于新感温病。伏气温病比冬时伤寒和夏时热病为轻。但郭氏所谓新感温病,有恶寒发热表证,与冬季伤寒病证无别。这种新感温病与伤寒的区别,仅仅是发病季节不同,而非发病证候不同。
: y1 k1 u- H$ q8 r+ J/ q; b9 u郭氏新感温病有恶寒表证的观点,与后世温病学的温病证候是一致的。他说:“假令春时有触冒,自感风寒而病,发热恶寒、头痛、身体痛者,既非伤寒,又非疫气,不因春时温气而名温病,当何名也?如夏月之疾,由冬感者为热病,不由冬感者为暑、为暍,春时亦如此也。” 郭氏将伤寒病局限于冬季,而春时感受风寒,其病证与冬时无异却名温病,这种只重视发病季节的区别,而不是从临床证候的不同来划分伤寒与温病的观点,为寒温关系的复杂化留下了伏笔。后人将暑期的外感病,分为阴暑和阳暑,也是仅仅根据季节主气命名疾病形成的混乱情况。( a& @1 r+ A8 K% ]& C  c
明清温热病学家对辛凉解表方药更加重视,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有感于用辛温解表法普治一切外感病易生弊端,愤而提出仲景方不可以治温病的观点。其后陶华《伤寒六书》也采前贤有关论述,认为不能用温热药治疗温病、暑病,倡用辛凉解表。吴又可《瘟疫论》说:“伤寒感冒,均系风寒,不无轻重之殊。究竟感冒居多,伤寒稀有。况瘟疫与伤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 u7 L: R: I4 u( @9 j9 ?; K0 G
仲景《伤寒论》所论述的伤寒病,真象吴又可所说的那样越来越少了吗?笔者认为其实不然。《温病条辨》云:“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吴鞠通所说的这九种温病,几乎囊括了仲景时代的所有外感热病。所不同的是:仲景《伤寒例》用广义伤寒来概括这九种温热病,而吴鞠通则用广义温病来概括。叶天士在《温热论》和《三时伏气外感篇》中,将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四时温热病,都归为广义温病之中,反映了叶天士的广义温病思想。吴鞠通云:“此九条(温病),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代)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 吴鞠通承认仲景时代也有他说的几种温病,其区别只是他用温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仲景、叔和却是用伤寒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他的这一观点,与叶天士《温热论》所说如出一辙。# y- h! R: C8 N: J$ U7 l. h0 q
温热病因学说,使以发热为主的外感温热病,从病因到病症都统一于温热性质之上,比较好地解决了外感热病初期的辛凉解表的问题。  m; x9 D: [$ T5 Q. _1 @
感谢曹传龙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5 17:30:13 | 阅读全部
        本周一晚上(2020年11月2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二部分第一节用药心法中的部分内容。
3 v: S/ o6 |  h+ V* u
0 @: b& J# e6 T, a * F: w( A+ F2 e2 B  }6 x* G6 {
) @1 F, j, B! O5 Q
       朱老认为中医治疗疾病,方法众多,来于实践,行之有效,所以色彩纷呈。- B( k6 M) L1 T

. q  I2 z7 t% ^) {% \       鼻药疗法,就是用药物鼻置或嗅入鼻腔而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治愈局部病变,如鼻渊、鼻内瘜肉等疾患,而且能治疗多种周身性或远离脏器的疾病,这是祖国医学范畴内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由于它在临床上屡奏殊功,有深入钻研与阐发的价值。
7 |$ P- J' n4 j1 V' h' W) a( ^. l# G9 C0 c
       以及虫类药物的发展简史。7 D( u; _2 _* S! T0 `& e/ k
5 j' t8 Y9 E* h. o% ?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lcqj
3 n: V! G1 s6 W8 m( ~5 n
. D  x$ o5 q# G- D1 N; h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关于用药心法中的部分内容。( n- l$ u5 I  C- S

3 D0 b! T; l, P  g1 G8 V5 i8 i6 X 朱老认为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来于实践的有效探索,所以很丰富。
. h2 l4 p' M& ]
+ t7 N5 ^; a3 O/ f* `3 Q人类对虫类药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其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朱老擅长使用虫类药,他的用药经验刊登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影响遍及海内。下面是朱老的经验介绍:* g6 N& w' X- K1 H5 N: \! u- H5 v
3 k8 L3 Z3 ?8 b. a. m
    朱老说,远在4000多年前,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40余种药用动物;3000多年前,开始了对蜂蜜和蚕的利用;而珍珠、牡蛎的养殖,最早也见于我国,距今约20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谋求生存而与自然斗争,曾经“饮血茹毛”,“山居则食鸟兽”,“近水则食鱼鳖螺蛤”(《古史考》),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治疗作用的虫类,逐步认识了虫类药物,奠定了虫类药学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例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虽是古代地理著作,但其中记载药物达146种,动物药占83种,如“河罗之鱼,食之已痛”、“青耕之鸟,可以御疫”。《诗经》是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也记载了珍贵的古代史料,其中述及动物160种,部分具有医疗作用。此外,《大戴礼记》乃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提到“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说明古代把“虫”字作为动物的总称,所以虫类药即为动物药的同义词。
( r# y5 o. ?) W; q" A8 m/ l6 L# Y( v$ n  G
    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公元前三世纪(春秋战国时期)著成的简帛医书,其中一部没有书名的方书,整理小组根据原目录共五十二个以病名为中心的小标题,定名为《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专著,反映了西汉以前药物学的发展。该书记载的242种药物中有草、谷、菜、木、果等植物药,也有兽、禽、鱼、虫等动物药,还有雄黄、水银等矿物药。其中动物药54种,很多药物的功效和适应症都与后世医药文献和临床实践相吻合,书中还记载了有关药物的采集、收藏方法等。《五十二病方》是最早记载虫类药的著作。. _3 e3 O+ q: ^) e

0 n/ U5 P$ D/ X0 m: L; ]7 G7 v! H    成书于秦汉时期(或谓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言性味,述主治,钩玄索隐,要言不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在67种动物药中,如全蝎、水蛭、僵蚕、蝼蛄、蚯蚓、蜜蜂(包括蜂子、蜂蜡、蜂蜜、蜂毒、蜂房)、斑蝥、鼠妇、龟甲、鳖甲、蛇蜕、犀角、牡蛎等,迄今仍在广泛应用。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在论述药物功效方面,精辟可信,例如斑蝥能治“恶疮疽”;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癥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对各种药物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制剂等都作了概述。说明这一时期对虫类药已相当重视,在使用上已经取得了宝贵经验。
  s, }  t$ j+ t, x
% b- {6 }- m) E1 m% C( h    到了东汉,张仲景更具体地将虫类药运用于内科、妇科疾病的治疗,在《伤寒论杂病论》中,使用各种药物93种以上,而动物药就有12味,如水蛭、虻虫、蜣螂、鼠妇、蟅虫、蜂房、龙骨、牡蛎、阿胶、白蜜等,创立了以虫类药为主的抵当汤(丸)、大黄蟅虫丸、下瘀血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等著名方剂,辨证精审,组方严谨,药简效宏,垂法万世,一直沿用至今。1 y% a3 {; H& h( n" u2 {

- e9 [( P) ~* s8 x+ `! z* m4 U4 |' R& \) M& ^1 y
  R. m$ J! \& u, l: g. a
   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5 17:31:58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0年11月24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步先教授整理、朱良春大师评按的<问斋医案>之‘痢疾’‘三消’病案赏析和选按。
! `7 c' z# P( P1 E4 V% O
, c. C- h) F5 F% p; u, H% p  Y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lcqj
, F. M/ h- S( K# ?
$ [$ c5 y9 U7 J, H2 H0 f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良春大师评按的<问斋医案>之‘痢疾’‘三消’病案赏析和选按的有关内容。6 Y7 q' O; N$ _7 n- C" H+ `" N. m
9 P- f6 f, ?5 n/ Z+ j- r
      朱老说,痢疾一证,多发于夏秋之交,乃暑湿、食毒郁蒸阳明,挟糟粕积滞,进入大小肠,倾刮脂液,化脓血下注所致。蒋氏认为:痢疾“盖痈疖、流注、疮疡之类,即《内经》肠澼之证也”。他用《内经》、《难经》有关条文来论证这—观点,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脉数动—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此“脓血二字,明与痈疡相似”。《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注下赤白。”此所言“风湿相火,伤于阴络,血液化为赤白,即痈疽化脓之意”。《难经》:“溲而便脓血”,系“以痢之赤白名脓血,即是痈疡之类”。在《医略》中,蒋氏还考证了张仲景、巢元方、孙思邈、刘河间、朱丹溪、张景岳、吴又可诸贤对痢疾的论治,认为诸家“论痢疾证治之理正与痈疡机宜暗合,但未有直言痈疖、流注、疮疡之属,生于膜原,连络肠胃之间,脓血内溃,渗入肠中,漂澼而下,为痢之赤白者”。蒋氏特表而出之。今知痢疾脓血便的产生,是由于细菌毒素作用于结肠粘膜,使结肠粘膜发生过敏性炎症,病原菌及其它肠道菌在此基础上产生破坏作用,扩大局部病变,使肠粘膜产生糜烂和溃疡,分泌大量脓性物质以及由于肠粘膜血管扩张使血液渗出,混合而成脓血便。痢疾杆菌主要侵犯结肠,愈近肛门端,病变愈严重。由此可知蒋氏所持痢疾为广肠生痈、溃疡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 W$ Q5 x3 v. v$ o- ^, h- W
3 Y* T  ?# Z& T* W! r2 e- M. \& o基于这些认识,蒋氏认为:“治痢之法,当参入治痈之义”。因之约治痢三法:一曰攻发,“如有表,败毒散、小柴胡汤;无表,芍药汤、承气汤皆攻发之剂也”。二曰托补,“气虚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血虚四物汤、六味地黄汤等皆托补之剂也”。三曰收涩,“滑泄、休息,桃花汤、养脏汤、椿根皮、罂粟壳、乌梅、诃子等皆收涩之剂也。”$ o4 B2 I! C: p2 j, G; W
' H' U7 V" ]- A
案中所提的“身热、脉浮大、噤口不能食”之忌,前二者可从缺少胃气来认识。但蒋氏因主痢疾与痈疡相通之说,便认为:“痢之所忌,身热、脉大、噤口不食,亦痈疡之所忌也;痈疡所忌脓色清稀,尘腐如屋漏水,亦痢疾之所忌也。”所以他见到此证“腹痛,里急后重,赤多白少,其色鲜明浓厚,能食,身凉,脉小”,便断然曰:“无足虑也。”盖亦犹痈疡之顺证也。香连顺气汤出自《椿田医话》,该书亦为蒋氏所整理,分载于《医略》各门。此方从洁古芍药汤化裁,为痢疾初起之要方。方从调气、活血、解毒、排脓着手,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而大黄之通利解毒,尤为要药。
  j* J6 S6 J2 p* U
1 }/ x0 q9 Y# h) J& ~     朱老说,蒋氏治痢,上穷《内》、《难》之奥旨,下采诸家之精华,搜罗有效验方,又集父、师之经验,立法用药自成体系,持痢疾与痈疡相通之说,确是难能可贵。所用赤松丸、苦参丸等方,对肠粘膜糜烂与溃疡的治疗有很大的针对性,可见蒋氏既重观辨证,也不忽视辨病;既注意调整机体阴阳的平衡,也未放松局部病灶的变化。蒋氏的这种卓识远见,值得吾辈深入学习。
% ?6 M1 h& |5 E; Z3 r0 V4 P
8 U3 B4 b, \! d6 [     三消一证,在《内经》总称“消瘅”,乃内热消中而肌肤消瘦之疾也。以渴饮无度为上消,多食易饥为中消,烦渴引饮、便溺不摄或小便如脂为下消。蒋氏对三消病因的认识,本经旨而穷究其源。如云:“经以消渴乃膏粱之疾,形逸心劳,君火暴甚,肥甘助热,肾水重伤,内水不足,欲得外水相救,故消渴引饮,如溪涧涸于炎晖,釜水耗于烈火。古人尝推肥甘、石药、酒、盐为消渴之主要病因,盖此类多服、久服,无不助热生火,燔灼真阴。”细味蒋氏此论,其引而不发之旨,重责脾、肾二脏而已。盖饮食之不当,必致伤脾,脾伤则津液无以敷布,脏腑百骸失于濡润,燥热之气充斥三焦,于是索水自救,而旋饮旋消矣。至于妄自作劳,真阴日损,水不济火,心阳独亢,虽饮水自救,无奈脾不散精,肾气不摄,故饮多不解渴,溲频而水液尽从下趋也。夫脾为后天津液之源,肾为先天真阴之本,制亢阳而濡脏腑者,真阴也;布精微而统水液者,脾肾二脏也,能知濡脾滋肾,则治三消近乎道矣。' d; t& G$ H" A( n( x

$ t( \3 d& n9 a% v, D% g* R, ?/ E4 Q% ~! x  ]
9 M; L! p! [( G8 i$ k
    感谢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与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5 17:36:29 | 阅读全部
     今晚(11月24日周二)8点,《燕赵中医名家讲堂》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57讲——《刺志论篇第五十三针解篇第五十四》。 - ^/ R5 _4 ^6 x% M( _9 d$ L+ D
      学习方法: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直播课堂进入。. |. h! v; J% f5 s7 v! }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 F0 E5 V7 Z& K5 Z  @* r今日讲座内容
- u+ \) K7 x4 M% p& W刺志论篇第五十三4 G& P9 w6 A1 S/ `
1 s/ Y9 s$ M1 N; s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 D) A3 U9 _, u6 l
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n0 z. Y& }2 D/ K9 F+ \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5 h) b, G; u! W. O4 N# T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
0 @( g" |/ g, L) v- u$ D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2 Q; F; v. N/ x& P: P
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f9 w  S5 c6 }! g1 l- W: M
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 `0 @( y  I# M& P% u( b$ H# C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6 A# D! M$ y7 D6 ~针解篇第五十四
5 T: R- i& o: x' T- h; I/ F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d) T. k0 B* x" A, n& l( S
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8 e# p5 S' N+ g* q. a/ P% J+ H
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
' Z+ m$ w1 W3 Y2 X' ?" g/ s; ~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
) |& y! M2 i+ O/ t! r& c9 `3 {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c* f1 s: D  q) \
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 S" I& O" }8 W0 q- q
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 B& {2 b+ j* Q" U% M  o& W  q+ Q9 h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
$ A" \, |5 J( w% h; \/ U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
& F  H6 B# \5 ?" X3 d# l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
; Y/ [* f% j7 I( C* O7 _"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 Z: l( A- ]- a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
" Q# {* i' z0 U8 q& a, N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0 _) e) M' z8 A) o8 L- q/ L
远近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
6 J( S! ]; |" b+ F/ K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
! Q$ u- i% k( D/ H& ?9 U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
' x) w) [7 y: P. ?) t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V( t/ r( `/ h% r3 t9 y" f
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 L2 t" P  C" {$ {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 L& d' q3 J8 `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巨虚者,蹻足胻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2 O& }0 I2 ^- y" {- k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6 A3 d) o9 R* h  M$ g7 X+ \
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
& }/ O& F- e3 `( K* g1 F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
8 E3 A9 c  A8 \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
7 E7 r. J4 U, J) d( D, m+ r& H; H0 u- E. e  T5 @$ h7 O&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