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5 22:09:03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三(2020年11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邓铁涛邓老作为顾问委员编纂的第六版《方剂学》的理气剂。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来源于脾、肾的升降出入,治制于肺,升发疏泄条达于肝,运行周身,使五脏六腑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x% {5 m' |& Q5 r* E8 I4 b, \+ N

& G9 ~* N- L$ V  x+ R4 H0 g        气的病变主要分为虚实两类,一是气虚,一是气滞、气逆。气虚当补,气滞当通,气逆当降,都需应用理气剂治疗。根据治疗作用和主治病证的不同,理气剂可分为疏肝理气剂、疏肝理脾剂、疏肝和胃剂、理脾和胃剂、调和胃肠剂5类。广泛用治七情郁结,寒暖不适,或瘀血、痰湿阻滞,影响到肝失疏泄所致的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疝气作痛,睾丸肿痛,耳闭耳胀;肝气横逆既可犯脾,以致肝脾失调,胁肋脘腹疼痛,倦怠食少,大便溏泻;肝气横逆又可犯胃,导致肝胃不和,胸胁脘腹攻冲作痛,饮食无味,呕吐吞酸;饮食不节,思虑过度还可戕伤脾胃,以致脾胃失和,脘腹胀痛,呕吐呃逆,饮食减少,大便泄泻;邪犯胃肠,以致胃肠不和,失降失调,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等证。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主治气滞或气逆病症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统称为理气剂。理气剂主要归于中医八法中的“消法”。分行气剂、降气剂等。理气剂,以辛温香窜的理气药为主要组成,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以治理气证的一类方剂。主要治疗肝胆、脾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食少,大便失常,或疝气痛,月经不调、痛经,以及胃气上逆、呕吐、呃逆;肺气上逆,咳喘等证。根据作用不同,理气剂可分为补气剂、行气剂、降气剂。以理气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的统称。有调理气分,疏畅气机,消除气滞、气逆等作用。用治气滞、气逆诸证。敬请期待王秀民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fjx# W9 `! z  A+ L

  b# H: e" [+ q   祝贺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邓铁涛先生主编《方剂学》关于理气剂的有关内容。( c% c( L7 P' z6 t1 I, K
4 s# Z5 E& J; T! c
      气是中医学独特的学术概念,很多用西方思维认识生命的人,理解不了“气是什么”,有人说,一提到气,我就一肚子气。  _- [1 M1 K& p  ?: G

- N' |2 I. P( I+ S- E     从源头上说,气在混沌未分,没有天地阴阳的时候就存在了,这就是“元气”,也是“无极”,逐渐有了“太极”,有了太极就逐渐有了阴阳,就有了天地,然后就有了万物。有了万物之后,“气”没有消失,除了看不见的东西可以叫“气”之外,气又特指看不见的功能、动力,因此,“气分化了”,成了与有形物质相对的“无形”的总称。
4 V. p+ R+ k* ^, L6 {# p
; p2 c# b' Z+ P% f" M3 p      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之中,气仍然具有“精微物质”和脏腑功能的双重身份。其在升降出入之中的地位很突出,使五脏六腑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9 Z  `& g; D# C3 l

4 z! U4 _0 D4 H4 E' J' h- x! J6 d      因此说,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  气的病变主要分为气虚,气滞、气逆的不同情况。气虚当补,气滞当通,气逆当降,都需应用理气剂治疗。
5 l$ E( J& y6 i3 S3 C0 i* ]* I$ b' J6 `2 x" x  b' o
      感谢王秀民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6 21:20:17 | 阅读全部
本周四(11月26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易水学派研究》之《归经学说探讨》。
3 d0 ^, q: H4 v/ Z/ `/ x% P& J: s
+ ^9 b! f4 n2 a
4 F# I9 z9 X: u' U; k( k2 M
& p8 s5 t) S2 b- v9 H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明清时期医家对归经学说的认识、归经学说的临床应用、归经学说的现代研究等内容。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
4 U, X: N2 C% [. M: ?6 \% t8 [7 q1 i

9 r, d* {3 P1 B. e: b! R* B2 q8 m; a+ E) l; Q: i! m9 V  N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ysyj
, p+ L5 |3 U. D) B$ G
4 t7 I4 B3 Z( @; A2 u- @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易水学派研究》之“归经学说探讨”的有关内容。, s5 y% ^) X( o5 g; c9 {3 i

4 K1 ]% w7 h* W# F         药物和方剂的归经学说,是古人的理想,也是古老的“靶点”“精准治疗”的先声。
" n: K8 j1 t( W: I3 X$ \$ d+ o, z
当然,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经络”,以及经络的病证,否则,归经学说就没有依据了。
' C5 z% ?$ u# g3 K4 Y
4 c' R" x" f* v9 W6 l经络不是独立于西医解剖之外的具体组织结构,而是为中医学术理论和谐自洽而建立的模型。7 C- O6 u4 J/ ~4 H4 n0 E' c" K
2 W, y& ?3 h2 ]6 s& e  _0 l, I! r9 i( ?
经络不是主体,是脏腑的外派机构,负责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表里上下,传递信息,让人的整体性发挥很好的作用。8 }; F% v+ C" f
& O1 e- l1 Z2 K: k& g) @; ~
只有活人有经络,也只有活人喝了中药才能“归经”。: g" K/ {- N3 l2 C4 Y: q$ Q

+ [- x9 i2 t! i) A; p% R. R      感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8 16:08:30 | 阅读全部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我是黄小平在上海向大家汇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 k& r% H3 n: ]( A' P
0 T* L+ ?% z' g5 Y& ?

) Y* p2 M! t" Y6 k  m
1 ^& r; d) [7 Y! n周五晚上(2020年11月27日)给大家分享中药学第五版内容中的温里药的内容。  Z8 ?2 V1 G- g' C! J( ]& Q1 _( y
: C8 V9 Z+ S% O6 y2 y$ d" S

5 Z" k, m5 f3 E1 ?8 Z+ H
# p$ ~  h2 H- e9 h! b+ t9 L; l, i温里药性味辛热,能温暖中焦,健运脾胃,散寒止痛;有的药物并有助阳、回阳的作用。适用于里寒证。里寒证包括两方面:一为寒邪内侵,脾胃阳气被困,面见脘腹冷痛、呕吐泻痢,一为阳气衰弱,阴寒内盛。面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小溲清长、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或大汗亡阳,症见四肢逆冷、脉微欲绝。以上征候/均可选用本类药物。' U2 e4 _( j, `4 E0 D( p& R0 t- K

. M" @  F* I2 g$ j8 P: w/ p7 s0 L/ C- H- w+ I

9 v* I1 Q- P. I8 a$ Q; Y1 N$ ^+ F敬请曹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姐给予指正!http://www.ynjkcy.com/zyx
. W0 I2 ~) g; z
6 ^( ^7 ?$ V$ O3 P$ j! f0 J2 U     祝贺上海中医黄小平院长讲座成功!他向大家一起讨论了温里药的有关内容。
& Y: v% K# Y- H5 \! B  m. K" l* q4 v) R4 I
     表里,是中医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生理、病理的角度看,都有很丰富的内容。1 M4 i' u% K( s! i, L* a, f7 {4 z
( Z- r1 S- \% }2 M
     疾病的性质,有的属于在表,有的属于在里。在表则发汗解表,或者解肌解表;在里的疾病,有的需要清热、攻下,也有的需要温里散寒治疗。5 Y8 L  S! P7 ], b

0 S3 [! y3 Q5 X1 {! h    温里药多能温暖中焦,健运脾胃,散寒止痛;有的药物并有助阳、回阳的作用。适用于里寒证。, i0 k7 l. g& Y

# d7 Z! K! l+ l1 o& q; c0 }    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述与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1-29 21:08:59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20年11月2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合编《屡试屡效方》
: x0 r$ t) W& P* M7 G4 G
, T# }. @7 \- t6 O, R. Z0 `; Q- ~这本书的内容。
  c  j3 y% q+ C) \* P4 b. e% }
# G7 x6 E6 }) w0 }         第一卷治阴虚劳热方(1)资生汤:治劳瘵赢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  亦治女子血枯不月。6 c: N; @4 Q  }$ r3 b
1 l9 H  k  v( v$ q7 y2 T- h6 u. D, Y
       生山药一两,玄参五钱,于术三钱,生鸡内金捣碎,二钱,牛蒡子炒捣三钱。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
/ C# B- U$ J7 q' q- V
: T/ X4 t5 d6 Y% [  |8 {4 f  Y0 ~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
# p) u. I# |9 H$ k2 [! B, V4 f$ f  \, t' P- u8 W7 G$ W1 u
       祝贺衡水市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屡试屡效方》关于治阴虚劳热方“资生汤”的有关内容。
! [( F  G* r/ X; r
" G6 {8 K0 ]# v       中医相信经验,因此,有祖传秘方,也有“经验方”、“试效方”、“传信方”;7 i% l1 ~5 r, f5 ]8 d
  |) J" J+ I9 p9 ?
       西医相信“统计学”,说经验不可靠,概率可靠,可重复。9 Q0 j3 g' Q" Q4 ?
# U7 \- Y+ A2 Q" r& j" Q* R
       依靠经验,可以“屡试屡验”、“百试不爽”,甚至“传男不传女”;/ P+ i$ a: i! @. O$ ?3 y" j# j2 l
1 H* o0 J; X9 U8 S  o
       依靠统计学,虽然是“循证”方法,但是,很多人经常属于“小概率事件”,落在百分之五之中,而不是那有效的百分之九十之内。# J6 C3 `7 J# p  c6 C

/ O) ?4 b; N& F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医兼收,以中医药为本,有很多方药,可以不断重复,甚至被后学的人,当作“祖传秘方”而继续传承。# G: c; E. `& E: `5 ~

, ^% t& O! u4 Y' ?' F/ W       资生汤是一个很好的方子,救过很多人,看不起病的人,不找医生,自己照着方子吃,也有很多病患获得良好效果。
! O  f( u% X" e6 P; `* k0 `
3 T2 p$ ?9 @& N) P5 `! }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2-1 17:20:36 | 阅读全部
今周日晚上(2020年11月2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情绪心理学》,继续学习情绪与行为,包括面部表情的现代研究及姿态表情等部分内容!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qxxlx
: k- f- E/ W. V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 《中医情绪心理学》关于面部表情的现代研究及姿态表情等部分内容。0 A5 X- M) N  J8 K( w+ M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有面子”,做事要看面子。4 R. T" ^1 r* F; i2 Q& A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面色与人的健康,关系很密切。中医的望诊也很受推崇,远远地一望,就知道人有病没病,以及有何种疾病,这很神奇。所以叫“望而知之谓之神”。  s8 U4 F5 X* y# ]3 A
       出门办事看脸色,一个人的表情,代表他的态度,或者人生态度。
* I% l2 h8 C( H5 U6 U& r! q) k       面部表情很复杂,有人不形于色,有人喜形于色,因此,读懂面部表情,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心理学家仔细研究,甚至形成专门学问,传承几代。5 J0 x0 @: f' K
      读脸就是“读心”,这个专业很有意思。% U7 l$ |+ O. w3 _* M/ N  e3 e! _. Z

% k# D* @0 P" q: O/ t( q, V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
5 m% l% l1 x2 l; B# R1 O& p( S+ o' k) k' W7 k( b2 z- K! J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2-1 17:22:27 | 阅读全部
本周一晚上(2020年11月3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二部分中第一节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
' Y; R- _0 B6 [1 e# ]7 ~; h* g: g
朱老认为人类对虫类药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其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朱老擅长使用虫类药,他的用药经验刊登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影响遍及海内。0 K( p5 Y* h: ]/ K1 X( ^4 l
% j2 t5 B0 F1 Q) R" \
    这次课我们共同学习虫类药物的主治功用、现代研究及虫类药物的加工、炮制与储存等方面的内容http://www.ynjkcy.com/zlcqj" D$ ]- q. L/ M% ^0 x" I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关于虫类药的有关内容,尤其是虫类药物的主治功用、现代研究及虫类药物的加工、炮制与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 k8 y, Q- k8 o3 `1 o2 U) d       朱老介绍说,我国动物药化学研究早在900多年前沈括的《沈氏良方》中就有记载,据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1900-1995)考证,这是世界上首次应用皂甙沉淀甾体的方法提取性激素。由于虫类药化学成分复杂,大多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分离、分析难度大,相比之下,落后于植物药的研究,但仍然取得了不少成果。
: c3 D1 x) n9 w9 @6 g2 E1.活性成分研究: T% U) e" V% O
(1)蛋白质及其水解物:蛋白质是虫类药的主要成分,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独特的功用。(2)生物碱类:虫类药所含生物碱类有多种类型。如地龙的次黄嘌呤有抗组胺、平喘和降压作用;蛤蚧及全蝎中的肉毒碱,能防止室性心律不齐;动物胆汁中得到的胆红素,有促进红细胞新生、血清抗炎、治疗肝硬变作用等。7 p4 |+ e7 D) b+ q
(3)甾类化合物:甾体类在虫类药中分布广泛,具有生物活性的较多,如性激素、胆汁酸、蟾毒、蜕皮素及甾体皂甙。属于性激素或性信息素的有紫河车中的黄体酮、鹿茸中的雌酮、海狗肾中的雄甾酮等。(4)多糖:(5)萜类:萜类在虫类药中分布广泛,结构奇特。(6)酚、酮、酸类:
  ]5 D4 B* W# @% Y# R! H3 W朱老说,药物的加工、炮制能提高疗效,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也便于粉粹和贮存。虫类药的来源和入药部位复杂,有虫类的全体、骨骼、内脏、皮毛、分泌物、排泄物,甚至化石等,应根据具体药用部位,选择加工、炮制方法。仲景《伤寒论》中,就有关于虫类药炮制的记载。% ?! \, C) D! Z, l) [# a6 ]
虫类药材在捕捉后,用少许黄酒将其闷死,或用沸水烫(如九香虫、斑鳌)或蒸(如桑螵蛸)等处死,不得采用毒杀。净制时要除去有毒部分或非药用部分,如仲景抵当汤方云“虻虫去足翅,熬”。两栖、爬行、鸟、哺乳类,处死后要及时加工,去除非药用部位或分离不同药用部位,及时干燥,防止变质、腐烂。蕲蛇、乌梢蛇等蛇类药材则需去除头和鳞片、内脏等。对内脏不入药的虫类要除去内脏,拭净血迹,如穿山甲、蛤蚧等。入药部位为贝壳、甲片、骨骼的,则需用蒸、煮、洗、烫、刷、酶解等方法去除附着的残肉、皮膜,如牡蛎、龟甲、鳖甲等。: e( L3 A4 K6 x; p
形体较小、质地疏松的虫类毋需切制;形体不规则,质地较硬的宜粉碎后应用,如瓦楞子、石决明等;形体较规则,质地较坚硬的多采用酒浸润,然后切片、段、块使用,如鹿茸、蕲蛇等。为防止变质变味,应用酒软化药材时,避免用水;药物的活性成分多数不耐高温,应采用低温真空和远红外干燥,以保存药物的活性。
/ T8 }' B) u, z8 Y8 ~* ?9 P4 h使用虫类全体的,一般洗净、晒干、焙干、炒用或研末备用,一些虫类需用盐水煮制,如全蝎。质地疏松的虫类多采用烘焙法,使药材酥脆,便于粉碎,如蜈蚣、蚂蚁等。质地坚硬的贝壳、骨骼类,多采用煅、砂烫、砂烫醋淬、油炸、油涂烧等方法,使其酥脆,便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如砂烫龟板、油涂烧豹骨等。动物类药材具有特殊腥味,可采用麸炒、米炒、酒炙等方法去除腥臭之味,如麸炒僵蚕、米炒斑蝥、酒炙蕲蛇等。炮制动物粪便时,要注意炮制的加工顺序,先炒后加辅料,如醋炙五灵脂。
' a' y8 S% o! v2 {! u- r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也有异。1 p2 A5 Y* X# |6 }1 U
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述与分享。
8 q! K: z3 K' ~
9 j! Z0 h. Y) V7 C" k8 R: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2-1 21:00:21 | 阅读全部
今晚(12月1日周二)8点,《燕赵中医名家讲堂》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58讲。
8 K. g: A6 M& N5 Y' [, x# P0 h: U! X      学习方法: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直播课堂进入。
7 g- ?9 ?  ~2 U2 {
" I! ^/ w$ ]- m+ Z+ ^3 j. g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3 S3 k4 h5 ?5 |' b7 I. [" T4 G- `8 A; v* ]8 \
今日讲座内容, R$ F3 Q3 I0 i% m" b: R0 ^) T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 V8 l! L: @& _3 J$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
+ d# A* b4 `) A; [, ?+ N% w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
" \8 c+ J- ~# U( v, X2 t# K5 S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
8 c9 @2 b  c) U0 o2 P$ I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
( ~8 M1 A- n0 u$ c, m0 ?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刺侠脊两旁四椎间,刺两髂季胁肋间,导腹中气热下已。
$ \8 V1 R: M$ G" _, l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灵病已。" C8 ], g" r8 n: F" u. u
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灵病已止。( \. k4 P5 r$ K1 [
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刺大分小分,多发针而深之,以热为故,无伤筋骨,伤筋骨,痈发若变。诸分尽热病已止。
, s) Z$ h1 t6 G2 y8 X" L! e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
5 @- {* S6 E7 g+ I/ k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 q4 o/ t& r' M% C! n
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止。8 }( T+ }; s% `: g: S6 R
病风且寒且热,灵汗出,一日数过,先刺诸分理络脉,汗出且寒且热,三日一刺,百日而已。) |7 ~7 {7 B, s. T
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4 V& ~( F2 U  q*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2-1 21:43:24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0年12月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步先教授整理、朱良春大师评按的<问斋医案>之‘伏邪’‘诸血’病案分析和理论探讨。/ D: t0 n: s( B. ?* }  g& ?- {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lcqj7 a- R* ^+ _) Y+ `6 a. K9 S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良春大师评按<问斋医案>之‘伏邪’‘诸血’病案分析和理论探讨的有关内容。
' U( q  `1 h- y/ n6 ~" [( L7 T         朱老说,关于邪气内伏之途径与邪伏的部位,历代医家的看法颇不—致。蒋氏精研《内经》,洞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生气通天论》)以及“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等经文奥义,认为肾精亏虚,外邪入侵,病邪留止,实为伏邪致病不可缺一的因素。盖非精亏则外邪无以入侵,非病邪留止则外邪无以内伏。后世医家,尽管对邪伏部位争议其多,然对伏邪病因认识当不出于此。至于邪气内伏之途径,蒋氏本诸“循毫毛而入腠理”之经义,赞同王叔和《伤寒例》关于“寒毒藏于肌肤”之说,认为盖由肌肤循经络而内传也。- \! Z, {& f, f$ w( Y* H8 d0 z
关于邪伏部位,蒋氏推崇吴又可“邪伏募原”之说。募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薛生白《湿热病篇》)。斯处也,“去少阴尚近,离阳明不远”(王九峰语)。认为外邪乘肾虚窃踞于此,若邪热出表则游溢于三阳,入里则归于阳明,更易于化热伤阴。指出:“所谓伏者,冬寒伏于募原之间,化热伤阴,表里分传。”“即数月后化热之伤寒,非正伤寒数日后化热可比。”并指出其发病特点:“既从热化,又无寒证。”“以始得病溲即浑浊,或黄赤为据。”盖溲之黄赤乃里热之明征,以此为辨证之眼目,确属简约可从。4 j* I9 ~/ p( F
若仅用邪伏募原解释伏气温病千态万状之病理变化殊欠周详,所以不少温病学家依据经旨,又有“邪伏肾经”之说。但蒋氏不拘于此,他在《医略·伏邪》篇提出“经中伏气”之说。所谓“经中伏气”,是从《难经·五十八难》“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一节悟出,突破了“邪伏肾经”之藩篱,有助于我们正确解释一些热病的发病机理,决定治疗方药,而不致将伏邪部位固定不变,束缚辨证思路。
% s; E3 B0 W! U          蒋氏认为:“人皮应天,无所不包,破则血溢,内膜亦复宜然。血症名目太多,徒资惑乱,当以内衄、外衄为例,如吐、咯、呕、唾、嗽、咳、溲、便、淋、痔、薄厥等血为内衄;齿、鼻、目、耳、舌、汗等血为外衄。五脏俞穴衄为重,六腑俞穴衄为轻。咳血虽少,难治,属肺脏;呕血虽多,易已,属胃腑。举一可知十。”4 j/ n6 ~: S/ ?4 U& y
      朱老说,考内衄一词,见于《千金方》云:“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并指出:“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是近从心肺间津液出,还流入胃中,……因即满闷便吐,……得之于劳倦饮食过常所为也。”蒋氏对血症以内衄、外衄为例,这一分类方法,确属简明而条贯。% p/ L7 J* e# t5 Z
         血症之由,虽有外感、内伤、七情致病之异,均基因于阴阳不相维系,营卫之运行乖违,以致血液之运行失其常度,妄行而溢出。尽管出血的部位各有不同,同为络伤致衄则一。经验证明:血症属脏者难治,属腑者易已。临证当细心推求。譬如吐血,虽均假道阳明,然有责之胃、脾等脏器的不同。责之于胃者,往往有口渴、脉大等阳亢之征;责之于脾者,往往有肢冷、脉细等气怯之象。前者所谓血热妄行,后者所谓气不摄血。明辨血症之属腑、属脏,对指导立法用药,确有很大的意义。9 M5 B# Y9 h0 s6 Y& L' K
由于临床见证错综复杂,故血症用药之或清或温,常难截然划分。蒋氏胸有定见,用药切中肯綮。) `# q9 W- ~2 V* r& [2 Z9 _5 |! @
& a0 O& s: w; u; |0 j4 C9 ~
    感谢张海涛的讲述和分享。
7 b+ v$ J/ v9 n
4 d9 }5 f" k. h,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2-3 18:26:10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20年12月2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铁涛传》的部分内容,题目是:“学我者,必须超过我!”
; a! O7 R3 v3 v1 ?. C& @5 o# m0 X' }, Y; s+ R
中医事业的振兴,离不开大批中医临床人才的成长。/ Z/ }1 _, t4 x  ~

6 {& @7 [. b! f) c1 x6 r邓铁涛先生认为,中医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目前世界上最欠缺的是高水平的中医,欠缺在临床上有真功夫的千千万万个铁杆中医。中医药的发展需要有一大批中医的栋梁。如何建立中医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邓铁涛先生早就提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一直关注着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无庸讳言,建国后很长时间里,由于西医医院的大量建立,中医医院几成空白,以广州的广东中医院来说,它建立于三十年代,而解放初期,由于受改造中医、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影响,却要把这个学院改名为实验中医院,说只是实验性的。中医的命运在建国初期,是非常危险的,几乎难以为继,中医学术的传承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这就是建国初期不正确的中医政策导向,致使中医事业走了一段弯路。2 N% Q. U; j1 x

2 Q$ K/ k3 u4 H% T# f" D4 T建国初期中医的医院很少,这就使整个中医界在实践方面,只守住了门诊阵地,丢掉了抢救急危重症的阵地,公费医疗的病人,以及许多病情较重的患者,只能往西医院送。中医学院先天不足,招生人数少,而附属医院的建成又很不相称,病床太少,这就不利于学生实习和见习,中医人员学术交流的新旧交替无法正常进行,临床技术的传授中断了;后来建立了中医的医院,病床逐步有所发展,但是原来中医人员老的老了,新的青年中医接不上班。中壮年的中医只得自己去摸索,老一辈对危重病的治疗经验与理论,不能手把手地在抢救中传授,老中医的技术水平也得不到经常磨砺,亦有所下降!于是便出现后继乏术。, a' Z* |' x' w

8 P$ d) V) Q4 ^+ I6 @学术传承的特殊困难,使中医界曾经面临严重的乏人、乏术的问题。& G) ?2 q! J0 e: N2 S7 B
4 \3 n$ {0 N/ V& T7 o- |3 O& H
严格地说,中医乏术,不仅是中青年中医乏术。邓铁涛先生认为,若从学术发展周期的角度和老中医几十年来应有之学术增长速度来看,都应同样被评定为乏术之列。乏术包括老、中、青。许多壮年中医一听“乏术”就很反感。邓铁涛先生说,我们是马列主义者,是敢于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的。现在学术发展的周期越来越快,我们对中医学几十年来的发展也不能满意。
& [; G2 e# V7 k* R* V9 h" _7 v9 J) F% r) s7 n9 B* W5 x
卫生部纠正了歧视中医的错误,为了发展中医,就提出来用传统的“师带徒”来弥补学历教育的不足,这也是为了弥补中医院校教育滞后而采取的措施。当时认为属于权宜之计,没有想到人们寄予厚望的中医学院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会出现理论与临床严重脱节,不能培养合格中医人才的问题。这事后来才发现的一个严重影响中医发展的大问题。卫生部长崔月犁曾经形容学院毕业的中医,是西医与中医都不精的两个中专水平。湖北中医学院李金庸教授认为,辛辛苦苦几十年,培养了中医自己的掘墓人。  J8 X$ o: `2 p7 ~
+ Y' Y3 t1 S! q0 F) O7 d5 Q
邓老认为,十年浩劫中提出“中西医结合是唯一的道路”,这个极左口号使中医机构受到裁并,老中医人员下放,损失是十分惨重的。全国中医医院经二十多年之建设至此仍超不过几万张病床,在结合声中,更加残缺了。中医临床技术的发掘整理、抢救老中医经验等工作便落了空。中医临床教科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说了节,教科书讲的理法方药,在病房中找不到,看不见,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中医临床的水平较低,甚至是很低。从全国整个中医事业来看,几十年来,以中医自身作比较,中医理论研究整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临床实践方面,水平在下降。当然,某些方面,也有超过前人的地方,但从整个来看,从中医技术发展方面来看,水平在下降。
5 N7 q5 p0 F) c# i
' g! V, K1 j3 g! k& O3 s" z! s( Y只有认识到中医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 P% s5 ], E3 ~' f8 R
6 [8 i. U; r' M1 ^邓老认为,中医衰落停滞不前已有百年,但仍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特别是近年来,中医走向世界之后,受到某些科学先进国家的重视,可以预见中医已从绝境中挣扎出来了,它应该随着中华的振兴而振兴。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ttz
  @8 P. O2 T8 N* B7 y: n; u
# b& H; f; P  P7 i      祝贺刘敬章主任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著作稿《邓铁涛传》邓铁涛先生倡导的“学我者,必须超过我!”; d1 O. o1 k& c
3 v6 E% Z3 X" I+ {) L$ B
      国医大师 邓铁涛先生是中医的战略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中医事业的振兴,需要百万铁杆中医,这就离不开大批中医临床人才的成长。他以博大的胸怀,期待后来居上,后人可以传承创新,这样的中医事业才能繁荣。
/ O( i7 p  b. _0 Q" b: ^" O( h5 K3 P2 B
但是,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 M9 H2 k- o+ `% O5 I( K2 t  ~7 o9 V! x3 Q/ ~& w$ w
把脉中医现状,有四大弊病,积重难返,复兴中医任重道远。
/ l/ F5 A, j5 n2 ]! C+ A( f. G
9 s+ z1 h1 q# i% [3 W5 x" w7 A# a6 U5 n$ O9 _$ H
5 E$ j& X* ^/ O4 P2 C* I0 j4 v0 s
理论不自信,, G2 x+ q; k1 R' g2 m
5 u( K$ C6 j6 v+ d9 D- `
疗效不自强,
0 i9 a, T) \4 M' |# m/ G% J9 l1 t5 M1 d
传承不自觉,% ]5 S' t8 n) x) i6 h
4 L! f. X+ w5 n' S! p/ |5 _0 F
体系不自立。
9 N* s! ^+ x' A, x' Z. [
$ |: W8 S, d; T8 U1 _
8 U) d# T9 Z( F" ^  H8 r- L
5 s5 C* Q$ {8 M0 ]! K# t仅仅只是“勉强并存,远非并重。距离人民需要,国家期望的目标,非常遥远。”" ^( }' \* D5 E1 Z' a" ^6 ^

5 M0 ]2 c6 C( `7 H) m5 C  T" y7 d

% g) ^* ]) m7 b仍然是“废医存药”和“废医验药”的时代,是中医“末法时期”,复兴中医的时代,尚未正式开始。
7 G% K6 K, [6 s; y& p4 g6 j' [5 v  H, V6 }" E9 I
+ h- ~7 e  |- G" G# i7 t
8 O1 S9 A  l# X- d" s6 N
病根没看清,没有共识,看不出未来的方向。大多数中医人不关心中医命运,只满足“衣食医”的水平,距离“传道医”非常遥远。* L; V! H. Y# l) V5 u. `0 w

( L1 E* L+ q. M& S4 {* P# N+ \- w# d) o- o* H4 n

8 v. F; H+ ^" Y; j6 t7 r9 s( v医随国运,复兴中医是必然的。这是因为西方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医学”,存在巨大弊端,看不到生命结构的“细胞核同质化”,以及结构不稳定的暂时性,“全身全部”靶点对抗的灾难性后果。
5 \: N: E& s- `
" R7 l& G- |7 U% e- X只看明物质之“有”,看不到天地万物有生于“无”。. g) q* g2 f; [0 `

: q: c) T7 \( g) i2 z  ]0 \
/ J: \8 w- X  P1 u& L; g- _, ]- `" a( R6 s, q7 @2 {
东方医学“以无为本”,重视“有无相生”,研究明物质与暗物质,研究生成(包容构成),关系(包容结构),状态(包容形态),多元(包容单一),转化(包容对抗),稳态(包容极限),向内求(包容拯救),治疗手段崇尚自然“杂合以治”“心身同调”等优秀特质,需要“重新认识”,进行“中医先进性教育”,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才能拿到“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健康中国,造福世界,贡献力量。
4 h0 w3 h0 d1 E. ?' L( j, n4 p2 R
3 r: ^. Y' h7 P$ S6 Z! n
4 K; s' C, }* m8 o
/ |+ o  M, r, v0 E) a只有认清形势和存在问题,有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才能逐渐走向复兴。否则,只是空谈而已。
: K& n/ `. t- I; o9 S  _
0 U" \  Q8 I- I/ [
2 N5 d3 G) E  C" N0 f: R4 H: d
. h- W' T! m/ }5 _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20-12-4 21:09:42 | 阅读全部
从本周四晚上开始(12月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 v" N9 }  W# f- ?/ a
: W# h4 ^; E- R  P2 t/ L- {! k
( ]: h6 w% R* K5 O- Q- v1 \* B/ _5 h3 W( W! T0 a4 z3 ?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刘渡舟老师对于《伤寒论》的产生与演变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等认识。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7 T. p( {# L( V+ \$ z  U
6 u8 f! n& c8 b
' I! |" G( c: I* f8 [- m. y
8 n, W' s2 ^( c6 M5 p1 _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4 x7 y8 j( b1 `# y' a9 @
  x( f& @  G# a  v( M8 ?8 g
      祝贺河北省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之中,刘渡舟先生对于《伤寒论》的产生与演变和《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等有关内容。7 {  I6 i! r8 P4 _* `# a/ q

& ?3 i' x7 v7 v/ h/ v        刘渡舟先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的教授,是国内研究、教授《伤寒论》最具盛名的大学问家,假如他在世的时候评选国医大师,估计他一定会名列前茅。
" Y( P) A& |! D" f" K: ?1 S: ~) M" T) H. K6 F" [
       他的讲稿,很有价值,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K6 b. u+ Z# i* t2 S3 ^7 @  k

" R% p* {2 k5 I0 j" y当然,老人家有恩于我,在我的研究生论文《宋金元伤寒学术源流探要》答辩的时候,他老人家高抬贵手,放我一马,让我得以顺利毕业,至今仍然心存感激。' H- |: P6 u* w/ K
  ~" X7 W+ Q+ n6 ?% X
私恩归自己,学术归大道。+ E% Q6 Q# a0 w- X4 F
9 D- g3 f$ ]; F: j& e
刘渡舟老人家说的《伤寒论》为百病立法,可以治疗外感和内科杂病,我很赞同。但是,对于他说的《伤寒论》为狭义伤寒所写,不包括温病,这一点我持保留态度。
( z) i1 U6 E+ ^5 l, l, [7 q6 h) z' A" {4 c- J
温病概念古今不同,后世的温病与张仲景所说的温病不一样。有广义、狭义的区别。9 B0 B+ I; \! s! e) n1 o+ U: [- S

3 [6 L$ O* w0 n/ \" x0 b9 y否则,张仲景不治疗四季温病,或者他治疗温病的内容丢失了,《伤寒论》的价值就降低了。
( x/ P8 N! |- M. w
9 v6 E7 N: o  G) t( L) x但愿刘渡老天上有知,再放我一马,能同意我这个观点。
& D% l8 l7 S8 t3 p* t" c, P
8 {7 S/ q7 Q5 L3 s我不是和刘老先生论高低,我没这个资格。- l" u8 E; z9 [# B' M
5 ^6 ]+ c% Y+ ~$ u
我是觉得,需要读懂张仲景的本心,把《伤寒论》的价值说清楚。- t- s# e( g' j+ U. C( w$ d

6 a  }2 E6 y1 P! p! K+ p
9 x; V: X3 W$ r! T9 Z/ l3 H  G# r1 ?" f7 _( l. I7 z" U  x
感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