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14 18: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周日晚上(2020年12月1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情绪心理学》,继续学习情绪与人格体质,包括中医的人格与情绪等部分内容!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
) c9 q2 d0 l8 a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 《中医情绪心理学》有关情绪与人格体质、中医人格与情绪等部分的有关内容。! }- G! }6 _) g
       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大自然赋予人体与天地万物相和谐的特性;
$ E6 O3 ^4 Z" N5 E      人类社会的不同价值取向,让人处于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之中。# G- ?* ]1 f" C: X& _& q* M: q
      因此,研究人的性格和情绪,离不开自然与社会。自然是一个时空变化的过程,因此有干支纪日、春夏秋冬、阴阳变换、五行生克。
: K3 I7 Q0 P8 F- i) b8 F+ v      当年,薛崇成先生、杨秋莉女士研究与阴阳二十五型人相关的课题,我有幸参与调查,他们的研究借鉴《内经》智慧、古代经验,与时俱进,因此,其报告值得大家重视。. l5 P' n4 L4 z8 f4 {, b. W6 K

" z' Q  P7 V$ v+ L1 ^$ N7 G, D/ N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15 21: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一晚上(2020年12月1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二部分中第二节单味药运用举隅的部分内容。9 l$ Z4 K: J; o6 `
( ?/ ~4 v2 f- }) p6 r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共同学习僵蚕、蝉衣、蜂房、水牛角、牛角腮的功用及主治,届时我们一起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lcqj
0 v- n1 y, C0 e; m0 _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讲座成功!她继续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单味药运用举隅的部分内容。- I* X4 H/ j  h' i0 h
     朱良春先生善于运用虫类药,有开创性的著作,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s' \1 p/ c% B2 u% L
    朱老认为,僵蚕是家蚕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虫体,又名“天虫”,味咸而性辛,入心、肺、肝、脾四经。朱老认为,本品对温邪感染最为适用,是杨栗山《寒温条辩》首推本品为时行温病之要药。因其功能散风降火,化痰软坚,解毒疗疮,故于风热痰火为患之喉痹咽肿、风疹瘙痒、结核瘰疬等症均适用之。一般与大贝母、玄参等同用,对喉风、痄腮、瘰疬等有佳效。配治疗空洞型肺结核亦有一定效果。与蝉衣(2:1)共同研粉,每服4g,1日3次,治疗流感发热及风热型伤风感冒效佳;兼治风疹瘙痒。也可配紫苏子、牛蒡子、朱砂、生姜等能治癫痫。单用僵蚕研末吞服,可治头风作痛。与全蝎相伍,善于熄风定惊,适用于小儿惊搐。配白附子、全蝎,擅治口眼歪斜。由于本品具有清宣表散之功,对风热壅遏而痘疹不能透达者,最能表而达之。
* ^$ y2 D( @1 C3 d/ U- \6 k6 F; b! ~& K% p9 o5 g3 {5 M( k# A4 o2 ]
    蚱蝉为蝉科昆虫黑蚱的全虫,其蜕壳叫“蝉衣”(或作蝉蜕、蝉退),蝉衣无气味而性微凉,入肺、肝、肾三经。朱老认为,蝉衣擅解外感风热,并有定惊解痉的作用,为温病初起之要药。清代温热学家杨栗山氏称其“轻清灵透,为治血病圣药”,有“祛风胜湿,涤热解毒”之功。/ x- Y/ w  A0 \" N# m: t9 S
    蜂房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东南各省均产。性平,味苦咸微甘,入肝、肾、胃三经。朱老认为,蜂房带子者效佳,本品具有祛风定惊、解毒疗疮、散肿定痛、兴阳起痹等作用。既能内服,又可外敷。0 v4 b& L- G0 k4 E5 f, r
     水牛角味苦,咸寒。有清热、凉血、解毒之效,在急性热病、热入营血证时用之良效。朱老言其功效与犀角相似,亦能清心、肝、胃三经大热,尤善清解血分热毒及心经热邪。可用于邪入心营之高热神昏、痉厥抽搐等气血两燔之证及热毒内陷血分之发斑、发黄;邪热迫血妄行之衄血、吐血、下血之症。用于流脑、乙脑、猩红热等病,取效亦好。如《名医别录》谓之:“疗时气寒热头痛”。《陆川本草》谓:“凉血解毒,止衄。治热病昏迷,麻痘斑疹、吐血、衄血、血热、溺赤。”《日华子诸家本草》言其:“治热毒风壮热。”朱老指出,以前由于烈性传染病、出疹性疾病较多,用之亦多。而现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传染病得到控制,发病率明显降低。水牛角常用于治疗病毒性出疹性疾病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如病毒性高热,常以之配伍石膏、知母、板兰根、柴胡;热入营血之发斑,配生地、赤芍、丹皮、紫草等。热甚迫血妄行之呕血,常用之配地榆、三七、丹皮炭、焦山栀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用于配生地黄、紫草、赤白芍、墨旱莲等。过敏性紫癜,常用于配蝉衣、僵蚕、徐长卿、仙鹤草、牛角腮、丹皮、赤芍、煅花蕊石等。另外,对于结缔组织病之高热不退、身发斑疹,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朱老也用水牛角、羚羊角粉、人工牛黄配伍使用,效果颇佳。水牛角的使用可内服,亦可入散剂,烧灰使用。《圣济总录》中记载:“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治石淋,破血。”本品质坚,用量轻剂乏效,以30~50 g为宜,并应先煎。& j; ?" @2 {' P! D' J! p7 @8 @
1 Q. i2 J" M8 ]4 B! M6 ?" s, [
     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座和分享。0 q! {- L* u2 i! }. e& ^( k
2 E$ X  l# }# ]7 b* w.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15 21: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益直播》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2020年12月15日)" ?) V7 S0 A; G1 V
        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60讲《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4 W) J, V1 n% e3 T( C
       学习方法:直接点击链接进入,或者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直播课堂进入。
. E1 o4 c4 C* _& ^( Y* e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9 @/ P' [- {' j: ?  ]9 v
今日讲座内容( X$ |. m, d$ t, g6 M! ], D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 N) \6 V/ U2 F9 L2 Y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7 b$ ^8 d+ h* C2 Z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精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 q, X" y5 [; ]* N7 ^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已明,耳以聪矣。* x% `0 q8 d8 c0 H' D/ n
岐伯曰:此所谓精人易语,良马易御也。
- O/ b2 }9 g. Z5 c# s! }1 m帝曰:余非精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 l2 D7 A/ `7 _+ ]( m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 @$ Y* T5 x2 Z* [" G
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g6 r: u' Z8 R# |2 Q$ V
脏俞五十穴。
7 D5 |3 u3 e( Y2 S; u腑俞七十二穴0 J" Y/ d+ }2 h
热俞五十九穴
( I; H3 B6 ]3 f0 C水俞五十七穴. ?9 ^% O. N  |  F( O
头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q# h3 ^: X7 c" d8 Z6 ]3 V
中(月吕)两傍各五,凡十穴。
0 u- B$ w# E/ F7 N. O2 l大椎上两傍各一,凡二穴。
! A3 K. q) D7 x  w8 R目瞳子浮白二穴。
1 m' I! J0 z/ a两髀厌分中二穴。
, Q4 E- O4 Z; @$ u( i犊鼻二穴。
3 b9 N. l) S2 _6 J; f耳中多所闻二穴。
5 j9 R7 k4 ^  }! k& ]1 X! i8 O眉本二穴。- E3 ~' t( u8 O+ y% `
完骨二穴。
3 N/ L! e# y; a+ F* X" h& c3 u顶中央一穴。7 n7 P$ Z, D! k- O
枕骨二穴。! L& R! D$ ~# T
上关二穴。
( \; Z$ s5 V. I+ z大迎二穴。
+ z2 }6 a) t1 @: j- O/ n下关二穴。* W( D5 y/ B3 J  r+ V) f
天柱二穴。
: d$ }: E4 I9 q$ o) t) Q8 f巨虚上下廉四穴。
* E8 I; H" b7 b, }# m8 i曲牙二穴。# ?  I7 O7 X+ u- V$ U  Z
天突一穴。
, b. W9 F& L( ?5 K3 [天府二穴。& x- \) P& O% f+ @+ c
天牖二穴。& v% Y! i! s) y
扶突二穴。
# t6 U( J( }$ ?2 \- U% B% o天窗二穴。3 u* v8 M2 a0 b3 t5 p
肩解二穴。5 e+ S' P" a- i3 _8 R; ~- B
关元一穴。" _# d) r# K: U
委阳二穴。
( K- Z0 i5 T& z* m/ @. K肩贞二穴。. j6 P; _& A3 ?. {- h4 g
喑门一穴。6 R! Y* d) {" R. M( b
齐一穴。, _( S+ O: W+ G/ o" q. a, v
胸俞十二穴。
  ]; b" @$ Z+ c7 G% m- e背俞二穴。7 u6 Q. {" w" x/ S' m
膺俞十二穴。
8 q& H. P' H: r- h分肉二穴。5 ~2 E4 G, j# @( p% S
踝上横二穴。8 R! Z; O# |& n4 h1 C9 Y% x
阴阳蹻四穴。  e: Q# T5 U" w) t# h
水俞在诸分,热俞在气穴,寒热俞在两骸厌中二穴。/ K3 H8 A  o7 n2 F8 @! J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 [/ m# P9 Y6 r% I凡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4 `1 d$ H& N1 R
帝曰:余已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溪谷,亦有所应乎?
; z, x1 g& H: C) N! q5 ]$ r, D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1 L8 s4 G, k( v/ f帝曰:善。愿闻溪谷之会也。9 \7 z9 N! h$ A7 t: V  c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盛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 u* e/ D3 d; U1 x- }帝乃避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7 K  x( m& V! D  r; Q% n[size=0.28]
, @" J9 H( C. {; Z
4 I. w' O6 `" B, `8 V

$ _# j& |: f! g7 c4 n! C+ S8 {" D3 w3 \! Z
; h5 ?% J9 ]" D" o% k- O

/ l; F: t; m( c4 x( L
: o/ ]# T7 [  n) \# P  o" J+ c! u
1 R5 w$ v$ z# a
7 P( {+ Y5 C7 u6 w9 W% E/ j

$ G: `2 s( }4 b7 i: `, L, N, R  H5 k: G- m; W4 \! K. M

. R( c5 T- c1 k" [8 f2 D. L
. p$ O9 o; i- y/ K+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15 2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0年12月15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良春大师的三篇文章“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朵奇葩”、“中医药的现代化要突出原始创新”和“追忆一段胜缘”。0 N5 N* ?4 l4 `0 W8 y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lcqj- e, e- [" A/ r+ m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朱胜君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良春大师的三篇文章  F2 O) H' L* W4 V* g; Z  y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朵奇葩”朱老说,《人体体质学》《匡调元著,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3版》是我国第一部大型全面、系统论述人体体质、体质病理、辨质论治及体质食疗的医学巨著。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现代中国人体体质学奠基人匡调元教授,他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研究50余年,体质学研究20余年,呕心沥血,执着追求,著述等身,成就斐然。长期以来,中医、西医在各自理论指导下,对于人体本身生理、病理的探索,如同探寻茫茫无际的宇宙,一直没有停止,而体质学说无论对中医或西医而言,都是古老、深奥又在不断发展的学说、流派。迄今为止,我国在体质学研究方面,尚无完整、系统的大型专著。《人体体质学》的出版是我国科学界、医学界的一大盛事。它是我国体质学研究的总结,标志着体质学研究达到新的水平。该书融古汇今、中西兼蓄,具有鲜明的特色,内容全面、系统、详实。! ^: M6 ~3 p( A( ^9 B; H
- |: L  H; W" Q* g4 r: Y
  “中医药的现代化要突出原始创新”:朱老说,中医的特色优势,主要表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运用阴阳五行、四诊八纲为手段,去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可以无往不胜,征服一些顽症痼疾,为人类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8 }; {$ g9 C" b- S  m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经典著作的学习研讨,当前有些放松、淡化了,某些中医院校甚至已将经典著作列为选修课了,怎不令人浩叹!中医药学要想真正掌握运用它,不熟读勤研经典,精思敏悟,通过实践,融汇贯通,是不可能得其精髓而有所造诣的。“自古医家出经典”,历代著名医家多数是依靠经典而获得成就的。因此,要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必须努力精研经典,吸取精华,为我所用,才能为发挥特色优势打下坚固的基础。
0 A# N  E. q" Y3 g1 \- K5 h中医的特色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诊疗手段,二是临床技巧。
8 p8 l- W4 [9 a( _/ U7 [# y9 P/ ^: X8 r( O1 j
“追忆一段胜缘”:朱老说,1956年7月,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我作为中医界代表,前去参加。会议由傅连璋会长作工作报告,随后大会交流,分组讨论,非常热烈融洽。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与会代表,合影留念,并得与时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的章次公老师朝夕相聚,聆取教益。会议结束前,中国中医研究院鲁之俊院长邀请部分中医界代表李聪甫、任应秋、陈苏生、钱今阳和我等十余人,在会后去该院考察座谈,因为建院方一载,一切从零开始,筚路蓝缕,希望对研究院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发扬,探索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鲁院长情真意切的介绍了研究院成立一年来的概况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听取汇报后,就由王伯岳学术秘书陪同去各有关部门考察,在初步了解情况后,再由鲁院长主持座谈会,听取大家的建议,发言很踊跃,颇多中肯之建言,切实可行之刍议,鲁院长很高兴的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历时一周,始行结束。在结束前夕,鲁院长分别找了部分同志谈话,征求意见,是否可以来京工作,多数表示乐意接受,只有上海钱今阳主编予以缓谢,因为《新中医药杂志》的工作,一时无法脱身。我明确表示,服从组织决定。可是后来调令由省卫生厅转到市政府主管部门时,却因地方保守主义思想作梗,而以市中医院刚刚成立不久,突然将骨干力量(我时任院长之职)调走,不利于医院的发展为由,请上级收回成命,而未能前往。若当时能如愿前去,可以饱览馆藏珍本医笈,接触诸多名家学者,必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扩大认识传统医学内涵的视野,或可对中医药学的继承发展,多做一点有益之事,而不致僻居一隅,孤陋寡闻如斯,引为终身憾事。任应秋、陈苏生等均先后去北京工作。
# B, `% |# X, o9 q1 g& g此外,我研制治疗类风关的“益肾蠲痹丸”,1985年列为江苏省重点科研课题时,需要作病模实验、药理、药化、毒理等检测,由于我的师弟陆广莘同志任贵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同时贵院的刘文富研究员曾为我市虎耳草课题作过实验研究,有些熟悉,便与他们联系,得到热情支持,所以这个课题就与贵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合作,我与女儿琬华多次前往贵院洽谈,得到所领导及温处长、王安民、刘文富、齐岩等专家的密切合作,创制了类风关的病模,证实益肾蠲痹丸确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并减轻滑膜组织炎症,减少纤维沉着,修复受破坏的软骨细胞,成为迄今为止能够修复类风关骨质破坏唯一的一种中成药,而享誉海内外,贵院之功不可没也。/ b" E" K8 Q9 w: ^
今后,我们基层科研工作,还希望继续得到贵院的指导与合作,共同为中医药事业之振兴,添砖加瓦。
- E4 W4 s, \7 U2 r
) Q; X: I- Z) Q* C9 V    感谢朱胜君主任的讲述与分享。1 O4 O5 Y; i' s& e1 b7 k

( V# a% q9 E; y  @$ U: @1 [+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18 08: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三(2020年12月1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邓铁涛邓老作为顾问委员编纂的第六版《方剂学》的理血剂。  k; _+ H7 S5 M/ ]& `
1 d; p1 ]) j* \- i2 Y6 R$ d! N8 K
      理血剂,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调理血分功能,用以治疗血病的方剂。血病包括血热、血虚、血瘀、血溢(出血)等,故理血剂应分为清热凉血、补血、活血化瘀及止血等类。但因清热凉血剂归入清热剂中,补血剂归入补养剂中,故通常所说的理血剂主要指活血化瘀剂和止血剂两类。活血化瘀剂 常用红花、桃仁、当归、川芎、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组成,适用于血行不畅、瘀血内阻或跌扑闪伤等病证的方剂。代表方如血府逐瘀汤、生化汤。止血剂 常用白茅根、小蓟、槐花、地榆、侧柏叶、蒲黄、灶心土、白及等为主组成,适用于血离经络而出现的各种出血证如鼻衄、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的方剂。代表方如槐花散、十黑散、秦艽散。本类方剂性多破泄,凡怀孕母畜应当慎用。根据气行则血行的理论,在应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常佐以理气药,则收效更佳。使用止血剂应注意适时。若止血过早, 易致留瘀。对出血兼有瘀滞者, 还应适当配以活血化瘀药, 以防血止瘀。敬请王秀民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fjx
5 _9 N( r2 P8 H* Y  E5 v
7 B* |+ m9 q/ _( i7 C) w! `, ?      祝贺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邓铁涛先生主编的《方剂学》关于理血剂的有关内容。" O+ H2 Z6 h1 q! P* i2 B3 u5 a
0 u3 `, B* l7 M/ N
      气血是中医的基本概念,也是人体阴阳的代表。“血气者,人之神。”
5 W2 j9 d! t2 P! w
, o8 d' o6 k. ]3 j  t1 N, H     《内经》的时代,主要是用针刺调理气血,而不是用药物。
, L, n* v* K- @
7 ]9 \- N2 ?. O  Z6 O  X
1 O! a( _' H9 W& _$ o& H& a) z; g2 i
1 u" z" l0 N6 ?“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 a' O6 U) h, S% l( ?) u1 v9 c1 u/ @: u3 h0 V8 r2 p

/ F$ Q0 ?' U1 M1 [" X
2 \' g; R% Z3 |9 c$ |  是故天温日月,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E+ ^3 n) y  {/ k, o9 H
6 x# i8 h& C, l/ i( x
* i! R  W/ Y; Z8 @6 ?5 J
0 P4 [& R# I7 @! Q
  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z, J/ y; E% j; U$ |. w( }

( b4 D5 V, w$ Y" y) Z, b, c: `2 s
0 H! ^2 J% d/ f9 B8 g! {# ~
. p: n5 ?+ ^- W6 I, ?, H# ^  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8 Q$ v! [6 T; }3 g% U" l
. z" v- I' j2 o' B, U- I3 k

& O. _4 V- ~  M- G0 W8 t! h2 S' A1 f) h7 G

8 J- b# C' l3 d: g  z% P" r/ j, i3 Z- S( w, k4 T1 m' m
+ r; }- `9 ^, G& z* R

6 l0 ]/ `/ I0 C. c/ H+ }1 o" _感谢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18 08: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本周四晚上(12月1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D/ Y4 F! z# s& p; P& }$ R: M

+ ~- q% I1 x& Q8 }& T3 D3 ]" n+ ]. S  I5 X* Z

& p5 {7 R8 o" I! G! z2 U- K(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刘渡舟老师对“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概述和伤寒论1—5条内容的解读。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6 c! d& a9 H6 T& h# C& \3 n+ r% @% O
3 w7 X; f, q/ E

5 ]& u/ G( K( P% b
2 f0 @0 N6 O; H. z; M: f, @* I. b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 ]# Y% ?% v; s% H  {" u: r
+ h1 a4 U8 `, I* \+ _6 w
      祝贺河北省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老对“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概述和伤寒论1—5条内容的解读。. }) c. N3 q+ P3 E3 u
1 W; R& U9 g; U  ~, k
       经方,在张仲景之前,有源流,有体系,有妙用。- A0 ~% Z$ x- X5 B
6 `/ x7 K+ z* O8 j3 l
       但是,自从张仲景之后,《汤液经》失传了,经方的体系不被人了解了,源流不清了,人们以为张仲景是经方的源头,这就出现了“一人一个仲景,一家一本《伤寒》”的局面。0 j2 m* w* y$ I
, Y3 D1 Q) v% L( N: j
本来,《汤液经》治疗杂病,就是脏腑辨证,尤其是五脏分证很明确:( A, N$ m6 C* x' @' s0 ]* c

7 [/ Z' ^0 C/ f- j! k实了泻,虚了补;' Z) {3 A5 Y% V$ F2 G% M

* S0 @4 E6 U% J大实,用大泻方;小实,用小泻方。
. Z1 G7 N6 q6 X: m% q6 j; B4 H! P% o8 D4 v( T
大虚,用大补方;小虚,用小补方。
. P, a2 K0 b; _
5 z7 y9 g/ w- G% f& d4 S  C0 i但是《金匮要略》不是这样的分类方法,也不再这样用方子了。: o( G8 }! y0 _7 P  o

  v) i: Q0 d0 K  Y6 h《汤液经》治疗传染病,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阴旦、阳旦的“六合辨证”体系和方药,张仲景《伤寒论》不再是这样的体系了,他借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并加以改造,形成一套新的辨证体系。
/ x4 _( g! R/ G4 K$ E0 H3 |! g, P6 K$ Y  s: M! H& }" a* f/ }# Q
因此,去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与李俊峰先生的“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关于道医、佛医、儒医“的论坛上,我发言说《张仲景为何搞乱了经方的传承体系》,主持人说:”曹东义想当网红!“
7 N) O) c2 o8 `7 M9 ^4 c, y% X0 e* @1 I# R) o* U. x& `' g
他们觉得我的研究结论”骇人听闻“,但是,这就是历史,是学术传承的历史。
0 S; l( [1 ~+ L3 V
9 }& W6 g% l: m. K+ M. Q( ~至于刘老所说的”太阳病“传变的复杂性,有了机会咱们再说。
& R; b2 z& D+ ?3 K
/ H. U9 @& d" e  Z4 K
& G4 I( }8 d$ N- Q2 Y$ V
$ \2 w: u9 C3 U4 R5 H谢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19 20: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黄小平在上海向大家汇报:# ^" s9 v- I% m8 ^" G( `2 j2 c; a/ ?
* D5 p0 y9 T/ }+ f  q

4 s- k) ?# D5 U% l* U' W. I( n$ I% f
3 o: D3 V% y0 I5 O本周五晚上(2020年12月18日)给大家分享中药学第五版内容中的理气药的内容。- [, c/ `% E- [, U

+ z$ c. G( D0 z9 T- t$ W
) Z+ k: z6 e# E) |6 i& t' j3 Z/ U4 \8 U$ S/ n+ M& ?! j
理气药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疼痛,胸部气滞、胸痹疼痛,肝气瘀滞、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或结块、疝痛、月经不调等;以及胃气上逆、呕吐嗳气、呕逆等症。分别具有理气宽中、行气止痛、宽胸止痛、疏肝解郁降逆和胃等作用。% p1 ~) i5 w4 B7 z

3 I* x6 b: @6 V* n' _
  Q  q" R+ l( r% `+ V! V
' M& @# ]% {7 M+ S3 ^敬请曹老师和诸位师兄师姐给予指正!http://www.ynjkcy.com/zyx
3 W7 _, J8 R* A. \# h: Z( O6 T4 Z* ^) D1 N
       祝贺黄小平院长在上海讲座成功!他为大家分享了《中药学》中的理气药的内容。
1 ^( B* w+ s8 F5 X' U( [$ d3 X4 x3 o' t5 ^/ {3 d
       气血是中医的基本概念,继承了古人关于气的文化。4 b4 i1 w# ~! K* d9 F+ g

! g3 Q: S% G; T' P' t) w$ U6 Z      元气出现在形成天地之前,是混沌状态,也可以叫无极;太极逐渐分化出阴阳,有了天地。然后天地生万物。2 Y, o6 a2 ~3 B
! T0 q- `0 W+ H( _0 ]+ p, B
      此后元气分散了,但是没有消失。8 g5 L: ~3 e+ K$ _* q

- a$ \* t4 S: ?$ p" {" a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L0 V. g8 a% V/ I% E( ]5 m

2 x% h( ?6 h2 ]- y4 V3 \; [% [这个”混成“的东西,就应该是元气,所以,它还有名叫”大“,有字叫”道“。
1 R+ y+ u* ]& k0 b
, o4 I7 f9 j0 [2 u' T. b       元气很强大,进入人体,有人的元气。
5 d) }( `+ e6 ?7 m6 G! f; U' o( X4 R9 A" x  o/ w: N
      黄帝问:“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 e+ V: J- L. |6 y  `, @
( c. p' v/ F9 |" p" b      黄帝问得好,岐伯答得妙。
; N' [5 F( q7 _# e9 [5 B7 \8 S" O. t/ I+ W- |7 Y/ W! j* y, ~
说的都是气,气得你不轻。" ^" ]. P: x, l: ?

. j: v# \0 I6 ]& ?玄乎,晕乎,你难懂,其实就在你身边。
- a, @  |4 l( G
0 G. v  T9 E, a( C黄帝又问:“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 Q. o9 s% j' k
$ N" v/ X+ Q* v- T8 I$ l这一次,岐伯说的很具体,就在你身体里边。
. w" I( U+ c" m4 S( ~# _
" Q2 q% u/ X# G) f( U, s/ w理气药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疼痛,胸部气滞、胸痹疼痛,肝气瘀滞、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或结块、疝痛、月经不调等;以及胃气上逆、呕吐嗳气、呕逆等症。分别具有理气宽中、行气止痛、宽胸止痛、疏肝解郁降逆和胃等作用。
8 A1 ]9 u1 X3 o9 B1 g, s4 i0 T0 J( f( O) a3 w) c8 q, N
8 Z3 }/ i" [7 W4 P% p9 e

# s% _. \0 y* t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座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19 21: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0年12月1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合编《屡试屡效方》" M3 M4 w# l, k9 \2 G# y- S
这本书的内容:+ H% p' o' ~0 j, q4 i5 h  z
        参麦汤:人参三钱、干麦冬带心四钱、生山药六钱、清半夏二钱、牛蒡子炒捣三钱、苏子炒捣二钱、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治疗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8 I) b5 L. d& x         珠玉二宝粥:生山药二两、生薏米二两、柿霜饼八钱。治疗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 A5 W: ]# A! Q" f( C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http://www.ynjkcy.com/# v& e) z/ |  Q
        祝贺衡水市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屡试屡效方》“ 参麦汤”、“ 珠玉二宝粥”的有关内容:, G6 d- ?) H0 _
       阴虚久咳,需要滋阴润肺止咳。
# w2 S6 Q' Z' B张锡纯的时代,西医传入,有了肺痨的新解释,病名叫肺结核,所以,他有所论述。
( C+ |3 r& z1 ^% _- ^但是,没有肺结核,只要证候存在肺阴虚,就可以使用 参麦汤。! J0 F( U8 f0 d0 A* u
人参三钱、干麦冬带心四钱、这是生脉饮的主要成分。
( h4 `: d9 W% b生杭芍三钱、甘草钱半,酸甘化阴。6 b$ g1 u" i9 _9 v3 t
生山药六钱、健脾益气;1 O& K( i( e1 p. x
清半夏二钱、牛蒡子炒捣三钱、苏子炒捣二钱,化痰清热。6 ?6 H2 l: ]/ h- `+ u9 r
诸药和在一起,可以治疗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6 n3 H- Z6 f, ]# _, {  @! [
         珠玉二宝粥,很好听的名字,味道也好极了,属于食药两用的好方子,可以治病和维护健康,关键是选对病证。( `$ ]4 Y1 Q' v& J; d' }
因此,请大家住它的组成,以及如何使用。
. O. m" y# i! e生山药二两、生薏米二两、柿霜饼八钱。治疗脾肺阴分亏损,饮食懒进,虚热劳嗽。并治一切阴虚之证。
. Z/ |( s$ T, l        感谢王群才的讲座和分享。      
& J; N( m9 G' H0 G) L1 a5 _: K5 P! _. ]% {* P7 [8 |
* B0 _% Z; p1 V4 s! k6 T

* H' O: {4 k8 S6 O. l8 w7 }/ e# f" w' ~. h% S  \. z8 X$ a( f

! {+ ?8 U0 X8 j8 ^7 L  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22 19: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0年12月2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有曹传龙接着讲《温病学》。他将继续为大家分享温病的辨证http://www.ynjkcy.com/wbx
5 Q) r) E1 J7 V! \- D" \7 g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讲了《温病学》关于温病辨证的有关内容。
) b4 b. u9 c& o3 h" S* q中医的外感热病学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先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内经》热病、仲景伤寒、清代温病,在证候上基本相似,都是论述以发热为主要证候的疾病,包括了现代大部分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是,伤寒与温病学派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外感热病的病因、病证、传变规律和治疗方法的论述,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长期论争未能统一。伤寒与温病学派的分歧虽然有可能是病种、病证不同,但更主要的是认识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历代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法方药的继承远远大于相互的区别,都是古人经验的结晶,因此存在着可以统一的基础。在现代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之下,我们借助于科学的慧眼,看到了古人所看不到的戾气、病邪,知道了多种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感染过程、病理变化规律、治疗的关键环节。既然《内经》热病、仲景伤寒、清代温病,在证候上基本相似,都是论述以发热为主要证候的疾病,包括了现代大部分传染性、感染性疾病,那他们所阐述的理论,就存在着共性,就有统一起来的可能。
4 O8 f# h* d6 X; P6 {1988年出版的万友生著《寒温统一论》,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他主张伤寒与温病统一起来。万氏说:“民国以后,主张寒温合论渐多。新中国以来,寒温统一的趋势,已日渐成为中医学界的主要动向之一。不少中医学者认为,伤寒六经体系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体系,虽然各有其特点,但都属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范畴,应该冶于一炉,溶为一体。”
& h  @7 q5 |- {& d- |- c6 {邓铁涛教授长期致力于外感热病学说的研究,五十年代起就主张寒温统一,并提出了统一辨证的方案。近来又提出将伤寒与温病,逐渐融合为外感热病的宏伟理论构想,确属远见卓识。笔者认为,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之下,伤寒与温病的区别,不是感冒与脑炎、肺炎、肠炎等不同疾病之间的差异,而是同一类疾病在发病类型、证候表现上的不同。也就是说,SARS既属于伤寒,也属于温病,同时也符合《素问》对于热病、吴又可对于瘟疫的定义。《内经》热病、张仲景伤寒、吴又可的瘟疫、清代的温病,论述的都是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有几十种之多,比如SARS、禽流感以及将来发生的各种瘟疫,它们都有发热的证候,故可以总称为外感热病。我们不能说《伤寒论》论述的只是冬季的感冒,而吴又可说的瘟疫、清代论述的温病,是流脑、乙脑、猩红热。所以,《内经》热病、张仲景伤寒、吴又可的瘟疫、清代的温病存在着统一起来的基础。
  X$ f' T# G& Z) w邓铁涛教授关于将伤寒与温病逐渐融合为热病的伟大理论构想,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战略目标;邓铁涛教授在《实用中医诊断学》以及其他著作之中提出的统一辨证纲领,我们一定认真研究,充分吸收进来。同时,我们也预感到,这是一项重大工程,其结果将影响今后有关教材的编写,也势必对将来的辨证论治发生作用。正因于事关重大,既非我个人苦恼,也不仅仅是课题组的困惑,而是整个中医界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才想求得海内方家指导与教诲。邓教授多次给笔者来信指导,并寄来有关大作以示鼓励,笔者深受教益。
, {& W' _/ X# V邓铁涛教授告诉笔者,卫气营血就是辨证的法则、方法。他认为截断学说不够成熟,临床不易具体操作。他说,截断学说“以为温病的治疗要经过卫、气、营、血之历程,不知卫气营血乃辨证之法则耳”。“只提出截断一词,但如何截断,尚欠理与法,方与药等一套理论与经验”。诚如邓教授所说,这一次的SARS流行就基本不见营血证候,如何截断?中医向来主张辨证论治,在相应证候没有出现的时候,“截断”的依据就不够充分,也与传统理论不易融合。5 M; S1 b* q( i# L, i* \

) p6 `* |' y, w6 h" q( m感谢曹传龙的讲座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0-12-22 19: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一晚上(2020年12月2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二部分中第二节单味药运用举隅的部分内容。3 V% g; W9 Z" k, q- }
+ V/ p, Y) b5 v0 B( ]9 ~
9 f  Z' G7 q4 @' H( t0 a
: G3 n, l2 k' w$ ^9 B  }% N5 p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共同学习蛇床子、菟丝子、夏枯草、羌活、肉苁蓉、肿节风、猫爪草的功用及主治,届时我们一起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lcqj: p, Q4 g: U' s  w0 b8 @

2 @' V" n5 z; o; T6 F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单味药运用经验的部分内容。. V) G" m9 R! m+ f6 N; |
# I6 F/ x; ]9 X! \  Z' S+ R
     朱良春先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用药很特色。$ B2 ~( W# ?% I1 u/ w' @; b( ?

0 ^9 S( q2 D; b* i     朱老说,蛇床子味苦性温,既能温肾壮阳,又善祛风、燥湿、杀虫,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风湿痹痛,疥癣湿疹等。朱师认为,蛇床子功用颇奇,内外俱可施治,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常可出奇制胜。6 r$ K! l$ Q% o- `+ \: q
, A- l- j5 m; s! j. z$ F& G$ Y
- m" G1 e0 j8 c9 r5 u0 a7 J4 i
6 G: u/ @( e  i- w- u6 f
菟丝子性味甘辛,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之功。常用治疗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等症。朱师认为该药在男性科及妇科病的治疗中有著效。
# d- C* q. c) V
/ o5 |& b# b6 J4 V' W2 L" s" {, ?0 _" z( l

- T9 e! n+ o0 l& D+ M3 G$ q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入足厥阴、足少阳经,为清肝火,散郁结之药,常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头痛、头晕,亦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等病证。朱师以为该药下列之作用,有其独到之处。
" ]; Y  t/ m0 |2 S$ B1 F( S7 i  k7 {
0 s% C6 L7 K- j$ G
9 r6 F2 E+ E) p" o+ I; y
4 |1 R& ~4 l0 h# ~2 ]0 N羌活性温、味辛苦,通行全身,走肌表,长于搜风通痹,通利关节,祛湿止痛。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湿所致的头痛、身痛、无汗、关节肌肉疼痛,项强筋急,风水浮肿,痈疽疮毒。历代使用羌活的方子很多,早在《千金要方》中就有羌活汤,以羌活、桂枝、白芍、葛根、麻黄、生地黄、甘草、生姜,治疗血虚外感风寒,身体疼痛,四肢缓弱不遂及产后外感风寒。《日华子诸家本草》云羌活:“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痛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痛,通利五脏。”朱老研究历代所用羌活良方,分析后认为羌活善走窜、走表,为祛风寒、化湿,通利关节之良药,尤善治疗上肢及头面诸病。他指出,张元素对本药论述尤其周详。《主治秘诀》言其五大作用,手足太阳引经,一也;风湿相兼,二也;去肢节痛,三也;除痈疽败血,四也;治风湿头痛,五也。朱老尤擅用于治疗风湿痹证,取《内外伤辨惑论》羌活胜湿汤、《景岳全书》之活络饮意化裁。% L- n; e8 z! X, C; q/ l9 x

! {7 W5 O0 @2 u# G! x* w9 F9 S
0 Z5 j9 e0 \' P7 L" B# R. }+ m
& Z8 S* i, x9 y8 f! \$ G2 t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之功效。其功效特点是益肾填精,治虚损,暖下元,利腰膝。故常用于治年老肾虚腰痛、头昏、发白、耳鸣、记忆力减退及阳痿、遗精、白浊等症。在《本经》中记载:“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妇女症瘕。”《别录》云其:“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日华子诸家本草》谓其:“治男子绝阳不兴,女绝阴不产,润五脏,长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遗沥,带下阴痛。”7 n$ z& L* T. Z. f% L+ `! D
+ p( }' b- f- |- Q( r2 m9 u" ?( `

1 s: J4 @3 r  S) j% K  R5 D/ x& ?, p; X
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金粟兰全株。辛、苦、平。归肝、大肠经。有袪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之效。常用于肺炎咳嗽、口腔炎症、菌痢肠炎等。现有成药
. a1 M6 L* q0 x! W2 j2 ]
) Z  M* x+ O* g- L9 {$ P“肿节风片”、”肿节风注射液”以肿瘤辅助治疗为其适应证,有抑制肿瘤、抗癌增效的作用。朱老在长期临证观察中,发现肿节风因其剂量的不同,功效也有区别。小剂量(15g以下),有扶正的作用,大剂量30g以上,则以清热解毒、散结化瘀为其所长,而多用于免疫性疾病活动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肿节风的用量为30~60g,配伍忍冬藤、鬼箭羽、生地、水牛角等,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 Z* M. P* J4 [3 V# N' W" T  V0 s! d) B3 @3 D5 b
+ U$ |. J: _; [4 v

' |# }; q0 E2 ?猫爪草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块根。甘、辛、微温。归肝、肺经。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之效。一般应用于瘰疠痰核、疔疮、蛇虫咬伤。朱老认为,该品味辛以散,能化痰浊,消郁结,凡因痰(痰火、痰气、痰瘀、痰浊)所致的病证,皆可用之。4 z# a1 v: C' z& ]' n; d  O4 J( G

. ?# |& ~# m+ |1 X) u4 x
0 g' _9 ^6 [2 M' ^% I
% ^" o# W, g9 {  i& x8 F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座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