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9-14 2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1年9月1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他继续讲《温病学》。他将接着为大家分享温病的诊治。
. W- R# W- C9 O& C8 t6 W3 q" z P" A R" }' t4 n
今天晚上要讲的内容是:疫疹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
0 \$ g1 F5 T4 l* r7 i$ G$ y0 `- T7 b7 E! w) M
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2 H! J/ F2 j; q! q1 \
+ V% z9 k g6 X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讲了《温病学》关于疫疹病因病机及诊治方药的有关内容。, a' K0 K# _# p
* ?2 A# U5 }/ b* g' |
对于传染病的证候,虽然华佗有“胃烂、胃热斑出”的描述,张仲景有阴阳毒发斑的记载,但是那个时代描述不多,还不够成熟。& O J5 r7 U+ O0 F4 H4 ~
6 a6 q& e* p+ V* ~: h6 T6 K
宋代庞安常《伤寒总病论》对此有了更多的探索,元代名医王好古《斑论萃英》有了专门著作,并且指出斑疹外发胃热者居多,但其病机关键均为肺热亢盛所致。他说“阳证发斑,有下早而发者,有先下而发者,有胃热、胃烂者发者。然得之虽殊,大抵皆戊助少阴心火,入于手太阴肺也,故红点如斑,生于皮毛间耳。”
, A5 C `8 w! H. q* O0 k& c/ K2 u/ `7 g( P
王氏所论外感热病谵语发斑之病机多属心肺热盛的学术见解,与后世温病邪入营血所见谵语妄言,斑疹隐隐或透露吐衄之说甚为接近,其发凡起例之功不可磨灭。
, e4 v- S q9 I4 b+ x! Y3 ^8 j* b, Y/ z! m' O: f
明清温病学重视外感热病过程之中的营血证候,比如神昏谵语、斑疹透露、出血失血,或者热邪深入下焦而出现的引动肝风、夜热早凉等等。但是,某些以斑疹为主要特征的热病,如风疹、麻疹、其病情往往不重,将斑疹作为营血证的指证,值得重新思考。
0 Z% ~2 v, H( i3 [! M6 y* C0 G7 k |5 a# R
叶天士《温热论》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重点分析温邪的传变规律,温热病的病理和治法,创立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介绍温热病察舌、验齿和观察斑疹的诊法等内容,其中的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3 H j* F, |4 @, `6 L; J1 X
- r5 \5 k! l8 Y, P2 W& g9 v
5 P, r0 N3 f( q2 I8 B& E) j$ l
% B6 y3 q' m; w' V8 W1 t感谢曹传龙的讲述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