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1 21: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2月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继续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朱老临床用药经验总结,讲述肾系病证药对及痹证药对。
- y- h) s* y8 P3 |/ ~  q* Z# F7 I
- e1 H9 \. G7 [+ `; F/ p: c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
  v9 _0 g( l8 Y7 K5 c
5 o: p4 a3 ]; M* b' x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朱老临床用肾系病证药对及痹证药对的有关内容。
% V8 s. M7 \9 A" n# e/ r; e& E8 E4 W3 f# ?, p0 ~
苏叶  蝉衣  益母草5 a9 k0 i. x5 V& z1 P
7 X0 ]* \$ z6 r+ s3 h
【用量】苏叶15g,蝉衣10g,益母草30g。, d5 o" W3 \5 ^0 }
. z8 \  P6 i9 F3 S
【功效】疏风解毒,活血利水。
! [  w0 [) K% b
9 w& h$ n: m! a【主治】肾炎、肾病综合症。! V: M1 T3 U  [) w. j
9 e6 s  t) v& v, }8 U
【按语】三药合用,有利水消肿,消除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之效。
1 [# W- w0 _' G" ~' S3 t6 j+ T- z' `
附子  仙灵脾  黄芪" @; x+ `0 _3 ]
# o& Z6 s' |6 H
【用量】附子10g,仙灵脾15g,黄芪30g。
+ B" x, g$ L" |  N* l4 k# m7 o$ X$ M6 o2 w& A+ I/ G
【功效】温补脾肾。
4 L9 m& g, C$ S; A+ r! q# n/ E0 N' Q; r! U% J2 [$ b
【主治】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者。8 y# E2 q9 v. j+ ?
: s/ J% w: I; k- ]
【按语】慢性肾炎呈脾肾阳虚者,温补脾肾是重要法则,附子、仙灵脾、黄芪乃为关键性药物,临证除舌质红绛,湿热炽盛之外,均可以此为主药随证加减。附子、仙灵脾不仅可以温肾,而且还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黄芪益气培本,2 Y  w, Z! P* }/ {8 e. b7 {8 Z) \

: p) v6 u9 o2 u/ |0 |4 f( b4 ~( a8 Z麻黄  熟地黄
; x, f( X3 {0 l7 E9 H4 \* k1 \6 s: a0 b. v4 ?; ~. W
二药温通血络,消散阴凝,可治阳虚阴寒,痰瘀结滞于筋骨之脉痹、骨痹、顽痹等。内容见“皮肤病证药对•麻黄-熟地黄”条。! ]+ |- A% y! A/ u& j
9 z! }0 Z! x2 K2 x) N
地龙  地鳖虫
! M' e& E( h  s6 g. g# A3 A
3 X# A' ~" f$ E- Z+ Q6 o+ D二药化痰祛瘀通络,可治疗顽痹日久,关节畸形者。内容见“肺系病证药对•地龙-地鳖虫”条。
7 b# K9 p& C  \8 f* W( K) `  i  j. i  J, L8 R% d
地龙  露蜂房6 K: }$ n: o0 ~2 w4 L0 \! M
: T2 z& G8 K$ m
二药化痰消肿,通络止痛,可治疗顽痹肿痛,关节变形者。内容见“肺系病证药对•地龙-露蜂房”条。
  Y" w0 a& T( ~4 g( G
5 P) l% F" q% q2 g) M仙灵脾  露蜂房0 n# x8 e4 z! D. I6 b; @

8 D2 u5 u' ]4 g3 {+ c+ W+ w4 c4 h1 F二药温阳除痹,可治阳虚风湿痹痛。2 a" O* T( B4 S8 ^* }3 b
* l/ J) p5 h; m- w2 h8 s+ ~
          感谢朱胜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1 21: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三晚上(2022年2月9日)的空中课堂我们来学习曹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应对变异,中医药才是永久的“疫苗”!9 |" d2 p% ?6 R% e
5 w4 C( j; l: A
我们一定要看清形势,不要再让悲剧发生!! G+ D" H$ s  t; |0 I0 e4 q8 l

& Z) U; Y# M3 b# h9 k2 W5 t9 M  n$ y. }! ]7 V  R# e8 e

' G* j( g, o) L7 i6 G5 c5 A目前,按照西医的诊治模式,全世界都在疯抢疫苗接种,但是,变异的病毒正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很辛苦,代价也很高。但是,事先研究的疫苗,难以预设病毒如何变异。因此,疫苗斗不过病毒变异,这是一场不难预期的斗争,却又不得已“不如此”的无奈举措。这是没有中医药资源的国家,必然采取的选择,他们的无奈是因为“先天不足”,没有历史积淀,必须像引进四大发明那样,早点引进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必须逐渐学习和引进中医药,才能补上这一课。9 e0 m( H- r5 ^! S4 F6 v# `

" H5 y+ ]5 _. \3 l9 \9 q, n而我们国家不一样,中医药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生死相依几千年,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但是,过去一百多年来,我们国内很多知名人士大肆抹黑中医药,歪曲中医药,让大众逐渐远离中医药。尤其是,医药、医疗、医保、医教、医政,都是围绕着西医的标准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技术壁垒”,再加上与资本利益集团纠结在一起,“中医黑”有了组织,有了幕后帮助的黑手,他们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
; D! R! W1 _; b. j$ `* Y4 h' r8 W+ V" c, p" i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的时候,虽然最高领导正月初一(1月25日)就做出了明确的指示,让中医药与西医药共同救治患者,但是,黄璐奇院士28日到了金银潭医院,看到的情况却是有医无药,根本就没有中药可用,也就是事先没有中医药的储备。“无药可用”,又如何能做到“中西医并重”?重视中医药,又体现在哪里?
- ], l! S, V, {( ^  G" F8 j" d- I8 h* p% o! J5 G" c
 后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来华调查,恰如张伯礼院士所说,对于中医来讲就是“三无”:没中医专家、不看中医诊疗、调查报告一字不提中医。$ d: f9 ^  ]( e* U( [" g* z

3 l$ U8 z* c0 q- r6 O0 M5 H% K/ g" }这种看也不看,看了之后也是“视而不见”的蔑视,根深蒂固,治疗很困难。7 w0 a% D9 `( t5 z8 I+ T

) c) l6 @/ M* ~1 d+ h# A. C 中医说,治顽疾,必须用重剂。复兴中医药,发展中医药,迫在眉睫,这是一场拨乱反正的历史过程。是跟在西方国家后边抢疫苗?还是俯下身子发展中医药?这个问题,很重要。' t& v* N6 R. h: b

% Y4 [, t# z4 n0 ]" ~% g 目前,病毒变异正在与疫苗接种“试比高”,疫苗的保护作用有几何,尚需“秋后算账”。从历史的过程来看,病毒的变异是必然的,疫苗“守株待兔”就会变成屠龙之技。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w1 I# k0 _8 `( k' @
% H7 @- h1 ^# e( O8 W7 x" L8 S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应对变异,中医药才是永久的“疫苗”!- U4 d" a# \# L5 E  e5 n# F

9 Y( \( l+ _1 \这是一篇很悲愤的文章,是不得不说的故事。
5 D: w2 X$ E" U( p# ]% C* _- w! V8 J- C' M4 p
关于预防疾病,免疫概念、免疫的思想,中医免疫的思想很宽泛,不等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西医的免疫概念把它给狭隘化了,怎么叫狭隘了呢?它说这个免疫力,什么是人的免疫力呢?免疫力有抗体、有免疫细胞,这个说错了吗?它只是中医所说免疫力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全部中医所说的。2 c+ f) t4 q6 i  Y6 T. f/ y

  g1 B* M4 H, c每个人自己,要把内在的“卫生资源”,把它最大化、利用好,这就是中医的智慧,因此 “要向内求”。
; n) i( l' l* x) q5 K3 V  n+ [0 S9 i2 m9 J
中医的免疫思想哺育出来了人痘疫苗,有了“化毒为药”的思想,才能够有这样的技术。中医这个免疫技术就是人痘疫苗,它得来的过程是不容易的。
& D5 n! h9 c( \$ H# y' [# C9 Y; K& h
我觉得这是中医向世界奉献的,可操作的免疫技术,就是疫苗免疫技术,不是谁一拍脑袋就创造出来了。这个过程很复杂、也很有意义。
. p; {4 `! H" t8 f, r, [, }- V$ w  Q# H7 H" `/ V
西方强调的是要阻断传播途径,是把病人与健康人分开,病人,比如说麻风病人,他出去要饭,得穿上“麻风服”;医生给看病,要穿上“鸟人服”,这强调的是“隔离”。
7 X# @( H$ m: N9 W" P7 }
4 C+ W9 j% Q2 c0 t' c+ S+ u像这样的措施,就是把健康的人,与有病的人之间划一条鸿沟,把他们隔离开,互相不接触,像这样的做法,就不可能发明疫苗。这个过程就是主动的“化毒为药”,把有毒的天花它的病毒,在很弱的时候,接种到一个健康的人身上。发明的这个技术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探索,才有了这么一个好的技术,这个里边的关键是中医有大智慧。
4 G% }- {7 T% E" D/ h* {8 f3 p& y2 r$ f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分享和讲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1 21: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W3 b! Y7 \4 y  P8 p/ y! b2 Z8 k6 e! i* N
        大家好!# ~$ m6 N. H3 O2 }
1 [$ C3 k  u0 g3 t9 t5 E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6 D) U, y. }" u- T4 L" c# }7 X
5 ^6 [7 o9 z8 H3 |) G# z        今晚(2022年2月10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续断”“漏芦”“营实”三味药。
$ y* I& q5 t7 ~) T
7 h5 m1 U. R" f0 l/ }  y& U/ w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 j+ Q6 w# S6 L, z+ c$ B& ]; V
4 Z( `9 m- J: n* @2 C  y        
/ t( p! k8 ?4 q+ M2 l1 V
' C0 b: m/ G, z( F& g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1 g7 d5 f/ ]$ A1 j* m. Y% K9 {- g2 D; S# _5 j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了《神农本草经》中的“续断”“漏芦”“营实”三味药的内容。
; v& J/ z7 R5 k, ?6 X' g7 O5 k, v( A9 I: s; B/ }1 \
续断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属折(《本经》)、接骨(《别录》)、龙豆(《本经》)、南草(《别录》)。5 ~: q7 o6 l& B2 ^/ Q. }
0 L$ t% I8 [; ~& D1 E
时珍曰∶续断、属折、接骨,皆 以功命名也。! C6 i7 Y. a. f: c1 U% F  Q- Z* |! l2 J
: S2 c3 u: Q* {% B& c: D2 F2 p
弘景曰∶按《桐君药录》云∶续断生蔓延,叶细茎如荏,大根本,黄白有汁,七月、八 月采根。今皆用茎叶节节断,皮黄皱,状如鸡脚者,又呼为桑上寄生。时人又有接骨树,高 丈余许,叶似蒴 ,皮主金疮。广州又有续断藤,一名诺藤,断其茎,以器承取汁饮,疗虚 损绝伤,用沐头,长发,折枝插地即生。恐皆非真。李当之云是虎蓟,与此大乖,但虎蓟亦 疗血。
4 ^% e; U5 z6 o& \4 o, E5 n4 g/ C3 u  p, q" R3 H2 R4 s
漏芦也有很多别名:野兰(《本经》)、荚蒿(苏恭)、 时珍曰∶屋之西北黑处谓之漏;凡物黑色谓之芦。此草秋后即黑,异于众草,故有漏芦 之称。《唐韵》作KT ,其荚如麻,故俗呼为鬼油麻云。$ Q- F0 E% H6 i+ g
9 y% @- o+ C" O& @$ T9 }6 v+ ^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下乳,舒筋通脉。
8 |6 U1 m; K# }3 H* h9 A; n! k; d& c" f! b
营实,⒈《本经》:主痈疽,恶疮结肉,跌筋败疮,热气、阴蚀不瘳,利关节。2.《药性论》:治头疮白秃,主五脏客热。营实
4 L7 f2 B/ j- n# w& i& J5 R  A0 z* r) U) r# j0 ]$ Y0 Y$ Z7 q
⒊《纲目》:治上焦有热好瞑。4 D, }, c) q" {2 `
% s& W) O+ S- }1 j1 _7 f
⒋《本草汇言》:凉血解毒。
" ^7 n# c/ ~" r$ P: C/ R0 k- r- c  t9 _* B& [
⒌《纲目拾遗》:治产后软瘫。6 [" @: @" i& h! o! r  W
  ?) e  N3 }) i' v3 L# _
⒍《现代实用中药》:除风湿。对于浮肿、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脚气肿满、霉疮结痂、癣疮等皮肤病而致肿满喘咳、二便不通、心腹胀闷者用此有效。
+ }+ \) r9 a- m2 |! ^& F8 o
  x: ~) I7 I& c* U8 O# c! r4 \8 H2 q8 u: K+ r

: N8 u( f0 ?8 t9 a) Q" j感谢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1 21: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群公告7 Y5 c$ L5 @6 @8 c
直播即将开始~
8 q+ @' r1 n$ F今晚8点(2022年2月10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让我们继续聆听曹东义教授《漫谈中医五千年》第12讲,中医五千年,都在故事中,有道、有术、有文化!1 ]/ U4 y& L5 V' K  Z/ R3 |
4 Q7 v" n" _% U# r  f; L- Y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5 2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7 V+ M, U0 Q* G4 o8 u

" t) v: g* z1 O' _1 _. s$ \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医学要数》
" _( W% ?5 C4 o; h, x! N4 J% |2 o- M; i, |/ d5 O% e
      
( I( m/ l1 |# \: ^: e5 c: F7 i* d- Q1 c+ W! K5 P; X% B6 a
      今天(2022年2月11日)分享的内容是“五脏脉气,五脏生成,五脏损益,五脏苦欲补泻,五脏气味补泻”等中医术语。
2 H7 A/ x) q6 w. F7 z9 Q/ t
0 c( h1 M) `& I+ U, b. x: ~. l1 u' H' K  j
0 `7 E& w$ `; {# u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a$ n! H& D- X! ~3 J* _# O" I
- H- E2 {% T) P1 J9 ^
    祝贺河北医大雷宝淳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医学要数》关于“五脏脉气,五脏生成,五脏损益,五脏苦欲补泻,五脏气味补泻”等中医术语的内容。
& R& s# V8 X/ t7 K2 K0 n7 d! o; J9 W: Y, ?* E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有联系。
7 N* F0 @! @" N5 S& o! ]( z- h6 e( d- K2 B
天地万物,虽然复杂,纷繁杂陈,但是并非一团混乱,而是很有秩序,这个秩序就是阴阳五行,整个天地万物都受其约束,所以可以“比类取象”,执简驭繁,大道从简。
* O4 E! l% Q8 n' p8 R' v8 k. T& C, Y5 Z( \3 u
      感谢雷宝淳的讲座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5 20: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2年2月12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回归中医》这本书的内容。
$ i+ }4 C  y5 W
" ^; `7 k' ?9 P* F7 v5 i& D" e        第十七章:五行是改良的八卦。
# K; ]" E' q  ^3 N4 y% r
9 B6 Z+ S4 _3 B3 C, D- n/ F6 B尽管都认为医易同源或医源于易,但《内经》《难经》等经典之中却见不到八卦的内容,这是为什么呢?曹东义教授认为:由于五行学说改良了八卦,经典理论之中阴阳五行就替代了八卦的指导思想,《易》之文辞虽不显于医藉,易理已经融入医学理论之中。
+ @4 A) q# `5 r0 J4 Y9 h; a4 d4 {! h$ u& G# x# z$ P. \5 e
       第一节:八卦之物质构成人体的生态环境。
0 K" c: ^7 C$ G9 f' ]5 y' C8 t7 `2 l& Z
       阴 阳  学说盛行之后,研究易学的学者用阴阳学说解释《易经》,促进了易学理论的大发展。就好像阴阳学说与医学相结合,使医学由零散的经验形成 系统的理论,促进医学的发展一样,阴阳学说作为最具普遍意义的“对立统一”矛盾论,为各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学术繁荣。  `6 K  f8 @/ q6 a7 m

; w2 g* T4 N; k2 N+ r      第 二节:阴阳学说给了中医自立的理论武器。9 w. t0 C* I! d7 p
, b- A: e; X4 N7 T3 r" t
      五行学说扬弃了八卦的卜筮外衣,吸取并发展了易学关于人与 天地相通,万物相互依存,变化不息的合理内核,并且加进了人类进步之后大规模制做金属工具的“金"。也就是说,五行学说的进步是医学摆脱巫术影响的关键。0 S. A2 n( Q# A/ v* f! }6 G8 ]

: n" C: C% t+ e4 X       第三节 :五行学说改良了八卦理论。
% O, x) W3 k" Q7 h# l0 T5 a9 |  x3 Q9 Z
        五行学说已经替代了八卦理论,走向了科学,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理论,指导着中医学不断发展、进步、完善,引领着中医药学,安全有效的治病与养生,并且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未来。
+ c0 G  r% h/ C/ }* ?: G7 V  U) }, |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 [$ t: X5 I5 F) E8 k8 \" Q! V  h# z& ~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编著的《回归中医》 第十七章:“五行是改良的八卦”。( y- ~$ j( \/ K5 r, T8 D4 C6 f

2 F# F# G# |, o3 }* {4 d/ v; ]五行与八卦,都来源于《河图》《洛书》的原理,五行善于表达常态,八卦随机变化,各有千秋。
% @6 O4 g5 z% m& D1 s. o# h' a  I0 \3 e9 G
       第一节:八卦之天地风雷山泽水火,构成人体的生态环境。《易经》从伏羲八卦,逐渐过渡到《周易》64卦,演绎了很多东西,促进了易学理论的大发展。达到了空前的学术繁荣,也启迪了老子、孔子等先秦诸子,也为医学发展,奠立了基础。. w* `- o( S( v1 ^+ j# z

- i5 ]- H# u- {) B7 ~) K      第 二节:阴阳学说在《周易》之中,空前丰富的内容,给了中医自立的理论武器。阴阳学说可以形成于石器时代,但是五行学说只能出现于大规模制做金属工具的“金属文明"之后,比阴阳说学晚成熟。
- m6 A3 X8 r1 F& ]3 W
% b" p3 `& u) B# b) _       第三节 :五行学说改良了八卦理论,五行学说的“常态化”规律,打破了《周易》卜卦的神秘外壳,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理论,指导着中医学不断发展、进步、完善,引领着中医药学,安全有效的治病与养生,并且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未来。 . b$ k9 w( U% R$ w8 g
  v) T3 o) X1 ]5 {; G
感谢王群才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5 20: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周日晚上(2022年2月1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学原理探究》一书,本书是关于中医学基本原理及其复兴的学术专著,本作者是祝世讷先生。今天学习的内容是第八章之生态调理原理,第二节要调理,不要对抗,及第三节,推动生生之气自主调理,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 E& u3 F9 t' r1 P- C, x% f            祝贺河北省中医院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学原理探究》一书,祝世讷先生关于中医善于调理,不要对抗的有关论述。# i! c  j- `) I4 T) m& U8 S
     中医依靠生成论,生成的生命是一个“大制不割”的整体,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根于内者命曰神机,因此,只能是通过调整影响“神机”的运转;& y* L  t# {( W1 V
西医依靠“构成论”,既然是是结构决定功能,因此,需要改造结构、或者通过对抗影响结构,因此,西医擅长对抗和改造。" u& i6 a) {$ J" W4 a, w
其中的优劣、是非,站在不同立场,自有取舍。
  K/ \! L+ e9 l  T" j3 M东西方文化有差异,医疗观念也不相同。1 m  I9 C- H/ ?' c3 P
美国因为新冠死亡九十万人,但是没有见到大规模**这样的防治策略。
+ }/ \8 p9 v1 J  R3 W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5 20: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2月14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从本周开始由霍立轩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 ~5 k8 M7 [* ?, d7 B- q" h" o: `6 I
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中医学家,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1916年10月生,广东省开平市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8 Y% K- x- L$ E  f4 |3 d4 `) c

) F+ G% P1 P8 I5 _( S0 N0 c/ {1 e2019年1月10日6时6分,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104岁。
: L, g1 n' R( P+ t, ^+ L* e0 H: r
8 u9 B1 o: d( c& K! }! s6 |: i# q1 U( [& w6 x6 e" v) A* y* [

$ ~9 i1 k1 v7 C
+ ]' ]9 N& ]5 y
2 Z9 U" }8 @4 H+ P$ o0 J" e! ~
/ h/ e0 ]/ p) \5 P1 u7 U# F& n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的体会, E4 |( G5 t8 K# U- @2 ]
& T/ x, M+ i) ~
从高血压病的证候表现来看,主要属于肝的病变。肝脏的特性,前人描述为:“ 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见《临证指南医案·肝风》)足见肝脏之阴阳能相对平衡则无病,而肝脏的阴阳得以平衡,又与其他各脏有密切的关系。! \" `! U$ G" U+ }+ ~7 d. h

! ^2 h: i3 z" K1 ~3 u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与各位同道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关于“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的体会”。
/ V3 u. a9 k( l( Y) o; s/ h, V1 L, o/ R
邓老说,中医无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之“ 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中医辨证,常见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虚痰浊的情况。清代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对于肝气、肝火、肝风的治疗共30法,用药颇广,值得参考。6 P% }% `7 C4 Q6 l

$ ]/ h2 }9 J8 {  s1 ~: p0 G. C5 u0 B王氏治肝,以肝气、肝风、肝火辨治。王氏说“:内风多从火出,气有余便是火,余故曰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证异名,但为病不同,治法亦异耳。”所以,王氏治肝之法虽多,而偏重于清滋。肝气、肝风、肝火之证,不等于只属于高血压,但其中一些治法,已为后世所采用。
) {+ l5 P/ W. s% ^' N: T: i
! }0 x: l7 l# w  f邓老说,治疗高血压,治肝是重要的一环。但疾病变化多端,不能执一,应辨证论治。
$ G+ S" v6 W" v
" s6 d: R# U; s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5 20: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8点(2022年2月15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18讲《邪气藏府病形第四(2)》。
8 @( l0 k) @" j9 Y2 N& l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 ?+ h  N0 ^  k% [# e" |3 z# Q    今日讲座内容:; m- l- ?! w( c6 Z; g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2)
2 |( G% R) l' j8 \6 r  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 R2 r% E- a+ @. S! z+ _
  岐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瘈瘲;征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为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G  F/ Z2 }$ F! {6 f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见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痹。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7 K+ n# R" f  T4 o9 t
  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疒贵)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瘈挛筋痹。( _" M* I: t# d) I7 C1 E
    脾脉急甚为瘈瘲;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疒贵)癃;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涩甚为肠(疒贵);微涩为内(疒贵),多下脓血。2 j0 S! D" t4 U
  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逐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睡睡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疒贵);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
" \( a# z4 \4 T$ |0 ]# |6 |( R( e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已按其疝,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6 G# t# _$ M8 |6 v1 h0 w" Y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府之气,荥、俞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2 m. n3 t' d  v& _$ Z- B& W4 g
  黄帝曰:荥俞与合,各有名乎?岐伯曰: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
# U  {( N% w- o0 n3 A  黄帝曰:治内府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8 \/ n: @5 }+ @5 Y( i2 z$ Y
  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0 z. Y) T8 i' i0 M
  黄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3 W" X5 X( }# t" o$ Z% `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病。岐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 y9 X/ ?3 _/ y7 r3 b$ \0 J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 [; P% F( B0 _6 O: M      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 M# b7 D' e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1 O5 I% t, z  q; f. ^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j3 o3 V4 E5 [1 G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3 `3 Y) v" _  h( G9 M$ E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e2 f/ P. l% |. w
  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即皮肤痛;补泻反,则病益笃。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着。用针不审,以顺为逆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22-2-15 2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2月1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继续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朱老临床用药经验总结,讲述痹证药对第二讲。" J( p7 s1 v6 l' v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
7 Y: q) _3 ?9 L1 E; R. Z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继续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用药心悟卷》关于朱老痹证药对的有关内容。
* }1 B0 u; d. }3 h      露蜂房  地鳖虫" P/ S6 M) ?# b7 o# \- w# }
【用量】露蜂房,地鳖虫各10g
/ u2 H' H+ v$ T7 \. E( D! |2 p【功效】行瘀通督,祛风攻毒。" Z/ ?" ~2 J' M- \0 I
【主治】顽痹(类风湿关节炎)。9 _/ O& O+ s  m2 T! M  I4 m
【按语】二药合治顽痹,寒盛者配制川乌;,湿盛者配蚕砂;寒湿化热或热痹者配地龙、葎草、寒水石;挟痰者配僵蚕、白芥子;挟瘀者配桃仁、红花;关节僵硬变形者配僵蚕、蜣螂虫、白芥子、鹿衔草;筋骨拘挛者配穿山甲、白芍。
% C; c" y0 E* B0 n2 m; X3 v* ~$ s鬼箭羽  露蜂房
3 H6 E0 j. W4 |0 G9 l: k3 P# f【用量】鬼箭羽15g,露蜂房10g: w) p# ^; S7 X* @5 `  P
【功效】化瘀散肿,除痹止痛。
: X  _6 Z8 `* x" u&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僵直,甚至变形者。
% G5 I4 Q) T. g" |3 `5 L【按语】鬼箭羽化瘀行血,活络通经,善治湿热夹瘀之痹证;露蜂房能入骨祛风,除痹止痛,二药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肿痛、僵直和变形有一定效果。* r8 l' f- g& @
豨莶草  当归
1 N5 \6 I- u, X- G/ z【用量】豨莶草100g,当归30g。
* s) n6 D& a4 C% h4 L【功效】祛风除湿,活血解毒。7 y& d: d4 G4 a
& N$ Z1 J5 G$ q6 Z+ M5 M
   感谢朱胜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j' b+ ~' k8 L/ u! E

: ]- W4 U" O4 o6 s4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