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用“中医骗子”嫁祸中医
" U& r: v# |- J0 J4 v& m/ ]+ Y& y7 X方舟子在他的网站上,开辟了一个专栏,叫做“立此存照:中医骗子”。初看上去好像是在打假,其实他是在打中医。他在揭露造假的同时,把责任完全嫁祸到中医身上。
( C# M7 x: F0 Z0 |+ A有人打着中医的旗号,进行欺骗,伤害的是中医的形象和利益。) w* w# n e9 b' x! }) y, e
方舟子不打击坏人,不去纠这些骗子的责任,不维护中医作为“被害人”的利益,却把指责指向中医。这就像西施受到坏人的伤害一样,方舟子不是揭露坏人如何利用西施的弱点,如何不公平地欺负了西施。却大声斥责西施:你为什么不长得和东施一样?!你为什么总是被人欺负,而李逵、张飞却不被人欺负?!他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叫做:“立此存照:爱告刁状的坏人西施”。 x, Q0 t6 u. Y, _
2003年2月,方舟子发布“中医骗子论”。把中医视为“骗子”,从“龙胆泻肝丸”事件开始,不断发表中医药不安全,甚至到处宣扬中药有毒、有害的错误言论。方舟子搜集、整理了很多有关“中药毒性材料”,制备了所谓“中药毒副作用备览”,把许多中药都列为“问题药品”。他说:“大部分中药的毒副作用因缺乏研究,至今不明”。可以设想,用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含有复杂的中药,都有可能被方舟子判为“问题药品”。农产品之中往往有农药、化肥、激素的残留,各种食品都不是无菌的,而是“大肠杆菌不超标”,如果按方舟子的逻辑,几乎所有的农产品都是毒品,都需要抛弃。
) e, Q2 a/ S4 Z7 i5 t2 B. F方舟子说:“毒副作用与一般的副作用不同,是指用药后能导致器官损害、机体功能障碍,产生新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关键是这样的成分占多少,如何提取的,提取出来多少,中药配伍成方剂的时候,能煎出来多少,能否被病人吸收,都是“缺乏研究”的。就这一句“缺乏研究”,又成了他“验药”的根据,更是他主张废医的“充足理由”。
$ T4 ]1 J, J( H; ~- }! o方舟子列举的“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有: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可能与上述药材混用而搀杂马兜铃酸的药材:木通、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含有以上药材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散)、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汤)、导赤丸(散)、甘露消毒丹(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丸)、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辛夷丸、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川节茶调丸(散)、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颗粒)。% T4 J3 U# Q" W* k" g' S3 P3 T, n
含朱砂的中成药: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复方芦荟胶囊。
; h+ j; E* _% ~5 s含雄黄的中成药:七珍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牙痛一粒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镇惊丸、六应丸、安宫牛黄丸(散)、红灵散、医痫丸、局方至宝散、阿魏化痞膏、纯阳正气丸、珠黄吹喉散、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暑症片、痧药。; r$ l. s0 y+ O4 n8 X$ u5 @
含千里光的中成药:千柏鼻炎片、感冒消炎片、千喜片。, U0 g# `) ]' }, w3 Q
含柴胡的中成药: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护肝片、补中益气丸、乳疾灵颗粒、逍遥丸、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黄连羊肝丸、得生丸、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N' ?" X: W' D' w1 a; g9 o
含板蓝根的中成药:板蓝根颗粒、二丁颗粒、儿童清肺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感冒茶、小儿感冒颗粒、护肝片、利咽解毒颗粒、金嗓散结丸、复方鱼腥草片、健民咽喉片、羚羊清肺丸、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清开灵注射液。. _. B, J% g2 k! b9 D& J# L9 S% h
含款冬花的中成药:川贝雪梨膏、止咳橘红口服液、止嗽化痰丸、橘红丸。' ?. E* ]; g6 g7 u# I, n7 F; C
含蜈蚣的中成药:止痛化癥胶囊、中风回春丸、中风回春片、医痫丸、金蒲胶囊、狼疮丸、通心络胶囊。
0 C% e8 H* |& i" ^" _/ v含水蛭的中成药:大黄蜇虫丸、血栓心脉宁胶囊、通心络胶囊、清脑降压片、化癥回生片。- z! m. v# U# P$ L3 L6 z
含黄连素的中成药:复方黄连素片、黄连上清丸、黄连羊肝丸、一清颗粒、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小儿化毒散、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五福化毒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千金散、左金丸、左金胶囊、石斛夜光丸、戊己丸、芎菊上清丸、当归龙荟丸、安宫牛黄丸(散)、导赤丸、妇科分清丸、芩连片、拨云退翳丸、参精止渴丸、驻车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香连丸(片)、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脏连丸、狼疮丸、消渴灵片、清胃黄连丸、葛根芩连丸、蛤蚧定喘丸、癃清片、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二妙丸、九圣散、三妙丸、大补阴丸、小儿肝炎颗粒、分清五淋丸、功劳去火片、生血丸、白带丸、如意金黄散、固经丸、知柏地黄丸、河车大造丸、健步丸、清肺抑火丸、颈复康颗粒、鼻炎片、三黄片。
$ G" m9 ]1 w! D' }含麻黄的中成药:儿童清肺丸、九分散、千柏鼻炎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颗粒、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止喘灵注射液、止嗽定喘口服液、风湿马钱片、风湿骨痛胶囊、风寒咳嗽颗粒、防风通圣丸、宝咳宁颗粒、复方川贝精片、急支糖浆、洋参保肺丸、祛风舒筋丸、通宣理肺丸、清肺消炎丸、蛤蚧定喘丸、舒筋丸、痧药、疏风定痛丸、鼻炎片、镇咳宁糖浆、鹭鸶咯丸、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n4 y& Q F+ m0 G7 v4 J
含何首乌的中成药:乙肝宁颗粒、七宝美髯颗粒、儿康宁糖浆、三宝胶囊、天麻首乌片、心通口服液、再造生血片、血脂宁丸、血脂灵片、产复康颗粒、安神补脑液、安神胶囊、更年安片、龟鹿补肾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丸、脂脉康胶囊、益气养血口服液、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 N. W( k# d; @$ ?含大黄的中成药:一捻金、一清颗粒、十一味能消丸、十香止痛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八正合剂、三黄片、大黄清胃丸、大黄蜇虫丸、小儿化毒散、小儿化食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止痛紫金丸、止嗽化痰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解毒丸(片)、分清五淋丸、六味安消散、当归龙荟丸、竹沥达痰丸、防风通圣丸、如意金黄散、妇科通经丸、利咽解毒颗粒、利胆排石片、金蒲胶囊、参精止渴丸(降糖丸)、导赤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胃肠安丸、胆宁片、柴胡舒肝丸、脂脉康胶囊、狼疮丸、消食退热糖浆、黄氏响声丸、黄连上清丸、麻仁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羚羊清肺丸、清宁丸、清肺抑火丸、清淋颗粒、跌打活血散、痧药、槟榔四消丸、礞石痰丸、蠲哮片、人参再造丸、化癥回生片、再造丸。
( h2 X1 u/ {0 B7 d6 R含泽泻的中成药:七味都气丸、三宝胶囊、山菊降压片(山楂降压片)、五苓散、分清五淋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颗粒、龙胆泻肝丸、归芍地黄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耳聋左慈丸、血脂灵片、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更年安片、启脾丸、补肾固齿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嗓散结丸、参茸固本片、枳实导滞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消栓通络片、消栓通络胶囊、锁阳固精丸、癃清片、安坤赞育丸。, ]+ _' C: V+ m. @4 X6 B5 i. y2 h) E
含益母草的中成药: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加味生化颗粒、再造生血片、产复康颗粒、参茸白凤丸、得生丸、痛经丸、化癥回生片。+ N, E! ]' i) a/ z
含延胡索的中成药:九气拈痛丸、女金丸、元胡止痛片、止痛化癥胶囊、少腹逐瘀丸、气滞胃痛颗粒、仲景胃灵丸、伤痛宁片、壮骨伸筋胶囊、安中片、安胃片、妇宝颗粒、妇科十味片、妇科调经片、肠胃宁片、金蒲胶囊、参茸白凤丸、茴香橘核丸、胃康灵胶囊、胃舒宁颗粒、舒肝丸、猴头健胃灵胶囊、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化癥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P, y/ n5 P* r" K
含槟榔的中成药:一捻金、九气拈痛丸、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至宝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木香槟榔丸、化积口服液、四正丸、利胆排石片、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肥儿丸、茴香橘核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消瘿丸、舒肝和胃丸、槟榔四消丸、蠲哮片。
2 A. r6 y4 _' d7 k$ F M含厚朴的中成药:十香止痛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午时茶颗粒、六合定中丸、四正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如意金黄散、利胆排石片、抱龙丸、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香砂养胃丸、保济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麻仁丸、清宁丸、舒肝丸、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平肝舒络丸。
4 J5 f# }/ T* A' d/ [含胖大海的中成药:金果含片、健民咽喉片、黄氏响声丸、清喉利咽颗粒。
4 p$ n' a8 j- h3 A/ N, T含天花粉的中成药:儿童清肺丸、小儿化毒散、牛黄消炎片、导赤丸、如意金黄散、利咽解毒颗粒、拨云退翳丸、乳癖消片、宝咳宁颗粒、栀子金花丸、保济丸、消渴灵片、通乳颗粒、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清音丸、清瘟解毒丸、解肌宁嗽丸、鹭鸶咯丸。
/ k# K! P+ {( d* T# a- ]8 u2 i含牵牛子的中成药:一捻金、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化食丸、开胸顺气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
! N# U* S1 n8 a$ s含穿山甲的中成药:妇科通经丸、金蒲胶囊、茴香橘核丸、通乳颗粒、再造丸。
) v, b0 O2 F) b/ V含石菖蒲、八角茴香、桂皮、花椒、蜂头茶、七荆介的中成药:儿童清肺丸、天王补心丸、安神补心丸、辛芩颗粒、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茴香橘核丸、锁阳固精丸、复方甘草片、拨云退翳丸、化癥回生片。
+ t- D& `& R1 s9 b9 w含川楝子的中成药:乙肝宁颗粒、三子散、止痛化癥胶囊、阴虚胃痛颗粒、妇宝颗粒、乳块消片、茴香橘核丸、舒肝丸。7 r" |# o) ~! c! l a' n, p! `$ M
含补骨脂的中成药:七宝美髯颗粒、千金止带丸、四神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再造生血片、壮骨关节丸、肠胃宁片、补肾益脑片、青娥丸、国公酒、固本咳喘片、茴香橘核丸、首乌丸、蚕蛾公补片、荷丹片、益肾灵颗粒、锁阳固精丸、强阳保肾丸、安坤赞育丸。
. m) o/ e4 c* \! r4 G, z; ^含艾叶的中成药:艾附暖宫丸、加味生化颗粒、妇科通经丸、参茸保胎丸、化癥回生片、安坤赞育丸。
! \% D/ c" n/ {; u4 m! d含苍耳子的中成药:辛芩颗粒、通窍鼻炎片、鼻炎片、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
( F* a( u# P$ N. V含丁香的中成药: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六味冬青丸、十香止痛丸、十香返生丸、七味广枣丸、八味檀香散、木香分气丸、止痛紫金丸、六应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洁白丸、紫雪、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中华跌打丸、化癥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 @3 P5 X6 u7 f1 I- S含肉桂的中成药:十六味冬青丸、十全大补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七味葡萄散、人参养荣丸、女金丸、五苓散、五味清浊散、止痛化癥胶囊、牛黄清心丸、艾附暖宫丸、仲景胃灵丸、补肾固齿丸、纯阳正气丸、茴香橘核丸、柏子养心丸、复方皂矾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桂附理中丸、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强阳保肾丸、麝香保心丸、人参再造丸、化癥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再造丸。3 B; b, h$ k, r1 M' r! V
含巴豆的中成药:七珍丸、妇科通经丸、胃肠安丸、保赤散。
# @- M: t K5 x3 ^5 H. }含独活的中成药:天麻丸、壮骨关节丸、抱龙丸、国公酒、祛风止痛片、舒筋丸、舒筋活络酒、疏风定痛丸、中华跌打丸。
) k+ V# r( u6 c, N. K3 r含北豆根、番泻叶、虎杖、大戟、金樱根、千斤拔、苦参、昆明山海棠、芦荟、千年健、使君子的中成药:北豆根片、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青果丸、荷丹片、胆宁片、热炎宁颗粒、控涎丸、三金片、妇科千金片、四味土木香散、金蒲胶囊、清肺抑火丸、雅叫哈顿散、昆明山海棠片、当归龙荟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化积口服液、肥儿丸、疳积散。' }, J( d+ ^( b! i; C7 B1 a
含海马、红娘子、生蜂蜜、鱼胆、猪胆的中成药:复方皂矾丸、护肝片、胆乐胶囊、脑立清丸、藿胆丸。7 V7 W9 ?! n4 ?, @9 M, Y$ M
含洋金花的中成药:止喘灵注射液、壮骨伸筋胶囊。$ m$ _9 r" I1 I, K0 z! b& A* z! b& U
含马钱子的中成药:马钱子粉、马钱子散、九分散、风湿马钱片、舒筋丸、疏风定痛丸。7 o4 u! O) _- g2 d( w
含川乌、草乌的中成药:小活络丸、木瓜丸、风湿骨痛胶囊、骨刺消痛片、祛风舒筋丸、中华跌打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三七伤药片、小金丸、五味麝香丸、祛风止痛片。
' `$ [" `3 L+ d- j含全蝎的中成药:七珍丸、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止痛化癥胶囊、中风回春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镇惊丸、风湿马钱片、医痫丸、通心络胶囊、人参再造丸、再造丸。9 M! x2 ~+ D, B. X0 q9 s# j6 c9 v
含硝石的中成药:红灵散、纯阳正气丸、紫雪。
- b/ ?& S3 f" `9 d) }# ]% |6 J含善慈姑的中成药:金蒲胶囊、紫金锭。6 |; h! _. `' k) D0 {
含黄药子的中成药:金蒲胶囊。
# v0 w5 H+ u: M* E( R含火麻仁的中成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
/ |3 R9 [2 O* ?1 R$ P含附子的中成药:天麻丸、四逆汤、附子理中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益肾灵颗粒、人参再造丸、再造丸。6 p3 y* g5 {9 m, K1 c' y0 o! z" `
含蟾酥的中成药:牙痛一粒丸、牛黄消炎片、六应丸、血栓心脉宁胶囊、灵宝护心丹、金蒲胶囊、梅花点舌丸、痧药、麝香保心丸。
, J' C0 d. H5 }: u& M! o( s含薏苡仁的中成药:儿康宁糖浆、参苓白术散、骨刺消痛片、保济丸、前列舒丸。
+ p' ~; G8 @/ C& K) j* ?% ?* U3 [& ^在方舟子的眼里,上述中药、中成药都是不能再用的药品、药物,还有许多药物也被方舟子列为不可用的有毒药,如矮地茶、八角枫(华木瓜)、荜橙茄、白头翁、臭梧桐、丢了棒(五味藤)、鬼臼、含羞草、夹竹桃、腊梅根、六轴子、松节、土贝母、土荆芥、土牛膝、望江南子、相思子、萱草根、油桐子、芫花、皂角剌(皂荚)、钻地风、雷公藤、野百合等等。( j7 }8 B/ ^+ a W
所有这些临床上十分常用,疗效明显的中成药,在方舟子的眼里,都不能再使用了。中医面对无药可用的境地,即使不再“废医”,中医也自然而然地废止了。
$ W0 P4 M4 U. Q5 E( D" G在方舟子看来,中华饮食里不仅小麦、大米、白面含着有毒成分的农药,而且常用的香料如肉桂、大茴香、丁香、薏苡仁等等,也是有毒的,据他说“薏苡仁能使胸腺萎缩”;肉桂“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肾脏有毒,并能引起血尿”;丁香“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这样看来,中华饮食里许多食品也是吃不得了,否则有肝肾损害、导致癌症的危险。9 d4 g( g( @8 [7 S0 r. {0 l0 v
方舟子戴着有色眼镜,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中医药就是不顺眼。- B1 J$ q9 X. o- ^& t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多有益而无害的,过分的阳光可以让人得皮肤癌,过量的氧气可以让婴儿失明,维生素可以中毒,淀粉可以让人得糖尿病,脂肪可以让人血脂升高,蛋白质可以诱发肝昏迷,引发痛风、肾损害,盐可以引起高血压,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害的、有毒的。4 ]* d4 V/ a! A1 Y; {
中医对于药和毒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有一个长达几千年的验证过程。在中医的“元典”里,以及后世的中药学著作里,从来就没有说过“中药无毒”,而是恰恰相反,中医历来主张“药就是毒”,要慎用药物。不仅如此,一切看似有用的好东西,只要过分了,就变成了对身体不利的“毒物”,各种自然物质只要太过,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变成产生疾病的病因。病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属于“毒”。毒就是有害,害和利可以互相转化,没有绝对的毒,也没有绝对的利。因此,中医能够驾驭有毒性的植物,使它“有毒无害”,并且利用其毒进行治疗,也就是“化毒为药”。其中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而不是诡辩。
' c8 p: i& S+ n0 f( D$ K; v中医认为,药就是毒,应该慎用药物。
/ u4 F. ~& _7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古人用“毒”来说明药性,《周礼·医师》说:“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文中将毒与药并称,把二者看成是紧密相连的关系。
4 _0 Q) V* t- w0 p, y#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这段经文中,也是毒与药并称。联系上下文来看,东方治病用砭石,南方治病施九针,北方治病常用艾灸,中原治疗多用导引按摩。这样说来,西方治病尽管经常使用“毒药”,也是毒与药不分,二者可以相提并论。如果有区别的话,勉强可以解释为毒是猛烈的意思,“毒药”也就是药性猛烈的药物。
! l# O) m1 b+ k" |; e《素问·移精变气论》有一段讨论“毒药”起源的论述,可以为上述“毒药不分”的观点作注解。“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己。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
9 [6 A" \; D7 X+ r文中说上古的时候,治病不需要毒药,当时还没有“神农尝百草,也就没有用药的经验,只有通过自我保健锻炼、心理调整,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后来,这些措施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了,通过神农尝百草式的用药经验积累,就发明了“毒药”治病的方法。在这个用药物治疗的早期阶段,由于服药经常中毒,所以“毒药”并称,也是毒与药难以分辨的早期阶段。古人这样“毒药并称”,暗含着慎用药物的思想,告诫人们不要轻易使用药物。
8 ]! e6 f8 W5 y3 B: G8 i《内经》中“毒药不分”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毒药攻邪,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毒药无治,短针无取。”“针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刺灸砭石,毒药所主。”“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其于毒药何如?”等等,都是不加别白地把“毒”与“药”等同看待,说明了古人对于药物的慎重态度。
9 j: ]5 d9 F' ?7 Z- M g《论语》记载了孔夫子对于服用药物的慎重态度,他收到季康子赠送的“保健药”的时候,真诚而慎重地说:“丘未达,不敢尝。”因为那时,尽管服用某些药物,也许会有《神农本草经》所说的“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作用,但是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会造成“服药不成反成毒”,伤害身体,有碍生命。9 r$ J P! U& t' {! ^
中医认为,药气太盛,伤害了人体即是毒。- h+ Y2 o7 j1 y
药有两面性,是一柄双刃剑,有可能伤人,也有可能利人、救人,就看人们是如何使用的。勇于探索的人,代不乏人;敢于服药的人,也越来越多。随着实践的深入,用药的经验和理论逐渐丰富起来,绝大多数人服药之后,不仅祛除了疾病的痛苦,而且达到了健壮体魄,安定神志,愉悦精神,美颜色,益气力的美好境地。因此,“毒药并称”的局面逐渐发生了改变,“毒性”在淡化,“药性”在强化。因为人们在实践之中,掌握了规律,可以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化毒为药”、“化害为利”成了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独特贡献。, j2 K/ w4 X6 }# s+ N/ I
当然,中医学在奉献的过程之中,积极地吸收了大量前人、民间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人体试验”总结之后的“科研成果”。毫无疑问,这种实验风险极大,代价很高,因此也就更加可贵。很多人“密不外传”,或者“传男不传女”,或者“非其人不教,非其真勿授。”得到了这种宝贵的用药经验,就要“著之玉版,藏之金匮”。* B$ i* Z& O p, X( l8 ^( ~
《素问·示从容论》说:“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面对虚证,为何要用“毒药”?这是黄帝君臣认真讨论的历史场景。
5 ]) @7 P/ v2 r5 d" v- d《素问·五常致大论》说:“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根据可能的危害性,把药物划分成大毒、小毒,岐伯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实践经验。
" r& k: C" p% v4 M8 W- r- G把药物划分成有毒与无毒、大毒与小毒,不知要经历多么漫长的历史过程,也不知道多少医生、病人要为此付出代价,但是,这肯定是一种进步。《神农本草经》积极吸收这个成果,把365种药物按照这个思想进行归类,并作为一种法则,一直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几千年。/ S: [4 r2 z. x2 L: g1 N: w
砒霜有毒,尽人皆知。然而,在今天医学家的手里,借鉴古人经验,已经把砒霜的有毒成分砷,用于治疗白血病。这就是“古为今用”的一大成果,与古人“化毒为药”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3 }! ?- U6 V7 s0 k) R) a' l) M
在毒与药的关系里,其相互转化的关键,是对于人体的利与害。对人体有害的,就是毒;对于人体有利的,就是药。当药物的有利作用转化为有害的时候,药就变成了毒;当毒物被人们利用而有利的时候,毒就变成了药。维生素、氧气、水、盐、食品,这些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一旦过了量,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时候,也是毒。细菌、病毒、有害的重金属等等,它们也不是绝对有害的东西,一旦它们成为疫苗,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的时候,它们也就变成了药。7 O+ y* ^' H: E$ g+ N( E2 n2 @3 h
中医在古代发明的人痘疫苗,就是在免疫思想的指导下,哺育出来的药,是人类战胜传染病的伟大原始创新。假如没有毒可以转化为药的思想,我们就不可理解古人把病人的脓疱痂皮,接种在健康人身上的行为动机。别有用心的人,就会攻击中医不人道。0 B- j p9 i" O1 l' |4 m$ e
中医认为,自然界的六气太过,就会变成六淫,六淫太过则成毒。' }/ j' i4 c+ ^( X B6 @
毒是一种危害人体的因素,因此凡是危害人体的东西都可以称为毒;根据危害的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毒性。
7 U' R- I7 l2 Y4 f+ |2 S/ T风是自然界里最为普遍的客观存在,《易经》里就用巽来代表风,代表春天,也就是代表万物的生机。张仲景说:“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害万物的风,肯定是太过分的风;太过分的风,就是属于六淫的风。“淫”就是太过分;太过分,就是邪,就是害。《左传》中,医和所说的“天生六气,淫生六疾”,就说明了自然界的阴阳、风雨、晦明都可以因为太过分,而变成致病的六淫。; b* G' M, l, {. Y) g0 @6 ~% ?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风气是古人很早就观察到的自然力,因此对于风的研究和认识,也就形成得早,看得深刻。善于养生的人,不会受风气的伤害,无论冬天里的寒风,还是夏天里的热风,都不会伤害健康人。甲骨文里,“祸风有疾”的记载很多见,写上日期的“祸风有疾”,都在冬天。甲骨文里,把“杞侯热病”的病因,归结为风邪引起的,可见其认识甚早。
' i2 ?& W" H. v, K- ?* o6 U! h7 V《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文中把“或伤于毒”当作致病的四大因素之一,可见毒邪的致病作用,已经引起了古人的高度重视。. k, L3 z9 r( N1 J# E
颈部、腋下产生了一串一串的结节,古人称之为瘰疬。当瘰疬引起恶寒发热的时候,他们追索这种疾病的原因,就归结为毒气留结于脉而引发本病。所以《灵枢·寒热》说:“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疬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 b, `* f- k% y& A6 m通过脉象的判断,也可以诊察出来体内有无毒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脉“微滑,为虫毒、蛕蝎、腹热。”
/ ~; H Z" P( _$ d ^对于六气太甚产生的毒气,《素问·五常政大论》论述得最系统:“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故少阳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苍丹。阳明在泉,湿毒不生,其味酸,其气湿,其治辛苦甘,其谷丹素。太阳在泉,热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咸,其谷黅秬。厥阴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谷苍赤,其气专,其味正。少阴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太阴在泉,燥毒不生,其味咸,其气热,其治甘咸,其谷黅秬。化淳则咸守,气专则辛化而俱知。”文中提出来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的概念,不仅是“五毒俱全”,而且指明了“五毒”都是从自然界的寒热燥湿气候转化而来。
* g% r; X$ ~/ D2 |1 g6 I: S对于六气转化而来的“五毒”的治疗方法,文中提出:“补上下者从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热盛衰而调之。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此之谓也。”由此不难看出,治疗“五毒”,不仅可以使用针刺,在经脉上下内外取穴治疗,而且可以用药物调治。调治的原则,是用气味比较足的药物,治疗五毒较甚的病情;而气味比较淡薄的药物,只能用来治疗五毒比较轻浅的病证。' ]3 |) E, K2 \
中医深入研究毒害,由此延伸出预防疾病的思想。
& [) w+ ^% g) H7 g7 G, \/ w既然五毒是由六淫转化而来,那么,避免毒气的伤害,也就是避免过分暴露于六气、六淫之中。《灵枢·九宫八风》说:“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这是一般的避免六淫的伤害。同样的道理,传染病的传播,也是由邪气引起来的,也需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P0 E0 `$ p' ?3 K' L
《论语》里记载“伯牛有疾”。孔夫子作为他的老师希望前去探望,又怕被他的疾病所传染,就想出来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窗户里看看。事到临头,孔夫子不仅看见了他的学生伯牛,而且还“执其手”,感慨地说“斯人也,而有斯疾!”古人为了预防疾病,因此建立了“疫室”,进行隔离,以防传染。
. x0 A, w# e: [- h- C《素问·刺法论》说:“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梁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古人要“避其毒气”,自然不会主动地接近病人,不是“无知者无畏”地蛮干,而是要积极预防。“避其毒气”是一种措施,服用药物预防也是一种措施,制作疫苗更是一个伟大创新。
5 J. g! l( ]7 O9 F然而,疫病来临之际,中国没有像古罗马那样把整个城市变成一座死城:患传染病的人,要么死亡之后被人们抬出来,要么自己康复之后走出来,其他的人是不要进去的。中国的中医要进入病患之家进行治疗,中国的患者家属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也要进入“疫室”关心患者。怎么办呢?有什么措施可以预防?
& p8 z9 t0 _, D: ]7 E; F《素问·刺法论》说:“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显然这种思想上的准备动作,是一种精神准备,也是与气功导引一样的一种做法。
9 b z( |% l( s: X6 m0 f5 a; z8 R“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了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F0 T. H" [* x, n
有了“五气护身”的思想准备,再加上一些呼吸吐纳的健身措施,一些服药预防的避毒方法,中医医生们、患者家属们,终于可以进入“疫室”了。整个的过程之中,尽管有一些措施,是那样原始,是那样有些欠妥当,但是他们都是积极应对,都属于主动探索,因此是可贵的,是值得尊敬的。由他们积累出来成果,像发明人痘疫苗那样的世界奇迹,也不足为怪。
: ? n" v7 w# H4 ~8 `6 J既然用毒药可以治疗疾病,那么治疗过程也可以简称为毒之。
6 G% U, N$ G9 q4 L9 l' {辩证地说,既然药物就是毒物,药物的治疗过程,可以称之为“以毒攻毒”。那么,“毒”也就可以代指“治疗”。. V! S2 b- T6 h" E+ p1 i6 B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妇人重身,毒之何如?”“重身”就是怀孕。对于孕妇,我们现在强调尽量不用药,以免药物引起对于胎儿的伤害。古人更是不把药物推荐给孕妇,《内经》把对孕妇的治疗说成是“毒之何如”,可见古人对于孕妇用药是格外小心的。
6 N- l, H: R1 R4 Y智慧的医师岐伯,并没有说孕妇绝对不能用药,而是说“有故无损,亦无殒也。”只要病情需要,就可以使用药物。精明的黄帝也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主,一定要刨根问底:“愿闻其故何谓也?”岐伯不敢隐瞒不告,就把自己的经验讲出来:“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过者死。”
' s6 M! z& ~% W* n3 z* m1 B《内经》对于毒的研究是不遗余力的,也是很深入的,因此,黄帝与岐伯讨论了多次。《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帝曰:请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2 y* A! Z, k, a/ a4 ^ v中医所使用的武器,针刺可以伤人,因此要讲求针道;药物有毒性的一面,所以要深入研究、不断体验。逐渐地,人们在实践之中发现,配伍起来的复方,其中的有毒性的药物可以减缓毒性,可以避免副作用,可以增加治疗作用。也就是说,按照一定原则组合起来的“组合效应”,远远地胜过了使用单味药的“个体疗效”,为安全有效使用药物开辟了一条道路。无论是“制之”小与大,都有君与臣,是一个有序的组合,而不是随意的“鸡尾酒”疗法。有序的组合,就能“整体涌现”出来新的效应,不是“简单加合效应”。所以,中医学“有实无名”地最先运用了“复杂性科学”的原理,安全有效、高效地解决了很多临床复杂问题。甚至直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还远望着中医学的背影,既看不明白其诊疗过程的道理,更无法把它最为一个普遍可行的技术方案加以推广。比如,中医对于SARS的良好疗效,中医对于艾滋病复杂病情的控制,都不是还原论方法能够研究明白的。: ]! d1 l3 s/ F* y: ^
中医把“以毒治病”的方法,发挥到了极致,难免引起人们的误解,甚至会被当做糟粕。比如《灵枢·官能》说:“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
; u- D! Z' d# x' L" A! N& c% T上面这些话是很重要的,因人施教,扬长避短,有关中医学术的传承,不会引起误解。但是下面的一些话,有的就很容易让一些人诟病。“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j p4 N* Q% o% H Y, J8 ~" N
中医也是人,是人就有不同的性格、禀赋,而不是千人一面。有些人相貌使人生畏,也有些人出口、出手伤人,这些人不做其他职业,偏偏要做医生。怎么办?“分科执业”,有的中医学子就被分派到了“咒由科”,爱辩论、好伤人如方舟子者,如果在那个时代学医,也应该是这个科室的人才;有的则进了“按摩科”。这其中绝没有高低贵贱的“歧视”意味,而是量才使用“各得其能”。: Y" G6 I+ z: j- }3 Z$ }6 P
值得提出的是,古人判定“手毒”,不是想当然的决定,还可以实验验证,有数据,有标准。假如你用手按乌龟,50天就把它按死了,难道不是“手毒”吗?假如你充满爱心,爱护一切生命,即使不是乌龟那样外壳坚强的动物,你按它50天、100天也不会让它死亡,而是极有可能你成了它的朋友,它天天盼着你来给它按摩,它快乐地活着。这样的手,《内经》说是“手甘者”,用这样的手对待病人,就是一双回春的妙手,不仅是甘,更是一种爱。
/ D! F' U# \# @8 } q+ N, N% T治疗是痛苦的,古人甚至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毒之”。如果能够把治疗的痛苦,转化为一种享受,就是把毒转换成了一种甜药。这也是中医善于“化毒为药”的大智慧之所在。
/ I3 l2 L* s) A/ O0 @) w& I中医克毒制胜的智慧,回答了“毒向何处去”的问题。1 A% [: N; j/ z5 u# b/ U: p
面对毒气危害,中医主张隐匿潜藏,避其锐气。# J' y8 _$ a; x. ^
中医认为“六淫太过即是毒”,因此《内经》有寒毒、热毒、湿毒等称谓。对于六气过盛变为六淫的危害,古人主张要主动避免,而不是无畏地暴露于其毒害之中。
$ V+ F) M% Q" T, J1 f- k+ z+ B2 F《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避免虚邪贼风的伤害,是自古相传的防病之道,所以岐伯说这是上古圣人都重视的问题。
! M) }, W6 H# u9 H3 r r5 \3 @《灵枢·九宫八风》说:“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文中所提“谨候”虚风,可以看出圣人的谨慎态度;每天“日避”虚邪,则反映了其不敢松懈的精神状态。9 X4 ~! Z! T' h' N- H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引用《阴阳大论》说:“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因为寒气暗藏杀机,所以有修养的君子,就要隐匿潜藏,避其锐气。
) ` B' p, {) ~- g m: K- y1 W在积极避免毒邪伤害方面,古人发明了隔离病人的措施,比如设立“疫室”,使病人与健康人群尽量少接触。孔子探望伯牛的时候不入其室,就有这层预防的意思。明确提到“疫室”设置的文献,见于《素问·刺法论》。
- t: T2 S, d. P$ B: E面对毒害的时候,中医强调,首先要健体强身,然后可以迎击毒气。
& ]( @' S" p1 y D人是重感情的,有的时候不能像孔夫子那样,只在窗口探望,而必须“进入疫室”,或照顾患者,或治疗病人,必须密切接触。这时应该怎么办?《素问·刺法论》提出来,首先要在思想上不怕邪毒,要相信自己的正气能够抗击邪毒。因此说:“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文中把“正气存内”与“避其毒气”并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看待。篇中还提出来,用药浴和内服小金丹的方法,来避免邪毒的侵害,以达到“无疫干”的境界。0 b) H& _1 M* p8 u0 ]) ?2 V, Z3 Y) W5 D% d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把阴精与阳气一样看作是正气的一部分,而且“藏精”是卫护身体、避免外邪伤害的基础。《素问·金匮真言论》更明确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本来《素问》的作者主张“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而在这里却提出来“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可见“藏精”的重要性。/ e% }0 F0 f$ B" G+ z$ d& S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辟温》一节,介绍各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其中所谈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洗浴、熏蒸的方法,有健身运动的方法,也有很多是以服用有毒的药物,或者佩戴香囊、药囊,接触有毒的药物,来预防传染病。比如他在“赤散辟温疫气伤寒热病方”的使用方法中,提到把药物“内著鼻中”的用药方法,与后世把患者的天花痂皮纳入被接种者鼻中完全一致。另外一首“断温疫转相染著,乃至灭门,延及外人者方”,不但是用丹砂、雄黄、鬼箭羽等有毒中药组成方剂,而且说服用了这种药物,“可与病人同床、传衣”。可见,孙思邈不仅对于传染病的接触传染有很深认识,而且对于服用药物增强抵抗力、预防传染病,也有很深的研究。
$ ? ]: S0 P7 Z4 u6 \% V/ M中医认为,可以解毒排毒,给毒以出路。% T" ~+ e2 Y& g. G9 ]
现代医学强调杀菌消毒,主张消灭病原。中医学面对毒邪伤害的应对措施,与此有所不同。中医除了积极预防之外,就是主张转化,把有害物质的毒性降低,称为解毒。毒性降低的过程,就是转化的克制的过程。& W- _: B) @' p! t- p2 X2 H; q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用药物的偏性、毒性,战胜外来邪毒对人体的危害。同样的道理,对于“热淫于内”,“湿淫于内”,“火淫于内”,“燥淫于内”,“寒淫于内”的各种毒害,都有相应的应对策略:既不可太过,也不能不足,以适中为度。" o8 Z: o' t: K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帝曰:有毒无毒,服有约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是用药物的偏性、毒性治疗疾病的大原则,要做到中病即止,不要“过度医疗”而损伤正气。5 K( C3 u n( I( V# ]2 _. L
孙思邈说:“有天行温疫病者,即天地变化之一气也。斯盖造化必然之理,不得无之。故圣人虽有补天立极之德,而不能废之。虽不能废之,而能以道御之。其次有贤人善于摄生,能知撙节,与时推移,亦得保全。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命曰知方。”疫毒之气产生于自然界,就可用自然界的物质制约它,这个过程叫“以道御之”;即使是“瘴疠”毒邪,也可以用药物防备它的危害。后人根据毒邪的性质,而形成了散寒解毒、利湿解毒、清热解毒种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 ]; @* l% Q7 u: t
无论是“毒从外来”,还是“毒从内生”,都可以用药物制约、抵抗其毒害,也可以因势利导,把邪毒排出体外,比如使用汗法、吐法、泻法、利尿法排出毒邪。可单用一法,也可联合数法,使进入体内不同部位的毒邪,排泄出去,使其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减轻,或者完全消除,这就是后人总结的排毒法。
$ d2 {: ?% O; _中医治疗的时候,可以化毒为药,因势利导。4 x' \5 x# S; V, x( r, R- G
《神农本草经》是记载中医驾驭中药,减毒增效最早的专门著作,后世一直遵循其中提出来的配伍原则,有相须、相使、相杀、相恶种种不同。后来的医学家逐渐积累经验,不但增加了很多味有毒、无毒的药物,而且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炮制理论和丰富的炮制技术,如《雷公炮制论》就是一部代表作。
' k9 i* d0 t3 Y) g有了这些组方、炮制经验,古人探索的足迹并没有停止,金元时期的张元素、王好古等人,又发明了“引经报使”学说。也就是在方子里,增加一些针对某个经脉的药物,然后改变整个方剂的作用方向,使组合效应的“大方向”,有了“制导系统”的方向盘,让药物改变其固有的作用趋势,按照医疗的需要“直达病所”,可以减少用药,提高疗效。- o- C6 x" n; P: K* d' D p
对于进入人体的邪毒,是否可以“提取毒素”,成为防治疾病的有用之物呢?善于“化毒为药”的中医,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比如,天花人痘疫苗的创制成功,就说明了古人克毒制胜的巨大智慧。
2 z3 t Q3 I/ R+ x$ U# Z$ ^我国古代医籍上见到有关天花的确切记载,始于晋代葛洪(公元281-342年)的《肘後备急方》,书中第一次描写了天花的症状及流行情况。书中这样写道:“比岁有病时行,乃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载白浆,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者,疮癜紫黑,弥岁方灭,此恶毒之气。”这个引起人体发病的毒气是如何产生的?葛洪加以考证,认为是“(东汉)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乃呼为虏疮。”认为此病大约是在公元一世纪传入我国,因战争中由俘虏带来,故名“虏疮”。
" N3 q& E; p- a经过中医与天花近千年的斗争,人们在中医免疫思想的指导下,在“化毒为药”的实践经验启发下,逐渐创造出来“人痘疫苗”。公元1695年张璐的《医通》中记有痘浆、旱苗、痘衣等法,并记述种痘法“始自江右,达于燕齐,近则遍行南北。”由此可见,我国发明种痘术后,到了十七世纪已推广到全国,而且技术也相当完善了。
& z T: \' P# N$ a o9 e9 @朱奕梁《种痘心法》进一步指出:“良由苗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练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患也。若‘时苗’能连种七次,精加选练,则为‘熟苗’。”这种通过连续接种,选练多次来减低痘苗毒性的方法,是现代科学原理的先声。5 H( z: V& N' [; B2 D" X, `
人痘疫苗是一个伟大原始创新,它是人类消灭传染病的最主要武器。琴纳牛痘疫苗的技术改良、巴斯德的进一步集成创新,终于发展成为涵盖许多传染病预防的常用技术,中医学的原始创新凝聚着艰辛地探索和巨大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