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o, [0 z- l4 `; R
第十二讲 大家好,本周一(2019年11月25日)我们继续学习陈士铎的《辨证录》。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辨证录·中风门》。 # C& z( K9 k, f: ^8 m, b+ Q: }
我们首先对上一周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回顾。我们上一周一起学习了五个病症:
* s& {9 ~7 J6 v) E, \3 b46,冬月直中阴寒,吐泻交作,身发热者,人以为伤寒传经之症也,然而虽是伤寒,实有分别,此乃直中少阴之邪,而非传经少阴之邪也。直中,邪即入里;传经,邪在表,而入里本是悬殊,不可不察也。治法用参附茯苓汤∶人参(一两) 附子(一钱) 茯苓(五钱)水煎服。一剂而吐泻止,而身热亦退。
( J+ D3 ]$ f/ K3 m6 V47,人有直中阴寒,肾经独受,身颤手战者,人以为寒入于骨中也,谁知是命门火冷,不能外拒夫阴寒乎。治法亟温补其命门,使命门之火足以胜外来之寒,则命门之主不弱,而后阳气健旺,能通达于上下之间,阴消寒散,不致侵犯心宫也。方用直中阴脏第一方治之。 # I) R& p' y6 v8 v) Q: y$ c
附子(一钱)肉桂(二钱) 丁香(一钱)白术(二钱) 水煎服。一剂而寒祛,身颤手战皆定也。 7 n5 x& ? y) u+ E) |
48,人有少阴肾经感中邪气,小腹作痛,两足厥逆,人以为寒邪之直犯于肾也,谁知入肾而兼入于小肠之腑乎。治法不必治小肠,而仍须治肾。治肾者温肾也,温肾即所以温小肠矣。方用止逆汤∶ ( D3 n7 Y1 T/ Y1 {% b. U* x5 T
附子(一钱)白术(三钱) 车前子(三分)吴茱萸(五分) 水煎服。一剂而痛除厥止矣。
4 ?" s; H" n& u49,人有猝中阴寒,身不能动,人以为寒中于脾也,谁知仍是寒中于肾乎。治法必须温肾中之火也。方用直中阴脏第二方治之。
6 q: P* [: U0 S0 A* ^, p7 A5 e附子(一钱)肉桂(一钱) 熟地(二钱)干姜(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身动寒消矣。
* ~/ u2 a; l- A50,人有猝犯阴寒之气,两胁痛极至不可受,如欲破裂者,人以为寒犯肝也,谁知仍是寒犯肾乎。治法以火熨其外寒者,少济其一时之急也。方宜用宽肝汤救之。宽肝汤:人参(一两) 熟地(二两) 附子(一钱)柴胡(五分) 甘草(三分)肉桂(三钱) 水煎服,一剂而痛定也。
& M. r8 I/ M& B% X: b% D: G' U2 C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辨证录》,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辨证录·中风门》的内容。 ( W6 O$ z+ ], f* }: W
51,人有入室向火,一边热而一边寒,遂致左颊出汗,偶尔出户,为贼风所袭,觉右颊拘急,口㖞于右,人以为中风之症也,而余以为非中风也,乃向火而火逼其热,以并于一边耳。若作风治,而中实无风。和其气血,而佐之以解火之味,则火平而㖞斜自正也。【批】小病以全力注之,自易取效。虽是火逼迸热,亦由气血皆虚所致。故归、芪为君,佐以升麻提右边清气上升,余用阳明辅之,自无不效者也。方用和血息火汤∶
& P9 [; E5 K9 x/ H# F$ R升麻(一钱) 当归(五钱) 黄芪(三钱) 防风(三分) 秦艽(一钱) 白芷(五分)桂枝(三分) 天花粉(二钱) 甘草(一钱) 麦冬(三钱) 玄参(五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而㖞斜正矣。 5 Z* }6 Y- P# u2 d% z6 \1 P
方中以补血补气为先,而佐辅之药多用阳明之味者何居?盖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于頞(e)中,循鼻外入上齿中。是两颊与齿正阳明之部位也。升麻、白芷乃阳明经药也,故用之以引入于齿、颊,而秦艽能开口噤;防风能散风邪;桂枝实表而固营卫,与归、芪、玄、麦同用,自善通经络而活脏腑,使真有风邪亦于何处存活。矧原无大风之犯,不过些小之风乎,自然效应如桴鼓也。 0 b+ O% g$ G6 m! _) x7 E
此症亦可用偏解散∶ : k( G' A. J+ ~/ H+ l& n* l
当归 炒栀子 生地(各三钱) 乌药 防风 白芷(各三分) 半夏(一钱) 黄芪 茯苓(各一钱) 白芍(五钱) 秦艽(一钱)水煎服。 / T2 s0 z* G3 T$ n) H& B9 r9 {
52,人有久痢之后,一旦昏仆,手撒眼瞪,小便自遗,汗大出不止,喉作曳锯之声,人以为中风之症也,而余独以为不然,盖此病乃下多亡阴,阴虚而阳暴绝也。本不可救,然急灸其气海之穴,而阳气得续,亦有生者。虽然阳气回,而不用补气之药,阳气随回而随绝也。方用独参汤∶
# O H0 ^4 M* e1 _) v2 N6 r9 R人参(三两) 附子(三分)。煎汤灌之,而人不死矣。
- r0 c6 i* x% u夫气海之穴,前与丹田相通,乃生气之原也,故灸之而阳回。非助之以人参,则气回于无何有之乡,而不能生生于无尽,徒为接续,又何益乎。此人参所以为夺命之药欤。 , j% [8 x S: f$ `
此症亦可用参术加桂汤∶
8 t3 u9 q# ]- G" P5 S2 m$ M人参(二两) 白术(二两) 肉桂(一钱)水煎灌服。 # [4 }7 y7 |; Q# a, ~% ~
53,人有两手麻木而面亦麻者,人以为中风将现之症也,谁知乃气虚而不能运化夫血乎。夫头乃六阳之经,而面尤阳之外见也。气旺则阳旺,气衰则阳衰。阳旺则气行夫血,而面乃和。阳衰则气滞于血,而面乃木矣。面既木矣,而阳气之衰可知,何能运动于臂指间,毋怪两手十指尽麻也。治法宜补其气之虚,通其阳之闭。【批】世无真中风,大约皆从气虚而中也。麻木者,中之兆也,不补虚而单防夫风中,鲜不气中矣。方用助阳通气汤∶
9 f- U$ }! m- W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黄芪(五钱) 防风(五分) 当归(三钱) 葳蕤(五钱)广木香(三分) 附子(二分) 乌药(二钱) 麦冬(二钱) 茯苓(三钱) 天花粉(二钱)水煎服。 3 A' f* t: n9 f+ Y& S. S
连服二剂,而手之麻木解矣,再服二剂,而面之麻木亦解矣,更服二剂,不再发。此方大补其气,气旺而血行,又何麻木之有?
8 N4 a( q, V0 @! y此症亦可用助气解麻汤∶ 7 N, t4 g: F% y) j' I
人参(三钱) 白术 黄芪 麦冬(各五钱) 当归 荆芥(各二钱) 乌药(八分)附子(一分) 柴胡(八分) 半夏(一钱)水煎服。
. D5 N E G0 a54,人有身忽猝倒,两目紧闭,昏晕不识人,即子孙亦不相识,人以为中风之危症也,谁知绝非中风,乃心气之乏绝乎。夫身中未有不痰盛者也,痰盛则直走心经。而心气乏绝,则痰涎壅住于膻中而不能开矣。虽膻中为心君之相,痰来侵心,膻中先受,所以障心而使痰之不能入也。然则膻中本卫心以障痰,何反壅痰以害心乎?不知心气既虚,而膻中亦虚矣。膻中既虚,仅可障痰以卫心,力难祛痰以益心也。况痰气过盛,犯心甚急,膻中坚闭夫膜膈,使痰之不入,而心气因之不通,不能上通于人,故目紧闭而不识人也。治法急补其君相之火,而佐之祛痰之味。心气一通,目自开而人自识也。【批】人谓气虚则邪易中,谁知绝无风邪耶。世人治风而死者比比也,读远公文可胜痛哭。方用四君子汤加减用之。 4 E2 J5 R# f* }3 V5 X+ C
人参(一两) 白术(二两) 茯苓(三钱) 附子(一钱) 竹沥(一合) 姜汁(一合)菖蒲(三分)水煎服。一剂而目开,再剂而人识矣。 , r. U' N6 g; F/ t
此方用参、术以救心气之绝,然非假附子之力,断不能破围而直入,即用附子而不用竹沥、姜汁,则痰涎间隔,恐附子孤军难于斩杀耳。又佐之菖蒲者,借其向导,引附子群药迳达心宫,易施其祛除之力也。
! S; x: L( }% {% L. Y$ P( D此症用加味三生饮亦神效。 ; \5 L- j& |2 C
人参 白术(各一两) 附子 南星 半夏 菖蒲 远志(各一钱) 生枣仁(三钱)水煎服。 & u z" \, |" @' M( e0 _
55,人有素性好饮,两臂作痛,服祛风治痰药更加麻木,痰涎愈盛,体软筋弛,腿膝拘痛,口噤语涩,头目晕重,口角流涎,身如虫行,搔起白屑,人以为中风之症已成也,谁知是脾气之不足乎。凡人后天,全藉饮食之补益。若饮食过多,反伤脾气,何能受益。况酒能散人真气,少饮则益,多饮则损,日日贪杯,脏腑之间,无非糟粕之气,欲真气之无伤得乎。故体软筋弛,脾虚不能运也;痰涎加盛,脾虚不能化也;腿膝拘痛,脾虚不能行也;口噤语涩,脾虚气难接也;头目晕重,脾虚气难升也;至于流涎、起屑,一则脾虚而不能摄,一则脾虚而不能润也。以上诸症,总皆脾气亏损之故。【批】世人中风,多是脾气虚寒,故一作风治,重耗胃气,胃虚而脾益虚,乌得而不死乎。方用六君子汤加味治之。
2 o( f% i, C" n; g0 A1 M9 s2 m& x9 Q+ Q1 U人参(五钱) 白术(一两) 甘草(一钱) 半夏(二钱) 陈皮(五分) 附子(三分)茯苓(三钱)。连服十剂而愈。 . T0 _) v3 R$ w& o; \, |
六君子汤专补脾气之药也,而又兼善治痰,然非加入附子,则不能走经络而通血脉。或疑白术太多,不知白术健脾而更善去湿,多用始能利腰脐而升阳气,则阳不下陷,而脾得建其运化之功也。
- e; V) @ ]/ c6 O, ^此症用参术去湿汤亦妙。 7 ^9 f/ `1 A7 N% G2 J1 J3 J
人参 白术(各五钱) 甘草 半夏 附子(各一钱) 山药(一两) 薏仁(三钱)砂仁(三粒)水煎服。 ' N0 i1 f9 o! p3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