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4-22 17: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世保:! Q1 n. X4 ]2 O( S; o% P
望文生义,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带来认识上的混乱。比如将“科学”这种有确切的历时性内涵的概念理解为“分科之学”,先不说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分类行不通,从西方文化的逻辑分类来看更是自相矛盾。西方文化按着逻辑层次可以分为宗教、艺术、哲学、科学、医学、数学等等,如果“科学”是分科之学的话,宗教、艺术、哲学都成了科学。这种依靠望文生义的方式来泛化概念的定义,仅仅就是为了屈从大众的常识性谬论和意识形态。
5 K# q/ }7 X* O* |5 v- N& G' q+ c我:
9 \+ I/ D8 z/ R/ t@王世保 ,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一直在用。. I2 B2 M. D$ F% s9 u
王世保:6 B/ e4 o; J8 a; I2 S$ ~4 Y
科学主义本来就是基于科学的信仰而产生的,不可能将科学与科学主义截然分开。我们批判科学主义,就必然要去揭示科学的缺陷和弊端,这不是要全盘否定科学,而是通过揭短来向那些无限抬高科学认识地位的科学主义者表明,他们所信仰的科学不是真理,更不应该绝对化,成为其他认知自然方式的存在合法性的唯一判定标准。只有揭示科学的弊端和缺陷,才能阻止科学主义者继续挥舞着科学的基本理论、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大棒诋毁中医,继而为中医的发展拓宽空间。那些动则就把揭示科学的弊端和缺陷的行为视为反科学的人士,恰是因为这种揭短触动了其内心的信仰,即科学就是真理,才会不允许任何人敢对科学说个“不”字。( s0 L. g# ^6 H, F* Y: @
陈家功:1 p7 P# ?/ D1 J. M- s5 d8 W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在应用层面,或者说,在现实面前,赞同您的看法!“中医不是科学”,是在学理层面讨论的,不属于应用层面东西。依靠中医反对科,可能是一种误读,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我还是认为,科学只能在西方文化语境使用,不适合在中华文化语境使用。使用“科学”,必须要考虑“科学”的适用范围,考虑“科学”的适用语境。这是必要条件,离开了这个限定条件使用“科学”,是科学滥殇!
: u' }& \2 a, Y4 F( i" `, I陈家功:
t) C' F; \- `@王世保 是的,本体的“道”,不能再释义,只可以用本体去释义他所建构的文化。对文化追问到此,可以看到,文化原本是一个人为设定。世界,离不开人而存在,任何对象都离不开人而存在,世界做为对象,同样如此。西方现代哲学(量子哲学)认为,“对象,只有在主体面前并被主体赋予意义时才成为对象”。人类,总是携带着意义指向对象。世界,并不是与我们无关的存在。我们所接受的世界观——实体观,在这里已经被颠覆。本体,不能够、不可以再释义。
: a# M+ l* F# w陈家功:
3 U8 m0 T. g9 d: U/ v# e' M6 ^& p0 x@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不可以用别人的错误来证明自己的错误是正确的。共和国六十年,教育理念不能说是错误的,至少是存在严重缺陷。这是共和国教育出来的人绝大部分还不能够看到的问题。以国家现行政策做为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 B8 \* y; U( p+ r陈家功:6 n3 X1 i2 t R$ J! ?6 y$ C( b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在应用层面,或者说,在现实面前,赞同您的看法!“中医不是科学”,是在学理层面讨论的,不属于应用层面东西。依靠中医反对科,可能是一种误读,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我还是认为,科学只能在西方文化语境使用,不适合在中华文化语境使用。使用“科学”,必须要考虑“科学”的适用范围,考虑“科学”的适用语境。这是必要条件,离开了这个限定条件使用“科学”,是科学滥殇!$ k- l+ e. w! T' t4 b
我:
& z; M P! `4 {) G2 u科学不是真理,科学不是正确,科学更不是宗教,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下面我们说一个13年前的例子,如果对当事人有所伤害,并非我们的本意。
! Y8 {9 n& a& O" p, h我们是为了说问题,论述科学难免犯错误。
* r. z1 z# J, @2 I( a$ f& c9 [文字引自《中医群英战SRAS》一书,主编:曹东义7 c5 }0 m, o8 F5 {
在疫情如火的紧急时刻,在全国人民急切期待的眼神里,一大群顶尖的科学家,在科学的设计方案指导下,在最适宜搞科学研究的地方,用科学的仪器进行研究,用认真的科学态度分析,他们得出来的结论,应当叫什么结论呢?起码不是随意的、伪科学的,也决不是凭空的臆测、毫无根据的虚妄空谈,而只能是地地道道的“科学结论”!“科学结论”也会不正确,也可能是错误的,这一点在我们过去的思想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接受的!长期以来,我们赋予“科学”以太多的神秘色彩,“赛先生”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成了我们的教主。什么东西,只要被认为不是科学的,就大有必须改正,或者淘汰的必要。“科学”从一种手段、一种精神、一种知识体系,逐渐异化,成了无所不能、有求必应的菩萨;成了代表正确、代表真理的形容词。人们不允许“科学”出错误,一切的“科学实验”必须得出正确的结果,必须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独特性,等等,在这种高期望值之下,在这种不现实的虚幻之中,促成了一桩桩的学术腐败,养成了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正应了“不是棒杀而是捧杀”、“举得越高,摔得越重” 的那句老话。这种不正确的“科学观”是十分有害的。李恩教授说,农药滴滴涕的发明,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后来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被禁止生产;人们用化学合成的方法,造出了7000多种化学药品,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有6000种被淘汰了。这些被淘汰的化学药物,哪一个不是当初的科学成果呢?如果科学是正确、先进的代名词,甚至可以等同于真理,哪科学怎么还需要发展?为什么科学还需要不断进步?http://www.yanzhaozhongyi.com/fo ... ;tid=733&extra=
7 x/ a4 r$ W; O+ e陈家功:
3 B( _9 t) h4 R. U4 ]( r@王世保 是的,本体的“道”,不能再释义,只可以用本体去释义他所建构的文化。对文化追问到此,可以看到,文化原本是一个人为设定。世界,离不开人而存在,任何对象都离不开人而存在,世界做为对象,同样如此。西方现代哲学(量子哲学)认为,“对象,只有在主体面前并被主体赋予意义时才成为对象”。人类,总是携带着意义指向对象。世界,并不是与我们无关的存在。我们所接受的世界观——实体观,在这里已经被颠覆。本体,不能够、不可以再释义。* V/ E$ R: {! [/ K G, |+ m
我:
$ p* z0 i/ |4 ~2 I1 S) Z0 U9 k, Q E我:: s7 Q: @2 Z7 L3 b. H
@王世保 ,这篇文章引自11年前出版的《中医群英战SARS》,曹东义主编。6 O) e$ ^7 o. A
我:0 @' v7 [- o& k9 S( s. r( K% g
尽管十年前,我就是这样认识的,但是,提出问题需要看对象和环境。你有能力这样做,我支持,但是,不要首先高举“中医不是科学”“中医不科学”等旗帜,免得更混乱。@王世保
: {3 B; D5 M- ]3 f( P陈家功:6 ?6 [/ }: W, J3 R7 L4 A6 j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在“破”除科学主义上,我们的认识应该是相同的,但是,在如何“立”上,我们还存在着分歧。我们的看法也不是针对您的看法而产生,也不是为了反对您的看法而存在。我们的看法,也不是同您交流时建立的。我的看法中,关于“语言”、“语境”问题,并没有引起大家兴趣,甚至遭到不屑。“当人类关于文化研究深入到基础的时候,必然涉及到语言问题”(齐冲天先生语)。我是从西医临床开始,思考西医与中医,思考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思考现代汉语与文言。没有师从任何人。. z, s C, d$ `0 j' d
陈家功:% v" j0 t ~" D$ I
@王世保 我是带着临床一大堆疑惑去学中医的,路上碰到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问题,接着就是现代汉语与文言的问题。我没有选择走学术“功名”、政治“功名”的人生路,初始动机是为了解答“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为什么能治好”?就这样走过来。压根就没想创新立说之类,也没想有谁认同不认同的。遇到愿意交流的,蛮好玩的。
6 b- R3 A1 n y- `( z黄宝栋?感恩:* h& B; b$ z: B
非常高兴我台网友热烈而认真的讨论,中医的寒冬将快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