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7-19 2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群公告
/ Q* y- B) T2 S' J& P: U9 F' _9 B- M$ S7 S
直播即将开始~
3 L, M! C; O9 A! E. I# T& h0 W0 ^5 P: G7 [1 ~7 f& x0 ~2 x
今晚8点(2022年7月19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40讲《灵枢•热病第二十三》。+ K6 v9 Q. J( @; k7 l5 i0 m
, r, P; U" D1 m( C2 s3 n( C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文字累计500余万。代表著作《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I) X( H5 E: K( i( w
4 ^ N6 `4 }" f% U4 C c9 W
《灵枢•热病第二十三》; P6 F: H$ c, m1 `/ ~( f) s' ^; R
1 P) Y( z! ~. Z% T% E+ Q' s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 |+ o/ C6 H; C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复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5 q+ w. _/ \& r5 G7 i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 M9 k0 T. B5 B: M! s1 o+ f 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
2 K0 ]' G3 i' W' p- [ 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w' Y; _4 F$ @; v- C9 n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 k3 N$ h+ Q: X& J9 Z. n" v2 _
' |" |+ s3 X$ _6 t
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改,后看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 t! [/ ?: M7 c/ W3 k
9 z0 z8 D6 ~! `3 @) P7 y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苛轸鼻,索皮于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U; b6 ^' r1 k( N* y
热病先身涩倚而热,烦俛,干唇口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 l" D# S1 G1 j6 g+ y 热病溢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目眦青,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水,木者,肝也。6 s& c$ i+ W, G* k
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2 {/ T) b3 M+ V0 a
热病数惊,瘈瘲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 s0 _* i. Z7 n. @ 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8 e2 R; m4 i% o- H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3 Z0 h5 x# {% Z4 D+ u. c7 ^ e
热病头痛,颞颥,目(疒丰勹手)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寒热痔。. Y3 z% z# q# U; j$ _
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应作络)得气也。
4 n* l, z/ c( Y; Q# E9 |0 f3 P H' Q1 d
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取以第四针,针嗌里。3 U+ w9 }, h& S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大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G( k& v' {, g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 i( z: f `6 I7 i! ]* A
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 ]+ r; P+ p& D+ q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秽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病病,齿噤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x6 Q; I. @& [1 g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聪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1 J4 `# |# l3 \5 I& o% {
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趾之端,去爪甲如薤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
+ E+ R: a2 p) ]1 H1 D4 o0 s9 q 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 P n7 b, r1 Z' o 喉痹舌卷,口中干,烦心,心痛,臂内廉痛,不可及头,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叶。
. P- R& h; i+ b& p# O 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蹻。
- G s& \# l# F' s* l 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
- e8 b9 i8 a* |0 S* ~ 癃,取之阴蹻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F1 i9 _5 \" Y; J2 x
男子如蛊,女子如怚,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