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19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7月1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主要学习朱老对壁虎的用药心得。" P8 M2 M7 r$ L3 F# g- i

3 j' Q/ _' r9 |, }# ~' Q, Q+ d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 g: d8 T* k/ J# J. g. y$ P, P$ b+ U" K4 r
        祝贺河北中医张海涛主任在任丘市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朱老对壁虎的用药心得。
& x- W, y; x0 Z1 v" d0 w; ?! f  r! Q' M+ [) i6 W
      壁虎(学名:  Gekko japonicus Dumeril et Bibron)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1 c1 P. x6 l0 s0 W
6 F& Y" f" N3 T  m7 P# m      朱老以化痰解毒、软坚消肿为法,猫爪草与牡蛎、夏枯草、守宫、僵蚕、紫背天葵、赤芍、大贝母、山慈姑、石见穿相伍,肿痛明显加蜈蚣。
) G" v6 j' M% J
% r2 @) q+ t1 N1 Q$ ?* h; L- d【医案举例】" m3 d5 k: o3 H- E4 G( ^0 g- P
4 r0 f# f* {4 c# h
周某,女,58岁,南通市先锋镇农民,左腮区有一约4cm×4cm大小肿块,固定质硬,左下颌淋巴结约1.5cm×1.5cm,病理切片诊断为左腮腺圆柱形腺癌Ⅱ级。因家境贫困,不愿手术,经用上药治疗而愈,随访3年无复发。
/ k# a" u; o+ t* b
' {* C& b8 C4 j* t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19 21: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22年7月13日)的空中课堂,由王秀民主任浅谈《伤寒论》,《伤寒论》中六经辨证是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2 t% E5 k" D; p& y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讲述了《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术成就。
% S  p+ x+ X, X  m" R  @      邓铁涛先生说,张仲景用医经家的理论,整理了经方家的经验,因此才有了这样学术成就。
- B* {* w: t! T, i" ]这个见解,非常可贵。
  {! E# [% l# h8 Y3 ^张仲景的学术创新,是有基础的。
4 {9 I7 ~8 b) O- G3 l+ B, J热病过程之中,先后会出现很多证候,再加上不同体质和治疗因素的影响,如何看待这些纷繁复杂的临床证候?
6 L$ V. s( f8 S1 y' r' E《素问》“热病”的命名,抓住了外感病共有的“发热”主证,将众多的外感病合在一起论述,确有执简驭繁之高见。仲景《伤寒论》之中,也是将众多外感病一起论述的,都是动态把握整个疾病过程,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张仲景六经辨证有阴阳表里虚实的差别,《素问》基本都是实热证。
8 `. D( Z1 y3 b5 n- B  e; J2 E张仲景还继承了《汤液经》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阴旦阳旦,是“六合正经、神明之剂”,但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之中,打破了《汤液经》的排列顺序,按照《素问》六经来分证,这就是“守正创新”的学术贡献,成为千年来的医圣。影响超越了《汤液经》,也成为后世敬仰的伟大医学家。
, {& {$ {0 {$ |! O* ]6 R* y! `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19 21: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 g0 V( q8 c& [8 u( R- J3 l1 g( L8 Y5 B( U9 `0 E1 @
        大家好!
8 x% u9 u9 f% q- y( p
5 }# g7 R1 {" ~" \! k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4 G  @0 O" D' X; q

; Z+ w; c% [  f7 E3 u' z. u2 F% ^        今晚(2022年7月14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萹蓄”“狼毒”“夏枯草”三味药。
0 {' [0 d) r7 m4 Z/ B- _; N
; a' d2 _6 Y) r8 m1 S; I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n8 I% M" Z0 Y# a( n# d9 s
) ?. o  i- p$ l% x! k
          N& [! C# q- Z; }/ R

3 k* e! _" }, {1 Y9 i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 a4 y; l7 E& c: a* F
: H2 R2 D6 Y0 u9 t! E( H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萹蓄”“狼毒”“夏枯草”三味药。
# v  y9 K9 t3 i7 a* ]6 a8 m; H1 c& f
       扁蓄又名竹片菜,一年生草本,药性功效
- `) y1 h7 U9 g& [0 f! q  V  p# y) P: }# h! @. b  O4 ~5 ?7 G
扁蓄苦,微寒。归膀胱经。该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7 U2 l+ I+ r: a; A

) q4 K4 C" v* }$ E/ P4 x7 ?1.利水通淋用于湿热淋证,可治疗泌尿系感染、结石、血尿等。
; }9 T2 J  t# ~" D$ w- P3 p: C( D7 X, H* K3 w; ]$ w
2.杀虫止痒 可治疗蛲虫等寄生虫病。亦可煎汤外洗治疗皮肤疮疹、瘙痒。
1 g6 q+ G7 R2 W
  C1 {' ~2 H+ A# g% L3.治赤白痢,黄疸。
5 r( I' D5 @: y
3 r# z; z9 E; I) b0 i2 A  [/ G狼毒(学名: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是瑞香科狼毒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狼毒的毒性较大,可以杀虫;根入药,有祛痰、消积、止痛之功能,外敷可治疥癣。
6 L. j/ W& X0 H) m4 f% \5 t0 R  ~
) r* V# x2 r  C1 g" K3 B夏枯草(学名:Prunella vulgaris 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
% {: n4 S! J) b" U6 D4 c/ g
  {; x) l# V- q夏枯草适应性强,整个生长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
3 Z- n4 D. ?4 Z( G. X% L& A
3 P5 ?& C. A8 [# v, R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19 21: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 X. Q# `! ~% N' \: a
% v, E- v. p5 v9 S& p; `2 e7 n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医学要数》。9 E7 m; W& v! a  k. H/ @* ?2 w
+ ^/ i; ?" \5 a
        k7 f* E/ J! m% }+ G

* e; p$ @2 D7 c# k& y3 b7 o/ s      今天(2022年7月15日)分享的内容是“ 十变,十法治病,十二经络,十二经见证”等中医术语。
- K- \; J3 \9 K0 l! U! e) J) g' {6 D8 l

9 A$ A; t0 b: i% E- Y
9 X. {7 G) M5 [% ]2 [( E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2 {2 ^" i  ?, T) D3 s

6 |8 c4 K# g# k& u% }) a- h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河北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医学要数》, 今天分享了“ 十变,十法治病,十二经络,十二经见证”等中医术语。7 I& b! z0 L7 b  _: f$ r" S" q& y
% f  y3 f8 S6 T. @- q# z" r
         《难经·十难》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 u9 D! Q, f2 P0 r4 G

1 X% |; z$ Y6 j: s4 }1 s1 D然:五邪刚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邪于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 F6 |7 |1 o; H% U) Y2 N
! w/ R0 M( f+ ^8 h* _6 s, V  P; d0 ^
: U8 T* G; m; Y- Q& L8 v' E
" T- i+ o5 ~7 {3 ]6 j0 n( |7 n) ^
         感谢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19 21: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2年7月1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的内容。7 l8 y. B3 h- T, G: f& D* w& Z
7 i) ^" Q1 B5 ~$ v9 ?- d- I
       第一章:回看中医辉煌历史。8 c. C/ \' R( n- X% h

5 l" r* _0 d: v, p! n" U8 ~       第五节:汉代医学四大流派。7 z: u4 ]8 g0 P  c0 N. f

8 H7 s2 l; c% I) f) p, L% E       本节内容分两个时段学习,今天学习第二时段内容:( `, q! P1 W/ i' O9 [
2 |( r  ]2 F/ w
      通过例证比较,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中医与西医,从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中走来,东西方智慧正好可以互补,而不是“不共戴天”的淘汰赛。中西医的竞争,是主角与配角的竞争关系。在我国卫生体制“一体两翼”的舞台上,有时交替为主或同时两种方法发挥作用。共同护卫着中华民族,健康地走向未来。# r- n6 i7 P( I5 _" c+ o

' L- j6 U5 }8 h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 s3 W* M/ z6 q5 e$ n% I# i0 `9 F* ~+ H$ M- b" g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曹东义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关于汉代医学四大流派的有关内容。
, I7 h3 l2 u  A# Y! `. {! S' R8 w; o( g0 n+ f
          学术传承、师徒互助,是新火传承的基础。学术分科,是中医事业发展的体现。7 T7 J) w$ v, D4 j+ t1 z& L- s! a. [" y

! P7 T* Y& L* h- q1 c       中医道术并重,医经侧重理论,经方固化经验,求神仙是为了健康长寿,房中术或许有利于血脉传承和身体健康。
/ }4 [& A+ O5 X5 z0 b5 Y" T* ]! S) k
- B$ {: C$ r/ L4 v" q) y. X3 \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依靠丰富的经验,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学术内涵,必将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 G$ v) _( g, a+ F$ q1 D- h- J( U# m% W' Q

( K* i: T# U3 g% K0 V
0 x9 Q2 r5 h# L/ \% _        感谢王群才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19 21: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周日(2022年7月17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安徽中医曹传龙为大家讲述《中医养生学》。他将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一、中医养生学的时代意义。(一),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二),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亚健康;(三),治未病与养生普及。0 T4 _' r' N; Q4 E& S

7 e1 D# ?) r- }二、《吕氏春秋》中的养生思想。《吕氏春秋》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书中保存了先秦时期诸家论述养生的丰富资料,在养生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其论述以动养形、调节饮食、顺应自然、效法天地的养生观念对当今那些好逸懒动、饮食不节、不顾自然规律的人们,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精神安乎形是长寿之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用)烈味重酒…食能以时…无饥无饱…饮必小咽,端直无戾(身体坐直不歪斜饮食)。”《吕氏春秋》中这些养生名言对当今的人们也是十分适用的。
& |) {& C# O& V; n. z+ m9 d" E$ T! ]+ K# |$ u
  敬请大家一起期待和收听。
% f: t9 B( n; H& x, F* p1 p3 k  l3 r/ U2 w" [- c& @3 w2 v( K1 M1 q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的时代意义。
, k4 G# J0 U( G
$ u! V: H5 ?; q6 z) i, J6 j       养生一词,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先秦关于养生的论述散见于诸子百家之中,秦皇汉武把追求长寿成仙的梦想演绎到极致。
4 b+ w% F- X! O3 q' I9 U) n3 C% n, K% ~2 v2 r: W* |; _+ k
         《黄帝内经》也有很多论述,开篇就是“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医圣张仲景也说“精究方术,留神医药”,来“以养其身”。
! C$ i) m7 Z+ Q6 p' J5 G) J& x# L2 k* V5 ?- m6 C4 E
中医养生保健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方法,由来已久。
- z& Y% |2 Q4 W  |
' I# _7 _7 {7 e$ N# H4 V' |3 L
- ?7 p- g4 p) o# p
* t* @2 z( w( K$ n      感谢曹传龙的讲座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19 21: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22年7月18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r/ K3 y: Q1 ]! S8 |* r

0 y; K& L! ^$ @8 N  v0 q$ ~5 \6 C9 g7 M* K/ L8 g
3 M# |" q' \+ ^+ z" ?
$ ~: V5 K) R- H- r8 h

  _/ f1 w" e& Y1 F; g ! t6 N# V5 R+ ~% ?2 Q

8 _2 p. o* [3 w, ?5 h0 f3 c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 e$ L( J% v' z; ^6 Z% G) T& X9 I. r6 F$ m5 M1 V
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上)" o: p  F$ @/ D
' O0 R* w5 K7 w

+ S* Q" R  p. |! B9 R
  k( {9 l, z' b; p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适用于西医的感染性发热性疾病。感染性发热性疾病,是感染特异的病原体而引起急性发热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中相当部分属于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过去有按伤寒“六经”辨证的,有按温病的“三焦”或“卫气营血”辨证的。它们虽然在理论上各有不同,但对外感疾病由表及里的演变过程作出阶段性的归纳是一致的。根据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用“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本文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并吸取“三焦”和“六经”辨证的部分内容对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加以讨论。- ]: c( h- H" o" j6 C+ m7 o4 c6 k1 t

1 k  u$ Q( e5 `9 X4 Y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上半部分的学术内容。0 i5 F- }1 j$ c

# E0 M- w4 t/ O- r- a% U; J      邓铁涛先生说,发热类疾病的发生,古人认为是人体“正气不足以拒邪”,感受了六淫邪气而致病。六淫中夹有“疠气”、“杂气”的,便具有传染性或流行性因素。它与季节、气候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可分为伤寒、风温、春温、湿温、暑温、秋燥、瘟疫、温毒等多种。
- R4 w: z8 o! \- F& V9 \1 M" p( e0 H3 J& C: d" }+ y. p# @  n
         循名责实,为的是准确治疗,每一种疾病古人都有诊疗的探索,加在一起就错综复杂,在中西医并存的当下,如何整合资源,说清楚中医诊治的道理?
9 ]& ~) q+ f2 R! ]8 {& K
) I5 a9 X& d1 y( m* k1 ?) j        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为此邓铁涛先生探索了几十年,提出了首先从“临床辨证治疗”的角度进行统一,尤其重视温病学说,认为温病吸收了伤寒的优点,因此,更接近当代,更有力量进行整合。  z% G9 J& @+ Y
2 J/ `% H( E& g4 b9 v
         探索无止境,学术不断发展。2 g& b( D* ^; }" z  j$ T

4 W0 f& m6 F1 e0 u# x
0 Y+ P4 h5 E3 L# {  W, N3 g4 u, Y2 R2 n
感谢霍立轩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19 2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群公告
/ Q* y- B) T2 S' J& P: U9 F' _9 B- M$ S7 S
直播即将开始~
3 L, M! C; O9 A! E. I# T& h0 W0 ^5 P: G7 [1 ~7 f& x0 ~2 x
今晚8点(2022年7月19日),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继续听《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40讲《灵枢•热病第二十三》。+ K6 v9 Q. J( @; k7 l5 i0 m

, r, P; U" D1 m( C2 s3 n( C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燕赵中医书院执行院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创会副会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文字累计500余万。代表著作《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I) X( H5 E: K( i( w
4 ^  N6 `4 }" f% U4 C  c9 W
《灵枢•热病第二十三》; P6 F: H$ c, m1 `/ ~( f) s' ^; R
1 P) Y( z! ~. Z% T% E+ Q' s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 |+ o/ C6 H; C  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复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5 q+ w. _/ \& r5 G7 i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 M9 k0 T. B5 B: M! s1 o+ f  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
2 K0 ]' G3 i' W' p- [  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w' Y; _4 F$ @; v- C9 n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 k3 N$ h+ Q: X& J9 Z. n" v2 _
' |" |+ s3 X$ _6 t
  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改,后看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 t! [/ ?: M7 c/ W3 k
9 z0 z8 D6 ~! `3 @) P7 y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苛轸鼻,索皮于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U; b6 ^' r1 k( N* y
  热病先身涩倚而热,烦俛,干唇口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 l" D# S1 G1 j6 g+ y  热病溢干多饮,善惊,卧不能起,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目眦青,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水,木者,肝也。6 s& c$ i+ W, G* k
热病面青,脑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2 {/ T) b3 M+ V0 a
  热病数惊,瘈瘲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 s0 _* i. Z7 n. @  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8 e2 R; m4 i% o- H
  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3 Z0 h5 x# {% Z4 D+ u. c7 ^  e
  热病头痛,颞颥,目(疒丰勹手)脉痛,善衄,厥热病也,取之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寒热痔。. Y3 z% z# q# U; j$ _
  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应作络)得气也。
4 n* l, z/ c( Y; Q# E9 |0 f3 P  H' Q1 d
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取以第四针,针嗌里。3 U+ w9 }, h& S
  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大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G( k& v' {, g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 i( z: f  `6 I7 i! ]* A
 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 ]+ r; P+ p& D+ q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秽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病病,齿噤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x6 Q; I. @& [1 g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巅上一,聪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1 J4 `# |# l3 \5 I& o% {
  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趾之端,去爪甲如薤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
+ E+ R: a2 p) ]1 H1 D4 o0 s9 q  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
: P  n7 b, r1 Z' o  喉痹舌卷,口中干,烦心,心痛,臂内廉痛,不可及头,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叶。
. P- R& h; i+ b& p# O  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蹻。
- G  s& \# l# F' s* l  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腘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
- e8 b9 i8 a* |0 S* ~  癃,取之阴蹻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F1 i9 _5 \" Y; J2 x
  男子如蛊,女子如怚,身体腰脊如解,不欲饮食,先取涌泉见血,视跗上盛者,尽见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19 21: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2年7月19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主要学习朱老对蜣螂的用药心得。
! }& C: u* s. j5 F6 L6 J" @' z6 ^8 L6 W) e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 x0 I. Y. m# D' \, U; w  I% ?* D4 W8 U  j" s5 m
            祝贺河北中医张海涛主任在任丘市中医院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常用虫药卷》,学习了朱老对蜣螂的用药心得。' W5 ~5 O  H: B, o
; h1 T0 A& Z4 u5 X
     蜣螂(qiāng láng,英文Dung Beetle),俗称屎壳郎(shǐ ke láng),属鞘翅目蜣螂科。体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虫。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折叠功能主治
/ d. D+ m  C! T5 P0 j( b3 [) g! l" l4 u. _
定惊,破瘀,通便,攻毒。治惊痫,癫狂,症瘕,噎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
$ o$ T0 k4 i4 q$ J- U
$ C/ g# O' r7 z①《本经》:主小儿惊痫瘈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 }, \) u1 _9 [( ?" c+ t2 @

5 [$ n! Z7 n+ Y6 k1 H" j) \/ v2 I②《别录》:主手足端寒,肢满,奔豚。
5 l' A: ~* ^2 A" E& Y$ h- ~7 m) z, ]) l& `( l4 x, G- G. r
③《药性论》:治小儿疳虫蚀。
3 r; m/ z/ q$ c. _+ I/ a
9 X  k" Q: N  ^. I& |% R* D; d- ]* U% K       朱老说:“吾师章次公先生对仲景之学有精深之造诣,善用虫类药治疗沉疴痼疾。如对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肝脾肿大、腹胀,善用攻补兼施之法,尝取蟅虫、蜣螂虫、蝼蛄、将军干等,配合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之品,多能迅速控制症状。师兄姜春华教授亦喜用下瘀血汤治疗肝硬化,屡奏殊功。我个人曾根据章师之经验,制订‘复肝散’(红参须、鸡内金、紫河车、广郁金、广姜黄、参三七、地鳖虫、炮山甲)治疗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大能消癥破积,缩小肝脾,改善肝质,恢复肝功,增加食欲,并有提高血浆蛋白、纠正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之功。这些成功的经验,促使我在遇到疑难病例的时候,注意留心虫类药,它们具有一般草木药所不具备的重要作用。”
9 E; Y! Z& p# E, r1 x% d# r4 C* X7 j. z7 u8 Y
       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也有应用蜣螂的治疗经验。/ F! |' d" v- g
2 @4 z0 i7 z" k  @) X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2-7-26 20: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22年7月20日)的空中课堂,由我浅谈《伤寒论》,《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今天继续由王秀民讲述太阳病的条文,敬请期待讲述和分享!
: I" A' D; E) S5 }              祝贺河北中医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讲述了《伤寒论》太阳病条文的有关内容。
+ z1 F/ |* \2 R  _4 A7 Q8 S       一部《伤寒论》,内容最多、最难学的内容,就是太阳病篇。& o4 K4 x( a- m- h
这是为什么?
5 U: @6 K* }' |) w+ _7 q/ H% F( m按说,太阳病篇讨论外感病的初期阶段,或者就是刚发病的第一天,治疗应该很简单,发汗解表而已,过去都是这样处理的。; m8 |2 s: x* |4 e( A- D' Y
但是,“最简单”的太阳病,张仲景为什么弄得最复杂?
/ A- Z; [- m9 C6 l历来医家很少有这样的问题。% f2 h' N9 j# w. A+ A
曹东义认为,这是因为“虚人外感”与“因病致虚”、“因误治变成杂病”所造成的。
* [+ Q' M* d- D* |人是一个整体,外感病是一个重大事件,往往是很短的一个过程,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会因为外感而表现出错综复杂的证候,因此,即使是同一个外感病,其转归是大相径庭的。
; q1 a6 n- E7 M, P. {/ k- X这就是张仲景的独到之处,是一个继承和创新。
  Y9 B! m1 u9 v' A# r
8 H1 c& q& h1 E0 {7 f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