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1 21: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2月2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杏林贤达》之<缅怀启蒙老师马惠卿先生>。     4 f- M7 T- N2 ^
+ M+ `6 |) ]8 w- d' V. h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P, s) K$ q: P* r  P
6 w) v# M$ N- s, H" l: y0 X- R$ O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杏林贤达》之<缅怀启蒙老师马惠卿先生>。  
+ i2 H7 r4 s4 ]: P  V: a( F0 t( H" U  W) D* O- p5 x
        1935年 2月朱老经亲戚介绍,至武进孟河御医世家,拜马惠卿先生为师,开始了读医书与跟师抄方相结合的学习中医过程。马家以马文植(1820-1903年)最出名,马文植字培之,他是孟河滨江费伯雄的内弟,费家与马家存在着互相影响的亲戚关系。马培之以‘脉理精细’、‘能述病源’著称,其祖父马省三著有《论症十六则》,马培之则著有《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青囊秘诀》《外科集腋》等书。光绪六年(1880年),慈禧召费伯雄之子费子彬进京治病,当时费子彬术业未精,故请其舅父马培之代替进京,为慈禧太后治病,果然应手而效。马培之自幼跟随祖父马省三行医,前后长达16年之久,不仅善用丸散膏丹,而且活用古方,创制新方,还常用刀针治病。近代名医巢谓芳、丁甘仁、邓星伯、贺季衡等皆出其门下。
- ?% |8 j$ J$ k
! y! a6 }7 A2 U朱老到达了马惠卿家,这是一所很体面的乡间建筑,宽阔的院落,显示出不同世俗的气派。老亲戚来到马惠卿家,说明了来意。马先生沉吟片刻,就说‘好吧,让他来吧。学徒的费用,三年360块大洋。’他因此就答应了这件事。
& |  t7 f0 U8 }! Q. O# B; T4 M$ L: I" m! C6 p, o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8 20: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三晚上(2023年2月22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给大家分享《伤寒论》,《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使外感病和部分杂病辨治有规律可循。创立辨证论治原则,提出中医治疗学一般指导原则。使理法方药护综合运用,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有效指导了后世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敬请期待王秀民讲述《伤寒论》的部分内容。: f$ q! k# m& T2 B6 ^8 E
           祝贺河北中医 王秀民主任在石家庄市中医院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伤寒论》阳明病的有关内容。
8 ^; s* U7 T" G/ i4 N      张仲景《伤寒论》继承《内经》热病六经分证体系,把《汤液经》的方剂加减变化,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使外感病诊治内容空前丰富,有效指导了后世中医药学术的发展。5 e; L# `0 ~2 p) @% s7 X, t: t1 V5 g
      外感邪气,从太阳发病,传播到阳明阶段,邪热亢盛,正气奋起抗击邪气,耗伤津液,因此,白虎汤、承气汤是代表方剂,还有其他的病情演化,需要灵活应对。
  m0 @  h& |$ _8 M# \1 y) M* a邪气在少阳,需要用小柴胡汤和解表里,进入太阴则需要温里散寒,进入少阴根据人的体质情况,分热化(心火)与寒化(肾水)证。
0 Z/ _  d: H2 Z, w* Y: }( w/ T- ~! O1 z! y2 X( ]
总的原则,就是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 [7 [' z) J# ~4 p% F- w- v

: @, `4 V! Y1 }: Y  j6 h" P      感谢王秀民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8 2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 F4 \- o1 C9 m4 d: t0 W3 u# r4 I
' y$ _/ b. x. k4 |2 j" `        大家好!7 V0 e3 b6 [" n2 M
  H" x& q, F/ r  Z, h; g
        我是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
% T0 @2 D2 a; [' h: U& f, Q; k4 U8 i( E- n! p) c+ J
        今晚(2023年2月23日)我们将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来共同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神农本草经》。今天要分享的是《神农本草经》中的“石灰”“雷丸”“蚤休”三味药。
! ]' @9 o) t& O3 H5 V( l9 o! B7 P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u( @, q9 s5 B: B. U
+ M5 x* Z: V) K- |8 m
        ; k! x# f4 r4 t
; d  v( E% b7 }4 `2 g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 B. ^+ F! b6 t* |7 P4 \$ ~4 Y" J" M( w5 D' d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本草三家合注》为主要参考书目,分享了《神农本草经》中的“石灰”“雷丸”“蚤休”三味药。
. m4 e& s- g& g3 J2 P
) ?3 s! ~) X# A' A, X        石灰,陶弘景说,石灰,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末矣。性至烈,人以度酒饮之,则腹痛下痢。疗金疮亦甚良。
" t& h7 C: N, O3 h) c+ f1 [& N
' d8 V' E3 N. K8 M
' j3 B8 _" I5 J2 b9 x; y$ a
《名医别录》及今人用疗金疮止血大效。若五月采蘩缕、葛叶、鹿活草、槲叶、芍药、地黄叶、苍耳叶、青蒿叶,合石灰捣为团如鸡卵,暴干,末,以疗疮生肌,大验。
/ o. j' ^9 P- h/ P& f0 r0 C6 [& k7 g3 d* B6 S0 q% H+ X
         雷丸,别名雷实(《别录》)、雷矢(同上)、 时珍曰∶雷斧、雷楔,皆霹雳击物精气所化。此物生土中,无苗叶而杀虫逐邪,犹雷之 丸也。竹之余气所结,故曰竹苓。苓亦屎也,古者屎、苓字通用。9 F. o( y, V  h2 [; R

0 i$ s" y# E' `$ T3 ~3 z, b( t; b【主治】瘫痪顽风,骨节疼痛,下元虚冷,痔漏下血。
8 j$ U" Q- ~5 x5 w
, M- b6 @0 [- p7 ?5 B8 K     蚤休,别名蚩休(《本经》)、螫休(《日华》)、紫河车(《图经》)、重台(《唐本》)、重 楼金线(《图经》)、三层草(《纲目》)、七叶一枝花(《蒙筌》)、草甘遂(《唐本》)、白甘 遂。
3 z, Q$ A& ^; g: `3 H
3 g( \2 c1 l. V, c     中药蚤休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其功能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消肿止血。主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妇女经血不调,跌打损伤。        4 @8 l1 g# |* E; ?5 H: N

& ]5 a. o3 \5 w' G0 a" e6 @0 d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8 20: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群公告% x/ G' s5 H3 y6 Y4 K+ ~& z% c
, n/ }& c- I) c$ J, `
直播即将开始~8 i1 J% I$ p- t9 w& Z! [

- V7 p  i" p& N+ i今晚(2023年2月23日,周四)8点,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曹东义教授《漫谈中医五千年》第63讲,继续学习华佗《中藏经》。
# E% E8 I2 K/ m6 ~. p# A6 U1 w' r
中医五千年,都在故事中,有道、有术、有文化! 5 [  k* f5 _& n- j3 R2 X
9 a' [2 }% C7 d  c! r3 ?
欢迎各位群友转发链接,邀请更多朋友参与讲座!; |" U4 R4 R. \, \

& ?; U. S, K) G) @# c7 B( F: x直播期间,请勿发布无关链接,专心听讲座,谢谢配合!6 h! B5 `! R* N  G" t# m! _7 b

7 b. T0 z5 r9 [4 k4 e今日讲座内容:
8 ~" Y. X0 H5 D3 P1 w/ T8 v- C
. I* x. I! Y. k) {/ |/ d+ k, {: Q+ d& h. ^! L3 `

9 W9 x# v. e% g! O( d* A通气阿魏圆0 A5 K) g, p8 q9 F$ g( u
$ \% k% ?$ Z% ]. q

7 E' Z; A, H  I& B
5 i. Q/ W$ X& v+ D6 w& W治诸气不通,胸背痛,结塞闷乱者,悉主之。7 U% n5 z1 j5 `
# z6 [* h. n$ F7 y0 R

/ H: ?0 s, k+ V! J1 K/ r& `1 N) e8 W4 O: T& z1 Z
阿魏[二两] 沉香[一两] 桂心[半两] 牵牛末[二两]5 n7 e0 t# `# V+ ~0 b8 s$ c( t

! ]$ o$ X' h# w8 U! v  }7 }" ?  m$ F% X5 ?% O( @, K- r6 j  n" w

! B& }( R' ^5 @' ~右先用醇酒一升,熬阿魏成膏,入药末为圆,樱桃大,朱砂为衣,酒化一圆。( a& Y  o! V9 p* W
! @3 ?/ b+ c( g3 z- U
4 x& i7 n& D: _, L) c

) p4 v- _* l$ G$ q  ?  x' Y5 I治尸厥卒痛方& U" G4 W/ S- o! Z- {
% W# y9 X* i0 g& b7 D

. Q& s+ Q0 d" ?9 o, M: R7 J, P7 W- K$ V+ m6 e- e
尸厥者,谓忽如醉状,肢厥而不省人事也。卒痛者,谓心腹之间,或左右胁下,痛不可忍,俗谓鬼箭者是。' _/ \& ]" K6 U3 @

: r7 R1 i: U' i% D* w* N4 K  J+ F, A6 g" a0 m
6 Q9 q4 h- [0 ?" d7 j
雄黄[二两研] 朱砂[二两研]
1 J7 i: p( n) ^0 B% X, e2 L3 f9 R) a) H! x: x

- b1 v8 r0 C4 j- ]( H! P4 N( E! A* I+ Q8 {
右二味再同研匀,用大蒜一头,湿纸裹煨,去纸,杵为圆,樱桃大,每服一圆,热酒化下。
; V# m+ r0 J) q. m) X/ G) C! n6 C/ s0 \2 q; i6 H, ]( W

" p% l- {8 `9 K9 B" c8 m( y9 w1 h2 q3 m
鬼哭丹" {6 J, b+ y2 i( p7 R) j# C( f- g

3 H3 q/ p" F7 D8 X  c1 G$ Y0 y
4 y3 z8 ?; a; Z
3 C! x1 X: _) D3 Z6 U主腹中诸痛,气血凝滞,饮食未消,阴阳痞隔,寒热相乘,抟而为痛,宜以此方主之。2 Q( U+ N( \! L5 G

2 U* J; H  C# X3 [  P
: z2 O" Q  y) t  M0 a2 E
& s: I1 ?: S' n/ n9 F川乌[十四个生] 朱砂[一两] 乳香[一分]8 @. I) ~- Y) C
. d, H/ O7 J/ P; }5 |( K9 s+ R
! G3 F# c* ~2 w4 U, U% q

9 Q* ^0 \* c. F$ Q$ l% Y右为末,以醋一盏,五灵脂末一两,煮糊和圆,如桐子大,朱砂为衣,酒下七圆。男子温酒下,女人醋汤下。治心痛不可忍者% k( e. O: s) ]+ w. k/ L2 w
+ T1 {9 k/ o( |9 b2 G% t$ N: d0 J
5 g# ?' _: a! x# T: h3 Y4 K

3 d; t6 r6 {' }/ i* _" F$ r; {7 u木香 蓬术[各一两] 干漆[一分炒]7 u- |7 C% a1 u$ O% d
9 h* T* B% @3 {5 Q1 x1 N( T; J4 w

3 O' j, H  O3 T) s. R- ^1 _0 H+ b( J$ I' N
右为末,每服一钱,热醋汤调下,入口立止。) e! T1 O2 X( [8 l

! }7 a# L0 O9 n1 K. Y2 C
4 X# t* |) \2 c/ p% |9 a( T3 T8 j  d. V* |- w" Y
取长虫兼治心痛方4 U- J/ V& `! C4 g4 G- l7 J  A6 B* W

- q. r: E: K5 {  `4 x! X' i+ u6 a0 J& W, ?  r- H" L
& Z7 j/ z% x6 H: m, Z5 E; u) l
大枣[廿一个去核] 绿矾[一两作二十一块,子填枣中,面裹烧红,去面] 雷丸[七个] 轻粉[一钱] 木香[一钱]丁香[一钱] 水银[半两入铅半两溶成砂子]
$ [8 v( l/ y  W1 r4 p7 i
8 m% ^  e+ x# p; U
9 w; ^  K/ t/ t0 `) |) h5 m5 U+ h% W; E9 q
右为末,取牛肉二两,车脂一两,与肉同剉令烂,米醋一升,煮肉令成膏,入药同熬,硬软得所,入臼中杵三二千下,圆如酸枣大,圆时先以绯线一条,圆在药中留二尺许作系。如有长虫者,五更初,油浆水吞下一圆,存线头勿令吞尽,候少顷,心中痛,线动,即急拽线令药出,则和虫出。若心气痛不可忍者,热醋汤化下一圆,立止。& j- Q8 O  \" m* {" a

0 c# s% ^2 A8 B! s7 `5 s' h& }8 w' T9 S4 V5 M# ]. U4 c' M

' E) D0 K% d- C. [治虫毒方
% m) E3 b9 C& u
! _! s1 G* S1 X% J6 n* t- i! V% \( y
7 i% n5 D+ j1 p& [, G
水银 蜜陀僧 黄丹 轻粉 大黄 丁香 诃子雄雀粪[各一两]9 M5 x. }, A3 X/ c, w

  F. b' a* ^9 ]% D# `! G8 j" w4 W0 a; i
. j4 L& A: T2 w  |4 ~+ {0 v+ S* a
右为末,每服二钱,用面半两,共水和成油饼食之。又法,作棋子入浆水,煮热食之。
6 _& S4 f. h$ x& W) m7 s( ]' ^' a. _; h
% A7 n9 E2 I7 d3 ?9 B+ s7 J* v0 S$ `/ b. c7 a

+ _& S6 E8 g$ W1 F8 d+ U+ t破棺丹* m- Y. G4 y) w& e# K/ ]

: Z3 h# J  z% T1 }( b# T, C2 ~! B( K" \7 y! w* r
6 A  l  t7 m7 f3 R6 f7 i/ T: k
治阴厥面日俱青,心下硬,四肢冷,脉细欲绝者。0 t% i" c# G- K: t" B/ E

5 ~- M# O# u1 k$ B9 g# ^
1 Y1 C3 X" Z* T) q- Z. y$ @0 n! ?4 _
硫黄[一两,无灰酒煮三日三夜,如耗旋添暖酒,日足取出,研为未] 丹砂[一两研匀细]: V+ E1 Q3 ^; A/ i* t1 h! R4 p

5 I9 b/ x7 v. ^6 o$ w% l  u6 l; n: t

0 G2 z/ D' I& `! q: D- N右以酒煮糊为圆,如鸡头大,有此病者,先于净室中勿令人知,度病人长短,掘一地坑子,深一尺,以来用苜蓿火烧,令坑子极热,以醋五升,沃令气出,内铺衣被,盖坑以酒化下一丸,与病人服之,后令病人卧坑内,盖覆少时,汗出即扶病者令出,无风处盖覆,令病人四肢温,心下软,即渐去衣被,令通风,然后看虚实调补。
% G3 L/ W2 ^3 i6 _3 t) }' q4 F4 ?0 C& p; C
! Z0 |  S  _6 b) [9 p
3 ~" h. u, @( O
再生圆; \* p  l, G* t/ _# ?1 N

9 r6 n* @* u6 ^8 R; f0 `8 f- T2 ~2 ]3 r
% Q$ \7 O! f" ^0 B! g
起厥死犹喛者。' V+ l' S, k! c: ^! `

1 d0 n+ Z/ j, E5 }: J4 d& d- M1 `
2 I# h1 F0 R% _* `4 K# z9 Q2 w" t- F( H" q  g, [( ]
巴豆[一两去皮研] 朱砂[一两细研] 麝香[半两研]川乌尖[十四个为末] 大黄[一两炒取末]
- ]' S! q5 P( l0 c" `, s2 K9 a: U8 Q& z, d& l/ B

4 ]. ]' I, q& s( I8 c' q' `' L! B& k6 G! ~: |6 b
右件再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圆,水化下,折齿灌之立活。
: A& j) V& N8 R7 ?* |* @6 |2 [
: A$ z3 P6 o" p4 j) a: S
* y! Y5 `0 s3 {. N
0 r: F8 Y: X4 h4 F5 \) ?. y! V亦疗关膈结胸极效。2 H! n4 [, Y* F
" ]: _' P/ k* I: e1 h
2 s) }+ R0 Q5 i7 P6 L

5 z, l  G! V1 G# d, V' X1 D8 }救生圆. t3 e; w* [2 V4 ~3 j
8 h4 b& u) I# J- ~0 M* w
- O/ H2 b- Q% Y" ]" q, K

) C) |) {* Q6 M5 r治卒死。
; K% A/ S6 N' [: C" y& j4 h) c# r/ Y5 V& u5 n9 k# @% U0 Q0 [% ~  a

3 j! f; R% c4 B" ?: W5 }- U& d0 l$ H9 N
大黄[四两] 轻粉[半两] 朱砂[一两] 雄黄[一分] 巴豆[七个去皮细研取霜]; x+ |# N3 N' ?$ ?+ c$ i
  U% j2 O* `+ _

* }4 k8 ~& o2 @. e; C7 |9 [3 a" K6 c$ v5 E9 B' _
右为末,以鲲胆汁和圆,如鸡头大,童子小便化开一圆,斡开口灌之,内大葱一寸许入鼻中,如人行五七里,当吐出涎,即活。
5 i  F% S% G  E2 S( @# e4 N7 R5 {+ e/ {0 ]0 V; a
5 k/ g8 u# S; ]! o% ^
/ ]0 j  W7 H, x4 i: q
治脾厥吐泻霍乱  n7 S; j; n% V

9 G+ \4 ~6 r. ]9 H1 T0 b" [/ L2 {  l2 i, x; S; r. W7 v

# N  N; d( {# U% l4 D9 c2 Z黑附子[炮去皮脐八破] 干姜[炮] 甘草[炙] 肉豆[各一两印本无此一味有豉等分]7 J8 Y) q+ d# M2 a( q; s0 d

2 B) A4 C+ |8 h$ r5 N% w/ W( P: E  O+ h2 \) J

5 N' l4 }% Q7 g4 R# D. q右为末,水半升,末四钱[印本作二钱],枣七个,姜一分[印本作一钱],同煎去半,温服,连进三服。
0 Y( r: U- U; |) e# j9 s- J& H) V% v* K2 L" f

: [$ p. G; e) M1 |$ i+ m$ w* m9 e' k/ H( T; ?2 I* u! P" Y
三生散
8 ?0 r& o7 ^2 n% Z# m, n8 K0 X/ P% f* t5 n; y; [3 o6 w8 q

& w+ c6 D* Q; \: m. i7 M4 l) ]! E+ w( d7 h
起卒死,兼治阴盛,四逆,吐泻不止。! C+ h6 _8 ]$ E/ X

5 {6 T4 D# {, z4 C8 F: R* p2 J+ R6 b5 F( e2 B
5 e/ ^/ M9 J% W. T
草乌[七个] 厚朴[一尺] 甘草[三寸并生用]
) c8 I( s8 o; F+ |/ V( z
1 e0 b, _! k: d& D  C6 C$ C
# t& D% |/ S2 V8 K% ?* Q" ~  x8 @2 s4 G* }+ ?# S, Y$ Z
右为末,水一中盏,末一钱,枣七个,煎七分服,重者灌之。0 |9 L  ~  }( O4 H
7 I/ M2 c' y5 D8 Q/ ^  n% U( D

. ?0 T: k3 ~) ^! ^3 V# R+ S
. B; h. W* O# R8 Z  f7 X起卒死& i% ?* w/ j( f- U/ B: ]
- B! c, q, W9 Y0 L  d+ d- Q+ s# b
: v* {1 ]+ E# |0 \: x1 }$ w
: U+ m8 u( ]8 y9 ?
啖葱根[二两] 瓜蒂[一分] 丁香[十四粒]( n5 A8 ~" T" |+ j" v2 v& t
, D3 g: ?! p7 |

! Q  P! M- o' |3 n/ B2 X7 d) |' U
右为末,吹一字入鼻中,男左女右,须臾自活,身冷强厥者,勿活浴肠汤。
) W) a" v6 o3 o1 z
) ]9 u# f7 P' C+ n4 A/ M( d9 m9 k
, }4 f" [/ ?! m4 v) |
- G/ G; U# y/ i# v1 v0 ^治阳厥发狂将成疽0 R, G" n- o: J0 m7 ^5 ?6 J' l
% ^" V4 R* |% f6 j' q

1 n. e- x1 _1 v: t! `% v2 p& i" y, h( R6 \: }
大黄[四两湿纸裹煨] 大青叶 栀子仁 甘草[各一两炙]
7 |* T! n7 U; p) O% m' z
! T6 h- d0 A5 [' o  r9 G* ~  j  ?" q: B/ ?7 W0 s! ?4 C, _0 p

+ z0 r5 b8 h$ g右为末,水五升,末四两,煎减二升,内朴硝五合,再熬去一升,取汁二升,分四服,量虚实与之,大泻为度。如喜水,即以水浇之,畏水者,勿与吃,大忌。
; i8 r& E4 S  P3 |
$ E% a. x. y3 a) W; R' n1 O0 p% z  r8 _+ b
# b3 x: T8 [' M6 u* e
破黄七神丹
1 U. k0 b1 A8 F& \0 p
3 ~+ e8 R: E& ?$ I( `5 ^6 t7 i! ~: p# [; Q+ G) Z3 v& ]  d
0 p/ K: n  Y% S0 c/ ?0 o
朴硝[二斤] 朱砂[五两] 大黄[七两] 甘遂[二两] 山栀[二两] 轻粉[一两] 豉[半斤以绢袋盛之]
. S. l; t( f0 _+ @/ p7 L$ O
, m+ |, }7 m% W
9 X. K6 S& _& a8 D: k# B8 a
( @/ o! w4 o8 z. G: z右七味,以水二斗,熬令水尽,除去甘遂、豉、栀子、大黄,只取朴硝、朱砂、轻粉为末,以水浸豉汁,研匀后入末,三味同和,煮糯米糊为丸,如弹子大,新水化一圆,吐泻为度。5 e' z6 p- h. [' c  T1 a' v- d
5 @# O4 O1 B6 J2 s7 D/ j

7 M( x  r8 Q; k1 X, L: q6 a# Y8 h
三黄圆
3 B% h: W( Y* o) t+ G- Q" A- f& w  j

* O) x: {6 d0 K$ x3 c* k! L+ ]" H6 D
治三痟吐血,诸黄症。
+ K& W2 i* W7 Y# K: z2 a; ~* l/ z. u  m( V( i8 O- J/ B' Z
& r+ O0 X( f- Q8 v

6 I2 H3 e8 O# v" _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大黄[一两]
* H6 f4 C! _6 N) A- s& G$ C' t) M) |5 ^6 R: |% f, c6 ~5 o
& j! d6 E9 u% W

9 q) m$ {# t/ Q0 p4 v2 o- T9 s右为末,炼蜜为圆,如桐子大,食后温水下十五圆,量虚实加减服。通中延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8 20: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师兄师姐和中医同道,本周五(2023年2月24日),我们讲课小组由黄小平给大家分享的是
. S+ @& i$ N0 @' q, @' Y7 c7 `. f: y) E& K

( N/ {! U0 X* r0 F! w
' x8 t$ r& [4 ?" c& Q3 m( T! R杏林春暖忆旧迹
8 z, h+ |- V7 [: \: F; B# P6 D3 ^. S
山东中医学院教授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事 ,周凤梧先生, 1912生,山东临邑县人,医理精深,长于内、妇、小儿诸科,且倾心治学,勤于著述。先后主编和编著出版的著作有:《神农本草经百五十味浅释》、《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黄帝内 经 灵 枢 语释》、《山东中草药》、《中医妇科学》、《中药方剂学》、《黄帝内经素问语释》、《中药学》等。以上共计三百二十余万字。曾任山东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兼附院内科副主任、《山东医刊》副总编辑、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 论整理研究会委员、山东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副理事长、山东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主任等职。
+ {& I4 x- z5 X. ]) S
! ]; @$ R) m* U1 H& ^5 b& ?        祝贺上海中医黄小平院长讲座成功!他给大家分享的是“杏林春暖忆旧迹”,介绍了山东中医学院教授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事周凤梧先生的事迹。
! b) |2 `+ m4 o5 K
% J( W: T- U; j! ~/ q9 n1 ^       周凤梧(1912-1997),山东省临邑县人,祖籍浙江省萧山县,著名中药方剂学家、教育家、临床家,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共党员。- r/ ^# d( {% o* k, |
4 E* m9 u# g- e7 E; g- ]
周凤梧出生于三世为医的家庭。16岁高小毕业后开始学医。周凤梧曾祖、祖父、伯父都是中医,在当地负有盛名。他16岁高小毕业,便跟随清末精通中医的表兄张文奇学习中医。1937年迁居济南。他登门求教擅长温病又精于儿科的王静齐、精通脾胃学说的吴少怀、学验俱丰的徐鞠庐三位名医。经他们教诲指点,周凤梧对医理大有感悟,其医术也大有长进。1940年经济南市中医考试,领取执照,在济南市永安堂药店坐堂行医。1949年,周凤梧响应政府号召,成立济南市医务进修学校暨济南市中医学会,并任中医部及中医学会副主任,负责教务及开展中医学术活动。1951年5月创立济南市第一中西医联合诊所,任所长。1952年4月领到中央政府卫生部发给的中字第06086号中医师证书。
7 B9 N- k! [" i7 f, a
* j* w8 J; j* J* p/ ~       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8 21: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3年2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永远的大道国医》这本书的内容。
: a* z0 O- H$ v; s5 Z$ X
/ h2 Z, u- {9 i2 \         第四章:遥望中医未来复兴。* @) Q1 a( ~" d' P1 N
7 Y1 R/ T* [. A1 }1 ^8 U- X
        中医学在近代,经历了艰难的坎坷与曲折,出现了学术被改造的异化与西化,很多从业人员信心动摇,乏人乏术的局面重复出现了多次。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中医的复兴道路,必然是缓慢而漫长的,很可能会充满曲折与艰险。! |3 M3 r2 A3 J6 O9 m+ j

8 ?) I" q1 ]! D* R2 j. C. a        第八节:走向世界,是中医必然的未来。. C9 U/ X8 A8 B4 F. Z, v2 w
4 n' s3 ^/ e  A, S  S9 M9 L
        中医走向世界,可以划分为古代与现代。古代主要是向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传播中医。由于历史文化比较接近,所以开始的年代比较早,而且也是医药针灸一同外传的,近代中医药走向西方世界,则是从针灸开始的,然后是有关中医人员在世界各地开办中医诊所,带领中药走向了全球化。
) @: `# t: ]0 |: N2 ^& F+ f5 H5 c# ^+ D# M6 C) l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0 r) [8 h) _) \

3 [- x  j8 T' C- Z# E3 n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
8 Y1 L' Y+ a" ~9 l( a' I3 Y; J6 Y( j- J+ R% ~" D
       他讲述了曹东义《永远的大道国医》第四章:遥望中医未来复兴 第八节:走向世界,是中医必然的未来。
# m5 n* K" r1 V9 E  E- I! s! V
8 w- ]# Y  Q! n+ O! C" X+ h- p* [        中医走过百年磨难,因为具有独特的世界观,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是真正低碳环保的医学,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会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体而发挥作用。
* s+ N, t- w$ y" c6 y% u9 s$ c6 ^. _
2 L5 i" ^" q- T+ r) f       复兴中医只靠几个张仲景、华佗,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学习西医“医疗、医药、医保、医教、医政”五医联动的体制机制,2023年2月24日曹东义在《中国中医药报》第三版发表文章《反思三年抗疫,遥望中医复兴》之中提出医疗、医药、医保处于“五医联动”的下游,上层建筑是医教、医政。
8 X# p, J' Z: Y6 F6 E: \9 D
$ w4 d5 u% Q5 b  I. F医疗事业需要人才去做,也需要规模发展,离不开医教研整体发展,或者再加上产业、文化、医养结合治未病等,才能在“适者生存”的环境里不被淘汰。
9 @9 S! Y1 o# F. o4 x
% r2 H  B/ Y- Q% h+ R% V医药是中医人依赖的治病工具,有饮片、颗粒剂,也有中成药,目前颗粒剂发展势头很猛,以其可大规模生产、服用快捷方便的特色,将会占领主要市场。0 i8 G5 @' Q% {! X) d

  J; |2 y: i% A8 k" n医保的作用需要大家重新认识,它保的是国家的卫生体制、体系、网络,而个人只是这个体系的终端用户。中医药很多简便廉验的方药、方法有着巨大的潜力。7 r! q! D3 X/ o/ c' X$ |

" y4 r/ A3 N1 P4 v/ M0 V5 }' o+ D医教是中医事业人才的摇篮,中医教育不能匍匐在西医的体系之下,当前要切实遵循中医药教育的自身规律。一百年来,中医与西医“求同存异丢了自己”,需要“求异存同走向复兴”,中医是生成论的医学,西医是构成论的技术,属于不同体系,但是两者可以互相协助、包容发展,关键是需要真正的中西医并重,才能共同发展。2 p) t/ w  m3 x* z
8 D5 \( U/ E* N1 @7 ~, E
: U4 Z. h- c1 a! x( m1 G2 l

3 u4 A7 m  W) y5 r) j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8 21: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周日晚上(2023年2月2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与大家一起学习《中医神志病学》一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的的转变,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今天继续学习第七章神志疾病的诊治原则,祥情我们一起期待!
" H$ J6 C* o0 q. W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医神志病学》一书第七章神志疾病的诊治原则的有关内容。
  k! l  o1 {/ {$ b4 T( R       中医认为神志病,是临床上以神志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治疗神志病也离不开脏腑辨证,对于,如癫狂、痫证、惊悸、怔忡、脏躁、不寐、郁证、痴呆等。神志病的发生,思考辨证思路时也需要与七情过极和脏腑气血“内伤”有直接关系。人的情志变化异常,不但会扰乱心神,出现神志方面的病证,甚至出现脏腑损伤,比如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惊恐伤肾、忧思伤脾。
* q# h) h8 h: |$ c$ T3 ~7 K治疗虽然应该“心病还须心药医”,而非心药的中医治疗方法还有很多,内服外用,都可以发挥作用。
' _( T; S  J! x8 ~: p/ J! q+ N6 \- G* X& T3 a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8 2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2月27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邓铁涛著作全集》。
; I+ n# {3 I0 |( J. B- P  q5 p" ?6 I# ^$ ]) [* I) _; T
/ W& m! R/ [7 ?7 h! g6 O
4 Q) T8 y- s- W! e8 B+ K

% b2 I# i7 c% j& ^" H/ M0 k+ P/ h2 P5 {

# ?) c! M. f* g7 A2 z  Z) w( v5 j) D3 x; [' s7 C+ _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8 ]9 [4 A( X3 t0 z

- S8 K# _8 N, p) C8 I+ @9 I- F* J  S3 g8 f

' W* k  W  N) k9 n2 [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的一些意见。( M1 R+ U0 a& p# n# g  I

0 ~8 v4 s7 t7 y$ _0 t. E3 i% A) S8 R9 D0 |
: R# v% N* k) J, @4 o
1,用唯物史观去看待祖国医学
( L- \* E* A8 d8 t: q. ?! k: ^5 f" B0 t9 b7 {1 ~+ x
祖国医学有几千年历史,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研究祖国医学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用唯物史观去看待它。( \9 d- \+ D( v6 s1 D2 ?

& B# |* m5 C3 a4 ~2 |' B, O9 `, L* t  v3 c% S
2 P8 ?1 {$ s2 ]' \! y+ S! J
2,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K- a) F! z1 ~" h5 d1 h7 @2 S: J
' v5 O2 |$ V( v% I, k6 ]4 Y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是我们认识世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与改造世界的武器。一切科学离开辩证唯物主义的指 导,便会迷失方向,整理研究祖国医学也不例外。但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3 @  f3 `; H9 X- \1 Y9 M) k; s
- L& W0 V5 P4 o" b7 l  H) }" H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继续分享了《邓铁涛著作全集》之“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的一些意见”。
6 K3 Z/ `7 ?2 Z; V4 \: I5 R: ?( \4 d( A. A+ D, j
     如何看待中医,事关战略。西风东渐,方文化碰撞,西方工业文明伴随着坚船利炮,让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备受冲击。医随国运,中医由于重视“有无相生”的生成条件与关系,而不善于研究细微结构,而与西方医学长于解剖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0 \  c; v) I, L) E6 p( E, E" v# I* J$ y* T7 l( L' z4 s0 @
1830年,王清任出版《医林改错》,以解剖为标准,造成了中医自信心的失落,开始了百年磨难,逐渐被边缘化了。0 E' n8 q8 J& b2 U, b' `
! w  g4 W  i: T4 u+ U' v
透过 “一片繁荣”的表面现象,不难看到中医界内部用西医的标准评价、改造中医,自我甘居从属地位的人不在少数;中医经典不被重视,历代中医名著不再有人阅读,中医学术萎缩,中医信仰危机不断蔓延的颓势,实在让人担忧;中医博士不会看病,中医专家不再摸脉,中医院不姓中等一系列本不应该出现的现象的背后,反映了现实问题的严重程度。( M7 w6 ?: @2 E: J  h+ N4 x0 v

: B; y& ?& Y! y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面对“泡沫中医”的严峻现实,向中医界发出的召唤,呼吁青年中医学经典,做临床,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发展中医学术。
- p3 K5 y4 ]  Z2 E9 l$ h1 m$ k3 t/ m8 Y9 n
       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与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8 21: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群公告# r2 a% [2 d/ r; h' _+ \" p* \6 _% F/ {
. R6 Z& d6 B+ g9 \$ p
直播即将开始~
# @9 J4 L# j  N3 i7 g
/ D$ o, H5 N) S4 i今晚(2023年2月28日,周二)8点,相约燕赵中医书院直播间,《曹东义带你一起学内经》第170讲。
! T- A  [  J5 x' o4 \
' e! l2 }' s0 c1 u2 ?欢迎各位群友转发链接,邀请更多朋友参与讲座!* d# [$ ]8 H) O+ w4 _* q" W  B

, @) c1 j! `1 g. V  ^直播期间,请勿发布无关链接,专心听讲座,谢谢配合!/ M' o( S0 W* ^
0 o7 K  \0 |1 X1 a- j
今日讲座内容:
  T4 [( d6 f, a$ {) _2 _
. R: J! n. r$ y8 i0 I3 I: E* _2 M7 J) U) R+ J

: S; q1 R. W* A. ^* x- q  V《灵枢·官能》第七十三" c" v3 d! r5 G& F' q, [& ]8 d1 K

$ X: ]. ?  s, q8 q% b
/ d/ C: _+ T& Q0 L3 E0 z, Y0 a+ `# ]: K( ^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矣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司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正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8 j8 p. d0 _* l3 @4 p$ c
2 `; j+ x" ~, V8 A$ _. r

1 A7 `) \, E% h" ^" Q4 N! a; n* w: b8 b3 `& h, ]# {
  黄帝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气门,明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虚与实邻,知决而通之,左右不调,把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矣。7 {4 ?5 O/ ^/ v. C

- q2 S# p" `' Q
) d# d6 [( k& J. @+ i$ f9 x+ l8 B- ^7 p7 q% B
  明于五俞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脏六腑,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各处色部,五脏六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膈有上下,知其气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上下者,引而去之;视前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不知所苦,两蹻之下,男阴女阳,良工所禁,针论毕矣。
+ V) O& |: q2 j5 ?6 S) H  D: c$ w: B+ N

8 F& D1 o5 j' V3 Q: ]/ W2 E  J
, |# R2 L" ]/ Y# ^0 T0 U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得天之灵,遇岁之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
& b: f* t/ K3 O% }
( M4 J' C* Y6 t+ C! V* M
6 V  f& O" q3 T9 X, h, Y  ^0 ^; y8 j1 _- d! o
  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麤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莫知其形,若神髣佛。
: G& V5 o0 z" M( a2 n
* {1 a) N" |- X: ?6 l$ Q* d) _- v1 u' }) f

3 B$ W9 O, {1 E0 z1 j- b! E7 h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
4 o; e. \3 w: B4 s( j3 G8 U) y4 |; Z  ]: R  f
' n: K( _1 i9 T# H

3 D* `# \7 X3 d+ `  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 o8 |- M" @4 Y! L) E' d1 o' v5 i9 P, N; G& Q
& [, c3 T4 E! _
* _  p: B+ |6 e' \( C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3-2-28 2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3年2月28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杏林贤达》之<发黄古义,融会新知>章次公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思想。  (上)   1 J! r3 r: M8 L/ E

. E7 J" ^3 I. z* i$ i) B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 C9 ]8 y, F0 E# X( u7 R( ~6 V% C) O2 G7 K& K/ h. a# s, N: R
           祝贺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杏林贤达》之<发黄古义,融会新知>章次公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思想。  (上)  - o, Y1 q0 g5 Y$ @9 u" `- h7 t/ x
) s1 _1 H5 {$ G: I0 K: ?" K( L' k
        章次公(1903~1959),名成之,号之庵,江苏省镇江丹徒人,医学家。他**8年(1919年)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事孟河名医丁甘仁及经方大家曹颖甫,又问学于国学大师章太炎,学业兼优。**14年毕业后在上海开业行医,并任职于广益中医院,一度兼任上海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部主任;**19年与陆渊雷、徐衡之合力创办上海国医学院。章氏热心为贫苦病人看病,用药以验、便、廉为主,深夜出诊常不取酬,有"贫民医生"之誉。并曾执教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建国后,进入上海市第五门诊部工作,任上海市中医门诊部特约医师兼中医师进修班教师。1955年冬应邀赴京工作,历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1958年兼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被选为全国第三届政协委员。
5 x5 N5 m8 B8 O0 F6 E& X+ v/ U4 ?1 E5 v, O- ^" s% e0 u* b
       章次公先生曾经与禁用词语两个人长谈彻夜,对于中医政策和中医价值的认识,做过深入交流。
$ _& t/ O5 z2 v: `% @( D1 s! S- s8 F: \5 [
       朱良春先生是章次公先生的高徒,也是衣钵传人。- {9 Z- j% V& S- k3 T
) S& _4 s) w& e5 c  V/ G+ I$ C2 s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