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2023年5月12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的内容,是刘炳凡先生写的:沉思的管窥和李致重先生论述中医药学术发展战略研究。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中医与西医在研究层次,思维方式,认识方法以及时代背景,科学基础上的不同。形成了与西医完全不同的特色和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教、卫生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成就,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重要国家,除了农业资源,工艺产品以外,中医中药也成为了可以输出的瑰宝,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国际医疗模式的转变,中医中药完全符合这一客观形式的必然需要。而西方国家对化学药品所产生的阴影尤其是对一些慢性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癌症等,寄希望于自然疗法,这也是人类自身的选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东学西渐的大好机遇。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中西医并重,国家立法和确定的方针已经给我们指明了走向。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是值得沉静思考的严峻问题。其实质就是要不断的从自身规律发展和不断的自我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式需要。
3 e; n' ^( D/ I5 |5 E) [# N! R 祝贺河北中医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讲座成功!他向大家分享了张晓彤先生的著作《中医沉思录》关于刘炳凡先生写的:沉思的管窥和李致重先生论述中医药学术发展战略研究。
9 ]2 D5 [2 T7 z6 B' M 刘炳凡(1910—2000),湖南省首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中医药专家。湖南省湘阴县(今汨罗市)人,1910年11月出生于湘阴县的一个手工艺匠家庭。家境贫寒,其父以篾工为业。只读了4年小学,3年四书五经。14岁时开始随父学篾匠手艺。他坚持边做工边学习,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全部用来买书,被人们称之为“篾匠秀才”。他悄悄立下学医的志向,认为“至善至乐,莫过于救人一命”。经亲友介绍,他拜名中医柳缙庭为师。学完了有关方药、脉法、医经以及临床各科近20余部医着,阅历了许多疑难杂症医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岁时通过考核加入了国医公会,获得处方权。1933年在长沙东长街开业应诊,自题“仲山医社”,取其廉洁奉公之意。+ H S; s% z$ P# D% C2 Q& m8 S# D
李致重先生,生于1944年10月。国内首届中医研究生(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曾使用的笔名:韦黎、丘石、黎志钟、柳秉理。% y: l# k# S% o4 e0 G
1962年1月从师学医;1967-1978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78-198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攻读仲景学说;1980-198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从事学术研究;1982-198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从事临床兼教学;1985-199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从事学术研究、临床、编辑、学术管理等;
& L: @6 {" ?+ f/ |0 }( T2000年1月至2007年9月,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任教。先后讲授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黄帝内经、中医内科学、中国医学史、中西医比较、中医哲学导论等8门主要课程。并从事中医临床及多项理论研究。其中,中西医比较和中医哲学导论,为全国创办中医院校教育以来的首开课。) g2 I m: M& y* z4 C
' |8 |7 g* c2 R- K1 ~0 F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