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14 21: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18年1月14日),王红霞主任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医以独特方法认识人体”,中医主要是用了取象比类的“象思维”、黑箱研究方法、生成论的观念、“扫码式”的模糊集合等方法,用独特的智慧认识复杂的人体生命,深刻研究其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人体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向内可以进一步细分下去,划分五脏六腑、皮脉筋骨肉、气血精津液,也可以向外与天地、四时、五味、五色、五音、五谷、六气等发生广泛的联系。中医的“整体观”为什么一定要与自然、社会环境相联系呢?这是因为中医是从“生成论”出发来研究人体的,而不是从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思想出发的,不是解剖学的“构成论”。# h7 U- z! r. P
我们期待王红霞的讲述。: j o$ R6 j6 Y
王红霞,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 河北省第四批名老中医师带徒继承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曹东义教授高徒,河北省名中医赵振兴教授师承弟子。从事临床工作以来共发表论文30篇,参编论著10余部。
0 g$ E, w/ k5 n0 D* j( e, V% p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来,尤其擅长运用心理疗法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及心身相关性疾病包括胃肠消化性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性、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肺系疾病包括各类咳嗽、哮喘、肺纤维化、肺心病等;失眠、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产后抑郁证等而达到“心身同调”的效果。http://www.ynjkcy.com/ddgy3 a& q$ K1 P0 ?) Z1 O
祝贺王红霞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的大智慧。中医不是从解剖实证的“构成论”入手,不是“结构决定功能”的研究方法,而是用“生成论”的认识世界、读懂生命。中医的“整体观”为什么一定要与自然、社会环境相联系呢?这是因为中医是从“生成论”出发来研究人体的,而不是从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思想出发的,不是解剖学的“构成论”。
/ _5 q6 |; d5 @, F 生成论研究生命,一定要看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这是古人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之中所获得的知识。农牧业文明,是一个低级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当时只能看到自然条件来对于动植物的影响,而不可能对于动植物的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和广泛地改造。生命的动植物为何能够生长、壮大?为何枯萎、消亡?除了从动植物本身找原因之外,都需要用环境条件进行解释。动植物本身的原因,可以从周围同样的个体那里,靠取象比类获得。取象比类所抓住的“象”,不是偶然的、表浅的东西,而是整体所涌现出来的特征,是其组成部分所不具有的。人的生命特征,只能用整个生命来表征,任何一个肢体、脏腑、器官、组织、细胞都不能代表人体,人体不是这些组织器官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它们无序的“加合”。即使有人的完整的活身体,没有人的思想,仍然不是完整的人,世界各地的“狼孩”不能融入社会生活就是证明。有人说,中医的概念往往含混不清,很难界定,更不容易“客观化”,把中医学看成是一个需要规范的“问题医学”。其实,这也是一个误解。他们不了解,中医学是通过“模糊集合”,使自己的判断走向“清晰”的。
/ [) c, U9 J* x" X7 d6 R+ } 中医的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都是经过“模糊集合”而形成一个一个的确切认识,就像“扫码”那样,你不会认错了转账的人。中医依靠“模糊集合”使“模糊概念”走向清晰,能够准确表述某一个具体的病理状态。靠着“模糊集合”形成的病证诊治思想,中医学者之间就可以无障碍地进行交流,师徒之间也可以进行学术传承,从而不断发展学术,不断丰富辨证论治的内容,也就使中医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