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8-10 20: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3年8月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 w# j6 W6 {+ |9 c7 |+ A& W$ u5 h& R& C0 v
中医学是既浅显易懂,人人可学,人人能用的大众医学,也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现代科学仍然无法完全揭密的科学医学。7 K K* J8 J5 u3 I5 G" ], q' G
: F+ `! N0 h$ l" _9 E 这本小册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中医的历史概况,基础理论构成,诊法治病特色,养生保健方法。
; D( X; _1 P6 y. h+ j+ T a/ j
2 p2 i$ _: t6 q- w* a6 W8 E3 z/ e 第四章:治病只为帮助你自己恢复。
8 g# U# B% ]. u! o) ] j# C, @8 b7 S
9 V, Y' M! v, ?! f# `( I) T 中医治疗病病的指导思想,根源于中医对于人体疾病的认识,并由此决定了医生与病人的关系。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人体疾病,又如何认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呢?3 ~9 w' t5 w7 {$ r3 x7 L
/ |1 s4 c% s6 A& I% k" ~ 第三节:治病寻求阴阳平衡。% y1 I5 s# b1 L- ?
, n+ g) z5 x' R2 G F- v! I 阴阳是天地之间最根本的规律。中医学认为:疾病可知、可防、可治,要做到防治疾病的效果,就要依靠阴阳、恢复阴阳的平衡关系。1 k5 I, ]' k, u( ^5 e3 K% q
7 g: V8 I* z* ~$ v' c7 H 第四节:恢复和谐脏腑不争。
: i4 X! T1 a( Z% ]6 Q P4 D3 Q+ @, M# D/ q
在疾病的过程之中,除了直接治疗本脏腑的寒热虚实之外,通过五行生克乘侮的联系,治疗相关脏腑的偏盛偏衰,可以有利于恢复本来存在的平衡制约关系,使人体由不平衡状态,转为平衡和谐的生理状态。人体就由疾病状态转为健康状态。
. I' K* j# T: i: A
3 E6 H: `7 q1 q/ W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 l7 R3 r/ _& \1 h% T
5 n; j5 p b/ i- X' Y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第四章:治病只为帮助你自己恢复之 第三节:治病寻求阴阳平衡; 第四节:恢复和谐脏腑不争。
5 k% |) \) b h5 \: u4 R* n; H
阴阳是一个很宽泛的名称,它可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上下。, \; R9 `5 i7 e) X- G0 X: o
5 I/ E3 K) i" [ j# ~) @因此,全身的病证都与阴阳有关,各种正确的治疗措施也都离不开调整阴阳。解表发汗、清泄里热、和解表里、温里散寒、回阳救逆、调整气血都是调整阴阳的具体措施。
7 c# i' L! Z, b1 y6 n
% S# \, b. k( v6 Q+ v- J3 Y调节阴阳的治疗措施,并不限于狭义的阴虚证、阳虚证的治疗。
+ ]+ k, O- ]$ u, s! _! e; r3 i% v) [1 {+ D
五脏之间互相资助、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在生理上关系密切。人体在患病之后,脏腑之间也互相影响。比如疾病过程之中的病证转变,就可以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0 G+ i2 w" d5 k: F; Y
1 q/ D7 M; E0 h! t0 H
每一脏和其它四脏都存在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关系,所以每一脏的病变都有可能按五行克关系与其它四脏相互传变。2 y$ D. J% l$ o2 X" l' d
2 N" F) q3 q3 _) l7 ~. S, F5 x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强调一种整体的关系,是普遍联系,这就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8 ?% i) O' x+ X. e& k& a: g
5 }; G1 w F/ v# o9 |9 c2 A
中医诊断疾病,不是排他性的强调“纳入标准”,而是时刻强调疾病处于动态转化的过程之中,转化的结果也是复杂多变的,不是单一方向的因果关系。
4 O) K9 c# T5 @: M0 e. G5 \8 b+ \+ _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