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周一(2023年10月23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h. k( z5 V1 x( d
7 h! w9 u: Y& c8 d3 L0 H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 g$ V! w# ]1 l
9 R0 m9 Q0 ~# J1 b- l4 c* |+ l& |
+ C, l+ n) |9 f2 o- s; F% b0 H4 z
& O$ t e- F7 v( l T4 }. }
$ U8 {9 m$ D" C. ^! A. j
) P2 b! x5 W7 h1 @7 ^' }1 H / L7 \; _ _- h* J
1 E5 ?, X, b8 p8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c9 T) X% b$ A7 q
6 o' y" _; c" @3 q
" t6 X6 F% R: u3 {9 V+ _* u
% _/ C- U3 a4 g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6 l# O* E6 [, `1 y- A% k
% G; w: K& `# ^0 }+ X, [, l# s6 K! R7 N; U j1 e# `4 G( r
+ w& Z4 Z( y- H5 ]
一、逐渐完善伤寒辨证体系, W. t/ F, x1 \# W" L0 W$ J
; i7 l1 e4 x6 S4 {0 ~$ Z(二)奠基外感热病脏腑辨证1 c+ L# p5 R' y Q+ E" t
3 w6 k9 {0 r8 X(三)伤寒学派重视推求病因' S8 ]5 `' m0 E# C! k g
2 ]3 j5 z: n' R. \5 q
祝贺河北中医霍立轩中医师在隆尧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第三章 医经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c. |0 F! w" W# M
# {' S: s, p o% h; i, q) Q
7 T: y% {1 w- C) i z
6 O0 ~7 _- D* Q- y7 j
一、逐渐完善伤寒辨证体系(二)奠基外感热病脏腑辨证(三)伤寒学派重视推求病因。
4 O1 A3 j2 d& r) N/ w% V7 ~$ \9 p" h8 \7 \
《素问》《灵枢》之中,有“热论”“平热论”“刺热论”“热病篇”,没有一篇是以伤寒命名的专篇,这说明虽然认识到了外感热病的病因“皆伤寒之类也”,却没有在病名上进行强化,也就是说,没有上升为“一级”病名,在认识的高度上,与后世是有明显的不同的。另外,《热论》六经辨证之中,没有“恶寒”的证候,可见“内经时代”对于热病之伤寒病因是不够重视的。
+ J9 k$ G% @8 g7 |* h; k
: W. v3 `6 c; S+ k, G. s: p从《难经》“伤寒有五”开始,把热病纳入到广义伤寒之下,从此便成了伤寒的一统天下,热病一词很少有人提到了。隋唐之际的杨上善编著了《黄帝内经太素》,在整理《素问》《灵枢》有关热病内容的时候,却冠以“伤寒”的名称,由此可见东汉末年以来,范汪、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葛洪、陶弘景等名医,都闭口不谈热病,而是众口一致地说起了伤寒,成了不可逆转的时代风尚。到了杨上善的时候,把当代的“普遍认识”上溯,似乎“内经”也是只说伤寒不提热病的,所以将就着用“伤寒”做了篇名。
- i4 o d& {- j6 G3 B
% D: `" u5 I, [" x. B3 h) E G感谢霍立轩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