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3-18 21: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4年3月1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这本书的内容。5 `; ~* y( j* P0 \6 T
5 t, B0 `; q1 I1 i1 v, @
国医大师李士懋的 序言: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不懈的追求,中医几千年以来,对此积累了深厚的理论,探索出丰富的经验。
9 s6 T9 n, R ^ Y
) _( a% J! c0 g) H: l 引言:养生保健是中医的一个理念,也是古人千百年来不懈的追求,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探索的道路曲曲折折,逐渐寻找出来一些正确的方法和理论,值得人们珍惜和借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随意创造,也不能推倒重来。 d: o- R" i* _! E* e, g
6 e0 S$ Z8 d) ?8 ^' T+ B. h
第三章:寻求他人来帮助,医治方法很丰富2 r- m! ^8 l( D0 a* d4 D' H, B
% ^7 ^+ I" w7 D" c, ]
养生是每个人根据的条件,身体状况自己去做的事情,是主动的过程,而治病则需要求助于医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医治。被医生治疗时,可以知其然,更多的是不知其所以然。6 q, k _) W! D2 W$ ~3 _0 Q
$ L" t- Q. F8 q4 c& R
中医的健康观是动态的,随时随地在变化,治疗疾病,调理亚健康,应该与医生、体疗师、健康专家互动,以取得更快,更好的效果。要达到能与医生互动,就要了解有关的知识。
1 W( e& A ^* K2 [* `1 O
& h1 w' Y5 Z3 y5 d% p. r$ ^ 第一节:辨证治病,辨体养生
' M; O0 F* e' a& v3 t4 U# T" z: K/ \8 y; q2 C$ D9 W
四、外治内效,技术载道' i/ T1 i% ? O) l ?* ]
0 @6 Q* k& t1 n! j N, ` 1、内服中药,起作用主要靠化学物质。! E7 \- o9 E* ^7 N& H8 H+ u
$ T4 p: p2 h+ b; j8 {$ g, i 2、外冶法很丰富,作用原理是能量、信息的传递。, y9 D! V' s! g6 D
4 s$ n# |$ i. u. Z( G8 N7 U 3、内外相关,”神机”与”气立”和谐有序。1 S% s8 p7 U( Z' ]
' }! [5 s4 B7 r! K9 w
4、”内外相关”指导”内病外治”。0 @' R. C; k* h$ O
1 g/ J. w& ^2 k- s6 c6 S+ f5 ] 第二节:内外相关,手法通玄
8 j2 b9 t( ]! A0 d
3 Q) G: e) d1 N: x9 O" E 三、伏贴膏药,冬病夏治
+ E# M+ N" _1 t6 E0 ^
9 L' x1 X' c0 V, [ s- Q 1、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4 k, V/ n! A8 Q" X; a
, P2 u$ b, T1 y3 e8 d 2、无铅膏药的做法。0 E# v+ z% k* @1 n. B
, Z& F0 X5 a; E) T
3、冬病夏治历史悠久,三伏贴火爆医院。
1 f6 M f/ x2 O7 H* y5 d7 }: j
& ?3 Q8 N, n0 ~5 f& R2 U, B# T2 X 四、圈疗涂药,内病外调。2 C& Z. q. F, V# U
0 N! V: s! M, m( E9 ^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6 C$ H/ j5 j A* @
1 `4 X; ?7 R# n$ b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外求内养找健康》第三章:寻求他人来帮助,医治方法很丰富 第二节:内外相关,手法通玄! T9 G+ ^0 n/ y5 l# `" Y2 _& A
4 q" p7 l+ L# {& A: ]6 {: e& d: f 三、伏贴膏药,冬病夏治 1、传统黑膏药的制作方法。 2、无铅膏药的做法。 3、冬病夏治历史悠久,三伏贴火爆医院。1 J4 l' a P2 Q2 D: l. e
$ X7 U( M+ o+ l9 T' B O 四、圈疗涂药,内病外调。
/ w5 b: |' l% X9 H; z' y6 x& v) h0 x7 K: G- x
传统膏药,俗称黑膏药,是因为其中有“铅”,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供贴敷于皮肤的外用剂型。其有保护、封闭和治疗作用,膏层较厚,作用持久。 K- f+ |- Z: W
; W, [- n) ]+ Y" I, [/ o1 F& n 敷贴膏药属于外治,从而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疗效确切,受到了群众广泛欢迎。清代的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 X$ e5 F* _8 \( c! [0 A; l
' k) o7 L+ ]- y' K" I% O$ i# t《中医药学刊》2003年第11期,介绍了陕西省名老中医刘俊岑先生的“药圈疗法”,对他此前的临床经验进行披露。刘先生当年已83岁,1920年出身于河南洛阳一个世医之家,自幼饱受祖传药香的熏陶,耳闻目染,收益颇多。“刘氏中医药圈疗法”,用中药液在体表循经络选穴画圈,内圈拔毒邪,外圈护正气,相反相成,内病外治。通过近50年的临床反复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6 H' A( R, D% h4 c7 |7 x" n
' W4 ~7 A$ y4 ]. r
1991年10月,陕西人民教育出版出版了《癌瘤克星——神圈刘》的专门著作,这是严志忠编写的一本书,用十万字的篇幅介绍了很多典型病例。由此可以看出,刘俊岑先生在不断地实践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了这种自成体系的“药物圈疗”治疗方法。. w" K7 d) g; u/ h: m
, A0 |+ J) v& C6 t; F# d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