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讲课组黄小平今天(2024年6月28日)和大家一起分享《名老中医之路》 ,内容是“学到老,学不了”今天学习的这位名老中医是:
" Z8 s( \8 G1 U5 L8 ?' J6 a; K) C$ Y6 |: d1 ^4 L
# X4 k* d  t1 h
, @0 R! u& J% n: B/ p  P& X
         上海市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        沈六吉       
3 \$ J5 f9 \/ }" G/ M3 C! q0 s
: i8 O. X2 e9 c, u' j2 S1 `) {) m$ Y, w6 z

3 O. L4 ^/ v  f* N# V4 {: `$ v& B          沈六吉,上海嘉定县人。时任上海市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一九五六年起供职于华东医院,擅治慢性肝炎、重症肝内胆管炎、胆结石、尿路结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危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及严重褥疮等疑难杂症,多获显著疗效。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H! D; _/ G) x
! g' |% K  ], @4 }3 }) U! u* `
                   祝贺上海中医黄小平院长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名老中医之路》上海市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沈六吉先生的事迹。
' z8 q- T* i* ]" a
1 Q' p, k6 f4 v- ^9 `  h沈六吉(1901~1987) 又名承谦,今嘉定镇人。**7年(1918)从中医师吴达侯为师,**12年9月学成开业。先后在嘉定、上海等地从医33年。1956年2月任华东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政协教育卫生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第三届外科学会委员。曾列席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5 J. @' D( `: u; e8 N
4 u* q6 H8 S  }. }: t
        1965年,沈六吉已年逾花甲,仍参加医疗队,下郊区农村,热情为广大群众服务。沈六吉不仅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而且对待病家的态度十分和蔼,博得病家的信任。诊断病情,能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史,讲明病状,而后对症下药,常起到事半功倍之效。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9 S. r+ U7 N( i" X

: X- c# |  s* h/ z7 z8 n( j
5 M2 X3 C4 R0 F' F8 G. Y
1 o: Z9 H  k% t0 K, Q+ q( _& @' I5 h沈六吉通晓中医理论,对辨证施治有很深造诣。沈六吉一生勤奋好学,主张"为医不可不读书,不可不多读书"和"为医不可不识药"等。并力主破除中西医门户之见,认为中西医学互有短长,应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他在治疗慢性肝炎、重症肝内胆管炎、危重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疑难杂症方面,都获显著疗效。* C: B2 A* ^4 D* E5 ]
. `  `# d. z6 Z- O% y! L
       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4年6月2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这本书的内容。1 n5 R8 A, E. d& M9 H1 v( [
& {3 [+ U: R/ i" `6 k0 J
         第四章:宴请饮酒为快乐,嗜酒成性很难看。) }- \1 K1 B' S3 t0 J

. G5 M9 h/ U2 \2 E         六,开心过好每一天,赛过神仙
! i' [9 {: X5 n' s* F+ @' l) F! b6 u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c" |: J# F+ \
! O6 p( }0 A4 |2 L9 B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  第四章:宴请饮酒为快乐,嗜酒成性很难看。  六,开心过好每一天,赛过神仙6 F: G* i/ x5 b/ w, o9 P! [
5 @: D( r; x. ]' A+ g6 B7 l) w
      所谓“快乐”,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快乐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快乐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快乐是一种持续的状态。
% B" v4 l3 E' ]2 |/ a6 k6 P) s- s  U$ `9 w
快字,在造字的时候,用竖心旁,可见其本意与心情有关。《说文解字》说:“快,喜也。”宋玉《风赋》说:“快哉,此风!”《战国策》说:“文信侯去而不快。”都是把“快”当做精神快乐。
- n& I0 o! C  w4 {4 M% h( a8 t* V" R' j  \( R$ F5 g
乐,古人写作“樂”,主要表示快乐。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有朋友来自远方,日久未见,这自然是很快乐的事情。《论语·雍也篇》记载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篇中的论述把快乐与人的健康长寿联系起来,说明孔夫子虽然忧国忧民,但是对于快乐情绪的积极作用是很肯定的,他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活到72岁,也说明他的内心也应该经常充满了快乐。
6 f1 t* N& K" O" `: ?2 J, u4 S; T) R5 }/ D# p4 h. S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0 M3 O( s  [6 C4 Z+ E
7 H$ l+ u+ P7 w8 w! s/ G  `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天云。, e( I3 c- q' G$ Q
3 N* D6 n& y+ s
      2024年6月30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天云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R  H+ R8 w! B4 N( H# d- _; |* d9 x1 E9 e# W* E8 E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六)。
8 m2 S# L* T2 M3 x6 X. h3 t
* }. s" _& ^! U/ m7 D) O4 Y      内容简介:就寸口脉象论荣卫的盛、弱与平和;从寸口脉缓迟,推知荣卫谐和而体强无病;论趺阳脉滑紧,主脾胃邪强而病;讨论关格的脉证特点。. }8 A) p' I. M; A# y
5 d5 t5 z8 i, I* }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天云讲座成功!她讲述了《伤寒论》的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六)。
2 F3 U* V/ \( j6 F6 b
$ h, k2 }' R. b, ]% \         张仲景继承扁鹊脉学特色,经常用脉象变化讨论患者的病机,当然,张仲景的学术也可能是继承自他的老师张伯祖,其中的“师徒问答”是典型的医学教育过程,这些医学问对保留了两千年之前的中医传承状态:, {6 Q+ e% }; _

1 [+ Y' S/ y& n: Z* U, o' F       寸脉主心肺之阳,尺脉主肝肾之阴,关脉在中,主阴阳之升降。今脉搏仅见于寸部,而关部尺部不见,是阳气有升无降,所以称为阳绝。或脉搏仅见于尺部,而关部寸部不见,是阴气有降无升,所以称为阴绝。《内经》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此引文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pì)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张二中曰:《丹书》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故圣人和合阴阳之道,以平四时之气者也。]”今阴阳偏绝,故其预后当凶,而大致多死于和疾病相克的月令季节,如肝病死于秋,心病死于冬,肺病死于夏,肾病死于长夏之类。
: S, {% n9 e2 i/ `1 l8 b/ o; }7 d" E' t, V3 l
        感谢王天云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7月1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l8 @5 C) w0 U2 s& R& r1 ^& R4 ^

" V/ d/ Z0 F4 m# N7 m5 [3 }7 I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 }* M+ N* B( W+ m# i& ]4 D
7 Y& Z: o7 m& ^" w7 O 7 z6 }2 C" J' R" A; P  M

+ i8 r# a  S# j: b  `) |  q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Z- c! _0 b4 O- Z* S
0 G) J6 I$ X: h. {0 f9 M6 H: }5 V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 `) d/ l1 d! \, ?7 B1 _- ]
/ n* e# r4 F1 ^2 B4 R      第二章  张仲景$ N6 S1 C+ @; G) ~8 P

5 h9 W/ W& r6 ?% n8 F1 t% V  Q     ! ~3 K) J  O. W( v/ K. C- P

3 l/ s6 Y7 }: e% x1 _  K6 T9 i+ n      今天晚上由马京雪医师从重视外邪致病因素和重视中土,顾护脾胃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医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学术经验。6 N9 y* K; B, U+ L- e! z
8 ?# P' O9 O: A) T( U$ [" y: J. B. ?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在宁晋县凤凰台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 A0 ?) l2 o. ^0 R4 i. m9 _8 ~7 r5 Z$ z% P. T
  第二章  张仲景   
$ l8 N+ G- [* w; i/ q+ a: _+ e/ z4 G: f" c. h3 `7 a& N
      张仲景第一次突出了外感热病的重要性,重视外邪致病因素,他借用了《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辨证的方法,不再用《汤液经》的六合分证的方法;他学习《难经》“伤寒有五”的广义学说,不再把外感病称“热病”,在病因重视伤于寒邪的特点。他完善的临床经验,让“热病”几乎成了“绝学”,而把“伤寒学派”建立起来,影响了中医几千年,并且由于启迪了后世的温病学。
9 m: g+ Y7 c7 ^1 l/ E" i8 v: V3 q, ?
; i, o6 ?7 m  t" d$ V( H2 {3 `' d, o6 r
6 ]& L3 X, R6 `" w5 e
感谢马京雪与大家分享的医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与学术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7月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中医妇产科临证经验。今天主要介绍月经病、带下病、闭经的辨治心法。2 |3 r! |& S8 S9 O- ~1 H

. I$ `  f7 H& T! t. N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6 K3 O8 j' ~, c! Z; n9 t9 {9 W# A+ Q5 b% x. D9 k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月经病、带下病、闭经的辨治心法。
1 G) U- o5 K2 P5 T) j5 Q+ J7 Q7 `5 x+ K, k9 o# w
         扁鹊过邯郸成为带下医,这是妇科病的最早概括,《内经》认为妇女十四岁来月经,四十九岁闭经,把妇女生育期的规律总结出来。张仲景《金匮要略》对于妇女的月经病,产后病,怀孕期间的疾病,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代表性的方剂影响深远。6 u% [9 t- G- R, o8 P
5 E" L, t( u2 Z9 Y" n. X% U1 Q- C
        路志正国医大师深入研究妇科病的规律,提出自己的深刻认识,总结了多年的临床经验,出版专门著作,让这门中医药诊治思路技术和经验日渐丰富,值得大家深入学习,传承发展。
  c5 t8 A7 B2 q  W' M
" C! a, U: F1 ^! t9 @: @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三(2024年7月3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黄胜昔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作家愚公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岐黄使者》。
7 G& h$ o( m: O! U9 B1 M  c6 J7 w8 B  L1 K
该书于2022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2 t& }% k3 g4 n$ H" `. t* G# f2 t; X6 Q* F& L( c
7 }0 F& I+ C* \
( U2 D  X& s1 @7 p+ D
       主人公曹东义,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1977年考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1985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读研
$ s" j) O9 X  c' o& [# F/ z. G: N( M$ }7 ~8 L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河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兼任河北省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等。主持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等多部中医学术和科普著作。% r# |* o; t7 @2 H6 s

/ @7 [9 @8 q* |) c' ^; k+ x. Q! j% R5 ?% c2 M1 D2 @4 i
: ]! c, L& m# ~6 E# d
         今天晚上听黄胜昔中医师为大家分享第八章:斗士诚坚共抗流上半部分内容。5 I3 z" X. p2 a
  L" ~) Q0 Q, T: r
                  祝贺河北中医黄胜昔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作家愚公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岐黄使者》第八章:斗士诚坚共抗流上半部分内容。
" |  B; g# d" [1 v, m# |
/ t7 l. F) ~' s" P       2006年5月12日下午6时许,曹东义收拾好案头的书卷,正准备下班,突然接到李恩教授打来的电话。
, Q  B3 r" W$ |1 U* O3 ^* W4 q! h$ C# o/ r) S
“东义啊,你订的有《医学与哲学》杂志吗?”2 ?$ a# k0 Q" r; a7 W0 Q8 ]8 J

. a; W" f4 m4 a! R' I9 B8 A曹东义不明白李恩教授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随口应道:“没有”。
3 h5 b' _# y2 p3 w3 K/ z$ m5 N0 Z. [; A  x; o
李教授说:“你马上找一下刚出版的第四期《医学与哲学》杂志,上面有一篇文章,叫《告别中医中药》,是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教授写的。这篇文章的立场和方向有严重问题,说要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科学技术的名义,以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主义的名义,有充分的理由,彻底告别中医中药”。7 V% ?3 E) U* C
. U* D5 U9 T7 u
李恩教授声音急促沙哑,一反他平时从容淡定的风格。曹东义大吃一惊:出大事了!中医理论界又发生大事啦!延续前几年方舟子等人黑中医的风潮之后,又有人跳出来恶攻中医!
0 ~8 q8 L: R( u( N; m+ ?$ w: g
6 Y# y# o. b0 g李恩教授声音越来越激愤:“太出格了,太过分了!身为教授、研究所所长,说话这么不负责任!他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成就一概不知,不谈,只说古代中医的缺点,看问题太片面。张功耀还是个大学教授,竟然写这样的文章。“
1 }* j2 f/ ~3 A4 k. R. r9 y: t6 F- ^  D, b; J0 H
        感谢愚公先生的传神之笔,感谢黄胜昔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9 C' _; D$ U% j; K0 D1 n! Z' s* c# ]# d# ]8 N1 W8 a
        大家好!
7 g( e6 C* Z( t- P7 q: @# d
1 V* ]3 h$ T& k" R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 r0 V$ y9 z" X* W  ]( h" G5 d! b9 {# x) Z9 x
        今晚(2024年7月4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q& T8 i3 J9 o

! l9 N& I& d) |4 h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五十一讲“驱虫药苦楝皮、鹤虱、南瓜子、鹤草芽、槟榔、雷丸等”,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 B  G& s! q& U2 o9 ]4 K
& ]4 z) o3 [5 B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q) }. R7 M: z0 x) L
5 I) y6 Q5 M9 A6 a4 K% r
        
5 p0 u4 i5 K& V( ?! ~; W
: Z, X% G* \4 c  O) K. r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J! x2 R) l6 \  r

) t  U, c* N0 n" k! Z+ u, ]7 K# @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分享了第五十一讲“驱虫药苦楝皮、鹤虱、南瓜子、鹤草芽、槟榔、雷丸等”,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N, m. d1 e' o/ ]0 N4 z

) ?4 J' x& }; F3 ]' s& b1 Q' U& d        苦楝皮,又称苦苓、金铃子、栴檀、森树等。清热,燥湿,杀虫。体弱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均慎服。亦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苦楝皮有一定的毒副反应,服药中毒后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吐吐、腹痛等症状。严重中毒,可出现内脏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枢麻痹,甚至休克、昏迷死亡。5 `' p2 k/ g1 X9 F# l* O

$ Z- o, \7 A* o       鹤虱,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成熟果实。苦,平,有小毒。主治蛔、蛲虫。为散,以肥肉 汁服方寸匕,亦入丸散用(《唐本》)。虫心痛。以 淡醋和半匕服,立瘥。. L# ?7 T. c  @1 E/ o- w

5 b) n2 U; X1 T9 u* h        南瓜子,功能主治 驱虫,消肿。用于治绦虫、蛔虫、产后手足浮肿、百日咳、痔疮。
, ~; ^  p7 w: O7 k/ }5 S6 i) x' S9 A; ?0 H  I% R
       鹤草芽,有效误治不溶于水,不宜作煎剂。性味归经】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功能主治】驱虫。用药绦虫病。
$ Z; N3 U# d1 c* K1 x- M7 ?0 W3 ]8 k' i+ P3 w3 s3 c3 ]1 z3 b
       槟榔,「主治」消谷逐水,除痰 ,杀三虫,伏尸,疗寸白(《别录》)。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道;敷疮,生肌肉止痛;烧灰,敷口吻白疮(苏 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胸中气,下水肿,治心痛积聚(甄权)。        
% Y' b+ [" u) }6 @+ b4 e3 {+ s" y7 g
, T( z3 Z; `! c& T. @; N) W' c      雷丸,「主治」杀三虫,逐毒瓦斯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本经》)。作摩膏,除小儿百病,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 令人阴痿(《别录》)。逐风,主癫痫狂走(甄权)。& U- B7 E' C5 p; p- a1 d

" i- x. a2 @# s) `% i, _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 h2 B8 _& r$ n6 G9 U9 z9 G+ J
" p' {: E! R! v# @$ O& Y1 _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雷宝淳跟大家一起学习《药性赋》。《药性赋》原书未注明作者,据初步考证大约为金元时代作品。该书历来都是作为中医带徒弟学习中药的启蒙书。原书用韵语编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颇受初学者的珍爱,传延至今,长盛不衰。! p5 ?/ u" N3 g3 P- u5 W0 i
4 h- w+ Y2 e2 y  P+ c) D
8 o$ z" h# ^, C. K

$ }2 [8 v2 ?* |  今天(2024年7月5日)分享的内容如下:  M# f# k- j# n$ D' t. L
0 ~+ A9 Z$ @( _5 V( [9 Y9 Z
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宜血更医眼疮。
% h0 M0 X" I5 r( r0 |! D! S5 e$ A2 o5 j7 N) T
      期待雷宝淳分享,欢迎批评指正
( r& |4 q5 c8 T" A) K; l( `5 o& i3 t& }; D5 Z! {% `' Z  O
              祝贺河北中医雷宝淳在医大讲座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药性赋》之“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宜血更医眼疮。”
5 U3 ?7 X; |3 ^, _1 d, J
6 n* y" Y' t' e1 d" F        地黄(拉丁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而得名地黄,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干地黄与熟地黄,同时其药性和功效也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中华本草》功效分类: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此外,地黄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s; Z5 {1 v6 P4 E5 W

! Q0 [& {! m) r5 H% m       「主治」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疗折跌绝筋。久服 轻身不老,生者尤良(《本经》)。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 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别录》)。
# H6 b7 \# Y2 T' A  @, a9 L% [2 N& R! L) v! D# N
助心胆气,强筋骨长志,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晕(大明)。
% V: \: q2 c# L' z% p$ q% ^' {! b) [* I. [
        感谢雷宝淳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4年7月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这本书的内容。
: Y7 [% b. t+ }2 ~1 @+ E6 y* X
- U' f, y/ j& Z; e- U) C2 r         第五章:延伸生命的长      度,拓展宽度。
+ i4 v4 Z8 m( v  f3 G6 o$ ^$ a  c/ }; t# Q3 d- q
          一,孔子的养生智慧
% S4 M+ p: \: I! |& h% U' A; p! D- H
$ D6 k. T- f* j. X7 C+ V3 h         二,《内经》对生命的认识。- c& {6 G/ e# D2 ^

! E9 m  Z+ i! I4 k         三,形神一体的生命观。/ k4 ]1 ~' |* Q3 E3 C2 }' c

! `7 ^6 k' Z- l+ x! k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 M- T7 J3 o9 B, }. f" h. U6 Y( @$ {5 O' b6 E  y6 O0 o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  第五章:延伸生命的长 度,拓展宽度。 一,孔子的养生智慧  二,《内经》对生命的认识。 三,形神一体的生命观。
* _: m$ c+ J$ U- F- k1 n, K! W( l9 ?2 o! A4 p! {( ?& X! x% Y! w2 J; @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就把人生的过程,划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并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人因为年龄不同外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因为内在脏腑的功能有虚实,经脉气血、精微物质有盛衰,它们决定人的不同状态。为了适应不同的状态,孔夫子提出来“戒色”、“戒斗”、“戒得”的生活要求,这也是他的养生秘诀。
. f" v1 \# g, ]1 n2 s- A2 A5 M0 S* M
孔夫子虽然不是医生,也不是一个养生专家,但是他的这个认识,与中医学关于人体气血的论述是一致的,也充满了养生的智慧。他在古代居住环境、卫生条件比较差,营养不足、生活颠沛流离的社会里,竟然能够活到七十多岁,也和他善于养生的生活艺术是分不开的。/ m# c4 c: C- Z6 i3 I  t6 i
* a, J7 c" ~) E. N. r6 G$ {; P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499
QQ
发表于 2024-7-10 22: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a( T" C; a# y. ]( v/ X

+ ~' j5 o: i7 t, B, H" h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3 e5 K' h& x& G8 @
6 }) j8 o' S! a* i1 s
      2024年7月7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f4 A( V# @# ?  T
7 a& o  C& ], Q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七)。+ ?# d% U: }3 V3 }

- N( p9 A1 H4 F; u! q      内容简介:吐逆而食不得入,亦名关格;泄风的脉证与病机;卫虚荣寒的脉证;下利正虚邪盛,为难治之候;胃弱食滞,而为吞酸噫气;脾胃虚寒脉证与少阴虚寒脉证的关系。
& S' {; z# k3 \! t4 j' @5 Z+ x  Z+ j7 X1 ?9 y' X9 q' i9 g. N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讲述了《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七)吐而食不得入,亦名关格;泄风的脉证与病机;卫虚荣寒的脉证;下利正虚邪盛,为难治之候;胃弱食滞,而为吞酸噫气;脾胃虚寒脉证与少阴虚寒脉证的关系。
6 Z# H, @5 E- A3 d% Y) P1 t, Y  w' |0 c
       27.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i: I# o( Y1 W

$ Y! ^( a6 f! A+ L4 e3 G  ^28.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
! t, b: p' F5 s7 N5 X" P7 U$ w1 Q3 _, W# a2 e5 G
29.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 z2 @* N) n$ ^) _
/ O3 O$ E; K0 u30.跌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 }' N6 y; D6 c( L  O7 }0 x- k8 C, F8 M# G7 I1 ?8 S) V
31.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 u& ?$ v1 ~! {# w
7 ^% Y' f+ D8 B- W# b% E/ J% r32.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 Z# L% l2 b: G6 v) x# _( ]9 k" t7 l! f3 e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