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14 22:46:39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2月14日),由王秀民主治医师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继续和大家学习SARS疫情发生发展后,中医、中药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得到广泛认可?如何打破世界卫生组织不认可的藩篱?中医是我们的国粹,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智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是炎黄子孙宝贵财富的结晶,而西医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基础上的科学体系,这也导致中西医思维方式,理论体系的必然不同。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中西医的融合渗透也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发展中医理论,避免中西医之间的分歧,不能把器官形态作为评价中医的标准,定性、定量分析中药是错误的导向,理化指标只是使用西药的向导,不能取代传统中医的研究。SARS流行期间伤寒学派、温病学派、瘟疫学派的观点齐鸣,这是寒温争论的延续,均属于外感热病范畴,都本源于基本相似的证候,治疗应当统一。需要逐渐打破各派自圆其说的格局,蕴育外感热病统寒温的理论创新,寒温统一的实现需要大智慧。敬请听王秀民的讲述和分析。http://www.ynjkcy.com/zyqy1 J  _% m1 T9 l% u7 r6 e
          祝贺王秀民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反思了,非典过程中医所经受的考验,以及非典过后中医所收获的成果。毫无疑问,中医向世界奉献了原创的免疫思想、以人痘疫苗为代表的免疫技术,经过琴纳、巴斯德等引进再创新,控制住了很多烈性传染病的大流行。突发的SARS(非典),在海湾战争前夜爆发和流行,引起了人们比对于战争更为恐怖的惊慌,北京的大街上万人空巷,世界卫生组织发出旅游警告,称中国不是安全地区,有人说中国政府是不负责任的政府。在这样巨大压力之下,邓铁涛先生上书中央,为中医请战,说战胜非典我们中医有个“武器库”。历史事实证明,有中医早期参与的广东、广州,SARS病人的病死率,只有3%左右,而香港、台湾、新加坡,没有中医药发挥作用,它们的病死率大幅提高,达到两位数的17%——27%。巨大的差距,说明了中医药的作用不可轻视。邓铁涛先生为《中医群英战SARS》题词:“历经突发的SARS之战后,世人开始正确认识中医!”我们决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更不能妄自菲薄。全面复兴中医,在外感热病领域大有作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20 19:35:19 | 阅读全部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春节好!  Z2 k1 B  O) U2 I

2 U$ W1 j: z  O, V9 d  B            今天晚上(2018年2月19日20:30),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
, {3 c0 {  v- {7 U' i* P5 ^. P6 Y
           他继续和大家一起讨论“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这是中医诊断人体是否健康?声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如何?应该如何治疗?预后如何?凝聚着一系列的独特理论与技术,也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反复验证了千百年,不断总结而形成的理性认识。
" ]$ ?6 W0 f  ]' U) R; g  R, P2 r$ `% l( l8 ~3 k# F
          我们一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newsDetail?id=264# R  H0 w0 v) {7 \: k" [$ [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扁鹊与华佗论声色的内容。人们了解世界,首先是从外部开始,这个过程如同一个人的成长,儿童会说话不是因为读了多少书,认了多少字,而是首先通过视觉(色)、听觉(声音)、触觉(温凉寒热)来了解世界,因此,生在中国的三岁儿童会说中国话,生在美国懂英语,生在**会俄语。人与万物表现在外的颜色、声音,都是内在复杂变化的外在图像。声音、温度也可以被称为图像,是物候形成的独特整体形象。“破碎后”,可以有很多数字、数据。人们认识世界,不是靠数字、数据,而是靠图像。我国古人,从河图洛书、周易、阴阳五行开始,就用图像代表复杂微观世界的数据,叫做“象数之学”,用图像说明万物、区分万物,而不是用数字。这就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现在大数据,也不是为了让人记住数据,而是为了区别图像,二维码的“扫码”,就是为了回归“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本意。声色在健康与疾病过程之中的作用,就是辨识二维码所代表的图像背后的意义。所以,古人非常推崇“望而知之”,称其为最高明的诊断技巧“神”;“闻而知之”为“圣”;摸脉所得,只能算作“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20 22:01:39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2月20日20:30)由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的新春第一课。她要为大家讲述的主要内容是:
% }. m% V" F, C" G( G/ Q" T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令人鼓舞的是结束了一个旧的时代,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然而,摆在亿万人民面前的是一种百废待兴的局面,贫困和疾病仍然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生活。中医学和西医学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那么,中西医团结时期的外感热病学说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呢?请关注今天晚上张培红的精彩讲述。http://www.ynjkcy.com/zywg
4 J5 [2 L5 o/ b9 A- g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建国初期中医外感热病学说的衰落。这个时期,整个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医事业发展,即使中医有效,也不会进入公众视野。此后不久,郭可明先生治疗乙脑,众多中医人士治疗麻疹肺炎、流行性出血热,虽然有很多代表人士、成功的英雄,但是,他们的技术与理论,都是有渊源的。那么,在1949-1954年期间,为什么不见报道?此前,《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很多名家著作之中,也可以看到中医成就被人们有意无意地视而不见了。中医外感热病的效果,被阿司匹林退热速效、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炎症的高效快捷,无意之间做成了一些假象:中医没落了!!!中医逐渐沦落成为可有可无的补充医学。这些埋没中医成就、贡献的历史条件,以及暂时的中西医之间利弊得失的比较,严重影响了日后中医的命运。假如没有禁用词语重要批示扭转歧视中医、改造中医的社会现象,中医早就消失了。中医在建国后的重新崛起,西医学习中医,创立了很多可以展示给世界的重要成就,也使我国在世界医学领域,有了别人不可比拟的成就。这些成就,也促使日本,在取消中医(汉医)几十年之后,又一次迎来了汉医复兴的大好局面。历史不能隔断,这段复杂历史、坎坷命运,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常念不忘。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21 22:01:03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2月21日),张相鹏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他和大家一起讨论经历非典之后,对于中医诊治传染病指导理论和诊疗技术的检验,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中医在现在条件之下,经历突发的SARS新瘟疫的袭击,取得了令世卫组织专家震撼的结果,深刻地检验了中医伤寒与温病学说,其中也暴露出很多历史与现实互相交织的问题,提示我们构建寒温统一的中医外感热病分级诊治体系,不仅是一项基础理论研究的课题,更是为解决临床诊治传染、感染性疾病有无统一指导理论的关键课题。本讲通过研究曹东义教授发表的系列著述,用“热病统寒温”的学术思想,构建寒温统一的病证结合的分级诊治体系,以及“舟河码头学说”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我们一起期待张相鹏的讲述和分析。http://www.ynjkcy.com/zyqy6 O" F* ?6 o$ x3 \2 Q& \# G+ }
             祝贺张相鹏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对非典过程的深刻反思。中医诊治SARS,可以肯定不是按照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方式,与西医不一样,与现代研究中药的方法不同,依靠传统的伤寒、温病学说指导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伤寒病与瘟疫、温病的区别,是“不同传染病”的区别,还是一类相似疾病“不同临床表现”的差异?毫无疑问,伤寒不是一个病,温病、瘟疫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传染病,伤寒六经辨证、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膜原辩证等,都是研究所有传染病的“共有规律”,不是仅仅局限于某种疾病。也就是,面对同一个病人,可以请伤寒学家和瘟病学家、温病学家共同会诊。由于过去,六经辨证体系之中,不能容纳明清温病学的新方药;温病学也没有完全吸收张仲景的全部方药,因此,“关公战秦琼”的格局,长期不能统一伤寒与温病两大学派。要想把它们统一起来,就不能简单“混合”、“组合”,而必须要有一个开放、包容,能充分容纳历史经验,也为未来发展留有“发展空间”的理论构架。这就是我们主张,用“病证结合、分级诊疗”的技术路线,解决这个历史难题。因此,我们主张的“河舟码头学说”,就是为此而提出的理论框架。也就是,所有的传染病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之中可以划分很多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证候、方药。“舟河码头学说”概括为:病似河流,证如舟,系列方药像码头。病人可以从任何地方下河,也可以从任何码头(方剂)上岸,就看他小船在哪里?如何靠岸?医生的责任,是不要让它耽搁太久,更不要沉没。张仲景沿河修了112个码头,吴鞠通、叶天士、吴又可也设了一些码头,我们现在、未来也可以设置码头。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都是小码头,只是不能从一开始和始终只用一个方药,需要辩证论治,找到船只和码头,帮助患者尽快上岸。如此认识,就有利于,帮助医生和患者。1 N' t- Y3 u; o- d7 \: b7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22 21:29:14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8-2-23 07:56 编辑
2 `) p% c! u/ ^0 x
0 H" W' w  Q$ I& X! C* m3 n              今天晚上(2018年2月22日),李源讲述《回归中医》,和大家一起讨论《古代医学家给后世的启示》。据确切史料记载,中医的历史很悠久,有很多著名医家,先秦时期几个医家行医的故事,足以说明中医成熟很早:医缓诊断膏肓之病;医和论贪恋女色之害;楚医诊脉查明装病;扁鹊学医十年乃成并非神授;扁鹊诊赵简子可考可证;文挚治病激怒闵王。通过这些资料的学习,对我们学习中医、研究中医、重新认识中医、回归中医传统有很多启发。我们一起期待精彩内容。http://www.ynjkcy.com/hgzy                        祝贺李源讲述《回归中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辉煌历史上的突出成就,这些成就除了有《扁鹊内经外经》《黄帝内经外经》等理论著作之外,还有很多医学家,以及他们创造的辉煌成就,治病救人的生动、有趣的事迹。《左传》《国语》《战国策》《山海经》《史记》《汉书》《庄子》《韩非子》《列子》《鹖冠子》等古籍之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二竖为患”、“信巫不信医”、“舍己救人”、“推心置腹”、“痛彻肝肺”、“肝胆相照”等,都和中医知识、故事有关系,有很多感人肺腑的事迹。中医关于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喜伤心,悲伤肺,怒伤肝,优思伤脾,惊恐伤肾等,都被人们所传诵。所有与思想情绪有关系的汉字,都带有竖心旁,或者以心做底,这些文化基因,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之中,难以割舍分离。
8 b  [1 L- U9 N' y0 g- f4 k/ f+ _# R# ^3 ^! x# _4 F
          《回归中医》是邓铁涛国医大师多年前的呼唤,如今,很多九零后的年轻人,都把学习中医看做是一个时尚。可见,中医的复兴,已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了。. A' m( l" x5 o8 n2 |/ Z
" G( g6 L. M  |2 x) \0 w"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23 21:59:23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2月23日),由朱萍霞为大家讲述5 b( `2 E+ m* B1 ^
              《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危害中医》。她和大家一起讨论“勿以‘废医验药’危害中医”!8 S% F2 k: x# g) e+ x0 a5 J
               方舟子散布了一系列的错误言论,他说的“废医验药”的目的,不在于“验药”,而是通过“验药”而达到“废医”的目的;“废医验药”的危害也正是先“废医”不要中医理论指导,因此中医就进入了他预设的圈套,把中药的作用原理用化学成分代替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由此达到通过“验药”而“废药”的目的。, R9 g! m7 ~% p' |8 ^
               方舟子得意地说:“‘废医验药’的主张要比历史上有人提出过的‘废医存药’的主张更准确。”也就是消灭中医,先取消中医理论,过了这一关,还有“验药”这一关,中医、中药都过不去,取消中医药的阴谋,只要进了这个圈套,就必然会像“温水煮青蛙”那样容易实现了。
0 ^; x$ j1 I  r3 b8 c+ ]方舟子为推行废医验药的错误主张,费尽心机,也牵扯出来很多无辜的人,误导了很多人。8 B" ~: M0 v, u# f2 B% g# m
$ u' _$ {& H) u- c1 D) E) p# ~0 T
0 S$ |4 z) u" o. {& o6 I% x6 }
               让我们一起听朱萍霞讲述,认清方舟子的危害,阐述中医是什么样的科学。http://www.ynjkcy.com/tqzydjl
8 }% O! t; V9 V               祝贺朱萍霞讲述《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危害中医》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方舟子“废医验药”的危害。中医医生使用中药,不是从实验室里的老鼠实验开始,不用化学成分做指导,也不是用定性、定量说明疗效,而是用中医理论的升降浮沉、君臣佐使、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等来指导临床。
2 {: ?3 \8 C; B* ~7 N! _0 H7 _( _; ]* Q8 h1 I/ T7 E% _2 t
               中医的语言,大多属于“象思维”,也就是虽然每一味中药内部,都包含有海量化学成分,但是中医不用成分和数据说话,而是用图像概括数据,中医的图像,是时空化的图像。比如病证与药物的寒、热、温、凉,不是代表物理的温度,而是东、西、南、北与春、夏、秋、冬等不同类的“物象”,就是“时空四象”。四象,是不同性质事物“时空化”的代名词。用成分和数据难以表达清楚某些时空整体变化,所以中华文化选择用“象”去代表许多复杂的事情,“圣人立象尽意。”
6 D3 J7 H; X5 d8 E  m* w               不用数,而用象,这是中华文化大智慧的体现。比如我们使用的手机,如果不用高级计算机语言,而是用原代码进行各种操作,那就会陷入非常复杂的境地。这些道理,方舟子不懂,但是,他这个“科学小矮人”,却无视古人的智慧,大肆兜售“废医验药”,危害中医事业。# ^2 ^7 b! Q  `" K. y8 V0 w

) L! h/ b3 f# {- c) v. _#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24 21:59:59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2月24日20:30),王群才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他和大家一起讨论卫生部表彰中医成果的事情。1955年12月,卫生部表彰说:“为治疗严重的血吸虫病而献出‘腹水草’秘方的徐碧辉先生:浙江省常山县徐碧辉先生公开了他祖传治疗腹水病的秘方‘腹水草’,经浙江省常山县卫生院组织了两批患血吸虫病的病人进行治疗,计第一批二十个病例,治疗一个月后,治愈了十一人;第二批十九例中,有十例治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卫生部决定一次性奖给徐碧辉先生人民币一千元,并授予浙江省常山县卫生院奖旗一面。”
0 c" L" V1 P, l, T/ w. j              我们一起期待,王群才的精彩讲述。http://www.ynjkcy.com/zyjxdsh
1 X) S2 u) `+ \, h# r' m6 W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在防治血吸虫之中的作用。路志正先生说:“1955年夏天,禁用词语主席到杭州开会,在去南方的路上,一路视察,一边派有关同志到基层了解情况。到达杭州之后,派出工作组的同志了解到了血吸虫病的危害,回来后向禁用词语主席进行了回报,引起了他的重视。”
& d: k% K; ^7 |+ `2 g3 F* }             当年11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7个省市的省、市、地、县的党政领导和防治科技人员及专家共100余人。会上传达了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党中央关于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决定,经过研究,提出了7年消灭血吸虫病的大体部署,以及防治研究等具体问题。很快就表彰献出“腹水草”的老中医徐碧辉先生,是卫生部紧跟毛主席战略部署的重要表现。+ i: _2 P. g- z! ?1 f
             中央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成立之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研究。路志正先生也是调查组的成员之一,也是唯一的一位中医。路老说“我经过反复考虑,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就向负责治疗的领导小组建议。当时的组长是上海市长柯庆施,副组长是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我说,治疗患腹水的血吸虫病患者,可以先用中医利水的方法,消除腹水;腹水消退,或者减轻之后,既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也有利于锑剂杀虫,中西医结合共同治疗。他们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就让我写成报告,加以推广。我就写成了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杂志上。”【见《中医杂志》1856;2(4)、184--187】由此可见,毛主席的《送瘟神》赞歌里,有中医人士的重要贡献。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25 22:09:42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2月25日),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明代医学家吴又可的学术成就。张仲景的伤寒学术,经历了晋唐时期的发展,到了宋代掀起了学习、注解、补充伤寒治法方药的热潮,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医学家。随着流行病的不断发生,尤其是蒙元时期,鼠疫之类的烈性传染病传入内陆,中医诊治的方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人著书说《鼠疫消灭了明朝》。吴又可就是崇祯时代的医学家,他的《瘟疫论》也是这个时代温热病学派的主要著作。我们一起期待曹传龙的精彩分享。http://www.ynjkcy.com/ddgy
0 `& D8 q! ~7 h8 K9 D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明代著名医学家吴又可的成就。元末明初,王安道虽有感于仲景麻黄汤、桂枝汤的辛温解表方法难以应用,不便直接否定仲景解表法则,却提出了“呜呼!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也”。试图从治疗方法上限制辛温解表的应用,而吴又可却从外感病的病因着眼,与仲景伤寒学说分道扬镳,另起炉灶。吴又可《温疫论·原病》云:“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而有其气。------余论则不然,夫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吴氏彻底摆脱了《素问》以来的传统六淫病因学说,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吴又可的勇气,鼓舞了清代的温病学家,他们不仅吸取了外感邪气“从口鼻而入”的观点,而且也大胆地提出了外感热病的不同传变规律的新学说,终于建立起与六经不同的另外的辨证体系,丰富了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伤寒的六经辨证、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都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它们又有所区别,六经辨证重在经络,大多数病症集中在“足三阳”的太阳、少阳、阳明阶段,属于腑的病症。中医学认为,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外感热病传播到极盛的阳明阶段,治疗时除了可以用白虎汤清泄里热之外,如果热邪深结在里,出现便秘腹胀神昏时,可以用三承气汤泻下攻逐在里之瘀热,往往能使病情得到迅速缓解,是其学说的长处,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都学习张仲景的承气汤法。“三阴死证”,多属于外感热病最后阶段的表现,仲景回阳救逆方药有其独特之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26 21:32:11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2月26日20:30),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他继续和大家一起讨论《脉经》记载的“扁鹊华佗论声色”。察外知内,望而知之,这是中医的独门绝技,有了这些丰富的医学知识,就不需要开腹探查,或者不惜用“内窥镜”做检查的麻烦和痛苦,也避免了放射线和超声对人体的伤害。那些只能了解有形的“病变结果”,而不能获得患病的原因。望色,《内经·刺热论》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颜色的变化,早于形态病灶的形成,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然,气血亏虚于内,或者郁滞于外,望色也可以及早发现。我们一定要,继承前贤的成就,发扬光大中医学术。我们一起期待,马京雪的精彩讲述。http://www.ynjkcy.com/bqwh5 Z/ R4 \% \, _  k/ f) t! J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扁鹊与华佗都是杰出的医学家,也都是为医学事业而遭到人身**的中医学家,他们的著作也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了。但是,他们的学术思想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中医历代的传承之中被保留下来,受到了各位医学家的重视。这首先要感谢王叔和,他作为魏晋之际的太医令(卫生部长),注重民间医学的继承与发扬,整理了张仲景的学术著作,也引用了《素问》《九针》《四时经》等前人的学术著作,尤其是他不埋没前人的学术成就,把古人的名字,扁鹊、华佗、张仲景等的学术贡献,在引用的时候,每一段都标明引自哪位先贤。否则,不这样做,我们就不知道扁鹊有哪些具体的学术贡献了。这在今天看来,尤其重要,中医尊重知识产权的历史,让人引为自豪,也是极大的美德。扁鹊的学术,在流传的过程之中,不断被补充和修改。王叔和能够点出“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看来他手里一定有很充分的证据。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2-27 22:14:56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2月27日20:30)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他要讲述的主要内容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医药卫生事业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过的困难,从战胜几次大的瘟疫病爆发的战役中也吸取了很多经验,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中西医学都赶上了时代发展的快车道。在党的“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指导下,通过普遍推广接种疫苗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质不断增强,各种烈性传染病基本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俱往矣,”瘟神已被缚住!那种中医家里发热患者满室盈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造就外感热病学家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张仲景的《伤寒论》、如何看待温病四大家、如何看待中医的外感热病学说呢?敬请关注张海涛为大家带来的精彩讲述。
5 |5 m6 ]3 h5 i1 l; e% d9 B. l, N                      张海涛   主治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会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温泉疗养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优秀青年中医骨干人才;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理事;《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编委。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河北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参加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崇尚辨病、辨脉、辨证、辨体质相结合,善用经方。主要从事脾胃病、呼吸病和肿瘤的研究与治疗工作,对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的体质调护与康复积累了较多经验。http://www.ynjkcy.com/zywg. F$ {; i0 u1 m$ o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建国后中医外感热病学术所面临的新形势。烈性传染病被控制,不是靠抗生素,而是靠预防接种疫苗。很多人不知道,是中医向世界贡献了免疫思想和原创免疫技术,而不是西医。西医擅长隔离,消毒,而不是免疫。中医在“化毒为药”,“以毒攻毒”的思想指导下,发明了疫苗接种技术,经过英国琴纳,法国巴斯德等人引进吸收,再创新,扩展应用,把免疫技术推广开,才消灭了天花,控制住了很多传染病。当然,新的瘟疫还会爆发,人类彻底战胜新瘟疫,仍然靠疫苗。如果是病毒感染,没有疫苗的时候,中医有很大优势,应该作为首选,必选,而不是“备选”。不了解这一点,就要吃大亏,上大当,甚至会搭上生命!非典,流感,都说明这个问题。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6 @( w. |2 F1 ]+ f( U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