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9-16 22: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9月16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7 ?4 W' W' q9 g6 T; o# G; U

6 K% J2 j/ s) t"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i7 l  k) V3 A0 f8 q  W
% {' p2 }  }4 u5 n( k

9 `, Q7 x$ b5 ^; v3 [2 r8 u  k: q
7 r* O4 h7 R9 Q# w6 t" r. C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2 }2 j" W" `! G, ]0 ]" p7 D9 n' A! E2 G* w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5 I" O- @( t% o8 @
" E* T3 B! @! k; t$ n
     第五章  皇甫谧) d8 E6 ~7 K7 M2 D# t% K

! D2 G, P5 Q+ q4 a5 ]1 S- z     皇甫谧是“中医针灸学的宗师”,他为针灸制定的准则影响至今,被针灸师所遵守,他的理论更是中医针灸学的经典理论。
  ?$ Y2 I1 O: _, ]
4 B4 r* d2 K) Z. _      敬请聆听马京雪医师分享皇甫谧为针灸学制定的准则及医论。5 q; W4 n& q) z

- q4 |5 U9 r0 N; x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在宁晋县凤凰台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第五章  皇甫谧为针灸学制定的准则及医论。2 D: @& h& H& E+ s  P

  B1 ~3 ~$ @/ {& X        皇甫谧在学术上遵经,但不泥古,通过分析、比较,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钻研前贤著作时,他并非兼收并蓄,囫囵吞枣,尽管属于古代“黄帝”的医经,也不盲从,而是根据医书内容的实际,自身钻研时的体会,更加上临床实践的心得,对古“医经”提出大胆中肯的评价意见。皇甫谧在医学上可谓大器晚成者。由于他并无直接师承,乃由儒而自学成医,且在早年就“博综百家之言”,故可以认为,他之习医,首先是从研习古医经入手,而后旁及其他医书。
* M& X) k' }$ T. ^8 @/ h) r
) U0 f) @! ]7 h( U# O  N6 }4 ~        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文中看出,他编撰是书有三点指导思想,一是要精,所以他撰集三部时,只论其精髓,去其浮辞、重复,不是全部收录;二是要脉络清晰,分类清楚,使学者容易吸取到医学要领;三是要切于实用,以便于“八尺之躯”容易“精通医道”。/ k7 @% ?: o, P0 t# U* G2 I. v

' e0 _7 I/ M. p8 S' f( S' `$ S" q7 n        感谢马京雪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10-2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9月17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路老治疗带下病症验案(上)。5 O- w- z$ r  x4 K
/ ]+ i3 y  L2 V: z/ y3 ?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A2 T; V5 d$ Z0 L: l: ]
& B$ W: D3 v# l( Y* z+ B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路老治疗带下病症验案(上)。' k1 s: e" ?2 m

* g2 M7 J  B! Z6 O& [       路老说,带下之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历代医家多认为本病主因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失其约,故有带下之称。湿之所生由内外之分,内因多因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脾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异常,聚而生湿,湿浊下扰带脉而成此证。外湿多因久居潮湿之所,涉水淋雨,生活不洁等,以使湿热之邪外侵所致。合而言之,带下之病多湿,故在治疗时化湿浊是其要务。
5 P# m# {- G9 `; o9 q
" Z1 h* ~( ?# v6 u1 A       《傅青主女科》曰:“带下俱是湿症。”带下清稀、色白量多者,缘于“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黄帝内经》曰:“脾土者,治中央。”脾主运化,坐持中州,是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中土不足,清阳不升,水湿运化不利,则形成湿浊下注,肝郁脾虚之证。
% z  @3 _6 I1 `; c# g4 y: Y" a* i5 l1 j# K
      带下过多,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等异常,可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常见于西医学各类禁用词语炎、宫颈炎、盆腔炎症,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中医学称之为“带下病”“赤白沥”等。关于其病因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附带下》中说:“故下部任脉湿热甚者,津液涌而溢,已为带下”。清代医家傅青主也认为“带下俱是湿证”,其所制完带汤、易黄汤等名方,均是从湿或湿热论治。
6 J- e8 a: w8 ^
) N& t# g* d: h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10-2 11: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K( i2 I8 K- X( l* }4 c! F! C/ s: M, E: ]) E% r8 e2 z3 V" C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 N( [: w& V+ \6 U: O/ e7 K
8 z$ Z, x7 C- v+ h' n$ {      2024年9月18日(20:30)周三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大家一起学习,由曹东义教授、方朝义教授主编的《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一书,这部著作于2017年7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 I' K+ N5 ^7 N! y& ^8 c& }- Y1 O5 }& Z0 d- b
      第一讲《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前述及第一章 寒温统一辨证缘起 第一节《内经》论述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一)6 R( V  Q1 U! f  x3 @7 G8 E8 B
0 F& [% [1 T2 P& I: v7 B9 L
      内容简介:编委会简介、编写说明、《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简介、寒温统一辨证缘起、《内经》论述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Y- m2 V9 K# K
0 K0 f9 |# w0 |8 d& X5 ~' u6 W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方朝义教授主编的《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前言及第一章 寒温统一辨证缘起 第一节《内经》论述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一)- A% ]1 ?2 C3 G. [6 k; U+ _" O

* Q4 P& z5 t) }" t        学以致用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任何一门学问都离不开实用的目的,我们探索寒温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是因为中医临床需要,而且这是很紧迫的任务,是临床现实逼迫出来的一个课题。7 [/ J5 {9 H( K2 K  F

7 o2 y# P  E1 Y. W7 n8 L0 s  中医面对各种发热性疾病,无论是突破的大面积疫情,还是散发的以发热为突出证候的病例,都面临着一个抉择:这是伤寒,还是热病?或者这就是瘟疫?应该用哪些理论作指导?4 ?/ r5 k, B! o' C% a

) g1 a# {3 U! x5 f" W  因为,按照中医学院的教材的划分,伤寒、温病是不同的学科,一般人认为它们病因、病机、病证、治法、方药等都不一样,属于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疾病。但是,我们回顾历代医家的认识,以及临床中医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如**两重天。9 |, d; Y5 G, C; `2 k+ I
$ X: s& k1 }3 L; ~  C6 g# E
  不是说,非典属于温病、瘟疫,伤寒学家不得过问,也不能参与诊疗。, ~5 j# |; B& d! ^* G
2 y4 C2 s( N6 n; x9 {# M% x6 [
  当然即使参与诊疗的中医,是伤寒、温病都学习过的中医师,也有困惑:非典这个病,如果属于瘟疫、温病,那么后期病人退烧之后,没见到热入营血的斑疹,也没有肝风内动、邪陷心包,而是汗出,气短、乏力、呼吸困难,一派阳气虚衰的征象。在这种情况下,能使用温阳益气、急救回阳的方药吗?温病后期有这样的用药法则吗?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叶天士就明确告诫大家:“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2 r9 b: U" E; N% p+ Y
4 `% ?2 e1 Z: W" q. w: m' a
  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在体系里,就没有为阳气衰竭的虚寒证候留存在的下空间,认为那是伤寒学家需要研究的问题。3 b) D- i, J/ U" ]  n

& z+ p, U2 A7 w( S- U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10-2 1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0 ~7 M3 F- W5 k9 N$ Z, I1 q4 X% _1 k% d9 [/ w" v" O& `
        大家好!& t5 \# A' w6 Q% o) V3 ?, O# J
* o+ I4 V) d; Q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c9 }- a- ]0 C/ v8 w7 O8 m5 k/ D
* r7 q8 b3 \& |+ x! E3 E/ C
        今晚(2024年9月19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 S8 A/ G4 s; _5 `5 ^! r
/ R  w4 z7 g; g0 A" R" i. P+ h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六十一讲“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虻虫、穿山甲”,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R9 R0 B9 {+ F" `- I; s3 T% X$ Q

) V3 i7 ~$ k& d2 I9 d8 m5 ]' c1 W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j6 ^" }# ]# J
) a7 i! t, q) f( t# B* v
          [- M% y! T7 F9 B* ?

% g5 t' R7 L4 p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4 D4 K* [) S. G! M: ]+ z, c4 n: Q! @' s4 y& t5 m# o9 e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分享了第六十一讲“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虻虫、穿山甲”,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 Z* E0 H1 W0 E; Z5 r, |
  y+ v5 S  v" }       莪术别称莪药、莪茂、青姜、黑心姜、姜黄,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主治“气血凝滞,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块根称“绿丝郁金”,有行气解郁,破瘀,止痛的功用。
  D9 C! ^5 ^7 k, f7 d+ b0 l$ X
$ q8 U; v. c% c/ y( K  ^9 C6 D. b        三棱,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T" E% D1 m- }. h. E# G- Q

- T! j0 P. u' O0 g7 {  _, U3 E        水蛭,水蛭首载于中国《神农本草经》,后在《本草纲目》和《中国动物药》等专著中均有收载,其中《本草纲目》对水蛭的药理疗效,使用方法,做了较全面记载。具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汇总,主要用来治疗跌打损伤,漏血不止以及产后血晕等症。现在药典上记载水蛭的功能是破血通经,消积散症,消肿解毒等。蚂蟥以干燥的全体入药,体内含有水蛭素和蛋白质,有抗凝固、破瘀血的功效,主治血痊病、血管病、瘀血不通、无名肿毒、淋巴结核等症。
( T: t7 K2 e6 Y* D% Z- N9 X* x, r9 t& v- [- \7 ]( @
       虻虫,又称牛蜢,牛虻,牛蚊子,中华虻、白斑虻、灰虻。属虻科昆虫,喜爱舐吸家畜血液,遍布全国各地。 虻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在恒温环境下,20多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虻虫对环境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都很强。虻是典型的吸血昆虫,虻成虫口器刺吸式适于吸血,能将牛马骡驴等牲畜的皮肤刺穿,吮吸其血液,有时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能传播多种人畜疾病。虻喜栖息于隐潮湿的地方,性喜阳光,成虫多在白天活动,喜在高温强光下的白天活动,中午最活跃。具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功效。治症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 s2 t  @: e  y
8 i1 C. n5 l: a
        穿山甲是动物穿山甲的鳞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功效为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临床用于以下疾病:一是癥瘕、经闭,与鳖甲、大黄同用;二是风湿痹痛、中风瘫痪,与川芎、羌活同用;三是产后乳汁不下;四是痈肿疮毒、瘰疬,脓未成者消散,已成者速溃。
& D, `2 n( M, t( K' Y; Q
/ P  R) [- i; o7 \" {* w0 Z( G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10-2 11: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2024年9月20日)讲课组黄小平和大家一起分享《名老中医之路》 ,本次分享的是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张伯臾,张伯臾,上海川沙县人。一九二三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又在丁甘仁先生门下学习一年,深受教益。一九二四年返乡行医,一九三七年又在沪悬壶。一九五六年应聘到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后改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从事中医内科和教学工作。中医临床前后凡六十年,长于内科杂病,辨证细致,分析精当,疗效卓著,深得病家信仰。撰有《张伯臾医
6 V5 P, [# g+ Y* s$ K
5 l, h! Q# |( ?: x+ Q8 a& l. J  R- V案》、《中医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验》等  ~$ e; |4 k( L, p7 C: F: X
1 ~! f& Z3 r- Y
                 祝贺上海中医黄小平院长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名老中医之路》之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张伯臾先生的事迹。
8 q/ B$ a: p0 B4 _6 u% F1 ~& n  ~  E
        张伯臾(1901~1987年),别名湘涛,幼年在农村中度过。当时农村哀鸿遍野,疫病流行,农民染病之后,常无力求医,倒毙者不可胜数。这对张伯臾童年的心灵触动很大。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在上海创办了中医专门学校,名噪大江南北,它是许多有志于岐黄之术青年的响往之所,张伯臾也是其中一个。经过努力,终于在十八岁那年考入了该校,成为该校第三届学生中的一员。  R% _3 T# z: u+ l$ t+ J

) `$ l# v- s' h9 ?2 t入学后,同窗学友多有聪慧敏捷者,而张伯臾自知性较钝缓,故加倍努力,以勤补拙,终于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于1923年毕业。旋又师事丁甘仁先生,得蒙深造,获益良多。一年后,返乡梓行医。1937年八一三抗日战争爆发,兵燹延及浦东,全家移居市区,设门诊所于当时的中医疗养院。解放后,应聘到上海第十一人民医院(后改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十年内乱期间,虽身遭迫害,犹潜心医业。粉碎四人帮后,张伯臾虽已年届耄耋,但党和人民仍然绐了张伯臾中医教授及上海市科学大会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这对张伯臾来说是且感且愧的。在有生之年中,除了加倍努力,做好工作,以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之外,其余一切皆无所萦怀。4 ]9 f. K0 o3 q

* U8 Q7 i4 k5 R" @' ^& w6 K         张伯臾从医60余年来,手不释卷,精研中医经典及各家著述,同时还勤习张伯臾
- k  R- ~$ C# J" J$ A8 e
9 C7 y4 V. u3 {西医及文史诸子,以求他山之助。其仁心慈厚,悬念病家疾苦,为探索疾病治疗规律,勤求不怠。虽年届耄耋,仍坚持门诊、会诊,指导并参与临床科研,并热心教学,为国内培养了大批中年中医骨干。 张伯臾著述有《张伯臾医案》、“张伯臾教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经验”、“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10余篇论文和医案医话。还主编了第五版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张伯臾治学,主张寻本溯源,以《内经》、《伤寒杂病论》为基础,2 ?7 Y; f. s" u; o% r3 U0 R

. ?( r, a5 X. \        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10-2 11: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4年9月2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这本书的内容。
5 i: l8 c6 r9 _6 w+ V% _' p4 t- y( C  T: `
        第一章:医人、医医、医国、三境界。+ o5 Z+ {# Y/ F! z+ }6 t7 R

* j3 m. U2 N% v1 G$ d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6 T' b6 r/ w7 S  `% F& o% s6 o9 ~7 s
. w# C# o/ Y5 d6 ?0 w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  第一章:医人、医医、医国、三境界。
' f" t& g& j3 t) t; L
; K& K$ |1 k1 Z# N, P5 I          章太炎(1869--1936)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曾经有人问他:“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笑答:“我是医学第一”。这颇令听者感到意外,很多人都不了解章太炎先生说这番话的原因,其实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与中医近代充满坎坷有关系,是那个时代如何看待中医一个响亮的回声。
! w; l$ b, g8 u. g; q4 k- Y
$ `8 s' G7 H! t) o2014年出版的《章太炎全集·医论集》,在“点校说明”之中说:“太炎先生一生,医学著述丰富。他生前除零星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一些医论外,余均散在他衆多的著作中。一九三三年徐衡之先生主编的《宋元明清名医类案》,辑录了太炎先生医论十四篇,取名《太炎先生论医集》。太炎先生去世后,《苏州国医杂诘》 出了《章校长太炎先生医学遗著特辑》,共收録了他医学文字五十二篇。 一九三八年孙世扬先生以章氏国学讲习会名义,出版了太炎先生的《猝病新论》,共载医论三十八篇。“
* R8 H6 @  G- K7 X4 b- y8 D6 c1 A" W8 ~
        有了这样的集大成著作,我们就可以对章太炎先生所说“我是医学第一”进行研究和探索了。
+ |% `# D6 G9 V9 Q+ i
  q  G% m: `+ i8 U+ [4 \4 J2019年我应邀去杭州参加学术会议,参观了余杭章太炎先生的故居,并获得时任馆长张君国先生馈赠的这部著作,捧读之后,深感获益良多,撰写了《寻求中医“卓然自立”,章朱学派探索百年》的纪念文章,在纪念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和传承章朱学派的会议上,分别进行介绍,得到很多学者的赞赏与共鸣。# t# Q1 ]: I; U2 r2 d! u' _* T2 F
% `0 |0 N$ t, Y0 S2 E, ^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10-2 11: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 ?3 W: P# G7 L

4 z! O* l0 N( E! p9 @1 I0 T9 w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n  Q: }  W$ H3 G- G7 d

' x$ A! ~0 v4 p1 @      2024年9月22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6 h1 i6 e4 l( C# n& z0 D( M$ T- Z- h$ }0 [3 x( I/ V' M  s) K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七)0 k# K7 B' g" k) j" B/ h
; B0 _# u: B6 ^& C% r- V
      内容简介:提出了时行病的特点;根据斗历推算节气变化,借以测知四时发病的因素;讨论冬温与伤寒的区别;春季伏气温病的发病机制。+ c3 b  W( |$ L! Z) X
" b# ^' @! Y; J, v) x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讲述了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七)
6 v$ y1 I7 c* ~( A' t" [! ?: s* E
      外在气候变化,可以引起生物的相应变化,甚至可以在不同季节流行疾病,因此有“时行病”的特点;有些人“根据斗历推算节气变化,借以测知四时发病的因素”,这就是“五运六气学说”的主要原则。但是,临床的实际情况,并不是“万人一病”都一样;即使是“万人皆病”,也有不同的表现,有的需要解表,有的需要清里,有的需要泻下,有的需要和解。不同的治疗需要,与五运六气只强调环境因素有所不同。不能看不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也不能只说环境变化而不顾人体的个体差异。因此,张仲景格外强调“随症治之”,辨证论治是活的灵魂,五运六气是疫病流行的大体规律。讨论冬温与伤寒的区别也很有意义,冬温是里热外发,不需要辛温解表,只用“清泻里热”;而“伤寒”发热无汗,必须解表发汗才能退烧。春季伏气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郁而化热,里热外发,治疗直清里热,不需要发汗解表,所以与伤寒病的治疗不同。0 s- n- R$ {/ {, {
* B8 F1 ~: V' d3 b. g6 P6 d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10-2 11: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9月23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 P" }3 Q- y. L# E  o) D
) V( A0 ^  S! b6 J/ N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 N9 J5 |! n. L* e5 x. _$ l
. |  K/ `) M  g* @* e: {
- r1 }9 i% d, F$ O  [
1 m; O' S7 B8 P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0 A* @2 d. F# D3 u: q9 W- o
* b8 u# k" m# Y, h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t  r! m4 R: J0 b  P! A5 {
* a+ }# J* e# U
     第五章  皇甫谧
5 b* C9 m! }( A/ B
. `7 y) c2 E1 Y     皇甫谧是位非常励志的文史学家,也是一位医学家,他的代表著作是《针灸甲乙经》,被后世尊称为“中医针灸学的宗师”。/ ]) N# x& `. `  d5 s! D

8 V7 z8 p- D* x) [3 u% B      敬请聆听马京雪医师分享皇甫谧的医案以及世人对《针灸甲乙经》的评价。  B8 R; K! n& b! I, v/ |

' e, q$ E% r# K5 c; i+ _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在宁晋县凤凰台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第五章  皇甫谧的医案以及世人对《针灸甲乙经》的评价。$ p% I, ?2 h. w+ X
: x% d" {4 y5 d4 j# U+ y5 S7 j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最系统、学术体系完整的针灸学专科巨著,是晋以前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成就的系统总结,该书标志着针灸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起点,对后世医学、特别是针灸学的发展和兴盛起了重大影响。不仅在国内是一部传世之作,且在七、八世纪即流传海外,尊奉为针灸学经典教材。时至今日,仍然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重要参考书。
$ ]& G* u: f9 }) z0 d& R. h: ?) d( ?6 p9 P
      《甲乙经》主要学术成就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完整的学术体系确立了针灸学作为一门专科的学术地位。②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理论与临床。③保存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特别是《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早已亡佚,全赖是书保存了其主要内容,④确立了针灸学的主要腧穴。书中确定穴位已达349个,从晋到明代张景岳著《类经附翼》时止,总穴名才增加12个。⑤提出了约150种病证的治疗选穴原则,对临床富有指导意义。⑥总结和肯定了晋以前九针法度、针灸手法、禁忌、逆顺,成为后世针灸术的准则。另外,该书对古代医书精华的选拮、对古代医学的发挥补充和完善、对针灸俞六学的贡献等等,尚在未枚举之例。; f; O2 g/ d  F5 d, y$ d: R. K9 y) G

/ |! _& |' |! k) d+ P3 f但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处,如卷六关于“八正、八虚、八风”的说法,阴阳人等方面的问题,有些提法尚值得研究,或有失之武断或偏颇之嫌。
2 I9 X% t3 P3 w: o: C$ `  i1 L5 u; m, Y! I2 o+ A( N
       感谢马京雪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10-2 11: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9月24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路老治疗带下病症验案(下)。
8 r; N$ K/ o5 ?# ]+ z, d9 D$ C0 e0 B. H, ~: q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5 Y% M2 T' Q8 r, {8 f

2 s7 a2 V4 c% a# H: ?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路老治疗带下病症验案(下)。
7 F) W' O$ r9 }) |$ D  |& s4 k& i$ m7 L# X# O3 M
        经带胎产是很常见的妇科疾病,开创妇科疾病的医学大家是扁鹊,司马迁说他“过邯郸,闻赵人贵妇人,即为带下医。”2 U. w7 Q+ ~; n
8 D3 m$ g! X; Z! E6 |4 a0 ^
         赵人贵妇人是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最早记载于历史的妇人是女娲,她在邯郸涉县有纪念的娲皇宫,女娲被当做皇帝来纪念,足见这一带的民众对于女娲这位伟大的女性是非常尊敬的。  \& ~1 m- H7 G

* v4 X8 x# w* q9 W1 K$ n         当然,在扁鹊的时代,赵简子攻伐卫国,卫灵君失败了,为了求和,他就把五百家人口放在邯郸,三年之中,也许有很多妇女患病。扁鹊治病,有救无类,自然也需要救助她们。
0 q8 n* h% a& D8 U; F3 G' {# p% Y7 h: s) @
        路志正国医大师有很多治疗带下病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o  @  e8 t0 c, U1 F8 c8 Q
1 u& f+ j5 V+ L8 X. d+ |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1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8
QQ
发表于 2024-10-2 1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三(2024年9月2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黄胜昔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作家愚公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岐黄使者》。* h! G" z/ |- r( l; y7 h

, ]6 j; E8 M6 B: E该书于2022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i( b6 R+ h$ t8 W) Q, S

/ Y9 k" `4 O, I  m( L7 v0 a% r0 |

6 q4 R( p* K7 G% r0 V( E' Y- v" o       主人公曹东义,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1977年考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1985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读研9 R" L1 `7 Y& E+ W" R# y( ?

+ w1 M& H" H( r$ n  w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河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兼任河北省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等。主持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等多部中医学术和科普著作。* L  ~0 R9 x1 K4 l  V
" }- w; h' b6 F6 S; ^) M& M2 n; N
" \4 E# |1 j& V" t& W1 I
* N  V( H$ |0 c* G
         今天晚上听黄胜昔中医师为大家分享第十三章:秉笔春秋写岐黄上半部分的内容。& |6 K$ V, ]8 t% X- E: @% n5 j
' J6 P* i* H; }8 X6 c
                  祝贺河北中医黄胜昔中医师在正定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作家愚公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岐黄使者》第十三章:秉笔春秋写岐黄上半部分的内容。该书于2022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 t: M: h) Z, }. m' G3 M1 t0 B7 \
4 B" o  j( v* H  ?  F+ y. _( b          为中医写史的历程始于1989年,曹东义研究生毕业刚刚分配到河北中医研究所,从这时就开始了在中医史科研领域里的跋涉。! f; x  I2 U6 Z. f

; ?$ W  p8 {) |% H+ C这年底,时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的高濯风先生,在“王好古学术思想研讨会”一番讲话,使曹东义意外地结缘第一个研究目标——扁鹊。: W: H# s- w/ d% G
* H' I3 ]6 S7 `+ t1 x
原来,近两年,山东中医学会两次召开全国性“扁鹊里籍研讨会”,发函邀请河北省中医学会派人参加,山东学会说过去人们认为扁鹊是河北省任丘鄚州人是错的,根据最新研究,扁鹊应该是山东长清卢人。高濯风为难了,这个会怎么参加啊?同意人家的观点吧,他们的考证说服不了人,心里也不是滋味儿,不同意吧,人家有备而来,我们也没有详实的根据与人家论证。因此,山东召开两次相关会议,河北学会都没有派人参加。
. q% c6 e9 ~) U$ v$ Y' a& L6 A! `* y7 m( |* G
讲完事情经过,高老先生情绪冲动地说:“东义呀,你们搞医史文献的人,应该好好研究研究,如果人家说的有道理,符合历史事实,我们就认可人家改写历史。假如他们的观点不符合历史本来面目,我们的研究有证有据,那就一定要把扁鹊老先生请回来。不能在我们手里,因为研究的缺失把中医的祖先扁鹊让人家山东请走了,那我们河北省学者就是丢了人,丢了先人啊!”  k" P9 D0 L: X

, x5 A1 J8 z. Y曹东义所学专业就是医史文献,听了高老先生的话犹如芒刺在背,虽不敢当下表态,但心中暗下决心——把这个课题研究好,给老一辈中医学家一个交待。: ?1 ?7 x, I( G, x: ^

  F; X! a) W+ ]7 `         感谢愚公先生的传神之笔,感谢黄胜昔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